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

1.用公式形象表述:“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的人是() A.格兰朗德 B.斯塔费尔比姆 C.泰勒 D.德雷斯

2.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我们称之为()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D.安置性测量与评价

3.在编制客观性试题时,题干要尽可能地采用() A.疑问陈述 B.正面陈述 C.否定陈述 D.似真性陈述

4.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系为()

A.标准 B.常模 C.目标 D.等级

5.包含和目标相适应的一组题目构成的测验称为() A.领域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掌握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6.以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和决策的依据,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学习历程用笼统的分数表达,这种分数我们称之为()A.表征性分数 B.实质性分数 C.掌握性分数 D.认知性分数

7.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等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我们称之

为()

A.记忆 B.观察 C.思维 D.想象

8.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9.科举考试制度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

10.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

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B.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C.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精确的评定D.改变教育的内外环境

11.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的()

A测量目的而言 B测量手段而言 C测量过程而言 D测量方法而言

12.美国教育测验中心举办的“托福”考试线性变换分数是()

A.500+100Z B.90+20T C.500+70Z D.100+15Z

A合格分数线 B掌握分数线 C标准分数线 D等级分数线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绝对评价等级制常见的方法()

A.教师综合评价法B.测量结果转换法 C.核心内容参照法D.最佳行为评价法

15.以下哪一项不是思维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A.语言文字推理测验 B.图形 C.作品分析D.数字符号

16.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和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或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

A.自陈量表法 B.投射测验法 C.情境测验法 D.逆境对话法

17.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操纵某些自变量,激发学生内心矛盾冲突,从而测评学生的品德行为、品德动机、品德情感体验及认识评价的方法是()

A.品德情境模拟测评B.品德现场情境测评 C.品德情境积分测评 D.品德现场评语测评18.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

A.身体发育、增强体质 B.身体素质、身体形态

C.身体发育、身体形态 D.身体发育、身体素质

19.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制成的测验称为() A.标准化测验 B.非标准化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20.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是() A.接受 B.反应 C.价值评价 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21.在统计检验中,大样本是指n()

A.≥10

B.≥20

C.≥30

D.≥40

22.下面对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B.误差是不可以控制的

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误差只在抽样中发生

23.离差智商采用的是()4-110

A.百分等级常模

B.标准分数常模

C.年级常模

D.年龄常模

2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反证法

B.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备择假设不成立

D.依据小概率事件原理

25.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对两个的总体平均数差异做出检验

B.分析多个方向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C.用于比较一个方向差异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D.单向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最基础的方法

26、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

A、测验内容和测验题型的抽样方案

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

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27、面试共有6题并采用放回抽取原则,问两个考生抽取同为B题的概率为()。

A、1/6

B、1/12

C、1/18

D、1/36

28、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经量化后的值叫()

A、权重

B、加权

C、标度

D、强度

29、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

B、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C、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

D、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

30、复本信度和重测信度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差别是()。

A、不是同一批被试

B、计算误差大小

C、不是同一份测验

D、计算方法

3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B.测量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C.写文章的重要方法

D.教学的重要手段

32.假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统计表就能较方便地了解处于某个分数以下的人数,这时可编制一个( )

A.绝对次数分布表

B.相对次数分布表

C.累积次数分布表

D.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

33.下列数据中,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只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的是( )

A.称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

34.适合显示各统计事项占总体比例的图形是( )

A.散点图

B.条形图

C.圆形图

D.线形图

35.下面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

A. B.PR

C.S

D.

36.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

A.布鲁姆

B.皮尔逊

C.比内

D.斯皮尔曼

37.百分等级数值是( )

A.名义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

38.下列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层次最低的是( )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39.利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查某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平均数为102,标准差为18,某学生得分为120,那么他的离差智商为( )

A.110

B.115

C.120

D.125

40.是非题的特点是( )

A.不容易猜测

B.评分误差大

C.适用范围有限

D.单位时间内答题量少

41、有一组数据是测量身高的,一组是测量体重的,若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则用()。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方差

D、差异系数

42、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56百分位数是65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65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

A、35%

B、44%

C、56%

D、65%

43、下列分类属于按照测量的内容划分的是()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

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44、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A、0 和1

B、-3和+3

C、-1和1

D、-4和+4

45、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1)=0.34134,试问:概率P(Z<-1)的值为()。

A、0.84134

B、0.65866

C、0.34134

D、0.15866

46、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

A、测验内容和测验题型的抽样方案

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

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47、同时掷两个骰子,出现12个点的概率为()

A、1/6

B、1/12

C、1/18

D、1/36

48、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经量化后的值叫()

A、权重

B、加权

C、标度

D、强度

49、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

B、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C、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

D、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

50、重测信度的用途有时也在于评估所测特质在短期内的()。

A、有效性

B、可测性

C、稳定性

D、等值性

51.百分等级数值是( )

A.名义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

52.下列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层次最低的是( )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53.利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查某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平均数为102,标准差为18,某学生得分为120,那么他的离差智商为( )4

A.110

B.115

C.120

D.125

54.是非题的特点是( )

A.不容易猜测

B.评分误差大

C.适用范围有限

D.单位时间内答题量少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

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决策

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

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

56.吉尔福特根据研究得出,发散性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 )

A.敢为性

B.创造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

57.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

A.10

B.20

C.30

D.40

58.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又称为( )

A.零假设

B.备择假设

C.研究假设

D.统计假设

59.统计假设检验中关于单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E.显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样分布两尾

F.危机域只有一块

G.检验目的为了推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

H.抽样分布只有一个尾侧没有临界值

60、一批数据离差之和是()。

A、0

B、1

C、3

D、难以确定

61.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

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决策

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

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

62.吉尔福特根据研究得出,发散性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 )

A.敢为性

B.创造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

63.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

A.10

B.20

64.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又称为( )

A.零假设

B.备择假设

C.研究假设

D.统计假设

65.统计假设检验中关于单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显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样分布两尾

B.危机域只有一块

C.检验目的为了推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

D.抽样分布只有一个尾侧没有临界值

66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B.测量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C.写文章的重要方法

D.教学的重要手段

67假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统计表就能较方便地了解处于某个分数以下的人数,这时可编制一个( )

A.绝对次数分布表

B.相对次数分布表

C.累积次数分布表

D.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

68下列数据中,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只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的是( ) 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

69适合显示各统计事项占总体比例的图形是( )

A.散点图

B.条形图

C.圆形图

D.线形图

70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

A.布鲁姆

B.皮尔逊

C.比内

D.斯皮尔曼

71我们常说的考试分数属于()。

A、称名

B、顺序

C、等距

D、比率

72投1粒骰子,掷出6个点的概率是()。

A、1/6

B、1/3

C、5/6

D、1

73按教学中运用的参照点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成()。

A形成性、诊断性和终结性参照测量与评价

C 标准参照、常模参照和个人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D 智力、能力、成就和人格测量与评价

74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66百分位数是44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66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 )。

A 、34%

B 、44%

C 、56%

D 、66%

75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 ≤1.5)=0.3749,试问:概率P (Z <1.5)的值为( )。 A 、0.1251 B 、0.2502 C 、0.6251 D 、0.8749 76复本信度和重测信度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差别是( )。 A 、不是同一批被试 B 、计算误差大小 C 、不是同一份测验 D 、计算方法

77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经量化后的值叫( )。 A 、权重 B 、加权 C 、标度 D 、强度 78之所以不能用原始分数评价各科的成绩在于( )。 A 、信度不高 B 、效度不高 C 、原始分可比性差 D 、考试效果不好

79格朗兰德认为评价可以用下列哪个公式表示?( ) A 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 B 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 C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D 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判断

80.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B.测量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C.写文章的重要方法 D.教学的重要手段

81、积差相关系数的创立者是( )。

A 、皮尔逊

B 、斯皮尔曼

C 、达尔文

D 、高尔顿

82、已知1X =5,2X =6,3X =7,4X =3,5X =4则∑=4

2i Xi 等于( )。

A 、16

B 、20

C 、21

D 、25

83、在一批考试分数中,百分等级为56的分数是65分,这意味着比65分高的考生人数占全

部考生总数比例是()。

A、36%

B、44%

C、56%

D、65%

84、下列分类属于按照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划分的是()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

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85、某班50名学生中有30名女生,问抽取一个学生恰好为男生的比例是()。

A、1/30

B、1/20

C、2/5

D、3/5

86、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

A、测验内容和测验题型的抽样方案

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

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87、Z分数量表是()。

A、称名量表

B、等距量表

C、顺序量表

D、等比量表

88、已知P(0<Z<1.96)=0.475,则P(|Z|>1.96)概率值为()

A、0.025

B、0.05

C、0.525

D、0.95

89、重测信度的用途有时也在于评估所测特质在短期内的()。

B、有效性 B、可测性

C、稳定性

D、等值性

90、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

B、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C、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

D、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

91、小学日常考试中常用的“A、B、C”属于()。

A、称名

B、顺序

C、等距

D、比率

92、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45百分位数是54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54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

A、45%

B、46%

C、54%

D、55%

93、两位老师随机从3份卷子中抽1份,问同抽到A卷概率是()。

A、2/3

B、1/3

C、1/6

D、1/9

94、按教学时机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成()。

A、形成性、诊断性和终结性参照测量与评价

B、个人横向参照、个人纵向参照和目标参照测量与评价

C、标准参照、常模参照和个人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D、智力、能力、成就和人格测量与评价

95、Z分数量表是()。

A、称名量表

B、等距量表

C、顺序量表

D、等比量表

96、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2.5)=0.4938,试问:概率P(Z > -2.5)的值为()。

A、0.0062

B、0.4938

C、0.5938

D、0.9938

97、复本信度和重测信度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差别是()。

A、不是同一批被试

B、计算误差大小

C、不是同一份测验

D、计算方法

98、在评价标准的几个构成要素中,没有独立意义只能表示一种分类的要素是()。

A、强度

B、标号

C、频率

D、标度

99、之所以不能用原始分数评价各科的成绩在于()。

A、信度不高

B、效度不高

C、原始分可比性差

D、考试效果不好

100、格朗兰德认为评价可以用下列哪个公式表示?()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

B、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

C、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D、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判断

101.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现象量的取值,把握与认识的层面是()

A.总体

B.样本

C.个体

D.局部

102.教育测量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绪论-8

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

B.教育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C.测验结果的分析和整理

D.测验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103.体育运动会中表示各项目比赛结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属于()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104.百分等级是()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105.要定量地描述学生体重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与方向,可以使用()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

106、观测数据为98、90、70、75、83、80,这组数据的全距是()。

A、98

B、70

C、28

D、18

107、两个行为变量的观测值皆为顺序变量,则研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时,宜用()。

A、积差相关系数

B、等级相关系数

C、点双列相关系数

D、双列相关系数

108、在一批考试分数中,百分等级为76的分数是37分,这意味着比37分高的考生人数占全部考生总数比例是()。

A、24%

B、37%

C、63%

D、76%

109、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1)=0.34134,试问概率P(Z<-1)的值为()。

A、0.84134

B、0.65866

C、0.34134

D、0.15866

110、投掷一粒骰子,出现“4”点的概率是()。

A、1/6

B、1/4

C、1/2

D、1

填空题

1.( )相关是所有关联模式中最简单的一种。

2.判断一组成对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时,可借用( )图形。

3.统计学上用( )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性相关的( )与( )。

4.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随之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随之减小,这样的相关称为( )。

5.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一个变量另一个反而减小,一个减小另一个反而增大,这样的相关称为( )。

6.相关系数r取在( )和( )之间。

7.相关系数r=0,称为( )相关。

8.相关第数r=1,称为( )相关。

9.相关系数时,当0.7<1时,称为( )相关;当0.4<0.7称为( )相关;当

0.2<0.4时,称为( )相关;当<0.2,称( )相关。

11.基于成对观测数据,离差值乘积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称为( )。

12.、样本数据的相关系数r值跟样本的( )有关。

13.一个变量是顺序变量,另一个变量是连续变量,计算相关系数应当用( )方法。

14.等级相关是根据两列顺序变量的( )差数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

15.当一个变量是连续变量,另一个变量是二分类变量时,计算相关系数应当用( )方法。

16.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 )。

17.同伴评定的两种常见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 )。

18.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分为甲、乙两式,甲为图形思维创造测验,乙为( )。

19.人格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自陈量表法和( )。

20.道德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他律到自律,再由( ) 的过程。

21.教育评价是在获得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 ) 。

22.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 ),而是为了改进。

23.按测验的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 )。

24.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 ) 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

25.主观性试题主要适合于测量( ) 的教学目标。

26.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有经验法、调查统计法和。

27.教育调查依据目的可以分为常模调查和( )两类。

28.任何一批原始分数,转化成Z分数后,这批Z分数的平均值为( ) 。

29.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是( )。

30.学生课业发展的内容框架可以从个体一般发展目标,学科性发展目标和( ) 三个层面来界定。

31.考试只是评价过程所运用的( )而已。

32.思维能力的测验与评价方法有语言文字推理测验,图形和( )。

33.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有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和( )。

34.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 )。

35.“三环结构说”的核心是( )。

36.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有身体素质锻炼和( )。

37.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 和一般发展目标。

38.比率量表的零点是( ) 。

40.区分度的分析方法大约可以归纳为两类:一为外部效标法;二为( ) 。

概念解释

1.教育测量

2.教育评价

3.测验的效度

4.等距变量

5.标准化测验

6.组内常模

7.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8.显著性水平

9.教育测量

10.结构效度。

11.心理测验

12.Ⅱ型错误

13.标准分数常模

14.测验效度。

15.统计量

16.单侧检验

17.散点图

18.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问答题

1、简述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2、简述口头测验的常用方法。

3、简述抽样分布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4、简述实验技能考核需要遵循的原则。

5、简述统计量与参数的区别与联系。

6、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反证法与一般的数学反证法的差异。

8、请以你熟悉的一门课程试卷为例谈一下怎样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

9、当前学校的学生课业考评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0、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

11、怎样分析一份试卷的内容效度?

12、什么是教育测量?什么是教育评价?

13、按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哪几类?并具体解释一下。

14、简述深刻理解教育测量必须抓住的三个要点。

15、举例说明什么是绝对评分分数。

16、简述影响Ⅱ型错误的主要因素。

17、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异同。

18、请以你熟悉的一门课程为例谈一下如何设计测验蓝图。

19、简述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主要步骤。

20.试述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及优缺点。

21.简述实验技能考核需要遵循的原则。

22.简述统计量与参数的区别与联系。

23.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反证法与一般的数学反证法的差异。

24、客观题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25、什么是教育评价?什么是教育评价表?什么是教育测量?

26、简述怎样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并画出来。

27、什么是教育测量?什么是教育评价?并阐述一下两者的关系。

28、怎样分析一份试卷的内容效度。

29、简述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主要步骤。

30、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

31、为什么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32、请用学过的统计测量与评价知识谈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33、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的步骤有哪些?作为专家你如何验证一份卷子的内容效度?计算题(需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1、已知下列一组数据,请求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61, 68, 70, 74, 77

2、某考试参加人数为1000人,已知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65,标准差为10。 ⑴问不及格(60分以下)有多少人?75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200人能进入下一轮考试,问能进下一轮考试的分数定多少合适?

3、某次考试中选择题与总考试成绩如下表,求该选择题的区分度。 (教育测量学中试题的区分度以题目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表示)

(公式:pq S Y X r x

q

p pb -=)

4、7个评委对某一个歌手打分,分别是8,9,7,6,5,8,9,问评委的意见是否一致?

5、某考试参加人数为3000人,已知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5。 ⑴问90分以上有多少人?75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300人能进入下一轮考试,问能进下一轮考试的分数定多少合适?

6、某次考试中选择题与总考试成绩如下表,求该选择题的区分度。 (教育测量学中试题的区分度以题目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表示)

(公式:pq S Y X r x

q

p pb -=)

7采用两端组法确定考试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假定37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10名(占总人数37名的27%)高分组学生和10名低分组学生在最后一道论述题(满分值W=12分)上的得分如附表所示,试计算该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区分度D=P H —P L ;难度D=(P H +P L )/2]

表2:高分组与低分组论述题得分统计表

8已知某选拔考试参加人数为1000人,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75,标准差为10。 ⑴若只能有100人进入面试,问面试分数线定多少合适?

⑵若有人考了65分,问该人在团体中处于什么位置(百分等级是多少)?

9采用两端组法确定考试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假定52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14名(占总人数52名的27%)高分组学生和14名低分组学生在最后一道论述题(满分值W=10分)上的得分如附表所示,试计算该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区分度D=P H —P L ;难度D=(P H +P L )/2]

10某次考试中选择题与总考试成绩如下表,求该选择题的区分度。

(教育测量学中试题的区分度以题目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表示)

(公式:pq S Y X r x

q

p pb -=

三的5名学生做所用时间分别为50、70、90、55、45分钟;问高一和高三哪一组离散程度大? 12教育测量学中试题的区分度以题目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表示,下表是一次测验的有关数据:

已知第一题为选择题,试求其区分度。 (公式:pq S Y X r x

q

p pb -=

13某市举行选拔考试,共1000人参加,已知此次考试平均分为60分,标准差为10,问 (1) 如果只录取100人,那么录取分数线定为多少合适?

(2)如果某人考了70分,但只能有150人参加面试,问该人是否能进入面试?

14、7个评委对某一个歌手打分,分别是8,10,7,6,5,9,11,问评委的意见是否一致?

15、已知某选拔考试参加人数为500人,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70,标准差为10。 ⑴若只能有150人进入面试,问面试分数线定多少合适? ⑵90分以上多少人?不及格多少人?

16、某次考试中选择题与总考试成绩如下表,求该选择题的区分度。 (教育测量学中试题的区分度以题目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表示)

(公式:pq S Y X r x

q

p pb -=)

17、某考试中一问答题(满分为12分)14人得分如下表所示,请用高低分组法计算该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区分度D=P H —P L ;难度D=(P H +P L )/2]

18、已知某选拔考试参加人数为1000人,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10。 ⑴若只能有100人进入面试,问面试分数线定多少合适? ⑵问90分和60分以上分别有多少人?

19、某次考试中选择题与总考试成绩如下表,求该选择题的区分度。 (教育测量学中试题的区分度以题目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表示)

(公式:pq S Y X r x

q

p pb -=)

20.已知一组数据为20,12,15,18,10;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保留2位小数)2-40

21.设参加某次考试人数为10657人,其中有6995人的成绩低于90分,试确定卷面90分这个成绩的百分等级PR 。(保留2位小数)

22.某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原始分数分别为110分、100分、70分,试求 (1)当该测验平均数为95.1,标准差为10.8时,三位学生的标准分。 (2)按T=10Z+50,三位学生的T 分数分别是多少? 标准分数Z=(X-X —

)/S

23、某组成年人身高分别为175、180、177、173、175厘米;某组幼儿园学生身高分别为120、110、115、114、116厘米;问哪一组离散程度大? ( )

24、某考试参加人数为2000人,已知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5。 ⑴问85分以上有多少人?70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200人能进入下一轮考试,问能进下一轮考试的分数定多少合适?

25、采用两端组法确定考试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假定44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12名(占总人数44名的27%)高分组学生和12名低分组学生在最后一道论述题(满分值W=15分)上的得分如附表所示,试计算该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区分度D=P H —P L ;难度D=(P H +P L )/2]

26、某考试中一问答题(满分为12分)12人得分如下表所示,请用高低分组法计算该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区分度D=P H —P L ;难度D=(P H +P L )/2]

%

100?=X S

CV

⑴问60分以上有多少人?90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300人能进入下一轮考试,问能进下一轮考试的分数定多少合适?

28、某次考试中选择题与总考试成绩如下表,求该选择题的区分度。 (教育测量学中试题的区分度以题目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表示)

(公式:pq S Y X r x

q

p pb -=)

29.已知一组数据为20,12,15,18,10;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保留2位小数)

30.设参加某次考试人数为10657人,其中有6995人的成绩低于90分,试确定卷面90分这个成绩的百分等级PR 。(保留2位小数)

31.某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原始分数分别为110分、100分、70分,试求 (1)当该测验平均数为95.1,标准差为10.8时,三位学生的标准分。 (2)按T=10Z+50,三位学生的T 分数分别是多少? 标准分数Z=(X-X —

)/S

32、某考试中一问答题(满分为10分)12人得分如下表所示,请用高低分组法计算该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区分度D=P H —P L ;难度D=(P H +P L )/2]

《公共政策导论》试题A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众效应 2.实验性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 )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社会组织 C.政府 D.个人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深入 B.内化 C.反映 D.响应 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C.贝塔朗菲 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九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C.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补充 B.协调C.-致 D.排斥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本课程必须既重视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对现实中政策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结合我国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实践,阐述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于广大初学者来说,要想学好本课程,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并不断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力求做到熟练掌握教程中的每个知识点。 第二,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即时练习和课程作业,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断提高。 第三,要认真阅读案例部分及其答题技巧,并有意识地留心新闻、报刊、杂志等媒介上的公共政策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案例。 第四,对于例题分析部分要仔细领会,不仅要记忆例题的知识内容,更要学会回答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 第五,在学习完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后,应认真做好模拟试题,这些题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都是模仿全真试题而设计的,因此,同学们应当自己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在考试前完成考试题库中的模拟试题,以便在正式考试中驾轻就熟,取得优异成绩。 第六,学习本课程应当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温习教程中理论知识,并能够结合现实社会中的政策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以上几点是对于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的初学者提出的总体要点,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按照上述几点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争取在正式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部分试卷结构 公共政策导论的正式考试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三种题型。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种类型及其分值情况。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一般来说,单项选择题较其它题型容易,这部分题目重在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这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已经相当高了,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单项选择题等于是送分题,因此,绝对不可轻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的准确率,如果单项选择题不能得到较好成绩,总分就很难提高。下面我们试举一例,来看单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例如: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决策 经分析我们知道,立法决策、司法决策、行政决策都在美国公共政策之列,政党虽然有时能够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政党只能作为非官方参与者影响公共政策,政党的政策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二至五个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能得分。因此,多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就加大了许多。在标准试卷中,多项选择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大家千万不能轻视这10分多项选择题的份量,虽然分值比重不是太大,但这是最能够体现差距的一个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超出4—6分,相反如果复习全面、准确,就能够轻松超出一般人的得分,稳获这10分。可以说多项选择题是许多人成败的关键点。多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如下:

医药数理统计习题和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 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 ,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 , 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华师网院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及答案(2012下半年)(1)

华师公共政策主干课考试复习提纲(2012下半年) 单选题 1.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C)。C、等级决定制 2.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B)。B、极端和绝对 3.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B )。B、组织与实施 4. 前评估是指(B)。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5.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C )。C、林布隆 6.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D、目标取向 7.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B)。B、传统经济学 8.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D)。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9. 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C)。C、委托评估 10. 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C)。C、确定政策目标 11.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B)。B、分解 12.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这种做法典型地运用于下列哪种方法中(C)。C、对演法 13. 多数票制最普遍的形式是(A)。A、简单多数方法 14.“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体现了哪种效应(C)。C、颂歌效应 15.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B)。B、政策议程的建立 多选题 16.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ABCD)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 17.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ABCDE)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8.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BCDE)。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 19. (ABC)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A、公共问题B、公共目标C、公共利益 20.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ABCDE )。A、政党B、利益集团C、思想库D、大众传媒E、公民个人 2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AB)。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22.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BCD)B、外交政策C、国家安全政策D、政党政策 23.下列选项中不代表小组意识现象的是(ABDE)。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童话《皇帝的新衣》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E、指鹿为马 24.政策合法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 )A、政策内容合法化B、决策过程合法化C、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25. 政策执行中应坚持下列哪些原则( ABCD )A、计划周密B、执行准确C、灵活创新D、全局与局部兼顾 综合分析题 我国北部某县下属的各乡镇竞相开展建设街道的热潮,一些并不富裕的乡镇政府领导为了不落后于其它乡镇也不惜代价,利用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集资,居然也在乡镇各大街的两旁盖起了两层至三层的漂亮楼房,整个乡镇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D乡在这方面做得出色,速度较其它乡快了许多,D乡的党委书记还被提拔到县里任职。 尽管D乡在县里和各项评比中获得“卫生乡镇”、“现代乡镇建设之星”等奖项,但绝大部分楼房闲置在街道两旁,无所用途。该县本来就属于贫困县,D乡又是其中较为贫困的乡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可想而知,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这些整齐漂亮的楼房只成为街道的装点。 然而更为不幸的事也发生了D乡,就在各街道建设完毕后不到两年,其中一条街道太窄,无法与国道衔接必须加宽,否则全市的交通规划就无法实施。这样,新建的长达1公里的楼房被迫拆除,甚至许多楼房到拆除的那一天也未曾被使用过。 一时间,民怨沸腾,议论不断,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D乡仍旧处于贫困之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D乡党委书记被提拔到县里,体现了哪种效应的作用? (2)从整体情况看,D乡的政策目标存在哪些问题? (3)D乡之所以能够获得县里的各奖项说明该县的评估存在什么问题? 答:(1)颂歌效应。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卷(附答案)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理 绝密★启用前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桂林山水甲天下。图1为“桂林山水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波浪侵蚀 2.构成桂林山水山体的岩石主要是 A.岩浆岩B.玄武岩 C.花岗岩D.石灰岩 3.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开放性D.独立性 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较区时快1小时)20:12开幕。图2为“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A.7月27日3:12 B.7月28日4:12 C.7月28日3:12 D.7月27日4:12 5.奥运会期间,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内涝。图3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 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 A.①过多B.②受阻 C.③过快D.④增大 7.此次北京城市内涝现象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启示,今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 A.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开发B.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C.加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D.加强城市人口迁移管理 图4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 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9.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A.哈尔滨B.乌鲁木 齐 C.上海D.拉萨 图5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四川省境内。读图完成10—11题。

医药统计模拟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数理统计课程试卷A 姓名 专业年级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已知P(A)=0.5,P(B)=0.6,P(B|A)=0.8,则P(B-A)= . (A) 0.1 (B) 0.2 (C) 0.3 (D) 0.4 2. 以A 表示事件“甲种产品畅销,乙种产品滞销”,则其对立事件A 为 (A )“甲种产品滞销,乙种产品畅销”; (B )“甲、乙两种产品均畅销” (C )“甲种产品滞销”; (D )“甲种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 3、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其中a 为常数) 01()210x x f x x x a <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 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 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 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 共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 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 代的重要作用。 7.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的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等。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正当性:公共秩序的需要是否比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2)必要性: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 (3)合法性 (4)合理性:个人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2015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真题(地理)word版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理(有答案)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30题60分)、判断题(第31题~第40题,共10题10分)、综合题(第41题~第44题,共4题30分)共三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二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 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胜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4.答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 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14年10月22日10时28分,太 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图1为“太阳黑子与木星、地球大小的对比 图”。据此回答1~2题。 1.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时,北京时间为 A. 21日21时28分 B.22日15时28分 C. 22日13时28分 D. 22日23时28分 2.太阳黑子强烈爆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B.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形成大范围的雾霆天气 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图2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图3为“某地貌景观图”,图4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 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5~6题。

(完整word版)医药数理统计大纲_试题及答案(1)

模拟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模拟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范畴的是( ) A. {人的的寿命可达500岁} B. {物体会热胀冷缩} C. {从一批针剂中抽取一支检验} D. {X2+1=0 有实数解} 2.依次对三个人体检算一次试验,令A={第一人体检合格},B={第二人体检合格},C={第三人体检合格},则{只有一人体检合格}可以表示为( ) A. A+B+C B. ABC C. C B A D. C B A C B A C B A ++ 3.一批针剂共100支,其中有10支次品,则这批针剂的次品率是( ) A. 0.1 B. 0.01 C. 0.2 D. 0.4 4.所谓概率是指随机事件发生的( )大小的数值表示。 A. 频率 B. 可能性 C. 次数 D. 波动性 5.若X~N (μ,σ2),则EX 的值为( ) A. μ B. μ2 C. σ2 D. σ 6.若X~B (K ;n ,p ),则DX 的值为( ) A. np B. μ C. σ2 D. np(1-p) 7.求一组数据(5,-3,2,0,8,6)的总体均数μ的无偏估计( ) A.2.4 B.3.1 C.3 D.4 8.作参数的区间估计时,给定的α越大,置信度1-α越小,置信区间处于( )变化。 A 变窄 B.变宽 C.没有 D.不确定 9.对于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试验数据,描述试验数据波动程度的特征统计量是( ). A. 样本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 样本标准差 D.样本频数 10.伯努利概率模型具有的两个特点:( ) A.每次试验的结果具有对立性;重复试验时,每次试验具有独立性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汇总 - 拼音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 ()的“地理因素说”对我们理解地理环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启示。A达尔文B马克思C魏源D孟德斯鸠 ()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A政策环境B政策主体C政策条件 D 政策客体 “好就一切都好,坏就一切都坏”,这是()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从众效应 “意见完全一致时不轻易做出选择”,这属于()A效益原则B谨慎原则C客观原则D兼听原则 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继续鼓吹“市场万能”的神话,其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凯恩斯C马克思D马歇尔 公共政策集中体现的是()的利益。A全体社会成员B一部分社会成员C极少数人D统治阶级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A阶断性B政治性C普遍性 D 权威性 互补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系统的优化,通过群体间的有机协调,提高群体的整体效能,形象说法是()A团体理论B知识理论C木桶理论D近因效应 结构性社会问题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A人口爆炸B老龄化现象C 各种不平等现象D种族歧视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A总统决策B国会立法C执政党政策D司法命令 人的头脑中存在两个相互矛盾或者互不相容的认识,从而引起内心的苦恼和烦闷,这叫()A阿伦森效应B心理挫折C认知失谐D定型效应 认为政策也有生命周期的观点属于()A过程模型B系统理论C选择理论D批判理论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这个论断说明了社会问题的()A系统性B渐进性C客观性D重要性 社会问题通常是指实际状态与下面哪种情形之间的差距()A社会期望B其它地区、其他人C社会需要D社会供求 提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是()A马克思B达尔文C孙中山D韦伯 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用于另一类问题上,这是()A经验联想B经验迁移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 西蒙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理性人假设C有限理性模型 D 国家干预论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A威尔逊B托马斯·戴伊C拉斯维尔D理查德·罗斯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单选题 1.(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 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 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 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4.(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 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5.(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 一步。 6.(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 早提出的。 9.《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 10.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 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12.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 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14.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 1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 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6.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 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 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20.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2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 会可持续发展)。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23.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24.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2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 结三个阶段。 27.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28.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29.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 的行为准则。 30.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31.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 题的最低层次。 32.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 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3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 的学者。 34.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威廉 ?邓恩)。 35.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 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36.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资源)。 37.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政策工具)。 38.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39.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 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4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 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41.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 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42.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 称为(目标群体) 43.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44.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4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自 然地理环境)。 46.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47.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 学者(戴维?伊斯顿)。 48.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 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49.萨巴蒂尔认为(信仰体系)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 素。 50.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 问题)。 5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52.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53.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愿(自主)性工具)。 54.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目标群体) 55.文化环境不包括(心理文化)。 56.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 尔的(实验理论) 57.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 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58.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 解析word版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 卷解析word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年2月2日15时51 分,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图1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卫星发射升空吋,巴黎(东一区)时间为 A、1日8时51分 B、2日8时51分 C、2日22时51分 D、3日22时51分 2、卫星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图I中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解析:1,巴黎是东一区,我国使用的是东八区北京时间,相差7个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巴黎的区时为2月2日15:51-7=2月2日8:51,选B。答案:B 解析:2,图中右

侧太阳照射点在南半球,应该是冬至日12月22日,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所以2月2日要继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一段时间,最接近①的位置。答案:A。华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2为“华山陡崖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2中陡坡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断层 B、褶皱 C、背料 D、向斜解析: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沉积岩、变质岩、侵入岩、岩浆,华山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侵入岩。答案:C解析:4,图2的陡崖是断层面,是地层上升的结果,选A。答案:A 图4为“xx年3月1日和3月3日0时欧洲西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5、3月3日0时,控制格陵兰岛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指导笔记

公共政策导论的学习经验 公共政策导论(张红凤)这本书只是公共政策学的入门教材,内容和知识点都很基础,不需要你深入思考,理解学科基本知识即可,因此,鉴于14年考题的难易程度,公共政策导论这门科考到130以上,应该问题不大,前提是你按照我的计划执行下来,天道酬勤。万事开头难,第一,志愿问题。要确定报考的决心,不要左右摇摆,认清自己的实力以及兴趣,实力决定你的层次,山财比不是211,更比不上985高校,所以你要考虑清楚自己的目标。兴趣决定你以后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钟情的专业。既然本科专业多不如意,借考研的机会改变一下方向。第二,资料问题。决心已定,就需要准备资料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研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分数,资料过多影响你的宝贵的复习时间,资料不全,信息不完备,同样会影响你的成绩。我建议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只需要准备好教材和真题即可,真题只有14年的,13年用的是谢明的教材,并不是这本。所以真题在这课的重要性大大减弱,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政策导论这本书了,一本书读三遍胜过三本书读一遍,这些道理大家一定都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呢!你只要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内容知识点理解熟记,知识框架清晰,考试基本不成问题,我不推荐一直背书,我本人就很不喜欢背书,专业课,政治,英语我都没有背过,当然,如果你理解不了或者没有时间深入下去,背诵也不失一种好方法,背诵就因人而异吧。第三,辅导班问题。不要报所谓的山财老师开设的专业课辅导班,我花钱在网上听过几节的课,除了对简答,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型的答题思路有用之外,其余就是念课本了,不要浪费金钱和时间了。各个题型的答题方法我会在后面讲解的。第四,自制力问题。考研面前人人平等,都需要你经过自己的坚持和汗水去实现,不管你考哪一所学校,都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能克服笔记本上网和手机上网的习惯,请把笔记本和手机放在家里吧,不要说什么我要看考研视频什么的,笔记本和手机对你有没有用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多扣心自问,检讨一下自己,和你父母把手机换一下,我相信大部分家长的手机还是诺基亚的黑白手机吧,我觉着诺基亚低端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黑白手机)真是学习的利器,我自己就有一部,我上自习或者上课我都用这部,我觉着很时髦,比苹果亮多了。第五,计划问题。(1),五一之前把公共政策导论大体读一遍,做到基本了解这本书。(2),暑假之前,用黑色的笔把你自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化一下,不要怕自己乱花,花多了你最后就知道重点了。(3),暑假期间是最重要的时间,失去时间2个月的时间,你的考研就已经失败了一半了,珍惜暑假,不要出去散心也不要出去找同学谈心,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找个山找个庙找个塔上去吼一下或者哭一下,自己排解。7月到9月初开学,这两个月时间,你需要整理自己的笔记,这本笔记是你考高分的唯一法宝,这次用蓝色的笔把整理在自己笔记上的知识点在教材上花出来,大条抄在笔记上,这不需要你归纳,大条以教材为准。其余小点你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加课本上的内容自己归纳出来。笔记在开学还没做完,请在10月低之前必须做完,不能再晚了。(4),9月到10月这两个月时间,是巩固时间,我不赞成辅导班的基础,强化,冲刺,填鸭式的教课。按照辅导班的安排,多半是完不成考研的复习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图案清晰版)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8年2月2日15时51 分,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图1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卫星发射升空吋,巴黎(东一区)时间为() A.1日8时51分 B.2日8时51分 C.2日22时51分 D.3日22时51分 2.卫星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图1中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华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2为“华山陡崖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 答3~4题。 图2 3.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 A.甲 B.乙 C. 丙 D.丁 4.图2中陡坡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断层 B.褶皱 C. 背料 D.向斜 图4为“2018年3月1日和3月3日0时欧洲西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5.3月3日0时,控制格陵兰岛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6.3月1日到3日,英国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A.气压升高,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气压下降,风速减小 C.气压升高,晴天转为雨雪天气 D.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变率是用来表示降水量变化程度的统计指标。图5为“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图”。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的分布规律总体表现为() A.变率大的地区是热带地区 B.变率大的地区海拔较低 C.纬度高的地区变率均较小 D.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较小 8.下列四地年平均降水变率特征与其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丁两地均较小——受信风影响 B.甲地较小、丙地较大——受季风影响大 C.乙地较大、丁地较小——受寒流影响 D.乙、丙两地均较大——受海洋影响小 图6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 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 10. 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 A.提高入海污水量比例 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图7为“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从赤道到 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①→④→⑤ B.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⑥→⑤ 12.影响自然带③→⑥→⑤地域分异 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 水分 C.地形 D.洋流

医药数理统计习题及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40 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 B ) A 条图B 百分 条图或圆图C 线图D 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E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 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 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 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 )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 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 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 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 i和住,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 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 i+ n2 (B) n i+ n2 -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 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E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 既作直线回归分析, 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 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C) A t r >t b B t r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地理).doc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 地理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实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设置的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在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因此,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将贯彻江苏新高考方案的精神,适应推进课改形势发展需要,以有利于加科学自主地择优选拔新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反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力求稳中有变、稳中出新,试题设计应在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贴近考生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模块开设指导意见》,并结合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确定地理科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能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完成地理计算,进行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