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综合知识与技能精华浓缩整理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综合知识与技能精华浓缩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全身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

症:疾病的外在表现。

病: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病机相同,因而治法相同。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等。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等。

阴阳互用:阴阳在互根基础上的资生、促进的互用关系。如“气虚导致血虚”等。

3.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平衡是相对的。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如“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等。

三、阴阳的临床应用

人体脏腑组织,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等。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含义 木:“木曰曲直”,引申为具有生长、升法、调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火:“火曰炎上”,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 土:“土爰稼穑”,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

二、五行的生克乘辱 1. 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 五行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 五行相乘(理解为克制太过)

一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造成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 一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造成克我的“一行”相对增强。 4. 五行相辱 即“反克”。

第四节 藏象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共同的生理功能: 1. 化生和贮藏精气;

脏腑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藏神。

(一)心的生理功能

心为血之主、脉之宗、神之居。

1. 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心为“生之本”。

2. 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又称“心主神明”——主宰人体生理、心里活动。

(二)肺的生理功能

在诸脏腑中,肺的位置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1. 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主宗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

肺为”气之本”

2. 主宣发与肃降。

指肺的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

肺的宣发:

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浊气;

二是将脾所传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通过血液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的肃降:

肺有排出肺内各种异物,使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从而保持肺脏清虚之性的功能。

是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肃降清气、津液和水谷精气。

3. 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肺主宣发和肃降。

4. 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经过经脉而聚会于肺内,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2)肺主治节:指肺具有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调节的作用。

(三)脾的生理功能

1. 主运化。

(1)运化水谷精微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传输。是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生理基础。

(2)运化水液两个方面指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作用。

2. 主升。

(1)升清指精微物质的上升和散布,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吸收后,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以营养全身。

(2)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防止机体内脏下陷。

3.主统血。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脉外。其机制为脾气的固摄作用。

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1)脾的统血;(2)肝的藏血。

(四)肝的生理功能

1. 主疏泄核心是疏泄气机。

(1)调畅情志如“肝喜条达而勿抑郁”及“暴怒伤肝”等。

肝失疏泄表现在情志方面可见精神抑郁和急躁易怒。

(2)促进消化吸收其生理基础,一方面协助脾升胃降,另一方面促进胆液的生成与排泄。(3)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2.主藏血表现在A.藏血液B.调节血流量C.防止出血。“人静则血归于肝”。

注:肝主疏泄和藏血的关系,常表述为“肝体阴而用阳”。

(五)肾的生理功能

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根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

1.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有先、后天之精)

(1)主生长发育

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是齿、骨、发。

(2)主生殖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a. 肾能藏精

b. 肾能“化生天癸”

2. 主水液肾之阳气的蒸腾气化,使水液中清者上升,浊者下降。

3. 主纳气摄入肺所吸入的清气。对维持呼吸深度起重要作用,保证呼吸均匀和调。

4. 濡养温煦脏腑肾阴: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滋养和濡润作用;肾阳: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温煦、推动作用。因此,肾阴、肾阳又被称为元阴、元阳,或被称为真阴和真阳。

肝主疏泄、藏血喜条达恶抑郁

脾主运化、统血、升清喜燥恶湿

肺主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喜润物燥

肾藏精、主水、纳气、濡养温煦脏腑封藏为主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3.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神智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4.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二是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

5. 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6.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

7.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津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8.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运行方面。

9.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肾的精血、阴阳、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等方面。可概括为:藏泄互用、精血同源、阴阳承制。

10.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和后天的相互滋养和水液代谢。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一)胆又属奇恒之腑。

(二)小肠

(1)主受盛和化物。

(2)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三)胃

(1)受纳,腐熟水谷。故胃称之为“太仓”、“水谷之海”。脾胃又被称为“后天之本”。(2)主通降

注:胃的生理特征是“喜润勿燥主降”

脾与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四)大肠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分,故有“大肠主津”。其传导作用是胃气降浊功能的延续。

(五)膀胱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固摄。

(六)三焦又称为“孤腹”

五、奇恒之腑生理功能

1. 脑

脑为“元神之符”

2. 女子胞

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主要为气、血、津液。

一、气

1. 气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由父母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及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组合而成。

2. 气的分类

(1)元气

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气化生而来,并受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育。

元气根植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2)宗气

是指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中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

临床上常以心尖搏动部位(虚里)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3)营气

又称“荣气”。

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运行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液常以“营血”并称。营气属阴,卫气属阳,故又称“营阴”、“卫阳”之称。

营气的生理功能: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

(4)卫气

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外。

卫气的生理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二是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3、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生成的基本条件:1. 脏腑功能正常;2. 物质来源充足。

1、血的概念

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与脾,运行于脉中。

2、血的生成

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肾藏之精化生而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3、血的运行

血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于全身,运行不息。

血液的运行,主要依靠气的推动。

血液充盈、脉道通畅、肝脾肺功能的正常、心气的充沛等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需条件。

4、血的功能

一是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二是血液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5、气与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4)血为气之母

三、津液

1、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液:质地较稠厚,流动性好,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

2、津液的代谢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主要通过脾的传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

对津液的输布起主宰作用的是肾。

3、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运输代谢废料

(4)调节阴阳

第六节经络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的组成

(1)正经共有十二条,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

(2)奇经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穿插循行于正经之间,主要起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3)经别共有十二条,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重要支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位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

2、络脉的组成

络脉循行部位较经脉为浅。

(1)别络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躯干部的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和脾之大络,简称“十五络”。

(2)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3)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具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及循行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三、奇经八脉

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 任脉:“总督诸阴”。为“阴脉之海”。 带脉:“约束诸经”。

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阳维脉:“阳维维于阳”。 阴维脉:“阴维维于阴”。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第七节体质

体质是指人的身心特征。

一、体质的形成

1、先天因素

体质的先天因素完全取决于父母,包括父母的素质、父母血缘关系远近、父母年龄、养胎、妊娠期用药情况等。

体质的先天因素决定着体质的相对稳定性。

2、后天因素

包括饮食、劳动、婚育、情志、疾病、锻炼等。

体质的后天因素决定着体质的可变性。

3、其他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地域、社会等。

二、体质的分类

1、阴阳平和质

为健康体质。

2、偏阳质

3、偏阴质

第八节病因

一、六淫

1、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邪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2、署邪

(1)署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署多挟湿。

3、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4、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5、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

(3)寒性收引。

6、火邪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伤津耗气。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热易发肿疡。

7、疫疠邪气 “疠气”又称“疫气”、“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 特点:

(1) 传染性强。 (2) 易于流行。 (3) 症状相似。 (4) 发病急骤。 (5) 病情较重。

六淫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二、七情

怒则气上:可见气逆作喘、面红耳赤,或呕血,甚则昏厥猝倒等。

喜则气缓:喜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狂乱,失神妄动等。 思则气结:指思虑劳神过度,伤及于脾,使脾不健运,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 悲则气消:过度悲忧,则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可见精神不振、气短乏力等。 恐则气下:可见二便失禁,摄纳不住等。

惊则气乱:表现为精神不安、惊慌失措,或遇事犹豫不决等。 七情太过首先伤心,因为“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 三、饮食与劳逸失常 饮食不节致病表现: (1) 脾胃损伤。 (2) 饮食停滞。 (3) 气血衰少。 (4) 聚湿成痰。 (5) 化生内热。

过度劳累包括:劳力、劳神、劳房。 四、痰饮

痰饮的致病特点:

“百病多由痰作祟”——指痰致病广泛,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五、瘀血

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使血行不畅而瘀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病症的共同特点:

(1) 疼痛 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 肿块

有形痰饮

痰:浓度大,较粘稠的为痰

饮:浓度小,较清稀的为饮

无形痰饮:指有痰饮的病理表现,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心悸癫狂、昏不识人

等,却看不到有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和饮,且按痰饮的方法治疗,同

样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3)出血其血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

第九节发病与病机

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水液代谢失常。

一、发病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主要是精、气、血、津液(或称气血阴阳)。

邪气:是存在于外在环境中的,或人体内部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正邪相搏是中医认识发病原理的主要角度。

2、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辨证关系

(1)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人体正气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并与发病部位、程度轻重有关。

正气不足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二、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实:是指邪气亢盛,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

虚:指正气不足。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1)由实转虚是指由于疾病久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导致疾病由实转化为虚。

(2)因虚致实指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导致

(3)实中夹虚指以实邪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

(4)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

“大实有羸状”——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导致真实假虚的现象。

“至虚有盛候”——由于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的现象,称

为。

三、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盛衰

(1)阴阳偏盛主要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阳偏胜

“阳胜则热”: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特点,阳偏盛,即出现热象。

“阳胜则阴病”:阳偏胜多表现为阳气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但如果由于阳盛而耗伤机体的阴液,此时,阴由相对的不足而转成极度的虚亏,这就从实热证转化为虚热证或实热兼阴亏证。

○2阴偏盛

“阴胜则寒”:由于阴是以寒、静、湿为特点,偏阴盛,即出现寒象。

“阴胜则阳病”:阴偏盛多表现为阴气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但由于阴盛而耗伤机体的阳气,此时,阳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极度的虚亏,这就从实寒证转化为虚寒证或实寒兼阳虚证。

(2)阴阳偏衰主要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阳偏衰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尤其是肾阳虚衰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阴偏衰

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尤其是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阴阳互损

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阴阳两虚。

阴损及阳: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

与阴阳互损病机关系最密切的脏是肾脏。

3、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指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布达于肢体,从而形成阴阳格拒、排斥,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为真热假寒证。

4、阴阳亡失

(1)亡阳临床多见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

(2)亡阴临床多见喘咳烦躁,手足虽温,但却汗出不止、汗热而黏,或昏迷谵妄、身体干瘪、皮肤皱褶、目眶深陷、脉疾燥无力等症。

四、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1、气失调

(1)气不足即“气虚”。如脏腑气虚,真气虚等。脏腑气虚又分为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等,真气虚又分为元气不足、宗气不足、营气不足、卫气不足之别。(2)气行失常指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气逆——气的升发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气逆。

2、血失调

(1)血不足即“血虚”。血不足病变多见于心、肝。

(2)出血

(3)血瘀

3、津液失调

(1)津液不足

(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第十节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控制病传

二、康复

康复患者临床表现大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1、康复的原则

(1)形神共养

○1养形重在养精血保胃气。

○2养神重在调神护神。调神重在养心。

(2)调养气血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

2、常用的康复疗法

中医诊断学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概述

一、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

1. 审内查外,整体统一。

2. 四诊合参。

3.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第二节四诊

一、望诊

(一)望神

1. 得神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别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面色荣润。

2. 失神患者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微气弱,甚至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

3. 假神即“回光返照”。病机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绝。

4. 神乱

癫: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痰气凝结,阻蔽心神。

狂: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痰火扰心。

痫: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痰迷心窍、肝风内动。(二)望色

望色,是指望面部的色泽,即面部的颜色与光泽。

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 青色主寒、痛、瘀血及惊风。青为寒凝气滞,经脉瘀阻的气色。

面色苍白而带青——阴寒内盛,心腹疼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气虚血瘀;

面部青紫——小儿高热,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2.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湿热证;

颜部潮红——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证候;

午后颧红——阴虚内热。

3. 黄色主虚、湿。

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

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面、目、身俱黄,称为黄疸,黄而鲜明如橘,为阳黄——多属湿热;

黄而晦暗如烟熏,为阴黄——多属寒湿。

4. 白色主虚寒、失血。

晄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

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

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证候;

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阴寒凝滞,经脉拘急。

5. 黑色主肾虚、水饮、痰血。

目眶周围见黑色——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病;

面黑而干焦——肾精久耗。

(三)望形

1. 望形体

形盛气虚——阳气不足;

形瘦肌削,面色苍黄,胸廓狭窄,皮肤干焦——阴血不足;

消瘦至大肉脱失——精气衰竭;

“鸡胸”、“龟背”——先天禀赋不足,往往是肺气耗散,脾胃虚弱,肾精亏损的病变。

2. 望姿态

(四)望头面

1. 望头形与头发

(1)望头形

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发育不全——肾精亏损;

囟门下陷——多属虚证;

囟门高突——多属热证;

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不能竖立——多为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头摇不能自主——皆为风证。

(2)望头发

头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精血不足;

突然出现片状脱落——血虚受风;

年少落发——不属肾虚,便属血热。

2. 望目色主病

眼胞红肿——肝经风热;

目窠浮肿,如卧蚕状——多为水肿;

眼窝下陷——津液亏耗;

目眦赤烂——多属湿热;

小儿睡眼露睛——小儿慢脾风,多属脾虚,气血不足;

瞳孔散大——精气衰竭;

白睛黄染——多见于黄疸;

目眦淡白——属气血不足;

目赤——诸经热盛;

开目而欲见人——属阳证;

闭目而不欲见人——属阴证;

两目上视或斜视、直视——多见于肝风,或为动风先兆。

3. 望耳鼻

耳轮干枯焦黑——肾精亏耗,精不上荣所致,属危证;

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麻疹先兆;

耳内流脓水,病为浓耳或聤耳——肝胆湿热。

鼻流清涕——外感风寒;

鼻流浊涕——外感风热;

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是为鼻渊——感受外邪或肝经藴热;

酒糟鼻——肺胃有热;

鼻柱溃烂塌陷——麻风病或梅毒;

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4. 望唇、齿龈、咽喉

唇色淡白——气血两虚;

唇色深红——热在营血;

唇色青紫——寒凝血瘀。

口唇干枯皱裂——外感燥邪,亦见于热炽津伤;

口角流涎(或睡时流涎)——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亦见于虫积;口唇糜烂——脾胃藴热上蒸;

口涡斜——中风;

撮口或抽掣不停——肝风内动或脾虚生风;

口开不闭——常见于脱证。

龈色淡白——血虚不荣;

龈色红肿而痛——胃火上炎;

牙龈出血而红肿者——胃火伤络;

牙龈不红而微肿者——气虚。

牙齿干燥——胃热炽盛、津液大伤;

牙齿干燥如枯骨——肾精枯竭,肾水不能上承;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肾虚或虚火上炎;

睡中咬牙或啮齿——胃中有热或虫积。

咽喉红肿而痛——多属肺胃炽热;

咽喉红肿溃烂,有黄白腐点——肺胃热毒壅盛;

咽喉色鲜红娇嫩,疼痛不甚——阴虚火旺;

咽喉色淡红不肿,久久不愈——虚火上浮;

咽喉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且随即复生者——白喉,属肺热伤阴。

(五)望体表

(1)斑疹

斑:常见于外感热病,或红或紫,亦可点大成片,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疹:色红,疹点小如粟,高于皮肤,摸之碍手。

(2)白疹

皮肤上出现的晶莹如粟的透明小疱疹,高于皮肤,擦破流水,以胸部及颈项部为多见,偶见于四肢,唯不见于面部——多系湿郁肌表,汗出不彻所致。

白疹晶莹饱满者为顺,称为“晶疹”——为湿热外达之候;

白疹色枯白,空窍无液者为逆,称为“枯疹”——为津液枯竭的反应。

(3)痈疽疔疖

痈:红、肿、热、痛,根盘紧束的为痈,属阳证;

疽: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或晦暗者为疽,属阴证;

疔:范围较小,初起如粟,根脚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为疔;

疖:起于浅表,形圆而红、肿、热、痛,化脓即软者为疖。

(六)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分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

(1)望舌色 淡白舌:主虚寒证、血虚症,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

红 舌:主热证。 绛 舌:主内热深重。表示邪热深入营血,多见于热性病极期。内伤杂病,常见于久病、重病之人,多属阴虚火旺。

紫 舌:主病有寒、热之分。

绛紫色深,干枯少津——多系邪热炽盛,阴液两伤,血气壅滞不畅之征; 淡紫或青紫湿润——多因阴寒内盛,血脉瘀滞所致; 舌上有紫色斑点——称为瘀斑或瘀点,多为血瘀之证。

(2)望舌形 胖大舌:

舌体胖嫩,色淡——多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水饮痰湿阻滞所致; 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是心脾热盛; 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 瘦薄舌:

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

瘦薄而色绛且干——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裂纹舌:

舌质绛红而有裂纹——热盛津伤,阴精亏损; 舌色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正常人亦有裂纹舌

齿痕:

淡白舌

红舌 绛舌 紫舌

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芒刺:

芒刺干燥——多属热邪亢盛,且热愈盛则芒刺愈多;

舌尖有芒刺——心火亢盛;

舌边有芒刺——肝胆火盛;

舌中有芒刺——胃肠热盛。

(3)望舌态

舌强:

若见于外感热病——多属热入心包,痰浊内阻,或高热伤津、邪热炽盛;若见于杂病中者——多为中风征兆。

舌痿:

久病舌淡而痿——气血俱虚;

舌强而痿——阴亏已极;

新病舌干而痿——热灼津伤。

舌颤:

久病中见舌颤——气血两虚或阳气虚弱;

外感热病见舌颤——热极生风或虚风内动。

吐弄:

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弄舌——多为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良。

歪斜:

多是中风或中风之先兆。

缩短:

舌淡或青而湿润缩短——多属寒凝筋脉;

舌胖而缩短——属痰湿内阻;

舌红绛干而缩短——多属热病津伤。

2. 望舌苔

(1)望苔色

表证、寒证。

薄白苔——正常舌苔或感受外邪,病犹在表,尚未传里;

舌淡苔白——里寒证;

积粉苔——外感污秽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热证、里证。

淡黄为热轻

深黄为热重

焦黄为热结

苔由白转黄——表邪入里化热;

舌淡胖嫩而苔黄滑润——阳虚水湿不化。

里热证或湿寒证。

苔灰而润——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

苔灰而干燥——热炽津伤或阴虚火旺。

热极或主寒盛。

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热极津枯;

苔黑而润滑——多属阳虚寒盛。

(2)望苔质

厚薄:

薄苔——透过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透过苔不能见到舌体的为厚苔。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积滞;

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进;

苔由厚转薄——表示邪气得以内消外达,病情由重变轻,为病退。

润燥:

燥苔——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扪之无津,称为燥苔,更甚者有粗糙刺手的感觉又称糙苔。多见热盛津伤或阴液亏耗的病证。

滑苔——苔面有过多水分,扪之滑利而湿称为滑苔。是水湿内停之证。

苔由燥转润——热邪渐退或津液渐复之象,表示病情好转;

苔由润变燥——表明津液已伤,或邪从热化。

腻腐:

腻苔——舌面上覆盖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

腐苔——苔质颗粒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脱。多由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

剥落:

镜面舌——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

花剥苔——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属胃的气、阴两伤之候。

有根与无根:

有根苔(真苔)——舌苔坚敛而着实,紧贴舌面,刮之难去,舌与苔如同一体。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

无根苔(假苔)——舌苔不着实,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