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厂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指挥调度能力和防范处理能力,特制定本套应急预案,确保在事件发生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准确的,最有效的工作安排,人员调动,事件处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生产系统的运行安全,更好的发挥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益,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中华人名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国家突发公共时间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1.3.1 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地震,水灾,风灾,雹灾,雪灾等。

1.3.2 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建筑质量的安全事故,爆炸,危险品污染或泄露、火灾。

1.3.3 因意外引起的突发事件:水质突变,电器、设备故障、紧急停车或停电。

1.4工作原则

1.4.1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由厂应急小组总指挥统一协调相关部门,保证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1.4.2 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将责任明确到人,对设备、物资、信息、工作方式进行合理部署。使事件处理工作范围有序进行。

1.4.3 平战结合,以平备战:将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有机结合,按照战时的要求,把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提高危机防范水平。

1.4.4 快速反应,分级控制: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并根据事件轻重进行分级控制。

2、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2.1指挥领导小组

职责:负责组织本厂“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2.2下设施工组及人员分工

2.2.1抢险抢修组:

职责: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修作业,包括泄露控制;设备抢修作业;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

2.2.2消防灭火组:

职责:担负进入现场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

2.2.3工艺运行组:

职责:担负运行工艺的及时调节。

2.3.4水质分析组:

职责:及时分析各项水质指标,汇报领导小组。

2.2.5安全警戒组:

职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保障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

2.2.6抢救疏散组:

职责: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工作,组织救护车辆及医护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2.2.7物资供应组:

职责:组织财务及库房做好抢险物资及劳保用品的及时供应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 预警等级

根据突发公共时间严重性和紧急程序,设立四个预警

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四级)、较重(三级)、严重(二级)、特别严重(一级)四个预警级别

四级预警指一般突发事件,事态比较简单,有一定的经济损失,对污水厂生产影响较小,

三级预警指较严重突发事件,事态较为复杂,并有扩大的趋势,已经形成了经济损失或有轻微人员伤害。

二级预警指严重突发事件,事态复杂,并在逐歩扩大,并且影响到50%的进水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或有人员伤害发生。

一级预警指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事态非常复杂,已经造成了污水厂全面停产,有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出现人员伤亡现象,并且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如出现以上突发事件,污水处理厂应急小组指挥部确定预警等级,随即决定启动应急响应。

3.2 信息检测和报告

建立信息检测制度,规范信息的获取,报送,分析,发布格式和程序。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及时收集,分析,汇总本厂各类公共安全的信息,并能及时上报应急小组。信息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等级、采取的措施和后续进展情况等,较严重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立即上报,详细信息不得晚于事发后2小时。

3.3 预警预防行动

坚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定期接受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的监督和检查,并将信息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4.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4.1.1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应由应急小组组长指挥,随即汇报住建局、环保局及相关部门,按照上级部门总体预案执行,在住建局相关人员赶赴现场之前应急小组必须做好应战准备,并能够科学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调遣。

4.1.2 重大突发事件(二级):应由应急小组组长现场组织管理和指挥协调,副总指挥协助,各小组按照时间种类进行分工,完成抢修抢险工作,同时做好善后工作。

4.1.3 较大突发事件(三级):必须由应急小组副组长进行现场组织管理和指挥协调,各小组按照时间种类进行分工,完成抢修抢险工作,同时做好善后工作。

4.1.4 一般突发事件(四级):经应急小组决定,可由组长任命相关小组组长组织管理和指挥协调工作,完成抢修抢险工作,同时做好善后工作。

4.2响应程序

4.2.1 基本应急

1) 初期现场勘察及紧急预处理流程

当班人员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指挥领导小组的联系,如遇危险气体泄露及火灾等事故发生后,小组成员应事先佩戴好防毒、消防等防护用品方得进入现场。

2)预案启动事故处理流程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汇报现场情况,寻求专业部门及社会援助。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

建立警戒区域,根据现场事故状况及所涉及面积大小确定区域大小,应有专人坚守。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警戒组

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事故现场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

现场急救,在事故现场人体可能造成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防止发生继续性损害。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

事故处理,在事故发生后,应协立即调动有关人员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应急小组组长得统一指挥下,按照

专项预案和时间处理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事故处理工作,

责任部门;应急小组组长、各专项处理小组。

4.2.2 扩大应急

现场指挥部应及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这是应向住建局发出请求,由住建局确认后启动相应预案,协调其他应急资源与处置工作。

4.3 响应结束

启动应急响应后,如事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经应急小组确认不存在继续发生的可能,本次响应结束

5、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5.1.1待应急救援行动之后,由应急指挥小组组织重新进入人员调查损坏区域,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并评价事故损失,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

5.1.2清点人数,有无伤亡人员。

5.1.3统计损失的主要设备、设施、物资以及经济损失。

5.1.4清点、回收、统计消防器材的使用数量,安排专人归位或集中,需维护的报分管领导

5.1.5指导有关岗位人员做好记录(事故时间、参加抢修抢险人员。核对工具器材的数量等),整理后上报有关部

门。

5.1.6通知或联系有关部门安排人员清理现场、打扫卫生

5.2社会救助

接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或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由应急小组对外协调部门及时和住建局以及和其他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请求求助,及时组织救灾物资和人员的安置问题,如突发事件出现严重的后果时,应与社会群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将事态及时公布,并充分进行沟通和交流。

5.3保险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及时联系保险机构开展保险受理、赔付工作。

5.4调查和总结

应急结束后应组织技术鉴定,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损失情况以及事故的性质,责任班组和主要责任人,提出事故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写出事故责任人调查报告,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的同时,应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并尽快将评估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事件发生后,应总结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制定改进措施。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应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建立应急小组所有成员通讯录,并定期更新,达到随时保持联系的要求。

6.2 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应明确应急设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其中包括灭火器、防毒面具,救生圈及一些常用工具等,并建立台帐,定期检查完好情况。

6.3 人力资源保障

应急小组应对主要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而且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能够快速到位,协同作战

6.4物资保障

制定物资调拨和组织生产方案,保证充足的物资储备。其中的消防器材和安全器械(防毒面具等)应定期进行检验,对小的部分用品及时更换和补充,保证对专用水泵、管道疏通设备,防雨遮盖材料。沙袋、酸、碱等物料和抢修工具的储备,酌情准备应急发电设备,同时还要有充足的、有效的药品保障。

6.5 经费保障

财务室应储备应急经费,建立完整的应急经费应用制度,能够保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资金及时到位。

7、培训与演习

7.1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小组所有成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和常规性培训,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等作为重要内容,以增加应急小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能力。

7.2演习

定期进行现场演习,其中包括灭火过程,有毒气体泄露等方面,应急演习应包括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养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职责,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测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8 附则

本预案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本预案自发布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 1、《危险气体(沼气)中毒应急预案》

2、《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3、《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

污水处理厂

危险气体(沼气)中毒应急预案

1、编制说明:

该预案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时,该预案自然启动,

1)当检测气体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该应急预案自动启动,

2)当有人员出现昏迷、休克以至死亡,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2、事故预防措施:

1.1 普及防范知识

针对防止沼气中毒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管理者、安全人员、从业人员对沼气危害的认识。

2.2 完善管理制度

凡进入坑、池、罐、沟以及井下、管道等存在沼气气体的场所作业的,应制定施工方案,进入许可程序,作业规程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和外部监护者的职责,并实施安全作业许可

2.3 坚持按章作业

要强化安全意识,克服麻痹的思想,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现象,防止沼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2.4加强现场管理

要在高危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并在有专人监护且配备有效个人防护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在安排工作时,必须安排现场专人监护,检查上岗人员的上岗资格,提出安全生产要求,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问题及时告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情况立即制止,确保安全生产落实到全过程。

3、事故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3.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3.1.1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3.1.2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3.2 预案启动事故处理流程

3.2.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汇报现场情况,寻求专业部门及在社会援助,并指派专人到事故发生地就近路口设立明显标志,引导救援力量进入现场

施救,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医疗救护组

3.2.2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危险气体的扩散情况或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3)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负责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警戒组

3.2.3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是应注意以下几项:

1)需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3)不要在低洼处停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

3.2.4抢救救援

1)抢险人员要穿戴号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2)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照明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3)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人员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4)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要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5)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险抢修组。

3.2.5现场急救

1)中毒急救

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2)缺氧窒息急救

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

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移交医生处理。(打120电话)

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宜,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抢救疏散组。

3.3现场恢复

在恢复现场恢复过程中往往存在潜在的危险,在恢复现场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2)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

3)必须配备坠落保护架,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用品。4)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5)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身体检查,有禁忌者,禁止进入作业。

6)准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防火器材)。

7)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8)安排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进行空间气体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9)安全监护人不得少于2人

污水处理厂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1.编制说明

1.1该预案自动启动

该预备案有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是,该预案自然启动:

1.1.1当油品库发生火灾事故时,该应急预备案自然启动;

1.1.2当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重要部位(系指进水泵房、脱水机房、配电室)发生火灾事故时,该预备自动启动。

1.2该预备案适用于消防部门未进入现场之前时段内。

2、事故救援原则

2.1及时控制造成火灾事故的危险源;

2.2防止火灾事故的扩大;

2.3先救人、后灭火。

3、事故预防措施

3.1进厂职工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消防培训,掌握扑救火灾的一般常识,必须懂得本岗位的防火要求,否则不准上岗操作。

3.2严格遵守厂内的各项防火制度。

3.3各岗位、班组应保持室内完好,整洁、不准堆放可燃物。

3.4经常检查本岗位的防火安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报告安全生产科。

3.5严禁在防火重点部位吸烟,使用明火等。

3.6认真保管好消防器材,未经安全生产科许可,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

4、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4.1火灾初期检查与预处理流程:

4.11当班人员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及夜班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指挥领导小组的联系。

4.1.2当班人员佩戴好消防防护用品,进去现场使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

4.2预案启动事故处理流程

4.2..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汇报现场情况,拨打119火警电话,寻求专业部门及社会援助,并指派专人至厂门口设立明显标志,引导救援力量进入现场施救。采取有效方式稳定人员情绪,指挥现场秩序开展抢救工作。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

4.2.2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

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警戒区

4.2.3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尽量利用消防通道进行人员的疏散,疏散时观察火势,选择合理有效的逃生方式;

2)如现场火势较大,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躬身弯腰向与烟气相反方向的安全出口逃出;或压低姿势,沿地板贴墙爬行(距地面20cm以内有残留空气)至安全出口;

3)疏散、逃生需通过火焰时,应将所穿衣物用水浸湿或以棉被、毛毯等浸湿后裹住身体后迅速冲出;

4)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5)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6)要查明是否有人在着火区。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

4.2.4现场急救

1)火场烧伤处理当务之急是尽快消除皮肤受热

·清水或自来水充分冷却烧热部位;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等包裹伤面;

·伤员发生休克时,可用针刺或使用止痛药;对呼吸道烧伤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异物堵塞;

·伤员口渴时可饮少量淡盐水;紧急处理后可使用抗生药物,预防感染。

2)物品烧伤急救

当受到酸、碱、磷等化学物品烧伤时,用大量清洁冷却水冲洗烧伤人员,一方面可冲洗掉化学物品,另一方面可使受伤者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化学物品的吸收。

3)电烧伤急救,火场触电后,电流出入处发生烧伤,局部肌肉痉挛,且多为III度烧伤。

·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当伤者呼吸停止时,实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实行胸外挤压;并可注射可拉明等呼吸兴奋剂,促使自动恢复呼吸;

·进行全身及胸部降温;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伤口用消毒纱布包裹,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药等包扎处理。

烟气中毒急救

·中毒者抢救出来后,放在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实施抢救;·伤员停止呼吸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能时供给氧气,并迅速送往医院。

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镜时,要避免二次受伤。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责任部门:指挥小组组长、救援疏散组

4.2.5现场急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