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章末综合检测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Word版含解析

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章末综合检测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Word版含解析

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章末综合检测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Word版含解析
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章末综合检测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偶函数定义可推得“函数f (x )=x 2在R 上是偶函数”的推理过程是( ) A .归纳推理 B .类比推理 C .演绎推理 D .非以上答案 答案:C

2.“因为指数函数y =a x 是增函数(大前提),而y =(1

3

)x 是指数函数(小前提),所以函数

y =(1

3

)x 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的错误在于( )

A .大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

B .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

C .推理形式错误导致结论错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

解析:选A.推理形式没有错误,而大前提“y =a x 是增函数”是不正确的,当0<a <1时,y =a x 是减函数;当a >1时,y =a x 是增函数.

3.由“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个面( )

A .各正三角形内一点

B .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线上的点

C .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 .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

解析:选C.正三角形的边对应正四面体的面,即正三角形所在的正四面体的侧面,所以边的中点对应的就是正四面体各正三角形的中心.故选C.

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a n (n ≥2),而a 1=1,通过计算a 2,a 3,a 4,猜想a n

等于( )

A.2(n +1)2

B.2n (n +1)

C.22n -1

D.22n -1 解析:选B.∵S n =n 2·a n (n ≥2),a 1=1,

∴S 2=4a 2=a 1+a 2?a 2=13=2

3×2.

S 3=9a 3=a 1+a 2+a 3?a 3=a 1+a 28=16=2

4×3.

S 4=16a 4=a 1+a 2+a 3+a 4?a 4=a 1+a 2+a 315=110=2

5×4

.

∴猜想a n =2

n (n +1)

.

5.下面四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式子1+k +k 2+…+k n (n ∈N *)中,当n =1时式子值为1

B .式子1+k +k 2+…+k n -

1(n ∈N *)中,当n =1时式子值为1+k

C .式子1+12+13+…+12n +1(n ∈N *)中,当n =1时式子值为1+12+1

3

D .设f (x )=1n +1+1n +2+…+13n +1(n ∈N *),则f (k +1)=f (k )+13k +2+13k +3+1

3k +4

解析:选C.A 错,n =1时式子值为1+k ;B 错,n =1时式子值为k 0=1;C 正确;D

错,f (k +1)=f (k )+13k +2+13k +3+13k +4-1

k +1

.

6.已知a ∈R +,不等式x +1x ≥2,x +4x 2≥3,x +27x 3≥4,…,可推广为x +a

x

n ≥n +1,

则a 的值为( )

A .2n

B .n 2

C .2(n +1)

D .n n

解析:选D.把4个答案分别用n =1,2,3检验即可求得,故应选D. 7.观察:52-1=24,72-1=48,112-1=120,132-1=168,…所得的结果都是24的倍数,继续试验,则有( )

A .第一个出现的等式是:152-1=224

B .一般式是:(2n +3)2-1=4(n +1)(n +2)

C .当试验一直继续下去时,一定会出现等式1012-1=10 200

D .24的倍数加1必是某一质数的完全平方

解析:选C.所给等式左边都是一个大于3的质数的平方减1的形式,故选项A 、B 错误,选项C 正确.对于选项D ,可举反例,比如24×3+1=73就不是一个质数的完全平方.

8.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边所对的角,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B 的范围是( )

A .(0,π4]

B .(0,π

3]

C .(0,π2]

D .(π

2

,π)

解析:选B.∵a ,b ,c 成等差数列, ∴a +c =2b ,

∴cos B =a 2+c 2-b

22ac =a 2+c 2

-(a +c 2)22ac

=3(a 2+c 2)8ac -14≥6ac 8ac -14=12

.

∵余弦函数在(0,π2)内单调递减,故0<∠B ≤π

3.故选B.

9.已知集合A ={3m

+2n |m >n 且m ,n ∈N },若将集合A 中的数按从小到大排成数列{a n },则有a 1=31+2×0=3,a 2=32+2×0=9,a 3=32+2×1=11,a 4=33=27,…,依此类推,将数列依次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则第六行第三个数为( )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247

B .735

C .733

D .731

解析:选C.由条件可以看出,第s 行第t 个数是3s +2(t -1),所以第六行第三个数应为36+2×(3-1)=729+4=733.

设a ,b ∈R ,定义运算“∧”和“∨”如下: a ∧b =????? a ,a ≤b ,b ,a >b ,a ∨b =?

????

b ,a ≤b ,a ,a >b . 若正数a ,b ,

c ,

d 满足ab ≥4,c +d ≤4,则( ) A .a ∧b ≥2,c ∧d ≤2 B .a ∧b ≥2,c ∨d ≥2 C .a ∨b ≥2,c ∧d ≤2 D .a ∨b ≥2,c ∨d ≥2

解析:选C.根据题意知,a ∧b 表示a ,b 中较小的,a ∨b 表示a ,b 中较大的.因为??

?

?a +b a 2

≥ab ≥4,所以a +b ≥4.又因为a ,b 为正数,所以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2,所以a ∨b ≥2.因为c +d ≤4,c ,d 为正数,所以c ,d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或等于2,所以c ∨d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m -1+a m +1-a 2

m =0,S 2m -1=38,则m =________.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a m +1+a m -1=2a m =a 2

m ,

∴a m =2,又S 2m -1=2m -1

2

(a 1+a 2m -1)

=2m -12

×2a m =(2m -1)·a m =38,

∴2m -1=19,∴m =10. 答案:10

12.若f (n )=12+22+32+…+(2n )2,则f (k +1)与f (k )的递推关系式是________. 解析:∵f (k )=12+22+…+(2k )2,

f (k +1)=12+22+…+(2k )2+(2k +1)2+(2k +2)2, ∴f (k +1)-f (k )

=(2k +1)2+(2k +2)2,

即f (k +1)=f (k )+(2k +1)2+(2k +2)2. 答案:f (k +1)=f (k )+(2k +1)2+(2k +2)2

13.如图,对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m 的n 次幂进行如下方式的“分裂”:

仿此,52

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53

的“分裂”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_. 解析:依题意推知:

因此52

的“分裂”中最大的数为9,53

的“分裂”中最小的数为21. 答案:9 21

14.在△ABC 中, 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则a =b cos C +c cos B ,类比到空间图形:在三棱锥P -ABC 中,三个侧面P AB ,PBC ,P AC 与底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分别为α,β,v ,相应的结论是________.

解析:平面图形的边类比到空间是面,

平面图形三角形的角类比到空间图形是二面角,

则易得结论是S △ABC =S △P AB cos α+S △PBC cos β+S △P AC cos v . 答案:S △ABC =S △P AB cos α+S △PBC cos β+S △P AC cos v 1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8,S n 是其前n 项的和,某同学经计算得S 1=8,S 2=20,S 3=36,S 4=65,后来该同学发现了其中一个数算错了,则算错的数应为________.

解析:显然S 1是正确的.假设后三个数均未算错,

则a 1=8,a 2=12,a 3=16,a 4=29,这四项不成等差数列,

但可知前三项成等差数列,故a 4有误,应为20,故S 4算错了,S 4应为56.

答案:S 4=56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如图所示,设SA 、SB 是圆锥SO 的两条母线,O 是底面圆心,C 是SB 上一点,

求证:AC 与平面SOB 不垂直.

证明:假设AC ⊥平面SOB ,因为直线SO 在平面SOB 内,所以SO ⊥AC ,∵SO ⊥底面圆O ,

∴SO ⊥AB ,∵AB ∩AC =A ,∴SO ⊥平面SAB .

∴平面SAB ∥底面圆O ,这显然与平面SAB 与底面圆O 相交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AC 与平面SOB 不垂直.

17.已知a >0,b >0,2c >a +b ,求证:c -c 2-ab <a <c +c 2-ab . 证明:要证c -c 2-ab <a <c +c 2-ab , 只需证-c 2-ab <a -c <c 2-ab , 即证|a -c |<c 2-ab ,

只需证(a -c )2<(c 2-ab )2, 只需证a 2-2ac +c 2<c 2-ab , 即证2ac >a 2+ab ,

因为a >0,所以只需证2c >a +b . 因为2c >a +b 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18.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①sin 2 13°+cos 2 17°-sin 13°cos 17°;

②sin 2 15°+cos 2

15°-sin 15°cos 15°; ③sin 2 18°+cos 2 12°-sin 18°cos 12°; ④sin 2(-18°)+cos 2 48°-sin(-18°)cos 48°;

⑤sin 2(-25°)+cos 2

55°-sin(-25°)cos 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法一:(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 sin 2 15°+cos 2 15°-sin 15°cos 15°

=1-12sin 30°=1-14=34

.

(2)三角恒等式为sin 2 α+cos 2(30°-α)-sin αcos(30°-α)=3

4

.

证明如下: sin 2 α+cos 2(30°-α)-sin αcos(30°-α)

=sin 2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2-sin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

=sin 2 α+34cos 2 α+32sin αcos α+14sin 2 α-32sin αcos α-12sin 2 α=34sin 2 α+34cos 2 α=3

4

.

法二:(1)同法一.

(2)三角恒等式为sin 2 α+cos 2(30°-α)-sin αcos(30°-α)=3

4

.

证明如下: sin 2 α+cos 2(30°-α)-sin αcos(30°-α)

1-cos 2α2+1+cos (60°-2α)

2-sin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 =12-12cos 2α+12+12(cos 60°cos 2α+sin 60°sin 2α)-32sin αcos α-12sin 2 α =12-12cos 2α+12+14cos 2α+34sin 2α-34sin 2α-1

4(1-cos 2α) =1-14cos 2α-14+14cos 2α=34

.

19.在数列{a n },{b n }中,a 1=2,b 1=4,且a n ,b n ,a n +1成等差数列,b n ,a n +1,b n +1

成等比数列(n ∈N *),求a 2,a 3,a 4与b 2,b 3,b 4的值,由此猜测{a n },{b n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由条件得2b n =a n +a n +1,a 2n +1=b n b n +1. 又a 1=2,b 1=4,由此可得a 2=6,b 2=9, a 3=12,b 3=16,a 4=20,b 4=25, 猜测a n =n (n +1),b n =(n +1)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 =1时,a 1=2,b 1=4,结论成立. ②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 即a k =k (k +1),b k =(k +1)2. 那么n =k +1时,

a k +1=2

b k -a k =2(k +1)2-k (k +1) =(k +1)[(k +1)+1].

b k +1=a 2k +1

b k

=(k +2)2=[(k +1)+1]2,

∴n =k +1时,结论也成立.

由①和②知,a n =n (n +1),b n =(n +1)2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

20.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两个数列{a n }{b n }满足:a n +1=a n +b n

a 2n +

b 2n

,n ∈N *.

(1)设b n +1=1+b n a n ,n ∈N *,求证:数列{(b n

a n )2}是等差数列;

(2)设b n +1=2·b n

a n

,n ∈N *,且{a n }是等比数列,求a 1和b 1的值.

解:(1)证明:由题设知a n +1=a n +b n a 2n +b 2n

=1+b n a n 1+(b n a n )2=b n +1

1+(b n a n

)2

所以b n +1a n +1= 1+(b n

a n )2,从而(

b n +1a n +1

)2-(b n a n )2=1(n ∈N *),

所以数列{(b n

a n

)2}是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因为a n >0,b n >0,所以(a n +b n )22

≤a 2n +b 2

n <(a n +b n )2,

从而1<a n +1=a n +b n

a 2n +

b 2n

≤ 2.(*)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n >0知q >0.下证q =1.

若q >1,则a 1=a 2q <a 2≤2,故当n >log q 2

a 1

时,a n +1=a 1q n >2,与(*)矛盾;

若0<q <1,则a 1=a 2q >a 2>1,故当n >log q 1

a 1

时,a n +1=a 1q n <1,与(*)矛盾.

综上,q =1,故a n =a 1(n ∈N *),所以1<a n ≤ 2.

又b n +1=2·b n a n =2

a 1

·b n (n ∈N *),

所以{b n }是公比为2

a 1的等比数列.

若a 1≠2,则2

a 1

>1,于是b 1<b 2<b 3.

又由a 1=a 1+b n a 21+b 2n

得b n =a 1±a 212-a 2

1

a 2

1-1,所以b 1,b 2,b 3中至少有两项相同,矛盾.所以a 1=2,从而b n =a 1±a 212-a 2

1

a 21-1

= 2.

所以a 1=b 1= 2.

最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个. 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而活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 3.用长度为8cm,9cm,10cm的三条线段_______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4.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根木条. 5.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6.如图1所示,AB∥CD,∠A=45°,∠C=29°,则∠E=______. (1) (2) (3) 7.如图2所示,∠α=_______. 8.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 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 10.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1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_____?条对角线.13.如图3所示,共有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______. 14.如图4所示,∠A+∠B+∠C+∠D+∠E=________. (4) (5) (6)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16.在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7.如图5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 18.D是△ABC内一点,那么,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检测内容: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 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 A.3 B.5 C.7 D.9 5.如图,在△ABC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DB=∠1+∠2+∠3 B.∠ADE>∠B C.∠AED=∠1+∠2 D.∠AEC<∠B 6.下列长方形中,能使图形不易变形的是( ) 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 A.45° B.135° C.45°或67.5° D.45°或135° 9.一个六边形共有n条对角线,则n的值为( ) A.7 B.8 C.9 D.10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180°,∠B∶∠C∶∠D=1∶2∶3,则∠C=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1+∠2+∠3+∠4=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则它的最短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它的最长边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下列命题:①顺次连接四条线段所得的图形叫做四边形;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③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是射线;⑤四边形中有一组对角是直角,则另一组对角必互补,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人教版新课标B版高中数学所有目录和知识点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 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I) 2.4 函数与方程 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II) 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小结 必 修 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 置关系 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基本公式 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章复习与测试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 案例 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的相关性 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小结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 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3.4 概率的应用 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小结 必 修 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 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 质 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 坐标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4 向量的应用 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 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 与和差化. 章复习与测试

必修五 第一章解斜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 应用举例 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 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 线. 章复习与测试 选修 二 (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 章综合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 章综合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 用 章综合 选修二(2-2)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 导数 1.2 导数的运算 1.3 导数的应用 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 理 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 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 念 3.2 复数的运算 章复习与测试 选修 二 (2-3) 第一章计数原理 1.1 基本计数原理 1.2 排列与组合 1.3 二项式定理 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概率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 2.3 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2.4 正态分布 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统计案例 3.1 独立性检验 3.2 回归分析 章复习与测试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Ⅱ)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第13章 三角形章节检测(C)

第13章 三角形章节检测(C) 1.一定在△ABC 内部的线段是( ) 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B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 C .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 D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B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D .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BC 上两点,且BD =DE =EC ,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A .4对 B .5对 C .6对 D .7对 (注意考虑完全,不要漏掉某些情况)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8 B .15 C .18或15 D .无法确定 6.两根木棒分别为5cm 和7cm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况有( )种 A .3 B .4 C .5 D .6 A .180° B .360° C .720° D .540° 7.如图:(1)AD ⊥BC ,垂足为D ,则AD 是________的高,∠________=∠________=90°; (2)AE 平分∠BAC ,交BC 于点E ,则AE 叫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 1∠________,AH 叫________; (3)若AF =FC ,则△ABC 的中线是________; (4)若BG =GH =HF ,则AG 是________的中线,AH 是________的中线. 8.在等腰△ABC 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6cm 、10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9.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 . (1)若∠ABC =70°,∠ACB =50°,则∠BIC =________; (2)若∠ABC +∠ACB =120°,则∠BIC =________; (3)若∠A =60°,则∠BIC =________; (4)若∠A =100°,则∠BIC =________; (5)若∠A =n °,则∠BIC =________.

(完整版)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图4 4米3米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最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 .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3,则它的面积为 . 3.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 树尖部分与树根距离为4米,这棵大树原来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 4、△ABC 中各角的度数之比如下,能够说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3:2:5 5、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一条边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为 . 7、长方体地面长为4,宽为3,高为12,那么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 . 8、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度,CD 是AB 边上中线,若CD=5cm,则AB=____ _ 9、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度,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为 10、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其中线之和为6,那么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 11、在△ABC 中, ∠ACB=90 °,CE 是AB 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 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1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BAC=30°,BC=10,则AB=________. 13、顶角为30度的等腰三角形,若腰长为2,则腰上的高__________,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 14、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底边上的高为3,则腰长为_________ 15、三角形ABC 中,AB=AC=6,∠B=30°,则BC 边上的高AD=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ABC 中, ∠A: ∠B: ∠C=1:2:3,CD ⊥AB 于D,AB=a ,则DB 等于( ) A.2a B.3a C.4a D.以上结果都不对 2.Rt △ABC 中,∠C=90°,∠B=54° ,则∠A=( ) A.66° B.36° C.56° D.46° 3.△ABC 中,∠A :∠B :∠C=1:2:3,则△ABC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以下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3,4,5 B.5,12,13 C.4,5,6 D.8,15,17 5.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有两条边对应相等 C.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6.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7.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 A.12 B.7 C.5 D.6 8.如右图,Rt △ABC 中,∠C=90°,∠B=30°,AD 是∠BAC 的平分线,AD=10,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8 B.5 C.6 D.4

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章末练习卷(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2019A BC ∠与2019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020A ,得2020A ∠,则2020A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202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 21211112222 a A A A A a ∠=∠=∠=∠=,,…,依此类推可知2020A ∠的度数. 【详解】 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 ∴11118022 A ACD AC B AB C ∠=?-∠-∠-∠ 1118018022 ABC A A ABC ABC =?-∠+∠-?-∠-∠-∠()() 1122 a A =∠=, 同理可得221122a A A ∠= ∠=, … ∴2020A ∠= 20202α. 故答案为: 2020 2α. 【点睛】 本题是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时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2.如图,BE 平分∠ABC,CE 平分外角∠ACD,若∠A=42°,则∠E=_____°.

【答案】21°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 解:由题意得:∠E=∠ECD?∠EBC=1 2 ∠ACD? 1 2 ∠ABC= 1 2 ∠A=21°. 故答案为21°. 3.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0°,∠2=50°,那么∠ 3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08°,则∠3=360°-60°-90°-108°-∠1-∠2=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熟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某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 【答案】6 【解析】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 ∴多边形内角和=1080°?360°=720°, 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 ∴(n?2)×180°=720°,解得n=6. 故答案为6. 点睛:先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求出其内角和,再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5.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下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第四套人民币中菊花1角硬币. 如图所示,则该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的外角的度数为_______.

为什么高一数学人教版分A版和B版

为什么高一数学人教版分 A版和B版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为什么高一数学人教版分A版和B版高中数学课程框架1.课程框架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课程结构如图所示。 2.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包括5个模块。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刚上高1的学生很快就接触到了函数知识,其实初中对函数的知识有一些初步的涉猎,但是涉及的内容较少,定义也不完整,高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函数,此部分知识模块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学到这个知识模块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函数是高中知识最难的3个模块之1也是学生第一个遇到的难题,需要学生平和的心态去把握。花大量的时间学习掌握。也是期中考试的主题内容。很多学生学到这个部分问题教多会怀疑自己初中知识学的是否扎实,其实和初中关联的只有几个部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简单解法。)这几个知识要是没问题就是不会影响到高1初步的知识学习。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此部分知识讲解前需要学生做适当预习,不过知识不是很难,因为前面讲数列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因此到解析几何的时候会显得时间紧张,应该提前注意避免影响成绩。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此部分知识不是很难,只要学生紧跟学校老师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很多学生会因此放松导致影响后面的知识的学习。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此部分知识承接必修1的函数,是知识延续,如果函数学的不好会对这个部分有较多影响。开展课程前要先了解下必修1中函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和必修4的三角函数有部分练习,需提前复习,数列是一个很难的知识模块,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学习掌握。 3.选修课程 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选修课程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等组成。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日期: 1.1.1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5:6,则其最大角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120° 3.如图1,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与BC 相交于点D ,∠B = 40°,∠BAD = 30°,则C ∠的度数是( ) A .70° B .80° C .100° D .110° 4.如图2,已知∠A=∠30°∠BEF=105°∠B=20°,则∠D=( ) A .25° B .35° C .45° D .30° 5.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的三角形中的线段是 ( )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某边的中垂线 6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此多边形的形状是( ) A . 六边形 B . 七边形 C . 八边形 D . 九边形 A B C D 图1 C A F B D E 图2

7.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 7cm 、 5cm 、 12cm B . 6cm 、 8cm 、15cm C . 8cm 、 4cm 、3cm D . 4cm 、 6cm 、5cm 8 四边形ABCD 中,∠A+∠C=∠B+∠D ,∠A 的外角为120°,则∠C 的度数为( ) A . 36° B . 60° C . 90° D . 120°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9.在△ABC 中,∠A+∠B=90°,∠C=3∠B ,则∠A= ,∠B= , ∠C= . 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24°,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 . 11.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 ﹣b+c|+|a ﹣b ﹣c|= _________ .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B版目录(详细版).doc

数学①必修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1.1 集合的概念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1.2.2 集合的运算 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 2.1.1 函数 2.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2.1.3 函数的单调性 2.1.4 函数的奇偶性 2.1.5 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像(选学) 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2.1 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2.2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2.3 待定系数法 2.3 函数的应用(I) 2.4 函数与方程 2.4.1 函数的零点 2.4.2 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近似方法——二分法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3.1.1 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 3.1.2 指数函数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2.1 对数及其运算 3.2.2 对数函数 3.2.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3.3 幂函数 3.2 函数的应用(II) 数学②必修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1.1.2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 1.1.3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1.1.4 投影与直观图 1.1.5 三视图 1.1.6 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 1.1.7 柱、锥、台和球的体积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 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2.3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1.1 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2 直线的方程 2.2.1 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 2.2.2 直线方程的集中形式 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2.4 点到直线的距离 2.3 圆的方程 2.3.1 圆的标准方程 2.3.2 圆的一般方程 2.3.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3.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1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数学③必修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 算法的概念 1.1.2 程序框图 1.1.3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 1.2 基本算法语句 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1.2.2 条件语句 1.2.3 循环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2.1.1 简单随机抽样 2.1.2 系统抽样 2.1.3 分层抽样 2.1.4 数据的收集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2.3 变量的相关性 2.3.1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3.2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第三章概率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检测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33B ∠=?,将ABC ?沿直线m 翻折,点B 落在点D 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 A .33? B .56? C .65? D .6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B ,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由折叠的性质得:∠D=∠B=33°, 根据外角性质得:∠1=∠3+∠B ,∠3=∠2+∠D , ∴∠1=∠2+∠D+∠B=∠2+2∠B=∠2+66°, ∴∠1-∠2=66°.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9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于E ,若BC =10cm ,则△DEC 的周长为( )

A.8cm B.10cm C.12cm D.14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 .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 【详解】 ∵BD是∠ABC的平分线, ∴∠ABD=∠EBD. 又∵∠A=∠DEB=90°,BD是公共边, ∴△ABD≌△EBD (AAS), ∴AD=ED,AB=BE, ∴△DEC的周长是DE+EC+DC =AD+DC+EC =AC+EC=AB+EC =BE+EC=BC =10 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3.△ABC中,∠A:∠B:∠C=1:2:3,最小边BC=4cm,则最长边AB的长为()cm A.6 B.8 C5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A=x, 则∠B=2x,∠C=3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x+2x+3x=180°,

等腰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 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E=BD ②CN=CM ③MN∥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 DE⊥AC,EF⊥AB,FD⊥BC,则△DEF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 比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 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 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 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 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 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 (1)∠E等于多少度? (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B版目录详细版

数学①必修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1.1 集合的概念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1.2.2 集合的运算 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 2.1.1 函数 2.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2.1.3 函数的单调性 2.1.4 函数的奇偶性 2.1.5 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像(选学) 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2.1 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2.2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2.3 待定系数法 2.3 函数的应用(I) 2.4 函数与方程 2.4.1 函数的零点

2.4.2 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近似方法——二分法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I)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3.1.1 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 3.1.2 指数函数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2.1 对数及其运算 3.2.2 对数函数 3.2.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3.3 幂函数 3.2 函数的应用(II) 数学②必修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1.1.2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 1.1.3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1.1.4 投影与直观图 1.1.5 三视图 1.1.6 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 1.1.7 柱、锥、台和球的体积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 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2.3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1.1 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2 直线的方程 2.2.1 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 2.2.2 直线方程的集中形式 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2.4 点到直线的距离 2.3 圆的方程 2.3.1 圆的标准方程 2.3.2 圆的一般方程 2.3.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3.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1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数学③必修 第一章算法初步

三角形章节综合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章节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_个。 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看,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活 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__________根木条。 4、如图,AB ∥CD ,∠A =45o,∠C =19o,则∠E =_________。 5、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度,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度。 6、已知a =2 cm ,b =5 cm 是△ABC 的两边,则第三边c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3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它的内角和是 。 8、如图,△ABC 中,∠A =40°,∠B =72°, 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 则∠CDF = 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9、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内部 (C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1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 cm ,2 cm ,4 cm 。 (B )8 cm ,6 cm ,4 cm 。 (C )12 cm ,5 cm ,6 cm 。 (D )2 cm ,3 cm ,6 cm 。 12、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 (A )是直角三角形 (B )是锐角三角形 (C )是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13、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14、六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 )7 (B )8 (C )9 (D )10 15、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35o,则该多边形是正( )边形。 (A )8 (B )9 (C )10 (D )11 16、如图,BO 、CO 是∠ABC ,∠ACB 的两条角平分线,∠A =100o,则∠BOC 的 度数为( ) (A )80o (B )90o (C )120o (D )140o 三、解答题(共52分): 17、(10分)(1)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o,求此多边形的边数;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相等,如果它的内角 与外角的度数之比为13∶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A C E B D 【第4题图】 A E D B 【第9题图】 C A E B 【第8题图】 D F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三角形单元测试 姓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13 3.适合条件∠A= 1 2 ∠B= 1 3 ∠C的△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A.30° B.75° C.105° D.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是() (A) (B) (C) (D) 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10.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 3 -

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人教版数学高一B版必修1同步精练 函数(一)

函数(一) 双基达标 (限时20分钟) 1.与函数y =-2x 3为同一函数的是 ( ). A .y =x -2x B .y =-x -2x C .-2x 3 D .y =x 2 -2x 解析 函数y =-2x 3的定义域为(-∞,0],则化简为 -2x 3=-x -2x . 答案 B 2.函数f (x )=(x -12)0+|x 2-1| x +2的定义域为 ( ). A .(-2,1 2) B .(-2,+∞) C .(-2,12)∪(1 2,+∞) D .(1 2,+∞) 解析 由??? x -1 2≠0 x +2>0 ,得?? ? x ≠1 2, x >-2, 即x >-2且x ≠1 2. 答案 C 3.函数f (x )=x 2-1x 2+1 ,则f (2) f (12)= ( ). A .1 B .-1 C.35 D .-35 解析 ∵f (x )=x 2 -1x 2+1,∴f (12)=1 22-1122+1=1-22 1+2 2=-3 5, f (2)=22-122+1=35,∴f (2)f (12)=-1.故选B. 答案 B 4.已知f (x )=x 3-8,则f (x -2)=________.

解析f(x)=x3-8,∴f(x-2)=(x-2)3-8=x3-6x2+12x-16. 答案x3-6x2+12x-16 5.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3],则函数f(3x+6)的定义域是________.解析由0≤3x+6≤3,得-2≤x≤-1,故定义域为[-2,-1]. 答案[-2,-1] 6.已知f(x)= 1 1+x (x∈R,且x≠-1),g(x)=x2+2(x∈R). (1)求f(2)、g(2)的值; (2)求f[g(2)]的值; (3)求f[g(x)]的解析式. 解(1)f(2)= 1 1+2 = 1 3,g(2)=2 2+2=6. (2)f[g(2)]=f(6)= 1 1+6 = 1 7. (3)f[g(x)]=f(x2+2)= 1 1+(x2+2) = 1 x2+3 . 综合提高(限时25分钟) 7.设f(x)=2x+3,g(x+2)=f(x),则g(0)的值为().A.1 B.-1 C.-3 D.7 解析∵g(x+2)=f(x),∴g(0)=f(-2)=2×(-2)+3=-1. 答案 B 8.若函数y=f(x)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g(x)=f(2x) x-1 的定义域是(). A.[0,1] B.[0,1) C.[0,1)∪(1,4] D.(0,1) 解析∵y=f(x)的定义域是[0,2], 故f(2x)中,0≤2x≤2, 即0≤x≤1,又x-1≠0,∴x≠1,∴0≤x<1. 答案 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