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中国广告历史分期标准的一点思考

对中国广告历史分期标准的一点思考

对中国广告历史分期标准的一点思考
对中国广告历史分期标准的一点思考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征文名称:纪念建国60周年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建上千年来封闭的大门,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遭受着各国列强的欺辱与蹂躏。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脱离苦海的道路。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此次运动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俄国十月革命也给困顿中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气息,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各种思潮在中国的土地上蔓延,在比较了各种主义的发展前景后,中国共产党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此后与各种思想斗争中,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一支中坚力量。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以后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可是这也并不代表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初期,也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刚成立的新中国留给共产党的是一堆烂摊子,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需要我们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使我们国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西方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些经验,但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多次的探索中,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也会有惊喜和收获。一个国家能否快速的发展起来,需要决策者们英明的大脑和智慧。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摸索着一条道路,也犯过很多的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但没有加快国家的发展,反而拉大了与世界的差距。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些失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在不断的对失败的总结中,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197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中国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是中国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在这一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

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

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 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出现过两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论辩,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理论的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4年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最早提出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胡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标准探索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和分期问题,提出“三次革命高潮”理论,进而引发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论战。戴逸、章开沅、荣孟源等人亦赞同以阶级斗争为标准进行中国近代史分期,但他们的具体分期主张又意见相左。孙守任和范文澜。主张以近代社会主要 还有 1 2 线索, 3、 , 论, ,还 说、“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说、“新三次革命高潮”说、“两段论”说等。 真正引发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深入讨论的是1980年《历史研究》第1期发表的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这篇文章不同意以“三次革命高潮”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认为要按照“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线索来论述中国近代史的进程。1984年李时岳又在《历史研究》第2期发表《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一文,系统阐述了他本人的学术观点,使论辩进一步展开。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演变过程中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被称为“四个阶梯”论,这是近代史学者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其研究对象的标志性文章。 这一时期胡绳、章开沅、刘大年、戚其章、苏双碧、苑书义、荣孟源、胡滨、张海鹏、徐泰来、陈旭麓、汪敬虞、张耀美等人先后发表文章,阐发了自己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意见和主张,并参加了热烈的论辩,形成了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几个重要的理论观念。

最新中国古代史分期及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分期及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内容概述: 上起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下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成等三个历史阶段。中国历史从穴居野处走向定居农耕,从石器时代走向铁器时代,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开化。这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阶段特征: (1)、政治上:①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②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③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④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①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②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③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开始形成,民族融合初步发展。(4)、思想文化:①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③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

展 1、内容概述: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和国家的统一,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统治者着手建立起了一套统治制度,很多具有开创性。这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2、阶段特征: (1)、政治上:①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③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①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②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民族关系: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通过战争与和好,开拓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 (4)、中外关系:①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②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 (5)、思想文化:①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②封建教育模式逐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嘉兴),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 人运动。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 **“二大”(1922,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瓦窑堡会议(193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 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意**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时间:1954年9月 第一届○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全国人大内容的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时间:1956年9月 。 八大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新思考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新思考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应该尽量客观科学,但由于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十分屈辱的一页,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也掺杂了太多名族情感,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显得不够客观科学,因此积极探究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思考的中国近代史分期十分重要。 1.中国近代史分期依据新思考 八十年代时期,中国近代史分期分歧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近代两个阶段具体划分时间。传统的观点将鸦片战争看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他们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自此开始,因此鸦片战争应该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关于中国近代史两个阶段的具体划分问题的主流观点是基于中国的半封建社会性质思考的,以毛主席所说的一段话为主要依据。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毛主席还说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本文所阐述的近代史分期观点将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思想体制变革作为近代史两个阶段划分的主要线索。义和团一直都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分期中的重要历史事件,然而李时岳对中国近代史分期的新思考认为义和团运动的思想相对陈旧,没有打破中国封建思想的禁锢,因首先否定了义和团运动应当作为中国近代史分期中的一个重点历史事件这一观点。中国封建体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很大,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中国封建体制本身没有错误,中国刚刚进入封建社会时,中国的这种封建政治体制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国封建政治体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其也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封建政治体制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需求了,中国封建体制与群众的矛盾在逐渐积累加深,到中国近代时期,国际政治及经济局势重新洗牌,中国封建体制本已经是危楼高筑,在国际局势的影响之下,封建体制变得摇摇欲坠,国人也开始认识中国封建体制的落后并不段引进新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封建政治体制从中国历史的舞台退出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国的半封建化过程中,封建体制的落后导致国内统治者的主动或被动改革,以及有识人士为国家强盛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再加之封建体制落后导致的中国国力的衰退,列强膨胀的资本输出需求迅速瞄准地大物博但毫无反抗之力的中国,在众多因素之下,中国屈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悄然而至,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由此拉开。中国的半封建化发展是封建社会落后的必然后果,因此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不应该局限于中国的半封建化或者是中国的半殖民化,而应该从历史发展及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以物竞天择,推陈致新的思想看待中国近代的变化。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依据就不再是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而应该从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更新角度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分期。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思想中掺杂了太多名族情节,但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应该是对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探索,而不是以名族价值观对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进行价值及意义的评价。 2.中国近代史分期 鸦片战争是否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学术界也有很大的争议,但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近代史两个阶段的划分进行探究。首先,中国近代史整个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有很多,根据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近代史产生的影响不同,持不同中国近代史分期思想的学者对中国近代史两个阶段的具体划分就不同,本文从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更新及

中国古代史重要分期

中国古代史重要分期 一.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时期指我国境内人类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即秦以前,秦之先 1.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约179万年前——约公元前221年) Ask.以前讲原始社会,现在不讲,但是原、封、资、社,严格地说不是历史,是社会发展史。是历史的一个分支,我们是学历史的,so we把奴隶制在形成以前,叫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Ask.传说是不是历史?=>NO,but传说里包含历史的因素、历史的常识、历史的内容在里面 Eg.嫦娥奔月,神话到现实,玉兔捣药,桂花树.so,神话里包含历史信息 2.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进入阶级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前是没有阶级。 注意:夏朝历史不是正史,只有以前留下的东西上有记载,没有出土文物能够证实。我们了解历史有两个途径:一种通过文字了解,eg.历史典籍。另一种是通过文物,也就是考古发现来印证。相比之下考古发现更有说服力,因为口说无凭。How to证明夏朝存在呢?有没有出土文物来证明?eg:商朝,we挖出了甲骨文,周朝也有许多文物来鉴定,唯夏朝在考古学上至今没有找到过确凿证据。So像港台出版的历史书,一般写中国历史从商朝开始讲,不写夏朝,因为夏朝还没有真正确定存在,以严谨的学术观点看,只是传说。 约——>公元前1046年,没有约,也是近十年考证出来的,why?武王伐纣的那一年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so询问天文学家,在公元前11世纪,出现这种天文现象最有可能是哪一年?=>天文学家推算说应该是1046年,不是历史学家,而是天文学家的推算,商朝历史very重要,eg.资料. 中国的鬼神观念,迷信思想就是继承商朝,而且现在做生意的叫商人。商朝被西周灭了,土地被夺了,商部落的人为了生存,只好东奔西走做生意,这些人叫商人。 没地,被迫做生意,说明商人地位very低下 3.西周…… ①.宗法制:商有,西周完善了eg.now五百年前是一家,祠堂、家谱 4.东周 严格说,春秋、战国是时期,不是朝代……资料 二.秦汉时期 大一统:高度统一,不仅国家统一,货币、思想、观念,一切都统一 1.大一统2.制度 3.影响 秦:大一统汉武帝:大一统 唐人街(华人聚集的地方)CHINA TOWN Why.把中国人住的地方叫唐人街,因为影响大 But并不是all国家都叫唐人,还有叫汉人。秦人的。 Eg.韩国首都首尔,首尔即首都,没有文化。首尔以前叫汉城,中国城,以中国成为首都说明此地可能是中国的地盘,why改名?韩国人以中国城为首都不好,说明汉和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人:秦

新中国经历了六大历史时期

新中国经历了六大历史时期 1949-1952年:巩固政权时期 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时期 1956-1966年:探索时期 1966-1976年:文革时期 1977-1978年:拨乱反正时期 197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意义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司令员 2、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中的代表有谁?他们发扬了什么精神?结果怎样? 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1966

—— 1976 年) 1 、原因: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 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他希望通过 “ 文化大革命 ”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66 年, 成立 “中 央文革小组”

(性质: 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 被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 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 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 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 严重摧残了教 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 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2 、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

叛徒、内 奸、工贼 ” ,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3、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原因是?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 3、土改的意义 第4课工业化起步 1、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主要任务 2、列举一五计划成就: 3、五四宪法颁布的时间、地点、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形式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及分期!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也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又分为和谈阶段,战争阶段。 三、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也称土地改革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所以这段时期亦称新民主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为完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1956——1966年前)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的开端,接下来的探索道路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探索时期特指中共八大到文革前的时期。 (4)文革时期(1966—1976)1966年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国情的的错误估计,开始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文革开始,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结束了这场内乱,文革结束。 (5)社会主义建设的徘徊时期(1976—1978)文革后,党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也称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

中国语言学史分期

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 中国语言学史分为六期: 第一期:先秦——中国语言学的萌芽期 这个时期的表现是:诸子着作中有关语言问题的论述方面及训诂学的产生萌芽。 首先是诸子的语言观,表现在: (1)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认为,只有正名,国家的政策和官员们的言论才能统一,政令才能顺利地下达,政事才能成功,礼乐才能复兴,刑罚才能准确,老百姓才能有所依从。只有通过正“名”以正实,重建社会的和政治的关系与制度,使其名实相符。君主和各级官员们都按照自己的名份来行事,就能够实行"仁"政,建立起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这样社会便可以转危为安,转乱为治。 由于其政治主张在各国都无法采纳,于是开始修《春秋》,想通过编书来实现他的政治主张,他寓褒贬于一字,在语言运用上非常严肃。《公羊传》、《谷梁传》里分析《春秋》的语言很注意孔子的正名思想。我国训诂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孔子在谈论正名问题的时候,对语言的运用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反对过于浮华的辞藻。主张言辞足以达意,这就是《论语·卫灵公篇》

所说的“辞达而已”。《论语》里还提到言语的朴实和有文采是对立的两方面,君子要使这两方面配合得当,统一起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些看法,今天还有积极意义。修辞学的着作谈到修辞的起源,还是认为孔子起了很大作用。 (2)老子着有《老子》,这本书在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中第二个“道”的一是就是称说,也就是言语表达。第一个与第三个“名”是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取名。”名称与事物的关系,用今天语言上的惯用的说法就是解决语言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问题。老子以后,不少学者也都谈到了这个问题。 (3)墨子,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着作《墨子》里面有些论述反映了当时人对语言问题的看法。如“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这些话谈到了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过程。 (4)荀子,名况,赵国人。《正名篇》的写作目的在于语言的社会实践是为政治服务的。内容上大大超过了孔子的正名论。名实关系的社会约定性在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这些话就说明了名称与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关系的约定俗成原则。,也就是语词成立的社会因素。当然他没有用“社会”这个词,用的是“群”。在名的分类方面,荀子和墨子也不同。 其次是训诂学的萌芽,表现在: (1)《公羊传》中写道“《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这实际上是指古汉语里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现象。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上传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本课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历史阶段如何划分?有何基本线索?每条线索下涵盖了教材上哪些具体知识点? 自主学习篇 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 【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 「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 抗日战争时期:1937、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1945、9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 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 【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国共合作时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 【思考探究】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发生过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 二、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思考探究】7.根据教材编排,中国现代史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1、过渡时期:1949、10新中国成立-1956、12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

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选 1、【A】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 A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奉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营造有利于我的国际环境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 资本主义 B. 新民族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3、【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 A.农民问题B.分清敌我友C.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D.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4、【A】(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C】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主要是由于 A.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革命的动力 B.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C.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革命胜利后,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B】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A.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7、【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 .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B . 无产阶级革命

C . 农民革命 D . 社会主义革命 8、【C】《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 )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C.解决土地问题 D.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 9、【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D】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A.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的出现 B.社会分工的出现 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社会公有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1、【A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D、一场阶级革命 12、【B 】国家、社会、学校和()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D、兄弟姐妹 13、【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4、【B】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15、【C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6、【B】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 . 社会关系的形成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0日/第007版 理论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准确地说是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换言之,究竟是以1919年作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还是以1949年作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数十年来,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对于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没有明确区分,也就是说没有形成有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概念。那时候的学者基本上认为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是同一个含义。这种状况明显地说明了那时候中国近代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 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1954年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引起了近代史学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1957年,《历史研究》编辑部汇集了3年来学者们的讨论文章予以出版。这次讨论,对于中国近代史学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等问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次讨论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所谓中国近代史,胡绳的文章非常明确地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这一主张在这次讨论中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从这时开始,中国历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此后,学术界往往把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称作中国现代史,而把1919年上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这段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换句话说,是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而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称作中国现代史。 当时学术界虽然有这样的认识,但也有许多学者明确表达过不同意见。范文澜、刘大年、荣孟源、李新、林敦奎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来划分历史时期。根据这种观点,1840—1949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范文澜是这一主张的最初提出者。他于1947年在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前言和目录,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划作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无论是教学、研究或者撰著中国近代历史,都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的。这是那时的时代条件使然。 二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又一次出现了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坚持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界线的学者,主要以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为根据。他们为了突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性,坚持主张中国近代史结束于1919年。但是,这种主张忽视了以社会性质作为区别历史分期标志的意见,忽视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民主革命的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区别只是领导力量的不同、革命前途的不同。因此,主张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840—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赓续20世纪50年代的主张,再次明确宣布以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作为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对象。李侃、陈旭麓、胡绳、张海鹏等先后发表文章,阐述了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共识。 人们可以看到,1998年以前出版的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出版物,包括通史类性质的学术著作、

中国历史分期

2009—2010学年度(上)九年级历史 七、八年级历史专题小结: 中国历史分期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总结中国历史分期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达到准确弄清有关题目中的限定条件,熟练完成有关习题;通过复习总结专题,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中国近现史的分期。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课: 我们在历史作业或是考试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类似于下列的题目: (板书在小黑板上) 1、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我国古代 ..思想家是:() A 孔子 B 严复 C 胡锦涛 D 孟子 2、列举世界上古 ..和中古史 ...上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名称。(4分) 3、列举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三次最著名的变法或改革。 4、列举中国古代 ..闻名于世的科技成就至少四项。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党对国民党采取了怎样的不同政策?产生了何种历史作用? 6、列举抗战初期 ....革命政府组织的四次会战。 7、列举近代史 ...上列强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 8、列举土地革命时期 ......,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3分) 9、结全所学历史知识国,请谈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以上题目中加线加着重号的部分,是题目中常见的时间(时期)限制条件,是题目中重要的要求之一,是我们审题必须准确审清的重要信息之一,否则,将会徒劳无益。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以前我们所学心的关于中国历史之分期作一个专题复习总结一下。 (板书课题) 第一轮复习之专题一:中国历史分期 师:从大的方面(宏观)上分,中国历史可分为三大段:哪三大段呢? 生:学生回忆并回答: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师:每段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生:讨论并集体回答: 古代史(距今约170万年—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师:在学生回答时,可板书出 距今约170万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天 同学们记得真的很棒,大家看,我们只要记住三个时间分界岭:1840和1949就行了。 师:古代史,按社会形态分可分为哪几种社会形式? 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师:关于古代史,朝代的更迭顺序,也就是,哪朝在哪朝的前与后,我们要非常熟悉而不是一般熟悉,为此,向大家推荐两首歌诀或者说是顺口溜:中国历史朝代歌(一)29字 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秦两汉成。 魏蜀吴终晋南北,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朝代歌(二)42字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56),第二个阶段(1956-1966),第三个阶段(1966-1976),第三个阶段(1978-2007)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3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是交通工业和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建设基本在徘徊中前进。 第四阶段: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的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一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并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在思想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国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科学,文化,都走向了春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也面临这种种挑战,一直困扰人们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这时被解决。这时以江泽民为代表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接过重担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世纪。以与时俱进为先锋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辉煌。2002年中共十六大,建立了以胡锦涛为中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并创新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到底。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航天科学事业,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以取得世界领先的水平。

评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评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09级人文教育陈俊良 0939108 一段屈辱的、悲壮的历史已经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宣告结束,等待着的是另一段轰轰烈烈的崭新的历史。那么,中国近代史应该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10年的历史,为了更好更全面的去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发展过程,也为了方便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对此展开了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即上限下限的分界问题的热烈讨论。 这场讨论是以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中,胡绳首先提出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为开端的。解释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关系到如何分清近代史体系问题,并且胡绳把分期问题的讨论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文革前(1954年—1957年)以分期问题为讨论主题,另一个是文革后以基本线索为讨论主题。对于近代史的分期问题,许多历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分期标准,从而也就产生了各异的分期的划分阶段。 胡绳提出“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作为划分的标准”,他提出的以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为“三次革命高潮”。并且他还提出了具体的七个历史阶段:1840-1850年,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64—189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形成时期;1895-1900年,近代史的第二次革命高涨时期;1901-1905年,资产阶级同盟团体开始革命;1905-1912年,政权让位给袁世凯(第三次革命高涨时期);1912-1919年,资产阶级革命(旧民主主义革

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些反对他的人认为,胡绳提出这“三次革命高潮”是以1840-1919年为限,如果把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放到1949年即1840-1949年,他的这个观点就不符合实际了,因为后来还发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等革命高潮。 而孙守仁提出“以某个时期矛盾性质的某些变化”作为分期的标准,与胡绳不同的是,孙守仁把中国近代史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1840-1864年,国内矛盾处于主导地位时期,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为主的时期;1864-1894年,中外和好稳定状态时期,也就是发生以地主阶级为领导的洋务运动时期,此时主要是中国向外国列强学习时期;1894-1905年,中外矛盾激化时期,以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动乱时期;1905-1919年,中外关系温和时期,主要是指辛亥革命时期。 关于其他的分期标准还有金冲及提出的“以生产方式的表征和阶级斗争的表征相结合作为分期标准”;李荣华提出的“通过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全面考察,以其表现出的特点作为分期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分期标准。 以上这些,是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标准及划分阶段的讨论,主要代表就是胡绳、孙守仁、金冲及等人物。在他们的带动下,五十年代期间,展开的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体现出某些局限性。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新思考.doc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新思考-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应该尽量客观科学,但由于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十分屈辱的一页,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也掺杂了太多名族情感,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显得不够客观科学,因此积极探究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思考的中国近代史分期十分重要。 1.中国近代史分期依据新思考 八十年代时期,中国近代史分期分歧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近代两个阶段具体划分时间。传统的观点将鸦片战争看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他们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自此开始,因此鸦片战争应该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关于中国近代史两个阶段的具体划分问题的主流观点是基于中国的半封建社会性质思考的,以毛主席所说的一段话为主要依据。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毛主席还说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本文所阐述的近代史分期观点将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思想体制变革作为近代史两个阶段划分的主要线索。义和团一直都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分期中的重要历史事件,然而李时岳对

中国近代史分期的新思考认为义和团运动的思想相对陈旧,没有打破中国封建思想的禁锢,因首先否定了义和团运动应当作为中国近代史分期中的一个重点历史事件这一观点。中国封建体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很大,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中国封建体制本身没有错误,中国刚刚进入封建社会时,中国的这种封建政治体制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国封建政治体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其也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封建政治体制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需求了,中国封建体制与群众的矛盾在逐渐积累加深,到中国近代时期,国际政治及经济局势重新洗牌,中国封建体制本已经是危楼高筑,在国际局势的影响之下,封建体制变得摇摇欲坠,国人也开始认识中国封建体制的落后并不段引进新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封建政治体制从中国历史的舞台退出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国的半封建化过程中,封建体制的落后导致国内统治者的主动或被动改革,以及有识人士为国家强盛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再加之封建体制落后导致的中国国力的衰退,列强膨胀的资本输出需求迅速瞄准地大物博但毫无反抗之力的中国,在众多因素之下,中国屈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悄然而至,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由此拉开。中国的半封建化发展是封建社会落后的必然后果,因此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不应该局限于中国的半封建化或者是中国的半殖民化,而应该从历史发展及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以物竞天择,推陈致新的思想看待中国近代的变化。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依据就不再是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而应该从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更新角度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分期。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思想中掺杂了太多名族情节,但对中国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