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物理步步高3-1第一章 第1节

高二物理步步高3-1第一章 第1节

高二物理步步高3-1第一章 第1节
高二物理步步高3-1第一章 第1节

第一章静电场

第1节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物理学中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会发生中和现象.带电体的三个共同特点是: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能使验电器金属箔张角发生变化;带电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2.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3.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定会发生带电现象

B.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在摩擦起电现象中负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正、负电荷同时发生转移

答案 C

解析在摩擦起电现象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4.有A、B两个物体经摩擦后,使B带上了2.4×10-6 C的正电荷,则此过程中有________个电子发生了转移,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转移的.

答案 1.5×1013B A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1.以下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定带电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

答案BD

解析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A错误;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故B正确;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时,还需知道验电器金属球的带电情况才能予以判断,因此C不对;带电小球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性质,D正确.

2.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不带电,如图1所示,现使b球带电,则()

图1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将吸引a,吸在一起不分开

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答案 D

解析b球带电就能吸引轻质小球a,接触后电荷量重新分配,那么a、b球带同种电荷,然后就要相互排斥.因此本题突出“近旁”,以表示能吸引并能接触.

点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另外,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若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相接触,由于电荷的重新分配,两物体会带上同种电荷,电荷之间就会有相互的排斥力.

知识点二起电的三种方式

3.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

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

答案BD

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

点评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的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

(1)摩擦起电是由于不同物体束缚电子能力的不同,而使物体得或失电子,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感应起电是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从导体的一端转移到导体的另一端,使导体两端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接触起电,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使电荷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4.如图2所示,A、B为两个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去,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 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答案AB

解析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A上带负电荷,B上带正电荷,A项正确;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仍带电,再重新让A、B 接触,A、B上的电荷就会相互中和,故B对,D错;先把C移去,再把A、B分开,A、B 上的电荷已相互中和,都不再带电,故C项错误.

点评先分开A、B,再移去C,A、B的电荷不会中和;先移去C,再把A、B分开,

物理选修3-5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物理选修3-5课后习题答案 冲量与动量 1.答案:0 详解:4*20 - 5*16,减号是因为两个冲量反向。 2.答案:A 详解:因为二者动量都是正,于是速度方向相同,要保证二者相碰,左边那个要去追右边的,于是左球速度大,因为B质量大,于是B速度小,于是右球是B. 碰后A动量是2 kg?m/s据动量守恒,B动量是10 kg?m/s.动量除以质量得到速度比。 3.答案:B 详解:因为A在B后方嘛,碰后A会减速,B会加速,于是A动量必然减小,根据动量守恒,C 不可能,B才对。 4.答案:BD 详解:冲量大小肯定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然而人质量小,于是速度改变量大,于是人走得快。 D说得很明确了,就是因为动量守恒,船必停。 5.答案:3588N 详解:先算落地速度,从1.28米高度落地,根据自由落体公式,速度是5.0m/s (g取9.8)然后落地速度减为0,根据Ft =m△v,F = 3000N。然后加上重力588N即可 6.答案:D 详解:冲量表征的是动量变化量。D就是按定义判断的。 A错,冲量和速度没什么关系。B错,力作用时间未知。C错,力作用时间和物体质量都未知。 7.答案:D 详解:重物动量改变量不少,但是动量改变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不拉皮筋,动量瞬间变为0,有了皮筋,动量要过一会儿才减为0.动量改变量不少,也就是受到的冲量不变。这么看,只有D对。 8.答案:BD 详解:二者位移一样,然而上升过程阻力和重力都同向,下降过程阻力和重力反向,于是上升过程加速度大,时间短,重力冲量小。比较速度改变量,因为回到抛出点速度必然小于初速度,于是上升过程改变量大,上升过程合外力冲量大。C项,重力方向不变,重力冲量方向也不变,都是竖直向下。D项空气阻力反向,于是冲量方向也是反向。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 答案:2.9m/s 详解,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V0-mv′=mv于是V0可以算出是2.9m/s

人教版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 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 A 得到的电子数为8 1019 10 6.25101.610 n --=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 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 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 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 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 4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 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 (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 29 2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 q 、 q -,距离 为r ,则2 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c q 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 224B q q q q -+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 11232 F F F "='= 。 1-6所示。4q 共受三个力的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 为a 、、a ,所以 作用,,由于1234q q q q q ====,相互间距离分别 2122q F F k a ==,2 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 大小是21222cos 45q F F F k a =?+=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 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 的连线向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 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 - 7 。 静 电 斥 力 t a F m g θ= 5tan 12 θ= =, 又, 2 2t a n q F k m g r θ== , 所以, 85.310q C -===? 3 q

【新步步高】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电磁感应 章末检测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章末检测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面积均为S 的线圈均绕其对称轴或中心轴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下列选项中能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e =BSωsin ωt 的图是( ) 答案 A 解析 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且从中性面开始计时,产生的电动势e =BSωsin ωt ,由此判断,只有A 选项符合. 2.500千伏超高压输电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我省超高压输电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若输送功率为3200万千瓦,原来采用200千伏输电,由于输电线有电阻而损耗的电功率为P ,则采用500千伏超高压输电后,在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设输电线的电阻未变)( ) A .0.4P B .0.16P C .2.5P D .6.25P 答案 B 解析 根据P 损=P 输2 U 2r 可知,当输电电压由200千伏升高到500千伏时,其线路损耗的电功 率由P 减小到0.16P ,选项B 正确. 3.一交流发电机,当转速为n 1时,其交变电动势e =220sin (100πt ) 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t =0时,线圈中的磁通量为0 B .该交流发电机线圈的转速为50 r/s C .若加在标有“220 V 100 W ”的灯泡的两端,灯泡能正常发光 D .若线圈的转速加倍,则交变电压的最大值、有效值增大一倍而频率不变 答案 B 解析 因为交变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e =E m sin ωt ,其中E m =NBSω表示最大值,ω=2πf .当

物理选修光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物理选修光学试题及答案 详解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光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30°,则入射角等于() °°°° 2.红光和紫光相比,()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 度较小 3.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 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和n 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则() A.n a>n b B.n av b D.v av2>n2、v1<v2 >n2、v1>v2 5.如图所示,一束细的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到半球形玻璃体球心O点,经折射分为a、b两束光,分别由P、Q两点射出玻璃体。PP’、QQ’均与过O点的界面法线垂直。设光线

a、b在玻璃体内穿行所用时间分别为t a、t b,则t a: t b等于() (A)QQ’:PP’ (B)PP’:QQ’ (C)OP’:OQ’ (D)OQ’:OP’ 6.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 ∠ ? = ∠60 , 90abc bac。一平行细光束从O 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面射出 B.从ac面射出 C.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 D.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 7.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 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列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8.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 B.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D.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9.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b c a o

【新步步高】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导学案:第四章第讲光的全反射含解析

第3讲 光的全反射 [目标定位] 1.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2.理解全反射的条件,能计算有关问题和解释相关现象.3.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全反射现象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1)对于两种介质来说,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较小的介质,即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较大的介质,即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 (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2.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二、全反射条件 1.全反射的条件 (1)光需从光密介质射至光疏介质的界面上. (2)入射角必须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2.临界角 (1)定义: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使折射角变为90°时的入射角,称作这种介质的临界角. (2)临界角C 与折射率n 的关系:sin C =1n 想一想 当光从水中射入玻璃的交界面时,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就会发生全反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要发生全反射必须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而水相对玻璃是光疏介质,所以不管入射角多大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三、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 1.光纤的工作原理:由于有机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光从有机玻璃棒的一端射入时,可以沿着有机玻璃棒的表面发生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 2.光导纤维的构造:由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玻璃制成,分内、外两层,内层玻璃的折射率比外层玻璃的折射率大.当光从一端进入光纤时,将会在两层玻璃的界

面上发生全反射. 3.光纤通讯的优点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传播速率高. 一、对全反射的理解 1.对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 (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意义. (2)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传播速度小. (3)光若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光疏和光密是从介质的光学特性来说的,并不是它的密度大小. 2.全反射 (1)临界角: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称为全反射的临界角,用C 表示,sin C =1n . (2)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全反射遵循的规律:发生全反射时,光全部返回原介质,入射光与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由于不存在折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不再适用. 【例1】 关于全反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全反射时仍有折射光线,只是折射光线非常弱 B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C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可能不发生全反射现象 D .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解析 发生全反射时折射光线的能量为零,折射光线消失,所以选项A 错误;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选项B 、D 错误.选项C 正确. 答案 C 针对训练 某种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是2,一束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是60°,则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中Ⅰ为空气,Ⅱ为介质)( )

物理选修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选修3-5课后习题答案 冲量与动量 1.答案:0 详解:4*20 - 5*16,减号是因为两个冲量反向。 2.答案:A 详解:因为二者动量都是正,于是速度方向相同,要保证二者相碰,左边那个要去追右边的,于是左球速度大,因为B质量大,于是B速度小,于是右球是B. 碰后A动量是2 kg?m/s 据动量守恒,B动量是10 kg?m/s.动量除以质量得到速度比。 3.答案:B 详解:因为A在B后方嘛,碰后A会减速,B会加速,于是A动量必然减小,根据动量守恒,C不可能,B才对。 4.答案:BD 详解:冲量大小肯定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然而人质量小,于是速度改变量大,于是人走得快。 D说得很明确了,就是因为动量守恒,船必停。 5.答案:3588N 详解:先算落地速度,从1.28米高度落地,根据自由落体公式,速度是5.0m/s (g取9.8) 然后落地速度减为0,根据Ft = m△v,F = 3000N。然后加上重力588N即可 6.答案:D 详解:冲量表征的是动量变化量。D就是按定义判断的。 A错,冲量和速度没什么关系。B错,力作用时间未知。C错,力作用时间和物体质量都未知。 7.答案:D 详解:重物动量改变量不少,但是动量改变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不拉皮筋,动量瞬间变为0,有了皮筋,动量要过一会儿才减为0.动量改变量不少,也就是受到的冲量不变。这么看,只有D对。 8.答案:BD 详解:二者位移一样,然而上升过程阻力和重力都同向,下降过程阻力和重力反向,于是上升过程加速度大,时间短,重力冲量小。比较速度改变量,因为回到抛出点速度必然小于初速度,于是上升过程改变量大,上升过程合外力冲量大。C项,重力方向不变,重力冲量方向也不变,都是竖直向下。D项空气阻力反向,于是冲量方向也是反向。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 答案: 2.9m/s 详解,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V0 - m v′= mv 于是V0可以算出是2.9m/s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三章第1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如图1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图1 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 3.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______. 4.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_上.5.目前,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

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答案及解释

电磁感应和楞次定律 1.答案:CD 详解:导体棒做匀速运动,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一个常数,产生稳恒电流,那么被线圈缠绕的 磁铁将产生稳定的磁场,该磁场通过线圈c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做加速运动则可以; 2.答案:C 详解:参考点电荷的分析方法,S磁单极子相当于负电荷,那么它通过超导回路,相当于向 左的磁感线通过回路,右手定则判断,回路中会产生持续的adcba向的感应电流; 3.答案:A 详解:滑片从a滑动到变阻器中点的过程,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滑片流入,从固定接口流 出,产生向右的磁场,而且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磁场逐渐变小,所以此 时B线圈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阻止这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滑片流入,从固定接口流出种变 化,此时通过R点电流由c流向d;从中点滑动到b的过程,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固定接 口流入,从滑片流出,产生向左的磁场,在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所以磁场逐 渐变大,所以此时B线圈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阻止这种变化,通过R的电流仍从c流向d。 4.答案:B 详解:aob是一个闭合回路,oa逆时针运动,通过回路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为了阻止这种 变化,ob会随着oa运动; 5.答案:A 详解:开关在a时,通过上方的磁感线指向右,开关断开,上方的磁场要消失,它要阻止这 种变化,就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弥补,这时通过R2的电流从c指向d;开关合到b上时,通过上方线圈的磁场方向向左,它要阻止这种变化,就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抵消,这时通过R2的电流仍从c指向d; 6.答案:AC 详解:注意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恰好相反,用右手定则判断即可。 电磁感应中的功与能 1.答案:C、D 详解:ab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安培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速度达到稳定之前其减少的重 力势能转化为其增加的动能和电阻增加的内能,速度达到稳定后,动能不再变化,其重力势能的减少全部转化为电阻增加的内能。选CD 2.答案:A 详解:E=BLv I=E/R=BLv/R F=BIL=B^2L^2v/R W=Fd=B^2L^2dv/R=B^2SLv/R,选A

人教版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 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 A 得到的电子数为8101910 6.25101.610 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 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 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 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 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 4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 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 (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 : 设 A 、 B 两 球 的 电 荷 量 分 别 为 q 、 q -,距离 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 c q 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 224B q q q q -+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 11232 F F F "='= 。 1-6所示。4q 共受三个力的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 为a 、、a ,所以 作用,,由于1234q q q q q ====,相互间距离分别 2122q F F k a ==,2 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 大小是21222cos 45q F F F a =?+=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 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 的连线向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 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 - 7 。 静 电 斥 力 tan F mg θ= 5tan 12 θ= =,又, 2 2tan q F k mg r θ ==,所以, 85.310q C -===? 3 q

物理选修31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练习题 (不定向选择题) 1、(2012浙江)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而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 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使笔套带电 B. 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C. 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 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 笔套碰到圆环后, 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2、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 (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3、将不带电的导体A 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 接触后,在导体A 中的质子数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 .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 .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5、有A 、B 、C 三个塑料小球,A 和B ,B 和C ,C 和A 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 带正电,则 A .B 、C 球均带负电 B .B 球带负电,C 球带正电 C .B 、C 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 .B 、C 球都不带电 6、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 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A .q 一定是正电荷 B .q 一定是负电荷 C .q 离Q2比离Q1远 D .q 离Q2比离Q1近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壳a 、b 的半径为R , 质量为m ,两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 =3R 。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为q ,那么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引,库仑力F 库分别为 8、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质点;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9、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量变为原来的1/3,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A.3F /8 B.F /6 C.8F /3 D.2F /3 10、甲、乙、丙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其中只有一个带电, 如果让甲球分别依次与乙球、丙球接触后,再把甲、丙球放在相距R 处, 它们的库仑力为F ;若让丙球分别依次跟乙球、甲球接触后, 再把甲、丙球放在相距R 处, 它们间的库仑力为4F , 则可知原来带电的球是: 2 2222 2222 2222 222 A.B. C.D.m q F G F k l l m q F G F k l l m q F G F k l l m q F G F k l l ==≠≠≠==≠引库引库引库引库, , , , + + + A B

高中物理全套练习选修31答案答案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全套练习选修31答案答案高中物理 §1、2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1〕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A 2、A 3、B 4、A 5、AD 6、AD 二、填空题: 7、制造 消灭 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 物体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 8、q A = 5×10-6 C ,q B = 7.5×10-6 C ,q C =7.5×10-6 C 9、n 2F F/n 2 n 4F 三、运算题: 10、F=K 22r q 3.6×10-4=9×109·100 12 q 得q=2×10-8C 19 8106.1102--??=1.25×1011 11、1.67×10-7C 3.3×10-8C 12、 F 8 3 【能力提升】 1、AD 2、使A 、B 做加速运动的库仑力大小相等,故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A 的加速度始终是B 的1/2,由动量守恒,A 、B 的速度方向始终相反,且A 的速度为B 的1/2。故此 题答案a/2 、 v/2 3、A 、B 间原先的库仑力为F 1=K ·22 7r Q 反复接触的结果是A 、B 、 C 最终的带电量均为2Q ,故现在的库仑力F 2= K ·224r Q ∴F 2=74 F 1 4、要三个电荷 合力均为零,q 1、q 3必为同种电荷,且q 2与q 1、q 3电性相异,由库仑定律,当q 2平稳时有 ()23222 12l q q k l q q k =,⑴当q 3平稳时有()() 23223123l q q k l q q k =,⑵由⑴⑵两式解得q 1:q 2:q 3=-9:4:〔-36〕或9:〔-4〕:36 §1、2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2〕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BCD 2、C 3、B 4、D 5、D 6、C 二、填空题: 7、Q/2 8、q A = 1.5×10-3C 、q B =-2.5×10-4C ,q C = -2.5×10-4 C 9、匀速圆周运动 1:4 三、运算题: 10、4 F /3 1 F /3 11、 k mr e r T π2= 12、在+Q 和+9Q 的连线上,与+Q 的距离为0.1m ,与+9Q 的距离为0.3m ,q =-Q 16 9 【能力提升】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第一章库仑定律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 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 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 A 得到的电子数为 8101910 6.25101.610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 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 对 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 A 球与 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 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1.610)9.010230.4(10) 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 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 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 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 c q q =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 B q q q q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11232F F F "='= 。

【新步步高】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第五章 曲线运动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 C .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D .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2.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等于向心力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3.雨滴由高层建筑的屋檐边自由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关于雨滴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风速越大,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 B .无论风速多大,雨滴下落的时间不变 C .风速越大,雨滴落地时的速度越大 D .无论风速多大,雨滴落地时的速度都不变 4.某人在距地面某一高度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为2v 0,则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及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 A.3v 02g ,9v 204g B.3v 02g ,3v 204g C.3v 0g ,3v 202g D.v 0g ,v 202g 5. 图1 如图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 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 2=v 1 B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 2>v 1 C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 2

最新步步高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训练3汇总

2013步步高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训练 3

训练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图1中所示的图线1、2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x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 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B.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 C.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D.甲车的刹车距离x随刹车前的车速v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2.如图2所示,物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沙的小桶C通过细线牵引A、B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A、B间的摩擦力为F f1,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 f2,若增大C桶内沙的质量,而A、B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F f1和F f2的变化情况是() 图2 A.F f1、F f2都变大B.F f1、F f2都不变C.F f1不变,F f2变大D.F f1变大,F f2不变 3.如图3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将相对于传送带向右运动 C.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 .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4.如图4(a)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 与物体位移x 的关系如图(b)所示(g =10 m/s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图4 A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 N/cm C .物体的质量为3 kg 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二、多项选择题 5.如图5所示,小车内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一轻弹簧与小车和物块相连,处于压缩状态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形变量为x ,物块和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运动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 A .若μmg 小于kx ,则车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左 B .若μmg 小于kx ,则车的加速度a 最小值为kx -μmg m ,且车只能向左加速运动 C .若μmg 大于kx ,则车的加速度方向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 D .若μmg 大于kx ,则加速度最大值为kx +μmg m ,加速度的最小值为μmg -kx m 6.如图6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0匀速运动,通过传送带把静止于其左端A 处 的工件运送到右端B 处.已知A 、B 之间的距离为L ,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常数,工件经过时间t 0从A 处运动到B 处,则下列关于工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的是 ( ) 图6

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专题(含答案)

物理选修3-1 电学实验专题 1、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来测算缠绕螺线管的金属丝长度。已知缠绕螺线管 的金属丝电阻较小,经查阅资料得知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直径,如图甲所示,可知金属丝的直径为d=________mm (2)、利用多用表测得缠绕螺线管的金属丝的电阻,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档的“×1”位置时,多用表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可知金属丝的电阻为R= Ω。 (3)、若测得的金属丝直径用d表示,电阻用R表示,则金属丝的长度L= 。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约为3Ω.实验室备有电池E(电动势 3V,内阻约为1Ω),开关,导线若干外还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 (量程15V,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Ω) D.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变阻器R1(0~10Ω,0.6A) F.变阻器R2(0~200Ω,0.1A) ①为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填选项代码) ②在上面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此电路图测量值______真实值(填“>、“<”或“=”)。 3、在测电阻的实验中, (1)、先用多用电表对其粗测。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____________(选填“机械调零”、“欧姆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停在____________ 位置;(选填“电流0刻度”、“欧姆0刻度”) ②调节档位,选用“×100”欧姆档。 ③将红、黑表笔相互接触,调节____________(选填“机械调零”、“欧姆调零”)旋钮,使 电表指针停在__ _______位置。(选填“电流0刻度”、“欧姆0刻度”) ④用该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 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______欧姆挡(选填“×10”、“×1k”),并重复步骤 ________后进行测量。粗测结果如图乙,则粗测结果是________Ω (2)、实验室除提供电源(电动势6V,内阻约1Ω),开关、导线若干外还提供以下的器材: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9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科版)习题:第1章 微专题5 追及相遇问题

1.考点及要求:(1)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公式(Ⅱ);(2)图像(Ⅱ).2.方法与技巧:(1)抓住“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和位移关系;(2)画好运动情景示意图和速度图像协助分析问题. 1.(利用x-t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时间(x-t)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图1 A.在t1时刻,甲的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 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 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2.(利用v-t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甲、乙两物体相距1m,甲在后乙在前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图2 A.0~3s内两物体间的距离持续减小 B.t=3s时两物体间的距离为5m C.t=4s时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D.在3~6s间某一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3.(利用v-t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淮北车手王克在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六盘水站中获青少年组第一名.某段时间他和另一名车手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在同一计时线处.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图3 A.甲图对应的比赛中,10s时刻b车追上a车 B.乙图对应的比赛中,b车和a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 C.丙图对应的比赛中,两车出发后相遇两次 D.丁图对应的比赛中,两车出发后a车追不上b车 4.如图4所示,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 的初速度、0.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泄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4 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汽车启动后以0.5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汽车能否安全脱离? 5.汽车在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紧急情况直至踩下制动踏板发生制动作用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汽车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产生作用至汽车完全停止时,轮胎在路面上出现明显的拖痕的距离.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 某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5 m,在浮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15 m.取g=10 m/s2. (1)求汽车轮胎与柏油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行驶的安全距离为60m,求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3)若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浮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看到前方有事故,立即制动后还是与相距108m的汽车追尾,求汽车追尾瞬间的速度.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学案:第二章学案3电阻定律Word版含解析讲解

学案3 电阻定律 [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对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探究过程体会控制变量法.2.掌握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电阻率的概念,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4.了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一、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1.可能与导体的电阻有关的因素:(1)导体的横截面积;(2)导体的长度;(3)导体的材料. 2.导体横截面积的测量:方法一:将金属丝紧密地并排绕制成一个线圈,用刻度尺测出它的宽度,除以圈数,便得出金属丝的直径,进而算出横截面积.方法二:用螺旋测微器直接测量直径,进而算出横截面积. 3.导体长度的测量:把金属丝拉直,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4.导体电阻的测量:(1)原理:R =U I ; (2)电路图:. 二、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 与它的长度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公式:R =ρl S . 三、电阻率 1.ρ为材料的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2.单位:欧姆·米,符号为Ω·m. 3.电阻率跟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导体:电阻率很小,大约为10- 8~10- 6Ω·m. 2.绝缘体:电阻率很大,大约为108~1018_Ω·m. 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电阻率约为10- 5~106Ω·m.

一、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问题设计] 1.家中的白炽灯灯丝断了,恰好又没有新的可换,轻轻摇晃灯泡,把断了的灯丝搭接起来,还能继续使用.这种断丝再搭接的灯泡重新连入电路中会发现它比原来更亮了,这说明灯丝的电阻发生了变化,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测定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 答案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可以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进而算出横截面积. 2.由于变量较多,实验中需采用什么思想方法? 答案控制变量法. [要点提炼] 1.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2.在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二、电阻定律电阻率 [问题设计] 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什么样的电阻率大?什么样的电阻率小?在电路中导线一般用什么材料? 材料ρ/(Ω·m)材料ρ/(Ω·m) 银 1.6×10-8铁 1.0×10-7 铜 1.7×10-8锰铜合金 4.4×10-7 铝 2.9×10-8镍铜合金 5.0×10-7 钨 5.3×10-8镍铬合金 1.0×10-6 答案 [要点提炼] 1.公式R=ρl S中物理量的理解 (1)ρ表示材料的电阻率,其大小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与材料和温度有关. (2) l表示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S表示垂直于电流方向导体的横截面积.如图1所示,一长方体导体,若通过电流I1,则长度为a,横截面积为bc;若通过电流I2,则长度为c,横截面积为ab.

【新步步高】-2016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学案:第十六章3动量守恒定律(最新整理)

3 动量守恒定律 [目标定位] 1.理解系统、内力、外力的概念.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理解其守恒的条件.3.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系统、内力与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一个力学系统. 2.内力: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外部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写成: p1+p2=p1′+p2′或m1v1+m2v2=m1v1′+m2v2′. 3.成立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想一想  图16-3-1 如图16-3-1所示,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停着一艘帆船,船尾固定一台电风扇,正在不停地把风吹向帆面,船能向前行驶吗?为什么? 答案 不能.把帆船和电风扇看做一个系统,电风扇和帆船受到空气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是一对内力,系统总动量守恒,船原来是静止的,总动量为零,所以在电风扇吹风时,船仍保持静止. 三、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止物理学研究的一切领域.

想一想 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否一样? 答案 动量守恒定律比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要广,自然界中,大到天体的相互作用,小到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都遵循动量守恒定律,而牛顿运动定律有其局限性,它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对于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物体,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 一、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研究对象 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2.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2)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远小于内力.此时动量近似守恒. (3)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性质 (1)矢量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都是矢量,只有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并先选定正方向,确定各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后,才能用代数方法运算. (2)相对性.速度具有相对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应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取相对地面的速度. (3)同时性.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这个“前”是指相互作用前的某一时刻,v1、v2均是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同理,v1′、v2′应是相互作用后的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1  图16-3-2 如图16-3-2所示,A、B两物体质量之比m A∶m 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 ) A.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