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理论练习题1

文学理论练习题1

文学理论练习题1
文学理论练习题1

文学理论练习题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

2、文学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或世界的摹仿。(片面)

3、文学起源于游戏。(片面)

4、文学的发展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错)

5、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错)

6、没有社会现实生活,就不能有文学。(对)

7、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就不能掺杂丝毫主体思想情感。(错)

8、文学是无功利的,所以就不能有任何功利考虑。(错)

9、文学是形象的,所以它完全不依赖理性。(错)

10、文学是情感的,它不包含认识因素。(错)

11、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都是一种精神生产,因此它们在创造规律上没有什么区别。(错)

12、艺术的职责不是摹仿自然,而是表现心灵,表现情感。(片面)

13、那些能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家,都是处于游离于现实利害关系之外的“旁观”位置的人。(片面)

14、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片面)

15、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对)

16、文学创造时,作家的主观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对)

17、文学创造的真实性原则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是一样的。(错)

18、艺术概括与西欧文学史上的“类型化”主张本质上是一样的。(错)

19、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对)

20、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全在于它的语言形式,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之无关。(错)

21、文学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对)

二、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C )

A.文艺学B.文学学C.诗学D.文学理论

2.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独立的分支是在(D )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3.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A )

A.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B.文学理论史、文学史、文学批评史

C.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史D.文学理论、文学学、文学批评

4.《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D )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艾布拉姆斯

5.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D )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艾布拉姆斯

6.在中国古代提出“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1.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 )

A.社会生活B.文学作品C.人D.摹仿

2.文学活动的前提是(B )

A.生活的积累B.人的生活活动C.知识的积累D.作家的出现

3.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C )

A.发生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D.形成对立关系

4.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A )

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

5.马克思说人“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个尺度是指(B )

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

6.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 )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

7.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B )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

8.从作品自身要素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C )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

9.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D )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

10.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正式出现于(C )

A.15世纪B.16世纪C.17、18世纪D.19世纪

11.创造“文学本体论”这一术语的是英美新批评的(B )

A.英伽登B.兰瑟姆C.萨特D.伽达默尔

12.西谚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中国古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已触及读者阅读的(B )A.创造性质B.再创造性质C.意识形态性质D.反映论性质

13.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于(D )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14.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C )

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

15.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的是(D )

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

16.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B )

A.系统结构B.交往结构C.读者反应系统D.创造系统

17.在文学活动发生问题上提出巫术发生说的是(C )

A.康德B.席勒C.弗雷泽D.格罗塞

18.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同类相生或同果必有同因”称为(A )

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

19.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B )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

20.最早在理论上阐述游戏说的是(A )

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

21.系统地阐述游戏说,并作为游戏说代表的是(B )

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

22.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巫术B.游戏C.宗教D.劳动

23.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的是(B )

A.文学发展与经济的关系B.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

C.文学发展与情感的关系D.文学发展与政治的关系

24.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关系(C )

A.总是平衡B.总是不平衡C.并不总是平衡D.基本平衡

25.经济是支配文学发展的(D )

A.惟一因素B.一般因素C.次要因素D.最终因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其文学的概念是( A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符号学的

2.中国最初关于文学的定义所体现的文学含义是(A )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符号学的

3.《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A )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

4.在西方18世纪之前所使用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基本上是(A )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

5.在中国,文学的审美属性被正式确认是在(B )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6.鲁迅所称的“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指(B )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7.在西方,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出来是在(C )

A.古希腊时期B.古罗马时期C.18世纪D.19世纪

8.在现代世界,文学的通行含义是(C )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

9.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的含混主要是指话语意义的(B )

A.单一性B.多重性C.明确性D.完整性

第六章文学作为特殊的精神创造

1.“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A )

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

C.《剩余价值论》D.《〈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文学创造与科学创造比较,其特点是(C )

A.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B.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

C.力求表达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D.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

3.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它所凭借的“艺术符号”是(B )

A.语言B.言语C.线条D.色彩

4.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比较,文学语言强调的是(D )

A.严谨的逻辑B.严谨的语法结构

C.服从说明的需要D.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

5.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 )

A.艺术摹仿自然B.艺术表现情感

C.艺术即直觉D.艺术是情感的形式

6.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观念是(A )

A.诗言志B.诗缘情C.诗者,吟咏情性D.感物吟志

7.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是(C )

A.《毛诗序》B.《乐记》

C.陆机《文赋》D.钟嵘《诗品》

8.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职责,在于(B )

A.描述已经发生的事B.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C.叙述个别的事D.描述体现理念的事

9.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是(A )

A.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B.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C.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史达尔夫人D.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10.认为“艺术乃是象征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的是(B )

A.科林伍徳B.苏珊·朗格C.贝尔D.阿恩海姆

11.西方古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造的主体就是(A )

A.艺术的摹仿者B.艺术的创造者

C.艺术生的产者D.生活的旁观者

12.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B )

A.别林斯基B.立普斯C.洛克D.克罗齐

13.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评价的心理特征是(C )

A.逻辑推理B.感性直观C.情感体验D.理性思维14.创造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把握的思维特征是(B )

A.逻辑推理B.感性直观C.情感体验D.理性思维

15.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C )

A.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等

B.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观念移注

C.主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

D.客体被创作主体重新塑造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文学创作的材料应该是(B )

A.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物质B.贮存于作家内心的精神现象

C.记录于书本上的知识D.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社会生活

2.文学创作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是(B )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

3.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发生的枢纽是(B )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

4.文学创作活动的内驱力指(C )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

5.创作动机的触发往往表现出一种(C )

A.单一性B.直接性C.复杂性D.机械性

6.对记忆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 )

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

7.由此形象想到彼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B )

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

8.接近联想是指(A )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

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

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

9.类似联想是指(B )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

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

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

10.对比联想是指(C )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

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

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

11.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是指(A )

A.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B.省略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作出直接把握的心理过程

C.由一个事物形象想到另一个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D.改造和重新组合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文学创作中的直觉是指(B )

A.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B.省略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作出直接把握的心理过程

C.由一个事物形象想到另一个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D.改造和重新组合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3.艺术构思中的动力因素是指(D )

A.记忆B.想象C.联想D.情感

14.颜之推说:“为文犹须放荡,但又须随时以嚼勒制之”,强调的是(B )

A.回忆与沉思的关系B.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C.灵感与直觉的关系D.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15.略去具体细节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的构思方式称为( D )

A.夸张B.变形C.突出D.简化

16.在艺术构思中,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称为(C )

A.变形B.漫画C.陌生化D.粘合

17.文学创作中由“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过程属于(C )

A.积累阶段B.构思阶段

C.物化阶段D.修改阶段

18.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强调的是(B )

A.“形之于手”是“形之于心”的深化

B.“形之于手”与“形之于心”的矛盾

C.“形之于手”与“形之于心”的统一

D.“形之于心”对“形之于手”的制约

19.曹植写七步诗的情况,是一种(B )

A.推敲B.即兴C.雕琢D.灵感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从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角度说,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是(C )

A.人民性B.倾向性C.真实性D.功利性

2.袁于令认为《西游记》是“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指出了文学的真实乃是( B )A.客观的真实B.假定的真实C.历史的真实D.科学的真实

3.与生活的真实比较,艺术的真实是一种(C )

A.客观的真实B.事实的真实C.假定的真实D.历史的真实

4.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概括要达到的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这种统一应该是(B )

A.为一般而找特殊B.在特殊中显出一般

C.只要描写了特殊就具有了一般D.把特殊归纳为一般

5.西晋的陆机充分肯定文学的情感性,他在《文赋》中说:(C )

A.情动于中而形于言B.为情造文

C.诗缘情而绮靡D.为文造情

6.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B )

A.以热情为元素B.诗意的裁判

C.唤起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D.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7.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的总主题是( D )

A.认识真理 B.反映生活 C.表现情感 D.人文关怀

8.文学创造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永恒主题是( D )

A.认识真理 B.反映生活 C.表现情感 D.人文关怀

9.与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相比,作家的使命是( C )

A.诠释社会发展规律 B.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C.宏扬人文精神 D.发现客观真理

10.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派理论上片面性主要表现为(C )

A.重视艺术形式的地位B.认为形式与内容的地位相等

C.把形式的作用推向极端D.强调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11.在20世纪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是(A )

A.克莱夫·贝尔B.苏珊·朗格

C.什克洛夫斯基D.阿恩海姆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1.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中本来就有的事物,表现作者真切感受的文学类型称(A )

A.现实型文学B.理想型文学C.象征型文学D.古典型文学

2.下列作品属于理想型文学作品的是(C )

A.《红楼梦》B.《变形记》C.《桃花源记》D.《等待戈多》

3.下列作品属于现实型文学作品的是(A )A.《红楼梦》B.《变形记》C.《桃花源记》D.《等待戈多》

4.下列作品属于象征型文学作品的是(D )A.《红楼梦》B.《西游记》C.《桃花源记》D.《等待戈多》

5.在中国古代,现实型文学的源头是(A )

A.《诗经》B.《离骚》C.《史记》D.《左传》

6.在中国,最早体现理想型文学倾向的是(B )

A.《诗经》B.《离骚》C.《史记》D.《左传》

7.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C )

A.古希腊时期B.古罗马时期C.18世纪末D.19世纪末

8.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D )

A.古希腊时期B.古罗马时期C.18世纪末D.19世纪

9.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C )

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

10.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是(A )

A.高尔基的《母亲》B.法捷耶夫的《毁灭》

C.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高尔基的《我的大学》

11.小说类型通行的划分标准是( C ) A.题材 B.主题 C.篇幅 D.语言

12.戏剧之划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是按照(C )

A.题材处理B.主题表现C.戏剧冲突性质D.戏剧结构

13.结构最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是(C )

A.诗歌B.小说C.散文D.戏剧

14.最长于刻画人物性格的文学体裁是(B )

A.诗歌B.小说C.散文D.戏剧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清代章学诚说:“人心营构之象,亦出于天地自然之象也”,强调文学形象是(A )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C.个别与一般的统一D.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2.提出现实主义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命题的是(B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3.与普通言语比较,文学言语的最大的不同是其(B )

A.外指性B.内指性C.形象性D.音乐性

4.文学形象“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特点,是指它的(C )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C.个别与一般的统一D.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形象是间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形象是(D )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C.个别与一般的统一D.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6.最早使用“意境”一词,并提出诗境之三境的是(C )

A.刘勰B.钟嵘C.王昌龄D.皎然

7.我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是(B )

A.梁启超B.王国维C.刘熙载D.朱自清

8.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A )

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韵味无穷D.思与境偕

9.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是(B )

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韵味无穷D.思与境偕

10.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强调意境的(B )

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韵味无穷D.思与境偕

11.按王国维对意境的分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A )

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诗人之境D.常人之境

12.按王国维对意境的分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B )

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诗人之境D.常人之境

13.意象作为个审美范畴,其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A )

A.《周易·系辞》B.《论语》C.《左传》D.《史记》

14.在中国,“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B )

A.《论语》B.《论衡》C.《史记》D.《汉书》

15.据黑格尔的考察,世界一切民族的最古老的艺术几乎都是(A )

A.象征B.写实C.神秘D.浪漫

16.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A )

A.哲理性B.象征纺C.求解性D.多义性

17.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B )

A.哲理性B.象征性C.荒诞性D.多义性

18.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C )

A.哲理性B.象征型C.荒诞性D.多义性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1.中国古代明清之后发展起来的叙事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B )

A.李贽的小说理论B.金圣叹的小说理论

C.张竹坡的小说理论D.毛宗岗的小说理论

2.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对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并形成新的理论观念的是(B )

A.英美新批评B.法国结构主义

C.接受美学D.读者反应批评

3.在叙事作品中,“事件”是指(C )

A.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B.按事件顺序讲述的故事

C.由所叙述的人物行动及其后果构成的叙述单位

D.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4.在叙事作品中,情节是指(A )

A.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B.按事件顺序讲述的故事

C.由所叙述的人物行动及其后果构成的叙述单位

D.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5.在叙事作品中,作为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的是(A )

A.人物B.环境C.场面D.语言

6.在叙事性作品中,“角色”是指(C )

A.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

B.作品中有姓名、身份的人物

C.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D.叙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7.叙事作品中的结构是指(C )

A.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动和环境的组合

B.包括了历时性向度和共时性向度的话语系统

C.叙事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性

D.叙事作品中叙述的详略安排

8.叙事性作品中的“文本时间”是指(B )

A.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B.故事内容在叙述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C.故事内容中虚构事件中的前后关系

D.故事内容本身的时间

9.叙事作品中的“故事时间”是指(C )

A.故事内容在叙述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B.“叙事时间”

C.故事内容中虚构事件中的前后关系

D.叙述人“讲”故事的时间

10在叙事性作品中,决定叙事视角特征的通常是(B )A.作品中的角色B.叙述人

C.第一人称D.第三人称

10.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式的叙述是(B )

A.故事B.情节C.场面D.时间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1.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C )

A.格律诗B.自由诗C.抒情诗D.叙事诗

2.廖燕说:“借彼物理,抒我心胸。……然则物非物也,以我之性情变幻而成也”,强调的是(B )

A.抒情对象的客观制约性B.抒情主体的心灵自由度

C.抒情主体对抒情对象的反映D.抒情客体对主体情感的影响

3.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比较,突出话语的(B )

A.说明功能B.表现功能C.指示功能D.报道功能

4.世纪德国思想家莱辛的《拉奥孔》主要说明(C )

A.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的区别B.声调与情调的联系

C.诗与画的区别D.情与景的关系

5.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B )

A.象征B.比喻C.夸张D.对比

6.李白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修辞手法是(D )

A.比喻B.象征C.借代D.用典

7.在欧洲文学传统中,“抒情”一词来自希腊文词语(B )

A.酒神歌B.七弦琴C.山羊之歌D.十四行诗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1.文学欣赏与文学消费的区别在于文学接受(C )

A.具有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二重性B.纯属精神文化范围的活动

C.是现代生活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需要D.一种购买书籍的行为

2.从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上说,文学接受是一种(B )

A.阅读活动B.审美活动C.消费活动D.教育活动

3.从文学接受是一种阐释活动来说,其阐释的属性来源于作品的(B )

A.认识价值B.人文关怀C.客观真理D.理性内涵

4.下列孔子所说的文学的功能,可以看作“文学交流”的是(C )

A.诗可以兴B.诗可以观C.诗可以群D.诗可以怨

5.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中,把文学接受看作认识活动的是(B )

A.诗可以兴B.诗可以观C.诗可以群D.诗可以怨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

1.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的情绪状态称为(B )

A.期待视野B.接受心境C.召唤结构D.接受动机

2.读者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称为(A )

A.期待视野B.接受心境C.召唤结构D.接受动机

3.刘勰说的“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强调了(C )

A.期待视野的影响B.接受动机的作用

C.欣赏实践的作用D.接受心境的影响

4.提出在文学阅读活动中提出“召唤结构”理论的是(B )

A.姚斯B.伊瑟尔C.伽达默尔D.英伽登

5.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是(C )

A.虚静B.期待C.共鸣D.回味

6.最早提出文学欣赏中的“净化”作用的是(B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布瓦洛

7.孔子在齐闻《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赞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是一种欣赏的(C )

A.期待B.心境C.延留D.共鸣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A )

A.文学作品B.文学思潮C.文学运动D.文学创造

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称为(B )

A.社会历史的批评B.美学的历史的批评

C.伦理道德的批评D.历史主义的批评

3.文学批评中的“语言学批评”兴起于(B )

A.19世纪B.20世纪C.21世纪D.古希腊

4.中国古代儒家文学批评基本上属于一种(B )

A.社会历史批评B.伦理道德批评

C.审美批评D.文化批评

三、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

1.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包括(AB )

A.文学理论的实践性B.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C.文学理论的抽象性D.文学理论的系统性

E.文学理论的指导性

2.目前国内外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ABD )

A.文学史 B.文学批评 C.文学批评史

D.文学理论 E.文学理论史

3.以下概念中属于中国文论概念的是( ACE )

A.虚静 B.净化 C.物感 D.移情 E.神韵

4.以下概念中属于西方文论概念的有( BCE ) A.神思 B.净化 C.原型 D.意境 E.移情

5.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形成的文学理论形态有( BCE )

A.文学价值学 B.文学心理学 C.文学符号学

D.文学文化学 E.文学哲学

6.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这个流动过程形成的文学理论形态有( ADE )

A.文学社会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文学文化学 E.文学价值学

第三章

1.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理解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主要有几方面(ACE )

A.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B.人的生活活动是合规律性的反映

C.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D.人的生活活动使人的感觉能力与感觉器官紧密联系在一起

E.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2.表现论与再现论比较,有三个方面突出的特点,即(BDE )

A.强调文学是世界的反映B.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C.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客观规律D.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

E.强调文学天才的作用

3.以下文论观点属于“文学本体论”理论流派的是(BCD )

A.“文以载道”说B.俄国形式主义C.英美新批评

D.法国结构主义E.接受美学

4.以下理论家中,主张从读者的角度研究文学本质的有(BD )

A.什克洛夫斯基B.姚斯C.兰瑟姆

D.伊瑟尔E.艾布拉姆斯

5.在西方,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影响比较大的学说有(BCDE )

A.文以载道说B.巫术发生说C.宗教发生说

D.游戏发生说E.劳动说

6.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研究巫术与文学关系时提出的两条巫术原理是(CE )

A.必然律B.可然律C.相似律

D.偶然律E.接触律

7.物质生产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两种典型体现为(AC )

A.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的相对低级的阶段

B.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的相对高级的阶段

C.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

D.艺术生产发展水平总是落后于物质生产水平

E.物质生产水平总是落后于艺术生产水平

第四章

1.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是(ABE )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政治文化

D.饮食文化E.精神文化

2.文学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这说明,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B D )

A.不受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支配B.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C.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直接的D.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

E.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没有关系

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ABC )

A.无功利与功利的相互渗透B.形象性与理性的相互渗透

C.情感与认识的相互渗透D.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相互渗透

E.物质性与精神的相互渗透

4.话语蕴藉特点常常具体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修辞形态中,它们是(BC)

A.典雅B.含蓄C.含混D.自然E.清新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的含混主要是指话语意义的(BD )

A.单一性B.多重性C.确定性D.不确定性E.完整性

第五章

1.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标是(BD )

A.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B.为人民服务

C.为政治服务D.为社会主义服务

E.为特定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

第六章

1.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其特殊性表现在(BCD )

A.精神生产现实地创造对象世界

B.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C.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D.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E.精神生产按客观规律进行创造活动

2.作为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表现在(ABC )

A.它是整体的社会生活B.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C.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D.作家经历过的社会生活

E.曾经出现过的社会生活

3.作为审美创造的文学创造,其主客体关系的特征表现为(AC )

A.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B.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逻辑推理为心理特征

C.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D.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逻辑思维为思维特征

E.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扬弃客体个别性为思维特征

第七章

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 BCDE )

A.对创作素材的分析推理

B.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C.外在机缘与作家内心体验的契合

D.把透过读到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对象中

E.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2.下列与艺术构思有关的常见和重要的心理现象为( ABCDE )

A.回忆与沉思 B.想象与联想 C.灵感与直觉

D.理智与感情 E.意识与无意识

3.与直觉比较,灵感表现为( ACD )

A.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 B.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C.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 D.获取成熟的答案

E.整体上对事物的判断

4.与灵感比较,直觉表现为( BDE )

A.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 B.整体上对事物的判断

C.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 D.往往发生在第一碰头之时

E.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5.在艺术构思中,“突出”有两种实现的途径:( BD )

A.省略笔墨 B.浓涂重抹 C.夸张变形

D.淡化背景 E.强化背景

6.艺术构思中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综合具有( BCD )

A.多元性 B.定向性 C.选择性

D.刷新性 E.发散性

7.在艺术创造中,意识对无意识有制约作用,这是因为( BD ) A.无意识是一种潜伏于心灵深处的力量

B.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遵循的主导线索是意识提供的

C.对于意识来说无意识是一种异在的力量

D.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

E.无意识是作家没有明显觉察到的心理能力

第八章

1.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是( BCDE )

A.客观的真实 B.主观的真实 C.内蕴的真实

D.假定的真实 E.诗意的真实

2.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应该具有(BC )

A.客观真理性 B.高尚的品格 C.功利取向

D.科学的理智 E.历史的理性

第九章

1.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BCE )

A.现实型 B.象征型 C.浪漫型

D.模仿型 E.古典型

2.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文学作品可分为( ABC )

A.现实型 B.象征型 C.理想型

D.模仿型 E.古典型

3.现实型文学突出地体现了再现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CDE ) A.精神内容压倒了物质形式

B.物质表现形式压倒了精神的内容

C.再现现实生活严格遵守客观规律

D.塑造特定时代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

E.情感表现渗透在情节、场面、人物的描绘之中

4.现实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CD )

A.表现性 B.虚幻性 C.再现性

D.逼真性 E.暗示性

5.理想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CD )

A.再现性 B.逼真性 C.表现性

D.虚幻性 E.暗示性

6.象征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CD )

A.再现性 B.逼真性 C.暗示性

D.朦胧性 E.表现性

7.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主要表现为( CE ) A.再现现实生活严格遵守客观规律

B.塑造特定时代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

C.艺术地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D.塑造特定时代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

E.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

8.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ACD )

A.凝练性 B.结构灵活性 C.结构跳跃性

D.节奏韵律性 E.反映生活的及时性

9.散文的基本特征是( BCE )

A.故事情节的完整复杂性 B.题材的广泛性 C.结构的灵活性

D.环境描写的细致性 E.抒发感受的真挚性

10.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ACD )

A.及时性 B.抒情性 C.纪实性

D.文学性 E.凝练性

第十章

1.文学言语除了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外,还具有三个特点是(ACE )

A.内指性 B.确定性 C.心理蕴含性

D.哲理性 E.阻拒性

2.文学作品的意蕴层一般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是(BCE )

A.现实生活层B.历史内容层C.哲学意味层

D.哲理抽象层E.审美意蕴层

3.在中西文中,意象一词归纳起来的几个意思是( ABCD )

A.心理意象 B.内心意象 C.泛化意象

D.审美意象 E.意造之象

4.审美意象的特征可以归结为( ABCDE )

A.哲理性 B.象征性 C.荒诞性

D.求解性和多义性 E.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1.文学叙事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BD )

A.叙事就是叙述作者身边的现实 B.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C.叙事就是实用记事 D.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E.叙事就是把握省事件的情感意义

2.在叙事性作品中,叙事的构成包括了( BCE )

A.叙述者 B.叙述内容 C.叙述话语

D.叙述时间 E.叙述动作

第十二章

1.抒情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主要表现在( ADE ) A.抒情反映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B.抒情反映是反映对象的客观属性

C.情感反映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功利关系

D.情感反映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

E.抒情反映具有评价性

2.抒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是( BCE )

A.文字 B.声音 C.画面 D.语言 E.情感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1.所谓“文学消费规定着文学生产”主要表现在(ACE )

A.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对象

B.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

C.文学生产决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

D.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

E.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

2.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起着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BDE )

A.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对象

B.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

C.文学生产决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

D.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

E.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3.文学消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主要在于它是(BCE )

A.具有商品性质B.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C.其产品往往是独创而不可重复的D.会有价值的损耗

E.具有超时代性

4.从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来说,它是一种(BCDE )

A.生产活动B.审美活动C.认识活动

文学理论教程A__B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a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3.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__ 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1.②④ 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2.①②③⑤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 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3.①②④ 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 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 4.①②③⑤ 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5.①②③

文学理论习题集(给学生)

《文学理论》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p6 2.宋文帝立?四学?:文学、儒学、玄学和史学。P6 3.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的四要素说: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P11 4.德国文学理论家伊瑟尔将自然科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称为?硬理论?和软理论。p15 5.?文学性?概念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是其代表人物雅各布森在20世纪初提出的。P17 6.文学文本由三个不同层面构成:语言、结构、文类。p36 7.语言是文本的基本要素,结构是文本内各部分的关系。p36 8.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有机统一论,指出任何一个文学文本,无论是诗还是悲剧,都必须构成一个完整体,各部分相互关联秩序井然。他在著作《诗学》里指出悲剧就是对一个严肃完整,并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9.俄国形式主义者日尔蒙斯基就文本结构提出了?文本五层次说?,包括语音层、词语层、句子层、语义层和语言文化遗产层。 10.波兰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文本层次结构理论,认为文学文本包含四个层次:语音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和再现对象层。p68 11.曹丕在《典论·论文》区分文章为四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 12.亚里士多德区分不同的文类为戏剧、史诗、赞美诗。 13.诗是用_韵文形式____形式来表达抒情主体强烈情感的文类,其听觉层面和视角层面的标志性特征分别是__韵律节奏____和_分行排列_____。P92,P113 14.诗的音乐性最典型地体现在_韵律____和__节奏___两个方面。P99 15.?摘下槐花/槐花在手中放出香味/香味来自大地无尽的忧伤?,海子的这首诗体现了诗歌分行的_强调____和_突出____功能。P120 16.?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其意象类型分别是是_对比型____和_关联型____。P133—136 17.?雪锹铲平了冬天的额头?,?吃麦子长大的/在月亮下端着大碗?,这两句诗采用的比喻类型分别是__隐喻___和__提喻___。P140 18.小说概念的三个要素是_人物形象____、__故事情节_____、_典型环境_______。 19.叙述包括实际的作者、_隐含的作者________、__叙述者_______、____受术者_____、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

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文学理论练习题

文学理论练习题[有答案] 1.古代文论——先秦两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表现在以“温柔敦厚”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教诗经》的批评。 2.《论语?为政》篇说:“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4.《孟子?公孙丑上》记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5.教材认为,《庄子》书中提出了“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6.《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忘言”说。 7.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8.《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9.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历来“纷如聚讼”,《汉书》认为,汉代治《毛诗》者本乎赵人毛公,为河间王博士。 10.《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 11.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见《论衡?选文》篇),这实际上就提出了提倡真实,反对虚妄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张。 12.教材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庄子的)“虚静”说 “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

文学理论自测题5套(含答案)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文学 2.文学形象 3.意境 4.文学风格 5.寓教于乐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我们把文学的性质界定为:文学是的语符化显现。 2、文艺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 3、由于文学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和鲜明的个性,使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因而别林斯基把典型人物称之为“”。 4、艺术中的“化丑为美”要通过表现丑的事物来达到的美。 5、狭义的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中的。 6、文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功能是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 7、文学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两种形式。 8、人们一般把艺术分为、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个大类。 9、语言艺术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二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三是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 10、表演艺术是指和舞蹈。 11 、文学的文本层次结构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 12、文学形式有四个要素,即语言、结构、体裁和。 13、小说特征的“三要素”是指人物、和环境。 14、叙述性作品的语言分为和叙述人语言。 15、情节是人物性格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西方古代叙事文学最发达,而中国古代则是抒情文学占主导地位。() 2、在文学理论中,再现论重客观,表现论重主观,而形式论则重技巧。() 3、从文学发展史看,文学功能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精神审美功能向物质实用功能的转变过程。() 4、懂得审美的人,就一定会审丑。() 5、审美娱乐功能是实现文学其它功能的唯一途径。()

6、文学题材的大小同作品价值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8、文学是纯审美的,因而不应该承担教育的额外负担。() 9、抒情性作品重点是写人物,叙事性作主要是创造意境。() 10、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文学的审美功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美丽地描绘一幅面孔”和“描绘一幅美丽的面孔”是不同的,联系实际谈谈它们为什么不同? 3、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五、分析论述题(下列一首唐诗,一首元代小令,请选作一首,30分)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夏昭炎教授在《意境》一书也说:“意境就是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至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 请你从下面两篇作品里(一首唐诗,一首元代小令)任选一首,分析其意境,并以此谈谈对上述两段话的理解。 作品一: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二: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本:2.陌生化:3.期待视野:4.原型: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 指、、、、。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 指、、、、、。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 括、、、、。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 括、、。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 括、、、。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 是、、。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 有、、、。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

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 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 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 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 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 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 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 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 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 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 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 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④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⑤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审美对象,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读者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从学科品格上看: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他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现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在于它必须经得住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科学的即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现代的即发展文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我们的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章 基本概念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4.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5.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6.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7.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 一.术语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艺术形象 2、文学材料 3、文学本体说 4、创作动机 5、艺术构思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简述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理论。 2、简要说明文学的文化含义。 3、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 4、探索艺术起源问题的实证途径有哪些? 5、弗莱是如何理解文学发展的? 6、通俗文艺的价值在哪里? 7、说明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在哪里? 三、扼要指出下列引语中艺术道理(每题3分,共9分) 1、文学是“无用之用” 2、文学是“诗的思想” 3.丰富的生活阻碍了艺术表现。 四.阐述分析下列材料所蕴涵的文学原理(8分)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光、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五、论述题(共21分)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更应是话语的艺术?举例说明。(12分) 2、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11分)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参考答案 一、 1、艺术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是文学特有存在方式 2、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3、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4、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或意图。作用: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5、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二、 1、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2、文学的文化含义。中国魏晋前。词源学:文——文章(写作和文采)。学——博学(学术)。文学=文献=文化=文=一切应知之学问. 西方18世纪前。古希腊无文学概念。o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自由艺术:艺术、技艺、哲学等。广义的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是语言性符号。等同于文化。韦勒克:文学研究史=文明研究史。 3、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4、研究艺术起源有三种实证途径: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分析史前艺术遗迹。从现代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分析。从儿童艺术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 5、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春天对应为喜剧。夏天对应为传奇。秋天对应为悲剧。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 6、通俗文艺的精神价值:在可读性中,让读者获得平易性的精神愉悦,进而产生超越生活的艺术快感。 7、人性在文学活动中的体现(即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使人能自由地表达对对象的感觉。文学活动使人能进行自由的精神创造。文学活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三: 1、功利与无功利结合。 2、情感与认识的结合。 3、想象力作用。 四:文学物化。作家将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使其成为物质性文本的过程。从心理到物质的过程:“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五、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一、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形象间接性原因:语言符号是“人为符号”,非“自然符号”。形象间接性局限:无艺术形象感情

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布拉格学派:(发起者、贡献最大者、内涵、理论主张、影响、评价) ①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②主要特征: ⑴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 ⑵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⑶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解释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但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⑷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其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且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③地位影响: 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提出的语言的功能研究、类比方法的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在对读者的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艺术内容的发展所决定的,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文学性: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荒诞派戏剧: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代表作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1、戏剧表达超现实的真实:一是作为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的“超现实的真实”。二是作为 永恒之在的“超现实的真实”。

文学理论习题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 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