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形成于1990年,在南京大学固体

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形成于1990年,在南京大学固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学计划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介绍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起源于物理与化学学科的交叉。1990年,在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材料科学研究所。1993年成立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闵乃本院士任首届系主任。在学科创立的初期,由于关注到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主要是微电子和光电子产业)迫切需要高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结合我校在物理和化学两大基础学科的优势以及在功能材料方面研究的长期积累,明确地将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发展方向定位于功能材料,特别是信息功能材料。确定了“以材料的结构性能、精细人工合成化学与现代光电子技术相互渗透,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器件应用三位一体,发展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的学术方向”。建立了晶体生长、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和团簇薄膜材料实验室,并承担了两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的项目。在国际上最早利用铁电超晶格LiNbO3晶体研制成功毫瓦级小型全固化蓝光激光倍频器和工作频率为1GHz的超高频声学换能器。该成果被八五“863”专家委员会评价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研究”。1995-2000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速发展的时期。本系以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材料探索的源头,根据国家发展高技术信息功能材料的需要,承担了三项863项目、两项攀登计划和两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发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材料与器件,如研制成功铁电超晶格宽带超高频声学器件,被“863”专家组评价为“出色的工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功多功能(光、电、磁、声)的全氧化物异质结构器件,该研究引起了著名的高技术企业摩托罗拉的关注,公司出资在本学科开展长期合作研究;首次提出并研制成功“离子型声子晶体”,将经典的离子晶体的红外光学(频率为THz)性质推广到微波(频率为GHz)波段,开拓了发展微波段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新方向,被2000年《中国科技发展报告》列为1999年度中国科学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教育部)。在材料的制备合成方面,发展了原位低压电场诱导取向生长技术、激光晶化和刻蚀微加工技术、铁电畴人工调制制备技术等。2001-2006年以来,抓住“985”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条件建设方面,本学科受到了985工程建设的大力支持,学校投资近3000万元,建立了“材料表征和评价中心”,购置了STEM、FIB、SEM等一批表征设备;建立了“材料制备平台”,购置了激光MBE、低压MOCVD、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等一批制备设备;建立了“再生能源和环境净化研究中心”,购置了光催化反应综合评价系统。2005年,本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本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这些条件的建立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本学科已经建立了材料制备、材料表征和材料设计的学科发展的公共基础,建立了光电功能材料(包括微结构光电功能材料、铁电介电薄膜材料和光纤微结构材料等)、能源和环境材料、纳米结构制备和性能等主要方向,在功能材料的前沿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发表SCI文章610 余篇(其中2篇发表在Science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6 项,包括2项国际专利。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依托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强化部和化学系已有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本系在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形成的在功能材料方面研究的积累, 建立了根据综合性院校材料科学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建立了本系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两个专业的教学体系。确立了:“重视数、理、和化学基础,强调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

注重实验技能培养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在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功能材料领域中,从事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材料表征和材料性能几方面研究和应用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形成了以学科前沿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以教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的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秉承南京大学在数理基础理论和基础实验教学方面的深厚积累,同时大力开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建设,注重学科交叉,强调光电子技术基础和材料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建立了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物理、材料表征、光电子学、薄膜工艺、材料科学进展等涵盖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技术应用以及发展前沿的完整方面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基础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标志,包含材料制备、加工处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诸方面的专业教学实验室体系。在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使学生尽早接触材料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这种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先进功能材料,特别是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受到了良好全面的训练,具有宽广的发展潜力。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等工学博士点与硕士点,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材料学科硕士和博士,取得了一批受到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成长过程中,发展了一批年龄在27~50岁之间,获得物理、化学和工程博士学位,并具有在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如MIT等)学习进修经历的年富力强的学术骨干和师资力量。目前本学科有特聘教授三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三名,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和密切配合的精干的研究和教学队伍。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有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两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100余人。并建有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工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每年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40人。目前,人才培养的规模仍在稳步发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持了两届全国高等学校材料物理与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对理科综合性院校的材料科学学科建设起了示范和指导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

材料科学的任务,不仅要对材料的组织、结构、制备过程和性能的关系进行基础性研究,而且要面向实际,为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进行应用性研究,以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材料类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材料科学的这一要求,培养和造就全面型、综合型、智能型、创造型材料类高素质人才。具体而言,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化和数学基础,对材料科学的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对材料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了解应用材料的背景和要求;对材料的制备、合成和研究、应用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材料科学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多学科交叉渗透以及迅速发展的鲜明特色,不仅要求材料学科的学生具有某一领域的较深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相关领域的知识,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要求把培养材料类专业人才的立足点放在使受教育者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素质教育。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提出了“重视基础、培养能力、适应发展”的教学工作思路。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既适宜于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继续攻读材料科学、材料工程、凝聚态物理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目前约占毕业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材料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人才梯队;也适宜于到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大型公司、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应用性研究以及管理工作。

三、培养规格与培养途径

要求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数、理、化学基础;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在材料制备、材料表征和材料的性能三方面受到实验的训练;熟练掌握英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学科的英文文献;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一定的材料研究和应用设计能力。为进一步发展为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和科研能力的面向材料工程的应用基础人才奠定知识基础。

根据上述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强调材料科学的共同基础,注重材料的制备、材料的表征、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基础,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跟踪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的课程体系中,在充分地理解材料科学具有交叉性的基础上,以打好数理化基础(公共基础课)、突出材料科学共性(专业基础课)和偏重材料科学的特定方面(专业课)的原则,统筹、有层次地设置材料科学的课程结构。教学计划,按四阶段设置:

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课与理科基础课,着重强化理、化和数学、计算机、英文训练;对数、理和化学的强化是通过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的改造实现的。除政治与品德修养类、体育等课程外,设《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及《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相关课程。

第二阶段为学科群基础课阶段,以物理与化学为基础,开设“理论物理”类的课程(材料物理包括《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四个课程单元),《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等课程,同时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各有所侧重,以使材料物理和化学方向的学生具有共同交流的基础,为向各专业发展,理解材料物理性质和结构,以及材料表征和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阶段为专业主干课程,在材料科学的共同基础上,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表征》为主线,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分别强调功能材料的基本内容和材料合成的基础,互有交叉。

第四阶段为专业课程和专业训练阶段,结合在专业实验室和毕业论文中的研究训练,有针对性地选修专业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使学生尽早接触材料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以使学生在先进功能材料,特别是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受到了良好全面的训练,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此外,还进行计算机与英语的强化教育。计算机基础对于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工作者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材料设计”(包括分子设计和微结构设计)的基础。正在孕育和发展中的计算材料科学是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一个发展趋势。

从两个方面强化计算机基础:一是在基础课阶段开设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等级的计算机考试;二是在学科群基础课阶段和暑期学校,进行计算机接口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学习。

在英语基础方面,除公共外语课外,还通过一下两个方面加强英语教学:(1)采用英语讲义讲授《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2)组织学生阅读材料科学原始文献并进行小型报告会的方式加以辅导和考核。并利用暑期学校邀请外国专家作学术报告。

四、课程体系

[高分子材料] 南京大学朱俊杰团队《德国应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用于癌症多模式治疗

南京大学朱俊杰团队《德国应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用于癌症多模式治疗 2019-05-07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朱俊杰教授课题组近期在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用于癌症多模式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论文“A Catalase-Lik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hybrid for O2‐Evolving Synergistic Chemoradiotherapy”于2019年5月2日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这项工作是朱俊杰课题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陈小元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化学化工学院何智梅博士、生科院王晨博士和南昌大学黄小林博士为共同一作,朱俊杰教授、澳门大学代云路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喻国灿博士和陈小元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近年来,朱俊杰教授与陈小元教授合作在生物标志物检测、纳米诊疗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Theranostics 2018, 8, 3461–3473; Small 2019, 15, e1804131)。在快速生长的肿瘤附近,畸形血管供氧不足,形成了肿瘤组织严重缺氧的特点。进一步地,乏氧会诱导肿瘤的迁移、侵袭和转移,并制约光动力治疗、放疗等需氧治疗的疗效。为了提高乏氧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提高肿瘤处氧气含量;2)基于高原子序数元素(如Au、Bi、Hf等)的材料具有较大的X射线能量衰减系数,可以有效地将X射线能量沉积在肿瘤处,从而最佳地利用放疗辐射。

在临床上,放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或化疗联用以有效铲除肿瘤,防止肿瘤的复发。目前,尽管关于协同治疗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是由于肿瘤对治疗的抗性,大多数的抗肿瘤效果欠佳。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两个课题组密切合作,提出原位催化产氧策略,基于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金纳米颗粒(AuNP)纳米复合物(MOF-Au),实现氧气增强的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在这个工作中,金纳米颗粒修饰具有以下优点:1)增敏乏氧癌细胞对X射线的响应性;2)赋予MOF相对稳定性,防止在递送过程中的过早降解;3)使得MOF具有类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催化肿瘤代谢产物H2O2生成氧气,提高氧气依赖的放疗疗效。该MOF-Au仍具备MOF的高度有序多孔结构,用于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的高效负载。体外和体内研究证实,装载有药物的MOF-Au 纳米复合物具有放疗增敏效应,能缓解肿瘤处乏氧,显著抑制肿瘤生长,降低系统毒性,为多模式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策略。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34004, 21427807)、科技部国际合作基金(2016YFE0130100)和博士后科研基金(2018M640472)等经费的资助。 全文链接: 来源:南京大学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我们的微博:0,欢迎和我们互动。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每章典型例题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 例题1 1mol 理想气体于27℃ 、101325Pa 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到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到97 ℃ ,则压力升到。求整个过程的W 、Q 、△U 及△H 。已知该气体的C V ,m 恒定为? ?K -1 。 解题思路:需先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有关状态: (T 1=27℃, p 1=101325Pa ,V 1)→(T 2=27℃, p 2=p 外=,V 2=) →(T 3=97℃, p 3=,V 3= V 2) 例题2水在 -5℃ 的结冰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计算时要利用0℃ 结冰的可逆相变过程,即 H 2O (l ,1 mol ,-5℃ ,θ p ) s ,1 mol ,-5℃,θ p ) ↓△H 2 ↑△H 4 H 2O (l ,1 mol , 0℃,θp )(s ,1 mol ,0℃,θ p ) ∴ △H 1=△H 2+△H 3+△H 4 例题3 在 时,使 5.27 克的甲醇(摩尔质量为32克) 在弹式量热计中恒容燃烧,放出 的热量。忽略压力对焓的影响。 (1) 计算甲醇的标准燃烧焓 θ m c H ?。 (2) 已知时 H 2O(l) 和CO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 kJ·mol -1 、- kJ·mol -1 , 计算CH 3OH(l)的θ m f H ?。 (3) 如果甲醇的标准蒸发焓为 ·mol -1 ,计算CH 3OH(g) 的θ m f H ?。 解:(1) 甲醇燃烧反应:CH 3OH(l) + 2 3 O 2(g) → CO 2(g) + 2H 2O(l) Q V =θ m c U ?=- kJ/32)mol =- kJ·mol -1 Q p =θ m c H ?=θ m c U ?+ ∑RT v )g (B = (--×××10-3 )kJ·.mol -1

环境化学(戴树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1.《环境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本考试大纲侧重于环境污染化学,着重于各类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等经典内容。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式、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化学物质结构与毒性关系,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生物浓缩机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需加以重点掌握。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环境化学发展及基本内容 1.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 水环境化学 2.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 3.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着重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4.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行为与归趋模式。着重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等典型机制与迁移转化模式。 5.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营养物质的来源;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湖水的营养化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化学 6.大气中污染物的特征; 7.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温室效应;气相大气化学: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 液相大气化学:酸沉降化学、大气中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化学); 8.重要的大气环境化学问题:光化学烟雾的定义、特征及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主要参与物质;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危害及防治;光化学烟雾与硫酸型烟雾的对比;太阳和地球辐射间的能量平衡;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及防治对策;降水的化学组成;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酸雨的危害及防治;大气平流层的组成;臭氧层的形成和耗损的化学反应;臭氧洞的危害;臭氧层破坏现状及防治。 土壤环境化学 9.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 10.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 11.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典型的迁移过程)。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性,扩散质体,流动吸附与分配作用,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 12.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13.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生物蓄积,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 14.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耗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15.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氮硫的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16.污染物质的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效应;重金属元素在诸圈层中的转化效应有机污染物在诸圈层中的转化效应。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7.重金属元素(汞、砷)形态; 18.微生物对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作用; 19.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发展动向,掌握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天然水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上学期)每章典型例题.doc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 例题1 1mol 理想气体于27℃ 、101325Pa 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到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到97 ℃ ,则压力升到1013.25kPa 。求整个过程的W 、Q 、△U 及△H 。已知该气体的C V ,m 恒定为20.92J ?mol -1 ?K -1。 解题思路:需先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有关状态: (1mol, T 1=27℃, p 1=101325Pa ,V 1)→(1mol, T 2=27℃, p 2=p 外=?,V 2=?) →(1mol, T 3=97℃, p 3=1013.25kPa ,V 3= V 2) 例题2 计算水在 θp ,-5℃ 的结冰过程的△H 、△S 、△G 。已知θ)(,,2l O H m p C ,θ )(,,2s O H m p C 及 水在 θ p ,0℃的凝固焓θm con H ?。 解题思路:水在 θp ,-5℃ 的结冰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计算时要利用θp ,0℃结冰的可逆相变过程,即 H 2O (l ,1 mol ,-5℃ ,θp 2O (s ,1 mol ,-5℃,θp ) ↓△H 2,△S 2, △G 2 ↑△H 4,△S 4, △G 4 H 2O (l ,1 mol , 0℃,θ p H 2O (s ,1 mol ,0℃,θ p ) △H 1=△H 2+△H 3+△H 4=θ)(,,2l O H m p C (273K-268K )+θ m con H ?+θ )(,,2s O H m p C (268k-273K) △S 1=△S 2+△S 3+△S 4=θ)(,,2l O H m p C ln(273/268)+ θm con H ?/273+θ )(,,2s O H m p C ln(268/273) △G 1=△H 1-T 1△S 1 例题3 在 298.15K 时,使 5.27 克的甲醇(摩尔质量为32克) 在弹式量热计中恒容燃烧,放出 119.50kJ 的热量。忽略压力对焓的影响。 (1) 计算甲醇的标准燃烧焓 θ m c H ?。 (2) 已知298.15K 时 H 2O(l) 和CO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285.83 kJ·mol -1 、- 393.51 kJ·mol - 1,计算CH 3OH(l)的θ m f H ?。 (3) 如果甲醇的标准蒸发焓为 35.27kJ·mol - 1,计算CH 3OH(g) 的θ m f H ?。

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附件1 南京大学在职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侧重于工程应用,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特别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利用双休日集中授课与学生平时自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学位论文由学院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研究生所在单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学习年限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两年半左右。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与管理 2.现代分析技术与质量管理 3.材料化学与工程 4.制药技术与管理 5.精细化工技术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4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学位课程公共课:基础英语、自然辩证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 专业课:高等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化工技术、药物化学、现代有机合 成 2.方向选修课程: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分离科学、光谱与色谱技术、在线分析与质量控制、 高分子科学基础、功能材料、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制剂新技术、精细化学 品导论、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 3.必选课程:现代化学化工前沿进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与应用价值,可以是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够体现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或工程设计。 3.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攻读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企业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由化学化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环境化学考研经验

我是刚考完研的一名普通学生,由于英语与数学的严重失误今年考上的希望不大,但早在考前我就决定考完发一个关于环境化学的帖子,一方面分享下复习的一些不成熟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经历考研这一阶段的总结。 首先,我这里说的环境化学是以南开大学戴树桂教授的经典教材《环境化学》与南京大学王晓蓉教授93版《环境化学》为考察课本的相关专业(主要是环境科学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考查科目,根据我周围同学的报考情况,主要集中在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山东大学、哈工大等招生单位,上述地方南京大学可以买到真题、中科院网上有回忆版公开的是07年真题、南开大学公开的是06年真题,其余的地方真题也能通过一些渠道获得,但个人观点是没有太大必要。但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的真题侧重课本更多,特别是南大南开,而研究所的题更具开放性,但近两年这一趋势并不明显了。 其次,参考书虽然确定但因为我考的是研究所,所以必要的拓展阅读是很有帮助的,这里我的建议是除上述两本外,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武汉大学邓南圣教授的《环境化学教程》、十一五规划教材《环境化学实验》、北大唐孝炎的《大气环境化学》、陈静生的《水环境化学》、王连生译的《环境有机化学》、山西大学孟紫强的《环境毒理学教程》、东华大学奚旦立的《环境监测》、清华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与清华出版社翻译的老外的《环境化学》(第二版)、南开陈甫华等翻译的老外的《环境化学》等教材,至于中科院《21世纪的环境化学》、戴树桂《环境化学进展》、赫次英格的《环境化学手册》那几个分册有时间可以翻阅一下。期刊方面国外关注下ES&T就够了,国内生态中心的《环境化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环科院的《环境科学研究》环科学会的《中国环境科学》要适当看一下,了解一下前沿与基本的科研思路。别的参考也可以看,但权重大的个人认为就上面那几个了。 再次,这里讲一下我的方法,我开始复习专业课约在9月中旬,第一轮就是比着课本做笔记,每看一章要做课后题(很重要,很多时候就考课后题),这一轮结束后就已经11月了,然后我第二轮基本是以专题的形式来复习的,这时候看的参考书和资料比较多,第三轮已经到12月了,这时候主要就是理解与记忆,将知识点串成网,这时候看了下真题(不局限于报考院校,各处均可),然后就去考试了。 最后,我说一下资料,我的电子版资料都是网上找的,主要来源就是精品课程网站(主要是南开的),南开的课件比较好,重点都用五星表示了出来,至于那些模拟题我建议看有答案的,至于资料具体在哪里,有心人自会找到。网址如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script/envche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jpkcweb/hjhx/course/index.as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ziyuan/94/zjdxjpkc/crs/hjhx/main.as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web/sub ... mp;SubMenuCode=110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jpkch/2007/hjhx/index.htm http://222.16.42.183/hjh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jpkc/huanjinghuaxue/kcfzr01.html 这里我说一下环境化学二轮复习要关注的几个专题(1~2天看一个),希望考生关注的是界面层次的环境化学行为与全球尺度的环境化学现象与PTS。总体说环境化学知识面较广,有些知识点也比较深,但只要认真准备,考题并不难。但我以后估计无法研究环境化学了,再次bs下今年的英语命题组,另外希望大家认真准备数学(我的惨痛教训)。 1水体富营养化 2光化学烟雾 3温室效应 4酸沉降 5臭氧层消耗

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2010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三小时) 3.原子量:Li:6.941,Ni:58.6934,Co:58.9332,Mn:5 4.938,O:1 5.999;电子电量:1.6022× 10-19 C 一、 名词解释(40分,每题4分) 1.磺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 苯与浓硫酸(98%以上)作用,环上的氢被磺酸基(—SO3H)取代,生成苯磺酸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 苯与卤代烷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苯环上的氢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苯的反应称为傅瑞德一克拉福茨(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2.极性相近原则与溶度参数原则 极性大的高聚物可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高聚物可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就越易互溶,这就是极性相近原则。 例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非极性高聚物能溶于苯、石油醚、己烷等烃类非极性溶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等极性高聚物能很好地溶于极性溶剂丙酮,聚乙烯醇等强极性高聚物能溶解于强极性的水中。 一般地,如果高聚物与溶剂的溶度参数之差绝对值小于1.5时,便可能很好地溶解,而且溶质与溶剂的溶度参数越接近或相等,则可能溶解得越好。 这就是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3.玻璃化温度与粘流温度 T g是玻璃态与高弹态相互转化的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 当温度再逐渐升高到超过T f时,形变又急剧呈直线上升,实际上就是能任意发生形变,这就是材料的粘流态。T f是高弹态与粘流态相互转化的温度,称为粘流温度。 4.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从高温(T h)热源吸收(Q h)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理想热机用来对外做功W,另一部分Q c的热量放给低温(T c)热源。这种循环称为卡诺循环。 卡诺定理: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和同温冷源之间的热机,其效率都不能超过可逆机,即可逆机的效率最大。 5.重心规则与重心原理 重心规则用于判断无变点性质。“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重心位,则该无变点为低共熔点;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交叉位(边侧),

南京大学200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生物化学二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在”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 2.本科目不允许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一. 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20分。答错一题,倒扣0.5分,不答者不倒扣) 1. 假尿苷分子中的碱基不是真正的尿嘧啶,而是尿嘧啶的衍生物。 2. 腺嘌呤核苷酸是辅酶A,NAD+和FAD的组成成分。 3. 维生素B5和维生素B6都是吡啶的衍生物。 4. 茚三酮试剂能测定蛋白质中的肽键的数量。 5.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遗传物质。 6. 胶原蛋白是一种糖蛋白。 7. 用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的含量时,甲醛的作用是使氨基酸的-NH3+酸性增强。 8. 一种糖的D-型和L-型是对映体。 9. 固定化酶的一个缺点是很难作用于水不溶性底物。 10. 在结构上与底物无关的各种代谢物有可能改变一些酶的Km值。 11. 生长因子的受体都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 12. 脂溶性激素的受体实际上是一种反式作用因子 13. 促黑激素和褪黑激素的本质上都是多肽 14. NAD+在340nm处有吸收,NADH没有,利用这个性质可将NADH与NAD+区分开来。 15.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FAD与酶蛋白之间与共价键结合, 16. 嘧啶合成所需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与尿素循环所需要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是同一个酶。 17. 羧化酶都需要生物素(Biotin)作为辅基。 18. DNA聚合酶I,II和III都属于多功能酶。 19. HIV的基因组实际上是一种多顺反子mRNA。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错答不倒扣,每小题1分,共18分) 1. 从一种动物病毒中分离得到的DNA,显示Chargaff碱基组成规律,并且能抗外切核酸酶,则此DNA为: (1)单链线状(2)单链环状(3)双链线状(4)双链环状 2. 蛋白质的热变性主要是: (1)破坏氢键(2)破坏离子键(3)破坏疏水键(4)破坏水化层 3. R-A-G在PH7.0时所带的净电荷为: (1)-1 (2)0 (3)+1 (4)+2 4. 当[S]=Km时,游离[E]和[ES]复合物浓度的关系为: (1)2[E]=[ES] (2)[E]=3[ES] (3)[E]=[ES] (4)1/2 [E]=[ES] 5.热变性DNA具有下列那种特性? (1)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260nm处的光吸收下降 (3)GC对的含量直接影响Tm值 (4)形成三股螺旋 6.下列那种原因中,哪个会导致Hb与氧亲和力下降? (1)一分子氧和脱氧Hb分子四个结合部位中的一个结合 (2)一分子氧和脱氧Hb分子中α亚基结合 (3)红细胞内DPG浓度下降

南京大学环境化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昨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最后征途,今天生物钟习惯性地在7点叫我起床,于是坐下来开始写点什么,希望发挥一下余热。 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保护地球,去做没有多少人做的环保。于是本科专业环境科学即将毕业的我,选择了南大的一大王牌——环境化学。要我说,能完全把考研坚持下来的人都是英雄,只有考过的人才能体会。 政治: 拿到题,就觉得怎么考的有点简单啊?不会今年的题会变简单了吧?唉,哪管的了那么多,赶紧答题吧!逐渐发现,今年竟然就考了仅仅一个哲学原理。有点雷。加入思想修养后,加上去年那么多的车祸,有道题是关于交通安全的。当然大家都看到真题了,就不多说了。 英语: 英语是我的强项,但是我仍然不敢放松,把单词狠狠地背,把作文狠狠地读。拿到试卷,完形填空觉得并不难,可是阅读就有点让我雷了。想不起来阅读前3篇是什么了,但是第4篇印象太深刻了——关于美国经济界银行坏帐政策的一篇文章,我估计是从什么出来的。总之这四篇阅读让我来来回回看了3遍,可最后一篇还是太纠结。后来问问自己学经济的同学,人家说:我就最后一篇看懂了。我晕倒,大多数人刚好反过来。 再说翻译,是关于森林生态的。里面有个很关键的词,community,当然不能直接翻译了,这个词可能是环境、生态、农业专业的同学才能立刻翻出来的词,意思是“群落”。可惜其他同学可能又要丢分了。 小作文:这么多年了,一直是写信,可既然是“不按常理出牌”,所以就破天荒地来了个通知。 大作文:又是关于文化融合的,一个大火锅,里面是什么道、佛、儒、莎士比亚,总之就中西文化大杂烩,底下一行字:文化火锅,既美味又营养。 可能大家不知道火锅这个词,的确比较偏,chaffy dish,这是比较标准的,当然用hotpot 也无可厚非。总之挺崩溃的。 从00到09年的题,每次我都能剩余至少50分钟,可这次我只剩下了3分钟,今年的题可想而知。当然了,对于考过GRE,托福,雅思的大牛们,这点不在话下,可惜你们考了GRE这些应该去出国,而不是窝在国内读研。 数学: 人有长处也必有短板,这就是我的短板。 我考的是数学二,相对简单,但是我还是逃脱不了厄运。痛苦还是少说为好,总之还是不按常理。没有大家叫嚣的数学书上原定理的证明,反正我是只完完全全做出了2道大题,选择题有胡选的,填空题也有几个不会。我是完败于数学,过线是没戏了。我同学,他数学学得很好,不过是考南开,专业和我一样,来了一句,他必丢40分。我晕! 考完走在路上,我走着走着,突然蹲到地上,开始狂哭,也不顾周围的人,想想自己在数学的煎熬下,原本希望考个100分就行,好歹过线啊,现在却落得个绝对没戏的结果,心碎的一塌糊涂。可能就40来分吧,让大家见笑了。 专业课: 专业课就是环境化学了。早上大哭过后,下午才有了稳定状态接着考专业课。 今年的专业课前面名词解释有一个Dobson单位,可能有人不知道。还有论述题都不难。可后面的分析题、计算题就有点诡异的感觉了。什么分配系数,BCF,都不能直接在书上找

南京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化学 考研试题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环境化学试题 一、填空与选择(30分) 1.如果直接光解是某种污染物从大气中去处的重要转化途径之一,可推知该污染物在结构上应该具有如下特色: A具有发色团或可吸光化学基团; B具有饱和六元环;C具有三个双键; D具有氢键。2.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食用含有烷基汞的鱼引起的,究其可能根源是工厂排放的无机汞,在环境生物作用下,受_______催化,生成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并富集的烷基汞。 A辅酶Q10 B辅酶FADH2 C维生素B12衍生物甲基钴氨素 D维生素B6衍生物甲基钴氨素3.通常将Fe3+称为不溶性铁,而将Fe2+称为可溶性铁,这可能与Fe3+是_______,Fe2+是________,而OH-是____有关。 A软酸,硬酸,软碱 B硬酸,软酸,硬碱 C软酸,硬碱,软酸 D硬碱,软碱,硬酸 4.外来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后,可能有多种存在形态。研究表明,其中_______形态是植物排泄或脱毒的一种形式。 5.当时间为零时,引起废物好氧降解的一种细菌个数为1×106个/L,10分钟后为2×106个/L,60分钟后为4×106个/L,90分钟后为7×106个/L,120分钟后为1×107个/L,请判断该细菌处于生长曲线的_____. A对数期与静止期之间 B静止期与衰亡期之间 C停滞期与对数期之间 D静止期 6.天然水体存在的颗粒态金属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不同形态的同一金属其______不同,_______是主要的颗粒态金属的形态分离技术。 A价态,化学提取法 B毒性,浸提法 C毒性,伏安法 D生物有效性,化学试剂连续提取法 7.分配与吸附是不同的,分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吸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土壤粘土矿物是由______________风化形成的,均为____________结晶构造,由__________相重叠而成,只是________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气中消除颗粒物的量一般湿沉降约占80~90%,干沉降只有10~20%。但是无论_______或_________对_________颗粒均没有明显去处作用,因此可造成广域污染。 10.最一般的大气层分层模式,是将大气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大气层成分、组成含量等的变动情况,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常用的分层方法主要是基于大气的________层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的存在,水蒸气只能在___________找到。 二、辨析题(请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48分) 1.Pullman等学者提出的多环芳烃致癌K区理论指出,若多环芳烃K区的复合定域能小于3.31?,L区的复合定域能大于 5.66?,则其具有致癌活性,然而生物体内最终致癌剂不是多环芳烃本身,而是其代谢产物,因此K区理论的许多预言与实验事实相矛盾。

大学物理化学公式集(傅献彩 南京大学第五版)

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δW =δW e +δW f (1)膨胀功 δW e =p 外dV 膨胀功为正,压缩功为负。 (2)非膨胀功δW f =xdy 非膨胀功为广义力乘以广义位移。如δW (机械功)=fdL ,δW (电功)=EdQ ,δW (表面功)=rdA 。 热 Q :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焓 H =U +pV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容 C =δQ/dT (1)等压热容:C p =δQ p /dT = (?H/?T )p (2)等容热容:C v =δQ v /dT = (?U/?T )v 常温下单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3R/2 常温下双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C v ,m r =5R/2 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之差: (1)任意体系 C p —C v =[p +(?U/?V )T ](?V/?T )p (2)理想气体 C p —C v =nR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pV γ=常数 TV γ-1=常数 p 1-γT γ =常数 γ=C p / C v 理想气体绝热功:W =C v (T 1—T 2)=1 1 -γ(p 1V 1—p 2V 2) 理想气体多方可逆过程:W =1 nR -δ(T 1—T 2) 热机效率:η= 2 1 2T T T - 冷冻系数:β=-Q 1/W 可逆制冷机冷冻系数:β=1 21T T T - 焦汤系数: μ J -T =H p T ???? ????=-()p T C p H ?? 实际气体的ΔH 和ΔU : ΔU =dT T U V ??? ????+dV V U T ??? ???? ΔH =dT T H P ??? ????+dp p H T ???? ? ??? 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Q p =Q V +ΔnRT 当反应进度 ξ=1mol 时, Δr H m =Δr U m +∑B B γRT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dT B C T H T H 2 1 T T m p B 1m r 2m r ? ∑??,+=γ 热力学第二定律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本科生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 1 学时 ) 1.1 生物化学的涵义 1.2 生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1.3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 1.4 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要求:了解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了解生物化学产生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成果,了解生物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与其它学科的 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生物化学的涵义;生物化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二章糖类化学 ( 5学时) 2.1 糖类的概念 2.1.1 糖类的概念 2.1.2 糖的分类 2.1.3 糖类的主要生理作用 2.2 单糖 2.2.1 单糖的分类命名常见单糖 2.2.2 单糖的结构 2.2.2.1 糖的链状结构 2.2.2.2 单糖的环状结构 2.2.2.3 单糖的构象 2.2.3 单糖的性质 2.2. 3.1 物理性质 2.2. 3.2 化学性质 2.3 寡糖 2.3.1 寡糖的命名 2.3.2 主要的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的结构性质

2.4 多糖 2.4.1 均一多糖 2.4.1.1 淀粉糖原 2.4.1.2 纤维素几丁质 2.4.2 不均一多糖 2.4.2.1 细菌细胞壁 2.4.2.2 细胞间质 学习要求:掌握糖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单糖的结构和性质,区分单糖的构型和构象,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醛糖和酮糖,α型与β型等重要概念,熟悉单糖的氧化性与还原 性等重要化学性质及其意义;了解三种主要的二糖的结构和性质;掌握重要的多 糖:淀粉与糖原的结构与性质比较,了解其它多糖的种类与生理意义。 学习重点:单糖的结构和性质;淀粉与糖原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脂类化学 (4学时) 3.1 脂类的概念 3.1.1 脂类的概念 3.1.2 脂类的分类 3.1.3 脂类的生理作用 3.2 脂肪酸 3.2.1 脂肪酸的概念 3.2.2 脂肪酸的结构 3.2.3 脂肪酸的物理性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3.2.4 必需脂肪酸 3.3 单脂 3.3.1 甘油三酯 3.3.1.1 甘油三酯的结构命名 3.3.1.2 甘油三酯的物理性质 3.3.1.3 甘油三酯的化学性质 3.3.1.4 甘油三酯的生理作用 3.3.2 蜡

南京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二》考试试题答案

南京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分子生物学834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三分,共十题) 1 C值矛盾2顺式因子3 断裂基因4 返座子(retroposon)5 单核苷酸多态性6 卫星DNA 7 SnRNA 8 反密码子9 基因组10 DNA 半不连续性复制 二填空(每空一分) 1 DNA是由()通过()连接起来的高聚物,()和()稳定了DNA的双螺旋构象,这种结构模型是由()和()两位科学家最先提出。 2 双链DNA被分开成为两条单链DNA的过程被称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和()。 3 多肽翻译过程中,第一个被加入的氨基酸是()。 4 转座作用可能引起的突变类型包括(),()和()。 5 真核生物tRNA的成熟过程需要通过拼接去除内含子,这个过程需要()和()两种酶。 6 逆转录酶所具有的三种类型的酶活性分别为(),()和()。 7 大肠杆菌RecA蛋白的主要功能包括()和()。 三选择题(每题二分,共二十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正确) 1 Holliday 模型是用于解释一下哪种机制的 A RNA转录 B 蛋白质翻译 C DNA复制 D DNA同源重组 2 疯牛病是由一类被称为Prion的病毒引起的。构成Prion的物质包括 A 只有RNA B 只有DNA C 只有蛋白质 D RNA和蛋白质 3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SD序列的作用是 A 提供一个mRNA 转录终止子 B 提供一个mRNA转录起始子 C 提供一个核糖体结合位点 D 提供了翻译的终点 4 冈崎片段出现在下列哪种过程中 A DNA复制 B RNA转录 C RNA拼接 D 蛋白质翻译 5 以下关于免疫球蛋白多样性(immunoglobulin diversity)原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编码可变区(V区)的DNA片段数目多 B V-J或V-D-J之间的连接有多种选择 C 编码区较高频率的基因突变 D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过程中的等位基因互斥现象(allelic exclusion)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

Electrochemistry Reference books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北京大学《物理化学》 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 7th Ed., Peter Atkins, Julio de Paul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课件下载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 下载密码: jg4103

学习物理化学(电化学)的特点和要点 1.通过自学接受知识 2.学习严谨推理和归纳本领 3.掌握电化学的定位和特点 4.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Physical Chemistry Thermochemistry,Electrochemistry, Photochemistry,… Colloid Chemistry,Catalysis,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Electro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Solution electrochemistry (electrolyte solution) Equilibrium state electrochemistry Thermodynamics Solid electrochemistry Photoelectrochemistry Bioelectrochemistry Quantum Chemistry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chemistry 1. Long history 1. Long history 2. Wide application 2. Wide application 3. Electrochemical phenomena exist everywhere 3. Electrochemical phenomena exist everywhere

南京大学出站材料要求

1、期满出站报送纸质材料: (1)《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一式2份);(与博士毕业论文格式相似,包括封面、目录、内容) (2)《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一式5份); (如是在职博士后,选“回原工作单位”;如是统招统分博士后则选“流动到新单位” 或“留设站单位”;右下方须有校验码) (3)《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业务考核表》;(一式5份) (4)《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审批表》;(一式5份) (第一栏“流动站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的考核意见”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业务考核表》均须经博士后所在流动站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字并盖章) (5)《接收函》;(一式5份) (统招统分博士后由出站接受单位出具,须盖接受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在职博士后回原单位不需提供《接收函》) (6)《联系导师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工作评价表》(一式2份); (由博士后联系导师填写意见、签字); (7)《南京大学博士后期满离站科研工作评审表》(一式2份);(需院系、合作导师组织答辩) (8)《南京大学博士后离站个人总结表》(一式2份); (所在流动站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字并盖章) (9)《出站博士后科研成果汇总表》(1份); (10)《博士后研究人员更换资助项目负责人申请表》(一式2份); (11)《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总结报告》(一式4份); (12)《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经费决算表》(一式4份);(须到学校财务处盖章确认) (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总结报告》(2份);(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 (须到学校财务处盖章确认) (14)《南京大学教职工办理离校手续表》; (15)在站期间发表论文(1份);(包括封皮、目录、首页复印件及获奖情况) (16)身份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或子女出生证)复印件(各2份); 统招博士后请提供3份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须正反复印); (17)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1份);博士后工作证。 (18)集体户口页复印件1份(户口在我校博士后集体户口的统招人员)。 提醒: 1)第2、3、4、5项表格请在“中国博士后”网站网上填报、在线打印;把第2、3、4、5项表格 装订成完整的一份,并贴照片。共上报5份,一份原件; 2) 其中:第6、7、8、9、10、11、12、13、项表格可到学校博士后网站表格下载区下载打印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019863.html,);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羧基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D.氢键 E.二硫键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biooo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biooo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 A.8 B.>8 C.<8 D.≤8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D.半胖氨酸

材料化学的发展前景概述

材料化学的发展前景概述 摘要: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材料化学,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将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对其做出阐述。 关键字:材料化学材料科学研究概况 材料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3],可是材料到底是什么呢?从本质上来讲,材料是一种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化工原料、化学用品、食品、药物等都不能称为材料,材料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 80年代以来,人们将新材料、信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3],由此不难发现,材料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就是利用化学变化和物理手段来加工出形式各样功能新颖的新材料。这是在化学角度上研究材料结构、制备、组成、性能、表征和应用的新兴学科。材料化学不仅是材料科学的分支之一,更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科学科,具有明显交叉科学、边缘学科的特点。材料化学的研究范围涉及所有的材料领域(本文主要介绍材料化学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新型材料在制备、生产、应用和废弃等过程中的化学性质的变化,且涵盖各类应用材料的化学性能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应用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材料化学学科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生物医药领域 在医学领域,材料化学可谓是必不可少的,新材料的不断产生和应用在医学领域掀起一次次的技术和观念革命,不断推动着医学技术的前进与发展。微创介入技术的诞生,使得多年来医疗服务中追求已久的“及时,微创,无痛,舒适”的观念终于得到实施,特殊材料使得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以有效减少病人的出血、创伤和感染,使病人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得又快又好,尤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更是疗效显著。纳米材料的应用更是在医学领域掀起了风暴,如空心结构的纳米粒子利用纳米材料特有的小尺寸效应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贵金属——纳米银以其超强的还原能力和优异的杀菌疗效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抗菌材料,而目前正在研发的用于医学方面的纳米机器人相信其一旦问世,也会给医学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 目前由于多种新材料的诞生和应用,越来越多衰竭或坏死的器官可以被新研发出的人造器官所取代。其生理功能也与移植器官的功能不想上下,甚至更为优异。而且没有免疫排异现象,患者的恢复时间也较快。虽然此项技术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但是相信日后必将在医学领域带来一场革命。当然,这一切还要依托材料科学的进步与化学手段的发展。材料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不仅限于此,医疗观念、技术、手段、器械等的不断进步都与材料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所以说材料化学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与推进作用 2.信息技术领域 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及通信技术同样也离不开相关的材料和成型工艺,而化学学科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现代芯片制造设施基本上是一个化学工厂,在这个工厂里,通过使用化学手段,如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刻蚀,将分子物质转化成具有特定电子功能的复杂三维复合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大大推动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所以说材料化学将会激活一个新领域的发展,其中一个可能的例子就是光子电路和光计算机的产生。 3.环境和新能源领域 物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环境不友好的废料,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致力于减少整个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加工流程和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据此,可开发一些对环境无毒无害的新材料(如以秸秆为原料的可降解材料等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