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的出现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荷马史诗的开成, 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9-8 世纪因荷马史 诗而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采取的是“一长两会制” ,一长即军事首领,两会即长老会 和民众会,军事首领称为“巴西列斯” 。 对古希腊文化有影响的人物: 苏格拉底 Socrates 色诺芬 Xenophon 柏拉图 Plato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苏格拉底的观点: 1) 用“问答法”传播他的思想 2) “精神接生术” 3) 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而 4) 忽视了管理的特殊性 色诺芬 著作: 《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 ,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 作。 观点: 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家庭管理”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财产 的问题。 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 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 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 柏拉图 建立了“亚加德米”学院 著作: 《理想国》又称为《国家篇》 柏拉图通过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分工来体现他的管理思想 观点: 把人分为三等: a) 第一等是哲学家:职能是以其智慧来管理国家 b) 第二等是卫国武士:职能是以其勇敢来帮助统治者实施暴力和防御,c) 以保障从事各 种行业人们的生活需要。 d) 第三等是民间艺工:职能是通过劳动供给国家物质财富,e) 且接受上面两个等级的 统治。 认为人的本性是由三部份组成: 理性:最优秀的部分,当它统率和指导其他部分时,灵魂就有了智慧的品性 意志:是灵魂发起行动的部分,当它帮助理性控制欲望时,灵魂就有了勇敢的品性 欲望:最低劣的部分,当欲望受到控制时,灵魂就有了节制的品性 亚里士多德 著作: 《政治学》 观点: 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 发展了色诺芬“家庭管理”的思想 提示了事物内在发展规律,他认为,一切具体事物都归结于“形式”和“质料” 。形式是事物 的目的因和动力因,因此是积极能动的因素; 而“质料”即物质,则是消级被动的因素。 古罗马的管理思想 具体的体现: 1) 古罗马首先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2) 罗马人具有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3) 具备 4) 了遵守纪律的品格,5) 以及以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其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能 力 贾图的著作: 《论农业》 瓦罗的著作: 《论农业》 ,书中讲到:农庄人员的选择; 对于监工,应该受到一点教育。 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 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管理世界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 罗马天主教强调教徒必须服从教会权威

罗马天主教严密的管理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 第 1, 层次分明的组织结构 第 2,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运用“幕僚职能” 阿奎那的管理思想 著作: 《神学大全》 ,阿奎那被中世纪奉为“神学之父” 观点: 1) 宇宙秩序是按等级的阶梯来安排的,2) 即从非生物体——人——圣徒——天使——上 帝 3) 自然的观点占重要的地位: a) 每一个人对于获得仅与自然有关的东西,b) 胜过于其它任何东西 c) 当各人有自己的业务需要照料时,d) 人世间的事务就会处理得更有条理 e) 如果各人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满意的话,f) 可以使人类处于一种比较和平的境地 4) 对一系列经济问题进行了论述 # 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 著作: 《君主论》 (最有代表性)《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 、 、 观点: 1) 把“仅力欲望”和“财富欲望”看作是人性的基础。 “人性本恶论”认为必须使用强制手 段对人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达到目标 2) 。 “物质利益决定论” 认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 质利益。 3) 对政治体质的研究认为: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4) 人 民 比 国 王 高 明 , 5) 这里的人民是指 6) 新兴的资产阶级。 7) 领导者的素质问题,8) 第一次运用“案例”分析,9) 说 明了一个 君主应该 具备 10) 的条件和才能。 莫尔的管理思想 托马斯 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著作: 《乌托邦》 莫尔观察到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观点: 1) 注意生产的布局和生产的组织 2) 主张用民主的方式选举政府官员 3) 社会经济是按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的 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欧洲的 14-16 世纪为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一个重大的成果就是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其生产关系的出现必须在经济上具有两个条件: 1) 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有一定人生自由的劳动者 2) 有少数人手中积累了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货币财富 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典管理思想的影响表现为: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格得以解放,还人以本来面目 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储备了条件 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 ,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哥白尼开创了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时代 人类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科技、管理 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1)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 2) 古典管理思想阶段:以工业化生产为主要背景,3) 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管理的最 基本的指 4) 导思想 5)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资本主义精神来源于

文艺复兴宝贵的精神财富 资产阶段革命的思想武器来源于文艺复兴宝贵的思想财富 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 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一个先决条件:人必须要从奴性走向自由。最先强调的是:人文主义 在自然科学上,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伦面和麦哲伦在地理上的伟大发现,为工业革命后的科 技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精神来源的三大伦理: (简答题) 1) 新教伦理——是对教会的中央集权的挑战 路德——提出“天职”的概念 加尔文——提出上帝选民的概念,分为“弃民”和“选民” 。在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就是“选 民”和“弃民”的标志。 新教伦理的观点: a) 浪费时间是万 b) 恶之源 c) 乐于从事工作,d) 不 e) 劳者不 f) 得食 g)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意志 h) 消费超过基本的需求就是浪费,i) 因而 j) 是有罪的 2) 个人自由的伦理——保护个人权利 马基雅维利——代表作《君主伦》 ,认为人性本恶 霍布斯——代表作《利维坦》 ,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建立国家来保障社会的和平,提出了“自然 状态”的国家起源说,否定了自由民主的观点。 洛克——代表作《政府论》 ,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立法权、行政权、监督权 洛克的思想: a) 人民受理智的自然法则支配,而 b) 不 c) 是受专横的统治准则支配。 d) 人类社会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 3) 市场伦理——是对地主贵族的挑战 亚当 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提出分工的理论 丹尼尔 雷恩——代表作《管理思想的演变》 ,再次强调亚当 斯密的观点 填空题: 人的个性解放,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首要条件 市场是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世纪 14-15 世纪主要是自然经济,到 17 世纪,产生了重商主义的经济理论,导致重农主义 的兴起。 亚当 斯密提出市场和竞争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 工业革命的产生 工业革命的产生是与纺织业的发展,圈地运动和蒸汽机的发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的纺织工业是工业革命的源头 蒸汽机的发明,为工业革命的爆发点燃了导火索 起初的蒸汽机叫火力机,发明人是铁匠出生的纽可门,后由瓦特改进。 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 纺织机——工具上的革命 蒸汽机——动力上的革命 工厂制度——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分工、动力、蒸汽机的利用是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管理思想的发展是和当时的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2) 使资本家在政治上得到了保证 3) 商业贸易的发达给资本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4) 工业革命的爆发使资本家获 得充足的动力 5) 文艺复

6) 兴和思想启蒙运动,7) 为资本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工厂制度对管理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汤因比 说过:对英国工业革命起关键作用的两个人: 1) 亚当 斯密——促进了经济思想的革命 2) 瓦特——促进了蒸汽机的革命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科技、管理 工厂制度对管理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由于大企业的建立,老板和工人之间形成了相互对垒的态势 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 当时的工厂,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a) 产品能否卖出去,b) 这是市场和竞争者问题 c) 产品质量和成本问题 d) 工人的管理问题 当时在培训管理人员时,传授的主要是生产技术,没有共同的管理原则,更没有管理理论的 实践的指导。 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对付工人的措施上,资本家通过以往的经验采取了三种方法: 积极劝诱(胡萝卜)方法 消极制裁(大棒子)方法 “工厂精神风气”的方法 亚当 斯密 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代表作是: 《国富论》 ,标志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完成 他认为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即资本主义的利已主义,经济思想的中心是自由市场 经济。 观点: 1) 分工问题 他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 a) 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 b) 分工可以使某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c) 可以减少从一项工种转向另一项工种所失 去的时间 d) 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 他所讲的分工有两种: 按产品分工,即专业分工 按工种分工,即职业分工 2) 控制职能 亚当 斯密认为,如果要真正对一个组织进行控制,就必须为自己的成绩对控制者负责。 3) 计算投资还本问题 亚当 斯密提出应用于购买和装置机器的方法 4) 经济人的观点 亚当 斯密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已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大卫 李嘉图 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观点: 1) 提出“工资规律” ,2) 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这是经营 管理中核心问题 3) 提出群氓假设: a) 社会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 b) 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 c) 行动 d) 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e) 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罗伯特 欧文 欧文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 欧文在实践上将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 欧文是最早的职业企业家 欧文不仅是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也是职业企业家的先驱 欧文代表着现代企业形态的职业经理人 工业革命的爆发正是现代管理的开端 欧文管理的试验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致力于工人的生活和

工作环境的改变: 1) 改善生活环境 2) 改变工作环境 3) 还规定了,4) 工厂经理敞开大门,5) 听取任何人对于规章制度的意见 第二阶段,以工厂中心的社区社会改革 对在新拉那克的学校进行改革 在社区中建立晚间的娱乐中心 查尔斯 巴贝奇 巴贝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机械计算机——差分机 管理思想: 1) 巴贝奇提出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 2) 巴贝奇发展了亚当 斯密的关于分工的思想。 分析了分工能提高效率的原因: a) 节约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b) 节省学习所耗费的材料 c) 节省一道工序转变到另一道工序所耗费的时间 d) 节省改变工具所耗费的时间 e) 由于经常重复同 f) 一操作,g) 技术熟练工人工作速度加快 h) 能改变工具和机器 3) 在解决劳资矛盾方面,4) 巴贝奇是工厂制度的保护者 他提出了工人工资的构成部分为:固定工资+利润+奖金 这种分配方法的作用: 工人同工厂的利害关系 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能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 鼓励工作提高技术和品德修养 能够消除隔阂共同繁荣 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哥白尼著作: 《天体运行论》 发生了四次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 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德国——美国 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大体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得以实现。 影响实现工业化进程的最主要的条件:资本、技术 到 19 世纪下半叶, 已经建立起以牛顿力学为主体的经典力学体系和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核 心的经典电磁理论,最为重要的是电力的应用。 国际分工的作用: 1) 国际分工节约了社会劳动,2) 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3) 它又成为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经济控制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交通运输业先行发展,尤其是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开展 美国工人随着经济危机的发生而遭受悲惨的命运 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a) 工作和资本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b) 形成了垄断的组织 c) 大批移民涌入美国 从 1814 年工业革命算起到 1900 年,美国实现工业化历时 80 多年。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泰勒其人 泰勒是“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著作: 《计件工资》《工厂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 、 (最有代表性) 泰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1) 引起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的原因: a) 由于经营者方面不 b) 明智造成,c) 经营者因产量的提高而 d) 调低单位产量的工 资水平 e) 工人存在着误解,f) 他们认为如果过份的努力工作,同 g) 伴们的就业机会就会减 少。 2) 泰勒亲自上机床做示范,3) 以便让工人认识到改进

生产方式的可能的。但工人拒绝 改进,4) 产量还是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泰勒重新招一批工人学习操作机器,5) 可是 当新的工人掌握了这门手艺后又加入了其他工人的行列,6) 并和泰勒作对,而 7) 且机 工故意破坏机器,8) 泰勒规定,9) 凡是破坏机器的人必须自己付出一部分修理费, 10) 否则就辞退,11) 这场斗争持续了三年。 12) 泰勒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后,13) 不 14) 再采取罚款的降低工资的方法,而 15) 是建立了严格的制度。 16) 泰勒对工人磨洋工的问题是这样解释的: 工人的认识问题:认为加快工作会使另外一些人找不到工作 管理问题:当时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工人的传统问题:工人使用代代相传的单凭经验的工作方法 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三个试验中: 搬运铁块试验 核心内容: a) 精心挑选工人 b) 诱导工人使之了解这样做对他们没有损害,c) 还可以得到利益 d) 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e) 使之获得完成既定工作量的技能 f) 按科学方法开始节省体力 铁砂和煤碳的铲掘实验 他建了一间大型的工具房,里面存放着精心设计的各种工具,同时还设计了两张有标号的纸 卡,一张说明工具房所领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工作的情况和前 一天的收入。 管理思想: 将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经营管理领域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标准化管理概念的形式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金属切削实验 这项实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高速钢的发明 另一项实验成是是形成金属加工方面的工作规范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前提: 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矛盾就 可以解决。 “经济人”假设 单个人是可以获得最大效率的,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原理: 作业研究原理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时利用率 时间研究原理 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 3 人基本出发点: 效率至上 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 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 4 项任务: 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 与工人亲密协作 劳资双方职责分工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 作业管理——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 A. 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B. 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泰勒认为,C. 培训工人就要培训出“第一流的工人” D. 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泰勒提出了“差别工资制” a) 制定标 b) 准制度 c) 采用差别工资制度 d) 工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 e) 不 f

) 是职位 组织管理 E. 他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 主要任务: 确定依据 制定方法和工具 实际操作 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F. 职能工长制是对分工进行细化而 G. 形成的 职能工长制的优点: 每个职能工厂只承担某项职能,职责单一 职能明确 降低成本 H. 例外原则 例外原则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 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英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管理哲学 I. 对泰勒管理哲学的评价: 科学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转变人性的管理,从小农思想意识转变为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思想 意识。 当时主要是采用极其严酷的方法严促成这场革命的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在管理哲学上的突破是全面的和划时代的。 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管理方法,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基础。 J. 管理哲学的内容 从小农意思、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思维方式 将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使企业开始有人从事专职的管理工作 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另: 1.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 科学管理是指 3. 将过去已经存在的要素和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总结变成条例和制度, 4. 使之构成一种科学。 5. 职能工厂,6. 又称职能管理员,7. 共有 8 个长: 1) 工作程序工厂,2) 即“工作程序管理员”——决定工人和机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顺 序 3) 工作命令工厂,4) 即“指 5) 示卡片管理员”——提供有关工具、材料、计件工 资和奖金,6) 以及操作指 7) 示 8) 工作成本工厂,9) 即“时间和成本管理员”——负责发送记录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 的表单 10) 纪律工厂,11) 即“车间纪律管理员”——记录每个人的优缺点,12)充当 “调节人” , 13) 并执行挑选和解雇雇员的职能。 14) 工作分派工厂,15) 即“班级领班”——负责把一件材料放在机器上之前的全部工作 16) 速度工厂,17) 即“速度领班”——材料放到机器上开始的工作,18) 工具、切 19) 削和机器在的速度由他决定 20) 检验工厂,21) 即“检查员”——负责检查工作结果 22) 修理工厂,23) 即“修理领班”——负责照管和维护机器 甘特和甘特图 观点: 重视人的因素在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a) 他认为,b) 应该通过奖金制度把工厂的“监工”身份,c) 变成工人的老师和工人 工作上的帮助者 d) 他看到了人类习惯对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力 甘特图(名解) 甘特图是甘特在 1903 年提出的一种日平衡图, 通过对生产日期和产量图示来控制计划和生产 的进行,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它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

等特点。 在甘特图中,一般是在平面图的横轴上按比例划分成小时数、天数、月数,先把工作任务的 计划完成时间用横线或横条划出,再把工作任务的实际进展情况用横线或横条画在计划完成 情况之下,二者对比,一目了然。 另: 甘特的著作: 《劳动、工资和利润》 甘特认为,在所有管理问题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在甘特图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计划评审法、关键线路法 吉尔布雷思夫妇 吉尔布雷思 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 他的研究从建筑工地开始,扩大到一般制造业 他还把动作研究扩展到疲劳研究领域 观点: 动作研究的第一步是把动作进行分解,每一个动素称之为一个“Therblig” 他为动作研究设计了一种“微动计时器” 他还探讨了工作、工作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管理工人方面,应该建立一套制度 重视人的因素 莉莲 被称为“管理第一夫人” 著作: 《管理心理学》 她论述了历史上的三种管理方式:传统的方式、过渡方式、科学方式 观点:科学管理是要培养工人,而不是扼杀工人 十一、埃默森 主张:俭朴和节约 被称为“效率工程师”的代表人物 观点: 对组织职能方面的认识,他认为,可以把军队中的参谋职能应用到企业组织管理当中去 提出了组织的效率原则 十二、福特 福特是大规模生产的第一位倡导者 在 1896 年制造出第一部汽车 福特大规模生产、是因为人们买得起他生产的汽车 福特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他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而把生产放在第二位 福特的 T 型车始终是黑色、朴实、价格合理 福特思想的核心是标准化 福特要求他的雇员只需关注自己的那份工作,禁止将头探过分隔的围栏 福特采用的方法是冷酷无情的 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法约尔 著作: 《工作管理和一般管理》 法约尔的一生都在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工作 法约尔的一生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成长学习阶段,主学矿业 第二阶段,担任了管理职务,他的才智主要发挥在采矿工程问题上 第三阶段,已经是一个较大职权的总管 第四阶段,担任总经理,负责实际工作 第五阶段,退休生涯 法约尔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以下 6 种: 技术活动 商业活动 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 管理活动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计划——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在法约尔看来,任何行动计划的基础是: a) 公司的资源 b) 工作性质 c) 未来发展趋势 法约尔认为,一切好的计划应具备的特点: 统一性——每个计划都有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 连续性——有长期的计划和短期的计划 灵活性——能应付意外事件的发生 精确性——具有客观性,不带主观的臆测 组

织——就是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所有必要的原料、设备、资本、人员,分为物质组织和社会 组织。 他认为,一个工头管理 15 名工人和往上各级均以 4:1 的比数为基础 他认为,参谋人员应该让一些有能力、有知识、有时间的人来担任 他还强调了组织图的重要性 法约尔认为,挑选人员要以人的品质为基础,其中包括: 健康和强壮的体质 智力和旺盛的精力 道德品质 全面的教育 管理知识 其他知识 指挥——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法约尔要求指挥人员做到: 了解下属 淘汰不能胜任的人员 通晓协议 做好榜样 帐目检查 召开会议 不要在工作细节上费精力 使员工团结一致 协调——就是使企业的一切工作和谐配合,以利于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有助于企业取得成 功。 法约尔提出企业需要协调工作的原因: 各部门不了解 各科室不了解 个人不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 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法约尔的 14 项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和责任 权力分为制度权力和个人权力,前者是职位和地位产生,后者则与个人的智慧、学识等有关 纪律 统一指挥 需要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的原因: a) 高层领导不 b) 通过中层领导就直接进行指 c) 挥 d) 避免给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分配小职权,而 e) 造成的矛盾 f) 部门的界限不 g) 清 h) 部门之间在联系上,i) 职权上固有的复 j) 杂关系 统一领导 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的区别在于:人们通过领导来完善组织,而通过统一指挥来发挥人员的 作用 个人利益服务集体利益 人员的报酬 报酬方式必须符合 3 个条件: 确保报酬公平 奖励努力工作者以激发他人热情 报酬不应超过合理的限度 集中 这一原则主要讨论管理的集权和分权的问题,分权是提高部下作用的重要性的做法; 集权是 降低这种作用的重要性的做法。 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是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直到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它是组织内部传递信息和 信息反馈的正常渠道,但它并不是迅速的途径。 秩序 秩序包括: 物的秩序——不仅要求物归其们,而且要求正确设计 人的秩序——即社会的秩序,要求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每个人都在这个位置上 公平 人员的稳定 首创精神 首创精神是指人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员的团结 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的技巧和能力: 身体条件 智力条件 通用知识 专门知识 经验 马克斯 韦伯 著作: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 、 韦伯和马克思的区别 1) 马克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系统的转变之上时,2) 韦伯却把转变看成是许多社会中 都存在的非常重大的问题 3) 马克思谴责资

本主义的剥削制度,4) 韦伯却在考虑合理化社会的不 5) 公平问题 6) 马克思是一个乐观主义都,7) 韦伯是悲观主义者,8) 他认为社会的合理化问题将 公变得越来越严重。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理想的行政组织 韦伯理想的行政集权组织的技能: a) 任何机构组织的目标 b) 是根据规章制度组成的 c) 实行劳动分工 d) 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 e) 挥链 f) 在人员关系上,g) 表现为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 h) 每个职位的人都经过挑选的和经过考试培训 i) 人员实行委任制,j) 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任命的 k) 管理人员没有所有权 l) 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m) 有规定的升迁制度 n) 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法规和纪律 韦伯对权力的分类 合理的法定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神授的权力 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 (简答) 人身是自由的,只是在官方职责方面从属于上级的权力 按职务等级来组织 每个职务都有职权范围 职务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因此存在着自由选择 候选人以技术水平为依据挑选出来的 有固定的薪金作为报酬,享受养老金 职务是任职者唯一的工作 成为一种职业,有升迁制度 官员在所有权无关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受纪律约束和控制 厄威克 著作: 《管理备要》《管理的要素》《行政管理原理》 、 、 他提出了适用一切组织的八大原则: 1) 目标 2) 原则 3) 相符原则 4) 职责原则 5) 组织阶层原则 6) 控制幅度原则 7) 专业化原则 8) 协调原则 9) 明确原则 他是组织设计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指出,组织设计的两个作用: 决定从事经营各个成员的职务 决定这些职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目的是在于有效地解决经营技术问题 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创造出一个新的体系: 他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分析方法作为指导一切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 把法约尔的计划、组织、控制 3 个管理要素作为管理过程的 3 个主要职能 把法约尔的管理原则放在管理的职能之下 古利克 古利克把关于管理职能的理论系统化,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 1) 计划 Plan 2) 组织 3) 人事 Staff 4) 指 5) 挥 Direct 6) 协调 Coordinate 7) 报告 Report 8) 预算 Buddget 古典管理理论的管理原则: (把厄威尔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进行归结) 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 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并用的原则 工作部门化原则 授权原则 职权相符原则 控制幅度原则 古典管理理论总结 古典管理理论由泰勒、法约尔、韦伯三人从不同角度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方法。 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 1) 古典管理理论提出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 古典

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存在于社会之中,3) 通过科学方法能够发现 这些原则。 4) 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5) 并且极力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 管理工作的基础,6) 对经济管理有很大的指 7) 导意义,8) 也对总结管理思想史具有极 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9) 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10) 当代管理技术与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 古典管理理论。 11)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取得的成果,12) 其实 质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管理的要求,13)要求管理适用生产力的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的缺点: 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古典管理理论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做是一个客观存在,这个客观存在没有一定的抽象性,就 事论事,尽管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了一些概括,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原则,但是没 有把管理对象上升到系统加以认识。 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放在管理客观存在的内部,即所研究的是生产部门的内部,把如何 提高生产率作为管理的目标。而现代的管理理论是把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作为研究的对象, 把消费者作为考虑的重点。 古典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非常少。 古典管理理论的优点(历史贡献) : 古典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古典管理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管理理论要解 决的问题,所以古典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仍然是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古典管理理论对提高质量、提高 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管理方法对今天的企业管理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古典管理理论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是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 联系的,或者说古典管理理论适应于其相应的生产力水平。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行为科学的提出 行为科学产生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 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 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行为科学的定义是在美国的海耶尔的《管理百科全书》中给出的。 行为科学的定义: 1)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2) 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 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切 3) 科学。 4)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 5) 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6) 来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行为科

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资本主义的力量 2) 新的经济危机周期又开始了 3) 经济危机过后,4) 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周期。 5) 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式形成 6) 工农群众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 7) 经历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危机,8) 从 1929 年开始到 1933 年结束。美国在危机期间垄断组织人为地保持垄断价格,9) 并得到政府的巨额补助。 10)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1) 资产阶级的学者们对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是亚当 斯密的 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二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反思的结果是:在经济学方面,12) 凯恩斯主义兴起资本主义持续发展开出了药方; 在管理学方面,13) 梅奥开辟了人群关 系和行为研究的新方向。 雨果 缪斯特伯格 缪斯特伯格,原籍德国,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著作: 《心理学和工业效率》 ,书中要求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呼吁应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 成果于工业效率上。 在如何取得最大的效率上包含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1) 最合适的人,2) 这是要研究工作对人们的要求,3) 识别具备 4) 最适合从事他们所 做的工作的心理品质的人 5) 要研究确定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6) 才能够从每一个人的身上获得最满意的产量 7) 要研究对人施加什么样的影响,8) 才能对人们的思想起作用,9) 并且这种思想给企 业带来的利益最大。 缪斯特伯格在管理思想发展上的巨大贡献: 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进而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 分支 他认为在科学管理中涵盖了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研究的是疲劳等 第 6 章 行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霍桑实验 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实验是在被挑选的两组绕线工人中间进行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参照组 实验过程:实验组不断增加照明强度,而参照组的照明度保持不变,实验结果表明,两组都 在不断地提高产量。后来他们又采取了相反的措施,逐渐降低实验组的照明强度,而参照组 的照明度保持不变,实验结果也是产量在不断提高,直到照明度降到看不见不止,产量才开 始下降。 (两组实验人员已经在实验前被告知要做实验) 对这次实验结果的分析是: 1) 工作场所的灯光照明是一种不 2) 太重要的因素 3) 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是无法测定出来的 这家公司的一位检查部主任潘诺克对当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推测,认为产量的增加有可能是 由于工作被实验所鼓动起来的一种工作热情所致。 梅奥 梅奥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是澳大利亚的心理疗法的

创始人,主持了霍桑实验。 著作: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 他指出,解释霍桑实验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变化 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 福利措施如:缩短工作日、延长休息时间、免费供应茶点 研究者原来设想这些福利的措施能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假设: 改进物质条件,可导致产量增加——不成立 缩短工作日,可解除疲劳——不成立 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不成立 个人计件工资能促进产量的增加——不成立 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研究人员认为,是由于管理方式的改变带来士气 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所引起的。 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在访谈前选择了一些规定的问题,主要是希望职工对管理当局的一些规划、管理政策和工作 条件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职工对这些问题根本不感兴趣,而对这些 提纲以外的问题倒是大发意见。显然,工人认为重要的事与企业或研究人员不一致。于是研 究小组对访谈计划作了调整,每次访谈前,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不作任何规定。访谈者的任务 是让工人多讲话,工人有了发表自己意见、发泄心头之气的机会,虽然工作条件或劳动报酬 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但是工人普遍认为自己的处境比以前好了。 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 实验开始时, 研究人员向工人说明: 他们可以尽力地工作, 因为在这里实验的是计件工资制, 事实上,工人们的产量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的理由是:如果他们过分努力工作,就可能造成其他同伴的失业,或者 公司会制定出更高的生产定额来。 实验结论: 他们之间的派系,并非因工作不同而形成 派系的形成多少受到工作位置的影响 也有人不属于任何一派的 每一个派系都以为比别的派系好 研究人员还发现以下几点: 谁也不能干得太多或太少,以免影响大家 谁也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 任何人都不得远离大家 不得在大家中间唠叨,一心想领导大家 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梅奥和缪特斯伯格建立的人际关系学说 他们提出的观点: 1) 职工是社会人 霍桑实验证明人是一个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 的心理的因素。 2)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依据企业成员的职位、责任、权力及其相互关系 进行明确划分而形成的组织体系。 非正式组织对工人起着两种作用: a) 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疏忽所造成的损失 b) 保护工人免受非正式组

织以外的管理人员干涉所形成的损失 3)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要提高生产率,就要提高职工士气,要提高职工士气就要努力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梅奥的“社会人”假说 在霍桑实验的总结中,梅奥指出以下几点: 1) 与工人谈话有助于他们解除不 2) 必要的心理负担 3) 访谈有助于工人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有助于人际关系) 4) 访谈有助于工人与经理的合作 5) 与职工交谈是培养训练管理人员的重要方法 6) 与职工交谈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源泉。 对于经理来说,有三重任务: a) 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 b) 使生产经营活动系统化 c) 组织协作 对于社会人来说,梅奥批判了大卫 李嘉图的“群氓假设” ,梅奥认为: 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人群中互相竞争 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人的思想和行动更多的是由感情而不是由逻辑来引导的。 行为科学的建立 1984 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性的工业关系研究会 1949 年该学科被定名为行为科学 1956 年美国出版了第一期《行为科学》杂志 行为科学:是指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 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归纳起来,行为科学分为:人体行为研究、群体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人是组成组织的最小单位 马斯洛发展了默里的理论,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等级论,即需要层次论。 著作: 《人类的动机理论》 他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大类: 1) 生理上的需要——满足概率为 85% 2) 安全上的需要——满足概率为 70% 3) 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满足概率为 50% 4) 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满足概率为 40% 5) 自我实现的需要,6) 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满足概率为 10% 奥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 1) 生存(最基本的)——相当于马斯洛的第一级和第二级 2) 关系——相当于马斯洛的第三级 3) 发展——相当于马斯洛的第四级和第五级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著作: 《工作和人的性质》 双因素理论是指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他把企业中有关的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类。 满意因素可以使人得到满足, 它属于激励因素, 这是适合人的心理成长因素, 如成就、 赞赏、 工作内容本身、责任感、上进心等。激励因素如能得到满足,就可以激励个人或集体以一种 成熟的方式成长,使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不满意因素是指缺乏这些因素时容易产生不满和消极的情绪,即保健因素。所谓保健因素,

包括金钱、监督、地位、个人生活、安全、工作环境、政策即人际关系等。在实践中职工的 不满都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第方面的问题,如果改善这些情况就能消除不满,维持原来的 工作效率,但不能激励个人有更好的表现或提高劳动热情。激励是促进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的因素。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著作: 《工作与激励》 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得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发的力量)是效价和期望 值的乘积: M=V*E M 表示激发的力量, V 表示效价, E 表示期望值 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 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 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的可能性估价,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 的估计。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综合激励模型认为,个人之所以获得激励是根据过去习得的经验产生的。现在的行动和将来 的报偿之间存在着关联。 人们在工作中努力的程度取决于对报酬的价值(效价) 、取得报酬所需的能力(期望值)的评 价。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著作: 《促使取得成就的事物》 ,书中提出了成就理论。 他认为:人有三类基本激励需要——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对成就的需要 十一、麦格雷戈的 X-Y 理论 麦格雷戈提出两大类的人性观:X 理论、Y 理论 X 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1) 人生来好逸恶劳,2) 所以常常逃避工作 3) 人生来不 4) 求上进,5) 不 6) 愿负责,7) 宁愿听命于人 8) 人生来以我为中心,9) 漠视组织需要。 10) 人习惯于保守,11) 反对改革,12) 把个人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13) 。 14) 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15) 缺乏理性,16) 易于受骗,17) 随时被煽动者当做挑拨是非的对象,18) 做出一些 不 19) 适宜的举动。 以 X 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的要点是: 管理者应以利润为出发点来考虑对人、财、物等的运用。 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要加以指导、控制并纠正其不适当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的需要。 管理者把人视为物,忽视人的自身的特点和精神的需要,把金钱当做人们工作的最主要的激 励手段。 严格管理的制度和法规,运用领导的权威和严密的控制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 Y 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人并非是生性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一般人在适当的鼓励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追求担负责任,逃避责任并非是人的天性,而是经 验的结果。 只要管理适当,人们就会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就能使人们运

用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来协调。 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 一般人都具有相当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 Y 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的要点是: 企业管理要通过有效地综合运用人、财、物来实现经营目标。 人的行为管理,其任务是给人安排富有意义的工作 鼓励人们参与自身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制定,把责任最大限度地交给工作者。 外部的影响不是促进人们努力工作的惟一方法。应该用启发式代替命令式,用信任代替监督 的方法促使人们努力工作。 十二、沙因的复杂人假设 著作: 《组织心理学》 沙因提出了 4 种人性假设: 1) 理性经济人假说(相当于 X 理论) a) 人工作的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b) 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c) 因此,d) 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 下从事工作。 e) 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f) 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g) 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h) 组织必须设法控制 人的感情。 2) 社会人的假说 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的需求。 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 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的影响更大。 人们最期望领导能承认并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3) 自我实现人的假说(相当于 Y 理论) 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的区别 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人们能够自我刺激和自我控制 个人自我实现同组织目标并不冲突。 4) 复 5) 杂人的假说(复 6) 杂人假设产生于权变理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 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 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 一个人是否能为组织出力,决定于他本身的动机与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作出不同的反应。 十三、群体行为的研究 心理学家米切尔曾评论说:群体方面的研究缺乏理论性,要综合一个知识体系相当困难。社 会心理学家特拉梅特认为 60 年代的许多实验违反了“群体”的含义。 勒温的群体动力学,勒温被称为当代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勒温的思想: 1) 人的行为是个性与环境的函数 2) 实验能最好的理解人在群体中的行为。他首先用“群体动力学”的概念建立了群体动力 学研究中心。 群体动力学的思想: a) 人们结成群体,b) 不 c) 是静止不 d) 动的,而 e) 是一个不 f) 断相互作用、 相互适应的过程。 g) 群体指 h) 提一个非正式的组织,i) 它和正式组织一样,j) 群体 (非正式组织) 有 3 个要求:活动、相互影响、情绪。 k) 群体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场中,l) 叫生活场所或自由运动场所。 m) 这种群体由于

不 n) 是正式的组织,o) 所以它有着和正式组织不同 p) 的组织目 标,q) 以维持群体存在,r) 使群体持续发挥作用。 s) 这种群体也和正式组织一样有一个组织结构,t) 包括正常的成员、非正常的成员、领 导者和孤独者。 u) 群体与正式组织一样存在不同 v) 的领导方式。勒温把它分为 3 种:专制型的领导方 式、民主式的领导方式、自由放任式领导方式。 w) 群体的规模一般不 x) 大,y) 这样有利于交流各种信息和感情,z) 以维持群体的 长期存在。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认为,一个人处于一个群体中,就会产生一种群体的压力,这种群体压力 下就可能产生一种顺从的行为,有 4 种情况: 表面顺从,内心也顺从 表面顺从,内心并不同意 表面不顺从,内心顺从 表面和内心都不同意 十四、领导方式理论 连续统一体理论 是由美国坦南鲍姆和施密特二人所提出的选择领导模式的理论。 主要内容:一个好的领导方式取决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和关系。领导方式决策的 基本变量是经理运用职权程度和留给下属享有的自由度之间的比例。 从连续体中选择领导方式,必须运用权变的观点。 二维领导的模式 两种二维领导的模式: 是俄亥俄大学提出的象限领导方式的模式。 把领导的行为归并为两个方面: a) 主动的结构,b) 以工作为中心 c) 体谅的结构,d) 以人际关系为中心 是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 他们用横轴表示对事的关心度,用纵轴对人的关心度 Z 理论 大内提出的 他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就都离不开信任、敏感和亲密,他主张以坦白、开放和沟通为原则来 实行民主管理。 把领导者个人决策和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 A 型组织(美国) Z 型组织(日本)的特点: 终身雇佣制 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的制度 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能的人才 合理运用控制手段,注重对人进行启发诱导。 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 树立整体观念 十五、行为科学理论的缺点: 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考虑 行为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行为时,将人类行为原因的复杂系统,视为是结构间相互依赖、且具 功能性关系的网络,而行为科学家的角色是去“孤立”这些结构,来查找行为的原因。 十六、行为科学理论的历史贡献(优点) : 行为科学理论的出现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中的劳资关系 行为科学理论使一些本身无意义的资料产生了意义,它也说明了对于行为规则的一些想法 行为科学是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 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仍有现实指导作用,特别在人力资源的管理

上。 a) 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 b) 行为科学重视人的需要的研究 c) 行为科学总结个体行为规律:B = F (P. E ) d) 行为科学中的双因素理论颇有借鉴意义 e) 行为科学重视对非正式团体的研究 f) 行为科学中的公平理论调动人的积极性 g) 重视对群体规范 h) 行为科学中所讲的布莱克和穆顿的领导风格理论,i) 从关心生产和关心职工两个方面 来分析领导行为和风格。 j) 在测量方面的种种方法 第7章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装备第 8 章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简) 经济背景 现代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整个历史阶段。 科学技术背景 1) 原子能的应用 2) 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及发展 3) 新材料的不 4) 断发现和应用 能源(原子能) 、信息(计算机) 、材料(人工合成材料)被认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础, 其中材料最关键。 5) 人类的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科学技术革命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科技革命创造了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 科技革命开辟了工业品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战后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这个阶段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调整和经济恢复时 期。 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到 70 年代初, 这个时期被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的黄金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日本经济在 1968 年追过了德国,一跃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第三阶段是从 1973 年末开始的, 这一时期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从此资本主义世界进入 了滞胀时期,是对经济结构、经济政策进行重新调整的时期。 企业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统治和战前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 垄断企业规模巨型化 垄断企业混合化 混合兼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市场竞争日 益激烈的必然趋势。 它适应了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形势 它适应了战后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过度的竞争可能导致两败俱伤,通过合并缓和了各企业之间的厮杀。 大中小企业协作化 企业股份高度分散化 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深层原因: 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变化,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 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推动管理思想的发展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深化了对人的认识 市场竞争导致内外协调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自然科学思想对管理科学的渗透,导致了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方法论准备 管理理论和自然科学的

最大不同是管理对象是不可重复出现的。 在研究管理实践时应该有这样的观点:管理对象是在不断变化的,管理理论是过去事实的总 结。 最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老三论)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 , 变理论(新三论) 。新三论对于管理学上的意义在于将管理对象视为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是 不断变化的。 系统论——贝塔朗菲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它具有各组成部分孤立状态 所不具有的整体功能,它总是同一定的环境发生相联系。 (名解) 信息论 控制论——维纳 耗散结构理论——普利高津 协同论——哈肯 突变论——托姆 稳定-不稳定-稳定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和思潮 管理过程学派 概述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创始人:法约尔、孔茨 二、主要代表人物 法约尔、穆尼、戴维斯、孔茨、纽曼 三、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1. 研究对象 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管理过程和职能 2. 基本信条 1) 管理是一个过程 2) 可以从长期的管理经验中,3) 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 4) 可以从这些基本原理中开展研究,5) 以确定期实际效用。 6) 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只要没有证明不 7) 正确,8) 就有用。 9) 管理是可以依靠原理加以改进的技能。 10) 管理中的基本原理是可靠的 11) 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受各方面的影响 孔茨的职能管理 管理职能分为五项: 计划——最基本 组织 组织中的授权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孔茨认为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a) 授权给有能力的管理人员 b) 划分部门的职能界限 c) 划分每一等级的职权范围 d) 每个管理人员在职权范围内做出决策 e) 统一指 f) 挥原则 g) 职责绝对性原则 h) 权力和责任相对称的原则 人事 关于对职工进行选择的方法有四类: 智力测验 熟练和适应性测验 职业测验 性格测验 指挥 孔茨认为指挥或领导由三个部分组成: 了解不同的鼓励能力 鼓舞士气的能力 使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的能力 控制 控制是按照标准衡量计划,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 穆尼的管理思想 关于组织 穆尼对组织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a) 组织是一种“纯属的过程” b) 组织是管理的机构 c) 组织是属于管理的 d) 组织包含一种仔细而 e) 恰当的分工 关于协调 穆尼认为协调是人们为追求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的一致行动。 关于阶层 穆尼认为阶层是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按其权利和责任的不同程度而在承担责任方面分成不同的 群体。 关于职能 穆尼把职能分为 3 种: 决定职能,即决定什么 应用职能,即使事情做成 解释职能,即解释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和

问题 管理过程学派对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的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方法 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一些职能: 计划 组织 用人 领导 控制 社会系统学派 概述 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伯雷托和福莱特。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巴纳德。 二、代表人物 巴纳德的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 ,被管理学界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经典著作。 三、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巴纳德的管理思想: 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互相冲突的力量,因此要找出一种恰当的平衡。 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得以维持平衡。 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的特点: 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 特性和过程决定的。 社会系统理论的特点是对组织的本质进行描述性的分析。 管理理论可以分为 3 种类型: a) 技术性的管理理论,b) 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c) 规范性的管理理论,d) 如管理科学理论 e) 描述性的管理理论,f) 如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是把决策做为主要研究对象。 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系统: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 组织成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 a) 职工既是一个完整的个人,b) 又是在特定组织中扮演有限角色的组织成员。 c) 管理人员的权限取决于指 d) 挥下属的命令是否为下属所接受。 e) 个人具有自由意志,f) 但他的行为又受各种力量的影响。 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 3 个基本要素: 协作的意愿。不同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的强度是不同的,同一成员在不同时期的协作意愿也 是不断改变的,个人协作意愿强度的高低,取决于自己提供协作而导致“牺牲”与组织提供 的“诱因”这两者之间的比较。 共同的目标。 信息的沟通。没有信息沟通,成员对组织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共同的认识和普遍的接受; 没有 信息沟通,组织无法了解组织成员。 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巴纳德列出了几个必须遵守的原则: A) 沟通渠道要被组织成员所了解 B) 有一个正式的沟通线路 C) 依照正式的路线沟通信息 D) 沟通路线直接而 E) 便捷 F) 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 G) 工作期间路线不 H) 能中断 I) 每一信息沟通都必须具有权威性 经理人员的职能 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就是在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 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 3 项: 建立一个信息沟通系统 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服务 规定组织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