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生就业心理因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因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因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因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因素及对策

当今世界,教育同产业的结合愈来愈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面对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何破解“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难题?职业学校要发展必须与企业接轨,必须培养与企业相适应的、满意的人才,使毕业学生能实现充分就业,这样,社会才能认同,家长才能满意,学生才会选择职校,学校才能兴旺发展。

为此,本人走访了珠江三角洲五家用工企业,从企业的用工要求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并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建议供同仁们参考。

一、走访的企业及学生代表

1.广东肇庆市风华集团冠华公司(人事部:王主管)

对中职实习生的要求是首先服从工作安排,稳重踏实,能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诚实、刻苦、向上、责任心将是我们录用人才的最佳标准。我们最担心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环境和待遇过于理想化,斤斤计较。技术差点尚可以学习,但若心态浮躁,这山又望那山高,最终将一事无成。

代表学生:卢远虑,“在校两年确实也学到不少东西,特别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我校特别重视礼貌礼节的教育,在校时我们见到老师到问候一声“老师好!”来到厂里习惯了,见到领导同事都说一声“好”。厂里员工都称赞我们宜州职业学校学生懂事、有礼貌。但我们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点用不上。“

2.广东肇庆市风华集团粤华公司(人事部:梅部长)

中职实习生要对自身有客观的认识,要端正实习的心态。刚来实习要目的明确,先要虚心学习,要锻炼,有付出才有收获。在我公司实习的各个学校学生,相对而言还是宜州职业中专学生踏实肯学,文明懂礼。但也有个别学生爱上网,常因上网而上班迟到或旷工。企业与学校是不一样的,在学校迟到可能教育就可以,但在企业就与以经济处罚,每迟到一次就要扣工资20元。

学生代表:公司要求很严,时间观念很强。上班时间一到,所有生产线员工

都必须到岗,如有人迟到或旷工将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线,所以这方面的处罚就很重。时间也很紧,吃饭时间只有40分钟左右,在学校午睡惯了,刚开始我们很不习惯。上班过程中也很紧张,不能讲话,开小差或接听电话,整个公司都这样,我们现在也习惯了。

3.广东惠州光弘公司(人事部:黄部长)

我们对中职实习生的要求首先是责任心,因为责任心是完成好每一项工作的保证。其次是有现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企业里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毕业生中最大的不足是认为产品是企业的,工作马虎了事,于是生产次品多,影响企业的效益。

学生代表:卢冬华,“到企业实习以后感觉到社会与学校差别很大,各项制度和处理方式都不一样。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教育为目的,而企业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围绕经济效益来制定。违反了公司规定不是扣工资就是被辞退,所以来不得半点怠慢和虚假。希望母校以后多强调这方面的引导。”

4.广东顺德科龙空调公司(车间主管:祭主任)

手脚勤快,踏实能干,服从管理和善于沟通的实习生最受我们欢迎。最不喜欢那些玩世不恭型的学生。这些在实习工作中表现就是吊耳啷当,爱怎样就怎样,你扣工资你就扣,你骂让你骂去,无所谓,不在乎。

学生代表;刘涛

在一个单位最重要是懂得做人。技术可以慢慢学,但如果你不懂得做人,别人不喜欢你,你永远没有提拔的机会。所以在学校老师常说:“先做人,再做事;先成人,再成才”是非常有道理的。

5.广东佛山山水君悦大酒店(人事部:曾部长)

我们服务行业的,对实习生的要求首先是服务意识强,脾气好,手脚勤快而踏实稳重。其次是注重形象和礼仪。但有些学生把自己当着一个玻璃花瓶,受不了一点点委屈,处处求公平。我们建议广西宜州职业学校最好增设粤语课程,因为广东一带都用粤语交流,许多学生刚来时,客人点什么菜都听不懂,无法交流沟通,工作是很被动的。

学生代表;兰妙,“在酒店工作,只要你得到客人好评你就是一个好员工,你就会得到酒店的重用。但要得到客人好评你就得熟悉业务,悟性高,客人需要

什么你能尽快领会。性情要温和,手脚要麻利,还得注意你的表情,注意微笑服务。”

二、经过以上走访了解、调查概括,中职生在实习过程中不适应企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1.实习目的不明确,人生职业理想模糊

经过调查,中职生到企业去实习,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随波逐流。工作过程中得过且过。中职生普遍缺乏人生理想和信念,许多学生没有制定一个中长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从学校走进企业,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和单一的流水线工作,对一些人生问题缺乏认识,诸如:人应该追求什么?我们为企业老板“打工”目的是什么等等问题不甚清楚。实习时常常混天了日,不思进取,使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常感受困惑。

2.个人综合素质欠缺

中职生的年龄在16-19岁之间,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易型期,也是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时期。据调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存在“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重操作,轻知识”的现象,其中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的提高,即重学会做事,轻学会做人,这种现象的后果,会导致个人的综合素质存在缺陷。因此,他们在生产流水线实习时,具体操作时往往不用心思考其原理,而是将其配件简单组装,完成一道工序了事,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常常出现大量次品、废品、重新返工的现象。个别学生的自制能力差,经不起社会上的诱惑,个别人沉迷于网络,甚至成瘾,导致个人意志消沉,实习时经常出现迟到、甚者打架、旷工等违纪现象。中职生个人素质存在缺陷,是最不受企业欢迎的。

3.适应企业能力较差

实习生到企业实习,就要认同职业的行为模式,遵守厂规、厂纪,自己的行为逐步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经过调查,企业岗位的要求与实习生的自身能力存在着差异,由学生的角色向员工的角色转化普遍较漫,大部分实习生需要经过1-2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少部分学生由于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而被迫中断实习,当了“逃工”,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实习阶段的社会化进程。

4.个人心理素质低下

心理素质社会化就是使人的健康的心理指导自己的行为。据调查:年龄在16-19岁之间,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易型期的中职学生,心理上还不成熟,个人心理的承受能力还不强,心理素质还不高。实习生进入企业实习前,对企业、社会估计过高,对一切环境理想化,对企业的管理文化了解不够。实习后,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受到管理人员批评时,上夜班疲惫时,就会对自己的选择发生动摇,心灰意冷,心灵孤寂,尤其是和领导、同事、同学不协调而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退缩心理,实习中出现不能虚心接受领导、同事的建议和批评,对人冷僻、淡漠等现象。这是不受企业欢迎的。

5.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能拥有较多的成功机遇。实习生的社会化过程很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增强参与社会的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共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礼貌待人。据调查:实习生普遍缺乏与人交谈、倾听的艺术和技巧,不知道如何同领导、同事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一旦有矛盾,就可能要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斗殴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不少实习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世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耐挫能力较差,这使他们实习受挫。

三、培养受企业欢迎的人才的教育对策与方法探讨

1.与企业文化相互对接,营造“零距离”实习就业氛围

职业教育实质是就业教育,中职生毕业后要进入社会,走进企业,企业是学生的用户,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相互“对接”,让学生在校内能感受到企业各种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融入企业文化中去,营造“零距离”的实习生产氛围。企业文化在教室布置的要求,要体现出融合性和时代性。如企业经营理念,公司的工作精神相统一,德育园地是专门张贴学生的3Q、5S宣传和考核材料、企业的规章制度,学习园地是学生学习技术的心得体会,两侧墙壁悬挂公司的简介、总裁的话语及企业文化宣传标语,如:“今天不努力学技术,明天将努力找工作”、“今日学校技术标兵,明日企业岗位明星”等等,整个布置朴素淡雅,既体现出校企文化的融合性,又营造出一种企业生产的浓厚氛围,时时强化着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

2.加强实习前就业指导,使中职生有充分思想准备

学校根据内容安排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及实习指导教师,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教育的内容包括:(1)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明确人生的意义。(2)学习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及实习公司员工的行为规范,使中职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是提高能力促进其成长的重要阶段。(3)专业部在实习前,简要介绍实习企业的环境、特点、位置,观看实习企业的录像,让中职生知道即将实习的时间、地点,并介绍企业的概况、文化、工作特点、注意事项、规章制度等。(4)学习实习企业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防范工作差错的有效途径。在实习前组织他们重点学习安全实习的相关内容,如安全用电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对实习生进行强化教育,让他们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3.强化实习前技能训练,以“准员工”标准严格要求

中职生在专业学习中,虽然经过了学习理论、实验、技能操作等多个环节,但仅仅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初步过渡。为使他们在进入实习企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在进入实习企业前,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以“准员工”标准来严格要求,集中进行专业技能操作的强化训练,训练后对中职生逐个进行考核,不及格者留校再训练,推迟实习。在中职生实习前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给予心理辅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

4.及时的加强心理辅导,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受知识、技能、环境、经验、阅历的限制,部分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更为薄弱。大部分中职生在实习前担心与企业领导、班组长难以沟通,害怕难与带教师傅、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因此,应及时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教育,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中职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别人交谈和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学会同领导、同事、同学如何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虚心接受企业的每一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和批评,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发展和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及时的给予

-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企业调查报告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 通过走访调查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惠尔动物营养有限公司对中职生的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 学生在树立自己理想设计未来时往往“趋高”,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的期望与现有水平能力有很大差距,问题是对自身认识不足,不能立足于现实,不知道自己在何种位置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欢迎阅读!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1: 我从定西农村一所初级中学毕业之后,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便选择了玉门石油机械中等专业学校。 在学校,我不用面对升学压力,不用面对让人头痛的数字和文字,而是每天接触自己感兴趣的电焊,学习自己喜欢的焊接技能。或许是因为对焊接专业非常热衷,我在学校的学习非常勤奋,而且乐在其中,初中学习时的枯燥在技能学习中并没有体会到。在学校,除了每天提高自己的技能外,我还经常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并获得了不少荣誉。 两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被中国北车塔筒场玉门分公司招聘为焊接技师,开始了自己的焊接生涯。 在这家公司,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还担任了焊接小组组长一职。在工作岗位上,我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后来,通过师傅引荐,我

在北车塔筒场总部成功就业,先后到内蒙、甘肃瓜州等地从事焊接工作。在新环境,我依旧能很快适应工作,继续延续以往的努力和钻研,最终换来的是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迎来了我焊接事业的顶峰。 2013年,在外打拼4年的我不想一直在异乡拼搏,于是我辞掉了不错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家乡定西市安定区内官镇,我用在外打工的积蓄和家里的部分资金支持,开了一个铝合金钢门窗综合经营部,生意非常红火,收入也很可观。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上普高还是职校,都要看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2: 来自烟台机械工程学校的温云飞荣膺本届全市职业学校学生商业计划书大赛冠军,他将带着他的“魔幻奇迹主题馆”的项目,代表烟台参加11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创业大赛决赛。 温云飞的项目主要是围绕着魔术运营进行的,而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与他丰富的魔术表演经验分不开。温云飞从2009年学习魔术,之后他跟随着老师参加了许多场商业演出,表演经验非常丰富。因为痴迷和热爱,温云飞对于魔术的钻研也日益加深,但是要成为像刘谦一样的魔术大家,温云飞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优势。于是他想到了开办一家魔术工作室,这样自己也就从打工者变成了创业者,而离个人的目标也就更接近了。很快,温云飞将想法变成了现实,他的“魔幻奇迹主题馆”诞生了。

浅谈中职生该如何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

浅谈中职生该如何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中职毕业生多能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强,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随时应用于工作实践,针对性强且工资待遇要求低。但是,目前由于金融危机使大批下岗失业人员面临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导致就业与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中职生就业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用人单位较少,中职生难就业等,面对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既是对职业学校的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对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更应该坦然地面对这次危难,打好这场持久战,重新焕发职业教育的“第二春”,我作为中职学校一名普通的专业课教师来谈谈我的看法。 1重新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 很多同学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毕业就进好单位,但又不能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事实证明凡态度端正、敬业、诚实、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实习生都受到各企业单位的好评,也为他们迈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课、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遵规守纪、文明礼仪的锻炼和培养。通过前几次学生在工厂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从学校到工厂一时适应不了厂里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时间,有的学生处理不好与上级主管和同事的关系等等,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们学校根据工厂反馈来的意见就加强了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班主任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任课教师利用上课时间也时时灌输德育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学校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长跑、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在实习车间里引入了工厂式工作制度和模拟工厂工资制,通过这样的运行机制,为学生以后能很好真正地适应工厂和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2坚持务实态度,不好高骛远 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的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的单位。但是也不乏有的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

现阶段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及应对措施

2012.No162 摘 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职毕业生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就业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才能使中职生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走出社会,迈向成功?本文就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粗浅地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就业 解决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就业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学生就业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此本人就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做一粗浅论述。 1 中职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类型 就业常见心理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本人认为中职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 1.1 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见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1.2 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1.3 攀比心理 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先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1.4 实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人在招聘会上,说不上三句话就问“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现阶段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潘建中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1.5 自卑心理 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无能的、失败的,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导致他们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自信,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1.6 自负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踏两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产生心理失衡。 1.7 矛盾心理 这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总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定,风险较小,但又嫌收入不高;而创业收入较高,又觉得太辛苦。于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太多的时间与机遇。 2 解决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更新就业观念,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中职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但是,仍有许多中职生在就业观念上跟不上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他们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显然,持这种过时的就业观念,是不可能在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上被择优录用的。因此我们要帮助中职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认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首先要强调毕业生要树立大的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

2018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我市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9340人,就业人数为9247人,就业率为99%,直接就业人数为404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25%。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就业去向 据统计,我市2018年中职毕业生中,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3.72%,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比例为10.72%,其他方式就业毕业生比例为18.15%,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为57.42%。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 2、产业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毕业生比例为2.38%,从事第二产业毕业生比例为33.64%,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比例为63.99%。主流方向为第三产业。 3、就业地域及地点 从就业地域来看,本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5.32%,外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54.68%,无境外就业毕业生。在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7.05%,在镇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1.98%,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0.97%。 4、就业渠道 总体说来,学校推荐就业仍占据主流地位,这部分毕业生比例为62.64%,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40%,其

他渠道就业毕业生比例为28.96%。 5、升学情况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中,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比例为27.16%,五年一贯制升学比例为1.05%,三二分段制升学比例为14.85%,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比例仅占0.11%,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比例为35.32%,其他升学方式比例为21.50%。 6、就业合同签订情况 据统计,就业未签订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为13.81%,签订期为一年及以内的比例为15.07%,期限为1-2年的比例为36.41%,期限为2-3年的比例为19.21%,期限在3年以上的比例为15.50%。 7、起薪情况 平均起薪为2178元, 1001-1500之间的比例为6.71%,1501-2000之间的比例为19.80%,2001-3000之间的比例为35.79%,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7.70%。 8、社会保险情况 未享受社保的毕业生比例为8.00%,享有三险的比例为27.92%,享有五险的比例为27.10%,享有三险一金的比例为18.59%,享有五险一金的比例占18.39%。 9、资格证书情况 取得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比例为38.61%,未取得毕业生资格证书的为61.39%。 10、就业满意度情况

第一节-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第一节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0%。《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 2006年,中职的就业率又达到了95.6%。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从毕业生数量看,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为88.4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29%;其次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为78.9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67%;毕业生数最少的是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专业,毕业生数分别为,4.54万人和5.51万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25%和1.51%。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的毕业生约19%。 《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同时也显示出中职生高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不高,只有三成。专业对口(包

中职生就业心理探究

中职生就业心理探究

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从而将焦虑的气氛传染给了学生。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中职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近几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社会各种媒体的不断渲染,在客观上加重了中职生对就业前途的焦虑,社会大氛围对学生思想上造成的压力使学生发生分化,部分学生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知识技能,以求就业顺利;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随波逐流;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会出现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等消极现象。 7、从众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8、依赖心理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9、攀比心理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时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10、实惠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非常多,他们往往在企业招聘时,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福利多少”。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宁要大企业一张床,不要小企业一套房。”孰不知大企业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并不是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所谓中职生即指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学校的毕业生。近几年来,在人才招聘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把学历定位在本科、大专以上,把中职生挡在就业大门之外,中职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经验,现将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一、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以上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上因素致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从而给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了较多不利因素。 (三)就业期望值过高 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 (四)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二、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 (一)学校要为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生存,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工作重点之一。一是学校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知识讲座等方式,使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有目的地实现教学和管理。三是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及毕业生情况,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建立多个毕业生就业基地。四是学校应通过定期举办就业知识咨询活动、模拟招聘活动,请在工作单位已取得突出成绩的毕业生来校作报告等活动,使毕业生树立自信心,掌握就业技巧。 (二)树立自信心 不少中职生在和大学生的竞争中认为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大学生比自己的理论知识深厚,各方面素质较高,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职生亦应看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 遍存在要求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劣势;应认识到无论哪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有层次之分,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有层次之分;要看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际动手能力上及工作务实程度上的优势,抓住机遇,抛开自卑,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要因一两次求职找不到工作就心灰意冷。 (三)要积累就业资本

中职生心理健康word版本

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 职业学校学习阶段是中职生处于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大多数人看待问题就比较肤浅片面,视野很狭窄,缺乏思考,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缺乏成功体验,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活动等都采用消极态度;缺乏与同伴沟通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在专业学习方面也缺乏动力,就业时依赖心理较重,所以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个人情感和求职择业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职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中职生心理现状 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本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中职生心理调查问卷》对我校2010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就业心理和不良心理障碍等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经统计分析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有: (一)人际交往困难 中职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正确的指导,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此本人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中职生人际交往的调查(表1)

表(1)说明中职生在与父母、教师和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交往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65%的学生与老师沟通少,对老师缺乏信任,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7%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比较困难,有明显的代沟;而70%的学生能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建立友谊。还有36%的职校生热衷于网络交友,沉溺于网络交往更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更为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二)厌学情绪加剧,学习焦虑现象普遍 1中职生学习心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调查(表2) 2、结论: 学习心理障碍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从调查情况分析,目前职业学校学习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再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职校学生的厌学情绪加剧,经常逃学;学习焦虑现象普遍。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加大,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约有50%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困难和学习压力,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引起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 (三)就业心理问题

浅谈中职生就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4079900.html, 浅谈中职生就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作者:刘芝萍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摘要】中职生学历水平在社会上竞争性较低,在中职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成为很多学生的困惑,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中职生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科学的职业规划,让自己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对中职生就业定位与发展前景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定位;发展前景;探索 中职毕业生作为社会上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今后的就业情况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中职生学历不高,就业存在很多问题,若没有提前做好规划,那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1]那 么,中职毕业生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呢?下面就来深入谈一谈。 一、对自己的情况有全面了解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中职学生要从职业需要方面去分析自己的情况,找准目标、定位准确,学生要详细了解自己适合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要符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只有全面了解自己的情况,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找到正确的职业定位。 学生在进行自我分析的时候,老师要告诉学生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看低自己,不能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但是也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客观的认识自身条件,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这样才能为就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除了要详细了解自己的情况,学生还要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趋势。个人所处的家庭以及所生活的地区,给学生提供的发展机会也是有差异的。例如: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经济富裕,毕业后不想就业想继续深造,这样的想法往往能够实现。但是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经济条件不允许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总之,学生要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正确的了解,并积极、正面地去面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达成自己追求的目标。 二、确定职业目标 在中职生对自己的情况有正确认识之后,下面就是要确定职业目标了,因为只有确定了职业目标,才能更加正确、理性地去选择职业。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中职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中职生进行心理调适,引导他们减轻就业压力、克服心理焦虑,尽快适应社会竞争形势,顺利实现就业。 标签:中职生;就业;心理 目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着经济放缓、就业劳动力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不合理等矛盾,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处于相对弱势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至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这些心理问题,以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这里,笔者对中职生就业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职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的产生主要是中职学生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大造成的。一方面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过分看重就业的重要性,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条件达不到,挫折感就会导致就业焦虑。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等特点,硬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从而将焦虑的气氛传染给了学生。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过分低估的消极心理。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没有高职学生、大学生文凭高,社会的认可度也低;再加上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价值不知道客观评价,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遇到挫折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在潜意识中产生压抑心理倾向。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地提高,也造成他们对未来前途比较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这些自卑心理使我们中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好好的表现自己,影响了他们的面试效果。最后,形成就业困难的局面。 3.依赖心理

中职生就业意向心理分析

中职生就业意向心理分析 就业是每个人认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有的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他们倔强、孤僻的性格和为人处事能力的欠缺。对就业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就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难。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目前的中职生对就业是怎样看的呢? (一)、中职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1、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的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的单位。 2、多数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强化专业技能,逐渐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已感到知识,学历等方面的不足,并有继续学习的愿望,部分已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电大,自考及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进行深造。 3、对多种经营体制并存的状况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大部分同学仍热衷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偏向于条件优越的企事业单位,不大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一线服务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成功,甚至对今后的工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述中职毕业生中的就业心理现状来看,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同时也存在“就业观念误区”,应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 (二)、中职生就业心理分析 面对就业,中专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中专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中专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1、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自身发展方向盲目,快毕业了,却没有特别的技能,似乎什么都会,又似乎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不甘心做太简单的事。现在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课程改革

、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课程改革 ——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政治课组任军) 摘要:从“以就业为导向”基本内涵的界定出发,分析了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从构建 “基础理论平台课程”“实操实习技能化课程”模块课程、增加实践教学 环节、课程综合化建设、强化学生就业能力、注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 方面实施中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关键词:中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 1 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界定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 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以就业为 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1]。以就业 为导向也就是强调两点:一、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学生个人适应职业发展 的需要。因此,它的实质是将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相 结合,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 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目标,专 业培养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而不是抽象的。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具 体职业群,培养一线岗位需求的从业者,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在某一个岗位就业 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职业群就业、转岗、晋升的基 础,具有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改理念,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中职饭店服务与管理 专业确立了以培养能够满足饭店业就业岗位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 技能型人才为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力求将社会需求和个体素质培养相统一。 2 课程设置现状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新开设的专业,到目前为止只招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去向做了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要求,指出了中职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分析;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毕业生就业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安置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执行者“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毕业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中职生如何客观的给自己正确定位,毕业后究竟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特点,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呢? 一、中职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态度现状 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就业风气和中职生入学经历等现实的影响,中职生在就业心态方面存在以下不足:(1)自卑心态。有的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失败的,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职生、大学生,因此,潜意识中存在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2)自负心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从学校出来不应在基层干,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任何职业都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个人才能真的有所发展。(3)盲目从众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4)攀比心理。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

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精选报告.docx

2018 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2018 年我市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9340 人,就业人数为9247 人,就业率为99% ,直接就业人数为404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25% 。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就业去向 据统计,我市 2018 年中职毕业生中,进入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3.72% ,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比例为10.72% ,其他方式就业毕业生比例为 18.15%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为57.42%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 2、产业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毕业生比例为 2.38% ,从事第二产业毕业 生比例为33.64% ,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比例为63.99% 。主流方向为第三产业。 3、就业地域及地点 从就业地域来看,本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5.32% ,外地

就业毕业生比例为54.68% ,无境外就业毕业生。在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7.05% ,在镇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1.98% ,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0.97% 。 4、就业渠道 总体说来,学校推荐就业仍占据主流地位,这部分毕业 生比例为62.64% ,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40% ,其 1

他渠道就业毕业生比例为28.96% 。 5、升学情况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中,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 学比例为 27.16% ,五年一贯制升学比例为 1.05% ,三二分段制升 学比例为 14.85% ,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比例仅占 0.11% ,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比例为35.32% ,其他升学方 式比例为21.50% 。 6、就业合同签订情况 据统计,就业未签订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为13.81% ,签订期为一年及以内的比例为15.07% ,期限为1-2年的比例为36.41% ,期限为2-3 年的比例为19.21% ,期限在 3 年以上的 比例为15.50% 。 7、起薪情况 平均起薪为2178 元, 1001-1500之间的比例为 6.71% ,1501-2000 之间的比例为19.80% , 2001-3000之间的比例为35.79% ,3000 元以上的比例为37.70% 。 8、社会保险情况 未享受社保的毕业生比例为8.00% ,享有三险的比例为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基于近几年中职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分析,总结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存在着专业不对口、待遇不高、职业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但是。。。。。。。。。。。 。。。。。。。。。。。。。。。。。。。。。。。。。。。。。。。。。。。。。。。。。。。。。。。。。。。。。。。。。。。。。。。。 中职毕业生就业对策及建议 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局面,提高其就业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改善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长效机制。 1.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社会地位,形成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中,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薪酬标准是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以及改变目前用人价值取向的一个根本举措。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要动员全社会改变长期形成的对技能型人才的偏见;其次是要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章程;再次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制定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和薪酬标准。 另外,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在全社会真正营造一个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从长远看,解决这一问题取决于社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只有当这种需求十分紧迫时,劳动力市场的价值取向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通过市场规律的调节,使技能型人才的经济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2.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通过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两类证书的融通有利于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地位,有利于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目前,由于学历证书由教育部门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主要由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在体制上还存在实现这一融通的障碍。建议引入“大职业教育”观念,对中职、高职和各类社会教育与培训实行统一管理,为两类证书的融通铺平道路。 3.要加快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步伐。 包括:(1)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在控制普职分流比例大体相当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收部分各省市优质生源和外地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中职校的学生比例。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国家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已逐步得到落实。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奖学政策体系方案”。政府要投入更多

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总结

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总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对人才的需求条件有所提高,在我国出台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为主体的中职毕业生劳动就业制度的实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中职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其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就业问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前途。然而,在市场就业的格局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实行自主择业,这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另一方面也使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在职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涉及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涉及到学校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的专业技术 首先,中职学校长期开设就业指导课。但在我校现实的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对职业指导的功能重视不够现象。比如:学校仅仅把职业指导当作一门课程,在学生就业前为他们集中开设职业指导讲座,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充分的职业思想准备,没有足够的应岗、转岗能力,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很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学生能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在入学教育阶段中,首先向学生作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参观访问,亲身感受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在对本专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的同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届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 其次,要由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任课。作为一线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充分运用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为求职者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而事实上,就业指导工作常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