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组合不等式 讲座

组合不等式 讲座

组合不等式 讲座
组合不等式 讲座

人教版高中不等式复习讲义(含答案,超经典)

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一)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1、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d b c a d c b a +>+?>>,(同向可加)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同向同正可乘) (5)倒数法则: b a a b b a 110,> (6)乘方法则: )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 >>n N n b a b a n n 且 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作差法(作差——变形——判断符号——结论) 3、应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不等式 (二)解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 2 ≠<++>++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 -=?,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0>? 0=? 0a )的图象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分式不等式的一般解题思路是先移项使右边为0,再通分并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最后用标根法求解。解分式不等式时,一般不能去分母,但分母恒为正或恒为负时可去分母。 ()()0() () 0()()0;0()0() ()f x g x f x f x f x g x g x g x g x ≥?>?>≥?? ≠? 3、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 若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in f x A > 若不等式()B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ax f x B < (三)线性规划 1、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Ax +By +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 +By +C =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由于对在直线Ax +By +C =0同一侧的所有点(y x ,),把它的坐标(y x ,)代入Ax +By +C ,所得到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特殊点(x 0,y 0),从Ax 0+By 0+C 的正负即可判断Ax +By +C >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C ≠0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3、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①线性约束条件: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说课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说课稿 通江县瓦室中学李继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通江县瓦室中学的数学教师李继,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三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简单的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它不仅是现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这是学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确定解集。并且本课也通过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解法。准确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处理其他学科相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自主探究、归纳定义,培养学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总结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 通过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美.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分析 1、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难点:a、正确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 b、避免不等式变形中常见的错误. c、注意“.”与“。”,“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 疑点: 如何正确运用“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的规律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3、重难点突破:既要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同时又要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帮助理解上述的规律性的结论. 二、学情分析 (一) 有利因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方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示直线),故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与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等式知识点详解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a │-│b │≤│a+b │≤│a │+│b │ §06. 不 等 式 知识要点 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1) 不等(等)号的定义:.0;0;0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2) 不等式的分类: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 (3) 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4) 同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 b b a (对称性) (2)c a c b b a >?>>,(传递性) (3)c b c a b a +>+?>(加法单调性) (4)d b c a d c b a +>+?>>,(同向不等式相加) (5)d b c a d c b a ->-?<>,(异向不等式相减) (6)bc ac c b a >?>>0,. (7)bc ac c b a 0,(乘法单调性) (8)bd ac d c b a >?>>>>0,0(同向不等式相乘) (9)0,0a b a b c d c d >><(异向不等式相除) 11(10),0a b ab a b >>? <(倒数关系) (11))1,(0>∈>?>>n Z n b a b a n n 且(平方法则) (12))1,(0>∈>?>>n Z n b a b a n n 且(开方法则) 3.几个重要不等式 (1)0,0||,2≥≥∈a a R a 则若 (2))2||2(2,2222ab ab b a ab b a R b a ≥≥+≥+∈+或则、若(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3)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 .2 a b +≤(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极值定理:若,,,,x y R x y S xy P +∈+==则: ○ 1如果P 是定值, 那么当x=y 时,S 的值最小; ○2如果S 是定值, 那么当x =y 时,P 的值最大. 利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必要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

初中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超经典复习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知识梳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不等式及其解(解集)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会用不等式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3.会用数轴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知识概要 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一般地,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称之为此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6.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不等式和不等式解集的理解. 四、知识链接 本周知识由以前学过的比较大小拓展而来,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题的工具,并为以后学的不等式组打下基础. 五、中考视点 不等式也是经常考到的内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以解不等式为主.有时在一些解答题中也要用到不等式,利用不等关系求范围等.

1. 常用的不等号有哪些? 常用的不等号有五种,其读法和意义是: (1)“≠”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是不相等的,但不能明确哪个大哪个小. (2)“>”读作“大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大. (3)“<”读作“小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小. (4)“≥”读作“大于或等于”,即“不小于”,表示左边的量不小于右边的量. (5)“≤”读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表示左边的量不大于右边的量. 2. 如何恰当地列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1)找准题中不等关系的两个量,并用代数式表示. (2)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增加了、减少了、不足、不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非负数、至多、至少等的确切含义. (3)选用与题意符合的不等号将表示不等关系的两个量的代数式连接起来. 根据下列关系列不等式:a的2倍与b的的和不大于3.前者用代数式表示是2a+ b.“不大于”就是“小于或等于”. 列不等式为:2a+b≤3. 3.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注意什么?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要注意两点:一是边界;二是方向.若边界点在范围内则用实心点表示,若边界点不在范围内,则用空心圆圈表示;方向是对于边界点而言,大于向右画,而小于则向左画. 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下列两个不等式:x>-3;x≤2.

人教版高中不等式复习讲义(含标准答案-超经典!)

人教版高中不等式复习讲义(含答案-超经典!)

————————————————————————————————作者:————————————————————————————————日期:

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一)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1、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d b c a d c b a +>+?>>,(同向可加)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同向同正可乘) (5)倒数法则: b a a b b a 110,> (6)乘方法则: )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 >>n N n b a b a n n 且 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作差法(作差——变形——判断符号——结论) 3、应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不等式 (二)解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 2 ≠<++>++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 -=?,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0>? 0=? 0a )的图象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四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由相等关系转到不等关系、来学本章内容;学好本章内容,为一次函数等数与代数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在上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利用数轴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概念;会利用数轴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数轴来寻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及探讨交流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 将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归纳留给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完成,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作准备。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难点:利用数轴准确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用数轴如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本节我们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此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猜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因而能更好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再者,现在的学生已经厌倦教师单独的讲授方式,希望教师能够给他们自己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2、教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我从生活中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学生探讨交流、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学法:交流互动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我提供足够的

不等式测试卷(简单)

谷老师赠言:① 目标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③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 ④ 每道错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 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总结和反思才是成功之母;⑥有高水平的集体,才有高水平的个人。 1、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不积攒; 2、不会的要问,即使不问也要老师知道;3不会的重点标记,认真听;4、一定要复习,一定要再看几遍。 《不等式》测试题 一.填空题: (32%) 1. 设2x -3 <7,则 x < ; 2. 5->0且+1≥0 解集的区间表示为___ ______ ; 3. | x 3 |>1解集的区间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集合A = [2,4],集合B = (-3,3] ,则A ∩ B = ,A ∪B = . 5.不等式x 2 >2 x 的解集为_______ _____;不等式2x 2 -3x -2<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6. 当X 时,代数式 有意义. 二.选择题:(20%) 7.设 、、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D)< 8.设a >>0且>>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B)->- (C)->- (D) > 9.下列不等式中,解集是空集的是( )。 (A)x 2 - 3 x –4 >0 (B) x 2 - 3 x + 4≥ 0 (C) x 2 - 3 x + 4<0 (D) x 2 - 4x + 4≥0 10.一元二次方程x 2 – mx + 4 = 0 有实数解的条件是m ∈( ) (A )(-4,4) (B )[-4,4] (C )(-∞,-4)∪(4, +∞) (D )(-∞,-4]∪[4, +∞) 三.解答题(48%) 11.比较大小:2x 2 -7x + 2与x 2 -5x (8%) 12 .解不等式组(8%) 2 x - 1 ≥3 x - 4≤ 7 12.解下列不等式,并将结果用集合和区间两种形式表示:(20%) (1) | 2 x – 3 |≥5 (2) - x 2 + 2 x – 3 >0 13.某商品商品售价为10元时,销售量为1000件,每件价格每提高0.2元,会少卖出10件,如果要使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0元,求这种图书的最高定价.(12%)

(完整word版)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归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结构图 二、知识要点 (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 > 、 < 、 ≥ 、 ≤ 、 ≠ 。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即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分三步进行:①画数轴②定界点③定方向。规律: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等于用实心圆点,不等于用空心圆圈。 ????????????????????????????????与实际问题 组一元一次不等式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性质性质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不等式不等式相关概念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2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b a >,那么c b c a ±>±;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正数 ,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 b c a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 b c a <);如果0,<(或c b c a >); 解不等式思想——就是要将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 >a 或x <a 的形式。 (注:①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 ②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简单的不等式)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绥阳县坪乐中学:韩成友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前面我们认识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这是学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确定解集。并且本课也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些概念,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作准备.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较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有一定的数学化能力。但学生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并向理性认知过渡,所以,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两个学生所熟悉的问题

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引导其自主学习。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 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集的概念。 3.会利用数轴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有关不等式组的概念. 2.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五、教学手段分析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反馈及时等优点,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

集合不等式知识点整理(答案)

1 集合不等式知识点整理 一. 集合及其表示法 1、我们把_能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的全体_叫做集合。集合中各个对象叫做__元素_,他们的特征是:①__确定性__②__互异性__③__无序性__. 2、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我们把常用的数集用特定的字母表示: 全体自然数的集合,记作_N _,不包括零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记作_* N _;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记作_Z _;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记作_Q _;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记作_R _. 正整数集,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负有理数集,正实数集,负实数集分别表示为_,,,,,Z Z Q Q R R +-+-+-_ 3、我们把含有有限个数的集合叫做__有限集_,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_无限集_. 我们引进空集,规定空集_不含有任何元素_,记作__ φ __. 4、集合的表示方法有:_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_. 5、元素与集合之间应用__,∈?_ 二. 集合之间的关系 1、对于两个集合A 和B ,如果__A 中的任意元素也都是B 中的元素___,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记作_A B ?_,数学的表达式是_,x A x B ?∈∈__. 2、如果__A 是B 的子集,B 也是A 的子集__,那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相等,记作__A B =_ 【用来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的方法】 3、对于两个集合,如果__A 是B 的子集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_,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 ,数学的表达式是_,x A x B ?∈∈且,b B b A ?∈?_. 4、 数集*,,,,N N R Q Z 之间的关系是_*N N Z Q R ????_. 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子集__,是任何非空集合的_真子集__.【任何涉及到子集和真子集问题,要考虑空集!】 6、若集合是有限集,元素有n 个,则这个集合的子集有___2n _个,真子集有__21n -___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说课稿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不等式与不等关系1》.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法学法三个方面来说明. 【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人教A 版必修5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继学习等量关系之后,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又一新的关系-----不等关系。不等关系在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与等量关系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不等式性质及解法的基础,又是构造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的基石;因此本节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2.课标要求 通过具体情境,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3.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内容的地位,我提出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②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以问题方式代替例题,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式; ②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状况及理解程度; ②注重问题情境、实际背景的设置,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③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使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订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了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说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问题1: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数量关系?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胖与瘦、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 问题2: 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下面我们首先来看如何利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设计意图】问题1:主要是 通过课前的问题展示,让学生感受不等关系与等量关系一样来源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观察对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思考交流、形成概念 1)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引例1:限速40km/h 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 不超过40km/h ,写成不等式就是: 40v ≤ 引例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写成不等式组就是——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2.5%2.3% f p ≤??≥?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找出列不等关系的方法,这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师的注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问题的关键。 三、反馈矫正、巩固提高 [例1]. 问题1: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 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 【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主要是加深学生对不等关系的认识(进一步体现本节的重点)的理解;培养分

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归纳 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说明: 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例: 1.已知不等式3x-a ≤0的正整数解恰是1,2,3,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50 x a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3.不等式组??? ??>+≤+022 10 42x x 的整数解为 。 4.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a-1)x+0 1234a x x x 的解集为2”“=”或“”号填空) 8.不等式x 27->1,的正整数解是 9. 不等式x ->10-a 的解集为x <3,则a 10.若a >b >c ,则不等式组???? ?c x b x a x 的解集是

初中不等式专题复习知识点及习题

专题二不等式(组) 知识点汇总: 1.不等式:用“>”、“<”、“≥”或“≤”将两个式子连接以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2.不等式的解:把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4.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5.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其目的实质就是把不等式化为“x>a或x ≥a”、“x<a或x≤a”的形式。 6.用数轴表示不等式:(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无等号画圆圈,有等号画实心点)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思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两个或多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起来是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9.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中每一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记: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处找。 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组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什么异同?

随堂练习: 1.已知a<0,则关于x的不等式ax<5的解为________,5x<a的解为________。 2.已知a,b为常数,若ax+b>0的解集为x<3,则bx+a<0的解集为________。 3.若不等式组有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2 (B)k≥2 (C)k<1 (D)1≤k<2 4.若(x+1)(x-1)<0,则x的解集为__________。 5.九年级一个班有几个同学毕业前合影留念,每人交0.7元,一张彩色底片0.68元,扩印一张相片0.50元,每人分一张,在收上来的钱尽量用掉的前提下,这张相片上的同学最少有________个。 6. 7.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700吨,由甲乙两个垃圾处理厂同时处理。已知甲厂每小时可处理垃圾55吨,每吨需要费用10元;乙厂每小时可处理垃圾45吨,每吨需要费用11元。如果规定该城市每天用于处理垃圾的费用不超过7370元,甲厂每天处理垃圾至少多少小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 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619761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六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下我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步骤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这是学好利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确 定解集。并且本课也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来类推地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些概念, 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创新意 识,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作准备。 教学重点:1、理解有关不等式组的概念。 2、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教学重点突破办法:在本章第四节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此让学生 从字面上来推断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并请大家交流后 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猜想和推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关系后,能更好的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 念和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一般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由四种基本类型构成,它们的解集、数轴表示,学生很难确定,因此我和学生一起 2

方程与不等式 专题

专题二《方程与不等式》 ●中考点击 考点分析: 命题预测:方程与方程组始终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考查方程和方程组的分值平均占到25%,试卷涉及的主要考点有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关系的简单运用;列方程和方程组解应用题三大类问题.其中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商品利润问题以选择题为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选择题和解答题为主;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以选择题和解答题为主,但难度一般不大;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以解答题为主,主要考查解工程类、方案设计类及愉策类问题.结合2007-2008年的中考题不难看出,课改区对方程(组)的考题难度已经有所降低,如根与系数关系的运用,课改区几乎不再考查.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分值一般占到5-8%左右,其常见形式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考查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及整数解问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列不等式(组)解决方案设计问题和决策类问题,以解答题为主.近年试题显示,不等式(组)的考查热点是其应用,即列不等式(组)求解实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由此可见,在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这一专题中,命题趋势将会是弱化纯知识性的考题,而更加热衷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难点透视 例1解方程: 2 241 1 1 x x x x - = -+- .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 【思路点拨】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是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验根只需将结果代入最简公分母即可. 原方程变形为 ) 1)(1(41 21 -+= +- -x x x x x 方程两边都乘以)1)(1(-+x x ,去分母并整 理得022 =--x x ,解这个方程得1,221-==x x .经检验,2=x 是原方程的根,1 -=x 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的根是2=x . 【答案】2=x . 【方法点拨】部分学生在解分式方程时,往往不能拿到全部分数,其中很多人是因为忘记检验.突破方法:牢牢记住分式方程必须验根,检验这一步不可缺少.

中考总复习方程与不等式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

方程与不等式综合复习 【考纲要求】 1.会从定义上判断方程(组)的类型,并能根据定义的双重性解方程(组)和研究分式方程的增根情况; 2.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明确解方程组的实质是“消元降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化无理式为有理式”;3.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以及求特殊解集; 4.列方程(组)、列不等式(组)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5. 解方程或不等式是中考的必考点,运用方程思想与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难点和热点.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 +b 0≠ ax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是未知数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为未知数, ) (0 a x

5.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作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要点诠释: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 速度 距离 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时工作量工效= 工效工作量 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部分比率= 比率部分 全体=;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 10 1 ,利润=售价-成本,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2πR ,S 圆=πR 2 ,C 长方形=2(),S 长方形, C 正方形=4a , S 正方形2,S 环形=π(R 22),V 长方体 ,V 正方体3,V 圆柱=πR 2h ,V 圆锥=3 1πR 2 h.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 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 2 2()a ab b a b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说课稿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内容是初中数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一节一次函数后,回过头重新认识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其他数学概念,即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不等式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它不是简单的回顾复习,而是居高临下的进行动态分析。 2、活动目标 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图像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不等式的方法,初步形成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 ③经历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探讨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思想。 ④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感觉,品尝成功的喜悦。 总的来讲,希望达到的要求是: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大脑。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逐步从直观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1、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合作交流的友好氛围,让学生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四、教法分析 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能写成ax+b>0(或<0)的形式,而此式的左边与一次函数y=ax+b的右边一致,所以从变化与对应的观点考虑问题,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可以归结为两种认识: ⑴从函数值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⑵从函数图像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a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上两个角度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1、“动”―学生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 2、“探”―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讲义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梳理 1.知识结构图 (二). 1.不等式 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 “≥”、“≤”. 2 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的表示出来,具体表示方法是先确定边界点。解集包含边界点,是实心圆点;不包含边界点,则是空心圆圈;再确定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说明: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有区别的,不等式的解是不确定的,是一个范围,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重点)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那么__ a c b c ±±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0 a b c >>,那么__ ac bc (或___ a b c c )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a b >,0 c<那么__ ac bc (或___ a b c c ) 说明:常见不等式所表示的基本语言与含义还有:

①若a -b >0,则a 大于b ;②若a -b <0,则a 小于b ;③若a -b ≥0,则a 不小于b ;④若a -b ≤0,则a 不大于b ;⑤若ab >0或0a b >,则a 、b 同号;⑥若ab <0或0a b <,则a 、b 异号。 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①a -b>O ?a>b ;②a -b=O ?a=b ;③a-bb )(重难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