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2个苜蓿品种抗根腐病评价及抗病评价标准品种的筛选_黄宁

62个苜蓿品种抗根腐病评价及抗病评价标准品种的筛选_黄宁

62个苜蓿品种抗根腐病评价及抗病评价标准品种的筛选_黄宁
62个苜蓿品种抗根腐病评价及抗病评价标准品种的筛选_黄宁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一.品种概况: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数米,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卵圆形,总状 花簇生,种子每千克约30-50万粒,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应 范围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5-20度最宜生长,抗 旱性强,连续积水两天即大面积死亡。 二.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其根系发达,入 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系充分发育,结合深耕施足 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普通磷肥50公斤。三.播种: 1、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5月中下旬以后,地温稳定在5 度以上即可播种,北方地区播种一般选择雨季;秋播一般在8 月份进行,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 越冬率。 2、播种方法:常见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条 播行距一般为15-30厘米,中高肥力土壤可控制在30厘米以上,撒播时加细土进行人工撒播(种子与细土比例1:6-8)。 3、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1、2公斤,土壤条件 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确保每平方米至少425株幼苗(条

播播种用量1-1、5公斤/亩,人工播种2公斤/亩)。 四、田间管理: 1、中耕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2、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3、灌溉及排水: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水分,所以苜蓿比较抗旱,苜蓿不耐水淹,不适合低洼地和底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五、夏季管理: 1、加强管理,保证苜蓿生长需求。5-6月份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各地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厘米土壤层内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十,要适当浇灌,但水量不宜过大,喷灌4-6小时即可。返青时没有进行追肥的地块,要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苜蓿专用肥20-30千克。 2、关注病虫草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紫花苜蓿第2茬生

紫花苜蓿用于浙江省稻田绿肥的可行性评价

紫花苜蓿用于浙江省稻田绿肥的可行性评价 王建红,曹凯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在浙江省稻田进行栽培试验,了解紫花苜蓿作为一年生作物用于我省稻田绿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秋眠级在7-8或8级的品种在南方稻田种植,在播种期适宜,稻田排水设施良好,适度施肥的情况下,在次年早稻种植前翻耕用做稻田绿肥的生物产量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其它秋眠级的品种前期生长缓慢,其生物产量不足以满足早稻绿肥对鲜草产量的需求。但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在单季晚稻种植前翻耕的生物产量均能满足晚稻生长的需要,并且6级以上(含6级)的品种其鲜草产量超出稻田绿肥的常规需要量较多,可以刈割部分产量用做动物青饲料。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紫花苜蓿品种用做浙江省稻田绿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针对双季稻和单季稻不同的绿肥需要期,应选择不同秋眠级的品种,为浙江省稻田绿肥品种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紫花苜蓿稻田绿肥可行性评价 紫花苜蓿作为主要牧草品种栽培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北方大面积种植,我国宁夏、陕西等省也有将紫花苜蓿用做稻田绿肥的历史。但由于紫花苜蓿耐高温和耐湿能力差,在我国南方各省种植,生长差产量低。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在南方种植获得高产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高,一般为紫云英的2倍。以往研究表明,紫云英用作南方稻田绿肥鲜草产量在15000~22500kg/hm2较为适合。根据紫云英与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的差异,紫花苜蓿在翻耕前的鲜草产量若能达到7500~11000kg/hm2,则能基本满足用于稻田绿肥的需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浙江省农科院内水稻田进行,土壤类型为潮土发育而成的水稻土。经测定,土壤有机质21.6g/kg;土壤速效氮61.5mg/kg;土壤速效磷55.6mg/kg;土壤速效钾174.7mg/kg;土壤pH7.5。试验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秋眠级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品种名称、秋眠级及种子来源见表1。 表1 试验用紫花苜蓿品种秋眠特性及种子来源表 品种名称秋眠级种子来源 北京绿冠草业科技发展中心 南霸天 9 北京绿冠草业科技发展中心 丰宝 8 北京绿冠草业科技发展中心 盛世 7-8 百绿(天津)国际草业公司 游客 8 Quadrella 7 北京绿冠草业科技发展中心 德宝 4-5 甘肃农业大学 甘农3号 3-4 甘肃农业大学 新疆大叶 3 甘肃农业大学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 苜蓿有些病害会造成幼苗死亡、产量降低或利用年限缩短,苜蓿是否会发生病害及病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受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其中,土壤排水不良是导致苜蓿发生病害最主要的原因。苜蓿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找到有效的措施挽回损失,所以日常管理在于防止病害的发生,而不是发生后治愈病害。选择抗性品种是防止病害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而了解苜蓿常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对于种植苜蓿时选择针对性的抗病品种非常有益。 炭疽病 炭疽病容易在湿热条件下发生,可导致苜蓿减产25%甚至以上。感病的枝条会出现较大的卵圆形或棱形病斑,面积较大的病斑呈稻草黄色,边缘褐色(图1)。病斑面积可能逐步扩大,最后相连环茎一周,导致植株的1个或多个枝条枯死。感病的枝条可能迅速枯萎,看起来就像老年人的拐杖。死亡的枯枝散落在地里,颜色呈稻草黄至珍珠白。受感染的苜蓿根颈会变成蓝绿色,生成的新枝条很少,植株最终会死亡。许多苜蓿品种对炭疽病都有很好或至少中等抗性。

图1 感病植株的茎上有稻黄色的病斑图2感病植株(右)根颈呈蓝绿色 丝囊霉根腐病 丝囊霉根腐病是潮湿土壤中最主要的一种病害,幼苗感染这种病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成株感染后会造成根部缓慢发生病害。受感染的幼苗子叶首先变成黄色,之后其它叶片逐渐枯黄,根部和茎部最初呈水泽状灰色,然后变成浅棕或深棕色。幼苗停止生长,但仍然直立。成株苜蓿感染丝囊霉根腐病后根量会减少,没有根瘤或者只有少量根瘤(图4)。 受感染植株与缺氮症状相似,越冬或刈割后再生缓慢。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既抗丝囊霉又抗疫霉根腐病的品种。

图3感病幼苗,子叶发黄图4感染根系缺少侧根(从左侧数第2对和第4对 为感病植株) 丝囊霉根腐病分为1代和2代,大部分苜蓿品种对1代有抗性,但是2代会在一些地区发生,并且比1代更具破坏性。如果种了抗性品种,但仍感染了这种病害,那就选择抗2代丝囊霉根腐病的品种。 细菌性枯萎病 细菌性枯萎病在苜蓿种植后第二年、三年才开始表现,可能使种植了3到5年的苜蓿地密度严重降低。感染前期,植株变成黄绿色并零散分布在地里。感染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同时茎秆纤弱、叶片小且扭曲变形。病株刈割后很容易发现。病株主根横切面呈现出一个黄褐色圆圈(图5),但目前大多数苜蓿品种都对这种病害具有抗性。 图5 主根横切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褐色圆晕 褐斑病和叶斑病

秋眠级不同的紫花苜蓿苗期耐热性评价

秋眠级不同的紫花苜蓿苗期耐热性评价 韩瑞宏1,高桂娟2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广州510225;2.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广州510303)摘要:本试验选择具有代表性并能真实反映植物耐热性的多项指标对4种秋眠级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热害指数及恢复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WL-525HQ 耐热性较强,WL-232HQ耐热性较差;通过隶属函数分析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热性顺为:WL-525HQ>WL-414HQ>WL-323HQ>WL-232HQ,秋眠级高的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较强。 关键词:秋眠级;紫花苜蓿;苗期;耐热性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其营养价值丰富,生物量大、再生性强被称为“牧草之王”[1]。尽管紫花苜蓿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耐热性较差,严重地限制了紫花苜蓿的推广与利用。近年来,国外成功培育了一些适宜南方气候条件种植的高秋眠等级(非秋眠类型)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热性强、产量高、再生快[2,3]等特点,为我国南方地区引种、种植紫花苜蓿奠定了基础[4]。本试验通过人工模拟直接鉴定法,选择具有代表性并能真实反映植物耐热性的多项生长指标对国外4个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进行评价,旨在分析秋眠级与苜蓿耐热性的关系,为耐热苜蓿在南方高温地区的推广及耐热苜蓿育种积累资料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包括WL-232HQ(秋眠级2级)、WL-323HQ(秋眠级4级)、WL-414HQ(秋眠级6级)、WL-525HQ(秋眠级8级)4种紫花苜蓿。 1.2 试验方法 采用盆栽方式,盆子的规格为10cm×12cm(高×口径)每品种9盆,每盆10株,在苗龄为40d时进行处理,其中3盆置于温度为25℃/20℃(昼/夜),光周期14h/10h(昼/夜)的光照培养箱中作为对照,另外6盆进行高温处理,置于温度38℃/33℃(昼/夜),光周期14h/10h(昼/夜)的光照培养箱中,6盆中3盆用于热害指数及恢复指数的测定,3盆用于生长指标的测定。试验期间保持水分的供应避免水分胁迫,每天随机更换各盆的位置。在处理的0d、2d、4d、6d、8d、10d测定热害指数,恢复4d(25℃/20℃)后测定恢复指数;在处理的第10d进行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 1.2.1 热害症状的分级 分为6级:0级:无受害症状;1级:植株稍有萎蔫,老叶边缘发黄或轻微失水;2级:植株萎蔫,中下部叶片下垂、皱缩,老叶变黄;3级:植株严重萎蔫,老叶脱落或干枯,上部叶片严重下垂,叶失水、皱缩;4级:植株叶片全部干枯或脱落,但茎仍保持绿色;5级:茎失绿、干枯。 1.2.2 恢复指数的划分标准

苜蓿评定与进口苜蓿介绍

美国进口苜蓿介绍与苜蓿评定标准 进入中国的美国苜蓿主要是一级苜蓿和特级苜蓿,粗蛋白含量分别在19%和22%以上,NDF≤40%,ADF≤30%,相对饲用价值分别在150%和160%以上,产奶净能在1.45~1. 65MCAL/KgDM,完全满足高产奶牛TMR饲料中蛋白质(16%~17%)、NDF(33%~40%)和产奶净能(1.60MCAL/KgDM)的要求,可以通过直接增加优质苜蓿干草的饲喂量,以提高精粗比和粗饲料的采食量,明显地提高了奶牛的反刍及瘤胃环境、产奶量、体况、繁殖能力和奶牛使用寿命,延长了奶牛产奶高峰期,减少了奶牛疾病和兽药投入,使中国奶业真正意义地享受到了优质粗饲料给集约化奶牛养殖带来的效益,这也是中国苜蓿产业没有做到的。美国苜蓿数量多、质量好,品质稳定,运输方便,贮存时间长,自2006年开始在中国各大牧场得到一致好评。 影响苜蓿干草品质和动物饲养表现的因素,包括:(1)收割时,草的成熟度;(2)含叶率;(3)颜色;(4)异物;(5)风味。 苜蓿草的收割应在含苞期,也就是在茎的顶端有花苞,但没有紫色花瓣。含苞期的苜蓿草通常是多叶的,而茎是细而柔软的。第一茬含苞期收割的苜蓿品质最好,随着苜蓿的生长叶的比例下降,茎也变得的粗而硬。低温和多云气候减缓成熟期,但却有助于品质的提高。由于收割技术与设备的差异 含叶率指的是叶和茎的比例,苜蓿干草在收割、晒干、加工过程中会有叶子掉落的损失。叶子在苜蓿干草质量上绝对重要,因为苜蓿干草的总可消化营养份(TDN)的60%,粗蛋白的70%,维生素的90%存在叶子中。一般苜蓿干草含叶率为60-70%,差的会只有10 - 15%。一捆含叶率高的苜蓿干草可见的是明显叶子多,叶子都附着在梗上,而梗是柔软的。相反地,含叶率低的草捆可明显看到草梗多。 最想看到苜蓿干草的颜色是像田里未成熟苜蓿的翠绿色。这样的颜色表示晒干、加工得宜,没被雨淋过,没霉变,没发热(储存过程中);带有一股草香味,适口性好,胡萝卜素含量高,饲料价值高。然而,颜色的判定也有蒙蔽的地方。譬如,早收割而被雨淋过的草的颜色不是翠绿色,但其营养价值却比晚收割翠绿色的草来得高。 日晒而变色的苜蓿草呈淡金黄色,日晒而变色的草适口性不好,胡萝卜素含量低。被雨淋过、露水过多或浓雾而变色的苜蓿干草呈深

抗病育种的步骤和方法如下(精)

抗病育种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抗源的选择 广泛授集育种原始材料,从中筛选具有能抗某种或某几种,或抗某一病害的不同生理小种的亲本作为抗源,这是选育抗病品种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抗病基因的主要供体之一是作物的近缘野生植物,目前育成的各种作物的抗病品种,大都是将野生近缘植物的抗病基因(或其衍生种)导入新品种而育成的。一般说来,作物初生基因中心或多样性中心,即寄主、寄生物的共同发源地,寄主的抗病类型和病菌的毒性类型,往往最为复杂多样。例如美国在土耳其南部授集到一个小麦标本(编号PI178383),能抗条锈病4个生理小种,腥黑穗病的35个和矮腥黑穗病的10个生理小种。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在6723个原始材料中筛选抗草丛矮缩病的抗源,结果从印度的一个野生稻(O. nivara)中找到了抗源。苏联在墨西哥野生棉种中找到了抗棉花黄萎病的抗源,并育成了抗病品种塔什干1号、3号。 其次,选用抗源时,必须了解本地区本作物主要病害病菌类型及主要生理小种的组成、抗源的抗谱大小。如1963年因出现条中13、16号小种,使南大2419小麦失去抗性;1972年出现新小种条中18、19号,使阿勃、丰产3号小麦失去抗性。据研究,抗源的抗谱与抗性持久性有关系。例如抗条锈品种尤皮Ⅱ,抗10个小种,对1个小种感病,维持抗性18年;丰产3号对7个小种免疫,5个小种抗,2个小种感,维持抗性9年;北京8号对1个小种免疫,2个小种抗,6个小种感病,维持抗性4年。 选育抗病品种,利用野生近缘植物或古老的地方品种,往往会带来若干不易克服的缺点,所以一般以利用其衍生种作抗源比较好。例如,用“高加索”作为抗白粉病亲本,高加索的抗源来自德国品种牛朱特(牛朱特与无芒4号杂交,再与无芒1号回交育成高加索),而牛朱特的抗源来自黑麦,抗源也可用人工诱变方法自行创造。 必须指出,抗源单一化,实质上就是品种单一化,容易使新品种失去抗性。因此必须广泛授集抗源。 例如,日本从1932年就开始进行抗稻瘟病基因的分析研究工作。已鉴定出稻瘟病菌有T、C、N三个群共18个类型,并鉴定出14个抗病基因,其中只有pi-a和pi-i是日本的,其它12个基因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如中国的“杜稻”、“荔枝红”(pi-k基因),美国的“辛尼斯”(pi-z),巴基斯坦的“塔杜康”(pi-ta、pi-ta1),印度的TKM-6(pi-z t),印尼的“金娜”(pi-b),马来西亚的“美丽克库宁”(pi-b)等。目前由于生理小种的变化,如中国的杜稻等具有pi-k,或pi-ta2等基因的抗病品种已失去抗性。因而如能累积对所有小种的抗病基因,则可以增强品种的抗病性。 日本对水稻抗白叶枯的育种也十分重视。按日本病原菌的菌型和其相对的抗病品种,大致分为四个群和五个菌系(表1)。 其中I型菌系群在日本全国都有分布,黄玉群对菌系I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X a-1所控制,而R. Emas群对菌型I和II的抗性是由两对联锁的显性基因X a-1和X a-2控制的。 二、育种材料的抗病性鉴定

14-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需一致性评价品种2017年第148号)附件1

附件1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 (需一致性评价品种) 一、适用范围 国产仿制药,进口仿制药。 二、资料接收/受理部门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简称总局受理和举报中心)接收/受理。 三、申报资料基本要求 (一)申请表的整理 1.种类与份数要求 药品补充申请表三份,一份为原件。 2.依据《关于启用新版药品注册申请表报盘程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6年第182号)要求,申请表的填报须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发布的填报软件,提交由新版《药品注册申请表报盘程序》生成的电子及纸质文件。(确认所用版本为最新版〔以最新发布的公告为准〕,所生成的电子文件的格式应为RVT\MRT文件。各页的数据核对码必须一致,并须与提交的电子申请表一致,所有页码应加盖各申请人或注册代理机构骑缝章。)

3.填写应当准确、完整、规范,不得手写或涂改,并应符合填表说明的要求。 (二)申报资料的整理 1.申报资料一式三套,其中一套为原件,复印件应与原件内容保持完全一致。每套装入相应的申请表。 2.每套资料装入独立的档案袋,档案袋使用足够强度牛皮纸,以免破损。档案袋封面应注明:申请分类、药品名称、本袋所属第X套第X袋每套共X袋、原件/复印件、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申请人机构名称,并由申请人或注册代理机构逐袋加盖公章。 3.申报资料首页应为申报资料项目目录,目录中申报资料项目编号及项目名称均应参照《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7年第100号,以下简称2017年第100号公告)等有关公告通告中规定的要求提供。 4.套内各项申报资料应设独立封面,标明药品名称、资料项目编号、资料项目名称、研究单位及人员有关项目(如适用)、各申请机构名称(注册代理机构如适用)等。右上角注明资料项目编号,并由申请机构或注册代理机构逐项加盖公章。 5.资料和文件统一使用A4规格纸张。申报资料所附图片须清晰易辨,不宜使用复印图片或彩色喷墨打印方式,格式体例要求详见《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体例与整理规范》(食药监办注

苜蓿干草

高质量的苜蓿干草有高含量的营养成份(包括粗蛋白和可消化能量)以及高采食量和适口性,而且细胞壁和纤维含量低;没有缺点,如:沙土、霉味、霉菌、过多的异物。追求高经营利润的奶农会考虑以优质粗饲料为基础的奶牛日粮。奶牛所需的必要营养份,如果不是来自于粗饲料,肯定要由精饲料中来补充;如此一来,饲料总成本也就增高了。因此,苜蓿干草质量越高,精饲料需要量越少,饲料总成本也就越低。 苜蓿干草质量的差异性之大远超过其它任何农作物。即使同一个草品种在同一块地上种植,也会造成干草质量的差异;而其质量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对干草加工的基本认识不足,以及种植加工的草农倾向于不似玉米、大豆、谷物那般专业地耕作。养殖业者可以因使用高量的优质干草,减少精饲料使用量而降低饲养成本。买草的人通常会发现市面上优质草和劣质草都有,而且价格一样,无序可循。经由研究和实践经验发觉评定苜蓿干草的品质可由物理性查验和化学性化验两方面着手。不幸的是,化学性化验不见得随处可化验,而且化验成本高。对养殖规模较小的奶牛场来说,不见得负担得起这样的干草化验成本。更且常规的化学性化验不一定能化验出沙土、霉味、霉菌、异物和干叶撒落的损失。因此,许多奶农买草是凭借感观的判断和的动物的最终饲养结果来评定干草的品质。 影响苜蓿干草品质的因素 苜蓿干草质量的实际意义代表着饲料价值,必须要有依据的评定。 影响苜蓿干草品质和动物饲养表现的因素,包括:(1)收割时期,草的成 熟度;(2)含叶率;(3)颜色;(4)异物;(5)风味。逐项讨论如下。 1. 收割时草的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在收割时草所达到的发育生长阶段。要判定草的成熟期,在收割之前不是件难事,但在收割和打捆之后却是件难事。草割了以后,或因天候变化或日晒,或苜蓿花蕾因低温、阴天(尤其是第一茬),使判定草的成熟期更加困难。 要判定苜蓿草适合于收割的成熟期,需观察其花苞和花蕾,以及茎的质感和木质化。苜蓿草的收割应在含苞期,也就是在茎的顶端有花苞,但没有紫色花瓣。含苞期的苜蓿草通常是多叶的,而茎是细而柔软的。苜蓿草在早花期收割的话,会有些紫色的花瓣,茎会比含苞期时粗。在正常的生长情况下,中花期收割的苜蓿草茎多且粗,又木质化,叶少。晚花期收割的苜蓿草甚至可看到种子荚。 值得注意的是,苜蓿草所生长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干草的外观,并蒙蔽了其生理成熟期。应该要知道的是植物的年纪(生长天数)与其生理成熟期并非可划等号,尤其是苜蓿草。例如,低温和多云气候减缓成熟期,但却有助于品质的提高。温度和日照时间是影响成熟期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和日照时间延长可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夏季的生长快于春秋季节。也因此,第一茬早花期的苜蓿草在生理上是要比第一茬早花期、第二茬早花期的苜蓿草来得老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摘要通过对8个审定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周麦22、淮麦22和淮麦25在产量、抗性和群体结构上表现均较好,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适合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麦;品种;群体结构;抗逆性;产量;淮北地区 近年来,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很多,但是真正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却很少。该试验选用8个审定的小麦品种,通过对其群体结构、产量形成因素和综合抗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合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涡阳县城东镇棉麦原种场,该场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灌溉方便,栽培方式统一,耕作管理水平一致。 1.2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开麦18、富麦2008、新辐麦1号、荔高6号、周麦22、淮麦22、淮麦25、烟农19,均为半冬性品种。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接近大田的大区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烟农19为对照(CK)。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340 m2(40.0 m×8.5 m)。 1.4试验过程 基肥施氮、磷、钾复混肥(25-16-10)1 050.0 kg/hm2,折合施纯N 262.5 kg/hm2、P2O5 168.0 kg/hm2、K2O 105.0 kg/hm2,于整地前撒施于田内,用专用小麦拌种剂甲基乙柳酮(甲柳酮40%,三唑酮10%)10 g拌10 kg种子。2008年10月16日播种,基本苗225万株/hm2。10月20日有1次降水,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定苗。12月2日喷施除草剂。2009年4月18日和5月5日分别化控防治蚜虫(毒死蜱,25%乳油),人工喷雾均匀[1-2]。 1.5调查内容

苜蓿草饲料的产品质量标准和主要产品形态

苜蓿草饲料的产品质量标准和主要产品形态 一、苜蓿草饲料的产品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389中规定,我国饲用苜蓿草粉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以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 我国苜蓿草粉质量标准(%) 等级 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粗蛋白质≥18.0 ≥16.0 ≥14.0 粗纤维<25.0 <27.5 <30.0 粗灰分<12.5 <12.5 <12.5 注:各项质量指标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三项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二级饲料用苜蓿草粉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美国是世界上苜蓿产品主要出口国,美国(AAFCO)苜蓿草粉质量标准如下: 美国苜蓿草粉的规格(%) 等级蛋白质含 量 粗纤维含量 六>13 <38 五>15 <30 四>17 <27 三>18 <25 二>20 <22 一>22 <20

美国豆科、禾本科和豆科、禾本科混合干草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CP ADF NDF DD DM1 RFV M 特级>19 <31 <40 765<40 >3.0 >151 1 17-19 31-35 40-46 62-65 3.0-2.6 151-125 2 14-16 36-40 47-5 3 58-61 2.5-2.3 124-103 3 11-13 41-42 54-60 56-57 2.2-2.0 102-87 4 8-10 43-4 5 61-65 53-55 1.9-1.8 86-75 5 <8 >45 >65 <53 <1.8 <75 注:CP粗蛋白;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DDM 可消化干物质88.9-0.779ADF;DM1干物质采食量=120÷NDF;RFV 相对饲喂价值=DDM×DM1÷11.29。 100RFV 标准干草含41%ADF和53%的NDF 二、草产品主要形态 为了提高饲养效益,改善适口性,节约饲料,便于运输等,国际上越来越多地采用饲料固形化的现代饲草料加工技术这一生产工艺,将苜蓿加工成粉状、块状和颗粒状等饲料,其中的颗粒饲料应用最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发的草产品有草粉、草颗粒、草块、草饼、草捆、叶块、叶粒和浓缩叶蛋白等。

抗病育种综述

ZT/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研究进展/由历史文献看文革 时期小麦的研究 所有跟贴·加跟贴·剑桥论坛 送交者: 哈仕噶勒于 February 28, 2007 17:06:40: 回答: 原陕西科协主席李振声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小堰系列在文革时期的成就 由哈仕噶勒于 February 28, 2007 15:03:00: 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研究进展李振岐康振生吴云锋段双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中英文摘要 关键词:小麦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1.我国小麦病害发生危害情况及抗病育种在小麦病害综合治理中作用 小麦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上的病害问题较多,一些重要病害如小麦锈病、麦类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病毒病、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等是限制我国小麦优质、高产和稳产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应用抗病品种和提高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是防治小麦病害的最基本和最重要途径,小麦上的一些重大病害如小麦锈病、麦类白粉病、小麦赤霉病等基本上都是采取以应用抗病品种为主或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才得以控制的。实践证明,应用抗病品种和提高品种的抗病性防治小麦病害不仅经济有效,节省投资,而且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加强小麦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和提高品种本身抗病性及其合理利用的研究对夺取小麦优质、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撰写的目的,是企图对我国近年来在小麦抗病育种及品种抗病性利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做一简要总结和评述。 2 小麦抗锈育种 2.1 麦类锈菌的致病性 2.1.1 小麦和大麦条锈病的致病菌 牛永春等研究确定,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sp. tritici,大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hordei。

夏季快菜优良品种筛选及关键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312454664.html, 夏季快菜优良品种筛选及关键栽培技术 作者:沈飞等 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4年第05期 导读:绍兴市进行了夏季速生叶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台湾快菜530、六和塔精优选早熟5号、早熟5号3个品种性状表现优良,单株平均质量较大、株型紧凑、生长良好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病症,可作为绍兴地区夏秋季保障日常供应及灾后应急生产的速生叶菜主要推荐品种。生产中,推荐采用保护地避雨栽培或防虫网全覆盖栽培技术。 绍兴地区夏季速生叶菜以栽培早熟5号快菜为主,市场对快菜需求量大且稳定,但是生产上容易受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不良天气影响造成减产,为保障日常供应和灾后应急,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绍兴市区夏季生产的速生叶菜推荐品种。结果表明,台湾快菜530、六和塔精优选早熟5号、早熟5号性状表现优良,推荐采用保护地避雨栽培或防虫网全覆盖栽培。 1 绍兴地区适宜品种筛选 为确定夏秋高温季节速生叶菜类快菜品种的耐热性、抗病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筛选可作为绍兴地区夏秋季保障日常供应及灾后应急生产的速生叶菜推荐品种,2013年6~8月进行快菜品种比较试验,具体操作和结果如下。 1.1 参试品种 参加试验的快菜品种共7个,其中早熟5号为本地主栽品种。具体品种来源及特性见表1。 1.2 试验设计 在市直斗门镇璜山北村及越城区东湖镇越农蔬菜基地分别设立试验点,均采用跨度6 m宽单体钢架大棚进行避雨栽培。将试验区域均分成小区,每小区随机播种1个品种,共14个处理。播种、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同一试验点小区、品种间田间管理均匀一致。 1.3 试验方法 璜山北村试验点播种日期为7月4日,测定日期为8月1日,生长期28天;越农试验点 播种日期为6月28日,测定时间为7月26日,生长期28天。采用棋盘式抽样法取样,每个 品种选择20株测量株高及开展度,然后拔起剪去带泥根部,除去败叶,称量总质量后计算出单株平均质量。以单株质量反映产量和速生性,以株高、开展度反映外观商品性,以田间病症表现反映抗逆性、抗病性。

苜蓿开发前景与生产技术要点

苜蓿开发前景与生产技术要点 张自和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1 苜蓿生产的意义与开发前景 苜蓿称“牧草之王”,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种植效益高。1999~2000年间全世界种植面积3227~3200万hm2。其中美国种植面积最大,是仅次于玉米、小麦和大豆,为四大作物之一,用于苜蓿干草生产的面积为956万hm2,加上有苜蓿参与的混播草地面积,合计达2450万hm2,年创产值约134亿美元;仅苜蓿草粉和方草捆出口一年获利4940美元。中国苜蓿的种植面积133万hm2,约占世界的4%,次于美国和阿根廷,居世界第3位,因分散于小农户小片种植,提供的商品草不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但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农牧交错带,包括黄土高原和甘肃的河西走廊,是最适宜苜蓿生长的地区,苜蓿的种子和草产品生产,可发展为集环境保护、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于一体的新兴带动型、支柱型草产业。苜蓿产业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二元种植结构到三元种植结构转变,草田轮作,亩固N10~20kg,相当含N46%的尿素43kg,亩积残根2050kg(含全N31kg,全P6.3kg,相当于尿素67kg/亩)。在干旱、高寒等粮食作物难于生长和成熟的地方,苜蓿可以生长,提供产量,轮作倒茬,改土肥田。 发展畜牧业和食品工业需要:我国是人口食物和家畜饲料需求蛋白质最多而缺口最大的国家,随着食物结构调整、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和畜牧业发展,对蛋白质需求量将与日俱增。发达的畜牧业需要发达的草业。苜蓿既是牧草之王,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蛋白质库,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6~22%,高于玉米(8.7%)、小麦(13.9%)和秸杆(2~6%)。一年可刈割3~5次,可青饲和调制多种饲料。日产20 kg乳的奶牛,每日喂18kg的苜蓿干草,可省精料2kg,增加奶产量10%以上,增效6.8元/头;提取食用蛋白质的情景十分看好,一般100kg 苜蓿可提取3kg左右的叶蛋白。 生态保护的需求:苜蓿植被覆盖大,蓄水保土效果好,据天水水保站测定,在同样的山地上,苜蓿的土壤流失量仅为粮食作物的1/9。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良盐碱,改土肥田的重要植物。 农民增收的需要:如干草产量800 kg/亩,销价0.8元/ kg;种植投入180元/亩,销售经营成本120元/亩,每亩净收入可达600元左右;比种植小麦或玉米增收150~200元/亩。 苜蓿开发的市场前景: 从市场情况看,国内年生产配合饲料5300万t,如添加5%~10%的苜蓿草粉,则需要苜蓿265~530万t,现年生产仅几万t。国内年蛋白饲料缺口1500万t,除北方外,长江以南半个中国也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需求,国内草畜乃至食品工业的发展是苜蓿生产的最大市场。 东亚市场,即日本年需215万t,韩国20~30万t,台湾5~10万t,年总需要量240~255

小度写范文2011年春季抗病品种筛选及综合防治试验报告-植物抗病基因筛选方法模板

2011年春季抗病品种筛选及综合防治试验报告:植物抗病基因 筛选方法 2010年全市玉米病毒病大面积而严重爆发,发生50000亩,已占当年种植面积的36.33%,其中绝收5000亩,减产1-3成的10000亩,损失产量达242.45万kg,极个别农户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发病品种增加到39个,主栽品种登海11、成单24等已严重感病。该病2010年在冀鲁豫三省种植的登海662品种上大面积严重的发生,损失十分惨重,杞县发病5万亩,绝收2万亩,损失3-5成的3万亩。该病防治十分困难,防治效果差;已成为我市玉米生产中的一大灾害;不仅减产绝收,而且严重威胁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市科知局审时度势2011年立项“玉米病毒病综防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课题组根据以前的试验结果和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健身栽培,提高自身抗病性为前提;以适时杀灭传毒媒介和使用病毒诱抗剂为保证;以合理施用微肥和叶肥辅助补充的综合防治路线。为此课题组设计了该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品种根据我市种子市场销售的品种情况,精选了以前试验的抗病品种、主推品种、最新审定品种、审定资料介绍的抗病品种进行试验,参试品种有:川玉68、正玉8号、资玉2号、雅玉15、蓉单8号、超单10号、科源玉6号、辽单527、德玉18、渝单8号、华试3号、川单417、正红311、一丰113、宜单10号、丰源1128、川单428、川农玉2号、川单25、西农单交2号、川单15、雅玉10号、神龙玉5号、神珠7号、登海3838、福玉1号、海禾1号、奥玉3202、成单202、中玉15、华选6号、黔玉1号、隆安玉8号、登海3339、贵玉1号、蠡玉10号、阿丹10号、登海11号、华选7号、奥玉3108 共计40个品种。 2.试验药剂蓟克牌5%啶虫咪、歼倒牌10%烯啶虫胺、金好年牌15%丁硫.吡虫啉;红拂牌6%烯.羟.硫酸铜、金科瑞牌毒霸、中保克毒宝牌40%烯.羟.吗啉呱、瑞德丰牌20%小叶灵:养分含量(Zn+Fe+Mn+B)≥10%的硫酸锌、0.5%的磷酸二氢钾;翠茂牌甲壳素、奔福牌芸苔素内酯。 3.试验设计试验品种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长16.5m,宽1m,面积16.5m2,小区一分为二,一半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观察品种的抗病性,同时作对照;一半按试验设计进行综合防治。播种规格50cm×80cm,每窝播种4粒,出苗后留健壮苗2株,亩植3333株,试验小区均播种10行,每行2窝,共计40株。 4.试验田概况本试验设在仁和区布德镇中心村海包山组农户曾吉香的承包田中;前作大白菜,该地肥力较好,地力均匀,土质沙壤土,试验田海拔1150m。2011年1月24日人工挖窝点播,覆盖薄膜。周围是西瓜田和蔬菜田。 5.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区实施)(1)合理密植。播种规格50cm×80cm,每窝2株,亩栽3333株。(2)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合。3月2日施拔节肥,亩用三星堆牌硫酸钾型复合肥4袋(100kg),养分含量(N(12)-P2O5(6)-K2O(7))≥25%),4月13日施攻苞肥,亩用同样的肥料6袋(150kg)。(3)增施微肥、叶肥。3月2日,亩用硫酸锌2kg,养分含量(Zn+Fe+Mn+B)≥10%。3月2日、9日、25日,分别施用叶肥0.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养分含量为氮磷钾(13-5-32)≥50%。4月1日、11日、21日,分别施用翠茂牌甲壳素亩用120g(30g/套:含甲壳素20 g/瓶;菌毒导抗剂10 g/瓶)(甲壳素(壳聚糖)≥20 g/L,N≥20 g/L)加亩用奔福牌芸苔素内酯40g(10mL /袋,有效成份含量0.004%)。(4)适时杀灭传毒媒介。目前发生的2种毁灭性的病毒病是由蚜虫、灰飞虱传播扩展的,在玉米的感病生育期3叶至9叶期,杀灭传毒昆虫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杀灭方法是:2月15日、23日、3月2日分别亩用40mL蓟克牌5%啶虫咪;30mL歼倒牌10%烯啶虫胺;60mL金好年牌15%丁硫.吡虫啉。3月9日、17日、25日依次重复施用相同剂量的农药。4月1日、11日、21日分别亩用40mL蓟克牌5%啶虫咪。(5)发现疑似病株,立即施用病毒诱抗剂,抑制病毒诱发作物抗病毒能力。3月2日、9日、17日施用红拂牌烯.羟.硫酸铜(有效成分0.000015%羟烯腺嘌呤,0.000015%烯腺嘌呤,6%硫酸铜)亩用80g。4月1日、11日、21日分别使用毒霸有效活菌

紫花苜蓿品种1

紫花苜蓿品种 紫花苜蓿又叫做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属豆科植物。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含水分少,干草产量高,草地持久性强,长寿,主要分布在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紫花苜蓿品种具体有哪几种呢? 1、中苜一号 该品种是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混合选育,该品种的特点:具有抗盐、抗旱、耐瘠薄和生长迅速等,草质鲜嫩、营养丰富,干草含粗蛋白为18.38%,粗纤维33.66%,粗脂肪2.62%,无氮浸出物39.62%、粗灰粉5.72%、钙0.85%、磷0.23%,亩产干草约914公斤,耐盐碱,土壤含盐在0.21~0.74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2、费纳尔(VERNAL) 美国进口普通紫花苜蓿品种,适宜于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种值。抗寒、抗旱、抗凋萎病能力强,直立性好,再生能力强,再生速度快,抗倒伏能力强,全年各茬产草量均衡。品质好,在旱作条件下可产干草700公斤/亩左右,在灌溉条件下可达1000公斤/亩以上。 3、德国大叶紫花苜蓿普拉托(PLATO) 该品种属优质牧草,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泛的牧草之一。该品种的特点是:生育期短,4月底~5月初播种。一般85天左右即可采收,产量高,当年播种可产鲜草1200公斤/亩,二年生收割三茬可产鲜草4400公斤/亩左右,折合干草1122公斤/亩左右。再生性强,一般一年可割3~4茬。它的粗蛋白含量在26%以上,抗逆性强,耐旱、耐涝、耐盐碱。 4、农宝(FARMERSTREASURE) 为美国进口普通紫花苜蓿品种,适宜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种值,具有优异的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茎直立、柔细,刈割后再生速度快,再生草产量高,对土壤类型的要求不严。抗旱、抗寒能力强,非常适应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种值,单播可产干草1000公斤/亩左右。 5、杂花苜蓿 该品种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杂交植物,是一种营养丰富、利用价值很高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干草中含粗蛋白19.69%、粗脂肪5.16%,其中可消化蛋白质比一般饲料多四倍。它耐寒抗旱性强,能在-43摄氏度下安全越冬,而且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不适宜在土壤粘重或盐碱低洼积水地种植。 6、陇东苜蓿(LONGDONG)

苜蓿草市场分析报告

苜蓿草市场分析报告 一、全球苜蓿草产量 全球苜蓿干草产量亿吨(2014年),其中北美洲6333万吨,南美洲2755万吨,欧洲3277万吨,亚洲628万吨,大洋洲666万吨,非洲136万吨。 前十位苜蓿种植国家是美国(36%)、中国(15%)、阿根廷、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 全球苜蓿草生产类型主要有苜蓿风干草捆、苜蓿脱水草捆、苜蓿青贮、苜蓿草颗粒等。 苜蓿草草捆苜蓿草颗粒 二、全球苜蓿草进出口量 2016年全球苜蓿草进出口量为850万吨,其中出口量为600万吨,进口量为250万吨; 主要出口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中国、日本、沙特、阿联酋、韩国、台湾。 苜蓿草主产国大部分自用,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不大,如美国仅有不到5%产量的苜蓿草用来出口。 三、中国苜蓿草进口 中国海关获得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进口苜蓿草总计万吨,相比2015年的万吨增加%; 进口金额总计万美元,同比下降%;全年平均到岸价为美元/吨,同比下降%。 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进口苜蓿的变化趋势是:总量逐年提升,增幅逐年放大;美国苜蓿的比例在下降,西班牙的苜蓿比例在上升。 国产苜蓿的质量不稳定,一级或特级苜蓿草的产量严重不足,目前高品质苜蓿市场还依赖于进口。 四、中国苜蓿草产业 2015年,中国苜蓿草产量万吨,进口121万吨,需求量538万吨,供需基本平衡。 分析我国牧草市场的供求形势,劣质牧草供大于求,而苜蓿等优质牧草却供不应求。 一级苜蓿很少,大多为二级苜蓿草。质量较好的省份在甘肃和宁夏。由于农民收购价的提高,苜蓿出场价普遍提高,一、二级苜蓿甘肃在2100-2300元/吨,宁夏在2200-2400元/吨。但是,宁夏的苜蓿数量很有限,基本在本地消化了,宁夏还需大量从甘肃调购。 目前,甘肃是苜蓿贮存最多的省份,其次是内蒙古,许多奶牛场已选用国产苜蓿予以降低饲养成本。

作物抗病性鉴定

实验六作物抗病性鉴定 作物抗病性鉴定(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是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从抗原筛选、后代选择、直到品种推广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抗病性鉴定。狭义的抗病性鉴定是评价寄主品种、品系或种质对特定病害抵抗或感染程度,广义的抗病性鉴定还应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评价。鉴定方法包括自然鉴定、接种鉴定、田间成株鉴定、室内苗期鉴定、离体鉴定及间接鉴定等,在实际工作中则需根据作物、病害种类,目的要求和设备条件而定。常用方法如下: 1、田间自然鉴定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方法,尤其是在各种病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对育种材料或品种的抗性进行最全面、严格的考验。田间鉴定的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大田作物的田间鉴定一般要进行人工接种,接种方法又因病菌而异。对于稻瘟病等气传病害,可分别用涂抹、喷雾及注射等方法进行接种,以使具有抗接触、抗侵入等抗病机制的品种也得以发病。 2、温室或田间接种鉴定这种方法是将病原菌孢子或病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或田间植株的叶片、果实或根上,它适合对所有作物进行抗病性鉴定。由于抗病现象是寄主、病原物及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鉴定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可靠性强。接种鉴定的技术规程包括育苗、接种体的制备(病菌的分离、保存与抱子诱发)及接种3个环节,接种的方法有点滴法、喷雾法、摩擦法及注射法等。 3、离体接种鉴定为鉴定以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抗病机制为主的病害,可选用离体接种鉴定。具有操作简便,鉴定结果可靠等优点。可同时分别鉴定同一材料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因直接从植株上取下子叶、叶片或果实进行鉴定,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鉴定方法不仅因作物、病菌种类而异,而且抗病性分级标准也因作物、病原菌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以下则针对水稻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等部分主要作物的最重要病害分别学习各种鉴定方法和技术。 I 水稻苗瘟抗性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症状特征。 2、学习和初步掌握水稻苗瘟抗性鉴定技术。二、内容说明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之首。水稻稻瘟病具有传播快、发生范围广、流行频率高、灾变严 重等特点。在我国水稻各稻区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为稻梨孢菌6-1稻瘟病原菌(图:世代,oryzae)无性(Pyricularic ,半知菌亚门梨孢Pyrcularia grisea Sacc.Barr Magnaporthe grisea 属。有性世代:,子囊菌亚门。分生孢子梗不分Yaegash 2~8个枝,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具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稻瘟病原菌图6-1 基部有脚胞。个隔膜,常有1~3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