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密知识题库_判断

保密知识题库_判断


判断题一(对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39题)
※1.《一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是对申请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进行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 ( √ )
2.《二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是对申请二级保密资格的单位进行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 ( √ )
※3.《三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是对申请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进行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 ( √ )
4.《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的实施原则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严 格管理”,“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 ( √ )
5.保密责任主体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其他负责人、涉密部门或项目负责人、涉密人员。 (√ )
6。保密责任主体是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和保密工作机构。
( × )
7.单位其他负责人,应当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
8.刘教授是某涉密项目负责人,组织好本项目研究他的责任,对本项目研究中的保密工作监督检查是单位分管保密工作领导和保密工作机构的责任。 ( × )
9.某单位取得二级保密资格,在承担某涉密科研生产任务过程中发生了泄密事件,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业务负责人的责任外,单位法定代表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 √ )
10.实行保密责任考核追究是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的有效措施。 ( √ )
11.保密组织机构是指单位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 × )
12.保密组织机构是指单位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及保密工作机构。 ( √ )
13.申请或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当成立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 √ )
14.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保密工作机构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当中止审查或复查。
( √ )
15.单位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是通过选举产生或上级单位指派的。 ( × )
※16.申请或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以成立保密委员会。
( √ )
※17.一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 √ )
※18.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 √ )
※19.三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 √ )
※20.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在100人(含)以上的,应当确定1名部门负责人担任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配备1名

专职保密工作人员。 ( × )
※21.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的,应当设置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专门处室。 ( √ )
22.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200人(含)以上的,应当设置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专门处室。 ( √ )
23.专职保密工作人员是指制作、传递和管理国家秘密载体的人员。 ( × )
※24.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1000人(含)以上的,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一般不得少于3人。 ( × )
25.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1000人(含)以上的,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一般不得少于4人。 ( × )
26.管理多个法人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按所属单位涉密人员总数计算。 (√ )
27.军工集团公司总部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不得少于4人。
( √ )
※28.某公司申请一级保密资格,涉密人员1205人,已按规定配备了4名专职保密工作人员。保密处要求将其中一人调配为保密技术管理人员,但单位主要领导认为保密工作技术含量低,可以不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 )
29.专职保密工作人员2人以上的,应当配备1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 √ )
30.基本制度是指单位依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的日常保密管理总的工作规范。 ( √ )
31.专项制度是针对重大涉密工程或项目、外场试验等制定的专门保密管理措施。 ( √ )
※32.某公司申请一级保密资格,公司保密委领导认为制定了保密工作基本制度就可以了,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人力、物力。 ( × )
33.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由单位保密工作机构统一制定。
( × )
※34.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应当成立定密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确定审核工作,单位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 √ )
35.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应当成立定密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确定审核工作,单位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 √ )
36.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对定密工作负主要责任。 ( × )
37.单位主管业务领导、业务部门负有定密工作的主要责任,保密工作机构负有定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职责。( √ )
38.界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的依据是“以项定岗,以岗定人”,即依据任务或合同项目原始密级和有关保密范围确定岗位及人员的涉密等级。 ( √ )
39.国家秘密事项在军工科研生产任务期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 √ )
40.一个人在涉密工作

岗位上工作年限越长,知道国家秘密就越多,因此,应当根据个人在涉密岗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涉密等级。 ( × )
41.工作中只要接触绝密级事项的人员,应当被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 ( × )
42.工作中经常处理、产生、知悉和掌握绝密级事项的人员,应当被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 (√ )
43.单位聘用涉密人员,不必与其签订保密责任书,只需在聘用合同上明确保密要求就行。 ( × )
44.单位聘用涉密人员要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应当进行保密培训并签订责任书。 ( √ )
45.对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不只是对涉密人员上岗前的保密审查和培训,还应包括在岗、离岗保密管理。 ( √ )
※46.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应当每人不少于15学时。 ( × )
※47.取得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时间年度每人不少于15学时。 ( √ )
48.取得二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时间年度每人不少于15学时。 (√ )
※49.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时间为年度每人不少于8学时。 ( √ )
50.为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取得保密资格单位的涉密人员不允许因私出国(境)。 ( × )
51.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应当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 √ )
52.朱某是某单位的核心涉密人员,2006年8月20日从单位退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2009年8月20日之前他不能到拟聘用他的外资企业做顾问。 ( √ )
53.孙某是某单位的一般涉密人员,2007年3月10日从单位辞职后,2008年3月10日之前,他不能到境外机构工作。(√ )
54.涉密人员脱离单位,都应当与原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
( √ )
55.凡是国家秘密载体,包括已经定稿或未定稿的文件和电子文档,都应当按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 √ )
56.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含纸介质、磁介质和光盘等各类物品)及其过程文件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 √ )
57.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
( √ )
58.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都应当作出文字记载。 (√ )
59.绝密级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 )
60.某涉密课题组负责人外出开会需携带一份涉密文件,他找单位保密员借出文件并复印登记后携带外出。 ( × )
61.某涉密人员认为由其使用和管理的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大量秘密级信息和一份机密级信息,该

介质应当定为秘密级载体。
( × )
62.对密品研制、生产、试验、运输、使用、存放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 √ )
63.涉密人员辞职、解聘、调离涉密岗位,应当在离岗前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 ( √ )
64.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 √ )
※65.一级保密资格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应当安装防盗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 ( √ )
66.二级保密资格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应当安装防盗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 ( √ )
67.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新建、改建工程项目要符合安全保密要求,所采取的保密防护措施应当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组织的审核,与工程建设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 )
68.红信号是指那些一旦被窃取,会造成信息泄露的信号。其他的信号则称为“黑信号”。 (√ )
69.携带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外出只要履行审批手续,带回后可以不进行保密检查。 ( × )
70.涉密信息系统应当配备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三员角色可以兼任。 ( × )
71.没有涉密信息系统的单位可以不配备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 ( × )
72.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也可以实行逻辑隔离。 ( × )
73.因为打印机只是输出设备,所以同一台打印机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在涉密计算机或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 × )
74.将手机连接到涉密计算机上充电,不会破坏物理隔离。
( × )
75.存储机密级信息的硬盘经格式化后,可以降密或解密使用。 (× )
76.机密级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得少于6个字符,更换周期不得长于1个月。 ( × )
77.涉密计算机屏幕保护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 )
78.涉密计算机的硬盘发生故障,因为还在保修期内,可以送到厂家进行维修或更换。 ( × )
79.小张的秘密级移动U盘发生故障不能使用,他就使用铁锤将其砸碎,这样处理就符合物理销毁的保密要求。(× )
80.涉密计算机因性能不满足使用要求而淘汰,将硬盘和存储部件拆除上缴保密工作机构后,可以捐赠给希望小学使用。
( √ )
81.存储机密级信息的硬盘经格式化后,可以降密或解密使用。 (× )
82.涉及国家秘密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可以联入单位非涉密信息系统。 ( × )
83.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普通手机和无绳电话。( √ )
84.禁止使用非涉密办

公自动化设备处理和储存涉密信息。
( √ )
85.计算机从未存储和处理过一份涉密信息,就可以不确定为涉密计算机。 ( √ )
86.机密级计算机的身份鉴别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则口令长度应当是十位以上,并以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混合排列。 (√ )
87.秘密级计算机的身份鉴别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则口令应当每月更换一次。 ( √ )
88.涉密计算机如采用USBkey或IC卡作为身份鉴别工具,拔除USBkey或IC卡就进入黑屏状态,则可以在操作系统中不设置重鉴别方式(屏幕保护)。 ( × )
89.因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一般不存储涉密信息,所以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丢失无须追究其失密责任。 ( × )
90.带有摄像头的便携式计算机,只要禁止使用摄像功能,就可以作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 (× )
91.涉密计算机使用的耳机只接收播放的音乐信号,不传递其他信息,所以可以使用无线耳机。 (× )
92.某单位涉密计算机都是单机管理,一部门为了工作方便自行将部门内几台计算机通过集线器连接,用于共享文件和打印共享。 ( × )
93.为保证自己使用的涉密计算机不受到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的攻击,小王经常使用自己的U盘升级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样本库。 ( × )
94.将涉密U盘挂在身上,时刻处于自己的监控之中,符合保密要求。 ( × )
95.同一个单位内,涉密等级都相同的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可以交叉使用。 ( × )
96.机密级以上的涉密计算机,应当采取USB移动存储介质绑定的保护措施。 ( √ )
97.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期间,为保证安全,应当将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分由不同的人员管理。 ( × )
98.禁止使用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 ( √ )
99.办公自动化设备只要不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就可以处理涉密信息。 ( × )
100.为充分利用资源,可以将单台扫描仪连接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使用。 (× )
101。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供外出携带的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并由专人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 √ )
102.多人使用同一台涉密计算机,每个人对该涉密计算机有相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 (× )
103.禁止使用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一体机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 × )
104.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报废应当拆除涉密存储部件上交保密工作机构,将剩余部分作报废处理。 ( √ )
105.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不属于涉密设备

,不需要专人管理。 (× )
106.涉密场所的无绳电话,只要不使用,就不会产生泄密隐患。 ( × )
107.办公自动化设备可以联入单位非涉密信息系统。( × )
108.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粘贴标签,标明密级或使用用途。
(√ )
109.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涉密信息系统未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中止审查或复查。 (√ )
110.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中止审查或复查。 ( √ )
111.涉密信息远程传输未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密码保护措施的,加重扣分。 ( × )
112.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连接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中止审查或复查。 ( √ )
113.使用连接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涉密信息的,中止审查或复查。 ( √ )
114.将手机和传真机接入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就破坏了物理隔离。 (√ )
115.涉密会议正在进行,麦克风出现问题,服务人员马上取来一只无线麦克风,使会议继续进行。 ( × )
116.由上级单位宣传部门通知的涉及军品科研生产事项的新闻媒体采访,可以不履行审批手续。 ( × )
117.涉密军工单位内部的宣传报道专栏、刊物登载的专报道材料不需要进行保密审查。 ( × )
118.张某2007年5月从一所二级保密资格高校退休,2007年8月他把自己工作期间从事军品研究的成果写成专著准备出版,张某认为他已退休,其专著属于个人成果,不需要再由单位进行保密审查。 ( × )
119.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举办部门应制定保密方案,并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备案,必要时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派人监督和检查。 ( √ )
120.王某参加涉密会议时,为了便于发言和整理相关资料,他带一台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便携式计算机进入会场,会议主办方也没有提出异议。 (× )
121.甲公司为某项涉密武器装备外场试验任务牵头单位,另有3家公司参加。因此,试验现场的保密管理工作由甲公司负责组织协调。 ( √ )
122.外场试验保密工作方案应当包括任务性质、项目或型号密级、组织领导、保密措施和具体要求等。 ( √ )
123.分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应当选择具有保密资格的单位。
( × )
124.分包涉密任务,没有选择相应保密资格的单位,加重扣分。 (× )
125.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选择的协

作配套单位不具有相应保密资格的,应当中止审查或复查。 (√ )
126.军工单位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中,应当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事项,采取保密措施。 ( √ )
127.军工单位对外交流合作中提供的文件、资料、物品应当经过保密审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 )
128.涉密部门和涉密人员应当每月进行保密自查。( √ )
129.单位应当每6个月组织保密检查。 ( √ )
130.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每3个月对涉密部门负责人进行保密检查。 ( √ )
131.保密委员会年度内应当组织对单位负责人的保密检查。
( √ )
132.单位发生泄密事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查处情况。 (√ )
133.对保密责任落实情况应当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 (√ )
134.作为一种保密工作激励机制,保密奖惩应当在每个年度内体现。 (√ )
135.保密工作档案是单位对保密工作开展情况的文字记载,应当完整翔实。 (√ )
136.保密专项经费是保密管理工作经费的一部分。( × )
137.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的规定,达不到重点项要求的,加重扣分,累计扣分超出分项目分值的,以分项目分值扣分。 ( √ )
138.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的规定,达不到重点项要求的,应当中止审查或复查。( × )
139.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达不到基本项要求的,应当中止审查或者复查。( √ )


判断题二、(对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43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 √ )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 )
4.“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原则。( √ )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 √ )
6.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
7.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 )
8.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


9.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 )
10.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绝密级)、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 √ )
11.核心涉密岗位是指产生、管理、掌握或者经常处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事项的工作岗位。( × )
12.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合法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 √ )
13.涉密人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
14.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审查和批准,并接受保密教育培训。( √ )
15.经审查合格,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须按规定签订保密责任书或承诺书,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 )
16.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 )
17.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资助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
18.涉密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以及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 )
19.涉密人员离岗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3~5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2~3年,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1~2年。(√ )
20.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3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 × )
21.涉密人员脱密期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但可以为境外组织或人员提供劳务咨询或者其他服务.( × )
22.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经所在单位同意,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保密审批手续。(√ )
23.涉密人员脱密期内可以因私出境。( × )
24.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可以不再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 × )
25.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 )
26.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对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仍然要承担保密责任和义务。( √ )
27.对出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涉密人员,不得批准出境。( √ )
28.涉密单位应对聘用的保安和临时工进行保密教育培训。
( × )
29.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 )
30.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涉密事项没有关系。( × )
31.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 √ )
32.定密工作是指对机

关、单位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及时、准确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并对国家秘密载体作出标志,及时通知应当知悉的机关、单位和人员,并按规定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活动。( √ )
33.项目定密是指军工单位对承担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项目依法进行确定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作出国家秘密标志的工作。( √ )
34.保密范围定得越宽,密级越高,越有利于国家秘密的安全。(× )
35.定密和变更密级的程序是项目承办人依据密级范围提出初始意见,部门领导审查签字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对把握不准的可由单位定密工作小组审定。( √ )
36.国家秘密的标志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 √ )
37.纸质载体的密件,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或者封面)标明。( √ )
38.地图、图纸、图表在其标题之后或者下方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
39,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作出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
40.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 )
41.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变更后,应当在原标志位置的附近作出标志,原标志以明显方式废除。(√ )
42.在保密期限内解密的密件,应当以能够明显识别的方式标明“解密”的字样。( √ )
43.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 × )
4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5年。
( × )
45.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 √ )
46.保密期限需要缩短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 )
47.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 )
48.单位领导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在所要求的期限内不得解密。
( × )
49.已降密的事项可以随意公开。( × )
50.企业的技术成果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后,在保密期限内不得擅自解密和对外提供。( √ )
51.各级机关和涉密单位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都应定为国家秘密。( × )
52.密级的变更包括降低或者提高密级等级。( √ )
53.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并编排序号。( √ )
54.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委托

保密工作机构定点的单位制作。( √ )
55.国家秘密定点复制单位,使用电子方法排版印制或打印国家秘密载体的,复制完成后其磁盘内的载体内容可以自行删除。
(× )
56.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 √ )
57.传递涉密载体应当密封包装,装载涉密载体的信封或袋牌上应当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 √ )
58.传递涉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渠道传递。( √ )
59.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可以通过普通邮政“特快专迎”传送。( × )
60.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 )
61.记录涉密内容应当使用保密本。( √ )
62.单位收到绝密级载体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并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作出文字记载。( √ )
63.单位内部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复制机密级以上涉密载体须经部门或单位领导批准,加盖复制戳记,视同原件管理,并进行登记。( × )
64.因公出差,且两人同行,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 )
65.阅读、承办、使用密件,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严禁擅自携带外出。(√ )
66.传阅秘密公文的人员很多,逐人逐份登记很麻烦,有时可以不登记,收回时自己在文件登记本上画个勾就可以了。( × )
67.某协作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协作范围内的绝密级图纸,该单位接待人员电话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就可以为其办理借阅手续。(× )
68.某领导携带涉密U盘参加行业工作会,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因时间紧急,该领导使用涉密U盘连接营业性场所计算机打印了机密级汇报资料,作删除处理。( × )
69.某单位进行文件汇编工作时,少量摘抄了某涉密文件,经办人员认为该文件汇编册不涉密,可不标注密级。(× )
70.个人参加会议带回的秘密文件、资料,应交本单位文秘部门登记、管理。( √ )
71.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应当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 )
72.传达国家秘密事项时,凡不准记录的,应当事先申明。( √ )
73.不准在普通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 √ )
74.普通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不存在泄密隐患。(× )
75.不得使用普通手机短信传送国家秘密信息。( √ )
76.不得将普通手机与涉密信息系统连接。
( √ )
77.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普通手机。( √


78.个人因公外出,携带秘密载体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 √ )
79.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不得进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 )
80.领导干部为了工作方便,可以将密件带回家中处理。( × )
81.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
82.绝密级秘密载体必须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密码保险柜中保存,并有专人管理。( √ )
83.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彻底销毁,确保信息无法还原。√ )
84。在不解密的情况下,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成果可以申请公开专利或者由保密专利转为公开专利。( × )
85.公开报道、出版或个人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不用事先经过审批。 (× )
86.未经保密工作机构审查批准,严禁公开报道尚属国家秘密的武器装备技术性能指标、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布局、产量、发展规划等涉密内容。( √ )
87.机关、单位每年应当定期对当年所存涉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向保密工作机构报告。(√ )
88.销毁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焚毁、化浆等方法处理,使用碎纸机销毁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碎纸机,送造纸厂销毁的应当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造纸厂销毁,并由销毁单位两人以上押运、监销.( √ )
89.U盘上的涉密信息,只要执行了删除程序就不可恢复了。
(× )
90.涉密载体不得作为废品出售。( √)
91.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或者产品。( √ )
92.密品的研制、生产、保存和使用单位应当对密品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保密要点的内容进行登记,各环节的交接应当登记签收。( √ )
93.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或备案。( √ )
9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具备完善可靠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 )
95.涉密场所使用进口设备和产品的应当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测。( √ )
96.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绳电话和普通手机,未经批准不得带人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 √ )
97.普通手机关机后可以带入要害部门、部位。(× )
98.涉密电子文档应当标注密级标志,密级标志不能与正文分离。( √ )
99.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
100.不得使用未采取密码保护

的通信系统传输涉密信息。( √ )
101.不得将自己使用和保管的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擅自交给他人使用。( √ )
102.无线电话不保密,军线电话是保密的。( × )
103.数字移动电话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是保密的。( × )
104.在保密通信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允许在单位内部无保密措施的电话中传递国家秘密。(× )
105.电磁信号泄漏泄密的方式主要是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
( √ )
106.涉密存储介质经文件删除并格式化处理后,仍不得作为非密介质使用。(√ )
107.利用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远程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必须采用密码保护措施,禁止密明混用。( √ )
108.涉密信息使用的加密措施经过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 × )
109.涉密信息使用的加密措施须经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并与所保护的信息密级等级相符合。( √ )
110.绝密级信息必须加密存储。( √ )
111.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蓝牙、红外和无线网卡。( √ )
112.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应当拆除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
( √ )
113.无线联网功能硬件模块无法拆除的计算机禁止作为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服务器、用户终端使用。( √ )
114.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和随意拷贝他人文件。( √ )
115.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未经国家指定的专业销密点销密,不得自行淘汰处理。( √ )
116.在涉密场所使用的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安装视频、音频等输入装置。( √ )
117.不得在上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和存储涉密信息。
( √ )
118.涉密计算机不得与国际互联网络或其他公共网络相连接。( √ )
119.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待处理完涉密信息后可与互联网连接。
( × )
120.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国际互联网网络主页、电子公告栏、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张贴、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
121.为节约开支,可以将淘汰的涉密计算机交本单位非涉密部门使用。( × )
122.涉密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 )
123.国家秘密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处理、存储、传递,但可以在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存储、传递。( × )
124.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不能把音量开得太

大。( × )
125.对参与国家秘密技术研制的科技人员,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成果不宜公开发表、交流、推广而影响其评奖、表彰和职称评定。( √ )
126.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凡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未经保密审查和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提供。( √ )
127.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急需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可以先提供,后补办手续。( × )
128.对外公开宣传报道时,单位代号、真实名称、掩护名称不得同时使用。( √ )
129.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特殊情况需要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办理审批手续。( √ )
130.音像制品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按涉密资料保管。(√ )
131.保密教育和保密提醒是科技交流必须坚持的制度。(√ )
132.对外科技交流活动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确需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履行审批手续。(√ )
133.未经批准,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到重要涉密场所进行采访、照相、录像等活动。(√ )
134.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属于泄露国家秘密行为。 ( √ )
135.发现国家秘密载体在使用中下落不明,应当在8小时内向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向上级报告不应超过24小时。(√ )
136.涉密载体下落不明,㈠发现之日起,绝密级载体10日内、机密级、秘密载体60日内查无结果的,按泄密事件处理。(√ )
137.报告泄密事件应当包括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事件发现经过、责任人基本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
138.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国际互联网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应予立案。(√ )
139.过失泄露一项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可不予立案,在单位内部处理。(× )
140.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
141.以窃取、刺探、收买的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都应当依据《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142.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不及时上报或隐匿不报的,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追究有关人员或领导人的责任。(√ )
143.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不得向境外邮寄密品密件或随身携带密品密件出境。(√ )


判断题三(对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35题)
1.制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 √ )
2.《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

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适用于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企事业单位的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 ( √ )
3.已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单位可以不申请保密资格。(× )
4.取得相应等级的保密资格是企事业单位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前提条件。( √ )
5.取得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以承担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
6.取得二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承担机密级、秘密级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 )
7.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以承担机密级、秘密级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 )
8.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都应当被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名录》。(√ )
9.军队系统装备部门涉密武器装备采购可以在具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但不具备保密资格的单位中招标订货。( × )
10.军队系统装备部门的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项目,应当在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名录》的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中招标订货。( √ )
11.《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 )
12。申请一级、二级、三级保密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由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进行现场审查。( × )
13.凡是雇用了外籍人员的单位都不能申请保密资格。(× )
14.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1年内未发生严重泄密事件,才具备申请保密资格的基本条件。( × )
15.某公司具备申请保密资格的基本条件,但2007年1月5日发生过一起泄密事件,因此,该公司只能到2008年1月5日以后才能申请保密资格。( √ )
16.凡是已经被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决定受理的单位,都必须接受现场审查。( √ )
17.现场审查实行评分制,满分为500分,达到450分(含)以上的单位为符合标准。( √ )
18.现场审查时应当抽取10~30名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开卷考试。( × )
19.现场审查时,审查组应当对被审查单位的所有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考试。( × )
20.现场审查结束时,审查组应当向被审查单位通报审查意见和评分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
21.现场审查时发现被审查单位在重要事项上达不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或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存在重大泄密隐患的,应当中止审查,并要求其采取整改措施。 ( √ )
22.对被中止审查的单位,3个月后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审查。( √ )
23.被中止审查单位经过3个月整改后,审查组应当恢复市杏。(× )
24.

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当实行年度自检制度,每年1月底前,向审查认证机构报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执行情况的自检报告。( √ )
25.对已经取得保密资格满1年的单位,国家和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应当进行复查。( × )
26.国家和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对已经取得保密资格单位进行复查时,如果发现被复查单位重要事项达不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或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存在重大泄密隐患的,应当中止复查,给予警告,并要求限期采取整改措施。 ( √ )
27.对中止复查的单位,3个月后再行复查时,仍然未达到整改要求的,将撤销其保密资格。 ( √ )
28。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把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分包给了不具有保密资格的单位,军干保密资格认证委将责令其终止分包合同,并限期整改。(× )
29.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如果把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分包给了不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将撤销其保密资格。( √ )
30.已经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选择不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分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除按规定撤销其保密资格以外,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31.被撤销保密资格的单位,1年内不受理其申请。( √ )
32.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如果擅自引入外商投资的,将撤销其保密资格。( √ )
33.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如果擅自雇用外籍人员的,应解雇外籍人员,并进行整改。( × )
34.某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将证书转借给了某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使用,有关领导认为这种转让不会造成泄密危害。(× )
35.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存在重大泄密隐患时,应当撤销该单位的保密资格。(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