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

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

__________体察诗歌形象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形象”概念界定

1对叙事诗歌来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2分类:诗歌中的形象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

(一)从作品所表现的意象来看,大致有三类:

⑴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形象。

⑵诗人自己的形象(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归园田居》归隐形象。如2000年“闲敲棋子落灯花”,通过一个动作“敲”,就写出了作者久等友人不至的烦躁心情;1999年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自述追求高洁人格的决心。如《雨霖铃》中的“我”。

⑶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事物形象物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总说。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有关语词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⑴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⑵了解形象的个性特征⑶了解形象的典型性(4)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分析诗歌人物形象须注意几点:

①认真分析诗词中形象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注意景物的烘托。

②从身份(年龄)、处境(遭遇)、性格、人格品质志趣(形、神)等方面去答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三【例题剖析】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写于753年,距被迫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已10年

参考答案:

全诗展现了一个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走,仅有的片云也渐去渐远,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寂,前两句勾画出山上独坐,即景出神的形象。后两句突出对敬亭山的喜爱,虽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对视不厌,进一步凸现诗人横遭冷遇而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的孤寂形象。

误例:

1.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2.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3.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弧比傲比豪迈。

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2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2003北京新考纲模拟试题]

病牛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省,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镇江市联考]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1)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

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3分)

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以下几类:

①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④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解放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⑤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四意象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A常见意象补充

1a鸿雁。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乡愁.b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c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2月亮。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3落花(落红)。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或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4日暮(夕阳)a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b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对我们民族的心理产生某种深层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

5燕子是深受诗人喜爱的意象。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双飞燕)

6a古人以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b 秋蝉(寒蝉)因临近生命终结,故含有凄凉之感

7乌鸦(寒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

8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9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10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12杨花。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

1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竹——气节,积极向上。兰——高洁。)

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或历史的发展趋势

15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6海、雨、雪。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1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18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19 “山林”和“宫阙”。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江湖泛舟的形象的代称。《庄子》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道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在江海隐遁,而心思魏阙之荣华”的矛盾心理。

示例赏析:

a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当作者听到自己被召见的消息时,那种神采飞扬的情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即使是受到挫折也仍然梦想受到重用。仍然那么信心百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自是高远

c王维“忘身辞风阕,报国取龙庭”

归纳:诗歌里的大言无忌的狂士形象,正是诗人理想抱负的反映。

当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不可避免时,诗人就转向山泉深林,要做一个隐士,或以著书为念了。

示例:a“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遗草泽”三个字,便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b“谁怜越子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作者以“自浣纱”贫贱女自比,无限伤痛。

B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瑟、荒凉、冷寂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步骤三)

练习:1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注:①、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②、压金线:用金线剌绣

诗中贫女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

①蓬门:蓬茅编扎的门户,指穷人家。绮罗:丝织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拟:打算。益自伤:自己更感到悲伤。②风流:指意态娴雅,举止潇洒。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怜:爱惜。时世:当世,当今。俭:简单、朴素。③针巧:针线活好。斗:比。④苦恨:深恨,最恨。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

【鉴赏问答】

①这首诗言在此而意在彼,是有所“寄托”的,也就是说有弦外之音,这弦外之音是什么?【答】弦外之音是:“贫女”的这些不幸就是诗人自己以及许许多多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的不幸。

【解题指要】所谓寄托,就是以比、兴表情达意,把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在另一形象上,因而形象生动,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分辩是否有寄托,其次要弄清究竟寄托了什么,不可妄加臆断,再次是不可牵强附会。

②诗中是怎样表现“贫女”的矜持?这一“矜持”表现出“贫女”怎样的心情?

【答】“贫女”的矜持表现在凭着她有一双巧手,可以描龙绣凤,可以夸耀于人前,但绝不随波逐流,涂脂抹粉,搔首弄姿,以取悦于人。表现出“贫女”孤傲之情。

2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3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4 催租行范成大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尔”。

床头悭囊大如举,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①、文书:农民交租后官府发给的收据②、营:谋求③、悭囊:存钱罐

简析里正的形象

5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6赠柳李商隐

章台①从掩映,郢路②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③扑酒旗。

[注]①章台: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街多柳树,唐时称为“章台柳”。②战国时楚国建都于郢,即今湖北江陵。③青楼:古代歌舞宴饮之地。

分析诗中柳形象特点

菩萨蛮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

答案

1答:(1)“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2)“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或无争无求自足)(3)“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贫穷、手巧、品格高尚,忧郁神伤,朴实。

里正是一个狐假虎威、假公济私、惯于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差役。

?从形神两个方面(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明、天真可爱。

?分析:“蓬头”“侧坐”等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析】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

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孩年轻秀美的特征。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

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赠柳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答:留/柳)

2、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答: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答:(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1)诗人“欲去”是因为探访友人陆鸿渐没有遇见。

(意思对即可。摘录“寻陆鸿渐不遇”或“扣门无犬吠”而能作理性分析,并能归结到参考答案的,照样正确;光摘录而不作理性分析的,不算对。)

“欲去”还“问”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既有些,又眷恋不舍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答到类似“茫然”、“怅惘”等的;答到类似“眷恋不舍”、“心有不甘”

等的,不够完整,酌情扣分。)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隐士)的形象。

(只要答到“高人逸士”、“隐士”等即可。)

①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②通过对最后两句西邻对陆鸿渐的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