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中的汇率陷阱问题的认识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中的汇率陷阱问题的认识

一蚀瓠i斟经济分析2007年第6期

总第361期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中的“汇率陷阱”问题的认识

喻国平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内容摘要:在我国存在巨额对外净外币资产增加时,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高企。人民币汇率陷阱实质上是“货币冲突的特性”,货币冲突的特性在一国开放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货币政策工

具的可维持性与汇率制度的灵活性而导致货币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汇率陷阱根源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07)06—0056—03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年1月1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升至1美元对人民币7.650元左右.且总体呈现上浮趋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市场共同心理作用下,国内证券市场持续走强。国内金融资产的美元价值大幅上升,同时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国内经济增长(以GDP增长率衡量)在2006年仍高达10.7%。在人民汇率持续预期升值过程中,国内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中货币的错配问题,对于人民币升值中的汇率陷阱关注甚少。

一、人民币升值中“汇率陷阱”问囊的提出

汇率陷阱是指在开放经济中国内高储蓄率的经济体由于不能以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借贷和自由2006年的3%一4%加速至5%左右;二是华盛顿及国际性经济会议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能进一步促使人民币加快升值;三是我国国际贸易收支持续顺差,2006年末,我国官方外汇储备达10663亿美元,2007年1。2月对外贸易顺差仍在高位上持续较快增长。外贸顺差在2007年2月就高达238.3亿美元。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也在储备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人民币对国际上主要货币汇率、利率明显波动以及通货膨胀水平发生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储备资产的价值和收益水平,储备的机会损失也相应增大,对宏观经济韵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四是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强劲,但国内就业率、就业形式严峻;五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内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不断攀升,居民窖藏外汇资产意愿减弱,资产泡沫逐渐形成并积聚。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人民币汇率可能处

进行全球性的资产配置,导致不断增长的汇率风险和由i于“汇率陷阱”中。也就是说,我国在迈向开放经济的深

于外币(主要是美元或欧元等)资产积累引起本币升值的不正常预期。私人投资者对外币资产持有意愿减弱.甚至不再持有外币资产。一国政府货币当局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导致国内经济中的货币流动性大增.而货币当局出于通货膨胀压力有必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冲销干预,若不干预,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可能急剧升值。而这无助于解决本国的贸易顺差状况。结果是本国货币升值后,本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外币资产的主要持有者。货币当局由于不能全部吸纳本国外汇市场外币资产,使得现行本币汇率难以维持.最终无法保证国内经济的健康运行。

人民币汇率陷阱问题,表现在人民币汇率机制自2006年以来出现的发展趋势上:一是人民币兑美元等世界关键货币升值步伐加快,兑美元的升值幅度由化过程中面临“货币冲突的特性”问题。

二、人民币“汇率陷阱”问怎出现的根源和影响

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特征实际上是危机经济体(国家或地区)货币汇率形成机制或货币体系的问题,在于本国货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形成的以美元和欧元为“国际关键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本币边缘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交易和资本项目交易中本币定值的困难和无奈.国际收支顺差的积累意味着外币定值债权的积累.而国内的极高储蓄率和国内对银行信贷的过度、债券市场的不发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不成熟,在开放经济运行环境中,本币汇率形成机制若是软钉住美元或欧元、抑或是钉住一揽子关键国际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运行中本币不能承载的条件下,将导致本国外币外汇资产和

作者简介:喻国平,江西财经大学讲师,暨南大学金融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实务。

国内的储蓄流向美元、欧元市场或其他货币定值市场,本币汇率因此处于一种“货币冲突”的汇率陷阱状态。汇率陷阱的理论有原罪假说、道德风险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货币政策的动态时间不一致性及其引起的政策可信性假说。

BarryEichgreen和RichardoHaunsmann(1999)原罪假说认为:“大多数国家不能在海外市场以本币来筹集资金”,他们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原罪与汇率变动高度相关。本币汇率波动频繁和大幅度的波动严重影响银行金融体系,延长对汇率的高估或低估,本币升值使银行体系国外净债权债务(国外净资产)改善,同时使借款人和外币资产持有者财务状况恶化。原罪观点强调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本币的非国际化在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的国际融资中,因为国内投资者的货币错配或者期限错配,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本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国内金融体系脆弱性也不可避免。

PaulKrugman(1998)道德风险论强调,道德风险产生于一国政府当局对国内金融市场参与者种种不恰当的保护措施及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对货币金融危机经济主体(国家或地区)的各种可能的拯救意愿和措施。而一国政府当局和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助长了投资者可能的冒险意愿和行为动机。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可能加剧一国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对一国开放的金融市场运行产生负面冲击,使国际金融市场汇率不稳定。

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概念产生于微观经济学领域,但同时也广泛存在于宏观经济领域。例如,宏观经济调控者所掌握的信息与相对应的被调控者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导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当局者占有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优于后者,在这种条件下,公众可能对经济调控者的政策不信任和不配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调控者与被调控者能够更多地共享决策信息,即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因此,公开宏观经济决策信息,就成为解决调控者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方式和手段。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货币政策,人们发现。中央银行在当前的经济金融运行状况、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都比公众更具有优势。这种非对称信息给公众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使调控主体与被调控对象处于非合作博弈的状态,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国货币汇率是一个综合性变量,它受国内外的利率、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国际储备以及相关的预期因素等的影响。汇率波动作为各种信息的反映和综合体现,汇率投机泡沫、汇率比索问题的存在以及风险补贴要求等可能加剧外汇市场风险。使汇率制度与一国的货币体系存在于风险暴露之中。

时间不一致性假说(KTdland,Prescott,1977;Barro,Gordon,1983)认为,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实际面对的激励是时间不一致性产生的问题。政府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是指一个政策不仅在制定阶段应该是最优的f从政

府的角度看),而且在制定之后的执行阶段也应该是最

优的(假设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如果一个政策只是

在制定阶段是最优的。而在执行阶段并不是最优的.这

个政策就是动态不一致的。说它是动态不一致的,是因

为政府并没有积极性真正实施这项政策:政策可信性是

指“言行一致”。“如果人们相信中央银行会按它所说的

去做,它就是可信的”(Blinder,1999)。这一问题实质是

货币政策当局的“承诺问题”,是“承诺一致性”问题。金

融市场上,由于交易合同通常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履

行。即金融契约都是跨期交易。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承诺和执行问题。如果一国货币政策当局出现货币政

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及其引起的政策可信性问题,本国货

币汇率的波动将由于制度的缺陷而导致本国金融脆弱

性的加大。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陷阱的形成根源可能在于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

持续顺差,国际资本(短期的热钱、抑或合法的QDII资

金流人,或者是长期投资)不断进入国内,官方外汇储备

超规模增长。而人民币非国际化导致货币政策当局面

临冲销干预的两难困境:一是中央货币政策当局进行外

汇市场冲销干预,维持汇率稳定,则本币基础货币投放

规模增加,国内流动性货币出现过剩。而为吸纳过剩的

国内流动性货币,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要求高且复杂,

并要求具有一定广度、深度和弹性的国内金融市场,这

对我国中央货币政策当局是一个挑战;二是,若中央货

币政策当局不冲销干预,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可能急剧

升值。而这无助于本国贸易顺差状况的解决。结果是本

国货币升值后,本国货币当局成为外汇市场外币资产的

主要持有者。货币当局由于不能全部吸纳本国外汇市

场的外币资产,使得现行本币汇率难以维持,本国货币

继续升值。

第二,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对投资者、对国内金融市

场参与者种种不恰当的保护措施,以圾我国政府对金融

机构(组织)各种可能的拯救意愿和措施,潜在地鼓励了

投资者可能的冒险意愿和行为动机。投资者的羊群效

应进一步推动我国货币汇率剧烈向上波动,在人民币汇

率不断预期升值过程中。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外币净资

产大幅上升,金融机构放贷求利冲动加强,企业投资意

愿强化,国内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升,资产价格泡沫出

现。一旦国内私人经济主体道德风险出现并形成“多米

诺骨牌”现象,将对我国开放的金融市场运行产生负面

冲击,造成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汇率不稳定。

第三,人民币汇率升值波是我国经济运行信息的反

映和综合体现。私人经济部门(企业、家庭)甚至是政府

的相关单位净外币资产不断增加,可能导致货币错配的

嬲慧漂搿,篙麓焉搿磊莩霎罢囫损失的补贴)不断上升,人民币持续预期升值可能导致汇■童■

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损害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的潜力,并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私人部门外币净资产的增加和官方外汇储备规模增加,是以高昂的国内资源和环境等实际资源为代价的物质资源对外输出。因此,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压缩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间,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调控能力,从而威胁到我国的金融稳定。

第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实际上是货币政策当局的“承诺问题”,是“承诺一致性”问题。在我国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由单一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到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过程中.因人民币汇率形成中汇率错配问题的存在,一旦货币政策当局出现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及其引起货币汇率政策可信性问题,可能导致汇率投机泡沫、汇率比索问题以及风险补贴要求同时存在。金融市场参与者在噪声交易中或羊群效应作用下,可能形成对我国现行汇率机制的不利冲击,影响我国外汇体制和汇率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如何消除或减轻人民币升值“汇率陷阱”问题

不断规模攀升的我国外汇储备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国内资源的使用效率,国内稀缺的实际资源(环境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土地资源、金融资源等等)的它国使用.增进了它国社会经济福利和效率,损害了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诸多

的负面影响。因此若不重视,人民币汇率升值中的“汇率

陷阱”问题,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产生不是不可能的。对于消除或减轻人民币升值“汇率陷阱”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中央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第一,根据原罪假说观点,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陷阱问

题实质上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问题和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自然需要

一个国际化的方案——放宽对人民币出境流动的限制,

推行对外经济援助、对外贸易有步有序的人民币标值、结算、支付,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一种以人民币计值的、或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债券市场,目前可在亚洲债券基金框架下发行人民币国际债券;在积极完善成熟国内债券市场和可供使用的风险对冲基金与套利工具,以及发行高流动性的基准债券、拓宽债券投资者基础的同时,培育国内金融市场的外国债券市场;在稳妥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国际化开放过程中,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允许国外优质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发行人

民币计值证券。目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应在亚洲贸易自

由化基础上积极主动推动亚洲货币金融一体化进程,落实和深化“清迈倡议”框架伊斯坦布尔财长会议精神,在亚洲开发银行基础上积极推动“亚元”的形成,全力推动亚洲货币单位或“亚元”债券市场。推动亚洲各国央行储

备资产的美元债券资产组合向亚洲本土债券资产和市场

囝霎冀繁器芋吴茭蓍亲霉主雾塞罢耋≤菁台霎要

结算、计价、支付等范围,逐步实现我国人民币货币区域

性的国际化.为人民币作为国际关键性的货币创造条件。

第二.针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流动过剩问题,应采取谨慎的财政政

策.防止债务膨胀。避免本币升值的潜在高估情况下货币错配可能诱发的金融危机;在人民币汇率管理浮动制度下。货币政策应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为货币政策提供一个有效的外在“名义驻锚”,以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和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三,强化、规范金融机构(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汇率风险窗口的有效管理。银行应建立一套监控体

系.密切关注客户的外币资产净头寸与货币错配情况,严格信贷条件和限额控制;增加货币政策当局对人民币汇

率的承诺机制和危机的救助体系的透明度,这有助“实时

修正行动”和“最小救助成本”,从体制上规避私人部门道德风险,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

第四。基于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和保持稳定的货币购买力,实施合理的外债和外汇储备规模管理战略,确保

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采取措施降低以外币计值的公债所占份额较大国家的公债,更多地使用与通货膨胀挂钩

的债券。为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鼓励企业参与世界重要资源市场定价.提高在关键性世界资源市场定价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构建一个品种丰富、既包括金融产品也包括实际资源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

最后。注重金融人才的培育和社会公众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全社会的金融风险意识和对金融发展意义的认知。降低公众面I临的不确定性,作为货币金融政策

决策部门的中央银行,应及时有效地披露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公众疑虑和预测误差,使双方走向合

作博弈,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增进和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MorrisDoldsteinandPhilipTurner,李扬,曾刚译.货币

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5.

[2]谢康,乌家培编.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姜波克,陆前进.汇率理论和政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罗纳得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

两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李扬.汇率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7).

[6]李扬,余维彬.警惕升值后货币错配的风险[J】.金融信息参考,2005,(9).

『7]喻国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中的战略性问题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6,(11).,

『8]喻国平.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2005,(1).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中的"汇率陷阱"问题的认识

作者:喻国平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刊名:

价格月刊

英文刊名:PRICES MONTHLY

年,卷(期):2007,""(6)

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Morris Doldstein.Philip Turner.李扬.曾刚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 2005

2.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 2005

3.姜波克.陆前进汇率理论和政策研究 2005

4.罗纳得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 2005

5.李扬汇率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期刊论文]-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7)

6.李扬.余维彬警惕升值后货币错配的风险[期刊论文]-金融信息参考 2005(09)

7.喻国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中的战略性问题思考[期刊论文]-金融与经济 2006(11)

8.喻国平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理论述评[期刊论文]-当代财经 2005(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饶龙先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商业经济2008,""(3)

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股市:一是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人民币升值必将改变我国现有进出口状况,进而影响对进出口依存度大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业绩,尤其是对以美元结算的商品影响较为突出;二是对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造成影响,升值预期容易导致投机性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股票市场因此发生波动.

2.期刊论文刘宜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6,19(5)

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股市:一是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人民币升值必将改变我国现有进出口状况,进而影响对进出口依存度大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业绩,尤其是以美元结算的商品影响较为主要;二是对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造成影响,升值预期容易导致投机性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股票市场因此发生波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3.学位论文杨雪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波动效应与稳定机制研究2007

本文以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为研究汇率升值的起点,通过对巴-萨模型进行符合实际的扩展,在扩展模型框架内对汇率升值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藉此对我国人民币汇率近二十年的走势给以分阶段解释,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升值来自于赶超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此结论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是持续性、长期性的过程,进而引申出对长期汇率升值产生的波动效应与汇率升值下稳定机制的理论探索。本文对汇率升值的波动效应研究,主要从贸易平衡效应、贸易结构调整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和产出效应的理论研究入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汇率升值稳定机制的研究,主要以汇率升值稳定机制的来源(汇率干预)为切入点,理论上阐释了央行汇率干预的规则、汇率干预目标的实现,汇率干预的可能后果(即汇率升值与资产价格泡沫的联系和汇率升值与冲销干预的可维持性)。在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汇率升值的基础上,总结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主题、研究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预期创新的简单介绍。

第二章:汇率升值的逻辑起源。本章从对历史上汇率升值事件的梳理中展开,接着界定汇率升值内涵、概括不同性质汇率升值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随后对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模型进行符合中国实际的扩展,并通过扩展模型分析、解释人民币汇率历史走势。在上述理论和我国实际结合的前提下,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赶超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因而人民币汇率升值是长期性过程。

第三章:汇率升值的波动效应研究。本章以汇率升值对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影响为研究重点,第一节研究汇率升值的贸易平衡效应,通过构建简单开放经济模型,在国际吸收法的框架内对一次性汇率升值和持续性汇率升值的贸易平衡效应给以阐释,并采用J一曲线理论对汇率升值的贸易平衡效应加以进一步分析,最后在对我国汇率升值与贸易平衡效应的实证研究和德国、日本两国汇率升值后贸易表现的比较研究中结束本节;第二节研究汇率升值的贸易结构调整效应,以微观厂商国外市场定价为研究基点,论证汇率升值对不同贸易产业的差异性影响,这种差异性影响最终导致贸易产业结构的重构,同时,实证研究了我国部分出口行业的汇率传递弹性,以估计汇率升值对贸易产业的差异性影响;第三节研究汇率升值的外商直接投资效应,通过介绍汇率波动下跨国公司投资模型,理论上推导出汇率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同外商直接投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节研究汇率升值的产出波动效应,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封闭模型下汇率升值对国内产出的影响,并通过引入外部变量冲击,进一步研究开放模型下汇率升值与产出波动的关系。第四章:汇率升值的稳定机制研究。本章主要研究汇率升值下汇率稳定的获得,即通过外汇市场干预来控制汇率升值幅度。第一节探讨我国实现汇率稳定升值的具体手段,即央行参考篮子货币干预规则的灵活性和可行性;第二节通过构建央行最小损失函数模型,理论上研究央行双目标(汇率目标和货币供给目标)实现过程和变量动态性;第三节研究汇率升值干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理论机理,同时介绍了日元汇率升值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最后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可能性给以分析;第四节研究汇率升值与冲销干预的可维持性,借助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推导出汇率升值与冲销干预的不可维持性,并对我国冲销干预加以解释性分析。

在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第五章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是个长期性过程;(2)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不显著,长期内汇率升值会对贸易失衡起到缩减作用;(3)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产业的差异性影响会推动贸易产业的结构调整;(4)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抑制作用;(5)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产出具有双向因果关系;(6) 参考钉住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中的稳定;(7) 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隐忧;(8) 人民币汇率冲销干预的可维持性面临考验。

4.期刊论文韩灵梅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河南出口企业的影响-商业研究2008,""(2)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研究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外贸环境的影响,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河南出口企业的影响,使河南省出口企业继续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

5.期刊论文孙靓莹试论人民币汇率升值理论及相应对策-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3)

近几年,国际上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这一主张主要依据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论"的理论依据"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并予以反驳,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并指出人民币现在升值弊大于利.同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对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6.学位论文曹勇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研究2006

2002年上半年,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就开始呼吁中国应对人民币重新估值。美国财长斯诺在次年5月的八国集团财长会议期间首次对强势美元政策进行重新定义,认为美元汇率自2003年以来的下降与弱势是美元汇价正在“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已经低估,希望人民币的汇率升值。2004年,美国的一个制造商组织---稳健美元联盟试图说服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重新确定人民币汇率,并准备针对中国的“货币操纵”提起报复性条款。在舆论的炒作下,2003年以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一部分国外资金借机潜人国内,准备套取人民币升值的利润。面对国外强烈的升值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来验证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程度,并对此种失衡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为了避免此种状况继续发展可能导致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冲击,本文有必要深人研究解决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以及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在保持国内经济金融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影响。全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从现状、原因、对策三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章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测算先介绍了均衡汇率的基本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在中国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而利率平价理论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较低,名义利率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实际利率,所以适用性不高。鉴于此本章第二节运用购买力评价和因素回归的方法对1980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测算,并通过不同方法测算的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目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仍然存在着低估。本章通过汇率理论的适用性分析和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同方法的测算,来验证是否人民币汇率应该重新确定。从实际估计的结果看,购买力平价和因素回归方法的估计结果都表明,1985年以前人民币汇率长期存在高估的现象

,1985-2001年则出现高估和低估交替出现的现象,并且人民币高估或低估的平均幅度有所缩小,而2001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低估。

由于在第一章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测算所得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所以本文第二章对导致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现实原因和制度原因两方面。第一节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到国际经济平均发展缓慢、国际游资的剧烈冲击以及美国、欧盟、日本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舆论干预和经济制裁成为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内部压力主要来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里我国CDP年均增长9.5%左右。而在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方面,自1994年成功地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除了1998年出现较小的资本项目逆差外,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基础之上的:一是银行结售汇制度;二是中央银行实行被动托盘收购制度。这种汇率生成机制产生了外汇供大于求的压力,形成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的态势。而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一方面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为了减少与我国经常项目上的贸易逆差和抑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纷纷表态并且采取了相关措施要求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际游资的威力更加为人们所认识。在利益的驱动下,国际游资不顾一切地搜寻可能存在的机会。然而当前世界经济趋缓,各国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留给国际游资投机的利益有限。因此它们将目光转向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和一直保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上,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最终迫使其升值以获取巨额利益。第二节从汇率形成机制角度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的根本原因,即造成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以及国际游资都是由于我国外汇市场自身不完善、现有的汇率形成机制在资本管制放开后突显的弊端所造成的。虽然目前我国的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人民币汇率已经显现出了固定汇率制的一些特征却是不争的事实。易纲认为,对于资本账户仍然实行管制的发展中国家,任何实现浮动汇率制度的承诺最终都会收敛于固定汇率制度。所以人民币汇率失衡究其原因还是制度的问题。面对当前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情况,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本文根据我国国情认为应针对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措施,即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而长期则需要从汇率制度入手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汇率失衡的状态。

面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所带来的汇率改革问题,是直接采用新的汇率制度还是先从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完善入手,第三章将从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从而得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改革应从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着手。从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匹配到商业银行改革等角度分析了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必要性。揭示了短期内汇率制度的稳定状况

,汇率调整幅度的大小对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是不是应该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一成不变呢?政策措施首先从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一方面可以部分解决中央财政的实际困难,减少中央财政的赤字规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国际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减少出口从而缓解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减轻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其次,适当放宽资金流出入限制来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增长,并可以促进跨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增强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再者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使汇率不至于大幅波动引起经济动荡。

第四章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汇率的制度选择,即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适合的、最佳的汇率制度。第一节汇率制度国际比较,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经济规模、贸易依存度及贸易伙伴国的分散程度与其所选择的汇率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经济规模越大、贸易依存度越低、贸易伙伴国越分散的国家适合选择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利用国际通行的参数体系与中国的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后,我们发现中国具有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应具备的很多基本特征。因此,总体上中国应该最终向浮动汇率制度安排进行过渡。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中国即刻选择完全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真的切实可行吗? 第二节短期内中国选择独立浮动汇率制度存在很大局限性回答了上述问题。本节从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易变性的宏观经济解释;经济开放背景下,短期内中国实施浮动汇率制更容易表现出高易变性到利率的非市场化约束着浮动汇率制的实施都进一步说明了短期内我国选择完全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不切实际的。第三节汇率目标区—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一种制度设想,提出了本文认为较为适合的汇率制度。

此外,本文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采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并运用了大量的国际金融理论,来尝试解决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并且运用了一定的数据、图表进行实证分析,做到图文并茂,有理有据,形象直观。

7.期刊论文汪正宏人民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升值-北方经贸2004,""(8)

从去年到今年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人民币是否升值众说纷纭,现实是人民币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本文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说明了当前人民币汇率要保持基本稳定,指出了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应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小幅升值,并阐明了为消除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短期内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

8.期刊论文钱美文"人民币汇率升值论"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3(6)

1998年人民币应贬值的压力排山倒海而来,近期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人民币汇率高估会抑制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发展.我国要澄清事实真相,培育企业的风险意识,可采取调整出口退税的措施抵消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9.学位论文郭承先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研究——借鉴德国、日本汇率升值的经验2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自然而然会遇到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必然要随着这种趋势进行调整。因此,如何成功地应对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汇率升值问题而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成了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两个比较相似的案例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和日本的汇率改革,两国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长期的汇率升值问题,如何从德国、日本的案例中找到经验和教训为目前我国应对汇率升值压力提供启示,这同样也很重要。本文分为五部分来阐述这些问题。

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分析了汇率的相关概念,西方有关汇率决定理论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最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汇率的调整可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第二部分回顾了德国、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中马克、日元汇率变动历程以及两国在应对汇率升值过程中的不同对策。最后,总结了德国和日本在汇率升值过程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部分讲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在这部分中首先回顾了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持续的国内外升值压力来源。

第四部分是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该部分主要是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可能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并认为汇率的调整从总体来说对我国经济影响是利大于弊。

第五部分是对策部分。为了成功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我们必须要适度调整我国当前汇率水平,同时也要采取措施来改变因汇率缓慢升值所带来的单边升值预期。此外,避免对策失误,努力创造条件加快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虽已减轻,但升值的内外压力却一直存在.人民币汇率一旦升值将对我国一些方面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为此,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引证文献(1条)

1.李道叶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长期记忆性分析[期刊论文]-价格月刊 200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12522778.html,/Periodical_jgyk20070601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1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