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第三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生物 解析版)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第三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生物 解析版)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第三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生物 解析版)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第三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生物 解析版)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②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③环境污染加剧。

(2)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2017·浙江卷,T8C)

(3)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力,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4)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2017·浙江卷,T8D)

(5)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6)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2.据梅托斯的“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图分析

下面①~④中人口激增可能导致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利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②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③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④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3.连线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1.明确我国人口增长的“一、三、五”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

[对点落实]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自然资源丰富,虽然人口增长快,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但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解析:选B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环境容纳量。人口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口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2017·浙江11月选考单科卷)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建立污水处理厂

C.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

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

解析:选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属于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归纳拓展]

以成因与危害为突破口,正确区分水污染的类型

污染类型成因危害

无机污染水体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度增加,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有机污染水体中富含有机物异养型生物繁殖,水体缺氧,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进而使河水变黑、发臭

重金属、农

药污染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再加上“人定胜天”、“人类中心论”等观念的推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对点落实]

3.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

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解析:选B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CO2排放过量,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平衡,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4.(2017·北京高考)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解析:选A楝树在酸雨喷淋环境下比对照组高度低了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因此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题干信息没有给出酸雨对两个树种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的影

响及其他树种对酸雨的耐受性的相关信息,不能得出B、C、D项所述推测。

5.“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错误的是()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

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

解析:选D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的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量含氮有机物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海洋,是引发海水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

[归纳拓展]

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机制

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重难深化类]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层次

(1)基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

(2)物种多样性: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3)生态系统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食用、药用、科研、文学艺术创作等。

(2)间接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

(3)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2)易地保护:把待保护物种迁至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2)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3)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4)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易地保护(×)

(6)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2.写出生物多样性概念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①基因(遗传)多样性;②生态系统多样性;③间接价值;④潜在价值;⑤易地。

3.连线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实例

1.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在关系

2.从分子水平及进化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分子水平

(2)进化角度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的自然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辨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四个易误点

(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对点落实]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间接价值

解析:选C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目前人类尚不明确的使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属于易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直接价值。

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C.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解析:选C自然保护区的科研、科普、旅游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每年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达2 000多亿元。因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点落实]

3.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到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④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选C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的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侵入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导致迁入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从而减少迁入地的物种,破坏迁入地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单。

4.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

解析:选B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食人鱼等),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主要通过食物链的方式造成其他物种消失或者濒危),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归纳拓展]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

(1)含义: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

(3)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

课堂一刻钟研真题——知命题点·查薄弱点·清迷盲点

1.(2018·浙江4月选考单科卷)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题关键——准确识记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准确记忆引起各种环境问题的原因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解析:选A氟利昂能通过化学反应使大气圈臭氧量减少,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

2.(2017·江苏高考)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易错探因——概念不清

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的概念辨识不清是导致出错的原因。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不是直接价值。

解析:选D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不是直接价值。

3.(2016·江苏高考)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失分原因——认识片面

该菌剂能降解农药,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但农药会被降解产生无机物,被植物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质循环。本项考查了考生的应变能力。

解析:选B复合菌剂中含多种微生物,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该菌剂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农药,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农药被降解产生的无机物可进入农作物进行物质循环;土壤中有毒物质减少,则农田动物的种类增加,不同种动物之间的竞争增强,故害虫的数量会减少,导致害虫的优势度降低;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细胞代谢需要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催化,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4.(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失分原因——概念不清、知识不全

B项易出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分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的区别,C项则是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认识不全面。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而不是间接价值;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极可能造成生物入侵,使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选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要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出发;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国外物种的引进要谨慎,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大量引进更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更丰富,抵抗力稳定性较人工林强,不易受到病虫害影响。

5.(2018·北京高考)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___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右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引起水库生态系统中“水华”的藻类,可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欲确定鲢、鳙的投放量,需考虑投放区鲢、鳙的捕食对象(即上一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然后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出鲢、鳙的投放量。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水库中鲢、鳙的捕食者(天敌)。(3)分析柱状图,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后,银鱼的生物积累量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鲢、鳙和银鱼都以浮游动物为食,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4)通过在水库中人为投放鲢、鳙这一方法,调整水库中相关物种(如浮游动物、藻类)生物积累量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5)为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要注意控制鲢、鳙的数量,如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等,还要注意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答案:(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学情考情·了然于胸]

一、明考情·知能力——找准努力方向

二、记要点·背术语——汇总本节重点

1.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不同于自然种群数量的增长,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降低出生率。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体中N 、P 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

2.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

解题关键——学以致用 第(5)小题考查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根据题中的信息、教材知识和生活经验综合分析。

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护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名胜风景区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4)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课下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

解析:选D目前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科技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由于资源短缺,就会盲目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解析:选B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提高作物产量,但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会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途径③和④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朱鹮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18年的两千多只。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易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

C.保护朱鹮就是因为它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朱鹮的数量减少,使得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也被破坏

解析:选B环境条件、食物、栖息场所等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数量;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式;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由于个体的死亡会导致某个基因或某些基因丢失,因此某个物种数量的减少会使基因多样性降

低。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消耗标准

C.利用生物防治消除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解析:选D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延长了食物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消耗标准,避免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环境;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5.(2019·绍兴模拟)人类的活动对全球环境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下列为降低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对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作限制性规定,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B.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能缓解温室效应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治酸雨

D.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控制水体污染

解析:选C对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作限制性规定,有助于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缓解温室效应;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破坏、短缺问题。

6.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解析:选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等;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解析:选B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有利于水域生态系

统中鱼类的繁殖和进化,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了过多的CO2导致的;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大降低,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8.近些年,北京地区经常受雾霾天气的笼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中的颗粒物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解析:选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光照强度,则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减少;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9.下面对人口与环境容纳量关系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纳量降低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选B从题图所示看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新的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的环境容纳量小。

10.人工生物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与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观等,“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可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如图为人工生物浮床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浮床上的植物与水中蓝藻存在竞争关系

B.浮床上的植物可吸收水中的NO-3、PO3-4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浮床上种植凤眼莲可富集Cu、Hg等重金属,采收后不适于做家畜饲料

D.人工生物浮床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选D浮床中的植物吸收水中的无机盐,遮挡阳光,与水中的蓝藻是竞争关系;浮床中的植物吸收水中含N、P的无机盐,从而降低水中的氮、磷等含量;Cu、Hg等重金属对家畜有危害,因此含有重金属的植物不适合做饲料;人工生物浮床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1.(2019·济宁模拟)湖泊爆发水华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之一是会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水体中鱼虾等生物死亡,使物种趋向单一。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湖水作出研究,各取500 mL 湖水在30 ℃下培养,分别给予4 klx 光照(接近湖面晴天日照强度)和1 klx 光照(接近湖面阴雨天日照强度),光暗时间比12 h ∶12 h ,培养5天后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湖水中多种矿质离子增加,是引起水华现象的原因之一

B .阴雨天气温低,蓝藻呼吸弱,水华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小

C .水华会导致湖水的透光性降低,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

D .蓝藻光合作用产生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少于其消耗的氧气

解析:选B 湖水中多种矿质离子增加,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华现象;阴雨天气温低,蓝藻呼吸弱,光合作用也很弱,导致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大;水华会导致湖水的透光性降低,则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蓝藻光合作用产生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少于其消耗的氧气,使得其他生物受到影响。

12.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b 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

B .ab 段伴随含碳有机物被大量分解,NH +

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

C .bc 段细菌减少的原因是溶解氧减少

D .bc 段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解析:选C ab 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需氧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据图分析可知,ab 段有机物被细菌等分解者分解,NH +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bc 段细菌减少的原因是有机物较少;藻类大量繁殖需大量的无机盐离子,bc 段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二、非选择题

13.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快,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导致结构复杂、功能健全的以高等水生植物占优势的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结构单一、功能退化的以蓝绿藻等浮游植物为主的浊水态藻型水体,从而引起水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浊水态藻型水体是否为群落演替______(填“是”或“否”)。若某湖泊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某种沉水植物灭绝,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丧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的原因除了有水体中的无机盐过多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水体富营养化后大量的沉水植物死亡又会促使大量分解者分解其遗体,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溶氧量降低,从而使更多的生物死亡,我们称为“二次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________调节。

(4)科研人员通过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湖泊的水华,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时要注意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________。

解析:(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因此由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浊水态藻型水体是群落的演替。某湖泊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某种沉水植物灭绝,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基因种类与数量也随之减少,因此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丧失的是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2)据试题分析可知,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的原因除了有水体中的无机盐过多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外,还有蓝绿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遮蔽阳光,使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大量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消耗大量氧气)。(3)水体污染导致沉水植物死亡,微生物分解其遗体导致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溶氧量降低,又会导致更多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这种“二次污染”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正)反馈调节。(4)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湖泊的水华,其原因是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可形成竞争关系以及投放的鱼类能捕食藻类,从而限制藻类增长。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时要注意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答案:(1)是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2)蓝绿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遮蔽阳光,使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大量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消耗大量氧气)(3)(正)反馈(4)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可形成竞争关系以及投放的鱼类能捕食藻类,从而限制藻类增长种间关系

14.某地农村利用水葫芦生态池污水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填“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或“有毒污染物”);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

(2)生态池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运行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枯死的水葫芦,以防止其腐烂下沉,__________并造成对下一年的潜在危

害,同时要避免水葫芦外逃,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氮、磷(或“N、P”)。(2)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水生植物提供养料。(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运行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枯死的水葫芦,以防止其腐烂下沉,污染水体并造成对下一年的潜在危害,同时要避免水葫芦外逃,防止外逃的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态入侵。

答案:(1)有机污染物氮、磷(或“N、P”)(2)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提供养料(3)直接(4)污染水体外逃的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的水生生态系统

15.(2019·潍坊一模)江苏省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达65.8万公顷,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盐城大丰沿海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B.有效控制工厂污水对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C.将世界各地的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对丹顶鹤和它们所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是否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及对滨海盐碱地是否有改良效果,研究者选取了4种耐盐草本植物(T1田菁、T2苜蓿、T3苏丹革、T4碱蓬)进行试验研究,测量地上植株株高,同时对土壤速效氮进行分析。图1为不同植物株高,图2为不同处理下土壤速效氮的动态变化(CK为对照组)。

①从图1中可看出,旺盛期和收获期时________植物的植株高度最高。从图1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2中可看出,4种植物处理的土壤速效氮总体含量呈________趋势,说明速效氮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4种植物处理土壤结果,________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改善了土壤的氮素营养,与其是豆科植物有关,其根部可与________共生。

解析:(1)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实施就地保护。(2)①从图1中曲线可看出,旺盛期和收获期时田菁的植株高度最高。从图1中可以看出:四种植物在盐碱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所以这4种耐盐草本植物都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②从图2中可看出,4种植物处理的土壤速效氮总体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速效氮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苜蓿根部可与根瘤菌共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改善了土壤的氮素营养。

答案:(1)D(2)①田菁这4种耐盐草本植物都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②下降可被植物直接吸收苜蓿根瘤菌

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_小学生

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 环境卫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源泉,一但我们对它造成伤害,我们就无法生存。所以它就如我们的生命一样珍贵,因此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我们自己。一天,我在校园走了一圈,发现校园里的垃圾还真不少,塑料袋,碎纸,雪糕纸……这引起我们反思—— 我们天天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这美好的一切当中。地球妈妈慷慨的为我们提供各种无限而又有限的资源,让我们“丰衣足食”,而人类不但不知足,反而还破坏地球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一棵棵大树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对人类有利的东西,而这些在人类的眼里总是一闪而过,对于大自然是多么大的破坏。 特别是5.12四川大地震,无论是我们国家,还是对我们人民造 成多么大的伤害。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孩子失去亲人。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类自己酿造的苦果吗?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播种的灾难时,大自然已愤然回击。海洋与大气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全球不论哪一个海域,不管它与工农业活动区有多么遥远,从北极冰岛到南极大陆,到处都不同程度的监测到有害物质,唉!我以前喜欢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绿如蓝,成记忆了吗? 虽然,现在人们处处在宣传环保,呼吁绿色,但这样仍然没有阻止破坏者的脚步,一棵棵大树仍在倒下,沙漠的面积仍在扩大。 就是现在架起捕鸟网;饭店还在用一次性的筷子;人们还在抽地

下水,除了各大超市外还有很多小商贩在用一次性塑料带,这些会造成多少白色垃圾。 现在已经是21世纪我们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要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袋。少做一次私家车减少空气污染。我呼吁: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新华小学四年级:归金鑫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奥鹏东财2020年3月课程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奥鹏东北财经大学网络考试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确定环境已经被污染的标准依据是()。 A.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答案: C 2.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的IV级是( )。 A.一般环境事件 B.较大环境事件 C.重大环境事件 D.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答案: A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适用对象不包括()。 A.综合性规划 B.专项规划 C.建设项目 D.政策 答案: D 4.我国《宪法》第26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 A.污染和其他公害 B.污染 C.污染和各种公害 D.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 A

5.被理论界誉为我国环境基本法的立法是()。 A.《环境保护法》 B.《环境影响评价法》 C.《循环经济促经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 答案: A 6.从国际环境法的渊源看,《斯德哥尔摩宣言》和《里约宣言》属于()。 A.国际环境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软法 答案: D 7.1972年,国际学术性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了著名的( )。 A.环境优先论 B.经济优先论 C.可持续发展论 D.经济负增长轮 答案: A 8.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论述错误的是()。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依据 B.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之分 C.环境标准是依据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指标和规范的总称 D.地方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 D 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坚持()。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人和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生态环境和我们的日子有着密别可分的关系,下面小编整理了爱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爱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日子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爱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翼的足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解救地球与我无关?山别孤独水孤独,因此水绕着山;梦别孤独心孤独,因此梦把心牵住;树别孤独鸟孤独,因此鸟在树上住;我们别能让水孤独,别能让心孤独,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日子的物质之源, 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日子、消除疲劳的乐事。所以,有很多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别辞穷苦,爬山涉水、找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闲逛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醉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纵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见一具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欣赏。反之,一具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布满,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憧憬的旅游之地呢?所以,爱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进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进展,日子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事情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爱护工作。现就进展旅游与爱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惟独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不管是山川的自然体面,依然田园的秀媚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基本上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醉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这样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算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所以,人们经过遨游风景区,观赏自然体面,瞻仰名胜古迹,赞美能工巧匠的高明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日子上的满脚。 固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别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遨游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造、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观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制造美好日子的赞叹。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遨游,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观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遨游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歇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因此经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能够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制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所以,爱护好绿色森林资源,算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如今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别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惟独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别仅负有爱护和利用好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什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全世界共有十大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十分严重: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分析: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环境保护法考试复习题

环境保护法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P2 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问题:P3 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它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3.环境保护: P14 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更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国际环境问题: P371 也称全球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5.环境监督管理体制:P37 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 6.限期治理制度P96 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合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 7.“三同时”制度P84 指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P79 狭义的环境影响评价,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9.环境标准P101 指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依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10.环境监测P109 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监视、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好坏。 11.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P99 指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与破坏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的规定的总称。 12.水土保持:P154 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3.水土流失:P154 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土壤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 14.环境噪声:P242 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5.农药污染:P283 因生产、运输、销售、存放或者施用化学 农药而污染环境,以致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人或动、植物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的现象,称农药污染。 16.野生动物:P144 野生动物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 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17.大气污染:P194 指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向大 气环境排入有毒、有害物质,使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导致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害的现象。 18.听证程序P320 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对重大案件做出 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由该行政机关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参加对案件进行指控和申辩,以获取证据的过程。 19.行政处分 P324 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 系,依法对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中违法失职,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所属人员的一种行政惩罚措施。 20.环境保护法中的刑事责任 P351 指个人或者单位(包括法人 和其他组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严重污染或者破坏环境(含自然资源),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 21.无过错责任 P334 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公民、法人,只要 对国家、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客观上造成了损失(包括财产、人身损失),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2.行政处罚情节 P303 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破坏或者 污染环境者实施行政处罚时,作为处罚轻重和免予处罚的各种情况。 23.行政处罚 P297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 而破坏或者污染环境,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的一种行政惩罚措施。 2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5.排污权交易:是指排污单位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交易。 26.现场检查制度: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包括个人)进行现场检查。 27.公害的民事责任: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后果。 二、填空题 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人类环境加以分类.例如,从环境形成 的要素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从环境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P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 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P1 3、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原生的或者第一类环 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讲义(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 高考考纲: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资源问题及其原因;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1)短缺原因 (2)解决对策 3.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 4.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7.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 (1)适度开采,均衡生产。 (2)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3)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4)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5)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10.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1.湿地的主要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 (1)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2)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 (3)保护湿地 签署《湿地公约》,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此类问题通常结合文字材料、景观图、统计资料图考查生态环境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原因)及经济活动特点(人为原因)综合分析是关键。 (1)生态环境类问题成因的分析思路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有关。区域中的自然地理要素蕴含着生态问题发生的潜在性,而人口激增(根本原因)以及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

高三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习题 1.(·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下图中的M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岸四周牧场连片,湖区渔业资源丰富,除盛产鱼虾外,湖岸水产养殖业发达。为方便湖底石油的开采及出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现可通行远洋油轮。近年来,这个巨大的“聚宝盆”陷入了水质恶化的困境。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M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2.清明祭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清明假日的实施,回家扫墓的人越来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请说明不合理的祭祀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曾经“漫江碧透”的渭河,如今成了国内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之一。陕西省政府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到,渭河全面消除污染严重水域。 说明渭河水体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4.(·汕头模拟)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也是我国湖泊地区中面积较大的湿地。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垸等活动的干扰,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图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 (1)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图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 5.(·银川一中模拟)贵州的六盘水市煤炭资源丰富,俗称“江南煤都”。水城河是六盘水市的“母亲河”,是乌江主源三岔河的支流,自西向东流经市中心城区,是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地表河流,也是六盘水市的“排洪通道”。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这条六盘水的母亲河承担了过重的污染负荷,沿岸厂矿众多,污染严重,昔日母亲河成为一条“排污水道”。而今六盘水市政府全面开展水城河的生态治理。首先砸掉高高的水泥河堤,取代的是褐色的木栈道和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生态化斜坡,在河堤上种植本土植物,野草丛生,野花繁开。经过综合治理后,河流的水质不断改善,现今成为六盘水重要的城市景观河和人们休闲漫步的绿廊。 (1)分析河堤上种植本土植物的原因。 (2)说明生态化河堤取代水泥河堤的益处。 6.(·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冲刺模拟)滇池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滇池泥沙含量不断增多,透明度不断下降。目前,湖底有淤泥8 000万m3~1亿m3,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 推断滇池湖底淤泥的来源,提出防治滇池淤泥增多的合理措施。 7.(·淮南模拟)“水华”又称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富含营养物质导致藻类过量繁

保护生态环境,从日常生活做起

保护生态环境,从日常生活做起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环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 环境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个生命,人类毋庸置疑包括在内。可是当我们细究原因,真相却是我们人类亲手造成这一切的苦果,伤害了人类本身,也伤害了其他生命。我们自称为万物之灵,然后肆意地改变着环境。深入分析每一个现在暴露的环境问题,背后都能找到人类的原因。我们过度采掘珍稀动植物,造成野生物种减少;过度放牧,结果造成热带雨林减少、土地荒漠化、土壤被侵蚀;过度燃烧化石燃料,造成大气污染等等。 人类影响着环境,反过来环境变化也会影响人类。人类需要意识到生物生存必须依赖着地球这个生态环境,如果我们一味地破环着地球,当破坏的程度超过了生态红线,那么到时候即使想要挽救,生态环境也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更客观的说,人类应当认清的是,我们破环的是自己的生存机会。地球历经几十亿年,有着许多比现在更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无数物种之一。 人类生存一直以来便不是以个体单打独斗为方式。在各种各样的动物之中,人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人类的集合。当今的人类人口已经达到了70多亿的数目,如果我们为了生态环境,从日常生活中都出一点力,那么环境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何从日常生活做起,来保护生态环境?或许在生活当中我们已经接触到许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或许我们许多的人对于环境保护问题都可以娓娓而谈。不过要想通过如此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似乎还不够,因为在我们无法充分了解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时,许多人其实是在一方面尽自己的努力为生态做出一点贡献。另一方面又是在无意之中继续破坏着环境。因此为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为生态环境做出一点贡献,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出发,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做法。 第一,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知识。 作为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自己是一个人最能影响到的对象。因此只有先让自己认识到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我们才能正视自己的行为,才有可能得到最初的动机。如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就依赖于我们主动地学习。真正主动去了解生态现在动态、了解过去已经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从更从意识形态上靠近生态保护意识,并且由此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到环境保护的知识,因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在了解着生态环境是怎么被破坏的,所以我们能更清楚地知道怎么防止破坏的发生、怎么去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了解一些生活当中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式。 在生活当中,我们的一些小小的行为就会导致生活的污染。这其实就会造成对环境的巨大破坏。比如生活垃圾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就是由于每个人的积累造成的,可能会引起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水体黑臭;地下水水质混浊、有害化学元素含量超标;影响大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还有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练习题答案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单选题)下列关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o
A.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三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向人民法
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o
B.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无关利益方无权
起诉
o
C.经登记的社会组织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o
D.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
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正确答案:D
? 2、(单选题)《环境保护法》中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 度是( )。
o
A.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o
B.限期治理制度
o
C.“三同时”制度
o
D.排污收费制度
正确答案:C
? 3、(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 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 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
o
A.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o
B.追究其刑事责任
范文.

.
o
C.按日连续处罚
o
D.按日连续处罚且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正确答案:A
? 4、(单选题)下列关于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o
A.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
o
B.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应予罚款,但不得
公告
o
C.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o
D.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正确答案:B
? 5、(单选题)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关于公民环境保护义务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
o
A.《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o
B.《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o
C.公民应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o
D.公民应当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正确答案:A
? 6、(单选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 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 )。
o
A.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o
B.举报
o
C.制止
范文.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环境保护(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我国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是生长于海滨、湖边、荒漠低处一种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碱蓬不仅是可供人食用的美食,也是野生动物赖以栖息的乐园,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此外,碱蓬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扮演着盐碱地“拯救者”和污染物“清洁工”的角色。 ............... 分析碱蓬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大规模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作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一定盐分和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含盐量,减轻土壤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减少地表盐分积累。 不利影响:盐地碱蓬大量减少会造成土壤及地表盐分和重金属增多,加重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程度;内陆地区盐碱地荒滩裸露,风沙侵蚀加重;盐碱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整体分析:碱蓬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一定盐分和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含盐量,减轻土壤污染。称为盐碱地“拯救者”和污染物“清洁工”。盐碱地是野生动物赖以栖息的乐园,大量减少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根据材料,碱蓬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一定盐分和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含盐量,减轻土壤污染。植被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减少地表盐分积累。有盐碱地“拯救者”和污染物“清洁工”的功能。碱蓬的枯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大规模开发,盐地碱蓬大量减少,会造成土壤及地表盐分和重金属增多,加重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程度。内陆地区大规模开发,盐碱地荒滩裸露,风沙侵蚀加重。会导致盐碱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为热带、亚热带气候,降雨集中于夏季。受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1、2月份该州大量降水。该州沿海和内河渔业发达,农业、旅游业、制造业为其经济三大支柱。2016年3月,该州甲地(主要蔬菜种植区)陷入空前的渔业危机,当地鱼类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量死亡。下图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局部图和甲地区域简图。 分析此次渔业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答案】原因:1、2月份大量降水,雨水冲刷地表,化肥和其他营养元素被带入河流,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疯长的藻类植物与鱼类争夺氧气和阳光,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影响:渔业危机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冲击旅游业和渔业的发展;死亡鱼类腐烂,污染河流。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及水污染影响 【详解】由材料“当地鱼类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量死亡”和“ 2016年1、2月份该州大量降水”可推测此次渔业危机发生的原因是1、2月份大量降水,雨水冲刷地表,化肥和其他营养元素被带入河流,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疯长的藻类植物与鱼类争夺氧气和阳光,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篇一: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 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 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 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 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 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 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 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 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 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 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 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 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 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 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 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 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 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xxx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5-2030) 资料清单 环保局: 收集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SO2、NO2、PM10、PM2.5、CO、O3),大气监测站位图;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监测图;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站位图;区域环境噪声(工业区噪声、居住区噪声、商业区噪声、文教区噪声)及交通干线噪声监测资料;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 xxx主要污染源分布现状,各污染源的分布图;主要工矿企业的排污资料;各单位危险固废产生量、处理量;工业固废排放总量年度计划,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统计;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年度计划(SO2,烟尘,粉尘,COD,氨氮);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xxx环境功能区划;xxx生态功能区划。 大型项目的环评资料(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和环评报告);各企业环评执行情况及环保验收情况;环评审批情况。 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现有的及规划建设的)及图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及控制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大气、水、噪声、固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xxx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近五年的环保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环境宣传教育材料及工作实施方案;群众来信来访、热线电话情况,人大代表建议、政

协委员提案的受理、登记、督办和反馈情况。 计划取缔关停企业名录;环境管理队伍建设情况;近五年来xxx 企业监管情况总结;12369环保热线日常管理情况;排污费的征收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现场监督情况;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环境检测网络标准化建设规划。 关于法规方面的制定或执行情况总结;未来的计划安排。 园区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园区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园区主要污染源统计资料;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园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 节能、环保、生态保护、工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或建设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各园区年、项目验收报告产审核工作的报告。 城区内重点企业的环评、环保规划、清洁生产报告、项目验收报告。 热电厂(能源梯级利用;炉灰、炉渣制建材项目;生物质热电余热大棚;蒸汽管网铺设等)相关项目等项目立项书、科研、初设、实施方案、项目验收报告等。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涉及指标:(规划基准年2014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超过275天;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

环境保护法考试复习资料全部要点

一、判断题 1.环境依据其形成的要素不同进行划分,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对故意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一般都规定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对过失行为,在一定条件则规定√不予追究。 3.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划分的。× 4√.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大类。 5.行政处罚具有时效性,即指违法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6.行政处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者实施行政处罚时,作为处罚轻重和免予处罚的各种情况。× 7.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罚。√ 8.连带责任是指受害者不必提出包括致害者由过错等证据,只须提出致害者已有污染危害环境行为等表面证据,和自己受损失是由于致害者排污行为所致的事实,赔偿要求即告成立。× 9.国际环境保护法调整的范围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地球环境,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层空间环境。√.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10 .环境保护法的溯及力是指环境保护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有效力的问题。√11 ×.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和限期治理对象。12 √13.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以及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治理措施。14.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登记表,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核实即可,不需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5.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5年。×√16.土地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形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17.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历了创建、恢复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具有污染源多、分布广泛、危害后果严重、扩散范围大和可与环境隔离等特点。18 √19.行政处罚是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于承担行政责任者给予惩罚的单方行动,不依相对人的意志为转移。 .公开原则是指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根据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决定给予行政处20 ×罚轻重的程度。 ×21.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监督监测两类。 .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划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22× ×23.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按照形成环境的要素不同进行划分的。 24.电磁性噪声、固定噪声源、流动噪声源等的划分是按照环境的噪声源划分的。× 25×.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是指对固体废物的安全化和高效化管理。 26.英国是最早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27.公害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责令停业和赔偿损失。× 28.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地球环境,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层空间环境是国际环境保护法调整的范围。× √29.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两类行政制裁。30.警告是最轻的行政处罚形式,只能单独适用。√31.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依据环境构成要素的不同进行划分的。×32.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和赔偿损失是对企业职工进行行政处分的形式。× 33.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1982-1987年。× 34.连带责任是指受害者不必提出包括致害者由过错等证据,只须提出致害者已有污染危害环境行为等表面证据,和自己受损失是由于致害者排污行为所致的事实,赔偿要求即告成立× 35.过失责任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公民、法人,只要对国家、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客观上造成了损失,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36.草坪和草坡是《草原法》所称的草原包括的内容。×37.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及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的两个内容。√ 38.环境保护法在空间的适用范围,是指环境保护法在哪些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 39.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变化或者改变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时,需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履行变更登记手续。√40.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是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的管理体制。√

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练习题答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单选题)下列关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o A.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三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向人民法 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o B.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无关利益方无权 起诉 o C.经登记的社会组织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o D.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 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正确答案:D ?2、(单选题)《环境保护法》中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o A.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o B.限期治理制度 o C.“三同时”制度 o D.排污收费制度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o A.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o B.追究其刑事责任

o C.按日连续处罚 o D.按日连续处罚且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下列关于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o A.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 o B.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应予罚款,但不得公告 o C.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o D.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正确答案:B ?5、(单选题)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关于公民环境保护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o A.《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o B.《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o C.公民应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o D.公民应当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 o A.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o B.举报 o C.制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