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_基于内隐联想测验_IAT_的测量_柏阳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_基于内隐联想测验_IAT_的测量_柏阳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_基于内隐联想测验_IAT_的测量_柏阳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_基于内隐联想测验_IAT_的测量_柏阳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3, 418–42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4.00418

418

·研究简报(Research Reports)·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基于内隐联想

测验(IAT )的测量

柏 阳1,2 彭凯平1,2 喻 丰1

(1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4)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94720, USA)

摘 要 作为一种文化构念, 朴素辩证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人基于民众理论的思维方式。本研究首次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的方法测量内隐层面朴素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在东方被试认知中的联结, 探讨东方人内隐层面的辩证自我。文章通过2个IAT 实验发现, 中国人将“我”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非我”和线性思维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 且他们将“朋友”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敌人”和线性思维词汇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这表明在内隐层面上, 东方人确实将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联系得更为紧密。

关键词 朴素辩证; 内隐联想测验; 自我; 文化; 思维方式 分类号

B848; B849:C91

1 引言

文化认知视角下的朴素辩证(naive dialecticism)概念基于民众理论(lay theory), 认为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世界的基础。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 因此文化的不同即表现为这个文化中的个体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Peng 和Nisbett (1999)发现, 西方文化(如,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鼓励关注个体, 倾向个体独立性的认识论, 而东亚文化(如, 中国、日本、韩国等)的认识论强调变化、矛盾与普遍联系。这是因为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中的人们经过不断进化过程, 产生了认识世界的不同认知模式:从农耕社会走来的东方人相信世间万物皆有联系, 且世界作一个整体是流变不居的, 因此东方人更能够容忍矛盾、期望变化; 而从渔猎或游牧社会走来的西方人则不同, 他们相信世界的不变性, 相信非黑即白的形

收稿日期:2013-07-01

通讯作者:彭凯平, E-mail: pengkp@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2241086.html,

式逻辑观。因此, 基于东方人民众理论的朴素辩证思维包含三个个基本原理:变异律、矛盾律及整合律(Peng & Nisbett, 1999)。变异律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没有永恒的对与错; 矛盾律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 整合律强调事物整体性, 认为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 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与之相对的西方人, 其思维方式更倾向于线性思维, 强调同一律、非矛盾律和排中律(Nisbett, Peng, Choi, & Noreanzanan, 2001; Peng & Nisbett, 1999)。

自从Peng 和Nisbett (1999)提出朴素辩证思维以来, 一系列的研究证实并拓展了他们的核心观点。借助Spencer-Rodgers, Peng, Wang 和Hou (2004)编制的外显朴素辩证自我量表(Dialectical Self Scale DSS, Spencer-Rodgers, Srivastava, Boucher, English, Paletz, & Peng, 2007), 研究者在自我、情绪体验、心理幸福感、态度评价、社会分类、社会知觉和判断与决策领域中证明了这种文化思维差异的作用(Nisbett et al., 2001; Peng & Nisbett, 1999; Spencer-Rodgers, Boucher, Mori,

第3期柏阳等: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基于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测量 419

Peng, & Wang, 2009; Spencer-Rodgers et al., 2004; Spencer-Rodgers, Williams, & Peng, 2010)。尤其是在自我方面, 众多研究发现前人的研究中发现相较于西方被试, 东方被试(如, 中国, 韩国, 日本)的自我概念中存在更多的可变的和矛盾的自我认知信息(e.g. Boucher, Peng, Shi, & Wang, 2009; Spencer-Rodgers et al., 2009), 但是研究者们并没有直接探查过自我和辩证概念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的, 过去研究并未曾深入到过内隐层面。被众多实验证明的中国人群体中是否在内隐层面也存在辩证性的倾向?如果存在, 这种内隐的辩证性是否与人们的自我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两个重要的问题在前人的研究中并未有所涉及。

针对内隐测验的潜在优势, 本研究试图使用内隐社会认知方法来测量朴素辩证思维这个重要的文化变量, 希望能探测到目前未曾涉及到的文化的内隐层面。同时, 通过测查自我以及自我相近的概念与朴素辩证的联结关系, 进一步探讨在内隐领域中国人的朴素辩证自我。在本研究中, 第一个实验采用具有辩证性和线性思想的四字成语, 通过测试中国被试在内隐联想测验(IAT)中将辩证概念词和“我”概念, 线性概念词与“非我”概念归为一类的速度与将辩证概念词和“非我”概念, 线性概念词与“我”概念归为一类的速度进行对比, 预期被试会在将“我”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非我”和线性思维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在实验二中, 通过将“我”、“非我”的概念词替换成“朋友”、“敌人”的概念词, 假设在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上表现为将“朋友”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敌人”和线性思维词汇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

2 实验一

2.1目的

实验意在检验中国被试在内隐联想测验中, 将“我”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非我”和线性思维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

2.2方法

2.2.1被试

56名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参与材料评定。正式实验共有58名清华大学本科生被试参与, 平均年龄19.97±2.14岁, 其中男性28名, 女性30名。所有被试均以汉语为母语, 右利手,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2实验材料

材料评定阶段选用的材料为主试搜集整理的40个体现辩证思维的成语和40个体现线性思维的成语。以五点量表打分的形式, 让被试进行辩证程度和情绪性的评定。正式实验学习阶段的材料为24个成语(12个包含辩证思想; 另外12个包含线性思想), 辩证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六个维度都可以在成语中得到体现。正式实验的测验阶段的IAT测验材料分为两种, 属性词和目标词。属性词分为两类:“我”和“非我”。属于概念“我”的词语有8个:我、我的、我们、我们的、自己、自己的、本人、本人的; 属于概念“非我”的词语同样有8个: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别人、别人的、他人、他人的。目标词同样分为两类:“辩证的”和“非辨证的”。属于概念“辩证的”的成语有8个:融会贯通、此消彼长、气象万千、悲喜为邻、天人合一、粗中有细、否极泰来、居安思危; 属于概念“非辨证的”成语同样有8个:黑白分明、就事论事、说一不二、一往无前、不可磨灭、明辨是非、磐石之固、坚定不移。前期评定中, 8个“辩证的”目标词汇的在辩证性评定上的平均得分为4.32 ± 0.20, 8个“非辩证的”目标词在评定中的平均得分为1.81 ± 0.18,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 两组词汇在辩证性评定上差异显著, t(14) = ?25.45, p<0.001。此外, 这两组目标概念词之间在喜好度评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t(14) = ?1.75, p=0.10。2.2.3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前期材料评定与正式实验。正式实验又分为辩证和线性概念学习和IAT测验两部分。被试首先学习辩证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定义, 学习完毕后对所见到的80个成语进行辩证程度和情绪性的评定。要求被试进行辩证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定义的学习, 学习完毕后被试被要求对6个辩证成语和6个线性成语进行分类, 分类错误的词语会被主试指出并予以讲解。错误个数在3个或3个以上的被试需要重新学习。完成学习之后被试进入到正式的IAT测验。IAT测验采用的是Greenwald , Nosek和Banaji (2003)的经典范式。

2.3结果

使用Inquisit (v3.0.2)软件对内隐联想测验(IAT)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方法采用

420 心理科学进展第22卷

Greenwald等(2003)提出的IAT的D值计算法, 删除反应时间大于10000 ms和10%的反应时间小于300 ms的被试, 删除反应时间小于400 ms的反应。对所有被试相容和不相容反应计算平均值和D值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

表1全部被试IAT相容反应、不相容反应时间以及D 值表

性别N 相容反应ms 不相容反应ms D值

男28 890.38±227.83 958.65±331.53 0.14±0.27女30 854.57±153.30 943.48±197.11 0.25±0.34总58 871.86±192.01 950.81±268.12 0.20±0.31注:相容反应定义的是“我”和辩证词语归为一类时的反应; 不相容反应定义的是“我”和线性词语归为一类时的反应。

所有被试相容测验平均反应时和不相容测验平均反应时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相容测验反应时显著要短于不相容测验的反应时, t(57) = ?3.39, p<0.001。对D值进行与0的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所有被试的D值显著大于0, t(57) = 4.82, p<0.001。

3 实验二

3.1目的

考察中国人在内隐联想测验中, 是否将“朋友”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敌人”和线性思维词汇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

3.2 方法

3.2.1 被试

51名清华大学本科生被试参与本研究, 平均年龄为19.37 ± 0.82岁, 其中男生被试17名, 女生被试24名。正式参与实验被试均以汉语为母语, 右利手,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3.2.2 实验材料

正式实验的学习阶段材料与实验一中的学习材料相同。正式实验的测验阶段的IAT测验材料分为两种, 属性词和目标词。属性词分为两类:“朋友”和“敌人”。属于概念“朋友”的词语有5个:知己、挚友、伙伴、密友、友人; 属于概念“敌人”的词语同样有5个:仇人、仇敌、冤家、对头、宿敌。目标词分为两类:“辩证思维的”和“非辨证思维的”。属于概念“辩证的”的成语有5个:融会贯通、此消彼长、气象万千、悲喜为邻、天人合一; 属于概念“非辨证的”成语同样有5个:说一不二、一往无前、明辨是非、磐石之固、坚定不移。前期评定中, 5个“辩证的”目标词汇的在辩证性评定上的平均得分为4.20 ± 0.13, 8个“非辩证的”目标词在评定中的平均得分为1.80 ± 0.23,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 两组词汇在辩证性评定上差异显著, t(8) = ?19.96, p<0.001。此外, 这两组目标概念词之间在喜好度评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t(8) = ?0.2, p = 0.84。实验中呈现的方法同实验一。3.3 结果

所有被试相容测验平均反应时和不相容测验平均反应时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相容测验反应时显著要短于不相容测验的反应时, t(50) = ?8.49, p<0.001; 被试的相容反应时(M相容= 820.35)要显著短于被试的不相容反应时(M不相容= 820.35)。所有被试的D值与0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被试的D值(IAT效应)显著大于0, t(50)= ?8.48, p<0.001。

4 讨论

Peng和Nisbett (1999)认为, 东方文化的民众观念里潜藏着辩证的概念, 他们能够以整体、矛盾和变化的方式来认识和看待世界。但是是否每一个东方人皆如此?是否东方人的自我概念和朴素辩证概念在认知中存在内隐联结?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 自我是与辩证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而非我则不是。为什么对自我的看法代表了民众理论的观点?首先, 我们对世界的判断是建立在对自我的看法之上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的观点认为, 我们认识他人的方式是去推断、预测他人的意图、信念等等, 但我们判断他人的基础却是基于对自己的认识(Saxe & Young, in press)。其次, 相比于对待他人, 我们对待自己是特别的。当别人迟到时, 我们倾向于认为他是由于懒惰, 而当自己迟到时, 我们则会为自己找很多诸如下雨、堵车之类的理由, 这体现了人类自我服务(self-serving)的倾向(Miller & Ross, 1975)。虽然如何归因确有文化差异(彭凯平, 廖江群, 2009), 但人类始终没有逃脱开脱自己, 拒斥他人的归因, 这体现了我们通常将自己置于中心地位, 而淡看他人。因此, 由于我们将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 而又必须将理解自己作为理解世界的

第3期柏阳等: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基于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测量 421

基础, 所以我们对自我的看法代表了整个文化下的民众理论思想。我们的结果发现, 非我与辨证概念并未联系在一起, 因此东亚人的辩证思维可能是一种自我式的思维, 而谈及非我时, 也许东亚人思维的辩证程度会降低。

我们的研究发现, 朋友与自我表现出了相一致的认知模式, 而非我和敌人的认知模式则更为相似。这符合Markus和Kitayama (1991)有关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的观点, 他们认为东方人的自我实际上更加相互依存, 我们的自我概念与朋友实际上是有一定的重合, 因此我们的结果反映了这一解释。而本研究中仅使用了中国被试, 因此在得出这一结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并不影响我们理解东方人的相依自我建构这一独特的概念。

总体上, 本研究支持了过去跨文化研究中对朴素辩证思维的研究结果, 更重要的是从内隐层面上证明了在东方人的固有思维当中, 朴素辩证的概念和自我以及与自我相近的概念是联结在一起的。本研究的结果也为之前对于自我概念, 内隐自尊等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朴素辩证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概念已经在东方被试脑中与自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从而固定了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拓展。

参考文献

彭凯平, 廖江群. (2009). 文化与归因的过程模式及概率模型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 (6), 31–40.

Boucher, H. C., Peng, K., Shi, J., & Wang, L. (2009). Culture and implicit self-esteem: Chinese are “good” and “bad” at the same tim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40, 24–45. Greenwald, A. G, Nosek, B. A., & Banaji, M. R. (2003).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5, 197–216.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98, 224–253.

Miller, D. T., & Ross, M. (1975). Self-serving biases in the attribution of causality: Fact or fic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82, 213–225.

Nisbett, R. E., Peng, K., Choi, I., & Norenzayan, A. (2001).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291–310.

Peng, K., & Nisbett, R. E. (1999). 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54, 741–754.

Saxe, R., & Young, L. (in press). Theory of Mind: How brains think about thoughts. In K. Ochsner, & S. Kosslyn (eds.), Handbook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r-Rodgers, J., Boucher, H., Mori, S., Wang, L., & Peng, K. (2009). The dialectical self-concept: Contradiction, change, and holism in East Asian cultur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5, 29–44. Spencer-Rodgers, J., Peng, K., Wang, L., & Hou, Y. (2004). Dialectical self-esteem and east-west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0, 1416–1432.

Spencer-Rodgers, J., Srivastava, S., Boucher, H. C., English, T., Paletz, S. B., & Peng, K. (2007). The dialectical self scal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pencer-Rodgers, J., Williams, M., & Peng, K. (2010).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xpectation of change and tolerance for contradiction: A decade of empirical researc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4, 296–312.

Chinese People’s Implicit Dialectical Self: Results Base on IAT Measure

BAI Yang1,2; PENG Kaiping1,2; YU Feng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94720, USA)

Abstract: Dialecticism refers to a set of folk knowledge maintained in Eastern Asian people’s ideology characterized by holistic cognition, change expectation and contradiction tolerance.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ed an implicit measure of dialecticism to test how dialectical concept was linked with Eastern Asian participants’ self-concept. In two studies, we found that Chinese participants associated “dialectical” words with “self” words and “non-dialectical” words with “other” word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opposite association. Furthermore, they associate “friend” words with “dialectical” words and “enemy” words with “non-dialectical” words with faster respons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astern Asian participants would more likely to link self-concept together with dialectical concepts.

Key words: na?ve dialecticism;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self; culture; thinking style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

内隐联想测验新变式述评:基于规范性分析框架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5, 749–75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0749 749 内隐联想测验新变式述评:基于规范性分析框架 李西营1,2 王晓丽2 赵玉焕2 徐青林2 (1河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河南新乡 453007)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 要 规范性分析详细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内隐测验所应当具有的一系列标准和特征。通过对内隐联想测验的三个新变式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这些规范性特征和标准的检验, 发现相对于简式内隐联想测验而言, 无再编码和单区组内隐联想测验更符合What 标准和How 标准, 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内隐标准。 关键词 规范性分析; 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无再编码内隐联想测验; 单区组内隐联想测验 分类号 B841 1 De Houwer 内隐测验规范性分析框架 内隐测验的规范性分析详细说明了一个理想的内隐测验所应当具有的一系列标准和特征, 为评估和检验内隐测验提供了一个启发式框架。规范性分析标准不是一个内隐测验的最低标准, 而是最终目标。因此, 可以通过检验一个内隐测验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这些规范性特征和标准来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 内隐测验的规范性分析标准包括三个:第一, 内容标准(what criterion)。即有哪些心理属性导致了内隐测验的结果(因果内容); 第二, 机制标准(how criterion)。即被测量的心理属性怎样导致了内隐测验的结果(因果机制); 第三, 内隐标准(implicitness criterion)。即被测量的心理属性是否自动导致了该内隐测验的结果(因果自动)。因为同一个心理属性可能通过不同的加工过程对测验结果产生影响, 而不同的心理属性也可能通过同一个加工过程对测验结果产生影响, 所以What 标准和How 标准并不是完全分离的(De Houwer et al., 2009)。同时, 本文涉及的都是内隐联想测验, 并不会在内隐标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本文只基于规范性分析的What 标准和How 标准来述评内隐联想测验的三个新变式。 收稿日期:2010-11-25 通讯作者:李西营, E-mail: flylee@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2241086.html, 2 内隐联想测验新变式 内隐测验是指在没有明确目标、意识、充足的认知资源或者充足的时间的前提下, 由被测量的心理属性导致相应测验结果的一种测验程序(De Houwer, 2006; De Houwer, Teige-Mocigemba, Spruyt, & Moors, 2009)。Greenwald, McGhee 和Schwartz (1998)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是内隐测验的一种, 通过测量概念之间的自动评价(联结强度)来测量内隐态度。虽然内隐联想测验的提出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但是由于其操作简单、易于解释、信效度较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变式。主要有:无再编码内隐联想测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类聚焦内隐联想测验、单区组内隐联想测验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等。由于已有一些研究评述内隐联想测验的有关新变式(例如, 温芳芳, 佐斌, 2007; 张珂, 张大均, 2009), 而且单靶内隐联想测验、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等均是为了解决传统IAT 只能测量内隐联想的相对强度问题, 因此, 本文只对无再编码、单区组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这三种新变式基于规范性分析框架进行对比分析。 2.1 无再编码内隐联想测验(The Recoding-Fre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 简称IAT-RF ) Rothermund, Teige-Mocigemba, Gast 和 Wentura (2009)提出无再编码内隐联想测验, 以花

内隐联想测验及其变式在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2241086.html, 内隐联想测验及其变式在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苏曼 来源:《卷宗》2018年第06期 摘要: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因其本身具有的一定局限性,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国内研究者们也将IAT、GO/NO-GO联想任务、单内隐联想测验等变式广泛运用于内隐刻板印象领域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GO/NO-GO 联想任务;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一、内隐联想测验的不足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自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以来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诸多社会认知现象涉及到评价性联想,故内隐联想测验在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等领域迅速得到运用。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纵深发展,其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出来。 由于IAT是一种相对测量,使用概念和属性的互补对,考察一目标对象相对于另一目标对象而言与某一属性的联结程度。因此这一工具难以得出某一对象与属性的绝对联结水平,只能得出相对于另一目标对象来说某一目标对象与属性的联结程度。 此外,为目标对象寻找合适的比较对象是困难的,尤其当只有一个目标对象可以运用到研究中时。例如研究对民族间内隐信任态度的测量,或是对不同能力残疾人的刻板印象的测量等。当研究难以配对时就难以运用IAT相对测量。同时比较对象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可能会影响到内隐评价。 当意识到外显测验存在社会赞许效应等影响测验结果的局限后,内隐联想测验在刻板印象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大量内隐测量发现内隐刻板现象等内隐测量结果与外显测量结果分别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在两个层面上的态度。如在民族偏见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表明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相关性很低,甚至不相关。但相对于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具有更强的预测力,因为内隐联想测验过程中,被试难以察觉测量的真实目的,测量结果更多真实反映个体的态度(贺雯,梁宁建,2010)。 因此为了弥补内隐联想测验的局限性,促进内隐联想测验的进一步运用,研究者们在其基础上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外部情感西蒙作业等。近几年又提出进一步的修正

儿童版内隐联想测验

主题: 使用儿童版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儿童内隐社会认知(例如内隐自尊、内隐性别态度、内隐肥胖歧视等)的发展。 理论意义: 研究证实,成年人的态度中包含许多偏见和刻板印象,涉及的方面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偏见、内群体偏好等等。对各种社会群体的态度在何时发展起来、发展上的变化模式是怎样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发展过程是否有所不同?近年来,不少国外学者着重探讨内隐层面对社会群体的态度的发展。其中研究最多是关于种族的内隐态度,研究者发现6岁的儿童已经开始表现出与成人类似的内隐的种族内群体偏好,并且外显和内隐种族态度的发展存在分离现象(例如Baron & Banaji, 2006; Dunham, Baron, & Banaji, 2007; Dunham, Baron, & Banaji, 2008)。关于性别,5-12岁的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内群体偏好,即对自己所属性别的积极态度,在外显和内隐测量上均如此(Banaji, Baron, Dunham, & Olson, 2007)。但是,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性别态度与儿童有所不同,其中的发展过程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儿童内隐态度(包括指向自己、性别等)的发展进行研究。 儿童版IAT需要进行的修改: IAT使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和记录被试反应,测量目标概念或类别(例如白人和黑人、男和女、胖人和瘦人、自己和他人)与属性(例如好与坏)之间的关联强度。成人版IAT通常采用视觉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并要求被试使用键盘上的按键做出反应。儿童版IAT可用于5岁以上的儿童,但是需要进行许多修改(Baron & Banaji, 2006): [1]使用图片来代表目标概念,例如白人和黑人的图片来代表种族、男孩和女孩的图片 来代表性别; [2]采用听觉呈现的方法来代表属性,通过耳机播放“好”词和“坏”词(例如善良、 讨厌、快乐、难过等); [3]提供大的反应键,而不是用键盘反应,以适应儿童未完善的精细运动机能; [4]实验者坐在儿童旁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需要的时候给儿童解释任务要求。 训练学生: [1]IAT测验在儿童中使用要进行修改,必须考虑到儿童的计算机技能、阅读能力以及 注意力有限,需要学习将成人版实验范式修改为适合儿童的模式,刺激中所用的目标刺激和属性刺激均要考虑到儿童的能力。 [2]收集并评估IAT测试中所需图片和听觉呈现的属性词,这些材料都要适用于儿童。 [3]使用E-Prime软件编写程序,实现刺激呈现(图片呈现和声音呈现)、接收按键反应 以及记录正确率和反应时。 [4]用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口头给各年龄儿童提供指导语,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 在旁边提供帮助。 [5]使用SPSS软件对儿童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数据进行分析。 [6]对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发展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Banaji, M.R., Baron, A., Dunham, Y., & Olson, K. (2007).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group social cognition: Early emergence, implicit nature, and sensitivity to group status. In M. Killen and S. Levy (Eds.)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An integrative developmental and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_基于内隐联想测验_IAT_的测量_柏阳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3, 418–42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4.00418 418 ·研究简报(Research Reports)· 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基于内隐联想 测验(IAT )的测量 柏 阳1,2 彭凯平1,2 喻 丰1 (1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4)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94720, USA) 摘 要 作为一种文化构念, 朴素辩证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人基于民众理论的思维方式。本研究首次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的方法测量内隐层面朴素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在东方被试认知中的联结, 探讨东方人内隐层面的辩证自我。文章通过2个IAT 实验发现, 中国人将“我”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非我”和线性思维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 且他们将“朋友”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敌人”和线性思维词汇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这表明在内隐层面上, 东方人确实将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联系得更为紧密。 关键词 朴素辩证; 内隐联想测验; 自我; 文化; 思维方式 分类号 B848; B849:C91 1 引言 文化认知视角下的朴素辩证(naive dialecticism)概念基于民众理论(lay theory), 认为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世界的基础。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 因此文化的不同即表现为这个文化中的个体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Peng 和Nisbett (1999)发现, 西方文化(如,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鼓励关注个体, 倾向个体独立性的认识论, 而东亚文化(如, 中国、日本、韩国等)的认识论强调变化、矛盾与普遍联系。这是因为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中的人们经过不断进化过程, 产生了认识世界的不同认知模式:从农耕社会走来的东方人相信世间万物皆有联系, 且世界作一个整体是流变不居的, 因此东方人更能够容忍矛盾、期望变化; 而从渔猎或游牧社会走来的西方人则不同, 他们相信世界的不变性, 相信非黑即白的形 收稿日期:2013-07-01 通讯作者:彭凯平, E-mail: pengkp@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2241086.html, 式逻辑观。因此, 基于东方人民众理论的朴素辩证思维包含三个个基本原理:变异律、矛盾律及整合律(Peng & Nisbett, 1999)。变异律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没有永恒的对与错; 矛盾律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 整合律强调事物整体性, 认为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 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与之相对的西方人, 其思维方式更倾向于线性思维, 强调同一律、非矛盾律和排中律(Nisbett, Peng, Choi, & Noreanzanan, 2001; Peng & Nisbett, 1999)。 自从Peng 和Nisbett (1999)提出朴素辩证思维以来, 一系列的研究证实并拓展了他们的核心观点。借助Spencer-Rodgers, Peng, Wang 和Hou (2004)编制的外显朴素辩证自我量表(Dialectical Self Scale DSS, Spencer-Rodgers, Srivastava, Boucher, English, Paletz, & Peng, 2007), 研究者在自我、情绪体验、心理幸福感、态度评价、社会分类、社会知觉和判断与决策领域中证明了这种文化思维差异的作用(Nisbett et al., 2001; Peng & Nisbett, 1999; Spencer-Rodgers, Boucher, Mori,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精品文档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 1. 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提出 科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理论的进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发展。内隐联想测验是Greenwald 等于1998年提出的。 在社会认知研究中,一般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刺激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所以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的时候往往会带有掩饰,从而会出现掩饰效应;第二,由于被试的内省能力有限,从而造成被试不能够对自己真实的态度进行反应。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投射测验法、传记分析法、情境测验法以及反应时法等。但是投射测验法、传记分析法、情境测验法却难以进行量化分析,因此难以开展科学的研究。反应时方法则可以进行量化,从而日益受到特别的关注。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本身也引发了许多的研究。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通过测量目标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联系强度从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是反应时范式在社会认知中应用的结果[1]。 我们认为如果刺激所暗示的社会意义与被试的内隐的社会

态度或需要相一致,则被试的反应则会易化,从而被试的反应时间将会比较短;如果刺激的暗示意义与被试的内隐的社会态度与需要不相一致,则被试需要更多的心理能量和时间来处理这种不一致,从而做出所要求的反应。由于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这种情况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Greenwald等在既有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把实验设计的思想运用于测量之中,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 内隐联想测验(IAT)的原理 内隐联想测验以概念网络模型为基础,认为在人的知识网络中存在着一个社会认知的网络结构,用不同的节点表示各种事物、概念或评价。如果特定的对象和一定的评价相联系,那么激活该对象就会导致活动水平在概念网络上进行扩散,使得有关的评价信息容易被激活,因此就比较容易产生相应的评价倾向,这种现象称作态度的自动激活[2]。内隐联想测验其基本过程是呈现一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并按键反应,反应时则被自动地记录下来。目标词(如白人、黑人)和属性词(如聪明、愚蠢)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如白人―聪明,黑人―愚蠢)和不相容(如白人―愚蠢,黑人―聪明)。所谓相容,指两者之间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曰对被试而言两者有紧密的联系,否则为不相容。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此时的辨别

内隐联想测验1

1.2.2内隐态度概述 1.2.2.1态度 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等对象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态度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结构,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的看法是: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比较稳定且相对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7]。其中:认知成分是态度所指向的对象,该对象可以是具体事物或事件,也可以是抽象概念;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好恶的心理倾向,同时也是对该对象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意向成分则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这种观点被称作态度的三元论[8]。 Allport(1935)在其《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一书中提出态度的“很明显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个体对环境的总结,从而作为反应的倾向和准备状态。 1.2.2.2内隐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 A.G.和Banaji M.R.(1995)首次提出内隐态度的概念,认为内隐态度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或其影响是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从知觉的,但它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感取向、认识水平和行为[9]。 杨治良等(1996,1997)运用内隐记忆中的任务分离逻辑,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关系进行先驱性的探讨。结果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并不一致,实验开创性地证明内隐态度可以测量,而且证明态度的无意识或内隐成份[8]。 1.2.2.3内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Wilson等人(2000)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认为:当新的态度形成时,旧的态度并未消失,而是被压抑到内隐层次里,二者以意识为分界线。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稳定评价,占用极少的认知资源和注意力;外显态度是经常变化的、对情景敏感的构思,两者共存于记忆中[10]。如果资源和动机充足,外显态度会影响个体的精细的、周密思虑过的行为反应,但如果条件不允许(时间压力)或动机不足,内隐态度则更具影响性,它会无意识地系统地影响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behavior)即个体难以主动控制的行为或个体以为不反映态度的行为,而且这种

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有效方法

科技信息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7期●科作者简介:邱晓婷(1983—),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助理实验员,主要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内隐社会认知概述 从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角度,社会认知分为外显社会认知和 内隐社会认知。所谓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 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 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杨治良等,1998)。它是在个体不能控制 的情况下的一种自动化加工的过程。有关研究指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学派的无意识理论是内隐社会认知诞生的历史依据。内隐的社会认知 研究是个体认知结构中历史事件和个体生活经验的一种积淀,可能对 个体在认知事物、判断事物中有影响,所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 意义。 现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研究。主要着重于内隐社会 的建构模式。内隐社会认知分为三个阶段:内隐社会知觉,内隐社会印 象,内隐社会思维。内隐社会认知过程的加工特性可以归结为:间接 性、直觉性、不自觉性和自动化。 第二部分,是关于研究对象的变化。 内隐自尊方面:从对大学生的研究到对青少年的研究,从身心健 康的人到轻度抑郁、抑郁、聋生的研究。此外研究在深入:从内隐自尊 与外显自尊的关系研究到内隐自尊结构的重要性,内隐自尊的作用机 制等。目前的研究发现,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可以是低相关,也 可以无关,还可能是高相关。这是受被试态度的强度,测量事务敏感程 度,被试个性特征,被试知觉的自己与他人对事物的评价差异的影响。 内隐刻板印象:包括了内隐性别职业的刻板,内隐性别-领导的刻 板,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等。伴随社会发展和人口迁移,这一内容将继 续为研究者关注。 内隐态度方面:主要是与现实的现象相联结来的。比如互联网在 全球的蔓延使得对互联网的态度以及网瘾问题成了焦点。 第三部分,是着力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探索。投射测验法, 词干补全法,词汇决定测验,认知干涉测验,形容词分类任务,内隐联 想测验等。而相比较而言,内隐联想测验的应用更为广泛,也更加容易 实施。 2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简介 由于内隐社会认知具有间接性,无法直接测量,目前主要的间接 测量的方法有: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启动测验等,由于 这些方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不好量化,所以难以广泛利用。随着 反应时技术的发展,内隐联想测验成为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主要方 法。内隐联想测验既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需要,也是反应时范式发 展的结果。它是Greenwald 等于1998年提出的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 一种间接的方法。 IAT 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 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节点上,因而可 以通过测量两个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吴文彬,2005)。IAT 测量的是两个概念之间联系的强度。如果两个概 念联系紧密,那么人们做出反应的速度就会快;如果两个概念联系不 紧密,那么人们做出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些。 2.1IAT 的程序 IAT 采用两个维度来设计刺激材料。一类,是类别维度,是概念 词,一般是群体的集合;另一类,是属性维度,是属性词,一般可以分为 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概念词与属性词有两种关系:一种,是相容,指 的是概念词与属性词的匹配与被试内隐认知一致,或被试内隐认知中两者的关系紧密,那么被试做出判断是在自动化的情况下进行,反应时间就会相对短;另一种,是不相容,指的是概念词与属性词的匹配与被试内隐认知不一致,或被试认为两者没有密切关系,那么被试做出判断是就需要复杂意识的加工,反应时间就会长。相容条件下和不相容条件下反应时之差就是内隐态度的测量指标。IAT 一般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分为5个部分,每部分中都有一个辨别任务:第一部分,要求对属性词分类并做出反应(如将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分类,积极词汇按F 键,消极词汇按J 键);第二部分,要求对概念词分类并做出反应(如将花的名称与昆虫的名称分类,如果是花就按F 键,如果是昆虫就按J 键);第三部分,是联合任务,如果是花—积极词汇,就按F 键,如果是昆虫—消极词汇,就按J 键;第四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逆转,即如果是花就按J 键,如果是昆虫就按F 键;第五部分,是第三部分的逆转,如果是昆虫—积极词汇就按F 键,如果是花—消极词汇就按J 键。反应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低于300ms 的记300,大于3000ms 的记3000,错误率超过20%的删除;然后对所有的原始反应时数据对数转换,再分别计算相容组和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最后用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就是内隐的认知。如果要更精确些,可以算IAT 效应,即用其各自的平均数除以各自的标准差。2.2IAT 的发展2.2.1GNAT(Go/No-Go Association Test):GNAT 是Greenwald 新提出的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它是对IAT 的一种补充。在它的实验中,不需要提供类别维度,所以可以对某一对象(如,花或昆虫)进行属性判断(积极或消极)。它的理论基础是信号检测论。目标刺激和积极评价作为信号,目标刺激和消极评价作为噪音。例如,测试被试对花的态度,呈现给被试花朵、正性、负性三类刺激。在任务1中被试对花朵和正性的刺激作同一反应,忽视负性刺激,可以称为GO 反应;任务2中被试对花朵和负性刺激作同一反应,忽视正性刺激,可以称为NO-GO 反应。对比击中率,如果任务1成绩高于任务2,则反应被试对花朵的内隐偏好。正确的GO 反应称为击中率,不正确的GO 反应称为虚报率,将击中率和虚报率转化为Z 分数后,其差值即为d ’,表明从噪音中区分信号的能力。如果信号与目标类别和属性类别概念联系紧密,相比较于联系不紧的或无联系的,被试能更容易的从噪音中区分辨别信号。2.2.2EAST(Extrinsic Affect Simon Task):在EAST 中,积极的词和消极的词都用白色,蓝色和绿色呈现。被试依照所呈现的白色词汇的归因属性(积极或消极)做出判断,并分别做出反应(比如按左键或右键),使得原先中性的按键反应获得了积极(左键)或者消极(右键)的意义;对于彩色目标词汇(蓝色或绿色),被试则依据其颜色反应,看到蓝色(无论是积极词还是消极词)按左键,看到绿色(无论是积极词还是消极词)按右键。这样被试对积极的蓝色词和消极的绿色词的反应就会又快又准。2.3IAT 的评价从现有研究来看,IAT 是测量个体内隐社会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测量的是信念联结的强度,是概念与属性词之间的联结。但也有质疑。其一是IAT 可能反映的是社会的观点而非个人的观点,其二是IAT 可能反映了突出性,被试总倾向于选择特点突出的类别做出优先反应。所以选择样例时要考虑其代表性,但又不是突出性的问题。此外目标词汇的感情色彩、练习效应、环境因素等对IAT 也有影响。【参考文献】 [1]Anthony G.Greenwald,Debbie E.McGhee,and Jordan (下转第201页) 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有效方法 邱晓婷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内隐社会认知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进展的前提下,着重对内隐联想测验进行介绍与评价。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社会认知;介绍与评价 ○高校讲坛○174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 【摘要】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该文先对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原理进行了介绍,再从性能及应用两方面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论述。最后,通过分析指出该方法符合现代心理测量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将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IAT)内隐态度概念词属性词 1 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 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1],其诞生既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需要,又是反应时范式在社会认知研究中应用发展的结果。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发端于内隐记忆研究,是新近兴起的社会认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2]。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方法进行直接测量,而只有通过间接的方法才能对其进行测量。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除了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外,还有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等[2]。但其中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由于通常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则由于难以量化、主观性强而难以得到广泛应用,而反应时法近年来正日益得到特别的关注。反应时法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常用的范式之一,其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地作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其间的时间延迟(latency)即为反应时。一般说来,反应时的长短标志着机体内部加工过程的复杂性。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直接的反应时测量、阈上语义启动、阈下语义启动、反应窗技术等都是以反应时作为测量指标,但这些方法在内隐社会认知的个别差异的测量上都缺乏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因而多适用于实验研究,而很难用于个别差异的测量[2]。正是因此,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把实验设计的思想运用于测量之中,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 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3]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Greenwald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有关内隐态度的研究表明,对评价性的语义内容的加工是一种在视觉基础之上的自动化过程。内隐联想测验就是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它也是以反应时为指标,基本过程是呈现一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即归于某一概念词)并按键反应,反应时被自动地记录下来。概念词 (如国产、进口)和属性词 (如喜欢、不喜欢)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 (国产—喜欢,进口—不喜欢)和不相容的 (或相反的)(如国产—不喜欢,进口—喜欢)。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日对被试而言二者有着紧密且合理的联系,否则为不相容或相反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时,此时的辨别归类在快速条件下更多的为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当概念词和属性词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时,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的辨别归类需进行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不相容条件下的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之差即为内

Inquisit心理实验系统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的应用_耿柳娜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6期 总第126期 基金项目 2008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08- -15)。 作者简介 耿柳娜,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论坛 Inqu isit 心理实验系统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的应用 耿柳娜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将计算机应用于心理实验有诸多优点,于是专门的心理学实验生成系统软件应运而生。随着内隐社会认知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Inqu isit 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文章介绍了Inqu i s it 的历史、特点;Inquisit 应用于内隐联想测验(简称I AT )的原理、范式及程序调试和运行;Inqu i s it 有关I A T 数据的导出和处理;展望了Inqu ist 在程序编写的易学性和汉化方面有待提高。 关键词 心理实验;inqu isit ;内隐联想测验 中图分类号 T P39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1-8700(2009)06-0028-03 1引言 自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实验经历了从机械、光电到计算机化阶段的演化发展过程[1]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心理实验有诸多优点,如计算机可以模拟物理刺激,以此省却专用的机电或光学设备;计算机可用于控制实验过程,大大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计算机还可以自动记录、处 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减轻无关任务负担等[2] 。当心理学研究者要用计算机来实现心理学实验时有两种途径。其一,学习专业的计算机语言(如VB 、C 、De l phi 等),但心理学研究人员如缺乏计算机编程专业知识,又想按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做实验就会受到诸多限制;其二,应用专门的心理学实验生成系统软件。目前流行的心理实验生成系统主要有E -pr i m e 、DMDX 、I nquisit 、D irect R T 、Presentati o n 、Super Lab 等,这些工具各有所长与所短,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的主题、实验室条件及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加以选择。本文重点介绍的I nquisit 是用于创建丰富调查,反应时间任务,信号察觉测量,态度测试,以及认识力、领悟力和记忆力方面心理实验系统,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有5大洲超过400个研究所正在使用I nqu isit 。 Inqu isit 得到推广和应用与内隐社会认知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密切相关。1995年Greenw ald 和Banaji 提出,从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 会认知两个方面,所谓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 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3] 。由于内隐认知具有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方法进行直接测量,因而研究多采用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等间接方法进行测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G reen w a l d 等于1998提出将内隐联想测验(I m plic it Association Tes,t 简称I A T)技术运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极大地推动该领域理论的发展。I A T 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2I nqu isit 简介 2.1I nquisit 的获得和安装I nquisit 软件可从网站http ://www.m illisecond .co m 下载程序包,解压缩后安装。可免费使用30天,之后便不能记录数据。跟其它心理学专业软件一样,需要购买正版才可再正常使用。Inqu i s it 正确安装后,在帮助菜单里有使用说明,也有从网上下载样例的链接。除此以外,以G reenw a l d 、B ana ji 和Nosek 为首席专家带领的内隐认知研究团队,时常将内隐联想测验的最新研究成果公布在网站上,以与同行分享。如哈佛大学内隐认知网站www.i m plic i.t harvar d .edu 、Greenw a l d 的个人主页h ttp ://faculty .w ash i n gton .edu /agg 以及N osek 的内隐项目 2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