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课程论文

经济学课程论文

经济学课程论文
经济学课程论文

家电龙头格力电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报告人:仇春春

学号:131308010004

投资简析:

公司高层治理:2012年格力电器创奇组合格力电器的“朱董配”这一对明星搭

档解体。在遭遇国资委空降总裁周少强的提名后,其选举表决结果令人意外,罕见地被挡在了董事会外,而格力电器的大舵由董明珠继续接手。作为老舵手的董明珠,外界对其领导下的格力电器一致看好。

未来新的增长点:中央空调。格力中央空调业务发力较晚,在 2006 年自主研发离心机等中央空调核心技术后实现了迅速增长。目前国内中央空调行业规模约为400 亿元,近几年复合增长率19%左右。公司上半年增长20% 以上。实际上前几年格力中央空调增长远超行业,份额迅速提升。格力中央空调的发展目标是

40%-50%的占有率,届时收入将达到200 亿元以上。但是从现有市场占有率数据来看,格力市占率相对处于低位,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内行业集中度扔有提升空间,行业龙头受益:相比厨电行业集中度的情况,中国空调市场集中度不低。但是日韩等国家相比,国内市场品牌集中度仍有约20%的提升空间。近几年家电下乡政策催生了一批质量不过关的小家电企业,现今政策结束,白电行业走向更为理性的正常轨道,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凭借大品牌高质量的大企业优势,淘汰不合格企业的同时促使外资品牌退出,作为空调行业龙头企业,格力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无与伦比的格力模式:公司领导人一直注重渠道变革。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建立健全了“现款后货”、“淡季贴息返利”、“年终返利”以及“股份制区域营销”等营销模式。为了应对大卖场“店大欺客”、摆脱对其的过度依赖,格力革命性的开创了自建渠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家电企业争相效仿。格力的渠道模式不仅是其做大做强的制胜法宝,更是为中国的白电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做出了完美的表率。

估值与建议:预计公司未来对应PE 分别为12.79、10.27及8.6倍,我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保持20% 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年内目标价位30。

一、上市公司行业分析

1.1中国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80年代初期,各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受高额利润和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集中引进了大批生产线,使家用电器的生产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列,如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电风扇、电饭锅产量居世界首位,空调器和电视机的产量也已进入世界前列。1998年,我国家电工业销售额实现了1320亿元,约占世界总量的7%,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家电行业进入产业结构整合阶段。目前,我国家电行业形成了一批能够主导市场,具有知名品牌和较高营销水平的家电企业集团。1998年,中国家电行业有18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有6家企业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科龙、海尔、新飞、美菱的电冰箱;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洗衣机;格力、春兰、海尔、美的的空调器;格兰仕的微波炉产量都超过百万台。我国家电行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经济,并已开始进入产业升级的结构整合阶段。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多元化经营,其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不少企业已从单一的产品扩大到多品种。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有交叉也有结合,许多综合型大公司正在发展形成。在国际市场的开拓方面,近几年我国家电产品出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持续发展。

1.2中国家电市场的特征分析

家电市场需求平稳增长,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继80年代家电消费热潮之后,在90年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场没有新的消费热点。虽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的城镇家庭拥有量已经很高,但是城市市场的家电更新和农村市场的家电第一次配置,使得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出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渐趋好转和人均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空调器、微波炉等新型家用电器的生产和消费将快速增长。另外,小家电产品的市场前景将十分看好,可以说,市场上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

名牌效应显著,国内品牌占据优势。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一些优势企业脱颖而出,这些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了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目前,国内家电市场上出现的名牌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内品牌,即国内生产且使用国内品牌;二是进口品牌,即国外生产且使用国外品牌;三是国内生产但使用国外品牌。尽管几次大幅度降低家电产品的进口关税,国内品牌的家电产品凭借价格、服务及销售网络上的优势,目前在大多数家电品种上已占据绝对优势。

国产国外品牌对国内品牌构成威胁。不少国外家电企业通过合资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其生产能力正逐步形成,国产国外品牌对国产国内品牌正逐步构成威胁。如国产国外洗衣机的市场占有率1995年仅为2.0%,1996年上升为7.0%,1997年上升为10.0%,1998年上升为12.0%,其他国产国外品牌家电产品在我国市场占有率也具有类似的增长趋势。

总的而言目前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寡头

垄断的行业,未来家电市场不仅将有大家电牢固地位,更是发展小家电的时代。

二、行业空间

数据显示,2011年格力电器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接近40%,2012年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格力2012年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大关,成为首家千亿专业化家电企业,成绩可喜有目共睹。分析如下:

2.1 农村市场

传统四大件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相比其他三件,空调农村每百户保有量最低。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家庭每百户冰箱、洗衣机、空调拥有量分别为95.35台、96.0台、106.84台,而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量仅分别为37.11台、53.14台、12.23台。从量上看,我国城市家庭家电拥有量几近饱和,可提升空间不大,主要需求来自于消费升级带来的更新换代需求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新增消费需求。而农村家庭家电每百户拥有量仍有巨大的可提升空间,特别是空调保有量与其他三大件相比尚有差距很大,未来其潜在消费能力的逐步释放将成为支撑国内空调销量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我们从时间纵向分析看, 2006-2009四年间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当于1994-1997年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但这两个时期城乡居民对空调的拥有量有很大差距。以2009年为例,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1997年的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年城镇居民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6台,但是农村居民2009年的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只有12台,不到城镇居民1997年拥有量的八成。

自1998年实施首次农村电网改造以来,目前国内东部及中部地区农村电网完

善度已经较高,电压稳定度及可靠性已经基本满足了空调的工作需求。考虑到2009年农村电网的改造发展程度相比1997年城镇电网发展程度,农村空调市场仍存可观空间。

河南、四川、安徽、河北、江苏、湖北、湖南7 大省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近半,每百户城镇与农村居民空调保有量差均在75 台/百户以上。另外广东省城镇与农村居民空调保有量差高达160 台/百户,农村人口占全国比重约为4.83%,此类省份也是农村空调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按2 亿户农村居民测算,根据历史数据推算,农村空调保有量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约200 万台空调内销需求。20 世纪初,城镇家庭空调保有量加速上升,每年保有量提升10 个百分点以上,我们认为一旦农村家庭空调需求爆发时点到来将极大程度的拉动空调内销。

2.2国际市场:出口持续增长

我国空调制造占全球9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空调工厂。格力、美的实际上也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两家空调企业,以“格力”“美的”为核心的双寡头垄断已经形成,从这个方面来说,未来全球的产能转移,相当大的程度将由这两家公司来主导。

海外市场看,格力从2010年开始加大海外销售力度,同时构建巴西、越南等海外生产基地。格力全球化战略下,全球网络体系正在构建,目前已开1000多家海外专店,海外渠道仍在建设和扩张中。从我国空调出口地区分布来看,欧美稳定,中东、拉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亮眼。未来新兴市场将成为我国空调出口的最主要的增长点。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极端恶劣天气此起彼伏,印度、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人口众多,而空调产品处在导入期,增长空间巨大。2007 年至2009 年中国空调出货量已占全球出货量的70%以上。

中央空调市占率排名情况

2.3城镇化

超预期机会来自:房地产成交放量、农村市场启动、城镇中低收入群体需求爆发、城镇化加速与结婚潮等。

短期超预期机会来自:极端天气频繁、房地产成交量好、政策推动等。空调是家庭必需品之一,结婚成家多数都有空调的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处于婚龄期人口上升阶段,平均每年进入婚龄期的人口近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高出420万人,每年将组成上千万新婚家庭,空调需求也相应提升。

我们认为,空调的增长动力来源于城镇化的推进带来的城镇人口的上升以及消费升级促进下的产品升级。同时,空调的使用期为8—10年,这样一来空调市场每年都有一批产品需要更新换代。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空调市场总量将逐步增加,市场容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家电行业由于其特有的性质使其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发展,特别是结合我国今年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和城镇化建设,可见整一个市场是在可见的增长的。

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3.1简述公司发展史

格力电器成立于1991年,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专业化空调企业,预计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84亿元,同比增长19.84%;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增长40.88%;纳税超过74亿元,连续12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8年领跑全球,用户超过2亿。

格力电器目前股本约30.08亿股,其中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直接或间接通过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共持有格力电器18.22%股权。目前董亊长为董明珠女士,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第二大股东为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38%,主要由公司核心经销商合资成立,作为戓略投资者引入。截至2013年3月,前十大股东中其余7家全部为国内外机极投资者,其中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和YALE UNIVERSITY分别为第三、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66%和1.54%

3.2现有行业内竞争者

报告前篇已经提及中国的空调市场,暂时形成了格力、美的的双寡头垄断局面,且这种局面短期内不会被打破。厂商之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大的。从图中可以直观的了解到空调行业内的份额大多都为国内企业所占有。在国内所有的品牌中,格力和美的为两大寡头,占据了国内空调逾60%的份额。格力,美的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因为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和性能差异都不大,当客户转换品牌的成本较低时,竞争会加剧。

国内空调各品牌占有率饼图

近年来国内空调市场竞争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逐渐转变为满足不同需求的差异化竞争。2010年12月初,美的率先推出全球首台太阳能空调。此后,格力也宣布实现了太阳能空调向美国市场的出口。而海尔在力推物联网空调后,又推出

了除甲醛空调。奥克斯则推出了专注于改善空调冬季制热效果的“热霸空调”。志高则通过与国际铜业协会的合作,推出了“全球首台铜抑菌家用空调”。近两年时间,空调企业从变频空调、广告、降价、等方面大做文章,总体看来,空调行业还没有走出无规则的竞争态势。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10年内销市场,按照销售量数据,格力、美的市占率合计63%。其中格力国内市占率高达36%,占据空调行业绝对第一位置。内销市场,按照销售额数据,格力、美的市占率合计可能达到70%。格力在国内空调市场占有优势,美的在空调出口市场更具优势。两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上半年是出口旺季,美的出货量略高;下半年空调销售淡季,格力出货量更高。总而言之,空调行业内竞争是很激烈的,而格力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就是美的。

2010年,格力空调收入551亿元,不仅是国内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商。公司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2年格力的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是全国首个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的专业家电企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顾客满意度测评中心和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12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手册》,“格力”品牌以83.8分的最高分蝉联空调品牌顾客满意度第一品牌。《2012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手册》还显示,格力在“品牌形象”、“满足需求程度”、“产品可靠性”、“性价比”、“服务质量”等五项硬指标的评价均为“五颗星”,受到顾客的最高评价。处于空调第二梯队的海尔、志高以及科龙销量占比都在 8%以下,三家合计出货规模不足格力或美的一家规模。在城镇市场,外资品牌的销量占有率也在被持续挤压。从主流品牌每日所获的关注比例走势来看,以2013年1月份为例,格力持续保持强势姿态,且波动幅度较小,多围绕50%分水岭的上下方震荡。相比之下,海尔和美的由于关注份额仍较为接近。

3.3原材料供应商

供应商是一种弱势竞争力量还是一种强势竞争力量取决于其所在行业的市场条件和所提供产品的重要性。空调制造企业上游行业状况主要是,第一,控制器、压缩机,其毛利率约为25%;供应者集中度方面,控制器比较集中,主要为日、韩供应商;压缩机的控制已打破,格力、美的自建压缩机;第二,资源供应状况:主要是钢铁、铜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是供应商对于空调制造企业来说的一大威胁之一,但是此种供应品具有可替代性,例如铝代替铜,将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稀缺资源铜的依赖性。根据空调行业的三大巨头格力、美的和海尔来看,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各自手中,不会受到供应商的牵制,并且因为其为大生产企业,供应商对他们来说暂不构成威胁。

钢(左图)及铜(右图)的价格走势

对比其他空调制造商的毛利率情况,格力的毛利率处于业内较高水平,也印证了格力的技术、规模优势能够为公司赢得更高的产品议价能力。格力的历史毛利率与原材料价格关联情况也印证了我们的观点,相比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格力由于其行业龙头地位,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在原材料价格高企的时期,毛利率并没有大幅下降,相反在原材料价格下跌时期,格力有所获益,体现为毛利率的上升。

3.4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并且冬季愈加寒冷,空调成了寻常百姓家的必须品。并且目前还未产生能代替空调,提供相同或更优性能,并且价位更低的产品。主要替代产品是行业内的产品的更新换代,主要为太阳能空调。地热空调系统。燃气中央空调等,但目前不是主流因此,在对于空调行业来讲,目前来自替代品的竞争压力不大,可以忽略。

由于格力电器的强力地位和优势垄断地位,目前而言格力成为业内老大已是事实,特别是其整合的产业链的优势和渠道方面的建立是各大其他厂商所不及的

四、公司竞争力分析

格力突出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品、品牌和渠道。这样的优势并非完全不能复制,但格力的产品技术积累(空调技术、质量和产业链延伸)和先发优势(对经销商资源和市场的抢占)使其强势地位难以撼动。

4.1 产品技术两手抓---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公司是我国空调行业技术研发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秉承“自主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理念”,研发投入业内领先。公司拥有中国制冷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3大研究院及近20个研究所,建成了环境模拟、热平衡、噪声、可靠性等300

多个专业实验室,其中有171个实验室相继通过了6种国家或国际组织认可。格力在业内拥有专利技术最多,已拥有国内外专利近3500多项,包括发明专利350多项,相继攻克热回收数码多联、超低温数码多联、离心式冷水机等缠绕空调业多年的技术难题,其中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G10低频转矩控制技术、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多项核心技术被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格力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开发消费升级下满足需求的新产品,打造质量过硬的空调精品,以技术优势拉动毛利率,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格力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合肥、巴西、巴基斯坦、越南6 大生产基地。持续高研发投入,拥有技术专利近2000 项,设立筛选分厂并实行严格质量控制。格力的专业空调制造商定位已深入人心。目前提出的12 年保修服务已经超过了空调的使用寿命,显示公司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售后服务依托于广泛的销售网点,体系健全。

我们认为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坚持技术创新的道路是格力空调制胜的关键,“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在我国几大空调制造商中,格力是唯一一家走专业化道路的企业,格力对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堪称精益求精的,高质量高标准体现在每一个零部件的采购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方面面,如一直坚持采用进口的优质铜管作为空调管路;为换热器配备专门的氮检漏设备;

成立专门的筛选工厂,1000 多人专门对所有零配件进行筛选和检测,从而用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其次,产品线全更是为格力的发展大道添砖添瓦。空调产品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 20 大类、400 个系列、7000 多个品种规格。高低档分层次的产品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从过去的家电下乡招投标结果来看,格力是历次中标型号最多的品牌之一。

4.2品牌:响彻全球的美誉度

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14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2005年至今,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

4.3渠道--无与伦比的“格力模式”

公司领导人一直注重渠道变革。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建立健全了“现款后货”、“淡季贴息返利”、“年终返利”以及“股份制区域营销”等营销模式。为了应对大卖场“店大欺客”、摆脱对其的过度依赖,格力革命性的开创了自建渠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家电企业争相迅速效仿。格力的渠道模式不仅是其做大做强的制胜法宝,更是为中国的白电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做出了完美的表率。

1997 年格力独创“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由几家大经销商合资成立股份

制的区域销售公司,这种利益共同体有效地遏止了经销商窜货及经销商恶性价格竞争损害公司品牌形象的情况,为公司赢得我国空调市场头把交椅立下汗马功劳。“格力模式”除了能降低企业对大卖场的依赖度,还有很多优势。其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其一,股份制区域经销,产权清晰。格力在全国拥有的28家省级经销商,其中公司直接控股子4家销售公司。同时由部分销售公司控股的北京海担保投资公司持有格力近10%股权。格力并不直接输出资本,转而输出产品和管理,集结社会资源,以整合规模不一的经销商队伍,规范终端市场;其二,对经销商强大的把控能力格力实现了与渠道的共赢、共生,共同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对渠道很强的把控。通过对渠道的强大把控力,格力对经销商执行先付款后提货,预收账款占其当期收入20%;同时对上游供应商延期支付形成大量应付款,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占当期成本50%左右,最大限度的利用无息负债,提高现金流转效率。凭借经销商预付货款制度,公司现金流非常良好,手持现金很高,在保证经营稳健性的同时带来很高的财务杠杆,大幅提高资产收益率。大量现金目前通过财务公司产生利息收益。

在自建渠道方面,格力也远远领先于同行。公司在业内创造出“格力专卖店”这一独特的渠道模式,通过多年经营,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地县为基础、以乡镇为依托的三级营销网络,目前公司在全国有3 万多个销售网点,专卖店近

1 万家,遍布全国乡镇。三四级渠道下沉在同行中尤为出色。我们认为格力一直坚持的自有渠道建设已成为领跑农村市场的强大保障。并且在三、四级市场,格力近20 年来建立起来的分销网络优势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一蹴而就赶超的。格力凭借渠道优势在农村市场占据40%以上的份额。从家电下乡信息系统显示的数据来看,格力2009年家电下乡空调销量占比为44%,09 年8、9 月销售额占比更是高达49%,占据了半壁江山,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格力目前国内市场空调销售以自有渠道为主,专卖店销售占比超过60%,通

过其他传统渠道销售占比20%以上,通过国美、苏宁销售仅占10%左右,同时格力自有渠道销售收入上升也较快,以2010年为例,格力于苏宁、国美销售收入与09年相比分别增长29.5%、19.3%,而格力自有渠道在2009年到2010年间收入增加了42.3%。

五、财务分析

格力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受到政府补贴政策及竞争环境的影响,格力盈利水平在过去三年起伏不定的趋势,但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在上市的家电企业中,格力的营业收入连超预期,是业内的“超预期王”,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格力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使得格力能够实现上下游占款,即拖延上游企业应付账款,而同时坚持对下游先打款后付货。这实现了企业低财务成本,高财务杠杆的经营模式。这实现了企业低财务成本,高财务杠杆的经营模式。

格力应收装款回款速度明显优于海尔和美的,同时,存货周转率也明显比其他空调主流品牌要快。

就目前而言格力电器不仅处在一个属于消费大类的优势行业中,而且在业内具有明显的产业链,市场,技术优势,随着格力电器国际化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国内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以其中央空调为代表的产品将在未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爆发,格力电器未来的增长点已经非常明晰。作为国企,从周少强一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司管理层的强大和国内外机构的一致看好的这只管理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格力电器是一家极具潜力的公司。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互动媒体教学设计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交互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数字信息资源,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与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在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包含的步骤有: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师生交互设计、学习者交互设计、交互内容设计以及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来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客体去设计必需的、合理的活动情景主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流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在后续环节中便于操作和执行。教学活动所具备的情景主题,为师生之间、学习者及其群体之间的共同理解与经验分享创造了宝贵的交互机会。教学情景的设计旨在促使学习者通过原有经验知识的回忆与提取,为学习目标提供共同经验,同时有助于为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基础。 (二)师生交互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人际交互的主导核心仍然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有赖于教学活动中交互操作的结果。在互动媒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尽管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中,但互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可以使双方有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向的面对面、言语书面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人的交互传播模式,从而使得交互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这种师生间的交互形式以互动媒体为依托呈现出言语书面交互、实验操作交互、教师主导交互、学生主导交互的形式。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交互的设计是对学习者及学习者团体之间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基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安排可供学习者交互选择的方式有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合作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在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小组讨论、沟通、展示、汇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目标的建构。竞争式交互能够使学习者间形成进取的氛围,强化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动力。角色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端正认知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参考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涉及目标内容设计、支撑内容设计、交互规则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交互内容首先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目

中国企业效率的经济学分析论文4500字

中国企业效率的经济学分析论文4500字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其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效率。改革以来,随着各项企业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效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总体上说,国有企业的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给国有企业自身运行机制带来的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发展使配置效率提高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促使其提高产出效率;尤其是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崛起所形成的国有、私营以及三资企业平分天下的局面,对国有企业以及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到底如何?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引起效率增长的源泉在哪里?与非国有经济成分相比,国有企业的效率水平是高是低?这些问题值得分析。 一、企业效率的经济理论基础 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的理论集中在“厂商理论”部分。所谓厂商是指能做出独立生产决策的单位,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在研究生产者行为时,一般的理论假定是,企业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在既定的产量下实现成本最小,或者在既定的成本下达到产量最大。厂商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理论。主要研究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即如何配置资

源,使生产要素既定时产量最大,或者说使产量既定时投入的生产要素最少。(2)成本理论。主要研究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厂商只有在扣除成本后,才能谈得上利润的最大化。(3)市场理论。市场有不同的结构,即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它研究的是当厂商面对不同的市场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企业只有处理好以上三方面问题,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是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实际上,现代经济学家的进一步分析认为,厂商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例如美国经济学家W·鲍莫尔分析了厂商以销售量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K·加尔布雷斯则把稳定与增长作为大公司这样的厂商的目标,它们追求的是适度利润。但是,在一般的微观经济理论中,仍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假设,本文的分析也不例外。 在研究企业问题时,国内普遍使用的“效益”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并没有对应的理论。西方经济学中,一般使用的是“效率”概念。虽然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等主要关注的是实物量,但关注的不是总量,而是比率(ration)以及比率的变化率。例如,关注的不是总产量,而是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关注的不是总收益,而是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关注的不是总成本,而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关注的不是总劳动量,而是劳动生产率等。因此,研究企业状况时使用“效率”作为指标顺理成章。

经济学论文

摘要:经济与生活密切相连。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经济学无疑是每位在校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必备课程,对其择业、就业、创业有较深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学市场生活就业创业指导关系密切 在机电系,每天与汽车机械生活在一起,浑身沾染着浓厚的理工味,我本是文科生出身,没有才华但渴望文学,酷爱文学,文学可以让我似乎徜徉在一个隐逸的无比平静的世界。但大二开设经济学与生活这门课程后,才感觉到要融于当今的现实社会,真正感触现代生活,不能追求陶渊明一样的隐逸,说这些并不是不在喜欢文学,只是要同时注意投资理财、就业创业、个人发展这些词汇,做一个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的当代大学生。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则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是个经济时代,经济学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谈判、营销、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爱情婚姻…无时无处不与经济有关。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小到个人日常消费的计划。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对经济学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甚至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变得稀缺起来。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在这里,效率意味着一国经济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

经济学选修课论文

管理经济学选修课论文 ——物价上涨有感 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份数据:“2010年直至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上年同月为下降1.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3.0%;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 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对此我提出以下几条看法: 一、生活周围的物价上涨现象: 1、从以上的数据看出,全国各个行业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同时期内居民人均收入并没有上涨多少,相比之下是物价上涨的幅度远远大于居民工资上涨的幅度.百姓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以猪肉价格为例,就广州这样的人居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型城市,7月份以来,猪肉和生猪价格已经连续涨了3个月。9月13日在广州市金戎牲畜交易批发市场,良种瘦肉型生猪的批发价已经达到13.56元/公斤。而在5月初,批发价为10.7元/公斤.生猪批发价每涨一元,零售价就会涨两三元。 2、表面上似乎物价上涨跟我们大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猪肉涨价直接令食堂饭菜涨价,月均生活费也跟着增加,我不说这直接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多大的不便,但至少我们得小心翼翼的花着手头并没有增值的生活费。

在谈到日常消费,同等级的苹果原来3块8一斤,现在4块5一斤,方块面包原来2块5,现在2块8,没准过几天就是3块了,涨一点其实没什么,涨的太多着实让人受不了。作为学生,这个压力对父母来说好大。 二、物价上涨的原因: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实际上,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仔细分析此轮物价上涨的宏观环境及内部成因. 1、从大范围来看,世界经济正在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对中国 市场物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 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 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经济学案例分析(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从《卖疯了的iPhone4,背后的秘密!》谈商品效用的特点 苹果品牌作为时尚电子系列产品的领航者,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其中,iPhone系 列手机的更新换代在国内引发的消费热潮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从今年来看,iPhone4S 在国内一经上市就成为了消费市场的领头军。消费者为了第一时间获得新款的iPhone 手机,纷纷熬夜排队等候,甚至不惜花高昂的价格去收购、竞拍。那么一款iPhone手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能够如此吸引消费者? 对此,有网友称:“在中国,拥有苹果产品,拥有iPhone手机,象征了一个人的身份。大多数人在看到手上拿着一部iPhone手机的人,往往会露出一种羡慕的眼光,而大部分拥有iPhone手机的人就是为了享受这种眼光,让自己可以炫耀!“在这里,“炫耀”这个词间接揭示了一部iPhone手机的本质属性。往往,能够禁得起人们炫耀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奢侈品“,奢侈品的消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 而在经济学中,我们把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定义为”效用“。 商品效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观性。主观性是一种心理感觉,是一种完全取决消费者本人的感觉。也 就是说,效用有很多不确定性,效用的度量也只对消费者个人的心理体验而言。 (2 ) 相对性。相对性说明效用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消费者,商品的效用也有着相应的变化。 由此可见,一部iPhone手机的真正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它的使用价值上。换言之,虽然能够上网、发微信、刷微博、听歌、看电影、玩游戏的手机早已屡见不鲜, 但是iPhone手机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手机品牌的竞争中崛起,是因为它的效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iPhone手机被赋予了高端、时尚、个性、奢侈等内涵。这些内涵的追加不是单纯靠研发生产所能带来的,更多是体现在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消费者认为iPhone手机能够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它的效用就在不知不觉中由一个通讯工具转变为满足消费者虚荣心的时尚奢侈品。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使用iPhone手机,部分消费者甚至对人们痴迷iPhone 手机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iPhone手机的诞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孤立了使用非智能手机的消费人群。因此,对于购买iPhone手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再次说

金融经济学课程论文 (1)

评分:_________ SHANGHA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及其预防 学院经济学院 组别第三组 课程名称金融经济学 小组成员 12120376 姚哲婳 12120392 卫桥春 12120396 夏天 12120494 张慧怡 12120495 张雅静 11120569 曹子藩

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防 一、研究目的 公司通常是拥有和使用生产机会的实体,为了更加深入学习第二章中的基本框架以及基本的金融原理,我们有必要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做详细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忽视财务风险和投资决策失误,将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为了保障经营者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就要合理地处置财务风险,恰当防止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就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以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越大,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了企业日常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风险无时无刻地存在着,并威胁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企业也在想尽办法来防范财务风险,那么为了更好的规避财务风险,就要了解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的资产结构中负债经营所带来的,到期不能连

信息经济学结课论文

信息经济学角度谈企业招聘 商学院2012级经济学2班 崔嘉伟 201222361019

一、信息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信息社会通常被定义为信息生产和消费的集中。信息集中度取决于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此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因此,一种看待信息社会是否形成的方法是评价信息的交换强度及信息内部流动的持久性。信息的价值在当今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1、信息的首要经济作用就是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方向是否合理、手段是否有效、决策结果是否经济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以某种形式显示出来,经济信息即充当了资源配置有效程度的指示器的角色。市场经济中充当资源配置指示器的经济信息系统就是通常所言的市场价格体系或价格机制。 2、信息的第二个经济作用是估计或确定经济关系。我们知道只要决策的结果不是唯一,不确定性就会自然出现。不确定性的减少,有赖于信息的获取,减少不确定性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决策模型。没有信息,经济管理者就无法给出决策所需要的各种经济关系。由于基于信息处理而获得的经济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决策水平的高低,因此,经济信息的质量和人们把握已有经济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决策的经济效用。 3、信息的第三个作用体现在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通俗地说,经济信息能够全面记录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反应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从而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和改

进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二、企业招聘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防范措施 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核心已经聚焦于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因此,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源是个关键的因素。而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是获取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是企业产生良性循环的重要工作。招聘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败。但经济环境的变化已使得企业招聘今非昔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聘已经是一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样就加大了招聘的难度。同时,在招聘过程中,由于人性的多变,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因素常常又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例如企业举行多次招聘想要寻找最好的人才,而应聘者则多家求职以求得最好的工作,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均没有得到最满意的结果。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企业在这场与求职者展开的多重交叉博弈中缺乏准确的定位,盲目追求最优秀的人才,而不是最适合的人才。由此可见,招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招聘者与求职者双方博弈的过程,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对招聘者和求职者均最有利的目的,即怎样才能有效的招聘,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针对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招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企业招聘过程,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与建议。 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指招聘方与应聘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致,招聘方与应聘方互相不了解对方的私人信息,导致招聘不成功的一种现象。往往存在企业招聘中,当企业新招聘的某位员工入职时,

经济学小论文

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一经济现象 贪污犯罪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近年以来,各类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贪污的钱款数目也日趋庞大。贪污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注意。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还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特别当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直接冲突时,人民群众就不拥护我们的党,不信任我们的党。这种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廉吏十一,贪吏十九。”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杜绝贪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个人都有自利性,每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经济人会在预算的限制下,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最大效用和利润,或者在固定效用或利润下实现最小的成本。政府官员们之所以进行贪污是因为他们认为进行贪污所获得的效益大于其他方式所获得的效益,另外他们抱有一种侥幸心理。我们有理由相信贪污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对每一项犯罪进行分析,特别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应该考虑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犯罪成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在犯罪学中的反映。主要由现实的犯罪成本和惩罚成本构成。其中现实的犯罪成本是指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犯罪、贿赂、逃避侦查、逃跑

等所支出的费用;惩罚成本是指犯罪分子应犯罪受到惩罚而遭受的损失。(有关概念来源于资料)贪污犯罪实施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为了逃避罪责或者贪污更多的钱,有些政府官员会进一步贿赂领导干部,这应该也属于现实的犯罪成本。贪污腐败分子在进行贪污前后所经历恐惧、悔恨等心理成本也属于惩罚成本。对于犯罪收益主要来源于直接的金钱收益。当一些政府官员有了足够的钱,他们会尽情挥霍享受,自己和家人过着浮华的生活,以最大限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贪污腐败分子也必然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一定的利益,往往贪污事件的败露不是由于犯罪分子本身被揭发而是周围得到便利的人过于招摇,典型的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人们的各种欲望是通过各种偏好表现出来的,而偏好又具有非饱和性,即同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经济人更喜欢数量多的商品或商品组合,他们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是多多益善的。一些人有求于政府官员,他们便抓住政府官员喜欢更多的钱这一特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贿赂数目庞大的金钱。由于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数量越多,他的满足或对重复刺激的反映能力越弱,这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之一,所以贿赂分子在进行下一次贿赂相比前一次贿赂需要送更多的钱以维持政府官员对金钱总的效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政府官员的胃口越来越大的缘故。对于犯罪收益的分析还应包括团伙勾结的规模收益。规模收益表示所有要素投入成比例变化时,产出比例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查出一个人贪污应该可以拉起一整条犯罪链条才对。因为犯罪分子联合在一起,会有一种安全感,降低了罪责感,心理成

现代经济学导论结课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原因分析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我国货币政策最近执行的的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为使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所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优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2015年以来,受外汇流出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同时,"股市波动"等影响流动性供求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加大了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压力。针对流动性形势变化,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灵活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下行、引导和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挥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市场利率适当下行,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根据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等宏观形势,2015年以来,先后五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分别累计下调1.25个百分点,至4.35%和1.5%;先后九次引导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较2015年初下降160个基点,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下降。同时,更加注重短期利率稳定,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疏通利率传导。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加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节。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SLF,探索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并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适时调整SLF利率。通过MLF投放中期基础货币,发挥MLF利率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和FSB、G20对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人民银行从2011年正式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其核心内容是金融机构适当的信贷增速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以及自身资本水平。总的看,该机制在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维护金融宏观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起,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从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情况、定价行为、资产质量情况、外债风险情况、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此外,通过引入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提高个别银行人民币购售平盘交易手续费率等方式对外汇流动性进行逆周期动态调节,平抑市场顺周期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上海自贸区模式为基础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2016年初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和相关地区注册的企业和27家金融机构实施,目前已扩展至全国范围。 四是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保持总量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的同时,对一些市场力量不愿参与但从国家战略上亟待发展的领域,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一些边际上的作用,通过适度的"精准滴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五次实施定向降准,享受定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设计 对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分析

广西工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课程论文设计 科目金融计量经济学 课题对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分析 任课教师杨毅 班级国贸091班 姓名 二○一二年元月

对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分析 (研究范围:城镇、农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就业人数) 【摘要】:运用1990-2009年我国城镇、农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就业人数的数据,建立了ARLM、古典线性回归模型,通过OLS回归、怀特异方差检验、BG自相关检验、非正态检验、多重共线性分析、RESET检验、邹至庄检验等实证分析了城镇、农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就业人数对我国GDP影响。通过这一系列统计分析和检验方法,拟合出比较优良的GDP模型,得出1990-2009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由此来分析所选取的这四个变量对GDP的贡献情况,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找出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GDP 恩格尔系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全世界震惊的巨大成就,持续25年年均增长率超过9%,经济总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四。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10%。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指出,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好的。由此可见,GDP作为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它的总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其结构可反映社会生产与使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宏观经济效益,对于经济研究、经济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从1985年我国开始正式统计GDP后,它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GDP的核算中有许多因素在起着作用,为此,本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因素作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以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信息经济学论文

DUFE 信息经济学 学号:220100457 专业:数量经济学 姓名:程楚

信息化与工业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含义 所谓信息化,就是指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几个方面。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所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的水平。具体到我国,1997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信息工作会议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即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工业化是一个农业收人在国民收人中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业化首先表现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人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二是工业化表现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工业创新的不断涌现和主导工业的依次交替。三是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四是工业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五是工业化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结构高级化是推进工业化的两个必要条件。六是工业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来认识工业化,可以揭示出工业化的四大特征:第一,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增长的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第二,工业化是一个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第三,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第四,工业化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以及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循环机制 信息化和工业化存在两种作业机制,促进机制和带动机制。它们之间的循环机制,总的来说,就是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特殊表征, 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工具,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

关于XX经济学的论文

关于XX经济学的论文 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跟高中课程比较,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其理论性强,专业程度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都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同时也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 __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且担任过四年 班主任,经过与学生接触,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 1、数学基础薄弱。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2、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我院学生对老师授课课程中关于经济学家的逸闻趣事很感兴趣,而一旦讲到图形、表格、函数公式推导等内容时则表现得较迷茫。经济学分析中的实证分析方法需要用到数学思想,理性成分相对较多。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笔者在第一次课的时候会提出学习三步骤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习题。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在学习上非常被动,没有预习的同学上课大多都听

经济学前沿学习心得

经济学前沿学习心得 沈飞应用经济学 201221110321 经过12周的经济学前沿课程的学习,尽管每位老师给我们的上课时间很有限,但是我还是从中学到了很多。通过学习,我不仅初步了解了产业经济学的前沿进展,同时也了解了各老师在经济学这个大学科下不同的重点研究方向,其中有詹晶老师的国际贸易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易永锡老师的排污权研究、刘文君老师的能源经济研究等。 众所周知,经济学作为一个大学科,其包含了众多的学科分支,而我的研究方向则是偏向于产业经济方向。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又称为中级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 目前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主要趋势集中在新形势、新环境和新条件下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进展和企业竞争策略的演进,以及产业经济学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等。归根究底,我认为产业经济学前沿必须要结合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所做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理论之所以先进,是因为我们能将其学以致用,解释并预测现实的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常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有SPSS、Eviews、STATA 等软件,主要分析方法有博弈论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法、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等。研究中常结合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并对某种趋势加以预测。然而在我们常用的三种计量软件中,SPSS用于问卷分析方面很好,倾向于处理横截面数据,入手也比较容易;Eviews用

于计量分析,偏向于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应用,对于理论知识要求比SPSS高;而STATA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流行病学领域,因此主要用其处理面板数据。尽管这三种软件的使用各有侧重点,但是我仅对Eviews有一定的了解,在论文写作中,不是很熟练的运用Eviews软件处理时间序列数据,随着计量方法的不断改进,尽管Eviews的应用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普遍,但是由于所学专业的问题,所以Eviews软件仍是处理数据的首选。所以还要更加深入的学习Eviews软件,或许陈灯塔老师所著的《应用经济计量学---Eviews 高级讲义》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样,我认为计量的基础还是很重要,所以我会一方面加强计量基础,另一方面会继续深入学习Eviews。但是在现在的研究中,由于问题的切入点不同,可能软件的使用也不同,因此,不仅要能熟练的使用一种计量软件处理现实中的问题,还应该对其他的软件有所了解,比如STATA、SPSS以及最近比较流行的R语言等。 在研究过程中,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可能需要几种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如我们在用Eviews软件对变量的处理中,可以得到各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程度;然而在SPSS软件的使用中,也可以对各变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而得出对模型有重要影响的变量;同样,在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理论中,也可以使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再对各因素间的关联度进行排序,也能得出各因素对模型的影响份额。即使在仅使用Eviews软件的情况下,我们常用的拟合方法是OLS,但是我们也会使用其他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比如

经济学基础论文

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垄断现象浅谈日常生活 学院:文新学院班级:汉语言文学1401 姓名:柳自全学号:201430401081 一、摘要 市场垄断指的是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在竞争性行业形成的独家垄断或多家垄断,企业通过这种“寡头式”的垄断对某个区域内的某种市场进行价格操控,从而造成消费的被垄断和被抬价,给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市场垄断的含义及其表现 (一)市场垄断的含义 市场垄断指的是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在竞争性行业形成的独家垄断或者多家垄断。市场垄断这种这种垄断行为是在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中会产生,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市场垄断行为才得以生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中一些行业的壮大和行业中某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的发展,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对市场进行垄断甚至是独家企业对市场中的某个领域进行垄断,这已经开始成为一个趋势。(二)市场垄断的表现 从较大的范围内讲,在某一个区域内,可以是一个地区,比如珠三角、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等等,也可以是一个省份内,都有一些地区性的企业会对该地市场进行一些垄断,以攫取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市场中,消费者往往是处于被动地位,任由独家或多家垄断企业

对该地的某个市场领域进行独家蚕食或瓜分,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买方和卖方实际上并不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而更多的是卖家处于比较优势地位,而消费者是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特别是在这样的市场垄断行为下,消费者挣扎更显得苍白无力。有些消费者是无法选择自己家里

面使用的燃气供应公司的,有的人从一开始,自己选择权就被房地产开发商“垄断了”,因此燃气供应这块自然也“被选择”和“被垄断”。就算消费者不满意现行的燃气供应公司,想选择其他的燃气供应公司也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一来是本身所处的小区已被燃气公司捆绑;二来,当某个区域内所有燃气供应公司都选择联合起来定价,不同的燃气公司价格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只能付出同样的价格来购买同样的服务。所以在这块领域不存在竞争,损害的自然是消费者,得益的是燃气供应公司,因为所谓的“定价权”被秘密的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燃气供应公司是企业,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润。 三、市场垄断有利有弊 当然,我们也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市场垄断。也就是说,市场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无法否认市场垄断有利的一面,而相对于市场垄断的本身来说,统一定价是这种垄断行为的表现,因为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发展水平,资金实力,运作模式不尽相同,如果采用统一的定价方式,势必会造成不同的企业之间所获得的利润是不同的。

金融经济学课程论文

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要: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投票一脱欧派的微弱优势落下了帷幕,虽然英国脱欧还需要两年的时间,但我们依旧需要关注英国脱欧给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英国脱欧对中国贸易投资、人民币以及股市的影响,从而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同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关键字:英国脱欧贸易投资人民币股市 1 引言 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投票开始,公投结果直接影响英国未来是否留在欧盟。2016年6月24日中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落定,“脱欧派”胜出,英国将脱离欧盟。英国脱欧公投由来已久。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2015年5月29日电据外媒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英国之所以要脱离欧盟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英国加入欧盟的道路历经坎坷。早在1960年,英国就申请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但被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在1973年才重新加入欧共体谈判,成为成员国。可加入仅仅两年后,英国就举行了脱欧公投,当然未获通过。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计划在1997年后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阻止。从这一系列的过程来看,英国于欧盟一直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二,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有利保持其出口竞争力,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这使英国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第三,英国与欧盟之间相互猜忌,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这种猜忌也表现在英国内部之间,英国内部不仅存在留欧派,也存在脱欧派,认为欧盟的一些政策不仅对欧盟有负面作用,而且也会影响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加剧了两种力量的冲突,加快了英国脱欧的步伐;第四,英国内部的政治投票迫使公投加速进行,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这四点原因直接导致了英国脱欧公投的发生。 英国脱离欧盟不仅对于欧洲经济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本文就英国脱欧对中国贸易投资、人民币以及中国股市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希望能更加了解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中国目前的对英经济政策有更好的解读。 2 英国脱欧对中国贸易投资的影响

关于信息经济论文范文2篇

关于信息经济论文范文2篇 关于信息经济论文范文一: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是我了解了关于信息经济学的一些知识。现在以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为视角,通过分析我国信息化的初始发展环境、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发展成效和我国信息发展的基本经验,结合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讨论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信息化基本现状加以梳理,以期对认识和促进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裨益。 关键词: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发展信息化的初始环境-uytr3e2w1q 我国信息产业是在全球经济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浪潮背景下展开的,国际产业转为我国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分工提供了机遇,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代表了世纪交替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封逼近”的背景下,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向信息产业倾斜,实现要素的间接转移来发展信息化的。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信息化“是一种在国际环境影响下,受外部冲击的逼迫而引发的变革,是对现代性之外部挑战的回应”从内部环境看,通过自身的改革

开放,一方面积极融入世界信息产业的分工,延伸国内产业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国内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在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条件下,瞄准信息技术的跳跃发展和广泛渗透性特征,努力通过推广应用信息化经济的发展进程,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国情 关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条件,普遍认为是被迫走向现代化之说。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国际信息产业就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了。世界以美国为代表,亚洲以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978年,我国电话总数仅280多万部,电话普及率0.38%,而世界平均为11.5%,信息制造业的产品和技术更是落后世界三十年。信息化潮流已经到来,还没有为信息化发展做好准备的我们应该如何抓住优势,利用好机会,克服劣势,消除威胁,实施适合自己国情的信息化成为了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关键所在。从信息经济发展零开始,如何符合国际市场的信息化经济,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从现实现代化看,要用六十年时间来完成西方200百年完成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从产业结构看,要实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升级过程;从信息化模式看,已经有美国、欧洲、亚洲等各种模式可以复制;从经济增长方式看,是粗放向集约转变。我国的基本情况是: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存在二元经济的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特殊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