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_董培海_李伟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_董培海_李伟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_董培海_李伟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_董培海_李伟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

董培海1,2,李伟3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保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3.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在系统梳理国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剖析了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三条脉络:一是以MacCannell等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重点关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机制以及旅游媒介对目的地代表性符号的建构过程。二是以Culler、Urry等为代表的,对旅游符号消费及其背后隐含的权力机制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旅游消费的象征性意义和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权力的不平等性问题。三是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依据的存在主义符号学问题,重点关注旅游体验乃至旅游本身的符号意义。研究认为,旅游符号研究不仅推动了旅游研究的理论原创,促进了旅游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极大地扩展了旅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符号消费;符号体验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11-0128-10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18

引言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生活的典型特征就在于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号[1]。现代符号学诞生于19世纪,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Peirce是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索绪尔[2]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

符号,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符号结构,语言中词语的表达和传意深受社会传统的影响(social convention)。Peirce[3]提出了符号三角理论(semiotic triangle),认为符号意义源于所指(designatum)、能指(the sign)和解释项(interpretant)之间的关系,解释项主要受社会文化规则的约定(social convention),他们都强调了符号意义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深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Barthes[4]和Cassirer[1]在更宽广的文化领域将符号学思想予以发展。Geertz对于“文化”的界定也是从符号入手的,在他看来,“文化就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进行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5]文化学家White也强调“符号是全部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本单位,全部文化依赖于符号。”[6]

在社会学界,旅游一度曾被认为是肤浅的不值一提的研究领域。符号学的引入打破了这一僵局。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看,旅游就是一个主客双方运用旅游符号进行互动的过程,现代旅游尤其是大众旅游的发生正是源于社会经济体验赋予了它神圣的意义,旅游不再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其成为了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正因如此,Colton强调:“对于休闲、娱乐与旅游等相关行为的解释只能通过符号理论才能实现。”[7]Hopkins也认为“符号学是解释文化创造的有效的分析工具,其能够系统研究意义的生产,可用于所有文化的研究。”[8]当我们把旅游视为一种文化活动现象时便注定了其将与符号学发生诸多的关联。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旅游社会学家MacCannell将符号学的观点引入旅游研究以来,旅游现象的符号学阐释便滥觞于旅游研究的各个领域,成为旅游现象分析和文化研究的一种经典范式。国外旅游符号理论相对较为成熟,成果颇丰。诸如,MacCannell的景观神圣化理论和旅游符号消费理论,Culler旅游消费行为的符号学阐释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资本培育机制研究”(13XJY027)、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近十年来保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2013FD055)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to LI Qinglei) (No.13XJY027),Applied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Yunnan Province(to DONG Peihai)(No.2013FD055).]

[收稿日期]2015-03-23;[修订日期]2015-11-06

[作者简介]董培海(1986—),男,云南昆明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文化,E-mail:dpeih504@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1116700.html,;李伟(1964—),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通讯作者。

以及Urry的旅游凝视(tourist gaze)符号分析的观点一直被广为引用,深刻地影响了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近年来,国内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但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对符号学理论及概念的简单移植和借用(borrowing),对相关历时性研究成果缺乏归纳、反思,中外研究成果之间的横向比较更是严重不足,因此,国内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虽然看似琳琅满目,但重复研究较多,而真正对学科发展有建设性贡献的理论成果则少之又少。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旅游社会学科的发展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以期能为国内旅游符号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和中外旅游符号研究成果间的对话尽微薄之力。

1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视角

符号研究是跨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个领域,其早已渗透到了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心理学中弗洛伊德和荣格对潜意识的象征意义分析,社会学中Mead和Rose等的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t theory),人类学中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分析,Hall的文化研究,还有Deely 在动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9]。总体来看,西方历史上的符号理论发展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科学主义”的线索,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记号(sign)理论,经过Peirce、Morris、Eco等人的发展,一直延伸到20世纪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理论之中。其侧重于从科学的逻辑和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符号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问题,多涉及修辞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另一条是“人本主义”的线索,以索绪尔、卡西尔等为代表,侧重于分析符号的文化意义,符号与人类精神世界、生存体验和理解的关系,以及符号本身所指的不确定性问题。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观点也主要是源于“人文主义”流派的影响[10]。20世纪中后期符号学的研究勃兴于美国,符号互动论的集大成者Blumer继承了Mead的社会行为主义和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传统,将符号互动论加以经典化,对抗当时流行的结构功能主义量化方法。Blumer认为,“人对社会客体的作用应依据该客体对他的意义来解释,而社会客体的意义来自社会互动,意义是在解释的过程中获得和改变的”[11]。Blumer的学生Goffman继承了符号互动的思想,进

一步提出了社会学中的“拟剧理论”,关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和展示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即利用符号进行表演[12]。MacCannell 进一步借鉴了Goffman“拟剧理论”中的“前台”和“后台”观点,提出了舞台化真实性(staged authenticity)理论,并对景观吸引系统的符号意义以及旅游符号消费进行了社会学的解释,实现了第一次将符号学观点引入旅游研究领域[13]。Culler[14]沿用了MacCannell的观点,在1981年发表的《旅游符号学》一文中,他将旅游者比喻为“符号军队”。此后,Cohen、Selwyn和Dann等分别采用符号学方法对旅游宣传进行分析。Harkin和Bednar等对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摄影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Urry[15]分析了游客凝视中的符号元素,在他看来,“旅游者看到的事物都是由符号组成的,他们都表示着其他事物,在旅游者的目光凝视下,一切景观都会被赋予符号的意义,一切景观都变成了文化景观。”Brown[16]则从营销的角度思考了旅游目的地体验的符号性和旅游消费的符号性,并指出旅游促销的目标就是要用恰当的符号系统来展示象征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体验。Echtner结合Peirce的符号三角理论,具体探讨了符号学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问题[9]。王宁[17]和Oakes[18]结合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方法对旅游与现代性(modernity)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至今,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均已极为广泛和深入,在研究范围上,同时涉及了旅游主体(旅游者体验)、旅游客体(旅游吸引物)以及旅游过程中的主客互动(旅游符号消费)三个方面,在研究深度上也呈现出了递进特征。20世纪70年代初,符号学被引入旅游研究后,主要集中于对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重点关注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建构的过程和机制问题。作为旅游符号研究的发起者,MacCannell在与历史学家Boorstin的对话过程中,尝试对旅游吸引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乃至现代性背景下的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的发展予以解析。此后,沿着MacCannell开辟的研究路径,Dann、Brown、Cohen、Selwyn等分别从旅游营销、信息宣传等旅游媒介的角度对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予以深入研究。在旅游符号研究随后的发展中,为进一步深入解读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过程,旅游符号消费行为也成为了旅游符号领域研究的重点,旅游消费的象征性特征以及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了研究的

焦点。Urry、Graburn、Nash等成为这一方面研究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旅游符号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对旅游吸引物的形成、旅游消费行为等旅游现象的直观描述,而开始从符号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旅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存在主义符号学的视角出发,旅游体验成为了人们观察和描述旅游神圣功能和意义的一面透镜。回顾整个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问题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符号理论在旅游研究中风行一时是有着深刻历史基础的。梳理符号学的理论渊源,不管是索绪尔将符号看作是“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复合体的观点,还是卡西尔所强调的符号的双重内涵思想①,符号研究强调了人与文化之间的桥梁关系,其将符号定义为主体和客体最初的统一,这种排斥主客体相分离的研究模式,在深入理解旅游对象(吸引物)的形成过程、旅游消费的符号特征以及旅游体验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均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也正因如此,40余年以来,符号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经久不衰,枝繁叶茂。不仅推动了旅游现象研究的理论深化,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研究的学科视野。

2吸引力的生产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

要成为旅游消费的对象,旅游客体必须具有吸引力,而旅游吸引力的获得是借助于符号化的过程而得以实现的。Barthes将符号化的过程看作是“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一体的过程[4]。“能指”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存在,“所指”则是一种外在的客观事实。鉴于二者间的联系遵循任意性或随机性原则②,能指与所指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一体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意义的生产过程。因此,一旦控制了符号的代码,就可以赋予任何物品以特定的意义。对此过程,Neuman曾用信号、脉络化和推理3个相互联系的概念来对其予以解释。在他看来,独立存在的文化符号意义具有不确定性,脉络化过程对主体加在符号上的价值观念具有限定作用,推理最终使得主体关于文化符号系统的整体看法确定下来[19]。美国哲学家Morris将Peirce创造的“semiosis”一次定义为“符号过程”,即某物成为某有机体的符号过程。符号过程有3个要素:起符号作用的东西,符号所指的东西和符号对解释者所起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大众旅游得以迅速发展。大众

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同时也是结果之一是旅游吸引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空前扩张。面对这一现象,历史学家Broostin表现出了极大的彷徨与不安,在追溯了“旅游吸引物”一词的历史后,他把旅游吸引物诋毁为毫无内在价值的衰落的文化形式,并将大众旅游看作是一种“伪事件”(puseo-events)[20]。在批驳了Boorstin观点的基础上,MacCannell具体解释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其将旅游者看作是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意义进行解码的现代圣徒,而将“旅游景物的吸引力看作是游客、景物和标志(关于景物的信息)之间形成的一种实证关系。”[13]通过“景观神圣化”,景观的旅游吸引力才能得以确立。而“景观神圣化”依次要经历景观命名(Naming)、景观的“框架”构建和精品展览(framing and elevation)、珍藏(enshrinement)、机械复制(mechanical reproduction)和社会复制(scoial reproduction)5个阶段[13]。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机制研究方面,Hobsbawm的研究也为理解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过程提供了一种绝佳途径。在他看来,编织神话也是实现旅游景观符号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景观编织神话,可以运用想象力对景观加以改造,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景观,使景观从平凡转化为非凡[21]。Urry[15]从旅游者的凝视视角出发总结出了景观再造的两种途径。一种是塑造景观的他性(otherness),即通过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和地方性,使景观奇特化或异域化,以体现出“独一无二”的特征并获得某种特定的精神、宗教或神秘意义。因此,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收集标志(collection of signs)和寻找差异的过程,旅游者浪迹天涯的脚步无非是在满世界到处寻找那些彰显文化和生活差异性的各种标志。对此现象,Gottlied[22]生动地描述道:“游客在假期或假日中追寻的东西就是生活中颠倒的东西。中产阶级游客追求的是做一天的农民,而下层中产阶级游客却希望当一天的国王和王后。”Ahola[23]强调“旅游者既在逃避日常生活中的某种东西,又在异地寻求某种东西,即日常生活中所难以体验到的东西。”另一种是制造“熟悉的陌生”。Urry具体描述了其有两种形式:“观看以前被

①Carssirer认为符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即,符号既是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

②所谓“任意性”(随机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对于某一“能指”可以赋予它任意“所指”意义,同样对于某一“所指”它可以对应任意“能指”形式。

认为是熟悉的东西的陌生方面”和“在不寻常的环境中进行熟悉的活动”。正如Rojek[24]所描绘的,“当我们飞向热带的度假胜地,寻找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世界,我们坐的是福特牌出租车,住的是希尔顿酒店,在麦当劳吃午餐,看美国有线新闻网频道,然后去电影院看一部好莱坞恐怖片,就这样度过完美的一天。”旅游景观的符号化还可以通过“博物馆化”(museumization)来实现。博物馆是一种关于人类文化的系统表征(cultural representations)。通过分类、展示和保存等形式,博物馆化赋予物品以吸引力,实现对物的再造。在《目的地的文化:旅游、博物馆与遗产》一书中,Gimblett详细论述了旅游吸引物博物馆化的过程。他认为:“博物馆化的过程是一个视觉效益(visual interest)的溢出过程,通过博物馆的展览,物的解释不断被大众化,而展示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场景再现(in situ),一种是现场展示(in context)。”[25]

MacCannell将“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看作是游客、景物和标志(关于景物的信息)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他的探索为其他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符号化过程的关注构建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营销文本及信息传递的符号学关注,代表性的研究如Brown[16]从营销的角度考察了旅游目的地体验和旅游消费的符号特征,认为旅游业促销的目标就是要用恰当的符号系统来展现各种能够象征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体验。Norton 的研究[26]指出,“旅游营销文本的制作如旅游宣传册是解释旅游地的最直白的方式,它们从特定的形象定位来表述特定的文化含义,旅游营销文本的解读和旅游者对体验的描述之间存在相关性。”Dann[27]认为,为了实现旅游营销宣传的有效性,旅游宣传手册不应该过多的集中于一个地方的实体属性(tangible attributes),而应该对那些能够表征目的地形象的符号予以选择。在1996年出版的《旅游语言》一书中,他又再次强调旅游促销要创设自己的语言,并为之提供详细的符号学方法[28]。Uzzell[29]采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方法分析了6份“阳光假期”公司制作的宣传册上的照片,认为旅游客体的类型、呈现的方式以及摄影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旅游者的体验。Cohen[30]分析了泰国北部山区部落旅游的书面广告、地图、照片和旅游手册,他发现当中总是倾向于使用一些特定的词汇来传达和塑造部落农村的“本真”形象。Selwyn[31]分析了大量旅游手册中的文字和图片,并着重探讨了遗址、海滩、食物和当

地居民4种对象的表述方式,发现其中贯穿着神秘的、野性和异域的、好客且多姿多彩的这样几种情调。Hopkins[8]研究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的一个村庄的乡村旅游的符号现象建构时发现,其“标示”体系始终在强调自然、农业、休闲和遗产4个元素。Chon和Olsen[32]研究了旅游者自我想象(self-image)和旅游目的地想象以及旅游者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Salazar也强调是旅游想象让旅游者离开了乏味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旅游空间是一个充满各种幻想和梦想的地方。Norton[19]将旅游体验描述为期望、体验和感想3个阶段,并具体解释了旅游者解读符号的过程性特征。Herbert[33]构建了遗产旅游地“表征”与旅游者“阅读”的循环模型,并以此来说明旅游吸引物被旅游者所解码的过程。在国外,诸如此类的研究数不胜数(Cooper,1994;Harkin,1995; Bednar,1999;Markwick,2001;Ateljevic,2002)。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目的地也不得不采用“舞台化”的方法以扮演“异域的”“传统的”“古老的”和“真实的”角色。这些现象被旅游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们界定为“无深度文化”旅游的“迪斯尼化”和“麦当劳化”“假事件”(pseudo-events)“传统的凝固”(the freezing of traditions)“后时髦现象”(retrochic)等[34]。

3价值再造与旅游符号消费

符号消费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中期,波特在其《致富秘诀》一书中就提出了具有符号意义的票据通货,认为票据和金属货币虽然有联系,但仅仅是历史渊源上的联系[35]。鉴于物质资料生产本身的匮乏,符号消费的思想始终都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第一个发现了商品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在他看来,“价值将每种商品都转化为社会的象征符号,我们尝试着去解读这种象征符号,去找到社会产品背后的秘密,因为如果赋予一个具有实用的物品以价值,他就是一种社会产品,正如语言一样。”[13]进入20世纪后,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的飞跃,人们的消费也不再迷恋于使用价值和价值。正如Campell[36]所说:“幻想和期盼是现代消费主义的一个重要过程,人们并不从产品和他们实际购买和选择的使用中寻求满足,相反,满足源于期盼,源于一种想象愉悦的追求过程。”现代消费追求的是一种想象的享乐主义(imaginative hedonism)。因此,Baudrillard[37]强调:“要成为消费

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

只作为意义指涉的关系。”在他看来,消费已不再仅

仅是工具性的活动,在现代消费中消费者除了消费

产品本身外,更在意这些视频所代表的符号意义与

价值。在此背景下,物体本身的“真实性”亦被其所

象征的意义所淡化。在《拟像与拟真》一书中,

Baudrillard以迪士尼乐园为例写道:“对于大众而

言,迪士尼的世界就是美国的‘真实世界’,乐园不

再是美国建造的一个游乐场,美国反而成为了注脚

乐园的现实场所”[38]。另一位符号学大师Eco在游

历了美国国家博物馆和迪士尼之后,也迷惑而饶有

意味地写道,“在国家想象中,游戏与幻觉的边界已

经消失,对真实的执狂催生了对虚假幻觉的支持力

量和结构性创造,真的不能再真的结果是完全真实

的自我确认被‘绝对的虚假’代替。”旅游作为体验

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特定产物,其已不再只是一

种观光和休闲活动,而是被符号化的象征物。旅游

消费也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

消费,而是一种以物品消费为载体的心理、文化需

求的满足,具有典型的符号消费属性。MacCannell

阐释了旅游景观的这种符号消费过程。他认为,旅

游者对旅游景观的消费要经历一个从“标志1→景物1→标志2→景物2的过程”①。在观光中,景物并不一定就是重要的因素,比景物更重要的是游客对景物

标志的关注。对于旅游者而言,他们并不期待看到

什么好的景物,只要看到的和景物标志有关联,他

们就满足了[13]。旅游消费本身也带有了明显的符号

猎奇和符号迷恋色彩。正如法国文化学者Barthes

对当代旅游者一次典型的日本旅游所描述的那样,

“那是一次十足的符号旅行,筷子—鞠躬—弹球戏

—车站—汤水与薄片—没有中心的菜肴……”,旅

游者就是这样在这些符号的表面滑行,并且很容易

地满足于享受符号本身并陶醉其中[39]。对此现象,

Culler将现代旅游者形象的称之为“符号军队”,认

为大部分游客更关心去寻找某一文化吸引物或活

动所代表的符号或形象,而不是去了解它本身的意

义和作用,游客想要或更愿意接受的其实是某种不

寻常的,超越日常生活体验的可以让他们结束旅程

后值得回忆的东西。此后,符号消费的思想在旅游

研究中被广泛借用,Graburn[40]倡导要用符号学及符

号人类学的方法对符号、标志、象征、民间传、神话

和旅游购物进行结构分析,以揭示意义解构、文化

结构及其演变的过程和规律。Urry[15]则强调,旅游

者消费的事物都是由符号组成的,它们都表示着其

他事物,在旅游者的目光凝视之下,一切景观都会被赋予符号的意义。Dobord[41]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景观是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其已然成为现今资本主义社会主导性的生活模式。”

在对旅游象征性消费的深入研究过程中,旅游符号消费所体现的权力结构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事实上,消费体现权力结构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至Veblen。1899年,美国学者Veblen在《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概念。在Veblen“炫耀性消费”概念的基础上,Baudrillard进一步强调,“消费”其实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消费者者在选择消费商品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商品的物理意义,而是商品所包含的附加性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声望和表现个性、特征、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的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概念和意义,即消费的核心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42]。在消费意识形态背后隐藏的是资本和权力,因此,消费社会是一个由资本和权力制造的消费意识形态引导的符号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Foucault、Bouridieu和Baudrillard等为代表,欧洲大陆的符号学研究得以迅速发展。福柯的医学凝视理论聚焦于微观权力(micropowers)的运作,提出了“知识—权力”的命题。Baudrillard在提出“符号价值”理论的同时,强调了媒介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的作用。Bouridieu从“象征”意义上使用符号的概念,提出“符号权力”(symbolic power)理论,将符号视为一种权力的实践。这些研究成果被旅游符号研究所借用,Urry在1990年出版的《旅游凝视》一书中援引了福柯的医学凝视理论,认为与医生凝视一样,旅游凝视也是被社会性建构的。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旅游者的视觉表征均包含着权力—知识的关系[43]。在他看来,旅游凝视符号体现出了一种权力的不平等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于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驯服和规定了凝视的对象,其中,包含着权力知识关系;另一方面,某些专家也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旅游书籍、营销图片等共同制定和掌控旅游者凝视,以不断地生产出旅游凝视的常新目标。旅游凝

①其中:标志1:指的是关于一个具体景物的信息;标志2:指的是景物标志,是能代表、象征旅游景物的那些标志性元素;景物1:指的是旅游场域中景区系统面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景物(旅游吸引物);景物2:指的是被旅游者个体所筛选的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对象和吸引物。

视被社会性的组织和系统化[15]。Hauteserre[44]分析了旅游表征中的政治问题,他通过解释符号学的方法分析了新喀里多尼亚的旅游“天堂”形象的建构过程,认为旅游宣传图片控制了所表达的形象。旅游叙事提供了旅游地的地理政治学迷思(myth)。Graburn[40]讨论了“第四世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问题,在他看来,旅游纪念品的内容是由符号组成的。一方面,这些艺术品在生产过程中,总是会显现出其与一些源自欧洲的象征即形象的融合。另一方面,人们通过消费能够与这些艺术品相联系能够获得身份和威望。在《金色部落:国际旅游与休闲边缘》(The Golden Hordes: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the Leisure Periphery)一书中Turner和Ash也提出了“中心对边缘的控制理论”(domination by the center over the periphery),认为:旅游反映了核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的不平等关系[45]。Nash将其称为是“帝国主义形式的旅游”(tourism as a form of imperialism)。Cole也在回顾了整个旅游中“真实性”问题研究的发展史之后,总结道:“对于真实性问题的大部分研究都承载着某种伦理和道德(ethic)的意义,这个概念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商品化过程中所萌发的以欧洲为中心(Euro-centric)的思想”[46]。

4意义重构与旅游符号体验

不管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还是旅游符号消费,符号学对旅游的关注都仅仅止步于现象层面的描述和解释。而并未涉及“旅游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们为什么要旅游”等这些根本性问题。然而,正如Graburn所强调的研究旅游就是要分析它的符号内涵和文化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人们为什么要旅游,为什么存在不同形式的旅游,旅游体验给游客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47]自Boorstin将旅游体验(tourism experience)引入旅游研究以来,体验研究便深受旅游学者的关注。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体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其表征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然而,若单纯从生理或心理的角度来理解旅游,往往容易忽略旅游动机和体验所嵌入其中的各种复杂约束条件和影响机制。旅游符号体验的研究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从词源上考证,符号(symbol)的希腊词源是“symbolom”,指可以掰成两半的木片或物件。法国的Ricoeur[10]考证认为“symbol”在古希腊语中的含义是“暗示”。符号在本质上表征的是一种意义或者说是象征关系,在符号

互动理论的观照之下,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活动就是出于他们对旅游活动及客体所赋予的意义,他们正是根据这种意义来参加旅游活动的。不同的人所赋予的旅游客体不同的意义,人们的旅游行为方式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对此西方旅游研究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热情。Harrison[48]认为旅游者体验总是与异化、失范、不真实、帝国主义怀旧、消费主义以及商品化等联系在一起的。palmer[49]研究了旅游与身份的象征性之间的关系,认为遗产旅游通过将一个国家的历史符号化为吸引物,其对于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Smith和Renan[50]在研究遗产旅游时均指出,遗产旅游中的神话(myth)对于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作用。Dann[28]在研究怀旧旅游时指出:“怀旧旅游就是以一种谁是我(Who was I)的方式来回答我是谁(Who am I)的问题”。Frow[51]在考察了怀旧旅游的发展史后,也强调怀旧旅游是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其根植于现代性所带来的不真实性(inauthenticity)体验之中。Graburn[47]很早就关注到了旅游体验中的“结构”与“反结构”特征,在他看来多数旅游者要寻找的是一个与自己的生活世界有反差的景点。比如生活在北欧的人倾向于去热带地区旅游、平时节俭的人在旅游中“一掷千金”,身份高贵者在旅游中会“隐姓埋名”等。正如Lodge的讽刺小说《天堂消息》中,Sheldrake所评价的那样:“观光旅游是宗教仪式的替代品,好比朝圣……,纪念品是圣物,而导游书籍则是经书”[52]。Horne也将当代旅游描绘为一种现代朝圣,而游客手中的导游手册就是他们虔诚的祈祷词。王瑜在研究旅游“真实性”问题时指出:旅游者寻求真实性体验的实质是在追求一种“居家感”①(feelings at home),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家庭导向型的真实”(home-oriented authenticity)。此外,Turner[53]提出的阈限(liminal)理论和共睦态(communitas)理论,Graburn[54]的“神圣—世俗”模型,Jafari[55]的“跳板隐喻”(the metaphor of the springbroad)理论,以及Dann[56]的旅游者的“孩童”角色(tourist as child)理论。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旅游体验的符号意义和特征提供的广袤的空间。

在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体验被赋予了更深刻

①王瑜认为“居家感”是通过让旅游者体验到熟悉的“场景”而获得的,这种场景是舒适的、自由的、私人化的。他们唤醒了旅游者“家”的归宿感。具体参见:Yu Wang.Customized authenticity being at hom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3):795-797.

的意义和价值。海德格尔反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客体二元分立的观点。在他看来,离开主体的世界固然是不能确证的,离开世界的主体同样不能被确证。对于人来说,最主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他如何是”。为了获得“在”的真理,就应当抛弃一切,而仅仅借助于人的内心体验来揭示、展现和澄清人的“在”本身[57]。人们总是生活在他们所编织的意义之网的“世界图景”中(world picture)。并且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这个世界。人们为什么要旅游,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曾以“烦”来界定“此在之存在”。“烦”是人生在世的基本状态,而休闲与旅游即来源于人对烦恼的决裂,诗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57]。因此,“旅游活动是一种真正合乎人性的存在方式,人类通过它得以深刻理解自身。旅游成为了为满足人多方面需要而选择的一种诗意的行为方式和回归本体的生命状态”[58]。沿袭着海德格尔的存在论,Resinger在研究旅游“真实性”问题时指出:“所有的旅游者体验(tourists experience)包括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其真实与否是与旅游者自己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59]王宁在阐述存在主义真实性问题时也强调,旅游者追求的是真实的自我(self-authenticity)。Cohen将体验看作是人与各种“中心”(centers)之间的一种关系,体验的意义源于个人的世界观,而“中心”表现为对于特定个体而言的一种象征性终极意义(for symbolizes ultimate meaning)。从存在主义符号学的视角出发,不经旅游体验甚至是旅游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符号,人们通过它以创新探索和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旅游不仅是一种逃逸(avoid)更是一种“再创造”(recreation),使我们从枯燥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解脱出来,获得身心上的恢复。正如Pieper[60]所说:“辛劳工作,欢乐收割,假日就是可以免除像奴隶般工作的日子。”人们把目光投向旅游和休闲,在旅游中,通过体验以激发自我、认识自我,通过忘记世俗生活获得本我的回归,真正体悟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61]

结束语

细数西方旅游符号研究4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间,旅游符号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吸引物的符号化和符号消费行为。其重点讨

论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机制,旅游媒介如建构目的地的代表性文化,以及旅游者是如何追寻这些符号的等问题。作为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奠基人,MacCannell在吸收索绪尔能指与所指的随机性、Peirce解释项(interpretant)受社会文化规则的约定以及Blumer、Goffman等符号互动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旅游者、旅游景观、旅游消费进行了系统的符号学分析。其借助于“景观神圣化”“舞台化真实”以及“旅游消费的符号化”理论,对旅游者、旅游吸引物以及景观标志等之间的符号互动予以分析以理解现代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现象。沿袭着这一研究路径,研究者们分别从旅游媒介(Brown; Dann)、商品化(Boorstin;Greenwood;Cohen)等视角对旅游吸引物符号化和“非真实化”的过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了旅游符号研究第一阶段的经典代表。相较于美国学者对于符号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互动关系研究,欧洲大陆的符号学者则更加关注于现代社会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延续着福柯、Bouridieu、Baudrillard等的权力符号学观点,进入90年代后,欧洲学者的“符号权力”观被旅游符号研究不断吸收和强化。以Urry、Graburn、Nash等为代表,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于“是谁?出于什么目的?”在主导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等问题。旅游消费的符号意义和旅游符号生产消费中的不平等性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对于MacCannell提出的“舞台化真实”(staged authenticity)理论的研究也逐渐由“客观主义真实”向“建构主义真实”和“存在主义真实”转向[62]。“真实性”越来越游离于旅游客体本身而贴近“符号”的特征。研究者们不再纠结于何谓“真实”,而转向关注“对谁而言真实”“如何使之真实”等旅游符号建构和体验过程中的话语权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63-64]。在旅游符号消费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则更加关注于旅游符号生产与消费中,权力与符号的共谋过程。在此过程中,研究者们重点探讨了旅游符号消费的象征性以及后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等问题。这构成了旅游符号研究第二阶段的内容。与此同时,西方旅游符号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对旅游吸引物、旅游消费等现象的直观描述,而开始从符号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旅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论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此背景下,旅游符号体验研究成为了人们理解和描述旅游意义的一把“秘钥”。从存在主义符号学的视角出发,不仅旅游体验,旅

游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符号,人们借助于旅游以重新审视和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一方面的探讨大致构成了旅游符号第三阶段的研究内容。

作为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乃至研究范式,符号学理论直接推动了旅游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回溯旅游社会学中符号研究的发展史,如果说MacCannell那一时期还停留于旅游社会学初创期的社会学和符号学理论和方法的简单移植。旅游符号研究也仅仅关注于,旅游吸引物是如何形成的,人们为什么要旅游,为什么存在不同形式的旅游等基本问题。那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已日益走向具体化和实践化。旅游现象的符号学研究建立了与传媒、权力、民族认同、遗产等具体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正好切合社会学强调应用性,关注具体社会问题的学科特性。其本身也是旅游社会学学科发展日益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assirer E.An Essay on Man[M].Gan Yang,trans.Taipei:

Crown books co,LTD,2005:39.[欧内斯特·卡西勒.人论[M].

甘阳,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39.]

[2]Baldwin E.Introduing Cultural Studies[M].Tao Dongfeng,et

al.trans.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35-36.[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36.]

[3]Peirce C S.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Vol.5)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299-306. [4]Barthes R.Elements de Semiologie[M].Wang Dongliang,et al.

trans.Beijing: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99:25-39.[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25-39.]

[5]Geertz C.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M].NaRi Bi LI Ge,et

al.trans.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9: 103.[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03.]

[6]Leslie A W.The Culture of Science[M].Cao Jinqing,et al.trans.

Hangzhou: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88:21.[莱斯利·怀特.文化科学[M].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21.]

[7]Colton C W.Additional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view on LRT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4):552-554.

[8]Hopkins J.Signs of the post-rural:Marketing myths of a

symbolic countryside[J].Human Geography,1998,80(2):65-

81.

[9]Echmer C M.The semiotic paradigm: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1):47-57.

[10]Gong Rui.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M].Beijing:Tourism

Education Press,2011:120-121.[龚锐.旅游人类学[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20-121.]

[11]Blumer H.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69-73. [12]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Feng

Gang,tran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8:57-6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出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7-64.]

[13]MacCannell D.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M].New York:Schocken Books,1976:21-22;125-131. [14]Culler J.Semiotics of tourism[J].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1981,1(1):127-140.

[15]Urry J.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1990:78;129.

[16]Brown G.Tourism and symbolic consumption[A]//Johnson P,

Thomas B,et al.Choice and Demand in Tourism[C].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1992:102-107.

[17]Wang Ning.Tourism,modernity and the“likes and dislikes

intertwined”[J].Sociological Research,1999,(6):93-101.[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J].社会学研究,1999,(6):93-101.]

[18]Oakes T.Tourism and Modernity in China[M].London:

Routledge,2012:10-78.

[19]Neuman Y.A theory of meaning[J].Information Scienc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6,176(10):1435-1449.

[20]Boorstin D.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M].New York:Atheneum,1964:106.

[21]Hobsbawn E J.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M].Gu Hang,Pang

Guangqun,trans.Nangjing:Yilin Press,2004:128.[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M].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128.]

[22]Gottlied A.American′s vac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9):165-187.

[23]Iso-Ahola S E.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tourism

motiv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9(2):256-262.

[24]Rojek C.Ways of Escape:Modern Transformations in Leisure

and Travel[M].London:Macmillan,1993:203.

[25]Gimblett B K.Destination Culture:Tourism,Museums and

Heritage[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68.

[26]Norton A.Experiencing nature:The rep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through Safari tourism in East Africa [J].Geoforum,1996,27(3):355-373.

[27]Dann G M S.Advertising in tourism and travel:Tourism

brochures[A]//Khan M A,Olsen M D,et al.Encyclopedia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C].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3:42-51.

[28]Dann G M S.The Language of Tourism: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M].UK:CAB International,1996:68-75.

[29]Uzzell D.An alternative structuralist approach to the

psychology of tourism market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4,(11):79-99.

[30]Cohen E.Primitive and remote:Hill tribe trekking in Thailand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9,16(1):30-61.

[31]Selwyn T.Peter Pan in South-East Asia:Views from brochures

[A]//Hitchcock M,King V T,et al.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

[C].London:Routledge,1993:146-177.

[32]Chon K S,Olsen M D.Functional and symbolic congruity

approaches to consumer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 in tourism [J].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Hospitality Research,1991,(3):2-22.

[33]Herbert D.Literary places,tourism and the heritage experience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2):312-333.

[34]Yang Zhenzhi,Zou Jiyi.Tourism’s“symbolization”and

symbolized tourism:Examining tourism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emiotics′v iews[J].Tourism Tribune,2006,21(5):75-79.[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5):75-79.]

[35]Lou Lizhi.A study on symbolic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miotics[J].Seeker,2008,(10):36-37.[娄丽芝.符号经济与旅游符号开发[J].求索,2008,(10):36-37.]

[36]Campbell M.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J].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87,97(97):54.

[37]Baudrillard J.The System of Objects[M].Lin Zhiming,trans.

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1:222-223.

[让·鲍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223.]

[38]Baudrillard J.Simulacra and Simulation[M].Glaser S F,tran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122.

[39]Barthes R.Empire of Signs[M].Richard H,trans.Evanston:Th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2:78-80..

[40]Graburn N.Anthropology and the Age of Tourism[M].Zhao

Hongmei,trans.Guili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9:37-72.[纳尔逊·格雷本.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赵红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7-72.]

[41]Dobord G E.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M].Wang Zhaofeng,

trans.Nang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6:31-35.[居依·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1-35.]

[42]Baudrillar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1116700.html, Societe de Consommation[M].Liu Chengfu,

Quan Zhigang,trans.Nang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1:

57.[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2001:57.]

[43]Liu Danping.Tourist gaze:From Foucault to Urry[J].Tourism

Tribune,2007,22(6):91-95.[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22(6):91-95.]

[44]Hauteserre A M D.Politics of imaging new Caledon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2):380-402.

[45]Tuner L.The Golden Hordes: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the

Pleasure Periphery[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6: 209-212.[46]Cole S.Beyond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fic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4):943-960.

[47]Graburn N H H.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J].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83,10(1):9-33.

[48]Harrison J D.Being a Tourist:Finding Meaning in Pleasure

Travel[M].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3:14-16.

[49]Palmer C.Tourism and the symbols of identity[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3):313-321.

[50]Smith S L J.A test of Plog′s allocentric/psychocentric model:

Evidence from seven nation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0,28(4):40-43.

[51]Frow J.Tourism and the Semiotics of Nostalgia[J].October,

1991,57(57):123-151.

[52]Lodge D.Paradise News[M].New York:Penguin,1991:174-

176.

[53]Zhao Hongmei."Communitas"anthrop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tourist experience[J].Thinking,2008,34(4):44-

48.[赵红梅.也谈“Communitas”人类学视野下的一种旅游体

验[J].思想战线,2008,34(4):44-48.]

[54]Smith V.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M].

Zhang Xiaoping,He Changyi,trans.Kunming:Yunnan university press,2002:46-98.[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M].张晓萍,何昌邑,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46-

98.]

[55]Jafari J.Tourism models:The Sociocultural aspects[J].Tourism

Management,1987,18(2):151-159.

[56]Dann G M S.The Tourist as Child:Some Reflections[M].

cahiers du tourisme Seire,1989:135.

[57]Heidegger M.Being and Time[M].Oxford:Blackwell,1962:

223.

[58]Cao Shitu.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Philosophy[M].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08:201.[曹诗图.旅游哲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01.]

[59]Reisinger Y,Steiner C J.Reconceptualizing object authenticity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73.

[60]Pieper T.Festival,Leisure and Culture[M].Huang Huo,trans.

Beijing: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91:5.[约瑟夫·皮柏.节庆、休闲与文化[M].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5.] [61]Yang Zhenzhi.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J].Tourism Tribune,

2014,29(3):13-21.[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J].旅游学刊, 2014,29(3):13-21.]

[62]Ning Wang.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49-370.

[63]Olsen K.Authenticity as a concept in tourism research[J].

Tourist Studies,2002,2(2):159-182.

[64]Pearce P L,Moscardo G M.The concept of authenticity in

tourists′experiences[J].Australian and Zealand Journal of Sociology,1986,(21):121-132.

A Clue and Analysis of Tourism Semiotics in Western Research

DONG Peihai1,2,LI Wei3

(1.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aoshan university,Baoshan678000,China;

3.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Semiotics,the study of signs and symbols,is a cross-disciplinary fiel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encompassing sociology,anthropology,linguistics,psychology,and many other disciplines.Based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search,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udy of tourism symbols in the processes of tourism attraction(landscape)symbolism,tourism consumption,and tourist experience.This study summarizes three main tourism theories in Western research.Taking MacCannell s theory of sacred landscapes and tourism symbol consumption as a representative study,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symbolic objects of tourist attractions,mechanisms,and tourism media that represent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a tourist destination.Classical research in this context includes Urry’s tourist gaze theory and Gimblett’s theory of museumizing tourist destinations.In addition,Brown(Rojek, Dann,Selwyn,and Cooper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semiotics in tourism marketing.The work of Culler and Urry is summarized second,exploring tourism symbol consumption and its power mechanism, focusing on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the power inequality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Third,Heidegger’s theory of existence is summarized,which focuses on the tourism experience and the meaning of tourism.Classical research in this context includes Turner’s theory of liminality and communitas,Jafari’s springboard metaphor,and Dann’s reflections on the tourist as child.In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tourism over more than 40years,the scope of this study encompasses the main body(tourists)of tourists’experiences,tourist objects(tourism attractions),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Most American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in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symbolic meaning,whereas European studies focus more on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in the processes of tourism symbo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As a research method,semiotic analysis in tourism research provides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tourism attraction creation and symbolic features of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experiences.Therefore,symbolic meaning has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Finally,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study of Western tourism symbols not only promotes the original tourism and tourism anthropology theories of Western sociology,but also greatly expand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ourism research.This study will help to infor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for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study of tourism symbols in China and worldwide.

Keywords:the symboliza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symbolic consumption;symbolic experience

[责任编辑:刘鲁;责任校对:吴巧红]

符号学理论中的“符号”

一、什么是符号 “符号”(sign)一词渊源已久,然而它的含义却一直含混不清,甚至在经典着作家那里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古代希腊,符号就是征兆。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病人的“症候”看作符号,世称“符号学之父”。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哲学家盖伦(Galen,C.)写了一本症候学的书,名为“Semiotics”,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符号学”。此后,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gustine,A.)给了符号一个一般性的解释:“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意思是说,符号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它既是物质对象,也是心理效果。奥古斯丁的符号观,直接影响了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Locke,J.)把科学分为三种,第一二两种为物理学和伦理学,而第三种,他说“可以叫做Semiotic,就是所谓符号之学。各种符号因为大部分是文字,所以这种学问,也叫做逻辑学。”洛克的符号学说,更是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泉源。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关于“符号”的明确界说,但是古代汉字“符”确实含有“符号”的意思。所谓“符瑞”,就是指吉祥的征兆;“符节”和“符契”都是作为信物的符号;“符箓”为道教的神秘符号。先秦时期公孙龙《指物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符号学专论。在古籍《尚书》中,注释者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不仅说明了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指出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的书写符号。 “符号”作为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可以不加定义,但必须予以诠释。直到20世纪初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把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时,“符号”一词才算有了比较确定的含义,人们对于“符号”的理解逐渐趋于一致。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不是别的,而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所说的“能指”(signifier),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signified)是它所表达的概念。索绪尔把它们比作一张纸,思想(概念)是纸的正面,声音是纸的反面,它们永远处在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他还认为,这是语言符号两个最为重要的特征。索绪尔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后两个术语的好处是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至于‘符号’,如果我们认为可以满意,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去代替,日常用语没有提出任何别的术语。” 索绪尔关于符号的二元关系理论,很快地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因而也就澄清了数千年来对于“符号”一词的混乱解释。其实,符号是一种关系。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就是符号形式,亦即符号的形体;“所指”即是符号内容,也就是符号能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曰“意义”。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亦即形式和内容所构成的二元关系。 应用索绪尔二元关系的符号理论,可以很方便地解释一切符号现象,分清楚什么是符号,什么不是符号。例如中国的“龙”是符号,那种奇特的动物形象是符号的能指,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所指;恐龙时代的那些恐龙不是符号。交通路口的信号灯是符号,红灯或绿灯是能指,“禁止通行”或“允许通行”的含义是所指;家庭里用作照明的灯不是符号。“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也是一种符号,“月晕”和“础润”是能指,传达“风雨先兆”的讯息是所指。如此等等。 在索绪尔提出符号二元关系理论的同时,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harlesSandersPeirce)提出了符号的三元关系理论。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representamen)、符号对象(object)和符号解释(interpretant)的三元关系。符号形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对象就是符号形体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符号解释也称为解释项,即符号使用者对符号形体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亦即意义。在皮尔斯看来,正是这种三元关系决定了符号过程(semiosis)的本质。 应用皮尔斯三元关系的符号理论,我们也能够方便地解释所有的符号现象,分清楚什么是或者不是符号。例如商店的招牌是符号,招牌上的文字或图案是符号形体,它所指代的商店是符号对象,文字和图案所传达的讯息是符号解释。奥运会的会旗是符号,白底的五色连环图案是符号形体,它所代表的奥运会这个组织是符号对象,五环图象征五大洲的团结是符号解释。“镜花水月”也是符号,那镜中花和水中月是符号形体,为镜和水所反映的真实的花和月是符号对象,作为虚幻景象的比喻是符号解释。 既然符号有索绪尔的二元关系和皮尔斯的三元关系两种理论,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符号的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是什么关系? 当然,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说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分别提出来的,他们各自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然而由于讨论到同一对象——符号,所以彼此之间不可能各不相干。本质地说,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表述,理论上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一、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古希腊-罗马文学 中世纪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与其他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超现实、新写实、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 从西方文学史的源头——两“希”传统——说起 1 古希腊-罗马文学(世俗人本主义) 海洋文明——“原欲型文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征服 人:原欲、身体、力量、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瑞典学者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对另一方面的反映,都是摆在彼此对立面的、相互照应的镜子。” 2 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宗教人本主义) 沙漠文明——“理性型文化” 神:理性、灵魂、顺从、虔诚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顺从 3 第三传统:北部游牧民族(日耳曼、凯尔特等)旺盛的生命力、好斗性、荒诞神秘 西方文学: 智慧 仁爱 力量三位一体 思考:两希传统特质是二元对立的吗? “神”其实是人性中的理性成分,是人对人的本质理性、精神层面的更高追寻,因此“神”与“人”两个层面共同成就了完整的人,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蕴含着对立统一的二元。

两希精神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碰撞、融合与提升是理解西方文学发展脉络的关键 二、填空 1. 2.神曲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 3.原名《喜剧》,后被薄伽丘改为《神圣的喜剧》 4.荷马的史诗作品两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5.《伊利亚特》贯穿线索是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主线,奥林匹斯山诸神的斗争为副线。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6.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10.《变形记》作者卡夫卡是表现主义 11.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12. 13.希腊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后两本亡佚) 14.《美狄亚》作者欧里庇得斯 15.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21.宙斯三兄弟有宙斯波塞冬哈德斯 22.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争夺女俘、帕忒罗克洛斯之死 23. 24.《奥德修记》——“一条绳子”结构 25.卢梭:浪漫主义文学精神之父 26. 27.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28. 29. 30.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表演,又被称为“山羊之歌” 31.但丁设置的两个老师及象征维吉尔————人间、知识、理性贝娅特丽丝————天国、启示、信仰 名词解释 1. 2.哥特(Goth)的含义 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 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拱顶﹑细长柱等为特点); 3、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以神秘、恐怖、凄凉、衰败为特征); 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 5、指颜色,红与黑。 3. 荷马史诗源于民间,是希腊神话传说集大成者,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和古代史诗的楷模。

旅游景观鉴赏

旅游景观鉴赏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文化传播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黄山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高家乐 学号 专业广告学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景观赏析 指导教师朱纪广讲师 2017年10月27日

摘要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泰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壮美篇章。黄山也是着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二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生态保护完好,是中国的标志。 关键词:人文风景;四绝;怪石;云海[Click and type abstract text here.]

目录 6 6 8 9

1 引言 早就听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又经常遇到去过黄山的人讲述那里的奇景,还看到画家画的黄山,摄影家摄的黄山,黄山在我的心中就占了一个地位。五岳之尊的泰山,我曾凌绝顶,观日出。但是我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尽管随着游览的深广而多少有所修正,但毕竟还是非常美的,非常迷人的,同时具有很深的人文内涵。借此课机会,将我游览黄山的见解略表一二。 2 景观简介 黄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南部境内,有72峰,主峰海拔1864米,与、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明朝旅行家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地理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平方千米,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东起黄狮,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 缓冲区面积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黄山区、、、、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气候特征 黄山处于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局部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山顶年均降水毫米,年均雨日天,多集中于4-6月,积雪日天,雾日259天,大风天,年均温℃,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最长无雨期40天。景区林木茂密,溪瀑众多,大气质量常年保持Ⅰ级,空气日均浓度5微克/立方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长年稳定在2万个/cm3以上,有“”之称。 地质地貌

旅游景观赏析

旅游景观赏析 1.家乡有什么旅游景观?他们具有哪些旅游欣赏价值? 答:我的家乡是山西省,比较出名的旅游景观有: (1)五台山:具有独特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新生代夷平面和冰缘地貌等地质、地貌特征和佛教文化。(2)壶口瀑布:景区内地质遗迹类型齐全、遗迹清晰、规模大,也是一个人文圣地。(3)北岳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特色独具魅力。(4)云冈石窟: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一个经典之作。还有景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晋商大院、皇城相府、悬空寺、绵山等等。 2. 古建筑类型有哪些?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古建筑,就其旅游价值和欣赏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主要有宫殿建筑、民居、礼制性祭祀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军事防御体系、桥梁建筑以及古典园林等类型。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在那里有一座王家大院。 旅游价值:其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是我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是晋商大院的典范,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其特点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欣赏方法:(1)去之前先了解其建筑时代背景文化以及其功用,以及其以什么而著名,最好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去;(2)结合自己所了解最好有导游讲解来观赏 3.请以自己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为例,谈谈你欣赏到了那些旅游景观?你又是如何欣赏? 答:今年“十一”去了河南开封,我欣赏了水洗:水系、铁塔公园、大相国寺、龙亭、天波杨府、开封府、山陕甘会馆等。 水系是几个大湖组成的,其风景优美,也是开封市民晚上文化活动聚集地。 龙亭和天波杨府相邻,天波杨府是为纪念北宋爱国名将杨业而恢复的宋代古建筑群,旨在弘扬杨家将的爱国精神。而龙亭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我们还观看了上朝。 铁塔公园主要看了铁塔,铁塔以其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是开封的标志。 大相国寺、开封府、山陕甘会馆都请了导游介绍。其中山陕甘会馆整个建筑布满了砖雕、石雕、木雕,堪称会馆三绝;在开封府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大相国寺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4.对我国的自然旅游景观与人文旅游景观作评价。 答:自然旅游景观:中国横跨六个温度带以及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这些造成中国自然旅游景观资源丰富,景观特色独具魅力。 人文旅游景观:中国是人类主要发源地之一,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年以上的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历史上中国对外来文化的精髓吸收、融汇完善自己的文明等都为我们的人文旅游景观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与底蕴。

从符号学解读文字以及书法

从符号学解读文字以及书法 当艺术批评界开始把谈论符号学当作一种时髦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符号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瑞士学者索绪尔既是符号学的奠基人,又是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他提出要创建一门研究符号(希腊词是semeion)的科学:符号学,并建议把语言学当作这门一般科学的一部分[1]。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是符号中的一种,除了语言符号外,还存在大量的社会符号,如手势,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用信号等。在索绪尔之后,符号学家们不仅研究语言符号,而且也对非语言类的社会符号进行了研究,如罗兰·巴特把符号学用于服装、广告等对象,为符号学进入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范例和先导。 国内一些理论家提出,可以把符号学引入书法研究。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对于书法来说,最明显的符号莫过于书法赖以滋生的汉字系统。无论如何演变,书法的基础终归都是汉字。相对于其他的符号系统来说,文字符号恐怕是和语言的关系最为贴近的。汉代和清代的文字研究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收录了9353字,加上重文共10516字,十八世纪编撰的《康熙字典》则收录了47043字[2],可以说,古代的学者就像熟悉后院的花草一样熟悉每一个字。然而,熟悉字体、字形、字义和字音的每

一个演变,并不代表古代人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汉代学者对汉字符号作了不少理论探讨,其中最著名的是六书说,也即把汉字的构字法分析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种。但是,不管是对汉字起源的猜测,还是对汉字构造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语言的系统研究,那都还是有尾无首的。例如,要研究汉字的起源,我们必须懂得只有当某种符号用于系统地记录语言时才可把它称为文字;又如,要想研究汉字的构造,我们首先得把“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这两个层次明确地区分开来[3]。经过索绪尔等先驱的倡导,这都是现代语言学里的常识了。写作本文的目的,可以说是在中国书法界引入符号学之后,补充谈一点语言学的常识。从这些常识出发,我们或许会对书法的性质和书法的未来形成某种新的认识。 前面已经说过,索绪尔把语言学看成是符号学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不妨把研究语言符号的符号学称之为语言符号学,并把文字学也囊括在它的范围内。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索绪尔或后来的符号学家所说的符号究竟是指什么?接下来,我们还会问,语言符号的特性是什么?文字符号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西语中,和“符号”意思相近的词均不在少数,有人把symbol说成是符号学的对象,有人把sign

西方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 1.请简要分析古希腊神话的基本特征 ①希腊神话是“体系神话”(独尊的主神) ②希腊神话中神与人不仅同形,而且同性 ③在审美仪式上,希腊神话崇拜“力”(力量,技艺,智慧) ④希腊神话偶像崇拜 2.请写出古希腊神话中“俄林波斯圣山上的十二主神”的名字 神与人之父:宙斯 神后:赫拉 海神:波塞冬 冥王:哈德斯 智慧女神:雅典娜 太阳神:阿波罗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 爱与美神:阿弗洛狄忒 火神:赫淮斯托斯 战神:阿瑞斯 神使:赫尔墨斯 炉灶女神:赫斯提亚 3.请简要粉丝《伊利昂纪》中的阿基琉斯的性格特点: ?阿喀琉斯不仅是希腊名族力量与精神的体现,也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他是 欧美民族心理文化的一个缩影 ?阿喀琉斯除具有史诗英雄共同的特点:如体魄矫健、勇猛善战之外,还具有极其鲜明的 个性:强悍暴烈、凶猛可畏、坦率正直、重荣誉、讲义气、为人坦荡、爱憎分明,同时又蛮横任性、报复心强、心胸有点狭窄和自私,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但还有一颗没有完全泯灭的人性。 ?阿喀琉斯是古希腊英雄符码的形象诠释,但这一形象更动人之处在于对这种英雄符码 的解构,在于从英雄面具下隐然路出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的实质是人本主义精神 4.请简要分析《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的性格特点: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木马计的策划者,西方文学中第一个智勇双全的完人形象,在史 诗中,“诡计多端的”,“饱经风霜的”这两个修饰语表明了这个人物的特点 ?他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和回归本真的英雄 ?他足智多谋、心思缜密、善于自我的伪装,富于选择精神 ?他的内心具有强烈的主体精神,不太愿意挺贫命运火意外的偶然因素摆布,所以他坚持 不懈地努力去探索回乡之路 5.举例说明古罗马文学与希腊文学的继承关系及古罗马文学的独特贡献: ?关系:1.)古罗马文学是对希腊文学的继承。古罗马人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罗马人从 不以创造性著称,但他们特别善于几间,吸收众多外来的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体系中,而对罗马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希腊文化。2.)罗马人热衷于学习希腊文学与艺术,他们将

(完整版)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 2.把握欣赏角度选择的方式。 3.掌握观赏时机的选择方式。 4.了解欣赏景观时应从哪些方面品味其文化内涵。 5.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重点) 一、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是指游客在旅游资源中获得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2、两个层次 (1)一是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感受和知觉; (2)二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础上,得到审美的享受。 二、欣赏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一)了解景观特点: 了解景观特点包括: 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例:趵突泉的“突”字竟少了一点。“大明湖”又多一点。原来趵突泉由于当时其泉水之猛烈而把“突”字上的一点冲到了大明湖的“明”字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何如今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走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了。原来真正无蛙鸣的原因为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 2、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 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发展、高潮、结束 欣赏园林,要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才能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例:文津阁的日月同辉。 园林景观的构景手法和布局原则: (1)主配:园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 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配景,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 (2)层次:苏州园林中使用障景法和隔景法,

旅游景观赏析

第一章导论 一、人类审美感受的发生和发展 (一)人类审美感受的发生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美、审美活动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生活,就不会有人的审美活动,美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说,在人类社会之前,自然界无所谓美丑,美和审美都是伴随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呈现出相应历史形态的。 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是跟实用活动即劳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二)人类审美感受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审美历程: 对动物的审美→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风景的观赏→对荒漠、险、恶环境的追寻 二、美的一般特征 1、形象性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从事物的形式中去寻找美的最早代表。他们认为美就是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谐和适当的比例,完全可以用严格的“数”来加以表达。 2、感染性 美诉诸于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 人们到外边,欣赏高山、大海、汹涌的河流和广阔的海洋,以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这时他们会忘掉了自己。 3、社会性 美是社会的,是由人们的社会实践所规定与制约的。 4、新颖性 二、审美心理 (一)旅游审美需要 旅游审美需要即是促使人们从事旅游审美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在现代社会里,为什么人们的审美需要常常指向旅游活动,形成旅游审美需要? 1、从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对象(旅游资源)来说,旅游资源具有具有审美特征。 2、在现代社会里,高科技的生产影响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人产生崇尚自然、放松身心的需要,审美需要由此被强化。 3、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将成为现代人物质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二)审美心理建构 1、审美感知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一、单项选择 1.自然旅游资源一般指() A.山地、海景、文化艺术 B.江河、历史文化古迹、动物 C.河流、瀑布、植物 D.湖泊、泉、民族民俗 2.中国探险、登山旅游山地是() A.四姑娘山、衡山、贡嘎山 B.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公格尔峰 C.慕士塔格峰、华山、四姑娘山 D.乔戈里峰、华山、博格达峰 3.中国的花岗岩名山风景区有() A.武夷山、三清山、九华山 B.泰山、齐云山、崂山 C.华山、衡山、黄山 D.千山、雁荡山、齐云山 4.下列一组景观中,属于“黄山四绝”的是 A.巧石、奇松、温泉、瀑布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C.瀑布、云海、温泉、奇峰 D.碧水、奇峰的、温泉、云海 5.下列一组高峰中,属于黄山主峰的是() A.玉泉顶、大汉阳峰 B.天都峰、大塔山 C.玉京峰、祝融峰 D.莲花峰、光明顶 6.武陵源景区属()岩石组成的山地 A.花岗岩 B.火山岩 C.石英砂岩 D.大理石岩 E.岩溶山地 7.我国风景名山中,属于流纹岩山体的是() A.长白山 B.衡山 C.三清山 D.雁荡山 E.九寨沟 8.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称的风景名山是指() A.黄山 B.桂林山水 C.武陵源 D.庐山 E.三清山 9.长白山位于() A.黑龙江 B.辽宁 C.内蒙古 D.吉林 E.新疆 10.长白山天池属于()湖泊 A.构造湖 B.堰塞湖 C.火口湖 D.河成湖 E.冰川湖 11喀纳斯湖位于() A.西藏 B.黑龙江 C.新疆 D.青海 E.内蒙古 12.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长支流是() A.鸭绿江 B.辽河 C.松花江 D.海河 E.南溪江 13.钱塘江流经()

从符号学视角解读《意志的胜利》

从符号学视角解读《意志的胜利》 [摘要] 著名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意志的胜利》是一部记录1934年在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代表大会的纪录片。从电影文本和叙事方式的角度来看,此片反复运用大量的象征符号,使意象叠加、强化,以突出神圣的仪式感。这些符号被放置在早已设定的程式里来传递两个意象:希特勒和仪式。 [关键词] 符号希特勒仪式 片子一开始便出现了一架德国军用机,它呼啸着穿过浓密的云层,前行。接着,机身被隐去,我们看的是无边无际沉重的云层。云层是导演给出的第一个重要的符号。那些云朵是大块的、厚压的、阴暗的,带有强烈的隐喻色彩。我们不禁要问,影片的开始为什么要拍摄飞机穿越云层?云这一意象代表着什么?我们能从这一隐晦的符号中添加哪些所指,导演要为其赋予哪些引申意义?这是民族的压迫与苦难的体现?是前进中的压抑与迷茫?是民族命运的个人内化而使得内心力量的积聚与喷发?还是这些云朵仿佛战争中炸弹爆炸的瞬间?当飞机穿越云层后,我们又能看到什么?那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导演运用厚密的云层这个符号以及飞机穿越云层这一幅幅动态画面一开场便交待了那一个特定的时代多义而矛盾的现实场景和内心场景。 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罗兰·巴特认为符号的引申意指直接将我们带入意识形态领域,即所谓的从社会的某一个立场或一系列厉害关系角度所描绘的世界观,引申意义是大众媒体用以传播意识形态意义的主要渠道。 这个片子的开场便有了一个暧昧多义的引申意指。接下来的镜头,使得我们开始的一连串的疑惑有了最明晰的答案。飞机开始俯冲,镜头转向上万欢呼的人群,他们迷狂、热切,做着纳粹的经典手势,着魔般,全身充溢着无法遏制的能量。他们在热盼着什么?期渴着什么? 接下来,镜头开始飞速移动,从一张张脸庞掠过,从一只只高擎的手臂掠过。个人的特征开始快速的消退,混入集体的狂欢之中。人们的动作表情是如此的协调一致,以至于我们再也记不清其中任何一个人。我们看到的是一片人海。众人中的个人形象、意志、力量、作用逐渐消退,变得无关紧要。最后随着镜头的拉远,幻化成一个背景,最终幻化为一种热烈气氛。这一刻,希特勒从飞机中走出,仿佛上帝降临人间。自下而上的仰视镜头无与伦比的刻画着他的高大形象。他就是救世主!他就是带领这些人们走出阴暗云层的摩西! 从飞机——云层——人群——希特勒,这一联串的符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引申意指——一个神话意象:“上帝降临”。罗兰·巴特认为:“引申意指是锁定和封冻直接意指的。引申意指通过将某一个单一并通常看来具有意识形态的所指附加在第一个符号之上,使得第一个符号的意义变得枯竭。”简而言之,引申意义的作用是凝固一个符号的意义,经过电影和电视的多次重复而变得广为人知。从飞机到希特勒,这些符号的引申意也最终被固定了下来。最开始我们单一符号的暧

旅游景点赏析

河北科技学院 公共选修课试题及答卷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会计学 姓名 董巧兵 学 号 B123028044 考试课程名称 旅游景观分类赏析 授课时间 2014—2015学年度 1 学期 周学时数 32 学分数 2 评 语 考核论题* 《XX 旅游景观的观赏价值》 成绩 平时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考试成绩 总评成绩 注:1、本封面由任课教师填写,并与考试试题、答卷一起装订,写完评语后二周内交教务处。 2、*栏,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综合考试可不填。 3、公共选修课课程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计分。 4、考试答题一律使用教务处统一印刷的“公共选修课考试答题纸”。 5、论文格式:论文题目字体用宋体,字号用小二号,居中; 正文字体用宋体,字号用小四号,行距为1.5倍行距

河北科技学院公共选修课考试答题纸 论述题: 学习了《旅游景观分类赏析》课程后,你认为人文旅游景观包括哪些?结合课程中所介绍的人文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及欣赏意义,谈一谈如何赏析人文旅游景观? 请根据以上问题以《XX旅游景观的观赏价值》为题,写一篇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注:XX为旅游景观名称,任选一个讲述过的人文旅游景观进行论述)

苏州园林旅游景观的观赏价值 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与“苏州园林”并驾齐名的苏州风景名胜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

电影创作中的符号学解读

电影创作中的符号学解读 2008年7月在奥运前的电影档上,由派拉蒙、梦工场动画出品的电影《功夫熊猫》,以其中国特色的幽默、3D动画制作精良、诸多一线好莱坞影星参与配音火爆全球。 据影片发行方华夏公司消息,《功夫熊猫》七月份上映3周累计总票房超过1.35亿人民币,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功夫熊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不仅在中国,在欧洲、美洲同样取得了傲人的票房成绩。 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屡试不爽的功夫题材,博大精深的东方元素让这只长的有点怪怪的肥胖的熊猫红遍了全球。 其实在这部影片中,无处不在地彰显着中国元素同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加上对普世价值观的妙用,通吃了东西方观众。 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功夫熊猫》的成功之处以及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特点。 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i)是从符号系统对意义的社会性生成所做的研究。

它是一种理论取向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 符号学力图揭示与分析意义是如何产生于符号系统所具有的结构性关系,而非产生于看似由符号天然描绘的外在现实。 同时,符号学也总是致力于将意义的生成同其他类型的社会性生成和社会关系相联系。按照费斯克的“三个文本理论”,屏幕上首先应该有一个基本文本。“文本是一个(一套)具有独立意义的符号或符号集成”,而《功夫熊猫》恰恰就是东西文化符号集合体。 1《功夫熊猫》以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外包装 电影采用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背景、音乐、龙图腾、五种拳法、焰火、中国古老建筑、包子、面条,当然也包括用中国的国宝熊猫作主角和用功夫做卖点的设定本身都是影片的中国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的使用会给人一种十分强烈的错觉,认为这是一个生长在中国的中国人拍的故事。中国的背景给了中国观众无比的亲切感,甚至是一种文化的自豪感,但是对于外国观众来说,功夫和神秘的中国文化才是最大的卖点,加之影片在奥运之前上映,更是加速了对神秘的向往。 在影片的环境设置上,影片的场景十分的唯美,而其中主要场景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与代表作品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与代表作品 导言 作品选读这门课程主要选择外国文学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分析它们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及其对后世的文学文化影响,由此以点带面,让大家对外国文学发展的概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大三分班后,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会开设专业性更强的《外国文学史》,与历史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讲,更为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 两点要求: 尽量多看作品。听老师介绍与亲自看原著得到的感受是两码事,既然是作品选读课,希望能尽可能多去阅读作品,学习这门课程才真正有收获。 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多思考,多交流讨论,多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西方文学 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文学经历了各种文学思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个时期文学思潮的艺术风格与文学追求又与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相联系。我们将通过学习每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体会这些思潮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处的那些时代。最终通过一部部作品串联起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已出现了各种文学体裁,其中成就最大的是神话、史诗和悲剧。14-17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17世纪出现古典主义文学,崇尚理性。18世纪欧洲兴起启蒙运动,其中的启蒙文学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之后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19世纪欧美社会剧烈变动,同时出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时代,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人们的精神危机,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相继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文学的面貌,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导学案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附答案)

课题: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2) 编写人: 审核组长: 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幸运是一种开始,从挥洒汗水起步,让梦想自信飞翔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旅游景观的欣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学会欣赏旅游景观。 【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 重点知识:抓住景观特点 难点知识:运用资料,描述旅游景观的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使用说明】 1. 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合作探究;独立完成学以致用,合作交流后纠错并标记。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三 抓住景观特色 1.观赏前: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________________,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景观形成的?________,以及景观的?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 2.观赏时:建筑、园林的结构布局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一般分为?________、发展、○21________、结束等景区,在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 知识点四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22________、○23______,并突出○24_____的作用。 2.人文景观: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25________,用“虽由人作,○26____________”这一基本原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 3.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的人们与○27________和谐相处的结果。 知识点五 以情观景 1.○28________________。2.○29________________。 3.移情于景,○30________________。4.登山涉水,○31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2.读教材图3.17“北方的园林建筑”和图3.18“江南的园林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两种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各有什么突出特点? (2)上述景观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条件有何联系?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

旅游景观的欣赏(附答案)

第3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是描述自然景观的 A.形象美B.动态美C.色彩美D.朦胧美 1.A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 2.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D.朦胧美 2.D在细雨中,西湖像美女一样穿上一层薄纱,具有特殊的魅力,体现了一种朦胧美。 3.桂林山水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主要在于它的 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D.听觉美 3.A桂林山水是地质地貌与水域风光相结合的自然景观,其美感主要表现为山水组合的形象美。 4.下列自然景观与其观赏要领,对应正确的是 A.黄果树瀑布——选择观赏位置B.武陵源峰群——把握观赏时机 C.敦煌壁画——选择观赏角度D.华山——充分享受人文景观的魅力 4.A武陵源峰群应该远眺,敦煌壁画应选择近观,华山应该享受其雄、奇、险、峻的特点。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⑤人工美 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5.D“黄”“翠”“白”“青”等词描绘色彩美,“鸣”“上”“含”“泊”等词反映动态美,“鸣”表达声音美,整首诗的意境反映了大自然的形象美。 6.关于我国园林的正确叙述是 A.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B.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采用不对称的均衡布局 C.北方皇家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一切都按严格的数学法则进行布局;江南园林规模宏大,布局方式与皇家园林基本相同 D.北方皇家园林显示皇权追求荣华富贵的心理需要,江南园林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6.D联系南北方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分析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在规模大小、色彩浓淡等方面的差别。 7.下面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7.D根据等高线特点判断,d图中寺庙位于周高中低的谷地中。 8.观赏青海湖的候鸟,需要

中国旅游景观赏析 论文

中国旅游景观赏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晏殊20124045 1中国旅游景观的总体特征? 答:我国旅游景观的总体特征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在之上建造的,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 2如何体现山岳景观在我国旅游景观中的重要性? 答:山,通常是指由土石构成的显著高出地表的部分。我国把海拔500米以上的由土石构成的地表突起物称为山地,海拔500米以下的称为丘陵。岳,通常指高大的山,如五岳。山岳,是对山地的通称,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貌类型。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河南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6.6﹪,若再加上丘陵面积,可达44.6﹪。山岳景观也叫山地景观,是指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山地。在世界上,山地很多,面积很大,但并非都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因此,山地与山岳景观(山地景观)的概念是不同的,而山地景观与山岳景观的含义基本是相通的。 山岳景观既是自然风景的基本类型之一,也是与其他造景要素相结合构成综合美景的要素之一。如山与水结合形成的山水美景、

山与林结合形成的山林美景、山与建筑和文化结合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山水”基本就是“旅游”的代名词。过去,人们往往把旅游活动称作“游山玩水”。由此可见,中国的山岳景观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岳是构成风景的基本要素,是造景、育景的舞台和骨架,也是其它风景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借景。有些山地如嵩山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被中外地质学家公认为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地壳构造运动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还有些山地如嵩山、太行山、王屋山、鸡公山、龙门山等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被人们誉之为“历史文化宝库”。所以,山岳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请介绍四种我国著名水体景观? 答:(1)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2)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 (3)淮河: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

(完整版)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征,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2.理解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 难点:各景区的形成原因 教具准备:风景图片、自制图片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观特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1)奇松 妙佳境。 探究活动:分析黄山松之奇与哪些生存环境特点有关?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以下知识: 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2)怪石 怪石成因:首先是黄山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岩体坚硬,但垂直节理发育,表面易发生球状风化;其次是旅游者的观赏角度和站位的不同,使之步移景异,妙趣横生。 (3)云海 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构成了一幅朦胧美的画卷,美在天边、美在眼前。 探究活动:分析黄山多云海的形成原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