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浅析盐津县中小学教师流失现状及对策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以优师为本,教师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系列的体制改革的不完善,特别是教育领域的诸多缺陷,盐津教师大量流失已成为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教育机会均等是人类公平之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大量流失,严重阻碍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教育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对待这样的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又要加以客观对待。针对盐津县教师队伍流失的无序和失衡,我们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稳定盐津教师队伍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盐津县中小学教师流失现状及对策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稳定教师队伍,培养优质教师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等各面原因,目前教师大量流失的现状也成为令大众焦虑的问题,尤其像盐津这样的贫困地区的流失更为严峻。长期以来,教育局在引进大批优秀教师的同时,也通过“特岗”大量招聘,可还是出现多数学校教师紧缺,用人紧张现象。这严重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待这样的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又要加以客观对待。造成盐津县教师大量流失的因素既有二元经济社会以及制度上的不合理,也有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针对这样的现状和因素,一方面,要正视现实,寻求变革,加大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要大胆打破现在的办学体系与教师管理制度,切实改变贫困地区的教师流失现状。本文试图从教师流失的现状、原因、后果等方面展开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稳定教师队伍,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做一个符合实际的构想。

二、国内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

所谓中小学教师,包括县、乡(镇)、村一级的中小学校,本文所指的教师流失不仅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公立学校,也包括还未进入义务阶段的高中阶段公立学校的所有教师。

(二)教师流失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们对职业的选择都是向着待遇出发,原来的择业观也不被现代人所青睐,过去人们都觉得教师受人尊敬,社会地位高。而如今人们择业都不去为之所动,选择职业时不倾向老师,即使在位的老师,也因为各种原因离职。因此,教师流失现象加剧,严重阻碍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教师流失概念的清晰界定,相关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表述。本文所指的教师流失,主要指盐津县中小学教师彻底离开教育岗位进入其他劳动领域的情况和教师从劣势学校或地区单位流入优势学校和地区的相对流失而引发教师紧缺、师资力量不断削弱的现象。

三、特定研究区域概况

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边缘与四川交界处,地处东经104度00’一104度2’、北纬27度49’一28度24’之间。东北与四川筠连、高县、宜宾三县接壤,南靠彝良县,西北与大关、永善、腰江三县毗邻,北与水富县联界。县城盐井镇南距省会昆明市650公里,距昭通行署驻地昭通市145公里。盐津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2263米,最低海拔330米,山势以高中山为主,呈南高北低状,地形险峻、山势徒峭、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湿润、寒冷。就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人们的居住条件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县城只能沿着河修建,狭长且闭塞。县城两面都是高山,一遇地震、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人们的生活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曾好几次因为泥石流摧毁了居民的房子,失去了生命。再者是大部分的高海拔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且冬季非常寒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

长期以来,盐津县中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差,生活环境艰苦,新教师不愿去,老教师想办法离开。如何稳定盐津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个难题。

第二章盐津县中小学教师流失现状

一、盐津县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改革,不断制定并完善新的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加教师进修机会,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农村办学条件等。盐津县人民政府也立足现实,夯实基础。2013年,办学条件有新改善。

争取上级投入5774.41万元,拟建校舍38445平方米,改建校舍5823平方米。推进24个在建项目建设,涉及面积31977平方米,新启动学校建设项目52个,建筑面积55899平方米,年内完工校舍46068平方米,完成投资3515万元。继续实施“薄改计划”教育装备项目,年内共配发各学科仪器设备276套,图书152000册,电子白板教学多媒体248套,价值1298万元。自2010年以来,共招录特岗教师484人,同时也通过直接校园招聘、事业单位等考试招聘大批教师。覆盖盐津县十个镇的所有中小学。

虽然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暂时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由于教师压力大、社会地位低、教学条件艰苦等诸多因素不想从教,因此,教师工作经历不集中,大多数教师不想在教育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而是除了上班时间就挖空心思发展副业。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够重视。学习氛围不浓厚。再者,由于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好的生源也不断流失。从而引发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的循环。

二、盐津县中小学教师流失现状

农村教师流失成为严重的问题,特别像盐津县这样的贫困地区,大量中小学教师的流失,加剧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短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种低迷状态,严重阻碍该地区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盐津县中小学教师流失类型

1、职业外流失。通过考研、考研或者其他方式离开教育岗位,他们这一类相对年轻,大都是35岁以下,他们年轻力胜,上进心比较强,再加上机遇良好,通过自己的努力转行相对容易,一般来说,他们因为因为年龄差距小,教学理念也比较新颖,往往更受学生欢迎。授课效果较好,这一群体成规模低离开的确是很遗憾的事。

2、职业内流失。即通过调动到更好的地方任教,这里的“调动”是单向性的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条件差的转向条件优越的地方。每个老师都想往城市调职,除了工资、住房上的诱惑外,子女教育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方面。①

3、内部流失。教学好的教师总会受到优待,优待的办法往往是行政职务的上的升迁,随着他们职位的逐步升迁,教学课时就会相应减少。甚至有些根本不用上课。这样一直循环,也是部分教师流失的原因。

(二)盐津县中小学教师流失特征

(1)流失现象严重,流失率逐年上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盐津县从2004年到2010年期间,共流出教师317人,流失率达20。01%,其中,男教师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六年①李迎超.临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

间流失216人,女教师次之,流失人数为99人。每年都有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流失,而且成上升趋势。

(2)语文、政治、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师流失多

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科目,作为学习送升学率和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往往比其他学科更受重视。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中,这几门学科的成绩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教学质量。而且城镇中小学更愿意吸收农村学校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所以这三门学科的教师容易流失。

而政治虽然没语数外那么受重视,对政治教师的专业要求也不那么高。然后政治教师在从政方面却占了很大的优势,很多教师都走上了公务员之路。很多事业单位也喜欢政治教师,因为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优越的政治头脑,擅长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政治教师大都改行,从而转向从政方面工作。语文教师也因为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很多都由于政府机关、各广播媒体此类人才的缺失,转向了这一领域。

(3)学历高、优秀的教师更容易缺失。

在盐津县的一些农村地区,有一部分学历较高且阅历比较丰富的优秀教师。但是他们并没有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理想,留在农村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只是暂时的体验生活或者为转入城市做准备。

总之,教师流失问题在盐津县是很普遍且持久的现象。流失的大多数是青年而且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且流失专业也比较集中,他们都学有专长,是学校重点培养的教学的顶梁柱,学校为他们的成长付出很多的心血,他们的流失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损失。

三、中小学教师流失状况的严重后果

(一)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师不稳定,则教学不稳定,多少年来,盐津县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徘徊不前。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小学的代课教师竟然是初中毕业且在校期间学习很不好的差生。盐津县教师待遇差、任务重,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有的教师不得不下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长此以往,许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无法专心教学,从而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二)加剧输出地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盐津县中小学教师的大量流失,必然对整个教学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有些甚至直接导致教学工作的中断。比如盐津县某中学一名高三的语文教师,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申请辞职后,学校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继任教师。致使学生语文成绩直线

下降,对整个班的教学工作、学生的成长都是一种不可低估的伤害。

(三)造成教师素质整体下降,结构不合理

盐津县每年都通过直接招聘、特岗招聘、事业单位三维等方式大规模招生,但是师资力量还是面临不足的困境,因为在扩招的同时,原有的人才也陆续的离职。这样引进与流失的无限循环。教师整体素质下降,结构也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原因在于,新来的教师虽然也在不断地积极进取,不断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教育学生,但还是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刚踏上教师之路的新老师,都是出乎毛驴,虽然满腹的理论知识,却在把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缺少实践经验,对于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还不够熟练。再加之,优秀教师的不断流失,学校也缺乏好的引导者,大多数新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历练。这也从整体上降低了教师素质。

教师离职,流向城市、重点院校、事业单位等,学校人才缺失,特别是语、数、外、政治等教师离职。学校无法立即找到填充。所以就导致了教师所任教与专业错位,学科之间存在交叉,这样教师部分教师不能体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专业性,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不精,这样的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教师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四)加大城镇与乡村,普通与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

1、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普通院校的教师流向重点院校。使得城镇与乡村,普通与重点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严重失衡,城镇学校,重点院校通过不断引进人才,优化管理模式,教学水平日渐提高。而农村却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管理模式科学的教师的缺位,年轻教师不断补充,使得学校人才越来越缺乏,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城镇与乡村,普通与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

2、生源的大量流失。教师流失导致大量生源转学或辍学。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也因此受影响。因为教师的流失导致的教师短缺,最直接的后果是学生没有专业教师上课甚至没有教师上课,或者因为教师更换太快,学生无法适应。从长远来看,教师流失的后果将影响学校无法正常运行,学生无法安心学习。部分学生选择转学、辍学。

(五)阻碍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必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社会的和谐稳定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就要突出抓文化建设。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主义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而盐津县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县城,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

原因及政府的舒服等影响,大量教师流失,教学质量整体下降。大量学生辍学外出打工,一些回家种地,而有些沦为街头地痞,整天打架斗殴。整个环境弥漫了不和谐的因素,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整天攀比,而家庭不好的就外出干苦力挣钱养家。民风民俗极差,这一切都源于民众受教育太少,步入社会太早。这样的情形如果不能得到缓解,对于和谐盐津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影响,而盐津的不和谐之风会逐步蔓延到其他地方,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第三章影响盐津县教师流失的因素

导致盐津县教师流失队伍不稳、流失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城乡经济差异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资本稀缺,为了保障重工业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套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体制”。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发展战略的城市化偏向,导致现代化地区与传统地区已有的“二元结构”愈发两级分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城乡差别的扩大化和城乡关系的恶化。在云南地区城乡差距表现的非常突出,农村发展“边缘化”,伴随的是农村教育“边缘化”。这种边缘化,不但加剧了云南省原有的乡村教育的弱势,使得乡村教育地位下降,同时,教育地位的下降,导致教学投入的减少,教学资源相对落后,这对于教师选择工作环境有较大影响

二、相关政策不完善

(一)特岗政策存在缺陷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色岗位计划,对于营造轻松。和谐。向上的特岗教师事业生态发展环境,弥补农村教师不足、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特岗教师缓解了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师资总量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特岗改善了农村教师学科结构,为开足中小学课程提供了条件。&&&&&&但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在引进教师的同时,也是导致教师大量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1、招聘条件过低。

昭通市特岗教师招聘的对象要求较低。,中学限本科且专业对口,而小学招聘只要专科或者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生也可以报考。这些招聘来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专业素养缺乏,虽然入职之前都会组织培训,但是时间较短、培训的内容大都比较空泛。这样的结果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他们日后发展。而且由于教师各方那经验

的不足,加重了他们工作中的压力,以致最后讨厌从教,三年满后忙着另寻工作甚至有些宁愿交违约金也要转行。

2、考核方式单一

昭通市特岗教师招聘实施笔试与面试结合的考核制度。基本上保证了招聘的公平、公正。但是面试大都是围绕单一的说课、讲课,没有考查特岗教师的适应生活的能力,很多老师去到工作岗位根本无法适应山区的生活,条件艰苦使他们无法安心工作,选择特岗只是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然后不停地寻找新的契机,这也成为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一个原因。

(二)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1、教师待遇低。教师的待遇政策:“人们认为教师是一个奉献的群体”,总觉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应该要求太高的物质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缺乏科学认识。其实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地机械式劳动,教师的劳动应该是脑力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劳动。但人们在制定教育待遇政策时,往往低估了教师的劳动价值。其次,教师从事的也是一种社会劳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社会价值。人们只关注教师的高层次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严重忽视教师的工资待遇。

2、除了教师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外,分配制度还存在一定问题。只要是进入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按照相关规定按月领工资,这样保证了教师收入的稳定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因为有些教师工作能力较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但是他们也只能按学校安排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有些教师,工作能力较弱,在同等条件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存在一定困难,甚至完成了效果也不那么理想,而他们却享受着同等的待遇。这就意味着,部分教师无法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教师专业自主权受限制

所谓教师专业自主权就是教师在工作中根据专业素养,在执行学生所认同的任务时,享有沟通协调,以及专业选择自由的职权。“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与专业特性紧密相关,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包括教学辅助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教育行政人员和其它的工勤人员。而从公立学校外部管理体制来看,学校所需要的资源都是由所在地的政府配置的,而且这种资源配置是建立在原有的上下级管理与被管理的服从体制基础框架内,虽然看起来教育经费增加,但实际却是学校办学自主权削弱了。因此,现在我们看各地中小学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系,是很直接的服从关系,管理体制的僵化,留给学校的自主权还有多少?再者,学校没有一个独立法人实体自主发展,仍然在计划经济里挣扎,很多繁琐的日常工作本质上都不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种督

导、检查、评估。这样看来,基层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空间少之又少。教师自主权的缺失,使得教师在其工作岗位只能按部就班,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慢慢地,教书便成为一门索然无味的功课。因此,教师专业自主权受限也是教师离开教师岗位的主要原因。

三、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教师的管理政策:教师管理的内部政策不佳,在教师管理上我国要求的是走向规范化。但在制定教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在教师选聘和任用、对教师的考核、奖惩及教师的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思考;教师管理的外部政策不合理,学校管理对教师缺乏民主性等。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尚未形成。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奖晋级等方面,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现象还比较严重。而在政绩考核上,大多数学校一贯坚持学生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而对于教师其他方面的成就却关注甚少。造成教师心理严重失衡,对于教师安心工作造成诸多困扰。

四、自然环境恶劣

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文化活动的客观因素,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则是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客观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建设和改善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盐津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交通通达性差,其中山地丘陵的面积占94%,坝子面积仅占6%。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大造成人口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利,导致学校布点和学生上学难度加大;地域偏僻和封闭,交通不发达造成信息传播不畅通;由于经济落后、地貌特殊,造成交通不便,增加了教育投资的成本。而这些也是造成教师工作不方便、生活条件艰苦的的重要因素,从而也更加坚定了教师离开的信念。

五、教师价值观念转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的神圣,教师的光荣,使很多人愿意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而尽力工作。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的发生改变,人们更加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社会分工、职业、职业认同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专业人员不仅意味着较高的市场回报,还意味着专门的职业训练、长期稳定的职业声望以及由此形成的一定的封闭性。从这个角度看掌握职业技能只是职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从社会各个职业的横向比较看,教师职业所持有的优越感也是职业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

着从事该职业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报酬,同时还能带来精神回报。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指数不断提高,使得教师的工资上升速度远远跟不上物价的步伐。教师的收入远比其他行业低,而工作量却远比其他行业大。教师社会认同感逐步降低,工资一直低的处境使得教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仅要解决住房、孩子上学、照顾老人、个人发展等生活问题,,还要承受外界压力。如和周围人相比,社会地位“明高暗低”,一无权、二无钱、干什么都要去求别人,社会的分配不公,脑体倒挂,使他们的热情逐渐冷却,人心思走。③再者,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也成为一种时髦,永远只教书当个穷教师仿佛是无能的体现,大多数人以收入定位能力使得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些因素促成了教师价值观念的转变,他们顺应历史的潮流,不再把“教书育人”看做如此神圣的职业。

·第四章稳定盐津县教师队伍的策略

一、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要稳定盐津教师队伍,必须从盐津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区域内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同时,努力发展当地经济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教育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增加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补贴。提高教师待遇,逐步改善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实现区域教育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②王鹏.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③王明涛董汴菊.高校教师队伍的流失及从事第二职业的动因和对策[J].郑州工学院高教室.1994(01)

二、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各方面教学政策

(一)规范特岗招聘制度

1、建立严格的特岗教师招聘所学专业与报考学科一致的标准

特岗教师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特岗计划政策的方向与目标。针对目前云南省小中学特岗教师招聘报考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现象,特岗计划相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严格的特岗教师招聘所学专业与报考学科一致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特岗教师踏上快速发展的成长之路。

2、推进特岗政策实施的质量化和标准化建设

由于一些招聘的特岗教师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复杂,教师专业性不高使得往后的工作有较多困难,所以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门有必要努力促进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型。④目前,昭通市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时间为一周。除去报道、开学典礼及结业考试等时间,真正用于培训的时间只有四五天。如此短的时间的确很难保证培训时间。因此,笔者希望可以延长培训时间,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核。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学会把所学知识更好的传达给学生。只有提高岗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为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奠基。

(二)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1、教师工资收入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体现,也是生存资料的物质承担着。因此,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的政策倾斜力度,做好农村地区教师的补偿性机制。盐津县自然条件差,经济贫困落后,再加之交通通达性差,如果以同等工资水平待遇来说,很少教师愿意到贫困落后地区服务。因次,对偏远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要让农村的教师薪水高于城市教师的薪水。其中,教师的津贴是教师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要加大他们的津贴水平,为贫困地区的教师在物质上保驾护航。确保有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愿意到贫困落后的农村和民族地区服务。

④金东海安亚萍蘭海沣.特岗计划政策满意度分析与改进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01)

2、适当改革分配制度,在合理范围内也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现在的公立学校大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安排课时,老师每天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领取相应的工资。如果改革分配制度,把“多劳多得”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承担与自己能力相符合的工作任务,再根据教学成果综合。以此来确定教师工资,这样可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喜爱这个职业的教师来说,在实现自身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压力大的矛盾。由此提高教师职业吸附力,稳定教师队伍。

三、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民主、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

尽管近年来教育部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在校内管理体制、后勤服务、教育教学以及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但从实行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政府应强化自身责任,建立民主、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首先,要完善和实施以绩效评价为中心的正确考察、评定与认可。一方面,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性的价值理念,对老师的考核应把奖惩和促进教师发展结合起来,尊重、信任、关心教师的成长,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免职业倦怠的形成;另一方面,设置全面、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在设置教师业绩评价指标的同时,要避免把学生成绩作为最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不能全部依靠学生的评价,要做到:既能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又能考评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既要考察教师的教学内容,又要考评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课堂氛围等,只有多方位的考察,才能形成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样使得那些业绩突出、能力较强的教师体验到有成就和受尊重的愉悦,从而增强其工作满意度。有利于学校营造选聘、使用、留住优秀教师的良好环境。

对于学校管理民主性缺乏的问题,应改革校长任用制度,倡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委任制作为选拔校长的方式,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层层审批委任职务,这种体制存在着先天的巨大缺陷,由于学校的一切事物由校长决定,教师无法左右,这种形势之下使得真正从事于教育事业的广大职工心存怨恨。所以,要留住教师,就得改革教育体制总小学的校长选拔制度,选择校内真正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同时,要健全校长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对于学校的发展和运行,鼓励教职工积极献言献策。

四、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善落后地区办学条件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差距过大已成为教师大量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为次,国家应尽快起草并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我国的实际,内容可以包括: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工资标准;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场地、校舍、建筑物、骄傲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等具

体标准);保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云南省应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推动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遏制当前中小学办学两级分化,一些学校超豪华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而另一些地区和学校则基本的教学设备都不达标,教师由此形成强烈的落差感,同时落后的教学设备给教师正常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改善落后的办学条件,给教师教学创造相对优越的环境,从而平复教师不安的落差感。

五、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盐津县自然条件差,经济贫困落后,再加之交通通达性差,如果以同等工资水平待遇来说,很少教师愿意到贫困落后地区服务。因次,对偏远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要让农村的教师薪水高于城市教师的薪水。其中,教师的津贴是教师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要加大他们的津贴水平,为贫困地区的教师在物质上保驾护航。确保有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愿意到贫困落后的农村和民族地区服务。

学校行政人员要转变观念、切实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改变工作态度,提高管理水平,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工作氛围。其次,学校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待遇。要让广大教师有存在感,为自己所选职业满意并有自豪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