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证体会_韦莉莉

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证体会_韦莉莉

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证体会_韦莉莉

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证体会

韦莉莉卢金景许毅强

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浙江东阳322100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铺灸疗法临证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是一组多基因遗传病、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铺灸疗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操作方法和临证体会总结如下。

1铺灸疗法简介

传统铺灸又称“长蛇灸”、“督灸”,源于隔物灸,是针灸工作者从民间疗法中总结出来的。因在施灸时沿脊柱铺敷药物、姜、蒜泥,形如长蛇而得名。其铺灸面广、火力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可及。施灸部位为脊柱督脉和膀胱经循行部位,督脉为“阳脉之海”,膀胱经为“六经籓篱”,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均位于膀胱经第一线,铺灸该部位,能起到温补督脉、强壮真元、温通气血、调节脏腑的作用。

2铺灸具体操作

治疗时间:以农历三伏天,天气晴朗,气温高,中午为佳。取穴:督脉大椎穴至长强穴止。敷料:斑麝粉(麝香50%、斑蝥粉20%、丁香和肉桂各15%的比例混匀装瓶,密封备用)1 2g,去皮紫皮大蒜500 1500g,陈艾绒200 300g。操作:患者俯卧并裸露背部,在所取穴位作常规消毒,涂上蒜汁,脊柱正中线撒上斑麝粉,铺上纱布,在纱布上铺5.0cm 宽,2.5cm高的蒜泥,蒜泥条上铺3.0cm宽、2.5cm 高的艾绒,下宽上尖,形成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艾炷1条。施灸时,点燃整条艾炷的头、身、尾,让其自然烧灼,燃尽后压平艾灰,继续铺艾绒施灸。一般灸二三壮,患者口腔中有蒜味为宜。灸毕移去蒜泥、艾灰,用温水毛巾轻轻擦干药末。患者当晚可起水泡,第3天用1次性注射器针头引流水泡,护理创面,直至结痂脱落。上述治疗1年1次为1个疗程,一般要求完成3个疗程。

3典型病例

李某,男,42岁。2年前出现反复的腰腿痛和晨僵现象,症状严重时,难以转动腰腿。服止痛药和针刺、推拿治疗效果欠佳。后查HLAB27阳性,骨盆片示双侧骶髂线表现为三级,存在侵蚀、硬化、关节间隙狭窄,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予柳氮磺吡啶和美洛昔康、白芍总苷治疗,服药后出现恶心、厌食、胃痛等症状,服药月余查肝功能,谷氨酰转肽酶(GTP)超过1000U/L,即住院护肝治疗。由于对上述不良反应明显,故要求铺灸治疗。2008年三伏天接受第1次铺灸,灸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平素劳累或天凉变化诱发痛作,服美洛昔康即可得到控制。后连续铺灸3年。治疗后随访,患者症状基本控制,复查腰椎CT 和骨盆片,骶髂关节面受损程度与前基本相同,无明显进展。平时偶有疼痛发作,针刺治疗即可缓解。

4临证体会

我们根据随访情况以及治疗中的体会,对铺灸治疗操作、灸量控制及疗效提升等方面做了一些总结。

4.1蒜泥的制作:传统手工捣砸的蒜泥大小不均,影响热量渗透。我们采用榨汁机榨蒜泥,纱布滤汁,蒜泥的湿度和均匀度可控,使艾绒热量传导更均匀。

4.2纱布的运用:传统铺灸采用桃花纸作为皮肤与药物之间的铺垫物,桃花纸难以获取,我们曾用卫生纸替代,但由于蒜汁水湿易致纸质破损,在处理艾灰时,会导残存艾火引燃纸张烫伤皮肤。最终选择纱布作为铺垫物,可以有效避免破损和烫伤事件的发生。

4.3灸泡的控制:灸泡形成的主要受患者皮肤的敏感度和艾灸温度的影响。腠理疏松,皮薄肉细的较敏感,肌肤致密,皮厚肉坚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对耐热较差的患者,可以通过加厚大蒜泥条的厚度减小艾灸条柱的大小来调控温度。灸泡直径约2厘米左右为佳,灸泡破损后的创面较易处理。大椎处和腰骶部软组织相对比较薄,容易出大灸泡,蒜泥条的厚度可相对加厚。施灸后的水泡约2周可愈合,不会留瘢痕,短期内有色素沉着,不影响皮肤功能。施灸后注意皮肤清洁护理,并将皮损和预后情况告知患者,解除顾虑。

4.4远期疗效观察:根据笔者临床观察,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坚持两个疗程,能有效控制病情;完成3个疗程治疗,长期疗效较好,症状缓解明显,病情更为稳定。最显著的变化是,铺灸治疗后,原来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反应性差的患者,治疗反应性能得到明显增高,临床疗效大幅提升。

收稿日期2014-10-09

·

773

·

浙江中医杂志2015年5月第50卷第5期

强直性脊柱炎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0~135-2008)。 凡症见腰骶、胯疼痛,僵直不舒,继而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少数可见由上而下者),或见生理弯度消失、僵硬如柱,俯仰不能;或见腰弯、背突、颈重、肩随、形体羸;或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临床表现,甚还可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征象,均可诊为大偻。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纽约标准。 (1)临床标准 ①腰痛、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5cm)。 (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3)分级 ①肯定强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学标准和至少1项临床标准; ②可能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标准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肾虚督寒证:腰骶、脊背、臀疼痛,僵硬不舒,牵及膝腿痛或酸软无力,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则腰脊僵直或后凸变形,行走坐卧不能,或见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暗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2.肾虚湿热证:腰骶、脊背、臀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不扬、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或见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屈伸活动受限,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督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AS患者111例,分为治疗组55例,进行督灸,对照组56例,常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治疗前后均检查体征,包括“4”字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以及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通过疼痛V AS表对疼痛改善情况评分,记录治疗中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5%,对照组为66.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5.66,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41例维持治疗后效果,总有效率58.18%,对照组19例维持治疗后效果,总有效率35.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两组均未见不可逆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督灸治疗AS不仅在短期及长期能有效控制并减轻症状,且能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safety and long-term effect of monitor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reati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Methods 111 patients with AS from March 2014 to June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55 cases,and who were given monitor moxibustion)and control group (n=56 cases,and who were given routine oral sulfasalazine enteric-coated tablet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physical sign including four words test,finger-floor distance,occipito wall gap,thoracic mobility,ESR and CRP were tested,the pain improvement were tested by using V AS table.The adverse effects in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85.45%,with 66.07%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5.66,P<0.05).After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in two groups,41 cases maintained posttreatment effects were foun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8.18% in treatment group,which was respectively 19 cases and 35.72% in control group,the effect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5.62,P<0.05).Irreversible adverse effects were not found in two groups. Conclusion Using monitor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reating AS can not only control and alleviate symptoms in the short term and long term,but also improve physique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Monitor Moxibustion;Ankylosing spondylitis;Efficacy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临床常见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通常认为其是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1],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痹”“肾痹”等范畴。督灸能够通过艾灸和药物“透皮吸收”的双重作用,在治疗AS中体现出良好的疗效和优势,展示了中医学独特的魅力。笔者重点观察了运用督灸治疗AS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

强直性脊柱炎地护理查房 在当今社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地患者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人们地日常工作 和生活,让人们为之痛苦不已.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 点炎症为主要症状地疾病,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与呈强关联,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通过 今天地学习,我们要掌握强直性脊柱炎地相关知识以及本病患者地护理. 一、汇报病例: 史少臣,男,岁,二十年余前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未正规治疗, 长期口服镇疼药物.脊柱渐进性弯曲,驼背,近一周疼痛加剧,影响生活.为了求进 一步治疗,于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史年,无慢性传染病、 过敏、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家族遗传史.生命体征::℃、:次分、:次分、:㎜.线:颈胸腰椎呈竹节样改变,颈腰椎曲度变直,间隙尚可;胸椎前曲 加大,并部分间隙变窄.右股骨头密度不均,关节间隙变窄,双侧坐骨下缘骨密 度不均,边缘不规整.专科检查: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差,强迫体位,不能 平卧.脊柱屈曲畸形,活动度差,双髋关节活动度差,双侧字实验(),右直退 抬高实验().入院后給予止疼、脱水、抗炎、活血药物对症治疗,效果可. 二、疾病相关问题 1.谁会得? 答:()男性、女性、儿童都会患. ()起病在岁,一般不超过岁. ()男女为,男性多较重,女性较轻. ()我国发病率为. 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不同? 答:()基因不同: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多阳性强,强直性脊柱炎绝大多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类风湿关节炎大多为(人类白细胞抗原 ),而—与正常人群无异.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而类风湿关节炎呈世界性分布.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地家族史,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不很显著. ()性别不同: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少年,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典型病例X线片表现骶骼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急性活动期要卧床休息,勿过度劳累。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钙饮食,急性期忌食海鲜类及辛辣刺激饮食。 3.用药护理使用非甾体类抗感染药及柳氮磺胺喀啶等药物,指导患者饭后服用,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反应。 4.心理护理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难治性、病程长、疗程长的疾病,患者易出现自卑、焦虑、多疑、失望、抑郁,甚至自暴自弃,应把握和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的特点和转变,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医师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率 5.病情观察与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6.基础护理保持环境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患者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睡前温水泡足。关节要注意避寒、保暖。指导患者避免提重物,以免引起或加重畸形。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预防感冒,避免感染。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可以进行散步、游泳、太极拳、气功等体育运动。适当的体力劳动及活动特别是腰部功能锻炼对早期患病患者尤为重要,对防止病变粘连、脊柱强直及肌肉萎缩有一定作用,谨慎而长期进行体位锻炼,尽量避免或减少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目的是取得和维持脊柱最好位置,增加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 2.饮食指导饮食宜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钙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食用生、冷食品,宜食姜、酒等湿性食品,以利于温通血脉、散寒镇痛,多吃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牛肉、羊肉、鸡肉等,也可药食同煮作为食疗,如用黄芪、熟地黄、当归、枸杞子与肉类同煮,吃肉喝汤。 3.用药指导使用非甾体类抗感染药,应饭后服用,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反应;使用柳氮磺胺喀啶药物,应定期检查血象、肝功能、肾功能,不能自行减量和骤停药物。 4.心理指导鼓励患者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病情许可的工作或社会活动等有效方法,保持乐观愉快的精神面貌与疾病抗争到底。 5.康复指导天气湿润及气温骤变能加重患者的关节酸痛,指导患者生活于干燥、天气相对恒定的环境中最好,平时需要留意保暖,避免受风寒及风吹雨淋,防止出汗过多而感受风寒引起感冒,加重病情;保持环境空气新鲜,天天透风换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预防感冒;吸烟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必须戒烟;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是防止不易发生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2010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

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发病年龄较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可致视力障碍。 本病的全身表现轻微,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AS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3 诊断要点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 一、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大偻(TCD 编码:BNV070)。西医诊断:第 一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ICD-10 编码:M45.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 (ZYYXH/T50~135-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纽约标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 。 案”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常见证候:肾 虚督寒证 肾虚湿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 。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0~135-2008) 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大偻(强直性脊柱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大偻(TCD 编码:BNV070)和强直性脊柱炎(ICD-10 编码: M45.991)的患者。 2.若患者已使用西药治疗,可维持原剂量,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便常规 (4)肝功能、肾功能 (5)ESR、CRP、RF (6)HLA-B27 。 (7)X 线片(脊柱关节、骶髂关节、髋关节)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受累关节X片、CT 或M RI、骨密度、骨代谢、受累关节超声、心脏彩色超声、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ANA、ENA、AKA、APF、抗C CP 抗体、C3、C4、IgG、IgM、IgA、HBsAg、心肌酶、血脂、血糖、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补肾强督、祛寒除湿。 (2)肾虚湿热证:补肾强督、清热利湿。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根据病情辨证选用毫针、督灸疗法、穴位注射等。 4.综合强化序贯治疗:健康教育、体育医疗、中药外治等。 5.其他疗法:根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所具备的实施操作技术,可选择手法治疗、关节腔注射、微创治疗(针刀疗法)等。 6.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患者腰骶、脊背、臀等部位疼痛、晨僵等症状减轻。 2.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指地距等体征改善。 3.疾病活动度指标有所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肺、肾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积骶骨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 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脊柱畸形较轻。 一、关节病变表现 1.骶骨关节炎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骨比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颈部向头部臀部放射。 2.颈椎病变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臀部放射 3.腰椎病变表现为下背痛和腰部活动受限。 4.周围关节病变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发生于大关节。 二、关节外表现AS的关节表现大多出现在脊柱炎后 1.心脏病变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 2.眼部病变25%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后者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 治疗 1.抑制病情活动,影响病程进展的药,如柳氮磺胺吡啶丸。 2.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夜间严重疼痛及僵硬病人,可在睡前服用,如

布洛芬、消炎痛。 3.镇痛药与肌松药:如镇痛新、强痛定 4.肾上腺素:强的松 5.小计量冲击疗法:氨甲蝶呤(MTX) 6.雷公藤多甙 健康教育 1.注意日常生活中维持正常姿势和生活能力,如睡觉时不用枕或用薄枕,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各俯卧半小时。 2.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 3.工作时注意姿势,防止脊柱变形。 4.保持乐观情绪。 5.戒烟酒、按时作息,坚持医疗体育锻炼。 6.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时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的最大活动度,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7.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合适的全身运动。 8.运动后适当休息,如运动后疼痛持续2h以上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过量,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9.药物主要副作用: 柳氮磺胺吡啶丸: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 氨甲蝶呤: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血象、忌饮酒。 雷公藤多甙: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等

督灸疗法

督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督灸疗法是指于督脉的脊柱段施以“隔药灸”并使之发泡(但也可不发泡,临床观察不发泡对AS治疗作用稍差)的一种特殊的艾灸法,是在传统中医外治的基础上的新技术。我们的前期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bylities简称AS). 治疗范围: 1.我们主要用于治疗AS、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疾病。从中医辨证的角度 讲,尤其适用于气虚、阳虚证。 2.预防疾病和治疗亚健康。 3.督灸的作用机理 中医方面:督灸可直接作用于发病部位,使治疗直达病所。此法是运用经络、腧穴、药物、艾灸、发泡的综合作用为一体,充分发挥温肾壮阳、行气破於、拔毒散结、祛寒利湿、通督止痛的功效。 现代医学方面:前期研究发现督灸可降低HLA-B27基因的表达,升高B-内啡呔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调节免疫紊乱,减少免疫反应性炎性损伤,调节细胞因子,降低骨破坏指标,控制病情,改善畸形。 另外,督灸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督、任、冲一原三岐,督灸为阳脉之海,因此督灸可沟通全身经络。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从而发挥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二)操作方法 1.施灸部位:取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为施灸部位。

2.施灸程序: (1)选择体位:令患者裸部俯卧于床上。 (2)取穴:医者用拇指指甲沿脊椎尖端按压“十”痕迹。 (3)消毒:以75%酒精棉球沿施术部位自上而下常规消毒3遍。 (4)涂抹姜汁:沿施术部位涂抹姜汁。 (5)撒督灸粉:沿施术部位撒督灸粉,使之成线条状。 (6)覆盖桑皮纸:将其盖在药粉上面。 (7)铺姜汁:把姜汁牢固地铺在桑皮纸上,要求下宽上窄呈梯形。 (8)放置艾炷:在姜泥上面放置橄榄形艾炷。 (9)点燃艾炷:点燃上.中.下三点,任其自然自灭。 (10)换艾炷:连续灸完3壮。 (11)移去姜泥:灸完3壮后取下姜泥 (12)轻擦灸处:用湿毛巾轻轻擦干净灸后药泥。 (13)放泡:灸后4-6小时自然起泡,第二天放泡。放泡时,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常规消毒3遍后,用消毒针头下缘平刺,泡液自然流 出,再以消毒干棉球按压干净。 3.疗程:每月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 (三)注意事项 饮食.起居.功能锻炼. 1.忌食肥甘厚腻.寒凉及辛辣之品:酒类(特别食啤酒),肥肉,水产品, 辣椒.香菜.韭菜等。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用植物蛋白。 2.起居有常,不熬夜,节房事。

晕厥的诊断思路

【体会】晕厥的诊断思路- 丁香园论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论坛 晕厥的诊断思路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年来对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不多,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晕厥的处理指南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寻找更有利的证据,指导晕厥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规范了对晕厥的诊断的步骤,使治疗更为科、合理有效。 一、晕厥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晕厥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机制是短暂的大脑灌注低下。晕厥发生前可有先兆,如轻微头晕,恶心、出汗乏力和视觉异常,但多数表现为突然发作,因此经常引起摔伤,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 美国弗明翰(Framingham)研究表明晕厥的发病率男性3%,女性3.5%,老年人6%。大约20—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晕厥或晕厥前兆的体验。有些晕厥往往预示着恶劣的预后,如心律失常的晕厥。晕厥中9—34%为心脏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猝死。一年内的死亡率为30%。导致晕厥的的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医生处理具体病人时往往面临一些难题。近年来,国外在晕厥的病因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在临床中普遍开展了直立倾斜试验,电生理检查,电话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等检查,这些方法的应用,使某些往往原因不明的晕厥变得有因可查,晕厥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已大为改观。 二、晕厥的病因及分类 心脏性晕厥 心律失常性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 2、房室阻滞 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4、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5、长QT综合征 6、Brugada综合征 7、与起搏器及ICD有关 8、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血流动力学性 1、心脏瓣膜病变:如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窄、脉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人工瓣功能障碍; 2、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 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4、心房粘液瘤 5、急性主动脉夹层 6、急性心包填塞 7、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 非心脏性晕厥 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 2、颈动脉窦综合征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糖尿病诊疗指引参照表 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8 年) 《糖尿病诊疗标准》 (2009 年) 《全球糖尿病指南》 (2005 年)中华医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国际糖尿病联合会 定义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静脉血糖 ≥6.1mmol/l(110mg/ dl)~< 7.0mmol/l(126mg/dl )和糖耐量受损(IGT): 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140 mg/dl)~<11.1 mmol/l (200 mg/dl) IFG:FPG 5.6–6.9 mmol/L (100–125 mg/dL)和IGT:2 小 时血糖7.8–11 mmol/L (140–199 mg/dL) IFG:FPG 5.6–6.9 mmol/L (100–125 mg/dL)和IGT:2 小 时血糖7.8–11 mmol/L (140–199 mg/dL) 1 型糖尿病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2 型糖尿病 主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有时与胰岛素绝对缺乏 相关 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 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 陷 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 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 陷 妊娠期糖尿病 怀孕期间检查出高血糖 水平(之前未患糖尿病), 易患2 型糖尿病 怀孕期间诊断出糖尿病 怀孕期间首次发生或发 现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 受不良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1.β细胞功能 的遗传缺陷(染色 体12、7、20、13、 17、2) ? 2.胰岛素作用 的遗传缺陷(小精 ? 1.β细胞功能 的遗传缺陷 ? 2.胰岛素作用 的遗传缺陷 ? 3.胰腺外分泌 病变(胰腺囊性纤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体会_姜英彬

110中外医疗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2009 NO.10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 医 中 药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引起眩晕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多见于颈椎病、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的发生属于虚证者多,如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其中,痰浊中阻导致眩晕的病症: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笔者采用健脾和胃、祛痰止眩为主的方法治疗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26~65岁,病程1~15年,高血压病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颈椎病5例,脑动脉硬化2例,高脂血症6例。全部病例的中医诊断以中医内科教材(第5版)的眩晕为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视物旋转,如坐车船,或恶心、呕吐、出汗,甚则昏倒,兼见头重如蒙,苔自腻,脉濡滑。临床分型为痰浊中阻型。1.2 治疗方法 自术30g,天麻15g,半夏10g,茯苓10g,泽泻10g,木香10g,砂仁6g,炒扁豆15g,苡仁10g,橘红10g。随证加减:若兼气血不足,加熟地20g,当归20g,阿胶10g;若兼肝肾亏虚,加枣皮l0g,枸杞子6g,上方水煎服,取汁300mL,分3次口服,7剂为1个疗程。1.3 疗效判定 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病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2 结果 痊愈l3例,占43.3%;好转12例,占40.0%;无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3 典型病例 谢某,男,46岁,阵发性眩晕已5年。2007年5月3日因间断头昏l0d就诊,症见:头晕目眩,胸闷泛恶,周身困重,昏昏欲睡,转动头部则眩晕加重,食少多寐,舌淡苔自腻,脉濡滑。颈椎X线片提示:C4~5骨质增生。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上扰清窍。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以前方加减治疗,方药为:自术30g,天麻15g,半夏l0g,茯苓 l0g,泽泻l0g,木香l0g,砂仁6g,炒扁豆15g,苡仁l0g,橘红l0g,钩藤30g,上方水煎服,取汁300mL,分3次口服,药进3剂,眩晕大减,再服7剂,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4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食肥甘厚味,运动减少,导致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丹溪心法?头眩》:“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一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又有火痰者。”故本方以健脾和胃为主,重用自术,辅以苡仁,炒扁豆健脾祛痰湿,木香,砂仁芳香和胃,天麻息风止眩,半夏燥湿化痰和胃。 医学心语?眩晕门日:“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能除是也。”泽泻通利水道,兼祛痰化饮,橘红行气化痰,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祛痰止眩之功。 眩晕预防与调养,(1)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 (2)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3)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参考文献 [1] 王瑞霞.眩晕的痰瘀论治[J].临床医学,1999(11):38~39.[2] 谭红刚.辨证治眩晕[J].光明中医,2006,4(3):24~25. 【收稿日期】2009-01-05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体会 姜英彬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职工医院 黑龙江伊春 153031)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痰浊中阻导致眩晕的病症。方法 选取30例痰浊中阻导致眩晕的病症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结果 痊愈1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 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导致眩晕的病症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 眩晕 痰浊中阻【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09)04(a)-0110-01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萍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266003 刊名: 光明中医 英文刊名: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1,26(4)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9条) 1.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 2005 2.张巍云;陈卫国;王新春麝斑散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10例 2009(24) 3.胡秋生长蛇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9例[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2002(3) 4.冯祯根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6例[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04(1) 5.孙秀华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效果观察[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4(1) 6.张庆力,许朝刚,高冠华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期刊论文]-中医外治杂志 2007(4) 7.王平森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6例体会[期刊论文]-中医外治杂志 2002(4) 8.王国栋督脉隔姜灸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疗效分析[期刊论文]-按摩与导引 2008(7) 9.林庆学,段希栋长蛇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9例[期刊论文]-中国民间疗法 2004(10) 引证文献(3条) 1.王岩红,林佳玫铺灸结合针刺治疗腰痛的效果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 2013(35) 2.包白音通拉嘎蒙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北方药学 2014(07) 3.高尚社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02) 引用本文格式:高萍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光明中医 2011(4)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精选版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 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 在当今社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人们为之痛苦不已。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与HLA-B27呈强关联,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知识以及本病患者的护理。 一、汇报病例: 史少臣,男,49岁,二十年余前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未正规治疗,长期口服镇疼药物。脊柱渐进性弯曲,驼背,近一周疼痛加剧,影响生活。为了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1-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史8年,无慢性传染病、过敏、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家族遗传史。生命体征:T:36.5℃、P:80次/分、R:20次/分、BP :138/88㎜Hg。X线:颈胸腰椎呈竹节样改变,颈腰椎曲度变直,间隙尚可;胸椎前曲加大,并部分间隙变窄。右股骨头密度不均,关节间隙变窄,双侧坐骨下缘骨密度不均,边缘不规整。专科检查: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差,强迫体位,不能平卧。脊柱屈曲畸形,活动度差,双髋关节活动度差,双侧4字实验(+),右直退抬高实验(+)。入院后给予止疼、脱水、抗炎、活血药物对症治疗,效果可。 二、疾病相关问题 1.谁会得AS 答:(1)男性、女性、儿童都会患AS。 (2)起病在10-30岁,一般不超过40岁。 (3)男女为4-7:1,男性多较重,女性较轻。 (4)我国发病率为0.3%。 2.AS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不同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保健常识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千万不能睡软床(包括软垫弹簧床、拉簧床、沙发床等),如果使用这种软床睡眠,可能使其病情加重,这是因为这种软庆卧上人后易于下沉,当患者睡眠在上面,无论仰卧或侧卧都能使其受压的部位塌陷下沉,造成脊柱的弯曲或扭转变形,使人体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发生不正常的改变,形成脊柱弧形侧凸,仰卧时脊柱呈"?"形变,破坏了脊柱的相对生理平直,从而增加了颈肩、背、腰、骶髂的各部位额外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的肌肉韧带吃力过大,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长久下去脊柱酸痛,肌肉劳损、韧带紧张也成了一种致病因素,造成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加重。所以应该用硬板床上面加用8-10cm 厚的垫子,以床面柔软舒适,有利于不改变脊柱生理曲度,有利于全身肌肉的充分放松,便于平卧休息和解除疲劳为目的即可。认真说起来,这也是辅助性治疗手段,应给足够的重视。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与自我调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长时期患病的过程中,除药物及其它辅助治疗外,加强护理与患者的自我调理,对促进疾病好转及防止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医角度考虑,重点有四个方面: ①.避免复感外邪 气候潮湿及气温骤变,能加重患者的关节酸痛,生活于干燥、气候相对恒定的气候环境中最为有利;平日需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及风吹雨淋;防止出汗过多而感受风寒。 ②.起居、活动与锻炼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主张生活起居要适应四时季节的变化,适当的体力劳动及活动特别是在治疗的同时辅以腰部功能锻炼对早期患者尤为必要,对防止病变粘连、脊柱强直及肌肉萎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③.注意饮食 忌吃生冷饮食,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亦可捋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与肉等食物同煮来作为食疗(吃肉喝汤)等等。 ④.情绪愉快乐观

19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体会

19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6-10-31T15:56:48.520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作者:张玉香1 田方起2 顾红菲2 牟振宏2 李斌2 [导读] 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安全。 1海洋石油总医院神经内科 300452 2天津海滨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00452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6例BPPV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史问诊及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分为垂直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及混合型半规管BPPV。对不同类型BPPV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评价治疗后一周疗效,并随访3个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视为治愈,眩晕减轻或变位试验诱发仍有轻微眼震为有效,眩晕无减轻或位置性眼震无变化为无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一周后治愈162 例(82.7%),有效24例,有效率为94.9%;3个月治愈190 例(96.9%),有效4例,有效率为99.0%。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安全。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R25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55-02 Experien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196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Neurology ,Daga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Tianjin,China ZHANG Yu-xiang,TIAN Fang-qi,GU Hong-fei,MU Zheng-hong,LI Bin Abstract Objective:To review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itioning therapy resul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96 patients with BPPV from Jan 2013 to Jan 2014 were divided into 3 types based on history and nystagmus characteristics.They are vertical semicircular canal,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and mixed semicircular canal BPPV. Using appropriate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for their treatment.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fter a week, and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Dizziness or position nystagmus completely disappear as a cure, dizziness ease or there is still a slight of nystagmus induced displacement test for effective, dizziness ease or no change position nystagmus as invalid. Results:When treated with particle positioning maneuver,cure occurred in 162 cases (82.7%) and effectiveness in 24 cases,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4.9%,After three months following, cure occurred in 190 cases (96.9%) and effectiveness in 4 cases,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9.0%,Conclusion:Canalith reposition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BPPV. safety and simple manipulation. Key words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Canalith repositioning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外周性眩晕一种,是突发的、与体位变化相关的发作性眩晕,几乎占眩晕的1/3[1],有自限性。有研究发现,BPPV的形成原因与脱落的耳石异位有关[2]。1992年Epley提出了管石复位法并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成为BPPV治疗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一年来诊治的BPPV患者,根据不同类型而采用Epley法和Barbecue法手法复位,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96例BPPV患者,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变位试验检查确诊。其中男80例,女116例,年龄22岁~79岁,平均45.2岁,病程1天至7年。196例符合起卧床和翻身引起的不足1min的短暂反复眩晕,部分伴有程度不等的恶心、呕吐。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在贵阳制订的BPPV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标准确诊BPPV[3]。 1.3 方法 1.31 病史问诊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是起卧后反复出现短暂眩晕或是翻身后出现短暂眩晕,两者症状都有,则对比哪种症状更重来判断是哪一种眩晕。排除严重颈部血管狭窄和心脏病患者。 1.32 Dix-Hallpike 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头向一侧偏转45°,迅速躺下,躺下后头悬垂30°,观察30s 或至眼震停止后,恢复至端坐位,然后进行另一侧的检查。阳性者患耳向地时出现以眼球上极为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上极,扭转成分向地);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确定为垂直BPPV。 1.3.3 滚转试验 患者平卧,头垫高30°,迅速向一侧转头45°,观察眼震方向及强度,同法检查另一侧。阳性者患耳向地时出现以眼球上极为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下极,扭转成分向地);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确定为水平BPPV。 1.4 治疗 根据临床分型分别采用不同手法复位,垂直BPPV采用Epley 耳石复位法,水平BPPV采用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 (1)Epley 耳石复位法: 患者取坐位,头向患侧转45°,保持该头位使患者迅速平躺下,头部呈悬垂位30°,之后头缓慢向健侧旋转90°,然后患者向健侧卧位同时头部继续向健侧旋转45°,保持该体位1~3min,最后缓慢回到坐位同时头部前倾30°(每个体位保持20~60 s 或至眩晕消失)。 (2)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 患者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然后身体向健侧翻转180°,头转90°,继续向健测旋转,侧卧于患侧,坐起。(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 min。) (3)混合型BPPV,患者先进行Epley手法复位,第二天再进行Barbecue复位治疗。 未完全改善者隔1 d继续进行相应复位治疗。一般2~3次眩晕基本改善,治疗后一周复诊及3个月随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