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一章 浙江地理与历史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一章 浙江地理与历史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一章  浙江地理与历史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一章  浙江地理与历史

第一章浙江地理与历史

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4、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5、浙江省年平均气温15℃——18℃

()6、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多雨、空气干燥。

()7、浙江省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8、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9、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即所谓的“十月小阳春”。

()10、据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11、浙江省少数民族以畲族人口为多数,农村人口为主体,具有大分散和小聚居结合的特点。

()12、伊斯兰教传入浙江有1400余年历史。

()13、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的一批珍贵的丝麻织物,证明了四五千年以前,浙江先民已开始养蚕剿丝。()14、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构件。

()15、东汉顺帝时,分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这是以浙江为界划分行政区的最早记录。

()16、西汉时,上虞小仙坛已烧制青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青瓷产地。

()17、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18、吴越国时期著名人物有文学家罗隐,名僧贯修(善画佛像),建筑师喻皓(著有《木经》)。

()19、宁波是葡萄牙殖民者在浙江最早的居留地。

()20、杭州的渐趋繁荣,与李泌和白居易是分不开的。白居易开六井,从钱塘江到涌金门一带,解决了饮水问题。

()21、北宋时期,浙江修治了钱塘江海塘,疏浚了西湖。

()22、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23、1127年,南宋建立,正式定都临安,称“行在所”。

()24、南宋瓷器生产以杭州凤凰山下修内司官窑最为著名,民窑以龙泉窑最负盛名。

()25、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望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26、明朝浙江经济逐步发展,手工业以丝织业为盛,杭州、湖州是全国丝织业的重心。

()27、宁波天一阁是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

()28、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07年钱缪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29、浙江的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反对君主专制,提出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

()30、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31、马远画山水,常画“一角”之景,因此人称“马一角”。

()32、15世纪,由于东西方新航路的发现,西班牙人的势力侵入东方。

()33、南戏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34、史学家谈迁所著的《国榷》是一部有价值的纪传体明史。

()35、余姚人王守仁,主张“心即理”、“致良知”。

()36、马可﹒波罗盛赞杭州是世界上最华贵、最美丽的“天城”。

()37、《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被辟为通商口岸。

()38、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和尊孔复古的逆潮,浙江人民也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主持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和浙江省教育会反响尤为积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40

()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____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A. 9.18

B. 10.18

C.11.18

D.12.18

()2、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是____。

A. 钱塘江

B.曹娥江

C.瓯江 D .富春江

()3、浙江地势____,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A. 西高东低

B.北高东低

C.东高西低

D.南高北低

()4、浙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____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A . 2000 B.2001 C.2004 D.2003

()5、浙江省海域面积为____万平方公里。

A.25 B.26 C.27 D.28

()6、浙江省境内最大的港口是____。

A.舟山港 B.海门港 C.温州港 D.北仑港

()7、浙江省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____个。

A.3061

B.3062

C.3063

D.3064

()8、2009年浙江还开通了杭州—上海、____的动车组,车速大大提高。

A.杭州—宁波

B.杭州—衢州

C.杭州—温州

D.杭州—台州

()9、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为____,居全国前列。

A. 40.5﹪

B.50.5﹪

C.70.5﹪

D.60.5﹪

()10、浙江省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____。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内陆干旱气候

D.高寒气候

()11、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全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这是浙江__季的气候特点。

A.春 B.夏 C.秋 D.冬

()12、浙江省降雨量分布为由____逐步递减。

A.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

B.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向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向东北地区()13、浙江省共有地级市____个。

A. 9

B.10

C.11

D.12

()14、据省政府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年末常住人口为__万人。

A.5120

B.5130

C.5140

D.5150

()15、浙江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不多,但56个少数民族,仅缺__和保安族。

A.畲族

B.傣族

C.回族

D.德昂族

()16、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位居第二位的是____。

A.壮族 B.苗族 C.回族 D.土家族

()17、在浙江省丽水市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景宁畲族自治县,所辖___畲族乡(镇)。

A. 16个

B. 17个

C. 18个

D.19个

()18、浙江省境内共有五种宗教,各宗教历史悠久,信徒众多。下列宗教是最晚传入浙江的是____。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19、1963年在建德县乌龟洞发现的__万年前的建德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省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A.4

B.5

C.6

D.7

()20、在商周时期,____就已经成为浙江地区盛行的一种生活用具。

A.铜器

B.青铜器

C.印纹陶

D.玉器

()21、公元前192年,西汉惠帝封越王勾践七世孙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于东欧。“东欧”就是现今的___。

A.杭州

B.宁波

C.温州

D.绍兴

()22、《越绝书》不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其作者是____。

A.王充

B.袁康

C.赵晔

D.沈约

()23、“杭州”之名始于____。

A.西汉

B.东晋

C.隋朝

D.唐朝

()24、历史上的“明州”、“越州”、“睦州”就是现今的____。

A.宁波、绍兴、淳安

B.宁波、金华、绍兴

C.台州、绍兴、宁波

D.台州、金华、淳安()25、西湖十景形成于____时期。

A.北宋

B.南宋

C.明朝

D.元朝

()26、杭州成为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被誉为“东南第一州”是在____时期。

A.唐朝

B.元朝

C.南宋

D.北宋

()27、唐朝时,浙江的越窑青瓷十分著名,诗人____作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沈约

B.吴均

C.谢灵运

D.陆龟蒙

()28、南宋王朝正式定都杭州(临安)的时间是____。

A.1138年

B.1127年

C.1129年

D.1131年

()29、为《资治通鉴》作详尽注解的人物是____。

A.胡三省

B.谈迁

C.沈括

D.王安石

()30、戏曲作家____的《琵琶记》是南戏发展史的一个高峰。

A.高则诚

B.杨维桢

C.林逋

D.周邦彦

()31、____人称丹溪先生,其学说传入日本,形成日本汉医中“丹溪学派”。

A.李时珍

B.张从正

C.朱震亨

D.王叔和

()32、《富春山居图》是____的代表作。

A.徐渭

B.黄公望

C.赵孟頫

D.陈洪绶

()33、明朝浙江经济逐步发展,手工业以____为盛,杭嘉湖成为全国的中心。

A.制陶业

B.制铜业

C.丝织业

D.蔗糖业

()34、浙东史学的开山祖师是____,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A.黄宗羲

B.龚自珍

C.章学诚

D.朱蠡尊

()35、书画家____是元初画家的宗主,他的诗、书、画名噪一时。

A.赵孟頫

B.黄公望

C.马远

D.马和之

()36、发明了“连珠炮”和“子母炮”的火器制造家是____。

A.章炳麟

B.毕昇

C.金农

D.戴梓

()37、曾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提倡“人格教育”的近代先贤是____。

A.俞平伯

B.蔡元培

C.陶行知

D.经亨颐

()38、____年,杭州海关在拱宸桥设立,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主权。

A.1911年

B.1896年

C.1905年

D.1895年

()39、1920年1月,义乌人__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A.陈望道

B.章学诚

C.蔡元培

D.龚自珍

()40、国民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的时间是_____。

A.1921年7月23日

B.1922年8月29日

C.1926年3月6日

D.1927年2月17日

()41、____年2月26日,南麂列岛解放,浙江全境解放。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浙江省内的四大名湖是____。

A.杭州西湖

B.绍兴东湖

C.嘉兴南湖

D.淳安千岛湖

E.宁波东钱湖

()2.浙江沿海建有万吨以上泊位的港口有____。

A.北仑港

B.舟山港

C.海门港

D.温州港

E.象山港

()3.浙江省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____等的储量居全国首位。

A.磷

B.萤石

C.石煤

D.明矾石

E.叶蜡石

()4.浙江省有7个民用机场,其中____为国际机场。

A.杭州萧山机场

B.温州机场

C.义乌机场

D.宁波栎社机场

E.舟山机场

()5.浙江省台风灾害主要出现在____。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浙江气候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

A.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B.梅雨季节长,日照不足

C.雨量丰沛,空气湿润

D.雨热季节变化同步

E.气象灾害频繁

()7.浙江省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____和大雾等。

A.冰雹

B.寒潮

C.冻害

D.大风

E.大雪

()8.传入浙江省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宗教是____。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E.道教

()9.在下列浙江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2万的是____。

A.壮族

B.畲族

C.土家族

D.苗族

E.回族

()10.浙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____都记载了地方历史与典故。

A.赵晔的《吴越春秋》

B.吴均的《齐春秋》

C.王充的《论衡》

D.袁康的《越绝书》

E.沈约的《四声谱》()11.吴越国佛教特别盛行,曾修建了许多寺庙和佛塔,仅西湖四周就兴建了____等300多个寺院和100多座佛塔,有“佛国”之称。

A.灵隐寺

B.昭庆寺

C.六通寺

D.灵峰寺

E.云栖寺

()12.南宋时,词学中的浙江名家有____等。

A.周邦彦

B.吴文英

C.陆游

D.张炎

E.朱淑真

()13.南宋时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南宋理学有____等四大学派。

A.余姚学派

B.四明学派

C.永嘉学派

D.金华学派

E.永康学派

()14.明清时期,浙江书院盛极一时,杭州就有____等四大书院。

A.敷文

B.崇文

C.紫阳

D.诂经精舍

E.嵩山

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1)

第9讲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一 锋面与天气 1.锋面的形成 (1)气团:图中A 为暖气团;B 为冷气团。 (2)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补充点拨 降水的条件 足够多的水汽、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中的凝结核。 2.锋面的分类 读“冷锋与暖锋天气示意图”,完成问题。 (1)冷锋 图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B 地。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2)暖锋 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D地。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3)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例如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 拓展延伸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 3.锋面的天气 温馨提示锋面控制时不一定产生降水,主要看暖气团的水汽含量。如北方春季沙尘暴天气就属于冷锋天气,但因暖气团水汽含量少而没有形成降水。 4.锋面性质的判断方法 (1)把握本质:看谁主动。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掌握方法:三看。 一看符号:如下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箭头表示锋面的移动方向,实际表达中要去掉。

二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三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考向一结合统计图判断锋面的类型和天气 (2015·全国文综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18~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18~19时。第2题,此次强沙尘暴是冷锋引起的,其经过时冷暖气团在该地相遇,气温水平差异增大,A错。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显著,水

初中八年级下册期中地理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着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发达,西部落后。(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长江三角洲人们喜欢吃甜,华北、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右图AB一线)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 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2、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右图):①西北地区、②青藏地区、③北方地区、④南 方地区。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 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降水(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高度)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 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黄土高原。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 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 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黑土地黄土地 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自然条件地形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温度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暖温带 干湿区湿润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生态环境问题黑土流失、肥力下降,沼泽湿地,森林破 坏严重 严重的旱涝、风沙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一般400--800毫米)多(一般高于800毫米)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小大 河流有无结冰期有无 人文景观的差异差异原因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农 耕 制 度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到两熟一年两至三熟气候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气候、地形作物(粮食、油料、糖料)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水稻、油菜、甘蔗气候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地理上册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2、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带,南部少部分位于带,没有带。 3、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洲东部洋的西岸。 4、经过我国的一条重要的纬线。(看P2图) 5、我国领土四至:①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多), 最南是(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距离相离约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 ②最东在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 最西在(73°E 附近)(东西经度相差约60度,距离相距约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间差异); 6、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仅次于和。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个。 8、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9、我国濒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和。 10、我国的内海是、。 11、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三级。 1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 1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①面积最大的。②最北的是。 ③跨经度最广的是。④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起止点。

【第二节】人口 14、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大,人口快。要满足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必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这给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15、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 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①人口最多;②增长速度快;③人口基数大。 17、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疏。 18、我国人口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到云南省的一线。 【第三节】民族 19、在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个。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 最多的是。 20、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部和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 在、、地区。 2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22、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23、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①泼水节、干栏式的竹楼——族②晒佛——族 ③苗年——族④长鼓舞——族 ⑤摔跤——族⑥族——开斋节 24、一些少数民族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发明创造: 藏医、藏药——族 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族、族喜欢演奏马头琴——族 喜欢弹奏冬不拉——族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填空(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特征与农业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青藏地区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之称。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和。“”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广布。青藏高原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4、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日温差大的特点而设计。 5、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6、青藏高原上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 7、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在独特是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环境的牲畜——、、。 8、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农业。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位于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2、和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3、三江源地区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分布区,其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和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 与。 5、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

初一初二地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 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 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 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自成半圆。 2、经度: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的大气 班:姓名:坐号: 单项选择题 【基础题】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2.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 D.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 5.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重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6.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8.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9.“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B.地形的障碍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10.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1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12.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东飞,飞行员的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区域界线:西北、北方—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南方、北方—秦岭 —淮河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填写四大区域名称。 三、南方、北方的差异 1、人文差异 耕地 运输 传统民 运动 地区 类型 主要农作物 耕作制度 居 项目 方式 小麦、大 东北:一年一 屋顶坡 北方 豆、甜菜、花 熟 旱地 度小、 滑冰 地区 生、苹果、棉 陆运 华北:两年三 墙体厚 花 熟 南方 水稻、油菜、 一年两熟至 屋顶坡 水田 甘蔗、柑桔、 度大、 游泳 地区 水运 棉花 三熟 墙体高 2、自然差异: 地区 地形 一月气 河流 气候 植被 温 年降水量 流量 北方 高于 小于 800 温带季风 温带落叶 地区 平原、高原 小 气候 阔叶林 0℃ 毫米 南方 平原、丘 大于 800 亚热带和 亚热带常 低于 地区 陵、高原、 大 热带季风 绿阔叶林 盆地 0℃ 毫米 气候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黄土地 黑土地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 南,秦岭 —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

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 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 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 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沃野千里山环水绕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 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是中 俄两国的界河。中间位东北平原。 5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 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 易发低温冻害。 2、东北平原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 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 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变成了 “北大仓”。 4、开荒使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现建立自然保护 区(保护生态措施)。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填空题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填空题 1、世界最大的大陆的是(亚殴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2、地图的要素是(图例)、(方向)、(比例尺)。 3.由于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均是(自西向东)。 6、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7、亚洲和殴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尔其)海峡、(地中)海。 8、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9、殴洲和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10、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11、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殴)板块碰撞形成的。 12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大洲),(格陵兰岛)是全球最大岛屿。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15、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16、亚洲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7、世界最大的湖泊为(里海),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18、世界最深、也是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为(贝加尔湖)。

19、世界最大半岛为(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20、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温度带。 21、组成日本的四个大岛为(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 22、??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23、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两大部分和一些小岛。 24、(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25、(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26、(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27、(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28、(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9、东南亚的著名旅游景点有(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和花园城市——(新加坡)。 30、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它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3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为主。由于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严重。 32、(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的中心。 33、世界面积第一大国是(俄罗斯),其东西长(1万)多千米。 3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35、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3/4)。 36、(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伏尔加)。 37、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1

地球与地图复习资料(1) 本节内容:地球与地球运动(上) 提纲:重点为地球的基本知识,难点为时区和区时地方时以及地球运动 一定义:地球(初中课本上的定义) ●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椭圆形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庐山起义(6371)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 ? 都交于南北极,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且都能够平分地球。 特征:长短相等是半圆,大家相聚在极点。条条经线都相同,南北方向它来定。度数西加字母W,度数东增E就留。东西半球分界线,二妞六姨分两半。小小为东大大西,度数符号要牢记。 2:地球上的重要经纬线 经线:A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B 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C 180°经线 纬线A赤道(穿越那些国家和地区)B南北纬30°(北纬30度行)C 回归线(23°26′)D 极圈(66°34′)F南北纬60° 3:经纬度判断(现场画图) 东西经,南北纬(判断有什么样的特点)

4:经纬度定方位 A 一横一竖定地点,B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定位)比如45E在哪个半球? 165°E在哪个半球?10°在哪个半球?10°W在哪个半球? # 越往北度数增加的是北纬,越往南度数增加的是南纬。(南北纬判断) # 东西经判断,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的是东经,从右到左逐渐增大的是西经。 5 时区全球时区划分,划分标准每15°一个时区,以所在区的中央经线为标志。(多少个时区,划分标准是什么?)(现场画图,掌握技巧) 区时就是每个时区的地方时,比如东八区区时是东经120°上的地方时 地方时是每个地方所在经线上的时间,但为了计算方便和应用方便而用区时作为评判标准。地球运动:自转(以地球的中轴线为中心的运动)和公转(以太阳为中心的运动)二者都是自西向东转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交替,五带的形成(分别是哪五带?分别为什么标志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从北极看为逆时针,南极为顺时针(主要是要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基础性的东西)★6 地球自转(非常重要)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随即出现的是晨昏线问题,晨昏线的判断问题: 晨线由黑夜到白天的线为晨线表示方法有横切面和纵切面和平面图 昏线:由白天转入黑夜的是昏线 判断时与所在半球结合起来可以判断是季节的变化(春秋季分别是怎样?冬夏季节又是怎样的)——画图表示。 ★7 地球公转(非常重要):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五带的划分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a 近日点(1月):北半球冬季地球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远日点(7月):北半球夏季地球离太远最远的地方 ???为什么近日点离太阳近,而气温反而低,远日点离太阳远,气温反而高? 答:近日点(1月初)地球离太阳近,地球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但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半球多,因此南半球是夏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气温较低。而远日点(7月初)地球离太阳远,地球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但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因此北半球是夏半年,气温较高。 b, 五带的划分(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几个重要纬线的认识 c, 昼夜长短的变化。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是怎样变化的,受什么的影响(黄赤交角23°26′,即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造成的,黄道是地区公转轨道面)

高中地理一轮 常考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教学资源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高中二年级地理地理一轮复习地理图表解读专题——常考示意图的判读 2.学生学习后达成目标:掌握并灵活运用常考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 4.课前准备:预习授课相关内容 二、学习任务 试卷示意图设问方向考情报告2019年全国卷Ⅱ第 43题 蜂巢式穹顶建筑景观 示意图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 吸引力大的原因 近年来,示意图成为 高考地理试题重要的 信息载体,在高考中 经常出现各种变式示 意图、综合示意图, 景观示意图出现次数 较多。 2019年全国卷Ⅲ1~2 题 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 统主要工艺流程示意 图 垃圾自动处理及工艺 流程 2019年全国卷Ⅲ第 37题 某河段典型河流断面 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示意图 影响河床形态的因 素,河流水文特征的 变化 2019年全国卷Ⅲ第 43题 《梯田》景观示意图 旅游价值、艺术作品 特点 2018年全国卷Ⅰ9~ 10题 重庆到毕节高速公路 信息示意图 某路段限速较低的原 因、太阳方位变化等 2018年全国卷Ⅱ1~3 题 我国M公司发展过程 示意图 M公司发展变化特征 及其原因 2018年全国卷Ⅲ9~ 11题 澳大利亚某地特色的 地下住宅示意图 地下住宅分布的地 区、特征等 类型一原理示意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如下: [典题领悟] 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某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1),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2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晋教版)

秦岭—淮河: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运动项目:溜冰 南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 以上,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 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四、工业发展及问题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五、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大米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陡 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次或两年三传统运输方式陆运为主(汽

最新人教版最新初中地理知识点填空题=

2015年初中地理复习资料(一) 1 2 1.我国位于的东部, 的西岸,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从东、3 西半球看我国位于。我国位置的四至点是: 最北: 最南: 4 5 最东: 最西: 6 陆地面积为平方千米,差不多于整个相等,居世界第位。 7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 8 为、、、,我国的内海 9 是和,我国的第一大岛是,第二大岛10 是,第三大岛是。 11 3.我国有个陆上相邻的国家,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12 、、等六个。 13 4.我国最北和最东的省区都是,最南的省区是,最西14 的省区是。 15 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是括 16 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首都是。 17 6.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 18 为, 我国完全在热带的省区是,根据五带的划分,我国领土大部分 19 20 在,小部分在带。 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 21 22 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23 是。 24 8.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25 是,邻省区最多的省区是,邻国最多的省区26 是。

27 9.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28 10.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29 上人口的国家。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原因 30 是 。 31 32 11.中国人口分布的初中地理分界线是,人口分布特点是。 33 1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其基本内容 是。 34 35 13.我国共有个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 ,人口最多的36 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具体分37 布的情况是:汉族分布最广,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 38 在 39 。 40 14.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蒙古族 41 的,傣族的。长鼓 42 --- ,马头琴---- ,冬不拉--- ,神鼓--- 。 43 15.我国地势的特点是:,44 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45 有:。 46 16.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北边的一列是,中间的一列 47 是,最南边的一列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最西边的一列48 是,中间的一列是,49 最东边的一列是,另外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弧形山脉有,50 51 其主峰海拔米,是世界的山峰,位于中国和(国)的边境。 52 53 17.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有“世54 界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超全 完整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 内 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 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 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 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 /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浙大应用光学

浙江大学 – 学年_ _季学期 《 应用光学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信息学院 ,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__计算器、尺入场 考试时间: 年__ _月__ _日,所需时间:120分钟 考生姓名: _____ 学号: 专业: ________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 当一远视眼通过带分划板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应使 a. 物镜远离分划板 b. 物镜靠近分划板 c. 目镜远离分划板 d. 目镜靠近分划板 2. 负透镜对 a. 实物只能成实像 b. 实物只能成虚像 c. 虚物只能成实像 d. 虚物只能成虚像 3. 像面的光照度正比于 a. 光源亮度、22sin β与U b.光源亮度与U 2sin c. 光源亮度与2β d. 22sin β与U 4. 200度的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的焦距为 a. 200mm b. 500mm c. -500mm d. –200mm 5. 以下几种初级像差中,当视场很小时就要考虑的是 a. 畸变 b. 彗差 c. 像散 d. 场曲 6. 在以下的哪个平面,轴外物点的像是垂直于子午面的短线? a. 高斯像面 b. 弧矢像面 c. 子午像面 d. 以上都不是 7. 拍摄人像艺术照,为突出主要人物,应选用 a. 焦距大,F 数与对准距离小 b. 对准距离与F 数大,焦距小 c. 对准距离与焦距大,F 数小 d. 对准距离小、焦距与F 数大 8. 在球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位置色差、倍率色差中,对轴上点成像产生圆形弥散斑的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c b b c b c a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填空题汇编.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六章 第一节 1亚洲西北以()山脉、()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海、和()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洲相望。 2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洋、()洋和()洋。3亚洲的地势特点:亚洲地面起伏()、中部地势()、四周地势较为(),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亚洲地理集锦: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高峰(),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咸 水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世界最大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5亚洲地跨()带、()带和()带。 6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7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灾害。 第二节 1在亚洲,()、()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 6 个国家人口超过 1 亿,分别是()()()()()()。2世界各大洲中(南极洲除外),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其中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第()位。 3亚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古中国是()地区,古印度是()流域和古巴比伦的()平原(因其由()河和()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5 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东亚() 和东南亚的()(济的发展,西亚的( 6 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大力发展()工业,推进了本国经)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大多数()产业的比重很小,()产业的比重最大。 第七章 第一节 1 日本是()洋西北部的岛国,由()()()()等 4 个大岛组成。面积最大的岛是()。 2 日本海岸线(),多优良(),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建议及总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建议 高三地理学习与复习的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究竟如何搞好高三的地理的学习与复习,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下面结合高三学习与复习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一、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我认为高考强调考查的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一轮复习阶段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计划紧跟规律,老师紧跟计划,学生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学生地理在基础年级学得不太好,那么这一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二、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这个中心就是主干。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最新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梳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农业具有、 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是我国方与方的分界线;是我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mm 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是带与带的分界线;是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是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地与田的分界线;是我国河流有无的分界线。 4、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5、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A)大致与mm 等降水量线接近,确定界线A 的主导因素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 大致与1 月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B 的主导因素是;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的分界线C 与地势的 第级阶梯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C 的主导因素是。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青藏高原以东,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东临海和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高原。 3、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 于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土地,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称为土地。 5、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