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超轻多孔泡沫金属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_纪献兵

1.超轻多孔泡沫金属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_纪献兵

1.超轻多孔泡沫金属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_纪献兵
1.超轻多孔泡沫金属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_纪献兵

小管径螺纹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

小管径螺纹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 重力热管以其优良的传热性能、良好的等温性、广泛的适用性、热流密度可变性、两侧热阻可调性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随着能源高效利用和强化传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普通重力热管在某些条件下已不能满足传热和冷却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对重力热管的强化传热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对重力热管进行管内强化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管内的沸腾和凝结换热系数。本文提出一种较为新颖的内螺纹结构的强化重力热管,对其传热性能加以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本文首先对一组闭式螺纹重力热管和开式螺纹重力热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与同工况下管内径相近的光滑重力热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螺纹结构可以缩短闭式和开式重力热管的启动时间,但在稳定工作过程中,闭式螺纹热管的温度波动略大于光管;螺纹结构能够有效强化闭式和开式重力热管内部的沸腾和凝结换热,能够减小闭式和开式重力热管的内热阻。 在实验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螺纹结构影响管内沸腾和凝结换热的机理,提出在考虑螺纹结构参数影响相变换热的同时还应重视管径效应对螺纹强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本文引入了两个螺纹强化相变换热因子,分别对文献中提出的沸腾和凝结换热理论公式加以修正,使理论计算结果能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0%。本文还将开式螺纹重力热管与相同尺寸的闭式螺纹重力热管进行了对比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工况时,开式螺纹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远低于闭式重力热管;随着工况提高,其传热性能逐渐提高;至第一转折点附近,开式螺纹热管

的性能逐渐接近并超过了闭式螺纹热管,其内热阻小于闭式热管,其中沸腾换热系数与闭式热管相近,凝结换热系数和单管传输功率逐渐超过闭式热管。因此,开式螺纹重力热管比较适合在高工况下运行。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 一热管简介 热管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时至今日,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冶金、电子、机械及医疗等各个部门都逐渐应用了热管技术。 热管一般由管壳、起毛细管作用的通道、以及传递热能的工质构成,热管自身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段,即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其结构如图所示: 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热源的热量,通过蒸发段的管壁和浸满工质的吸液芯的导热使液体工质的温度上升;液体温度上升,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蒸发段

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液体温度上升而升高。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通道流向低压且温度也较低的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放出的热量从气液界面通过充满工质的吸液芯和管壁的导热,传给热管外冷源。冷凝的液体通过吸液芯回流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地将热量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绝热段的作用除了为流体提供通道外,还起着把蒸气段和冷凝段隔开的作用,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 在热管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热管的传热能力主要取决于热管吸液芯的设计。根据热管的不同应用场合,我公司设计有多种不同的热管吸液芯,包括:轴向槽道吸液芯、丝网吸液芯和烧结芯等。基于热管技术的相变传热原理、热管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专业可靠的品质保证,多年实践证明,我公司生产的热管及热管组件正逐渐迈向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1) 产品展示

(2) 产品参数说明

(3) 产品性能测试图例 图1 长度700mm的真空退火管最大传热功率测试 图2 热管等温性测试曲线

热管技术及原理

热管原理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 从热力学的角度看,为什么热管会拥有如此良好的导热能力呢?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段为蒸发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当热管一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热管的基本工作 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负1---10负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端。热管在实现这一热量转移的过程中,包含了以下六个相互关联的主要过程: (1)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管壁和充满工作液体的吸液芯传递到(液---汽)分界面; (2)液体在蒸发段内的(液--汽)分界面上蒸发; (3)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到冷凝段; (4)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汽?液分界面上凝结: (5)热量从(汽--液)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体和管壁传给冷源: (6)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使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回流到蒸发段。 热管的基本特性 热管是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液体相变来实现传热的传热元件,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很高的导热性热管内部主要靠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热阻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与银、铜、铝等金属相比,单位重量的热管可多传递几个数量级的热量。当然,高导热性也是相对而言的,温差总是存在的,可能违反热力学第

热管工作原理

热管工作原理图 ·管内吸液芯中的液体受热汽化; ·汽化了的饱和蒸汽向冷端流动; ·饱和蒸汽在冷端冷凝放出热量; ·冷凝液体在吸液芯毛细力作用下回到热端继续吸热汽化。 热管简介 热管是一种导热性能极高的被动传热元件。热管利用相变原理和毛细作用,使得它本身的热传递效率比同样材质的纯铜高出几百倍到数千倍。热管是一根真空的铜管,里面所注的工作液体是热传递的媒介。在电子散热领域里,最典型的工作液体就是水。使用圆柱形铜管制成的热管是最为常见的。热管壁上有吸液芯结构。依靠吸液芯产生的毛细力,使冷凝液体从冷凝端回到蒸发端。因为热管内部抽成真空以后,在封口之前再注入液体,所以,热管内部的压力是由工作液体蒸发后的蒸汽压力决定的。只要加热热管表面,工作液体就会蒸发。蒸发端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稍稍高于热管的其它部分,因此,热管内产生了压力差,促使蒸汽流向热管内较冷的一端。当蒸汽在热管壁上冷凝的时候,蒸汽放出汽化潜热,从而将热传向了冷凝端。之后,热管的吸液芯结构使冷凝后液体再回到蒸发端。只要有热源加热,这一过程就会循环进行。 1963年,George M. Grover第一个发明并且制造出了热管。不过,通用汽车早在1935年就申请了类似元件的专利。直到20世纪60年代,热管才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的,作为一种提高传热效率的元件,热管受到了众多国家实验室和商业实验室的重视,而不再仅仅是实验室的试验品。令人吃惊的是,第一个将热管作为传热元件而加以接受和运用的主要客

户竟然是政府。因为,热管的第一个商业用途是用于卫星上的系统。由于热管较高的成本和较小的需求,使得热管进入商业领域的进程非常缓慢。在当时,大部分的电子元件散热问题,用简单的金属散热块就可以解决。高端的军用设备是个例外,因为这样的设备需要热管的高性能,而且可以承受较高的成本。20世纪80年代,作为高端电子产品的散热设备,热管逐渐被市场所接受。随着热管的普及,增长的需求降低了热管的制造成本。降低后的成本使得散热设计者们可以将热管应用于更多的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初,热管开始被用于大量的家用电器。今天,热管已经被运用于数千种电器产品之中。 吸液芯示意图 吸液芯性能比较 小热管常用工作液体及管材

超导热管的性能研究

超导热管性能研究 热管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时至今日,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冶金、电子、机械及医疗等各个部门都逐渐应用了热管技术。 热管一般由管壳、起毛细管作用的通道、以及传递热能的工质构成,热管自身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段,即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其结构如图所示: 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热源的热量,通过蒸发段的管壁和浸满工质的吸液芯的导热使液体工质的温度上升;液体温度上升,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蒸发段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液体温度上升而升高。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通道流向低压且温度也较低的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放出的热量从气液界面通过充满工质的吸液芯和管壁的导热,传给热管外冷源。冷凝的液体通过吸液芯回流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地将热量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绝热段的作用除了为流体提供通道外,还起着把蒸气段和冷凝段隔开的作用,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 在热管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热管的传热能力主要取决于热管吸液芯的设计。根据热管的不同应用场合,我公司设计有多种不同的热管吸液芯,包括:轴向槽道吸液芯、丝网吸液芯和烧结芯等。基于热管技术的相变传热原理、热管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专业可靠的品质保证,多年实践证明,我公司生产的热管及热管组件正逐渐迈向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1) 产品展示

(2) 产品参数说明 (3) 产品性能测试图例

图1 长度700mm的真空退火管最大传热功率测试 图2 热管等温性测试曲线

一种新型平板式微热管的设计研究

一种新型平板式微热管的设计研究 [摘要]自从1984年Cotter提出“微型热管”的概念以来,管式微热管技术已在微电子冷却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管式微热管受热面积和冷却面积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对新型热管进行了新的结构设计,选用铜丝作为吸液芯结构,铜为基底材料,乙醇作为工作液体以其提高散热效果。 [关键词]铜丝;散热;新型平板式微热管 引言 平板式微热管作为普通管式微热管的改进结构,目前已成为热管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技术。其中平板热管由于其良好的蒸发吸热特性和形状易于与芯片贴合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芯片散热,而微热管或内微结构具有强化传热传质的作用,引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有以强制空气冷却为主的微处理器散热技术最多约只能处理60%微处理器所产生的废热,需依赖新一代小质轻且效率极高的电子冷却技术来解决。如突破该散热技术瓶颈,则可推动电子器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1.新型平板式微热管 本文所设计的新型平板式热管,它包括封闭壳体、吸液芯以及液体工质。封闭壳体的内部空腔被抽成真空,并灌注

一定量的液体工质;吸液芯结构由铜丝分别与基板、隔板和铜丝形成锋利的尖角区代替,锋利的尖角区能够为液体工质回流提供较大的毛细力。平板式微热管的散热平面有代沟槽的上盖板所代替,增大了散热面积,使平板热管的散热特性增强,提高散热效率。 2.热管的工作原理 热管是利用工质相变换热进行传热的元件。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在微型热管中可能没有吸液芯)和蒸汽通道组成,它的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管的一端为吸热端(加热段),另一端为散热端(冷却段),介于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的为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 热管是通过相变传递潜热来传递热量的,其传递的热量远远比通过对流或传导传递的热量多。即它的导热性能比常见的金属材料大得多[1]。 3.微型热管的传热极限分析 微热管依靠工质相变传递热量的工作方式使得微热管具有非常强的传热能力。尽管如此,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加大热负荷。换言之,热管的传热能力受一系列的传热极限的限制,这些传热极限与热管尺寸,形状,工作介质,吸液芯结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传热极限计算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热管的传热极限 声速极限:热管管蒸汽流动,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在蒸发端出口处蒸汽速度可能达到声速或者超声速,而出现堵塞现象,这时的最大传热量被称为声速极限。 毛细极限:热管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P cap≥△P v+△P l±△P g 。如果加热量超过了某一数值,由毛细力作用抽回的液体就不能满足蒸发所需的量,于是便会出现蒸发段的吸液芯干涸,蒸发段管壁温度剧烈上升,甚至出现烧坏管壁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毛细传热极限。 沸腾极限:热管蒸发段的主要传热机理是导热加蒸发。当热管处于低热流量的情况下,热量的一部分通过吸液芯和液体传导到汽-液分界面上,另一部分则通过自然对流到达汽-液分界面,并形成液体的蒸发。如果热流量增大,与管壁接触的液体将逐渐过热,并会在核化中心生成气泡。热管工作时应避免气泡的生成,因为吸液芯中一旦形成气泡后,如果不能顺利穿过吸液芯运动到液体表面,就将引起表面过热,以致破坏热管的正常工作。因此将热管蒸发段在管壁处液体生成气泡时的最大传热量称作沸腾传热极限。 粘性极限:当蒸汽的压力由于粘性力的作用在热管冷凝段的末端降为零,如液态金属热管,在这种情况下,热管传热极限将受到限制,热管的工作温度低于正常温度时将遇到这种极限,它又被称为蒸汽压力极限。 携带极限:当热管中的蒸汽速度足够高时,液汽交界面存在的剪切力可能将吸液芯表面液体撕裂将其带入蒸汽流。这种现象减少了冷凝回流液,限制了传热能力。 以下就以氨为工质展开五种传热极限的相关计算,氨的物性参数如下表所示: 例:工质氨的热管,直径φ=3mm,壁厚 =0.3mm,长度L=300mm,工作温度240K, l为150mm。试确定该热管的传热功率。 有效长度 eff 一、声速极限 NH在240K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解: 3 蒸汽密度ρ=0.8972 kg/m3

闭式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

闭式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 重力热管因其高效的传热性能、简单易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及民用 行业。三相流节能防垢技术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和防、除垢性能,可以解决诸多 换热设备的强化传热和防垢问题。 将三相流技术有效地应用到重力热管的换热中,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该项技 术的应用领域,而且可以对重力热管的强化传热研究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为拓展三相流强化传热和防除垢技术的应用领域,优化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本文设计并构建了金属闭式重力热管系统和可视化重力热管,对两相流和三相流热管的 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充液率和加热功率对两相流热管传热的影响,而对三相流重力热管还考察了固含率和颗粒特性等对传热的影响。 结果表明,两相流与三相流重力热管的传热系数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随充液率的增大而减小。三相流重力热管可以强化传热,所加颗粒本身的特性对 三相流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影响较大,与两相流重力热管相比,30%PA66颗粒(30%碳纤维加强的尼龙66)的强化传热效果较好,蒸发段对流传热系数增强因子E 在1.098~1.463之间,20%PA66颗粒(20%碳纤维加强的尼龙66)对传热系数的 增强因子E在1.04~1.356之间,而POM2(粒径为2mm的聚甲醛)的增强因子E 在1.088~1.241之间。 重力热管蒸发段传热效果随着固含率的增加会出现波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都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固含率(强化传热效果最好);而冷凝段传热系数则是通过 蒸发段受颗粒的间接影响而出现波动。用POM颗粒研究了颗粒粒径对重力热管传 热系数的影响,发现蒸发段传热系数随粒径的增大会先减小后增大,而冷凝段传 热系数的变化则相反。

特种热管及传热介质

特种热管及传热介质 一. 概述 热能工程一直以来是人类关注的焦点技术领域.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外首先发明了以液体为介质的进行热能传递的元件--热管.作为一种特种传热元件.他以很小的温差传送大量热量.其特性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 :(一)导热性好(二)均热效果高.在所有的金属非金属材料中.就传热性能而言.几乎没有哪种材料能够与热管元件相比.热管的工作介质或称工体流体(Working Fluid)可有多种.主要是采用水或油.乙醇等液体有机化合物为传热介质.在封闭的真空金属管中通过快速循环的相变达到传热的目的.即先在吸热端接受热能.使介质受热后由液态变为气态.到冷端(即放热端)释放出热能后.介质冷凝还原为液态再返回吸热端.完成一次相变循环.我们通常将这种热管称为常规热管. 常规碳钢--水热管可以在30℃~20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可以快速进行热能传递.并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所以在一些工业部门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有机介质热管工作时管内存在较大压强.而压强大小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过高.就会爆管.此外还存在载体材料与其内部工质材料不相容.产生不凝性气体而腐蚀管壁的问题.容易导致热管失效.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尖端设备对温度的传递范围.传热效率.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使得普通热管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我公司科研人员从八十年代后期.就一直关注热管工业的发展.在传统热管(Heat pipe)的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和不管实验.开发并研制出一种优于传统热管的新型热管--特种热管. 二. 特种热管 特种热管采用的是无机介质作为热传导的一种高效传热技术.这是材料科学领域内的一项新的技术发明.其新颖性和独创性目前在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检索中未见报道.属我国首创的一项领先技术. 特种热管的技术原理为:独立的(管状.夹层板状及组合状等)系统内加入A.B两种工质后.(管径≥3mm.板状间距≥1mm以上)经过真空处理密封等等工序就构成了特种传热原件.特种传热元件是一个独立的真空系统.在热能传导过程中介质受热激发产生振荡.可将热能迅速由热端向冷端快速传递并发生摩擦.众所周知.所有材料(金属和非金属).其自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热阻.决定并制约了材料的导热及热交换能力.热管的应用.减除了传热过程中的热阻.使热能更加适应远距离传递和各种形式的热能交换.特种热管具有较高的传热能力.中国科学院一位从事化学和热物理研究30余年的科学家谭志城教授经过深入研究后说.特种热管传热机理及与传热介质传热方式的异同点.使其不仅可以在热管上应用.而且可以在所有涉及热交换和热传递的设备系统中使用.特别是适用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传热系统.这种无机传热材料的推广.应用将影响所有热量传递的领域.对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约能源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将为取之不尽的太阳能的利用和用之不竭的地热开发几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开辟一条高速通道. 三. 特种传热介质及其载体技术参数 特种传热介质为固体.液体两种.其中固体介质在常温下为灰黑色粉末.由多种无机元素组成.当与液体介质一同灌注在密闭的载体内.并形成一定真空度时.即可实现热能高速传递.传热介质所灌注的载体(管子或夹层片状体)经密闭后.即形成高效热管.热管材料不受材质限制.可采用金属(如碳钢.不锈钢.铜)或玻璃.塑料等材料.并可采用盘旋管.弯曲板.同时可采用多管(板)组合形成.特种热管其轴向的导热是以分子告诉运动的特定方式来实现其热能传导的.

微热管及其传热理论分析

微热管及其传热理论分析 摘要:随着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热管在航天器热控系统、微电子元器件散热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微热管是利用密封在管内工质相变进行热量传输的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效率高、成本低、易于集成、无需外加动力等显著优点,能有效解决目前微小型器件和芯片的散热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综述了微热管的发展与当前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微热管的工作原理,并指出微热管与常规微热管的区别,对槽道式平板微热管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微热管,工作原理,平板微热管, 引言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进步,许多电子产品向着高性能化、高功率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同时产品的高集成度使其散热空间更为狭小,导致了电子元器件单位面积的热量急剧上升,如高性能微处理器的热流密度已达到100W/cm2[1]。元器件的温度每升高10℃,系统的可靠性降低50%[2],所以必须采用高效的传热技术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微热管是一种利用相变传热的高效传热元件,其导热能力大大超越了铜、铝材料的空气强制对流散热方案[3-4],因此,具有高导热率、良好的等温性,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1,5]的微热管成为微电子散热领域的关键元件,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其中平板微热管由于其良好的蒸发吸热特性和形状易于与芯片贴合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效散热中。而微热管或热管内微结构具有强化传热传质的作用,引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微热管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热管是利用密封在管内工质相变进行热量传输的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效率高、成本低、易于集成、无需外加动力等显著优点,能有效解决目前微小型器件和芯片的散热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944 年Gaugler第一次提出了热管的工作原理;1963 年美国《应用物理》杂志报道了世界上的第一根热管;1984 年Cotter等人提出了热管微型化的设想,为微热管的研究开辟了道路;1984年,T.P.Cotter在第五届国际热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微热管的概念,并指出微热管在用于电子芯片冷却散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于微热管的研究,最初集中于几个厘米长,工质通道横截面为带有尖角区域的图形,通道的水力半径在10μm~100μm 的单根微热管。工质回流主要靠的是横截面尖角区域所形成的毛细力。这种单根微热管主要应用在传输热量不是很大,但要求温度分布均匀稳定的领域。随后微热管的研究分别从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逐步展开,研究结果均体现出这一传热元件相比其它传热手段具有效率高而无需外加动力的优点。而关于微热管结构的研究也从单根微热管逐步发展到微热管阵列,即在固体基板上开出一簇簇微型槽道,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微热管的传热能力,但这只是单根微热管的一种简单的并列组合。进一步的改进是具有连通蒸汽腔的平板微热管。平板微热管通过连通蒸汽腔降低了气液界面高速对流产生的界面摩擦力,使热管的传热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目前微热管领域的研究热点。 2. 微热管工作原理 图l所示为微热管工作原理示意图。根据微热管内部蒸汽流动情况,沿其轴向可分为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从结构上分析,微热管包括管壳、毛细吸液芯和工作介质(液流)。为降低热阻和工作介质沸点,提高微热管工作效率,管壳内部需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在微热管工作时,工作介质在蒸发段吸收热源热量发生相变,蒸汽流经过绝热段到达冷凝段释放热量并凝结为液体,冷凝液流在毛细吸液芯的毛细作用下回流到蒸发段,如此循环下去,微热管不断

热管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

热管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 马永昌 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鞍山高新区科技路108号,114051, picc33@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6855599.html, Heat Pip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Ma Y ong-chang Rongxin Power Electronic Co., Ltd., China No.108 keji Road,High-Tech Zone,Anshan City, PR China,114051, picc33@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6855599.html, ABSTRACT: Heat pipe technology is a heat conduction innovation emerged in 1960s, of which the heat conduction capability is superior to all other existing metal. Heat pipe plays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eat sin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 category, compatibility, workmanship and application of heat pipe is introduced. KEY WORD: heat pipe technology, pipe shell, pipe core, Refrigerant 摘要:热管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传热新技术,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在散热器制造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热管的基本原理、特性、类别、相容性、热管的制造及加工工艺和热管的应用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对热管技术作一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热管技术、管壳、管芯、工质 0.引言 热管传热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甚至不需风机,完全采用自冷方式,同样可以得到满意的散热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以及大功率电力模块散热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的新天地。 1.热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1.1工作原理 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热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端为蒸发段(简称热端),另外一端为冷凝段(简称冷端),当热管蒸发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1.2组成与工作过程 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1---10-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毛细多孔材料中的吸液芯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端。热管在实现这一热量转移的

热管工作原理

热管工作原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热管工作原理图 ·管内吸液芯中的液体受热汽化; ·汽化了的饱和蒸汽向冷端流动; ·饱和蒸汽在冷端冷凝放出热量; ·冷凝液体在吸液芯毛细力作用下回到热端继续吸热汽化。 热管简介 热管是一种导热性能极高的被动传热元件。热管利用相变原理和毛细作用,使得它本身的热传递效率比同样材质的纯铜高出几百倍到数千倍。热管是一根真空的铜管,里面所注的工作液体是热传递的媒介。在电子散热领域里,最典型的工作液体就是水。使用圆柱形铜管制成的热管是最为常见的。热管壁上有吸液芯结构。依靠吸液芯产生的毛细力,使冷凝液体从冷凝端回到蒸发端。因为热管内部抽成真空以后,在封口之前再注入液体,所以,热管内部的压力是由工作液体蒸发后的蒸汽压力决定的。只要加热热管表面,工作液体就会蒸发。蒸发端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稍稍高于热管的其它部分,因此,热管内产生了压力差,促使蒸汽流向热管内较冷的一端。当蒸汽在热管壁上冷凝的时候,蒸汽放出汽化潜热,从而将热传向了冷凝端。之后,热管的吸液芯结构使冷凝后液体再回到蒸发端。只要有热源加热,这一过程就会循环进行。

1963年,George M. Grover第一个发明并且制造出了热管。不过,通用汽车早在1935年就申请了类似元件的专利。直到20世纪60年代,热管才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的,作为一种提高传热效率的元件,热管受到了众多国家实验室和商业实验室的重视,而不再仅仅是实验室的试验品。令人吃惊的是,第一个将热管作为传热元件而加以接受和运用的主要客户竟然是政府。因为,热管的第一个商业用途是用于卫星上的系统。由于热管较高的成本和较小的需求,使得热管进入商业领域的进程非常缓慢。在当时,大部分的电子元件散热问题,用简单的金属散热块就可以解决。高端的军用设备是个例外,因为这样的设备需要热管的高性能,而且可以承受较高的成本。20世纪80年代,作为高端电子产品的散热设备,热管逐渐被市场所接受。随着热管的普及,增长的需求降低了热管的制造成本。降低后的成本使得散热设计者们可以将热管应用于更多的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初,热管开始被用于大量的家用电器。今天,热管已经被运用于数千种电器产品之中。

热管技术及原理

热管技術及原理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 从热力学的角度看,为什么热管会拥有如此良好的导热能力呢?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段为蒸发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当热管一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热管的基本工作 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负1---10负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端。热管在实现这一热量转移的过程中,包含了以下六个相互关联的主要过程: (1)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管壁和充满工作液体的吸液芯传递到(液---汽)分界面; (2)液体在蒸发段内的(液--汽)分界面上蒸发; (3)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到冷凝段; (4)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汽.液分界面上凝结: (5)热量从(汽--液)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体和管壁传给冷源: (6)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使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回流到蒸发段。

重力热管中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分析及案例比较

重力热管中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分析及案例比较 摘要:针对fluent模拟中有三种模型这个事实,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热管数值模拟实例的分析比较,总结出fluent中使用的三 种模型的差异和适用性,证明了数学模型及求解过程的正确性,为优化重力热管设计参数和提高重力热管的换热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重力热管, fluent,数学模型 abstract: aiming at the fluent simulation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model,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pipe at home and abroad of exampl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sums up the use of three kinds of fluent model,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applicability, and prov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solving process, to optimize the gravity heat pipe design parameters and improve the gravity of th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 performance provides theory basis. keywords: gravity heat pipe, fluen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己经日趋严重,节能的呼声也日益

9-微型热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微型热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朱高涛刘卫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摘要微型热管(micro heat pipe,MHP)被广泛用于冷却航天、航空、军用武器、车辆、计算机等众多领域的电子设备,是有效冷却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现代热管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目前对M H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内流动及传热、传质的机制研究,新型高效结构形式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的改进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近来MHP在理论、设计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其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型热管传热传质电子设备冷却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 heat pipe technique Zhu Gaotao Liu Weihua (Nanjing U 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BSTRACT Micro heat pipe(MHP)is w idely used to cool equipments of aerospace electron-ics,avionics,military electronics,automotive technologies,computers and so on.It is one of main approaches w hich can cool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high heat-flux es effectively.At pre-sent,it becomes one of hotspots of modern heat pipe technolog y.Most of the studies are fo-cu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vapor-liquid flow in the MHP,novel design of high effective MHP structure,improvement of MHP m anufacture technology and so on.In this paper,recent studies on MHP are summarized as four parts: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 ental study of the MHP principle,design of new structure MHP,m anufactur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MHP,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micro heat pipe;heat and mass transfer;electronic equipments cooling 自1984年Cotter[1]提出MHP的概念以来,人们对MHP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如MH P的结构,就经历了从重力型、具有毛细芯的单根热管型到具有一束平行独立微槽道的平板热管型,再到内部槽道束通过蒸汽空间相互连通型等一系列变化,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为各种小面积、高热流密度元器件的散热提供更有效的手段。但是随着热管结构尺寸的减小,除毛细极限、沸腾极限等常规热管均具有的传热极限限制了MHP的传热能力之外, MH P还遇到了常规热管所没有的传热极限,比如蒸汽连续流动极限就限制了MH P在低温状态下的工作等。正是由于MHP结构的特殊性,才使得有关MH P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制造工艺研究等有别于常规热管。笔者旨在着眼于MHP的特殊性,总结近期MHP在理论和实验研究、设计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明确今后工作方向。 1MHP研究进展 1.1MHP传热能力研究 MHP一般没有传统热管的毛细吸液芯,管内液体回流主要依靠槽道尖角区形成弯月面的毛细压差来提供动力。MH P尺寸的减小突出了薄液膜区的作用,轴向管壁热传导所占份额的增加使得 第6卷第2期2006年4月 制冷与空调 REFRIG ERAT ION AN D A IR-CON DIT IO NI NG9-14 X收稿日期:2005-03-01 通讯作者:刘卫华,E-mail:Liuw h@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6855599.html,

基于LED应用的平板热管散热器的数值研究

基于LED应用的平板热管散热器的数值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室外led的新型平板热管散热器。为了证明平板热管散热器在高功率led散热方面的优势,利用商业软件star-cd对其的散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相同结构的铝制散热器以及热板-铝翅片散热器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初始模型的底板热源布置方式及外部结构进行调整,得出了一款结构优化并符合led散热要求的平板热管散热器。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outdoor led-based flat heat pipe radiator. in order to prove its advantage in 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its heat dissipation capacity is simulated by star-cd commercial software, compared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of the aluminum radiator and the hot plate-finned aluminum radiator. and the layout and external structure of baseboard heat source of initial model is adjusted, and th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an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led heat dissipation. 关键词:平板热管;散热;数值模拟 key words: flat heat pipe;heat transfer;numerical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83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061-02 0 引言

热管测试

热管测试 日期:2005-12-7 17:56:42 来源:来自网络查看:[大中小] 作者:椴木杉热度:1053 1 热管测试安装如上图所示。 2.加热块长度:DA=40mm,散热块长度:DB=35mm,室温:Te:25±3℃。 3.在HEATPIPE的一端加热並将温度保持在TH=70±5℃,另一端利用水套(或风扇)强制冷卻(冷卻端永远保持最大冷凝功效)- -此?的功率??管的最大??功率。 4.HEATPIPE加热端利用电源供应器提供加热端所需之加热功率。 A-尺寸区分: 直径:Φ4 Φ5 Φ6 Φ8 B-型状区分: 直管型U型U型压扁型 压扁折弯型圆管型S型 C-长度区分: 80∽500

危害物质管理六大项: 铅及其化合物(Lead and its Compounds) 汞及其化合物(Mercury and its Compounds) 六价铬化合物(Hexavalent-Chromium VI) 镉及其化合物(Cadmium ang its Compounds) 多溴联苯(PBB) 多溴二苯醚(PBDE) 热管通过完美的性能测试Complete heat pipe R&D and testing capability。 弯度和横面计算准确Precision bending and flatttening 100%的抗老化和性能测试 100%aging and testing 产品效率高 Hight production efficiency 散热能力强 Hight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低热阻系数 Low thermal resistance 热管的直径及大小和下图一致The dimensional attributes of this heat pipe shall conform to the following drawing.

热管的传热原理及其应用特点

热管的传热原理及其应用特点 在众多的传热元件中,热管是人们所知的最有效的传热元件之一,它可将大量的热量通过其很小截面积远距离地传输而无需外加动力。国际上对热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侧重的方向为电子器件冷却和空间飞行器上的应用。80年代初,我国的热管研究和开发重点转向节能和能源的合理利用,相继开发了热管气—气换热器、热管余热锅炉、高温热管蒸汽发生器等各类热管产品。由于碳钢—水重力热管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得此类热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热管研究和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目前,热管及热管换热器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冶金、建材、轻工等领域的高效传热设备,以及电子装置芯片冷却、笔记本电脑CPU冷却及电路控制板等的冷却。 目前,除微型热管已批量化、大规模生产外,工业中余热回收用的热管换热器由于各种设备规模、大小、使用情况的不同,几乎每台设备都根据设备的工艺条件、现场情况设计、制造。 一、热管工作原理 热管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壳内工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由热管组成的热管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炼油、锅炉、陶瓷、交通、轻纺、机械等行业中,作为废热回收和工艺过程中热能利用的节能设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典型的重力热管如图所示,在密闭的管内先抽成真空,在此状态下充入适量工质,在热管的下端加热,工质吸收热量汽化为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上升到热管上端,并向外界放出热量,凝结为液体。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热管内壁返回到受热段,并再次受热汽化,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的将热量由一端传向另一端。由于是相变传热,因此热管内热阻很小, 热管的高导热能力与银、铜、铝等金属相比,单位重量的热管可多传递几个数量级的热量,所以能以较小的温差获得较大的传热率,且结构简单,具有单向导热的特点,特别是由于热管的特有机理,使冷热流体间的热交换均在管外进行,这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强化传热。此外,由于热管内部一般抽成真空,工质极易沸腾与蒸发,热管启动非常迅速。 热管这种传热元件,可以单根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根据用户现场的条件,配以相应的流通结构组合成各种形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和维护费用少等多种优点,它在空间技术、电子、冶金、动力、石油、化工等各种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