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湖高新区2019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

东湖高新区2019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

东湖高新区2019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 12 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 狡黠.(xiá) 高官厚禄.揣摩误入歧.途( qí )

B. 愤懑.(mǎn)意.想天开愧怍.言简意赅.(hài)

C. 鄙薄.( bó ) 入不敷.出罅.隙拈.轻怕重(niān)

D. 幽咽. (yè ) 自出心.裁荒谬.万籁.俱寂(lài)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5月 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习主席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之中国,而且是之中国、之中国。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A.亚洲世界中国未来

B.世界亚洲中国未来

C.中国亚洲世界未来

D.未来中国亚洲世界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A.5月10日,武汉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在汉集中亮相。一届大型的国际运动会能否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精彩而富有特色的开闭幕式演出。

B.本届军运会开闭幕式将围绕“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的赛会主题,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对和谐、和平、文明的崇尚与追求。

C.开闭幕式的演出环节,将围绕军人、军队和军事文化的艺术展现,使军事元素、人物、事件的诗化叙述,穿插于中华文明之中。

D.开闭幕式演出将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底蕴以及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反映“止戈为武”的军事思想,传递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的愿望。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迎来武汉解放70周年。经过70年拼搏奋斗,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二字,始终是这座城市一路前行不变的初心。

B. 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四大国家基地竞相发展,一批“武汉造”打造科技创新国之重器,多项国家改革试点落户于此。今天的武汉密集承接国家赋能,肩负一系列使命重任,是名副其实的希望之城、奋斗之城。

C. 有许多人这样点赞武汉: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这是一座充满无限机会、适合奋斗打拼的城市。

D.纪念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我们都是追梦人。都在努力奔跑,接续前辈的奋斗,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

二、(共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

书皮上的学问

(1)想当年,我十分羡慕法国人民的文化质素高,不只电影晓得安排主角去法兰西学院听李维史陀讲课,就连福柯最深奥难懂的《词与物》也成了地铁里人手一册的畅销书。直到上了大学,有学长传授“书皮学”,我才恍然大悟,法国人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得在知识上伪装、在文化上炫耀的一帮家伙。

(2)学长说:“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地铁里看《词与物》吗?当然不是因为它好看得像侦探小说一样,叫人爱不释卷。重点在于要让别人看见自己正在读福柯的新书,正如穿衣服必须穿名牌,读书也得读名著。只不过呢,穿名牌衣服要低调,牌子不可轻易外露;读名著则要高扬,封面一定得让人见到。”或问:“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一定要拿本福柯的新著,何不干脆捧读福楼拜或者黑格尔?”学长又说:“潮流呀!都什么年头了,还看黑格尔,一来有人会嫌你老套,二来那些没知识的人则根本不知道谁是黑格尔。至于福楼拜,人家可是法国的曹雪芹,你在地铁读《红楼梦》岂不表明你以前的教育不完整,显得多没文化呀!”

(3)在古腾堡印刷术发明之后很长一段的日子里,洋书是没有封面的,甚至不装订,就是一堆纸零零散散地送到书店去。那时候书还不多,顾客上门都早有目标,知道有什么新书出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客人们挑好了书,再选封面材料,或者用布,或者用皮。用布的或者丝绸或者棉麻,用皮的或者牛皮或者羊皮。连上面印的图案和字款也随自己喜好,叫书店师傅替你完成装书的最后手续,结果就是你的私家藏书了。这就是书皮产生的历史。书皮最出人意料的副作用,就是催生了“书皮学”,让人单靠书皮就“读懂”了一本书。“书皮学”本是大学时代我们拿来嘲笑人的话。一个家伙平日看起来是个博览群书的鸿儒,谈什么书他都能侃上两句,似乎无所不观。但再一追问,却又顾左右而言他,从一本书扯到另一本书,表面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则绝不深入,永远在表相上徘徊。遇上这种人,我们就称赞他“精通书皮学”。

(4)“书皮学”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现代出版业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出版商总是想尽办法让读者仅看书皮就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例如封底,一定会用最吸引眼球的文字介绍;例如腰封,一定会有夸张的名人推介以及过誉的书评;至于卓尔不凡的作者介绍更是封面上的标配。若是学术书籍,那么书皮学的依据就更丰富了,比如索引和参考书目,内行人只消翻它一翻,便能知道作者的功力和这本书的虚实。一部自称卓有创见的“文心雕龙注译”竟然只列了十来项参考书,连人家说过的东西都看得不多,你说它能多有创见呢?一本“陶渊明论”要是附有日文书目,这就说明作者对日本汉学的研究成果不至于一无所知了。懂得这种种窍门,懂得从封底的有限信息由小观大见微知著,“书皮学”的门径就算是开了。今天治“书皮学”又比我们当年幸福得多,全拜互联网的诞生。就拿网络书店“亚马逊”来说吧,上头起码有一半的书可以让人饱览封面封底。看完这最表层的“书皮”,你还可以翻看目录,要是在目录遇上有趣的关键词,你更能键入那个词,搜索有它出现的页数,在尚未出钱购买之前得以速读几页。原来是吸引人买书的技术,落在“书皮学”行家手中,就成了“读通”一本书的利器了。

(文/梁文道,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

5.下列选项中对“当年法国人看书”一事,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他们喜欢在地铁等人多的地方刻意展示书籍封面高调地看书,显示自己爱阅读有知识。

B. 他们选择在地铁等公共场合看的书总会回避妇孺皆知的名家作品,以免被人嫌弃老套。

C. 他们高调看书,是因为对好看的书爱不释手,是对经典阅读的回归,值得钦敬。

D. 他们精心拿捏作者和作品的知名度,选择新潮的名家新著,显得自己很有文化。

6.下列选项中对“书皮”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在古腾堡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才开始有了漂亮的封面。

B.洋书书皮产生之初,书皮材料和书皮字款都是顾客自选的,很像现在的私人订制。

C.书皮就像一本书的衣服:有的简简单单,朴实无华;有的装帧精美,高端大气。

D. 现代的书皮已经不仅仅指封面封底,还有精美的腰封等。

7.下列选项中对“书皮学”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有些人不深入阅读书籍内容,单靠对书皮的了解就卖弄自己“读懂”了书,我们称赞他“精通书皮学”,实际上是在嘲笑他。

B. 懂得通过封面、封底、索引和参考书目等有限的信息由小观大,见微知著,就算是懂得了“书皮学”的窍门。

C.“书皮”里边学问多。出版社和书商在书皮上花心思动脑筋,为的是吸引读者,提高书籍的销量,获取更大的利益。

D.一些行家利用“书皮学”快捷地读懂弄通一本又一本书籍,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既节约了时间,又确保了阅读质量。

三、(共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 —10题。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毗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①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文/《资治通鉴·魏纪》,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注释】①文伟:即费祎,字文伟。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字公琰)、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遗:遗失

B.亮遣.使者至懿军遣: 派遣

C.所啖.食不至数升啖:吃

D.亮病笃.笃:重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A.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B.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C.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D.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恼羞成怒,决定主动出战。

B.司马懿对诸葛亮夙兴夜寐、食少事烦的状态很是敬佩,担心他活不长了。

C.当诸葛亮猜出李福的来意后,李福心中很是感激,赶紧陈述了自己返回的原因。

D.诸葛亮鞠躬尽瘁,他自知来日无多,建议在他死后,可由蒋琬和费祎先后继任。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四、(6分)

11.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 —15题。

陶渊明与魏晋名士

①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我们发觉他可能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也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大多都邑贵族

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

.....,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②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人的视线之外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

③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

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④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然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污浊官场中的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就要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⑤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于通俗,而在于热闹的轰动效应,而陶渊明恰恰不谋求轰动。民众还在乎动听的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多少放浪形骸、惊世骇俗的举动。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世俗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主流文人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尽管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到了陶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⑥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但比较零碎。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人们细细一读,发觉果真很好。于是,陶渊明也终于成了万众追捧的热门。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很多时候,大家总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在滚滚红尘中顶礼膜拜,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⑦有了卓尔不凡的高远心怀,陶渊明才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远离世俗的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没有被自己保持住,却独独被陶渊明给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笃定执着,那么平静优雅。

⑧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

⑨“大化”——一种无从阻遇、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也是截然不同于自视甚高的魏晋名士的。

(文/余秋雨,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

12.读第①段,请简要回答可以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的两个理由(4分)

13.读第①段和第④段,说说加点部分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

.....

(2)(他们)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

......。

14.依据文章内容,说说陶渊明与魏晋名士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分别简要列举出4条(8分)

15.第⑥段作者说:“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结合第⑤⑥段内容,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六、(12分)

根据要求完成16 、17题。

中国人历来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个人福祉与家庭、族群、国家的兴衰密不可分。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难免要离开家乡求学创业,其中有一些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长时间与家人分离,他们会如何保持与家乡亲人的联系呢?为此,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思乡情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6.你们小组以古诗词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古诗词中有诸多表现与亲人联系的方式,如

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就通过望月吟诗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牵挂。还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等等。请依据以上诗句或者自己的积累,说说古代出门在外的人们往往通过哪些方式来与亲人联系。(请简要写出3个)(6分)

17.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建国70周年华诞;今年10月18日,武汉市将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今年,你们村庄收入大幅增加,社区的环境也越来越美。大家小家喜事连连,这引起网友热议:

网名为“我爱小家”的网友说:国家变好,城市变好,社区也变好,这些建设再美好,与我个人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又不能给我发一个大红包。

网名为“我爱国家”的网友不同意他的这两个观点,说了一段话,获得了大家的点赞。

“我爱国家”说了些什么呢?请你代他写这段话,不少于200字。(6分)

七、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运动场上,有人在练100米短跑冲刺,有人在练5000米长跑晋级。看见那跑100米的人从自己身边呼啸而过,练5000米长跑的人不会因此焦虑恐惧,不会担心自己被对方“淘汰”了,因为他知道不同的项目有不一样的特点。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我们才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

....立意,自拟标題,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五月供题语文参考答案

1.B愤懑(mèn)异想天开言简意赅( gāi)

2.C (逻辑顺序)

3.A (两面对一面)

4. D(错误不止一处,略)

5.C(表意与原文不符)

6.A(时间表述与原文明显不符,且“洋书”扩大到“书籍”是否准确,逻辑上存疑)

7.D(“读懂弄通”不正确,也无法确保质量)

8.A(遗:送给)

9.B

10.D(A.司马懿看穿诸葛亮计谋,并非真的恼羞成怒,更没有主动出战的意图;B.“担心”不符合文意;C、“谢”在此语境中是表示歉意。)

11.翻译文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将军在外作战,皇帝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真能够战胜我,何必要不远千里去请求出战呢?

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大举伐魏)司马懿和诸葛亮两军相互对峙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兵迎战。诸葛亮就把女人用的头巾服饰送给司马懿。司马懿恼羞成怒,上书请求出战,魏明帝曹睿派卫尉辛毗手持使节担任军师来制约司马懿。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佐治持使节到了,敌人肯定不会出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没有出战的意思,他之所以坚持请求出战,是为了向部下表示自己敢于用武而已。将军在外作战,皇帝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真能够战胜我,何必要不远千里去请求作战呢?”诸葛亮派遣使者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的多少,(却)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诸葛亮病重,汉后主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候,同时拿国家大事询问。李福来到军营与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返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你返回来的意图,近来(我们)虽然整天谈话,(但)有些事还没有交待完,你是又回来征求我的意见了。你所要问的事蒋琬适合。”李福道歉说:“日前确实是我的失误,忘了询问,万一丞相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担负重任,所以就又返回来了。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又问费祎之后,诸葛亮没有回答。在这个月中,诸葛亮就在军中病逝了。

12.(1)对三国群雄为权谋争斗的看法基本一致;或他们都看透了三国群雄争来斗去为的都是个人权势。

(2)对回归自然的追求大体相同。或都喜欢老庄思想。或都崇尚道家学说。或都追求自然之道。

13.(1)“别人的视线”是指别人的评价、看法、态度等,同义语可以给分。

(2)“不安静的所在”在文中指朝廷、官场、仕途、热闹的名利场等等,同义语可以酌情给分。

14.全文不止4处,简要概括,每一处给2分,最高8分。下列答案供参考,具体评分以考生的整体语意为主。

(1)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至少相差一百多年。

(2)虽然都喜欢老庄(或认同道家学说,或崇尚自然),但魏晋名士有点故意和做作,陶渊明则更为本真自然。

(3)魏晋名士有都邑贵族的习气,过于在乎他人的评价(或自己的名声)。陶渊明则是彻底的放达(或真正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4)魏晋名士追求个体独立,但喜欢热闹;陶渊明追求个体独立到了安静的程度。

(5)魏晋名士语言艰涩(或有轰动效应),陶渊明语言通俗(或平和、质朴、自然)。

(6)魏晋名士有惊世骇俗之举,有故事;而陶渊明却没有动听的故事。

(7)都有对人生的高远追求,但魏晋名士没有保持住,而陶渊明(笃定执着,平静优雅地)保持住了。

(8)(对待自然或生命规律),魏晋名士自视甚高,而陶渊明确认自己渺小和无奈。

(9)魏晋名士虽能追求独立但没有得到安静,或当众而死,或重返仕途。陶渊明能彻底回归自然,心怀高远,数百年后成为中国文化高峰。

15.本题主要涉及两个概念,一是文学家的自身特点,二是民众的审美倾向。

示例1:像陶渊明这样个性化的优秀作家(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为人安静独立,为文通俗平和;而民众(的审美倾向)往往喜欢热闹(轰动效应)、喜欢惊世骇俗的(或动听的、好听的)故事。当优秀作家不能得到民众关注,又得不到主流文人的认可(或激赞、推崇、推介、力推、推崇)的时候,就会被埋没。

16.共6分,每点2分。

(1)带口信报平安(带口信、托人带话)

(2)写书信(写信、寄信)

(3)回家(回到老家、回家探亲)

17.需要针对两个观点分别作答,各3分:一是针对“国家发展与个人没有关系”作答;二是针对“不能给我发个大红包”作答。前者须指向有关系,后者可针对“红包”的不同含义作答,红包不能仅仅局限于金钱,国家发展给个人生存和发展带来实惠方便,令人精神振奋,这就是一个比金钱更好的大红包。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不够酌情扣分。

18作文

一、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

1.“内容”包含两个方面:题意的表述和题意的支撑。题意应源自作文题的整体语意,题意应鲜明。文中材料的价值在于能恰当地支撑题意。“题意表达”分为“正确”和“错误”两个层次。题意支撑分为“恰当”“缺陷”“错误”三个层次。

2.依据题意的表述和题意的支撑两个指标的不同层次,作文可分为下面七类文。

一类文:题意正确,题意支撑恰当。

二类文:题意正确,题意支撑有缺陷。

三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题意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恰当。

四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题意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有缺陷。

五类文:题意正确,题意支撑错误。

六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题意不能支撑该文主旨。

七类文:题意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3.“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话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合格: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销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不合格: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本次作文评分共设七个类别。一至六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七类不分档次,题意错误且与材料无关的为,表达被评为“不合

的也

为七

文。

二、

对本

题题

意的

定:

1.正

意:

核心题意:认清自身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我们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题意中的“认清自身特点和目标”和“不盲目攀比”是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做最好的自己”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的逻辑要点在于:有了A,可能有B;没有A,则一定没有B。

一个人的成功,必要条件往往不止一个。具体到本题,需要明确指向题干要点,而不能游离于对本题要点之外的其他种种必要条件的叙述或者论述。若如此,则为偏题,建议评为3类下档及以下。

具体到本次作文,作文内容应该有反例,或者有反向受挫经历。如果考生仅仅从正面叙述或者论述“**认清了自身特点和目标,没有盲目攀比,结果成就了最好的自己(取得了某种成功),建议不评定为高分(42分以上)作文。

根据题干特点,学生可以将材料换个角度进行论述,假设练习5000米长跑的运动员忘记自己的项目特点,在训练中总是盲目地与百米短跑运动员比拼速度与激情,并且乐此不疲而不自知,那么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2.对题意支撑的界定:

支撑恰当:记叙性文章的事件或议论性文章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支撑的内容能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

事件或材料能将“认清自身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具体化,并能具体清晰地表现出“缺失清晰的自我认知(或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和目标),曾经盲目攀比”影响了“做最好的自己”(或者导致挫折、失败、沮丧等)。

支撑缺陷: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有相关性,但文中的事件或材料只是空洞地贴上题意的标签。无法通过具体事实呈现二者的逻辑关系,或无法通过实例分析清楚事理。

支撑错误:事件或材料貌似与题意相关(需要读者从自己个人经验中提取事件或材料的要素后才能与话题相关联),但其表述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无法支撑本题题意,其表达的意图与本题题意无关。

三、特殊情况评分说明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作七类文:

(1)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2)题意或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或盲目抄写(而非适当利用)试卷上现成的文字材料。

(3)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 字以内).

2.字数不足600字的评分要求:

(1)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每差一行扣1分。

(2)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每差一行扣2分。

3.字数超过600字却没有完篇的评分要求:

(1)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低档分数。

(2)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档次基础上降档给分。

4.缺少标题扣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