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静 脉 补 液 技 术

静 脉 补 液 技 术

静 脉 补 液 技 术
静 脉 补 液 技 术

静脉补液技术

副主任医师郝建国

山东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静脉补液的适宜人群:

1.不能经口摄入或经口摄入不足,难以维持生理需要,如昏迷病人、缺水病人,食道严重狭窄病人。

2.需要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如各种休克、缺水、失血。

3.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

4.需要输液维持尿量、防止肾功能衰竭。

5.补充营养和热量。

6.输入治疗药物。

7.促进毒物排出体外.

二、静脉补液的常用指标:

1.人体体液总重量:成人男性为60%,女性为55%;新生儿为78%;2月~2岁以内的婴幼儿为75%~65%;2岁以上接近成人水平。其中细胞内液占40%左右,组织外液占体重的20%左右(包括5%左右血浆)。

2.每天必需的失水量1500毫升(包括:尿液500毫升,皮肤蒸发500毫升,肺呼出350毫升,大便150毫升)。用于估算补水量。

3.血常规:红细胞:男性

4.0~

5.5×1012/L,女性3.5~5.0×1012/L;红细胞比容:男性42%~49%,女性37%~48%;血红蛋白: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血小板100~300×109/L。用于判断是否贫血和缺水的程度。

4.血清总蛋白:成人60~80g/L;血浆清蛋白40~50g/L。

5.血糖:3.9~

6.1mmol/L。

6.血浆渗透压(渗量):275~300mOsm/KgH

2O;>300mOsm/KgH

2

O时为高渗性缺水;<

275mOsm/KgH

2

O时为低渗性缺水。

7.血清电解质(成人):钾离子 3.5~5.5mmol/L,钠离子,135~145 mmol/L,氯离子96~106mmol/L,钙离子2.3~2.8mmol/L,镁离子1.5mmol/L。

8.pH:动脉血7.35~7.45,静脉血7.31~7.42。是判断酸碱平衡调节中机体代偿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体内呼吸性和代谢性调节综合作用的结果。pH在7.1~7.3之间是失代偿性酸中毒(酸血症);而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碱血症);pH<6.80或>7.80为病例耐受极限。

9.无呼吸影响的酸碱度(pH

NR

):是指排除了呼吸因素干扰的pH,是更能反映代谢性酸

碱平衡的指标。参考范围pH

NR

=pH。若大于或小于pH,说明为呼吸性酸碱中度。分析动态变化可用于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和预后。

10.实际碳酸氢盐(AB)和标准碳酸氢盐(SB):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SB反应代谢因素,SB减少为代谢性酸中毒,SB增高为代谢性碱中毒;在酸碱失衡诊断的上应把AB和SB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参考范围:AB动脉血21~26mmol/L,静脉血22~28mmol

/L;SB21~25mmol/L;两者结合分析均应正常。如均低于正常为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均

高于正常为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AB>SB提示CO

2

潴留,多见于通气功能不足所致的呼吸性

酸中毒;AB<SB提示CO

2

排出过多,多见于通气过度所致的呼吸性碱中毒。

11.缓冲碱(BB):是指全血或血浆中所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能全面的反映体内中和酸的能力;但不能确切反应代谢性酸碱平衡情况。血浆BBp41~43mmol/L;全血BBb45~52mmol/L。BB升高时,表示有代谢性碱中毒;反之则有代谢性碱中毒存在。

12.碱剩余或碱超(BE)或称碱不足(ED):参考范围 0±3。BE为正值增高时,表示缓冲碱增加,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为负值降低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13.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清中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是早期发现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混合型代谢性酸中毒及三重性酸碱失衡的有用指标。参考范围:

用公式Na+-[ Cl-+ HCO

3

-]计算:7~14mmol/L;

用公式Na++ K+-[ Cl-+ HCO

3

-]计算:10~18mmol/L。

①AG增加:见于H+增多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②AG正常:见于HCO

3

-浓度降低Cl-增多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③AG减少型少见。

14. CO

2分压(PCO

2

):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浆中CO

2

所产生的压力。代表酸碱平衡失调中

的呼吸因素,用于判断肺胞的通气状态、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性质、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代偿情况和酸碱中毒的类型。参考范围:动脉血35~46mmHg, 静脉血37~50mmHg。

15. CO

2结合力(CO

2

CP):是指血浆中呈结合状态的,反映体内的碱储备量,其意义与

SB相当。

三、常用补充溶液的电解质离子含量(mmol):

1、氯化钠:分子量为58.5。

0.9%500ml中Na+为77.09();

3%100ml中Na+为51.33;

10%10ml中Na+为17.11。

2、氯化钾:分子量为74.56。10%10ml中K+为13.41;Cl-为13.41;

枸橼酸钾10%10ml中K+为9.25;

醋酸钾10%10ml中K+为10.19;

溴化钾10%10ml中K+为8.40;

谷氨酸钾分子量为185.23。31.5%20ml中K+为34.00。

3、氯化钙分子量111。5%20ml中Ca++为9.0;Cl-为18.00;

葡萄糖酸钙分子量为430。10%10ml中Ca++为2.33。

4、碳酸氢钠分子量为84。

1%100ml中Na+为11.90;HCO

3

-为11.90;

4%300ml中Na+为142.94;HCO

3

-为142.84。

5%200ml中Na+为119.00; HCO

3

-为119.00。

5、乳酸钠分子量为112。

1%100ml中Na+为8.92;乳酸根为8.92;

1.9%100ml中Na+为16.7;乳酸根为16.7;

11.2%20ml中Na+为20;乳酸根为20。

-为298.48;

6、三羟甲基氨基:3.64%1000ml中HCO

3

-为596.96。

7.28%1000ml中HCO

3

7、谷氨酸钠分子量为169.12。28.75%20ml中Na+为34。

8、盐酸精氨酸:25%20ml中Cl-为24.00。

9、复方氯化钠液(林格氏液) 500ml中

Na+为72.72; K+为2.012; Ca++为1.225; Cl-为77.09。

10、M.D液:1000ml中

-为54.314。

Na+为118; K+为40; Cl-为102; HCO

3

11、低张维持液:①1000ml中Na+为30; K+为20; Cl-为50。

-为30.00。

②1000ml中Na+为30; K+为20; Cl-为20; HCO

3

12、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2A注射液(细胞内补充液):1000ml中Na+为60;K+为25;Mg++

2-为13。

为2;乳酸根为25;HPO

4

四、常用补充溶液的成分、比例和张力(张力 = 等渗电解质溶液占总液量的比例):

11张 10%氯化钠(10%/0.9%)

9张 10%氯化钾(10%/1.2%)

4张 5%碳酸氢钠(5%/1.4%)

等张(1张)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复方生理盐水);

1.87%乳酸钠液; 1.4%碳酸氢钠液;

3.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0.9%氯化铵液;

1.2%氯化钾液。

1:1液:0.9%氯化钠50ml(1份)+ 5%~10%葡萄糖50ml(1份),(1/2张)。

1:2液: 0.9%氯化钠35ml(1份) + 5%或10%葡萄糖65ml(2份),(1/3张)。

1:4液:0.9%氯化钠20ml(1份) + 5%或10%葡萄糖80ml(4份),(1/5张)。

2:1液:0.9%氯化钠65ml (2份)+ 1.4%碳酸氢钠或1.9%乳酸钠35ml(1份),(等张)。

2:3:1液:0.9%氯化钠34ml(2份) + 5%或10%葡萄糖51ml(3份) + 1.4%碳酸氢钠或1.9%乳酸钠17ml(1份),(1/2张)。

4:3:2液:0.9%氯化钠44ml(4份) + 5%或10%葡萄糖33ml(3份) + 1.4%碳酸氢钠或1.9%乳酸钠22ml(2份),(2/3张)。

M.D液(达罗氏液1000ml):0.9%氯化钠415ml,1.9%乳酸钠337ml;1.2%氯化钾248ml (等张)。

含糖M.D液(1000ml):5%葡萄糖500ml; 0.9%氯化钠207ml;1.9%乳酸钠169ml;1.2%氯化钾124ml(1/2张)。

维持液:①(1000ml) 10%氯化钾15ml;0.9%氯化钠200ml;5%葡萄糖加至1000ml(低张)。

②(1000ml) 10%氯化钾15ml;11.2%乳酸钠30ml;5%葡萄糖加至1000ml(低张)。

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2A注射液(细胞内补充液):0.9%氯化钠213ml;11.2%乳酸钠25ml;

10%氯化钾10ml;5%NaH

2PO

4

2.8ml;10%K

2

HPO

4

10ml;5%葡萄糖加至1000ml(等张)。

五、静脉补液常用的计算公式:

1、稀释溶液时需原%浓度溶液数量的计算公式:需要原%浓度溶液数量(ml) = 所需数量(ml)×所需%浓度÷原溶液%浓度。例如:用10%氯化钠溶液稀释成0.9%氯化钠溶液50ml,需10%氯化钠溶液多少毫升?代入公式:需10%氯化钠溶液(ml)= 50ml×0.9%÷10%=4.5ml。

2、液体配制的计算公式:需配制的毫升÷(每种液体的份数和)×每种液体的份数=每种液体的毫升数。例如,配制1000毫升4∶5∶12∶7液,每种液体各用多少毫升?代入公式:1000毫升÷(4+5+12+7)= 35.71毫升/每份;

1.2%的氯化钾=35.71毫升×4=143毫升;

1.4%的碳酸氢钠=35.71毫升×5=178毫升;

5%或10%葡萄糖=35.71毫升×12=429毫升;

生理盐水=35.71毫升×7=250毫升。

3、药物剂量(g、mg、ug、u)换算为毫升(ml) 的计算公式:所需药物数量(ml)=给药剂量÷药物含量/ml。例如:庆大霉素4万u/ml,给药剂量为0.9万u,需庆大霉素4万u/ml多少毫升?代入公式:所需药物数量(ml)=0.9万u÷4万u/ml=0.225ml。

每分钟输入药物数量(g、mg、ug、u)的计算公式:每分钟输入药物数量(g、mg、ug、u)=每分钟滴数÷滴系数×药物含量(g、mg、ug、u)/ml;例如:静滴青霉素800u/100ml,67滴/分钟,滴系数=20,每分钟输入多少单位的青霉素?代入公式:每分钟输入青霉素的数量(u)=67÷20×8u/ml=26.8u。

4、静脉补液量判定的计算公式:

①补液量 = 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生理需要量。

②高渗性缺水量的计算公式:

男子:缺水量(ml) = 4×体重(kg) ×[血Na+(mmol/L-142];

女子:缺水量(ml)=3×体重(kg)×[血Na+(mmol/L)-142];

小儿:缺水量(ml)=5×体重(kg)×[血Na+(mmol/L)-142]。

③按“休克指数(SI)”计算补液量:SI = 心率÷收缩压(mmHg);

SI = 0.5时为正常或血容量丢失﹤10%;

SI = 1.0时血容量丢失20%~30%;

SI = 1.5时血容量丢失30%~50%。

④按“倾斜指数”计算补液量:由平卧至半卧位30°时,脉搏增加>30次/min,提示

损失9~14ml/kg。

⑤按“红细胞比容”计算等渗缺水补液量:需等渗盐水量(L)=(患者红细胞比容-正

常红细胞比容)÷正常红细胞比容×体重(kg)×0.2。

5、静脉补充电解质的计算公式:

应补电解质总量(mmol)=(正常值mmol/L-患者mmol/L)×体重(kg) ×0.2。

6、静脉补液速度判定的计算公式(我国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3种型号):

①每分钟输入量(ml)= 每分钟滴数÷滴系数;

②每小时输入量(ml)= 每分钟滴数÷滴系数×60;

③每分钟滴数(滴/min)= 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min)×滴系数;

④输液所需时间(min)= 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滴系数)。

六、静脉补液的基本原则:

1.量出为入,及时检测,宁少勿多,“三个确定”:确定输液总量,确定输液种类,确定输液速度。测定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作为估计补液量是否足够的指标,每小时尿量30~40亳升,比重1.018表示补液量合适。

(1) 确定输液总量:即确定24小时补液总量,根据“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生理需要量”三方面液量总和为24小时补液总量。也可根据“补液计算公式[液总量=

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容÷患者红细胞比容)]根据倾斜指数(平卧半卧位30°,当脉搏增加>30次/min,提示损失9~14ml/kg)”计算补液总量。

①累积损失量:

轻度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2%,尿量、血压正常,精神稍差,皮肤稍干燥,眼窝凹陷,口唇稍干,哭时有泪;液体补充为30~50毫升/公斤体重;

中度失水:失水量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尿量减少、血压偏低,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液体补充为60~100毫升/公斤体重;

重度失水: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10%。尿量明显减少(6个小时以上未排尿)、血压明显降低,患者常发生休克,脉搏快而弱;液体补充为100~120毫升/公斤体重。

②当天额外损失量:根据每天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进行估算,在禁食情况下按10~40毫升/公斤体重计算。

③每天生理需要量:静脉补液第一天按60~80毫升/公斤体重计算。

(2)确定补液种类:即根据缺水性质决定补液成分。

①等渗性缺水(通常称为低容量血症):常见于“剧烈呕吐、腹泻的消化道丢失;大面积烧伤、创伤的体表丢失;大量胸水、腹水的体内第三腔潴留”。体内钠和水按比例丢失,

O)。治疗用1/2张液:用1∶1液 = 1血清钠正常,血浆渗透压亦正常(275~300 mOsm/KgH

2

份生理盐水+1份5%或10%葡萄糖;或2∶3∶1液 = 2份生理盐水+3份5%或10%葡萄糖+ 1份

1.4%碳酸氢钠液。

②低渗性缺水(低渗性体液容量不足):机体缺水、缺钠,缺钠甚于缺水。血清钠<135

O。极易发生休克和脑水肿,治疗时,应选用2/3张液: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Osm/KgH

2

2∶1液 = 2份生理盐水+1份5%或10%葡萄糖;或4∶3∶2液 = 4份生理盐水+3份5%或10%葡萄糖+2份1.4%碳酸氢钠。

③高渗性缺水(高渗性体液容量不足):机体缺水、缺钠,缺水甚于缺钠。可见于“发热,过度换气,处于高温环境,严重的呕吐、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或头部疾患,高蛋白输液,渗透性利尿”等水的丢失比钠丢失相对多;以及“水源缺乏,进食或饮水障碍,渴感障碍”

的水摄入不足。发生高钠血症,血清钠>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00 mOsm/L。临床表现脱水不明显但极度口渴、尿少、烦躁、嗜睡或惊厥。治疗可根据:缺水量(L)=0.5×体重×(患者血钠-140)÷140计算。选用1/3张或1/5张液:1∶2液 = 1份生理盐水 + 2份5%或10%葡萄糖;或1∶4液 = 1份生理盐水+4份5%或10%葡萄糖;或用4∶5∶6∶7液 = 4份1.2%的氯化钾+5份1.4%的碳酸氢钠+6份5%或10%葡萄糖+7份生理盐水;配比后液体的张力大约在1/2张;高钠性缺水,血浆比较粘稠,细胞处于皱缩状态,骤然补低张液体,会让皱缩的细胞骤然水肿膨胀,甚至破裂,会形成脑水肿的危险,1/2张最安全。

④如没有检测条件,可按以下方式补液:

4∶5∶12∶7液 = 4份1.2%的氯化钾+5份1.4%的碳酸氢钠+12份5%或10%葡萄糖+7份生理盐水。配比后液体的张力大约在1/2张到1/3张之间,是一组比较安全的液体,适用于各种性质的缺水。

(3)确定输液速度:根据缺水程度及缺水性质决定补液速度:

①轻度缺水:24小时补液总量的一半在前8~10小时补充完,另一半在后14~16小时补完。

②重度缺水或中度缺水有周围循环障碍的,开始补给2∶1液20毫升/公斤体重,在0.5~1小时内静脉推入或快速滴入,其余液体的半量在9~10小时输入(8~10ml/kg/h);另一半量在13~14小时输入(5ml/kg/h)。

③高钠性缺水由于细胞内也缺水,补液速度应减慢,掌握在5~8 毫升/公斤体重/小时,48小时内纠正失水即可。

2、实施“四先”: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胶后晶,先盐后糖

①先快后慢:为及时纠正体液失衡,早期阶段输液速度宜快,病情平稳后逐步减慢。

②先浓后淡,先胶后晶、先盐后糖:胶体溶液分子量大,扩容作用较晶体溶液持久。糖溶液中糖经体内代谢后成为低渗液,扩容作用相对减弱。所以一般补液原则为先浓后淡,先胶后晶,先盐后糖。

3、缺啥补啥,落实“三见”:见尿补钾,见酸补碱,见惊补钙:

①每小时尿量达40ml时应补钾: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轻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为3.0~ 3.5mmol/L。可口服氯化钾150~300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次口服;通常口服40~60mmol钾盐后血钾浓度可上升 1.0~ 1.5mmol/L。中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为2.5~ 3.0mmol/L。重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低于2.5mmol/L。可静脉点滴氯化钾 300~450毫克/公斤体重/日,均分在待输液体中,使氯化钾浓度保持在0.15%~0.3%。一般在数日内纠正低血钾即可。伴有酸中毒(血清氯含量增高)或肝功能损害时,可改为谷氨酸钾补充。静脉补钾时最好溶于5%葡萄糖或糖盐水中,以0.15%~0.3%的浓度为宜(即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滴速通常不超过10~20mmol/h,超过10mmol/h,应进行心电监护。

②纠正酸中毒:PH低于7.31(PH为7.4时H+浓度为40mmol/L),实际碳酸氢盐(静脉血)低于22mmol/L,标准碳酸氢盐(成人)低于21mmol/L,缓冲碱(成人血浆)低于41mmol

/L,均提示有酸血症,PH低于7.1为严重酸血症。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

3

-5mmol/L粗略计算。

a.按3-5ml/kg,提高HCO

3

b.按血气测定计算:5%NaHCO

3

(ml)=(-BE)×0.5×体重;

c.所需NaHCO

3(mmol)=【欲达目标的HCO

3

—- 实测的HCO

3

-(mmol/L)】×0.4×体重。

以上均稀释成1.4%的溶液先按半量给予,再根据实际提高的HCO

3

-加以调整。

③低钙血症明显时应补钙:血钙低于 2.2mmol/L,或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四肢肌张力增强或出现惊厥,可在6~8h内按10~15毫克/公斤的钙离子,加入5%~10%葡萄糖内静脉滴注,钙离子浓度不宜超过200毫克/100毫升,每日1~2次,直至钙浓度恢复。无效者考虑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深部肌肉注射)q6h。

七、静脉补液注意事项:

1、第二天补液:经过24小时补液,多数缺水纠正,第二天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继续损失补给1/3~1/2等渗电解质溶液,生理需要补给1/4~1/5等渗电解质溶液,补给量根据进食量决定,进食量与补液量之和每日每公斤体重应达到60~80毫升。继续损失与生理需要补给量之和应于12~24小时内均匀静脉滴入。

2、盐和碱始终为2:1(“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3、测定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正常成人为25~50ml/h;补液后4小时内尿量增加,每小时尿量30~40亳升,比重1.018表示补液量合适。当只有2~10ml/h时,则示血容量不足。

4、①倾斜试验:平卧至半卧30°,脉博增加<30次/min。②休克指数(SI):<1.0。

5、若出现水肿尿少,提示含钠液偏高。

6、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提示非电解质液偏多(含钠少)。

7、烦躁不安、脉搏160次/min以上,呼吸困难,提示速度过快,有心衰甚至肺水肿可能。

八、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石美鑫主编.实用外科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醒脑静说明书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孕妇禁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醒脑静注射液 汉语拼音: Xingnaojing Zhusheye 【成份】 麝香、郁金、冰片、栀子。辅料为聚山梨酯80、注射用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 每支装5ml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品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3.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贮藏】 密封,避光保存。 【包装】 安瓿瓶,5ml/支×4支/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3353-98-2003。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32020564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12号 邮政编码:214028 电话号码:(0510)85345680 传真号码:(0510)85342680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孕妇禁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醒脑静注射液 汉语拼音Xingnaojing Zhusheye 【成份】 麝香、栀子、郁金、冰片。辅料为聚山梨酯80、注射用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 每支装10ml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品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3.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贮藏】 密封,避光保存。 【包装】 安瓿瓶,10ml×6支/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3353-98-2003。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32020563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12号 邮政编码:214028 电话号码:(0510)85345680 传真号码:(0510)85342680

醒脑静注射液

药剂科快讯第17期总第77期 关于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问题 醒脑静注射液是在传统镇惊开窍中药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研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作用。 醒脑静注射液药物组成及化学成分:醒脑静注射液处方由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组成,为中药复方制剂,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麝香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大环酮类:麝香酮、麝香醇等;吡啶类化合物:麝香吡啶等;甾体类化合物:胆甾醇等;多肽蛋白质类化合物:精氨酸、脯氨酸等;脂肪酸和酯类化合物等。冰片的主要成分为右旋龙脑律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栀子含有栀子苷、栀子素及绿原酸等。郁金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和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莪术酮、莪术双酮等;酚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甲素、姜黄乙素等。醒脑静注射液中可以被检测的活性成分有麝香酮、樟脑和姜黄甲素、姜黄乙素、莪术酮、莪术双酮等。 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气 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虽然有文献报道临床上醒脑静注射液还用于急性中毒(安眠药中毒、有机磷中毒、海洛因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炎(病毒性脑炎、乙脑),急性小儿感染性高热等以及各种眩晕症的辅助治疗。但相关的临床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其临床应用前景的统一认识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讨。 醒脑静注射液安全性问题:检索CHKD期刊全文库,共发现醒脑静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4例,症状表现有:1.胸闷、憋气、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2.

手背及胸部红丘疹;3.怕冷寒战;4.畏冷、发热T39.7℃,伴头痛。虽然未发现醒脑静注射液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但其安全性问题仍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理作用研究不充分,同时其应用还受到中药材的质量(产地、采收季节、炮制等因素可影响其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和毒性)、制备工艺、配伍应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中药注射剂在给药途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因此不能完全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不合理的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报道也逐年增加,因此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鉴于中药注射剂的化学成分复杂,以及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未提供儿童用药的相关信息,因此建议临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把握适应症; 2.单独使用,尤其禁止与西药同时输注; 3.必须联用时,应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或者间隔一定用药时间; 4.用药过程要注意观察及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 2008年9月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2015年版)

核准日期:2006年12月05日 修改日期:2008年02月26日 2015年03月12日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孕妇禁用;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是具备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资质或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的医师,用药后出现过敏反 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醒脑静注射液 汉语拼音: Xingnaojing Zhusheye 【成份】 麝香、郁金、冰片、栀子。辅料为聚山梨酯80、注射用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 每支装5ml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 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潮红、皮疹、瘙痒、呼吸困难、憋气、心悸、紫绀、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乏力、疼痛、面色苍白、多汗等。 3.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咳嗽等。 4.心脑血管系统:心悸、胸闷、血压增高等。 5.神经精神系统:头晕、头痛、抽搐、昏迷、肢体麻木、烦躁等。 6.皮肤及其附件:风团样皮疹、丘疹、红斑等。 7.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8.用药部位: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麻木、皮疹、静脉炎等。 【禁忌】 1.对本品或含有麝香(或人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本品含芳香走窜药物,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药品。不超剂量和长期连续用

醒脑静注射液

第17期总第77期 关于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问题醒脑静注射液是在传统镇惊开窍中药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研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作用。 醒脑静注射液药物组成及化学成分:醒脑静注射液处方由麝香、冰片、梔子、郁金组成,为中药复方制剂,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麝香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大环酮类:麝香酮、麝香醇等;吡啶类化合物:麝香吡啶等;甾体类化合物:胆甾醇等;多肽蛋白质类化合物:精氨酸、脯氨酸等;脂肪酸和酯类化合物等。冰片的主要成分为右旋龙脑律草烯、B -榄香烯、石竹烯等。梔子含有梔子苷、梔子素及绿原酸等。郁金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和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莪术酮、莪术双酮等;酚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甲素、姜黄乙素等。醒脑静注射液中可以被检测的活性成分有麝香酮、樟脑和姜黄甲素、姜黄乙素、莪术酮、莪术双酮等。 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外伤头痛,神 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虽然有文献报道临床上醒脑静注射液还用于急性中毒(安眠药中

毒、有机磷中毒、海洛因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炎(病毒性脑炎、乙脑),急性小儿感染性高热等以及各种眩晕症的辅助治疗。I但相关的临床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其临床应用前景的统一认识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讨。 醒脑静注射液安全性问题:检索CHKD期刊全文库,共发现醒脑静注 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4例,症状表现有:1.胸闷、憋气、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2.手背及胸部红丘疹;3?怕冷寒战;4.畏冷、发热T39.7 C,伴头痛。虽然未发现醒脑静注射液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但其安全性问题仍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理作用研究不充分,同时其应用还受到中药材的质量(产地、采收季节、炮制等因素可影响其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和毒性)、制备工艺、配伍应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中药注射剂在给药途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因此不能完全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不合理的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报道也逐年增加,因此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鉴于中药注射剂的化学成分复杂,以及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未提供儿童用药的相关信息,因此建议临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把握适应症; 单独使用,尤其禁止与西药同时输注; 2. 3.必须联用时,应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或者间隔一定用药时间; 4.用药过程要注意观察及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