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恪的后代

李恪的后代

李恪的后代
李恪的后代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李恪后来被追封为郁林王,实际上是从一品的郡王,长子李千里被封为从三品的郁林县侯。武则天的时候,李唐宗室诸王中德高望重的都被杀得差不多了,只有李千里因为无才无德气量狭小性情急躁,又多次进献吉祥的物品才得以免于祸患。李唐宗室复辟后,李千里进封成王,与自己的儿子李禧跟随节愍太子起兵结果兵败被杀,等到睿宗即位后,睿宗虽然称其“保国安人,克成忠义,愿除凶丑,翻陷诛夷”,又表示“永言沦没,良深痛悼”,结果也只是官复原职,既无追赠亦无改葬。

次子李玮早卒。唐中宗初年追封为朗陵王,他的儿子李袨过继给了李恪的胞弟蜀王李愔,官至从四品上的秘书少监,唐玄宗的时候爵位降为了郡王,不过从礼法上来说,这支已经与李恪无关了。

三子李琨,《旧唐书》上说的很清楚,唐玄宗的时候因为占了儿子李祎的光,被追赠了个正三品的工部尚书,并被追封为了吴王。所以显然李琨能够被追封为吴王,与自己的父亲郁林郡王李恪没有半点关系,完全是自己儿子的功劳。而且李琨被追封后没有改葬,也没有因为追赠而补发俸禄。对照一下同辈李治的嫡子们,不是皇帝就被追封皇帝,不能追封为皇帝的即使被废后仍追封为太子;再比较开元同期,李隆基兄弟除早夭的为亲王,其余的不是被追封为皇帝就是太子。再想想李琨的幼子李祗早在唐中宗的时候就继承了吴王这个封号,就知道李琨追封的这个“吴王”究竟能有什么分量与荣誉了。

李琨的幼子李祗继承了这一脉,李祗是经过几次升迁才做到了陈留太守,而他的儿子李巘先是凭借门荫补了个五品官,后来继承了嗣吴王的爵位。《新唐书》中说李巘死的时候被追赠了太子少保,但因其“历官清白,居室不能庇风雨。收恤甥侄,慈爱过人,家无留储”,所以最后还是“公卿合赙乃克葬”。这点就不太能理解了,为什么李巘本身是从一品的爵位,死后又被追赠了从二品的官职,然而朝廷却没赏赐任何丧葬钱物,甚至需要同事们凑份子才能顺利安葬呢?

四子李璄,唐中宗的时候被封为归政郡王,因为其兄李千里参与了节愍太子起兵一事,所以连坐被贬为南州司马。最后卒于任上。

至于李琨的长子李祎,因为过继给了江王李嚣,所以从礼法上也排除在了李恪这一脉之外。不过既然《旧唐书》中郑重其事地声称李琨得以追封吴王是因为李祎的“显贵”,还说李祎的三个儿子“皆至达官,别有传”,那我们就来看看李祎这一脉究竟显贵到何种程度。

李祎本来是继承了江王的爵位,但最后还是降了一等爵变成了信安郡王。不过李祎在唐玄宗的时候可谓是官运亨通,虽然他立下第二次军功的时候,算起来已是60多岁的年逾花甲年近古稀之龄了。但史书上对吴王李恪这一脉特别的有好感,所以他的两个儿子固然是因为他的军功得以封官,他自己也加封了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又兼任了支度使、营田使等官职,但史官仍要为其感慨一句“其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等到天宝元年李祎成为太子少师,旋即就退休了;再等到第二年升为太子太师时,委任书刚下,李祎就病死了。根据《旧唐书》的记录来看,虽然史官记载唐玄宗听说李祎死后痛惜了很久,但李祎作为朝廷的从一品大官却连个谥号都没上,丧葬规模如何更是不得而知,而太子李亨对他的老师更是一点表示也没有。由此可以参考一下李治是如何对待李绩的,加封李绩为太子太师时还特地增加他的实封共一千一百户;李绩生病的时候,李治和太子送药给他服用;李绩死后,李治为他辍朝七日,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曰贞武;最后风光陪葬昭陵的时候,李治更是“登楼临送,望柳车恸哭,并为设祭。皇太子亦从驾临送,哀恸悲感左右。”再来看看史官专门为之单独成传的李祎三子:李峘、李岘、李峄。

《旧唐书》说李峘是以郡王之子的身份,按例封为国公的,唐玄宗在成都的时候郭千仞趁夜谋乱,李峘等人带兵平定,却只加授了正三品的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而李岘以门荫入仕,经过“累”迁才做到正六品下的畿县令,不过按照“一品子正七品上”的规定来看,可以反证其父李祎的“显贵”了——虽然就在长孙无忌被黜自尽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的嫡孙长孙延就已经捞到了正五品以上的京官。李岘后来因为“匡翊肃宗”有功,得封国公。李峄则是最后官至蜀州刺史,史官称这一门显贵的三兄弟为“荣耀冠时”(不知道同祖同辈的李巘被同僚凑份子下葬的时候这三位在哪里)。这三兄弟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李岘,史官称其“少有吏干”“为政得人心”。然而正是

在李岘身为京兆府尹的时候,杨贵妃的族人横行长安,李岘不仅对此束手无策,还被杨国忠找了个借口贬出京城。直到唐肃宗上台后,才重新重用了他,最后“与吕諲、李揆、第五琦同拜相”(担任的不过是中书侍郎一职,不仅有两名中书令做顶头上司,更要与另外三人分享所谓的相权),而李岘“位望稍高,军国大事,诸公莫敢言,皆独决于岘”——结果“专权”的李岘“为中官所挤”,遭到李辅国的排挤,成为唐朝首位屈居于阉官之下的知名宰辅。

就史书中的记录而言,李恪的子孙后代看上去都是相当的显贵,不是嗣吴王就是官至正五品以上。然而无论是李恪的嫡系李祗一脉,还是出继江王的李祎一脉,历仕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乃至以后的各代唐朝皇帝,却都不曾将本就葬在长安的李恪之墓陪葬昭陵,这又是何因?反观李承乾的嫡孙李适之出仕唐玄宗的时候,唐玄宗就亲自下诏追赠李承乾为恆山愍王,以及褒赠了李适之的父亲伯父哥哥等好几个人。《旧唐书》中甚至有言:“数丧同至京师,葬礼甚盛,仍刊石于坟所。”

而且相当令人玩味的一点是,李恪的儿子李璄,孙子李祗,曾孙李岘、李峄、李巘都曾做过宗正卿一职,而宗正卿职责何在?

简单点说就是掌管皇族资料的。所以聪明的你明白了吗,为什么史书中说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而我们后人读起来只觉得相当的空虚,因为根本找不到相关的史料可以证明李恪究竟有什么文才和武才的,原来原因就在于此。

一直以来都有人怀疑有关李恪的资料被人篡改过了,如今看来的确是非常之有可能是被人篡改过了。不过这可不是什么“胜利者的史书”,而是身为掌管皇族资料的宗正卿可比所谓的“胜利者”们更有实质的权力——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他们要是将这些皇族的资料不动声色地修改一下,就算是皇帝也发现不了。

所以别的皇子亲王有名望有才能有吏干,都是有实实在在的事迹作支撑的,唯独李恪这里就只有非常浮夸的赞美之辞而已。而李恪的后人们之所以只敢添些溢美之辞却没有增加更多的事迹让李恪的生平看上去更完善一些,想来一是因为李恪真的没

什么事迹可以大书特书的,二来也是不敢随意乱编事迹添上去,因为多方一印证,就有可能出现纰漏。所以最多也只是夸上几句,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反正读者也不可能穿越回去,就算是有所猜测也无法证明了。

而且李恪的后代历任宗正卿的时候已是中晚唐,联想一下五代十国因为战乱,李唐嫡系的资料散佚不少,唯独李恪这一脉的信息却能保存得如此“详实”。其中究竟有多少猫腻,呵呵,自己思索去吧。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地方实权既握,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同年,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次年,授湖广总督。其后,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约今河北)、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

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著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外力量对比悬殊的格局,使李鸿章产生了严重的“惧外”思想,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1901年11月去世。谥文忠,晋封一等侯。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根据收集的资料,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 多个条约根据我所收集的资料,由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1 年8 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 年9 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 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4 年5 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 年4 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中法新约》;1895 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 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中日《辽南条约》;1896 年3 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 月《中俄密约》;1898 年6 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 年9 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李鸿章也算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在当时那种国际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一手创办北洋水师,倡导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使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敞开大门面向世界,但同时他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造成了中国长达几十年的内乱局面,那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千古罪人? 过失: 1)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 1884年,李鸿章签订《天津条约》 1895年,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1896年,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 1901年,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 2)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北洋海军参战的大大小小十三艘军舰当中,有两艘逃走,其中一艘还撞沉了自己的一艘舰,有三艘被日军击沉。其余7艘,包括旗舰“定远”号在内,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致远”号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壮烈殉国,使李鸿章吓破胆,北洋舰队退回旅顺港修理。一个月以后,李鸿章等舰队修理完毕,就命令它开到威海卫躲起来,不许出海。旅顺遭日本军队进攻时,丁汝昌曾经请求李鸿章,让他带领舰队去援助,不料被李鸿章大骂一顿。李鸿章说:“你只要在威海卫好好地守住你的几条船,别的事不用你管!”

就这样,北洋舰队只好躲进威海卫军港内,轻易地丢了制海权。局面坏到这种地步,丁汝昌悲愤万分,但又无可奈何。他不愿意活着落入敌手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更不愿意向日军举手投降,在遥向京城跪拜之后,便服毒自尽。17日,日本舰队由威海卫西口耀武扬威地进港,太阳旗随之飘扬在刘公岛上。牛昶炳像条哈巴狗,在伊东佑亨面前乞怜摇尾,率残存的十艘北洋海军舰只和五千多名中国陆海军官兵投降。至此,李鸿章耗费巨资、惨淡经营的威海卫基地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功: 李鸿章创立了淮军: 作为淮军的最高统帅,李鸿章对其严格治理,加大训练强度,整顿军中纪律。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在任命统领时,看中能力,不论出身与文化。他鄙弃那些空有一肚子才学而不知世事之人(可见他“务实”的治世思想在这里已经有所体现)。在征集军饷的时候,采用关税和厘金分开使用的办法,主张厘金的用途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商人手中多收钱,而不是剥削农民。这支军队在保卫上海,转战苏南,牵制太平军东线兵力,为扑灭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在转战黄河、运河之间,取得了“剿捻”的胜利,完成了之前国藩难以完成的任务。 2)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论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摘要:李鸿章的生平事迹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李鸿章是否可以论为一个仁人志士 关键词:李鸿章晚清马关条约梁启超伊藤博文 内容提要:评价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从前,有一位务实能干的宰相。少年时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面对祸乱中华的匪贼,起兵靖乱。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是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认为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写得相当不错,虽然说个人角度不同,也许你看起来会有些溢美,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是趋向历史真实的。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与日本的伊藤博文的时候说,李鸿章是大才,但是不幸身在清朝;而伊藤在个人才能上比不上李鸿章,但是有幸生在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很多事情可能都是命吧,个人不管怎样做,都无法力挽狂澜。 李鸿章可以说是晚清的擎天柱,独立支撑起这座将倾大厦,为中国的新式军队,工业播下了种子,为中国赢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但同时他骨子里有一种对洋人的惧怕,为了苟且偷安,对洋人一退再退,那是因为他意识到和洋人的差距。他是一代权臣,手下人才济济,却对满清忠心耿耿。是深受儒家忠君思想荼毒,却又对时局有一定清醒认识的睿智老人。用糊裱匠来评价他们是极大的不尊重,是对他们所有努力的忽视。而我想着,

【实用】高中历史人物记录——百年李鸿章

李鸿章的荣辱一生 李鸿章,学习近代史永远别想绕过去的人物,教材里对他的评价是非常片面的,作 为《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人,在学生心中,“卖国贼”的名头是摘不掉了。 可是,对于一个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人物,其功过是非又岂是一句“卖国贼”所能概 括?其实,写历史就是写人心,我们被简单的意识形态所左右,而无法了解真实的人物,是很可悲的事情。 那么,李鸿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办洋 务,一生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悲愤中逝世。可以说谤满天下、功垂后世。近代伟人乎?民族罪人乎?梁启超曾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 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 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我们梳理他的一生,或许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李鸿章。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青年时期的李鸿章,也可以说是慷慨激昂的年轻人。曾著诗:“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可以说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1851 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转战十余省、历时十四年,坐拥半壁江山,清廷统治岌岌可危。而最终拯救清廷的,就是湖南人曾国藩。我们往往受革命史观的影响,认为曾国藩镇压 农民起义,是“地主阶级反动派”。其实,这个评价可说是无知。太平天国洪秀全并不 是什么近代人物,也无能力无意识去学习西方促进民族崛起,他所想的,不过荣华富贵;他所做的,不过摧毁传统文化。曾国藩以“保孔”、“保教”为矢志,救南方人民于水火,功莫大矣。中华历史三千年,能“立德立言立功”者,屈指可数,曾国藩可列其一。而 李鸿章师从曾国藩,深受曾的影响,在太平军李秀成进攻上海之际,李鸿章终于有机会一 展才华,在上海模仿湘军组建淮军。正是在这段时间,李鸿章才开始看到中西之间的差 距,认识到中西之别不是华夷之分,而是中国“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处三千年未 有之大变局”,如果不力图变革,“外守和局、内图自强”,最终瓜分豆剖,民族危亡矣。 此时的西方特别是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强国,世界工业生 产的一半以上由英国产生,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凡是有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有英国的国旗 飘扬,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不仅英国,此时的世界已经群雄 并起,美、法、德、俄等国为远东虎视眈眈,前狼后虎,非关起门来就可以拒敌的。但 中国即便已经遭受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举国仍昏昏噩噩,而李鸿章已有如此识见,并终身身体力行,实属难得。 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太平天国后,李鸿章被封肃毅伯,担任地方督抚中权重最大的直隶总督,负责京畿 防务,显赫一时,正可以大展拳脚。因为认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 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于是留心洋务,筹划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 局、开平煤矿;修建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建设现代学堂培养人才,派遣留学生赴美求学等等,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值得一提是,李鸿章很早就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后虎狼之心久之必为我心腹大患,奏请筹划海防,建设现代海军。自 1874 年日本侵台兴办海防起,至 1884 年北洋海军成军,成为远东第一、 全球第六的舰队,李鸿章殚精竭虑,事事亲力亲为,居功至大矣。 后世非议,既然北洋海军远东第一,为什么甲午一战一败涂地?洋务运动三十年, 自以为强,为什么不敌日本一战即惨不忍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身处李鸿章的位置,想要放手做事,亦难矣。李鸿章有三难:一、 政局腐败,权出于妇人,无日不受谤,难以放手。李鸿章一生得意,全因为慈禧太后的信任,凡所任事,都需要太后旨意,能够在宦海沉浮四十年,全赖西太后的荣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一、中进士入翰林。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鸿章中进士同年入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李鸿章中进士后进而入了翰林院在此安安静静地做七品编修等待京察改换顶戴颜色。二、回籍协办团练镇压太平军。1853年虽然李鸿章赶上了三年一次的京察而且自己的名次也十分靠前晋升正六品可以说十拿九稳事情无奈太平军占领了武昌安徽告急咸丰帝一道圣旨李鸿章随工部侍郎吕先基回籍协办团练抵挡太平天军。李鸿章先后跟随吕先基和福济在安徽干了五年虽然多次立功自己也屡次晋升但是上级太工于心计自己不断受到排挤小河养不了大鱼李鸿章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三、入恩师幕府组建淮军。1858年曾国藩把不顺心的李鸿章招致魔下进入幕府襄办营务。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淮勇抵沪后自成一军是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任巡抚后大力扩充淮军又为淮军购臵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1863年和1864年李鸿章率领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四、任总督镇压捻军。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1866年继曾国藩后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次年授湖广总督采取“就地圈围”和“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五、占直隶兴办洋务。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长达25年之久。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纷纷主张“自强”进而“求富”。李鸿章任江苏巡抚后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了江南机械制造总局和金陵机械制造局。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了洋务事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摘要: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当回顾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看作卖国贼,这个观点与历史是不完全相符的。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字:李鸿章洋务运动 一、李鸿章的生平 李鸿章,世人多尊称李中堂,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末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被西方人称呼为“东方的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考中进士,后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二、李鸿章的功 说到李鸿章对历史的贡献,他奉曾国藩之命整顿团练,招募新兵编练淮军,并成为当时清朝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并组建了北洋水师。虽处于清政府的腐朽通知下,他仍在外交中对积贫积弱中国的处处维护。但最为后人称道

的是他参与并领导了洋务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整个洋务运动全过程,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倡导组织洋务活动的官僚中,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只有李鸿章一人。在所有的洋务官僚中,李鸿章兴办的洋务事业最多,涉及的范围最广,取得的成绩也最显著,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企业、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因而他被看作是洋务派的旗帜,洋务运动的旗手。他以办洋务求“自强”为己任,摆出“舍我其谁”的姿态,并雄心勃勃地表示:“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其开展的洋务运动中才能可以说是表现的很充分的,业绩是明显的,这些至少反映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一)、引进西方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 1862年,淮军首先接受近代军事装备与训练,这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肇始。此外,李鸿章还派遣数批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自1871年至1894年,李鸿章购船、练兵、筹办海防,加速了中国的海防近代化。1891年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初具规模,为中国国防近代化打下了基础。 (二)、创办民用企业,建设中国近代化工业体系。 在洋务派创办的20多家民用企业中,其中李鸿章于1872年委派朱其昂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一个企业。继开办轮船招商

李鸿章历史评价

李鸿章是个功过分明的“双面人”。前期,在中国近代史课本中,只看到其被否定的一面;后期,在报章中,更多读到他被肯定的一面。 妙联怒斥“鬼子” 李鸿章,1823年生,安徽合肥人,世人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1900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失踪一段时间后出现,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谈判结束后,双方共同举行记者会。忽然,日本钦差大臣小村寿太郎使出一个损招,用汉字来炫耀武力,意在羞辱清廷。这个钦差大臣得意洋洋地说:“日本一楹联大师早就出了上联,向公众诚征下联,然而久久不得,今天只好求教于楹联发祥国的大师了。”他随即对李鸿章说:“大人乃当今国学名士,恳盼赐联。”之后他亮出一张白绢,上面用汉字写着:“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这是拆字联,意思为:日本驾神马,张满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光“大王”就有八个,且个个举世无双,单枪匹马就能踏平中国! 李鸿章用余光瞥了一眼这二十一个字,怒不可遏。他强压怒火,思忖片刻就令人端出笔墨,又命这个日本钦差大臣研墨铺绢,旋即带着一副鄙夷的神态,大笔落素绢,一气呵成,回敬道:“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 此下联也是拆字联,与上联针锋相对,接得严丝合缝:日本萎靡不振,却欲抢我大清龙衣,其实不过是“魑魅魍魉”四种小鬼。这些东洋鬼子屡屡犯边,如斗胆进犯我中原,即合手将其擒拿!李鸿章的文才、急才,及其爱国情怀跃然绢上。在场的中国人见此奇联,无不拍手称绝,深感中堂大人为他们出了一口恶气!日本钦差大臣“偷鸡不成蚀把米”,只好悻悻走开。 近代中国改革第一人 时间似乎要倒回到1901年的11月7日,李鸿章就死在这个冬日,正是德宗光绪27年,也是辛丑条约签订的那一年。李鸿章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清政府的大厦还在继续的倒下去。 李鸿章出身于科甲奋进之家,师从意欲“补天”的曾国藩,讲求经世之学。投身仕宦,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建新军,办洋务,签条约,卖国权。《走向共和》展现了一个与传统认识不相符的李鸿章,有胆略,有才干,有维新意识,重塑李鸿章这一形象,但不管怎样,李鸿章跳不出时代为他,为那个时代的人所划的圈子。最终逃不过悲剧的结局,而李鸿章的个人悲剧,也正是这一个时代的悲剧。 凭实而论,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中国与八国联军之战及战后议和中,李鸿章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只不过是“舟”,清廷才是“水”,行舟靠水,水推则进,水阻则退。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摘要: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朝廷,洋务派眼中的英雄,他也是清流派,革命派眼中的“奸臣”。纵观李鸿章一生,他是一位优秀的外交人才,是近代化脚步的推进者,但也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是错误边防政策的制定者。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史;功过; 一、李鸿章生平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他为李中堂,亦称李合肥。谥文忠。他是晚清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同时他也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他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光绪皇帝将李鸿章树立成“忠臣”的榜样,要求人臣模仿。他代表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等条约。同时他本人也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二、李鸿章的功 李鸿章一生都在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他主张洋务运动,采取了编练新军等措施。企图通过器物制度的变革来振兴大清,但是这仍然无法改中国落后的面貌。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也曾据理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国家的损失。他作为一个外交家,也曾只身前去同列强谈判,最终实现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奈何国力羸弱,清朝腐败不堪,他虽有报国之心,但却无报国之力。(一)兴办国防,促进军事近代化 1.主张海防,建立海军及舰队 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海防放到战略地位的大臣,李鸿章见证了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他深刻体会到建设海军的重要性。十七、十八世纪,西方进入了海洋时代,新航路的开辟,造船技术的提升,让他们不再只满足于进行简单的货物交易。晚清仍然处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李鸿章是地方实力派大臣,他比中央的大臣更清楚国内当时的形式,而且更知道海防建设的重要之处。因此他提出了重海防的思想。在他的主持下,清朝建设了由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舰队组成的海军。 2.创办新式军工企业,仿制洋枪洋炮。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李鸿章就派出过一个出国军械采购团,到西方先进国家进行先进武器的参观和采购。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厂部分人称制造局。后分别改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

李鸿章

李鸿章 在中国人的眼中,李鸿章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而在外国人眼里,他却是“东方的俾斯麦”。 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之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了当时清政府的面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东方大国,竟然没有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官员。虽然有“弱国无外交”的艰难现实,但以在逆境中艰难求存而著称的中华民族还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外交天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发动“洋务运动”而得到了“洋务亲王”之称的恭亲王奕 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外交家。他在北京和英法两国的外交谈判中显露了极为灵活的外交手腕。以至于有史学家后来感叹:“如果道光之后的满清皇帝不是咸丰而是奕 的话,再能启用李鸿章主持朝政,满清未尝不可中兴!”其后,代替奕 主持洋务运动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又担起了主持弱国外交的这副千钧重担,更因在列强的压迫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背上了骂名。 但在真正和李鸿章打过交道的西方外交官眼中,这位有着“东方俾斯麦”之称的东方人却是另外一副面孔,“李鸿章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持他的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在西方的外交界,一致公认,李鸿章,是那个时代最为伟大的外交家之一。由于政治原因,李鸿章在他生前身后的中国衰落历史上(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与清末那段历史时期)一直戴着一顶“卖国贼”的帽子,成为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岁月的罪魁祸首。当我们在读完那些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的陈旧的历史教科书后,当一部分中国当代社会的青年精英和学者们大骂李鸿章丧权辱国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想到,在当时那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李鸿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牺牲。他没有不作牺牲的能力和机会,因为,他手中根本没有可以用来同西方列强讨价还价的资本。 更有几个人知道,在当年的万国运动会上,各国国旗伴着各自的国歌一次升起。但当中国的黄龙旗升起时,现场却是一片沉寂,随即响起了西方人的阵阵嘲笑——中国,这个远东大国,竟然连自己的国歌都没有!而就在此时,一名七旬老人,步履蹒跚却坚毅果敢地走到黄龙旗下,傲然挺立,用他那并不高昂的嗓音,深情而激扬地高唱了一首家乡安徽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运动会上的喧嚣霎时归于沉寂,旋即爆发出如雷的掌声。历来崇尚英雄的西方人用自己的方式,来向这名拼死捍卫祖国尊严的老人致敬。在这些西方人眼中,他们面前的这位老人,就是他所挚爱的中国的真正脊梁!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自信、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早受屈辱而积淀下来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西方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实,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以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意思是:清国不能再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觊觎更多在华利益的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使用过,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尽管洋人说,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依然能弹出一个明显存在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值得惊诧”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的李鸿

李鸿章个人简历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同年署理两江总督,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次年,授湖广总督。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1898,李鸿章赴欧洲。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在1901年签定了卖国的《辛丑条约》。 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好人.但是生不逢时,被推到了浪尖口,结果被人们骂为汉奸.这实在是千古大冤,西太后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也有人说"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写的一手好字,是个大才子。死后也没留下什么遗产,可谓也是个清官。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到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咒骂痛斥这时,确实深深自省,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我认为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锐的手腕。 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李鸿章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于实际上是“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虽小心翼翼,东补西贴,如履薄冰,然终未能挽救晚清大厦于将倾

洋务运动领导者李鸿章生平简介

洋务运动领导者李鸿章生平简介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安徽合肥人,晚清时期的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或李合肥。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洋务运动领导者李鸿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

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李鸿章签订的条约有哪些李鸿章任职于晚清时期,那时正是侵略者入侵我国国土的时候,在晚清时国家处于最耻辱的时期,国家被迫和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因为那时的李鸿章是国家的执政大臣,所以在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有一半以上是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 李鸿章作为当时清政府的代表,他和各列强国家分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呢?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和日本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这个条约还是一个相对平等的条约,但是在条约签订四年后,日本就向我国发出了侵略,这场侵略战争就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奉命抗击倭寇,可惜最终战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又一次和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也就是《甲午中日条约》。光绪九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兴起,光绪皇帝派遣李鸿章到越南筹备战事。但战争后,因为慈禧太后为主的主和派的原因以投降拉下帷幕,最终结果是李鸿章和法国签订了《李福协定》。 光绪二十一年,作为全权大臣的李鸿章赴日本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一直保持坚定的态度,但由于清政府过于软弱,最终李鸿章无奈只好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又签署了《辛丑条约》。

李鸿章事迹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