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象知识学知识题(有答案解析)

气象知识学知识题(有答案解析)

气象知识学知识题(有答案解析)
气象知识学知识题(有答案解析)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2) 、氩和(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 ,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升高(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

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五、复习思考题:

1. 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

2. 二氧化碳的日年化、年变化和长期变化的特点如

.

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 为何气象学中将大气中含量并不太大的水汽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成分?

4.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

6. 根据气体的状态方程,说明当一块空气的温度比同高度上周围空气温度高或低时,这块空气在铅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

7. 根据状态方程,比较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密度的差异。

第二章辐射

一、名词解释题:

1. 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

2.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是决定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日出日落时为0,正午时达最大值。

3.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以正南为0,从正南顺时钟向变化为正,逆时针向变化为负,如正东方为-90°,正西方为90°。

4. 可照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

5. 光照时间:可照时间与因大气散射作用而产生的曙暮光照射的时间之和。

6. 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其值为1367瓦?米-2 。

7. 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通过的路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的比值。

8. 直接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9. 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10.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

11. 大气逆辐射:大气每时每刻都在向各个方向放射长波辐射,投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2 .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即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

13. 地面辐射差额:某时段内,地面吸收的总辐射与放出的有效辐射之差。

二、填空题:

1. 常用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1) 。

2. 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与反射率之和为(2) 。

3. 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

(3) 。

4. 当绝对温度升高一倍时,绝对黑体的总辐射能力将增大(4) 倍。

.

5. 如果把太阳和地面都视为黑体,太阳表面绝对温度为6000K,地面温度为300K,则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地表面的(5) 倍。

6. 绝对黑体温度升高一倍时,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就变为原来的(6) 。

7. 太阳赤纬在春秋分时为(7) ,冬至时为(8) 。

8. 上午8时的时角为(9) ,下午15时的时角为(10) 。

9. 武汉(30°N)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11) ,(12) 和(13) 。

10. 冬半年,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14) 。

11. 湖北省在立夏日太阳升起的方位是(15) 。

12. 在六月份,北京的可照时间比武汉的(16) 。

13. 在太阳直射北纬10°时,北半球纬度高于(17) 的北极地区就出现极昼。

14. 由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可照时间逐渐(18) 。

15. 光照时间延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速度就会(19) 。

16. 在干洁大气中,波长较短的辐射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辐射传播距离(20) 。

17. 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太阳直接辐射中长波光的比(21) 。

18.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向外辐射的能量越(22) 。

19. 地面有效辐射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23) ,随地面与空气温度之差的增大而(24) ,随风速的增大而(25) 。

20. 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26) 。

答案:(1)瓦.米-2 ;(2)1;(3)绝对黑体;(4)15;

(5)160000;(6)二分之一;(7)0°;(8)-23°27';

(9)-60°;(10)45°;(11)83°27';(12)36°33';

三、选择题:

(说明:在四个答案中,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1.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________。

A. 延长;

B.缩短;

C. 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2. 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________较多的结果。

A. 吸收;

B. 散射;

C. 反射;

D.透射。

3. 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________中。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长波辐射。

4. 在大气中放射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A. 氧;

B. 臭氧;

C. 氮;

D. 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

5. 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____。

A. 加快;

B. 减慢;

C. 不变;

D. 取决于气温。

答案:1. A; 2. B; 3. C; 4. D; 5. A。

四、判断题:

1. 对绝对黑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

2.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地理纬度等于太阳赤纬。

3. 时角表示太阳的方位,太阳在正西方时,时角为90°。

4. 北半球某一纬度出现极昼时,南半球同样的纬度上必然出现极夜。

5. 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6. 光合有效辐射只是生理辐射的一部分。

7. 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8.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9. 对太阳辐射吸收得很少的气体,对地面辐射也必然很少吸收。

10. 北半球热带地区辐射差额昼夜均为正值,所以气温较高。

答案:1. 错;2. 对;3. 错;4. 对;5. 错;6. 对;7. 错;8. 对;9.错;10. 错。

五、计算题

1. 任意时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根据公式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大致分三步进行:

(1) 计算时角ω,以正午时为0°,上午为负,下午为正,每小时15°;如以“度”为单位,其计算式是ω=(t-12)×15°其中t为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如以“弧度”为单位,则ω=(t-12)×2π/24建议计算时以角度为单位。

(2) 计算sinh值(所需的δ值可从教材附表3中查到,考试时一般作为已知条件给出)。

(3) 求反正弦函数值h,即为所求太阳高度角。

例:计算武汉(30°N)在冬至日上午10时的太阳高度角。解:上午10时:ω=(t-12)×15°=(10-12)×15°=-30°

冬至日:δ=-23°27' 武汉纬度:φ=30°

∴sinh = sin30°sin(-23°27')+cos30°cos(-23°27')cos(-30°)=0.48908

h=29°17'

2.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根据公式:

h=90°-φ+δ

进行计算;特别应注意当计算结果h>90°时,应取补角(即

.

用180°-h作为太阳高度角)。

也可根据

h=90°-|φ-δ|

进行计算,就不需考虑取补角的问题(建议用后一公式计算)。还应注意对南半球任何地区,φ应取负值;在北半球为冬半年(秋分至春分)时,δ也取负值。

例计算当太阳直射20°S时(约11月25日)在40°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解:已知φ= -40°(在南半球) δ=-20°

∴h=90°-(-40°)+(-20°)=110°

计算结果大于90°,故取补角,

太阳高度角为:h=180°-110°=70°

也可用上述后一公式直接得

h=90°-|φ-δ| = 90°-|-40°-(-20°)|=70°

3. 计算可照时间

大致分三步:

(1) 根据公式:cosω0 = -tgφtgδ计算cosω0 的值。

(2) 计算反余弦函数值ω0 ,得日出时角为-ω0 ,日落时角为+ω0

(3) 计算可照时间2ω0 /15°(其中ω0 必须以角度为单位)。

例计算11月25日武汉的可照时间。

解:由附表3可查得δ=-20°,武汉纬度φ=30°cosω0 =-tgφtgδ=-tg30°tg(-20°)=0.210138

ω0 =77.87°

即:日出时角为-77.87°(相当于真太阳时6时49分),日落时角为77.87°(相当于真太阳时17时11分)。

∴可照时间=2ω0/15°=2×77.87°/15°=10.38小时4. 计算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

根据公式:Rsb=Rsc?am sinh

大致分三步进行计算:

(1) 计算太阳高度角的正弦sinh (参看第1,2两部分)。

(2) 计算大气质量数,一般用公式m=1/sinh

(3) 计算Rsb

例1 计算北京(取φ=40°N)冬至日上午10时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Rsc=1367瓦?米-2 ,a=0.8)。

解:已知φ=40°,δ=-23°27'(冬至日),ω=-30°

sinh=sin40°sin(-23°27') + cos40°cos(-23°27') cos(-30°)=0.352825

m=1/sinh=1/0.352825=2.8343

∴Rsb=Rsc?am sinh=1367×0.82.8343×0.352825=256.25 (瓦?米-2 )

例2 计算武汉(φ为30°N)在夏至日正午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已知a=0.8)。

解:已知φ=30°,δ=23°27',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90°-φ-δ=90°-30°-23°

.

27'=83°27'

m=1/sinh=1.00657

Rsb=Rsc?am sinh=1367×0.81.00657 ×sin83°27'=1084.87 (瓦?米-2)

例3 当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18°时,试求我国纬度42°处地面上正午时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已知大气透明系数为0.7,太阳常数为1367瓦?米-2)。

解:已知φ=42°δ=-18°a=0.7

正午时:h=90°-φ+δ=90°-42°-18°=30°

m=1/sinh=1/sin30°=2

Rsb=Rsc?am sinh=1367×(0.7)2 sin30°=334.9 (瓦?米-2 )

5. 计算坡面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

坡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计算式为:

Rsb坡=Rsc?am sinα

其中α为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

Rsb坡的计算步骤与上述水平面上Rsb的计算类似,但在第2步(计算m)后,应确定夹角α。

例1 计算武汉(φ为30°N)冬至日坡度为20°的南坡和北坡在正午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a=0.8)。

解:已知φ=30°,δ=-23°27',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90°-|φ-δ|=90°-|30°-(-23°27')|=36°33'

m=1/sinh=1/sin36°33'=1.6792(注意:此处计算m 时不能用α代替h)。

对于南坡,正午时α=h+坡度=36°33'+20°=56°33' Rsb南坡=Rsc?am sinα=1367×0.81.6792 ×sin56°33'=784.14 (瓦?米-2 )

对于北坡,正午时α=h-坡度=36°33'-20°=16°33'(如果北坡坡度大于h时则无直射光,即Rsb北坡=0) Rsb北坡=Rsc?am sinα=1367×0.81.6792 ×sin16°33'=267.71 (瓦?米-2 )

由此题可知冬季南坡暖而北坡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Rsb南坡和Rsb北坡的差别。

例2 在46.5°N的某地欲盖一朝南的玻璃温室,为了减小反射损失,要使冬至日正午时太阳直接光线垂直于玻璃面,试问玻璃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是多少?冬至日正午时到达玻璃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多少(已知太阳常数为1367瓦/米2 ,透明系数为0.8)?

解:已知φ=46.5°,δ=-23.5°,a=0.8

(1) h=90°-φ+δ=90°-46.5°-23.5°=20°

m=1/sinh=1/sin20°=2.923804

玻璃面与地平面的夹角β=90°-h = 90°-20°= 70°(2) 玻璃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

Rsb坡=Rsc?am sinα=1367×(0.8)2.923804 ×sin90°=711.9 (瓦?米-2 )

.

例3 在北纬36.5°处有一座山,其南北坡的坡度为30°,试求冬至日正午时水平地面上及南北坡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大气透明系数为0.8,太阳常数为1367瓦?米-2) 。

解:已知φ=36.5°,δ=-23.5°,a=0.8,坡面坡度β=30°h=90°-φ+δ=90°-36.5°+(-23.5°)=30°

m=1/sinh=1/sin30°=2

水平地面上直接辐射能量密度Rsb=Rsc?am sinh =1367×(0.8)2×sin30°=437.4 (瓦?米-2 )

南坡:Rsb南坡=Rsc?am sinα=Rsc?am sin(h+β)=1367×(0.8)2 ×sin60°= 757.7(瓦?米-2 )

北坡:Rsb北坡=Rsc?am sinα=Rsc?am sin(h-β)=Rsc?am sin0°=0

由此题可知,一般来说冬季正午南坡上的太阳直接辐射最强,而对坡度大于太阳高度角的北坡,则无太阳直接辐射。所以南坡为温暖的阳坡,北坡为阴冷的阴坡。

六、问答题:

1. 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异同是什么?

答:二者都是以电磁波方式放射能量;二者波长波不同,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在0.15~4微米,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能量最大的波长为0.48微米。地面辐射能量主要在3~80微米,为红外线,能量最大的波长在10微米附近。二者温度不同,太阳表面温度为地面的20倍,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为地面的204倍。

2. 试述正午太北半球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答:由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可知在太阳直射点处正午时h最大,为90°;越远离直射点,正午h越小。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为:随纬度的变化:在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φ>δ),随着纬度φ的增大,正午h逐渐减小;在直射点以南的地区,随φ的增大,正午h逐渐增大。

随季节(δ)的变化:对任何一定的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接近,正午h逐渐增大;随直射点的远离,正午h逐渐减小。例如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从冬至到夏至,正午h逐渐增大;从夏至到冬至,正午h逐渐减小。

在|φ-δ|>90°的地区(极圈内),为极夜区,全天太阳在地平线以下。

3. 可照时间长短随纬度和季节是如何变化的?

答:随纬度的变化:在北半球为夏半年时,全球随纬度φ值的增大(在南半球由南极向赤道φ增大),可照时间延长;在北半球为冬半年时,全球随纬度φ值的增大可照时间缩短。

随季节(δ)的变化: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随δ增大(冬至到夏至),可照时间逐渐延长;随δ减小(夏至到冬至),可照时间逐渐缩短;南半球与此相反。

在北半球为夏半年(δ>0)时,北极圈内纬度为(90°-δ)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同样纬度以南的地区出现

.

极夜;在北半球冬半年(δ<0)时,北极圈90°+δ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同样纬度以南出现极昼。

4. 光照时间长短对不同纬度之间植物的引种有什么影响?

答:光照长短对植物的发育,特别是对开花有显著的影响。有些植物要求经过一段较短的白天和较长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称短日照植物;有些植物又要求经过一段较长的白天和较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称长日照植物。前者发育速度随生育期内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后者则相反。对植物的主要生育期(夏半年)来说,随纬度升高光照时间延长,因而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由于光照时间延长,发育速度将减慢,生育期延长;北种南引,发育速度因光照时间缩短而加快,生育期将缩短。长日照植物的情况与此相反。

而另一方面,对一般作物来说,温度升高都会使发育速度加快,温度降低使发育速度减慢。因此,对长日照植物来说,南种北引,光照时间延长将使发育速度加快,温度降低又使发育速度减慢,光照与温度的影响互相补偿,使生育期变化不大;北种南引也有类似的光温互相补偿的作用。所以长日照植物不同纬度间引种较易成功。而对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光照和温度的改变都使发育速度减慢,光照影响互相叠加,使生育期大大延长;而北种南引,光温的变化都使发育速度加快,光温影响也是互相叠加,使生育期大大缩短,所以短日照植物南北引种一般不易成功。但纬度相近且海拔高度相近的地区间引种,不论对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一般都容易成功。

5. 为什么大气中部分气体成分对地面具有“温室效应”?

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而到达地面,使地面在白天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而升温。但大气中的部分气体成分,如水汽、二氧化碳等,都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发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辐射能不致于大量逸出太空而散热过多,同时使地面接收的辐射能增大(大气逆辐射)。因而对地面有增温或保暖效应,与玻璃温室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又阻止散热的保温效应相似,所以这种保暖效应被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6. 什么是地面有效辐射?它的强弱受哪些因子的影响?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它表示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其值越大,地面损失热量越多,夜晚降温越快。

影响因子有:(1)地面温度:地面温度越高,放射的长波辐射越多,有效辐射越大。(2)大气温度:大气温度越高,向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越多,有效辐射越小。(3)云和空气湿度:由于大气中水汽是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所以水汽、云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就越大,有效辐射越小。(4)天气状况: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

.

大气逆辐射减小,地面有效辐射增大。(5)地表性质:地表越粗糙,颜色越深,越潮湿,地面有效辐射越强。(6)海拔高度:高度增高,大气密度减小,水汽含量降低,使大气逆辐射减小,有效辐射增大。(7)风速:风速增大能使高层和低层空气混合,在夜间带走近地层冷空气,而代之以温度较高的空气,地面就能从较暖的空气中得到较多的大气逆辐射,因而使有效辐射减小;而在白天风速增大可使有效辐射转向增大。举例:因为夜间地面温度变化决定于地面有效辐射的强弱,所以早春或晚秋季节夜间地面有效辐射很强时,引起地面及近地气层急剧降温,可出现霜冻。

7. 试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谱段对植物生育的作用。

答:太阳辐射三个光谱段是紫外线(0.15-0.4微米)、可见光(0.4-0.76微米)和红外线(0.76-4微米)。紫外线对植物生长发育主要起生化效应,对植物有刺激作用,能促进种子发芽、果树果实的色素形成,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以及抑制植物徒长和杀菌作用等。可见光主要起光效应,提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能,主要吸收红橙光区(0.6-0.7微米)和蓝紫光区(0.4-0.5微米)。红外线主要起热效应,提供植物生长的热量,主要吸收波长为2.0-3.0微米的红外线。

七、复习思考题:

1. 对A、B两灰体,在同样强度的辐射照射下,A升温快得多,问在移去外界辐射源后,哪一个降温快?若A、B都不是灰体,你的结论还成立吗?

2. 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大(约0.9),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率也很大(可达0.99),由此解释地面积雪时天气特别寒冷的原因。

3. 设灰体的吸收率为a,试推导其总辐射能力与温度的关系式(提示:将Kirchhoff定律与Stefan-Boltzmann定律结合起来考虑)。

4. 已知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地球表面温度平均约为300K,假定太阳表面为绝对黑体,地球表面为吸收率为0.9的灰体,试分别计算太阳和地球表面的总放射能力。

5. 计算武汉(30°N)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间和可照时间。

6. 试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7. 根据可照时间计算公式分析可照时间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8. 当太阳赤纬为δ时,在地球上哪些区域分别出现极昼、极夜?

9. 假如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铅直,地球上还会有季节交替吗?可照时间还会变化吗?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如何变化呢?为什么?

10. 为何长日照植物大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而短日植物一般原产于低纬度地区?

.

11. 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种更易成功?为什么?

12.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108公里,太阳直径为1.392×106 公里,太阳常数为1367瓦?米-2,将太阳视为绝对黑体,忽略宇宙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试推算太阳表面辐射的辐射通量密度、总功率和有效温度。

13. 为何晴天天空常呈尉蓝色?而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盘又呈红色?

14. 根据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计算式,分析直接辐射的影响因素。

15. 计算武汉(30°N)和北京(40°N)冬至和夏至日晴天真太阳时10、12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p=0.8)。

16. 任一坡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Rsb坡=Rsc?am sinα(其中α为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试分别计算武汉冬至和夏至正午时,在坡度为30°的南坡和北坡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p=0.8)。

17. 武汉夏至日测得正午水平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800瓦?米-2 ,设这一天天空晴朗,透明系数不变,试计算透明系数和下午16时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18. 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各受哪些因素影响?

19. 晴天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中光谱能量分布各随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为什么?(提示:根据分子散射规律解释)。

20.不同光谱成分的太阳辐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何影响?

21.地面辐射通量密度如何计算?它受什么因素影响?

22.何谓大气的“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温室效应”是增强还是减弱?为什么(不考虑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物的影响)?

23. 何谓地面有效辐射?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4. 为何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5. 何谓地面辐射差额?其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如何?

26. 解释名词:辐射、绝对黑体、灰体、太阳赤纬、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可照时间、光照时间、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太阳常数、大气透明系数、大气质量数、总辐射、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地面有效辐射、辐射差额。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 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与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 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

T平均= (T02+T08+T14+T20)÷4。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 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 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 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

13. 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 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 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 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1) 时,最低温度出现(2) 时。年变化是最热月在(3) ,最冷月在(4) 月。

2. 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5) ,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6) 。

3. 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7) 。水的导热率(λ)比空气(8) 。粘土的热容量比沙土的要(9) ,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10) 。

4. 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

C干松土

土壤的春季增温和秋季的降温比较:沙土春季升温比粘土(11) ,秋季降温,沙土比粘土(12) ,沙土温度日较差比粘土要(13) 。

5. 土壤温度的日铅直分布的基本型有:白天为(14) 型;夜间为(15) 型;上午为(16) 型;傍晚为(17) 型。

6. 在对流层中,若1000米的温度为16.5℃,气温铅直梯度是0.65℃/百米,到2000米处,温度应是(18) ℃。

7. 温度的非周期性变化,常由(19) 而造成。多发生在(20) 季节。

8. 当rd =1℃/100米,r =0.9℃/100米,则此时的大气层结对干空气是(21) 的。

9. 我国气温日较差,高纬度地区(22) ,低纬度地区(23) ,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24) ,且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25) 。

10. 土、气、水温日较差,以土温(26) ,气温(27) ,水温(28) 。

11. 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0℃持续日期,称为(29) 。

12. 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温分别是10.2,10.1,9.9,10.5,10.0,10.2℃,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则其活动积温为(30) ℃,有效积温为(31) ℃。

答案:(1)14时,(2)日出前后,(3)7月,(4)1月,(5)减小,(6)推迟,(7)大,(8)大,(9)大,(10)大,(11)快,(12)快,(13)大,(14)受热型,(15)放热型,(16)上午转换型,(17)傍晚转换型,(18)10℃,(19)天气突变及大规模冷暖空气入侵,(20)春夏和秋冬之交,(21)稳定,(22)大,(23)小,(24)增大,(25)大,(26)最大,(27)其次,(28)最小,(29)农耕期,(30)51℃,(31)1℃。

三、判断题:

1.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2. 我国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是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3. 寒冷时期,灌水保温,是因为水的热容量大。

4. 紧湿土壤,春季升温和秋季降温均比干松土壤要慢。

5. 干绝热直减率:rd =0.5℃/100米;湿绝热直减率:rm=1.0℃/100米。

6. 因为太阳辐射先穿进大气,再到达地面,所以地面上最高温度出现的时刻比空气的要稍后。

7. 日平均气温大于5℃的日期越长,表示农耕期越长。

8.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9. 对同一作物而言,其生物学下限温度高于其活动温度,更高于有效温度。

10. 正午前后,土温随深度加深而升高,气温随高度降低而降低。

11. 地面辐射差额最大时,地面温度最高。

答案:1. 错;2.对;3.对;4. 对;5. 错;6. 错;

7. 错;8. 对;9 错;10. 错;11. 错

四、选择题:

1. 某时刻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 ) 。

①清晨转换型②正午受热(日射)型

③夜间放热(辐射)型④傍晚转换型

2. 地面温度最高时,则是( )时。

①地面热量收支差额等于零

②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小于零

③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大于零

④地面热量收支差额不等于零

3. 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

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

①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

②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

③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

④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

4. 我国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升高是( )。

①日较差,年较差均减小

②日较差、年较差均增大

③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④日较差增大,年较差减小

答案:1.③;2.①;3.④;4.②。

五、简答题:

1. 地面最高温度为什么出现在午后(13时左右)?

答:正午时虽然太阳辐射强度最强,但地面得热仍多于失热,地面热量贮存量继续增加,因此,温度仍不断升高,直到午后13时左右,地面热收入量与支出量相等,热贮存量不再增加,此时地面热贮存量才达到最大值,相应地温度才出现最高值。

2. 试述什么是逆温及其种类,并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答: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的类型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农业生产中,常利用逆温层内气流铅直运动弱的特点,选择上午喷洒农药和进行叶面施肥以提高药效及肥效。逆温层对熏烟防霜冻也有利。特别是晴天逆温更显著,贴近地面温度,可比2米上的气温低3~5℃,故冬季对甘薯、萝卜等晒干加工时,为防冻应将晒制品搁放在稍高处。

3.试述我国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的变化特点、以及海陆对它的影响。

答:在我国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均是随纬度升高而升高,且我国气温的年较差比其它同纬度地区要大,因为我国的大陆性强。另外,由海洋面上—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气温的日、年较差均依次增大,这是因为水、陆热特性差异而造成的。

4. 试比较沙土和粘土、干松土壤和紧湿土壤温度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答:沙土和干松土在白天或增温季节,升温比粘土、紧湿土壤要快;在夜间或降温季节沙土和干松土降温比粘土和紧湿土也快。结果沙土和干松土的温度日较差比粘土和紧湿土的日较差大。这是因为沙土和干松土中空气较多,粘土和紧湿土中水分较多,而空气的热容量和导热率比水的要小的缘故。

.

5. 试述气温非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及主要季节

答:主要是由于大规模冷暖空气的入侵引起天气的突变所造成,如晴天突然转阴或阴天骤然转晴。主要发生在过渡季节,如春夏或秋冬之交最为显著。

6. 空气块在作上升运动时会降温的原因是什么?

空气块作上升运动是绝热过程。当上升运动时,因周围气压降低,气块体积膨胀,以维持与外界平衡,对外作功,消耗能量。因为是绝热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只能取自气块本身,所以温度降低。

六、论述题:

1. 试述土温、水温和气温三者变化特征的异同。

三者温度日变化特征相似,都是一高一低型。温度日较差土面最大,水面最小,空气居中。极值出现时间土面最早,水面最迟,空气居中。三者温度年变化,在中高纬度地区,均为一高一低型。年较差土面最大,水面最小,空气居中。极值出现时间土面和空气相似,水面落后二者约一个月。三者随深度(高度)和纬度的变化,随深度(高度)增加白天土温(气温)温度降低,夜间则增高、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极值出现时间推迟;随纬度增高日较差变小、年较差变大。水温随深度和纬度变化与土温相似,只是变化缓和,极值出现时间更加推迟。

2. 试述辐射逆温、平流逆温的成因,并举例说明逆温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成因:辐射逆温是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间,因地面有效辐射强烈而冷却,使近地气层随之降温,形成自地面向上随高度增加而增温的逆温现象。平流逆温是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上,由于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而降温,形成自下而上随高度增加而增温的逆温现象。意义:逆温层的层结稳定,抑制铅直对流的发展,可利用逆温层出现时间进行喷洒农药防治虫害,施放烟雾防御霜冻,或进行叶面施肥等。冬季山区谷地或盆地因地形闭塞、夜间冷空气下沉常出现自谷底向上的逆温层,山坡处存在一个温度相对高的暖带,此带霜期短,生长期相对较长,越冬安全,有利于喜温怕冻的果树和作物越冬,是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方面。逆温对于空气污染的严重地方却有加重危害的作用。

3. 试述“积温学说”的内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答:“积温学说”认为作物在其它因子都得到基本满足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长发育速度成正相关,而且只有当温度累积到一定总和时,才能完成其发育周期,这个温度的总和称为积温。它反映了作物在完成某一发育期或全生育期对热能的总要求。

应用方面:①用活动积温作为作物要求的热量指标,为耕作制度的改革、引种和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②用

.

有效积温等作为作物的需热指标,为引种和品种推广提供重要科学依据。③应用有效积温作为预报物候期和病虫害发生期的依据,等等。

局限性:积温学说是理论化的经济方法。事实上在自然条件下作物的发育速度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作物的发育速度不单纯与温度有关,还与光照时间、辐射强度、作物三基点温度和栽培技术条件等因子有关。

七、计算题:

1. 某地在200米处气温为19.9℃,在1300米处气温为7.8℃。试求200~1300米气层中干空气块的大气稳定度。

解:据题意先求出γ:γ=(19.9-7.8)/(1300-200)=1.1/100米

再进行比较判断:γd =1℃/100米

γ>γd

∴在200~1300米的气层中,对干空气块是不稳定状态。

2. 某作物从出苗到开花需一定有效积温,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它在日均气温为25℃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需要50天。今年该作物5月1日出苗,据预报5月平均气温为20.0℃,6月平均气温为30.0℃,试求该作物何月何日开花?所需活动积温及有效积温各是多少?

解:(1) 求某作物所需有效积温(A):

由公式n=A/(T-B) 得:A=n(T-B)

则A=(25℃-10℃)×50=750℃

(2) 求开花期:

5月份有效积温为:

A5 = (20℃-10℃)×31=310℃

从五月底至开花还需有效积温:750-310=440℃

还需天数n = 440 / (30-10)=22天,即6月22日开花

(3) 求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20℃×31+30℃×22=1280℃

有效积温=750℃

答:该作物于6月22日开花,所需要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0℃和750℃。

3. 育种过程中,对作物进行杂交,要求两亲本花期相遇,已知杂交品种由播种到开花,母本不育系和父本恢复系各要求大于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65℃和1350℃,试问父本播种后,母本何时播种为宜?已知父本播种后,天气预报日平均温度为25℃。

解:A母=765℃,A父=1350℃,T=25℃,B=10℃

n=(A父-A母)/(T-B)

=(1350-765)/(25-10)=585/15=39天答:父本播种后39天母本播种。

4. 某作物品种5月1日出苗,7月31日成熟。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这期间各月平均温度如下表。试求全生育期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解:已知:t5 =21.3℃,n=31天,t6 =25.7℃,n=30天,t7 =28.8℃, n=31天, B=10℃ (1) Y=Σt ≥10 =n1 t1 +n2 t2 +n3 t3 =31×21.3+30×25.7+31×28.8=2324.1℃

(2) A=Σ(T -B) =n1 (t1 -B)+n2 (t2 -B)+n3 (t3 -B)=31×11.3+30×15.7+31×18.8=1404.1℃ 答: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2324.1℃和1404.1℃。

5. 离地面200米高处的气温为20℃。此高度以上气层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5℃/100米,试求离地面1200米高处的气温。若1200米处空气是未饱和状态,当气块从此高度下沉至地面,其温度为若干?

解:已知Z1 =200米, Z2 =1200米, t1 =20℃ r=0.65℃/100米 rd =1℃/100米 设1200米处气温为t2 , 气块下沉至地面时的温度为t 。

(1) (t2 -t1 )/(Z2 -Z1 )=-r

t2 =t1 -r(Z2 -Z1 )=20°-0.65℃/100米×(1200-200)米=13.5℃

(2) (t2 -to )/Z2 =rd

to =t2 +rd Z2 =13.5℃+1℃/100米×1200米=25.5℃

1200米高处的气温为13.5℃;气块下沉

25.5℃。

6. 某水稻品种5月25日开始幼穗分化,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的有效积温为242℃,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1.5℃,天气预报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平均温度为22.5℃,试问抽穗日期是何时?

解:已知A=242℃, T=22.5℃, B=11.5℃ n=A/(T -B)=242 / (22.5-11.5)=242 / 11=22 (天)

答:6月16日抽穗。 第四章 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 饱和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 饱和差(d):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 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 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 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7. 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 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 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 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和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二、填空题:

1. 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 。

2. 蒸发量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2) 。

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 。

4. 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冷却、接触冷却、(5) 冷却和(6) 冷却。

5.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8) 。

答案:(1)减少,(2)水层厚度,(3)相反,(4)辐射,(5)混合,(6)绝热,(7)高,(8)100%。

三、判断题:

1. 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饱和差则等于零。

2. 相对湿度在一天中,中午最大,早上最小。

3. 甲地降水相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的相对变率大,说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

4. 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

5. 当干燥度小于0.99时,为湿润,大于4为干燥。

答案:1. 错, 2. 错, 3. 错, 4. 对, 5. 对。

四、选择题:

1. 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 )。

①6.4hPa,②4.6hPa,③8.0hPa,④4.0hPa

2. 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 )。

①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

②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

③气温=露点,饱和差=0;

④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3. 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 )。

①e增大,E不变;②E比e更快增大

③E减小,e更快减小;④蒸发量增大,E降低。

答案:1.①;2.③; 3.②。

五、简答题:

1. 何谓降水变率?它与旱涝关系如何?

答: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它表示降水量变动情况,变率大,说明该地降水量距平均

值的差异大,即降水量有时远远超过多年的平均值,这样就会出现洪涝灾害;相反,有时降水量远远少于平均降水量,则相应会出现严重缺水干旱。

2. 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如何?

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最小值出现在14~15时。年变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但若受海陆风及季风影响的地方,其日、年变化,有可能与气温相一致。

3. 影响农田蒸散的主要因子是什么?

答:有三方面:(1)气象因子。包括辐射差额、温度、湿度和风等;(2)植物因子。包括植物覆盖度、植物种类、生育状况等;(3)土壤因子。包括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含水量、土壤水的流动情况等。

六、论述题:

1. 试述雾的种类及成因,并分析雾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答:雾的种类:辐射雾:夜间地面和近地面气层,因辐射冷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而形成的雾。平流雾: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使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而形成的雾。雾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不利方面:雾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日照时间减少,改变光质成分;雾影响土温和气温日较差,使日较差变小;雾使空气湿度增大,减弱农田蒸散。对作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等均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雾为病虫害提供滋生和发展条件。有利方面:在寒冷季节,雾可减弱地面有效辐射,减轻或避免作物的冻害;雾对于以茎、叶为主要经济价值的作物有利,如茶、麻等,可还延长营养生长期而提高产量。

七、计算题:

1. 当饱和差为1hPa,相对湿度为80%,求饱和水汽压是多少?

解:已知d=E-e =1hpa U = e / E=0.8

则:e = E-1

又(E-1)/E=0.8

∴E= 5 (hPa)

答:饱和水汽压为5hPa。

2. 当气温为15.0℃时,饱和水汽压为17.1hPa,在气温为26.3℃时,饱和水汽压为34.2hPa,现测得气温为26.3℃,水汽压为17.1hPa,试求相对湿度和露点是多少?

解:∵U = e / E×100%,据题意当t =26.3℃,

则:E=34.2hPa,e =17.1hPa

∴U =17.1 / 34.2×100%=50%

又当t=15.0,则E=17.1hPa,此时t=td (露点温度)

答:相对湿度为50%,露点温度为15℃。

.

3. 温度为20℃,水汽压为17.1hPa的一未饱和气块,从山脚海平处抬升翻越1500m的高山,凝结产生的水滴均降在迎风坡,求该气块到达山背风坡海平面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已知rd =1℃/100米,rm=0.5℃/100米,且温度为10℃,15℃,20℃,25℃时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12.3,17.1,23.4,31.7hPa,忽略未饱和气块升降时露点的变化)。

解:∵e=17.1hPa 当t =15℃时,

则水汽饱和:E15 =17.1hPa

凝结高度为:Zd =(20-15)×100=500米

t2000米=20-(1.0×500/100)-0.5(1500-500)/100=10℃

∴t山背脚=10+1×1500/100=25℃

U = e/E×100%=12.3/31.7×100%=39%答:背风坡海平面上的气温为25℃,相对湿度为39%。

4. 温度为25℃,水汽压为22hPa的空气块,从迎风坡山脚处向上爬升,已知山高1500米,凝结产生的水滴均降在迎风坡。试求空气块的凝结高度、山顶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气温为19℃和25℃的饱和水汽压依次是22.0hPa和31.7hPa,忽略空气上升时露点的变化。

解:(1)to =25℃td =19℃rd =1℃/100米(td -to )/Zd =-rd

凝结高度为:Zd =(to -td )/rd =(25°-19°) /(1℃/100米)=600米

(2) 已知rm =0.5℃/100米

(t山顶-td )/(Z-Zd )=-rm

t山顶=td -rm (Z-Zd )

=19°-0.5°/100米×(1500-600)

=19°-0.5°/100米×900米

=14.5℃

(3)因气块到达山顶时水汽是饱和的,所以相对湿度r=100%

5. 某地夏季(6-8月)各月降水量及平均温度资料如下表:

试求夏季干燥度,并说明其干湿状况。

解:K=0.16∑T≥10 / R

=0.16(30×25.7+31×28.8+31×28.3)÷(209.5+156.2+119.4)

=0.16×(771+892.8+877.3)/(209.5+156.2+119.4)

=(0.16×2541.1) / 485.1=0.84

K<0.99 故为湿润状态。

八、复习思考题:

1. 试推导用水汽压计算露点温度的公式。

气象知识大全

气象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理想温度: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饭菜的温度为46-58℃;饮水时的温度为44-59℃;泡茶的温度为70-80℃; 洗澡水的温度为34-39℃;洗脚水的温度为50-60℃; 冷水浴的温度为19-21℃;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 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 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 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 “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 “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 、“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 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关于天气的谚语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冷得早,暖得早。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棉花云,雨快淋。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云交云,雨淋淋。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东北风,雨太公。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南风头,北风尾。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昼雾阴,夜雾晴。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瓦块云,晒死人。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一日南风,三日关门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东风下雨,西风晴。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一场春雨一场暖。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气象知识试题

气象知识试题 篇一 单项选择题: 1、航空器升力的产生是由于( )。 A、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相等 B、机翼上表面压力大、下表面压力小 C、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下表面压力大 D、机翼上表面有压力、下表面无压力 答案(C) 2、航空气象中大雾(FG)是指能见度( )。 A、 1000 米 C、< 1000 米 答案(C) 3、航空气候资料一般至少有( )年时间观测为依据。 A、5 B、10 C、3 答案(A) 4、在新建机场或现有机场增设跑道之前,应尽早开始收集新机场位置和现有机场增设跑道的有关( )资料。 A、气象 B、气候 C、大气

答案(B) 5、UTC 表示( ),SFC 表示( )。 A、世界协调时;地面 B、世界协调时;近地面 C、北京时;近地面 答案(A) 6、配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或者自动气象站的机场气象台(站)应当每日( )连续发布例行机场天气报告。 A、24 小时 B、13 小时 答案(A) 7、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所获升力( ),结果最大允许起飞重量( )。温度越低,效果则相反。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答案(A) 8、国际航行气象服务的目的是对国际航行的( )、( )和效率做出贡献。 A、安全;正常 B、提前;安全 答案(A) 9、如果报告跑道入口处有雷暴活动,此时着陆可能会遇到( )。 A.低空风切变 B.大雾

C.云底高度很高的层云 D.锋面影响 答案(A) 10、某地点的海拔高度是指( )。 A、该点到机场平面的距离 B、该点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该点到 1013 百帕气压面的垂直距离 D、该点上的气压高度表拨到 QFE 指针指示的高度 答案:(B) 11、对飞行影响最大的垂直运动是( )。 A.强对流 B.系统性缓慢抬升 C.乱流 D.大气波动 答案(A) 12、航空器起飞着陆时使用跑道主要取决于( )。 A、跑道的坡度 B、机型 C、进场航迹与跑道中心延长夹角大小 D、地面风向风速 (D) 13、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础型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 ) 放在首位。 A、行业气象服务 B、有偿气象服务

2017年中山市青少年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doc

2017年中山市青少年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简答题: 1.常年平均的中山市汛期(4-9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十分之几?(答 案:十分之八) 2.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几月?(答案:6月) 3.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几月?(答案:12月) 4.2014年1409号超强台风是1949年以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它的名字是什 么?(答案:威马逊,RAMMASUN,名字来源:泰国,意思是雷神) 5.2014年影响中山市的2个热带气旋名称分别是什么?(答案:超强台风“威 马逊”,台风“海鸥”) 6.雨日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日雨量等于或大于0.1毫米的天数。 7.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几月?(答案:7月) 8.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是几月?(答案:1月) 9.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高温日数最多的月份是哪个月?(答案:7月) 10.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相对湿度最大的2个月份分别是哪2个月?(答案: 4月和6月) 11.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相对湿度最小的月份是哪个月?(答案:12月) 12.冰雹属于液态降水还是固态降水?(答案:固态降水) 13.大雨属于液态降水还是固态降水?(答案:液态降水) 14.当紫外线指数在7~9时,表示紫外线强度为强,除应做好防护措施外,哪个 时间段应避免外出,或尽可能在避荫处?(答案: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15.在相同的高温条件下,为什么人体感觉在湿热时比干热时更难受?答案:周 围环境潮湿,汗液不易蒸发。 16.简答题:除四害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害”是指哪 几种动物?答案: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17.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书本距离最少应为多少厘米才比较合适?(答案: 30-35厘米) 18.连续多长时间阅读书籍或使用电脑后,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答案:1小时左右) 19.中山市行政管辖面积为多少平方公里?(1800平方公里) 20.中山市海拔最高的山是什么山?海拔高度是多少米?(五桂山,531米) 21.中山市面积最大的镇区是哪个?(南朗镇) 22.中山人民的“母亲河”是什么?(岐江) 23.中山市最大的水库是什么?(长江水库) 24.中山市是位于广东省什么平原中,地势平坦?(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25.中山市位于北回归线什么位置?(以南) 26.广东省大陆岸线全长多少公里?居全国第一位(3368公里) 27.广东省陆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公里(18万平方公里)

2010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50题

2010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50题) 1.201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世界气象日--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 2.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从冷、暖、干、湿,到春、夏、秋、冬;从风、云、雷、电,到雨、雪、霜、雾……它们在成语世界里也可谓是“气象万千”。你能说出四个与气象有关的成语吗?风干物燥、风雨交加、温暖如春、电闪雷鸣、春意盎然。 3.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汽 4.什么叫逆温层?它对空气污染有什么作用?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就象一个锅盖一样,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由于这种原因,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烟尘、汽车尾气以及各种有害气体,无法向外向上扩散,只有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形成并加重大气污染。 5.你知道什么是灰霾天气吗?把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称为阴霾天气。 6.186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 0.6℃,其中,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这是科学家称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依据。 7.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南极)上空。 8.你知道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空中哪一层吗?对流层 9.你知道4级风地面物体的征象是什么吗?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草呈波浪起伏。 10.请你说出“九九歌”的内容。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1.什么是气候资源?气候资源具有哪些特征?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它是一种取之不尽,又是不可替代的。气候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不可或缺性。第二,自然性。第三,利弊相生性。第四,多样性。 12.请说出“气象”“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什么?“气象”,是一个统称,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天气”,指一个地方瞬时或较短时间内的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态;“气候”,则是指整个地球或某一个地区、某一城市年、季、月或一段时期内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加以概括总结,得到的大气平均状况。 13.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很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请对出“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14.看风也能识天气。请对出“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15.什么是“倒春寒”?在气象上,把入春后“前暖后冷”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入春是指气温上升到候(5天)平均气温高于10℃以后。在这个条件下,如遇到本应逐渐回暖的气候,在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后,气温会突然下降,降至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值以下,就是所谓的“倒春寒”了。 16.对于多数人来说,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多少?22-24度 17.你知道什么是空间天气吗?由于太阳上出现的耀斑和日面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给地球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卫星运行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

(完整版)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1.表现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2.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 1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 2 )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4.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 1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 2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 3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5.唐与吐蕃

( 1 )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 2 )唐蕃和亲 史实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意 义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3 开放的社会风气 6.特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表现 ( 1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 2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4 多彩的文学艺术 8.唐诗 ( 1 )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2 )代表诗人

青少年气象知识竞赛题图文稿

青少年气象知识竞赛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3年气象知识竞赛100题 1. 科学家用PM 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201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 的中文名字确定为“细颗粒物”。 2、台风眼里是()风。 A.大 B.小C.无 D.狂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A.淮河下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4、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有台风、暴雨、寒潮、大风、(暴雪)等5种气象灾害。 5、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应该(BCD )。 A.在大树下躲避 B.到低洼趴下 C.不要打手机 D.不要到汽车里躲避 6、突遇泥石流来袭时应该(AD )。 A.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B.顺沟方向往上游跑 C.顺沟方向向下游跑 D.不要惊慌,迅速拨打求救电话。7、遇洪水应该(ABCD)。 A.尽快撤离到高处如楼顶避险 B.不要爬上带电的电线杆、铁塔C.及时关闭电源、煤气 D.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游泳逃生。 8、在室外遇上龙卷风时,应该(ABCD)。 A.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垂直方向逃离,就近寻找低洼地面趴下

B.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C.可以在汽车中躲避 D.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 9、道路上因地面温度过低(低于0℃)出现结冰现象称为道路结冰,这种情况下应该(ABCD)。 A.采取防滑措施,小心驾驶 B.行人出门要当心路滑跌倒C.老人小孩尽量不要外出 D.机动车一定要服从交通民警指挥疏导10、中暑现场急救要点是(ABCD)。 A.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尽量通风处,敞开衣襟 B.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服用人丹或十滴水等 C.呼吸困难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D.严重中暑昏迷不醒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医院。11、被雷击中人常常会发生心脏突发停止跳动、呼吸突发停止的现象,此时现场抢救要领是(ABCD)。 A.将受伤者平放在地,不要急于挪动 B.马上进行人工呼吸C.及时做心外按摩 D.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12、发生冻伤处理要领是(ABD)。 A.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植室内 B.如果衣服与人体冻结,应用温水溶化后再脱去衣服 C.冻伤部位可以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D.加盖衣物、毛毯以保温。 13、遇城市雨涝,百姓应该(ACD)。

气象知识竞赛决赛试题

决赛试题 2015-03-23 18:10:16 来源:中国天气网 大中小 一、勇往直前(12道选择题) 1. 当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移动时,这一过渡带叫做(B)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2. 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在气象上属于( C )天气系统。 A 行星尺度 B 大尺度 C 中小尺度 3. “雪花开六出”是北周诗人庾信《郊行值雪》诗中的名句。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A.雪花下了六次 B.雪花覆盖地面六厘米 C.雪花是六角形【C】 4. 二十四节气中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是哪些?【B】 A.大暑、小暑、大寒、小寒 B.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C.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5. 目前我国静止卫星区域快速扫描,对于同一区域的观测最快达到几分钟一次?(A) A. 6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6. 雾滴中有病菌吗,会不会有碍人体健康?(A) A、有,会 B、有,不会 C、没有,不会 7. 雷电是发生于(A )云内、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 A 积雨云 B 雨层云 C 层积云 8. 天气预报中常提到副热带高压,一般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常为(B)天气。 A 多雨 B 晴热 C 凉爽 9. 我国2013年9月发射的风云三号C卫星,增加了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主要目标是增强以下哪类监测能力?(C) A.提高成像观测能力 B. 提高大气温度的探测能力 C. 提高大气污染气体监测能力 10. 台风的直接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大风和(A )。 A 风暴潮 B 雷电 C 龙卷风 11. 天气雷达是利用(B )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探测大气中的降水或云中水滴的浓度、分布等,了解天气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A 气溶胶、汽车尾气、PM2.5浓度等 B 雨滴、云状滴、冰晶、雪花等 C 温度、湿度等 12. 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它是一个(B)系统 A、冷性高压 B、暖性高压 C、暖性低压 二、分秒必争(判断题40道) 第一组:

青少年气象知识竞赛题

2013 年气象知识竞赛100 题 1. 科学家用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2013 年2 月28 日,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 的中文名字确定为“ 细颗粒物”。 2、台风眼里是()风。A .大B .小C.无D .狂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的气候特点 和农事概况。 A.淮河下游地区 B .黄河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4、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有台风、 暴雨、寒潮、大风、(暴雪)等5 种气象灾害。 5、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应该(BCD )。 A .在大树下躲避 B .到低洼趴下 C.不要打手机 D .不要到汽车里躲避 6、突遇泥石流来袭时应该(AD )。 A.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B .顺沟方向往上游跑 C.顺沟方向向下游跑 D .不要惊慌,迅速拨打求救电话。 7、遇洪水应该(ABCD)。 A .尽快撤离到高处如楼顶避险 B .不要爬上带电的电线杆、铁塔C.及时关闭电源、煤气 D .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游泳逃生。 8、在室外遇上龙卷风时,应该(ABCD)。 A .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垂直方向逃离,就近寻找低洼地面趴下 B.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C.可以在汽车中躲避 D.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 9、道路上因地面温度过低(低于0℃)出现结冰现象称为道路结冰,这种情况下应该(ABCD)。 A .采取防滑措施,小心驾驶 B .行人出门要当心路滑跌倒 C.老人小孩尽量不要外出 D .机动车一定要服从交通民警指挥疏导 10、中暑现场急救要点是(ABCD)。 A .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尽量通风处,敞开衣襟B.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服用人丹或十滴水 等C.呼吸困难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D.严重中暑昏迷不醒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医院。 11、被雷击中人常常会发生心脏突发停止跳动、呼吸突发停止的现象,此时现场抢救要领是(ABCD)。 A .将受伤者平放在地,不要急于挪动 B .马上进行人工呼吸C.及时做心外按摩 D .立即呼叫 急救中心。 12、发生冻伤处理要领是(ABD)。 A .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植室内B.如果衣服与人体冻结,应用温水溶化后再 脱去衣服C.冻伤部位可以用热水泡或用火烤D.加盖衣物、毛毯以保温。 13、遇城市雨涝,百姓应该(ACD)。 A .关闭电源、煤气 B .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C.千万不要贪恋财物,应及时撤离危房D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 14、夏季的一天,三个学生并排在一起走路,突然雷电交加,其中有一个学生被雷击倒,另外两名学生安然无恙。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

气象常识

气象常识 一、气象名词 (一)天气图与气象卫星云图 用于分析大气物理状况和特性的图统称为天气图。主要有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两种。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拍摄发送回来的云的图片,能显示出大范围的云况,是天气预报的参考依据之一。 (二)地面等压线和3000m上空,308线 由于降水云系主要形成于3000m左右的上空,因而分析700hPa 等压面的天气形势尤为重要。气象广播中经常提到“3000m上空,308线在......一线”,指的是700hPa等压面的天气形势,为了便于理解,故称为“3000上空”,308线就是气压为700Pa,位势高度为3080m (以什米为单位,即位势为308什米)的各地连成的等高线。 (三)高压、高压脊 在分析天气图时,有些等压线是闭合曲线,如果其中心的气压值比周围高,这个区域叫做高压控制的区域,其中气压最高的地方,称为“高压中心”。自高压中心向外,气压逐渐下降。由于沿各个方向气压的下降率不同,所以等压线不是以高压中心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气压降得慢的部位,等压线就从高压中心向外凸出,该凸出部分,叫做“高压脊”。在高压(或高压脊)控制的地方,空气由于受地球自转的作用,不断沿顺时针方向向外流散,在它的上空,就会有空气下沉补充流走的空气。在高压中心附近,一般都是晴到少云天气。 (四)低压、低压槽 在分析天气图时,如果闭合等压线内的气压比周围低,就称为低气压(简称“低压”)。低压区域内气压最低的地方,叫做“低压中心”。自低压中心向外,气压逐渐升高,但是沿各个方向气压的升高率不同,

气压升高缓慢的部位,等压线就自低压中心向外凸出,该处的气压低于毗邻三面的气压,形似凹槽,故称“低压槽”。在低压系统影响时易出现阴雨天气。 (五)倒槽.气旋波 低压槽一般自低压中心伸向偏南或西南方,槽向北或东北方向开口。若低压中心伸向北或东北方向槽向南或西南开口,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呈“∧”型的低槽叫做“倒槽”。如果在低压的西北侧有冷空气侵入,东南侧有暖空气绕低压中心旋转运动,这样的低压中心就叫“气旋波”(或叫“气旋”)。 (六)槽线、切变线 槽线,就是连结自低压中心到低压槽内气压最低的点而成的一条线,通常呈东北~西南向或北~南向,槽线的两侧风向有明显转折。在水平方向,槽前盛行西南暖湿气流,槽后为干燥的西北气流。在垂直方向,槽前有上升运动,如水汽充沛,常产生降水;槽后为下沉气流,天气转晴。 在槽线的两侧有明显的温度差异和风向的转变。如果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只有风的转变,没有明显的温度差异,这就叫“切变线”。当切变线形成后,由于两测风向、风速的不一致,使切变线区域内形成辐合带,使大量气流上升,因此在切变线影响下,常出现阴雨 (七)冷锋、暖锋、静止锋 性质不同的冷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交界面,通称“锋面”。锋面分冷锋、暖锋、静止锋等。因为锋面附近,是冷暖空气的交会地带,因而这里往往伴有云、雨或大风等天气现象。 冷锋,就是冷空气势力校强,冷气团向暖气团地区前进,它们的交界面叫做“冷锋”(意即冷空气前锋)。冷锋一般向南到东南方向移动,

“国际气象节”气象知识竞赛试题(灾害预防部分)附答案

20XX年“国际气象节”气象知识竞赛试题(灾害预 防部分)附答案 一、判断题 1.6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2.我们把暴雨、寒潮、大风、干旱、雷电、高温、大雾、台风等直接造成的灾害,称之为气象灾害。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3.当雷电正在发生时,在家里看电视,打电话不会发生雷击现象。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4.发生雷电时,在公交车上的人是比较安全的,不容易造成雷击。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5.雷电发生时,赤脚站在空旷的田野里比较安全,因为遇雷时可以把雷电传到地下。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6.如果在24小时内台风将到达本地,气象部门就要发布台风警报。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7.当未来24小时内气温将升高到35℃时,气象部门就要发布高温红色警报。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8.当24小时内当地气温下降10℃以上,同时最低气温将达到5℃以下时,气象部门就要发布寒潮警报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9.在建筑物顶部安装的金属带,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遭受雷击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10.酸雨也是一种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建筑物和人体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11.如果遭遇洪水时,你正在家里,应该立即游到安全的地方去。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2.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13.下雷雨的时候,可以躲在大树底下避一下雨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4.夏天如果因为天气热而中暑了,可以大量地吃些棒冰。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5.大雾的预警信号有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三种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16.雷雨的预警信号有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四种。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A 17.当风速达到每秒20米,风力达到8级时,就称为大风。 A:正确B: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8.在台风到达的时候,台风眼里的风力是最大的。

气象知识竞赛试题初中范文

第二场(半决赛)试题2015-03-23 16:45:29 来源: 一、初露锋芒(12道选择题) 1. 我国每年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A.1%~2% B.1%~3% C.1%~4% B 2. 地球()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 A、天气系统 B、气候系统 C 、陆地系统 B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 象探测环境活动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 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以下的罚款。 A、十万元 B、五万元 C、三万元 B 4. 下列不属于灾害性空间天气的是哪个【C】 A.太阳风暴 B.地球空间暴 C.风暴潮 5. 我国大部分灾害性的泥石流多发生在什么季节【A】 A.夏秋季节 B.秋冬季节 C.冬春季节 6. 我国的气象谚语大多数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对天气的预测是 非常准确的。谚语“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和“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中提到的分别是哪种云【B】 A.淡积云和层积云 B.透光高积云和钩卷云 C.卷积云和积雨云 7. 下列哪个力与风的形成无关【C】 A.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重力 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的天气现象是( A )。 A 雪B霜 C 雾 9. 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的“生命之伞”,是因为它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哪一 部分,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B】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10. 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水明显增加的节气是哪个【C】 A.清明 B.雨水 C.谷雨 11. 在卫星可见光黑白云图上,积雨云常表现出什么样的色调特征(C)

青少年气象知识竞赛精选题

2013年气象知识竞赛100题1. 科学家用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201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 的中文名字确定为“细颗粒物”。 2、台风眼里是()风。A.大B.小C.无D.狂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A.淮河下游地区B.黄河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4、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有台风、暴雨、寒潮、大风、(暴雪)等5种气象灾害。 5、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应该(BCD )。 A.在大树下躲避B.到低洼趴下 C.不要打手机D.不要到汽车里躲避 6、突遇泥石流来袭时应该(AD )。 A.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B.顺沟方向往上游跑 C.顺沟方向向下游跑D.不要惊慌,迅速拨打求救电话。 7、遇洪水应该(ABCD)。 A.尽快撤离到高处如楼顶避险B.不要爬上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C.及时关闭电源、煤气D.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游泳逃生。 8、在室外遇上龙卷风时,应该(ABCD)。 A.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垂直方向逃离,就近寻找低洼地面趴下 B.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C.可以在汽车中躲避 D.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 9、道路上因地面温度过低(低于0℃)出现结冰现象称为道路结冰,这种情况下应该(ABCD)。 A.采取防滑措施,小心驾驶B.行人出门要当心路滑跌倒 C.老人小孩尽量不要外出D.机动车一定要服从交通民警指挥疏导 10、中暑现场急救要点是(ABCD)。 A.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尽量通风处,敞开衣襟 B.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服用人丹或十滴水等 C.呼吸困难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D.严重中暑昏迷不醒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医院。 11、被雷击中人常常会发生心脏突发停止跳动、呼吸突发停止的现象,此时现场抢救要领是(ABCD)。 A.将受伤者平放在地,不要急于挪动B.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C.及时做心外按摩D.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12、发生冻伤处理要领是(ABD)。 A.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植室内 B.如果衣服与人体冻结,应用温水溶化后再脱去衣服 C.冻伤部位可以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气象知识(附答案)

气象知识测试题(附答案)—地面观测规范知识 断题 1. 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应当由该站的所有单位委托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负责保护。√ 2. 违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 设备和传输设施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3. 违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 物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4. 违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规定,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 频电磁辐射装置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5.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6.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 罚款。× 7.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作物、树木的,可以并 处3万元以下罚款。√ 8.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9. 某观测场东边有两栋楼房,视宽度角分别为18度和20度,其间间距34米,他们应作 为孤立障碍物看待。√ 10. 某观测场西边有两栋楼房,视宽度角分别为18度和20度,其间间距24米,他们应作 为孤立障碍物看待。× 11.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障碍物高度的倍数”是指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 近点的距离与障碍物最高点超出观测场地面的高度的比值。√ 12. “大型水体距离”是指水库、湖泊、河海等水体的历史平均水位距观测场围栏的水平 距离。× 13. 中国气象事业的战略定位认为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14.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是战略思想的核心理念。√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判断题 1、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2、气象上把风的去向确定为风向。 3、气象上所说的气温, 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4、如果在野外发现人工增雨火箭空壳或残片, 可以拿回家。 5、冬季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均来自西伯利亚。 6、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 7、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 8、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 9、温度越低, 湿度越大, 人越感觉冷。 10、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11、气温越高, 湿度小, 风速大, 森林火险等级越高。 12、你面北而站, 风从你背后吹来, 使你感觉被往前推, 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

13、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 14、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 台风破坏力更大。 1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 16、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17、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18、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19、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0、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1、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 22、长期饮用含氟低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23、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 24、一物种的灭绝预示着有很多物种也可能面临灭亡。 25、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6、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7、污染源监测采样时, 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 监测结果无效。 28、绿孔雀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9、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017年气象知识测试题

2017 年气象知识测试题 文秘气象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标准百叶箱的大小是:( )A.600×400×400毫米 B.612×420×420毫米 C.612×460×460毫米2、温度表球部离地面的高度是:()A.100 厘米 B.150 厘米 C.120 厘米3.当冷空气到来时,地面上的气压就会( )A.没什幺变化 B.气压降低 C.气压升高4.气 象观测中常用的风速表示方法是:( )A.米/秒 B.公里/小时 C.海里/小时5.用字 母表示东北偏东风的符号是: ( )A.ENE B.EEN C.NEE6.平常我们所说的大雨是指: 24 小时降水量在( )A.20.0—45.0 毫米 B.25.0—50.0 毫米 C.25.0—49.9 毫米7.淡积云用字母表示为: ( )A.Sc tra B.Cu hum C. Fs8.雨量筒上口的直径是: ( )A.20 厘米 B.22 厘米 C.18 厘米9.风向杆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为: ( )A.8—10 米 B.10—12 米 C.12—15 米10.最高温度表每一格的刻度是: ( )A.0.2℃ B.0.5 ℃ C.1.0℃二.判断题:(对的用”Y”表示,错的用”N”表示)1.每小时风速达到100 公里以上的风称为台风.( Y )2.气象观测场仪器安装的顺序是由南到北,从高到 低依次排列.( )3.雨量筒的安装高度是筒口离地面70 厘米.( )4.最低温度表和干 湿球温度表一样,里面的液体都是水银.( )5.冬天湿球温度表上的纱布结了冰,可 以用水把纱布湿润,等冰融化后,等一会儿就可以观测了.( )6.一般说来,湿球表 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也降得越多,干湿球的温差也就越大.( )7.在测量降 水量的时候,虽然天空中下过雨,但雨量筒中倒不出水,那幺就不用在降水量里 记录数据了. ( )8.天上出现了钩卷云(钩钩云),表示第二天将是好天气.( )9.在观 测记录中,如果发现记录内容错误,就要用橡皮把原来的记录擦掉,重新填上正 确的数据.( )10.台风到来时,台风中心(台风眼)的风力是最大的.( )

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 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最新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赛试题: 第一环节(1) 1、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A) A立即停车,奔向高处 B躲在车内,等待救援 C把车推出去 2、(A)对地面气候有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 B氦气 C氢气 3、下面哪一组属于气象能源(A) A风能、太阳能 B风能、核能 C水能、太阳能 4、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州岛仙台港以东发生9.0级地震,继而又引发海啸核事故等问题,引起世界关注。请说出,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A)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5、下列城市中被称为“雾都”的是(C) A东京 B纽约 C伦敦 6、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B) A5月11 B5月12 C5月13 D5月14 第一轮(2) 1、暴雨来自于充沛的水汽,下列哪种云可产生暴雨(A) A积雨云 B高层云 C密卷云 2、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B)天空 A北极 B南极 C青藏高原 3、强台风袭来时,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B)

A减小规模 B取消 C提高保护措施 4、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B) A地日吸引力 B地月吸引力 C地转偏向力 5、在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时,应该(C) A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B大跑离开 C双脚并拢距离 6、短期天气预报的时效在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规定是指(C) A两天内 B五天以内 C三天以内 D一天以内 第一轮(3) 1、郑和下西洋是利用了(A) A季风 B台风 C海风 2、气旋是大气中水平气流旋转而形成的大型涡旋,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心和研究,请说出北半球气旋的旋转方向(A) A逆时针旋转 B顺时针旋转 C视气压情况而定 3、(A)因素造成现代气候变化 A人类活动 B太阳风暴 C日出日落 4、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雪花的基本形状与冰分子一样都是(C)形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5、泥石流是我是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产生泥石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C) A降水 B高温 C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6、夏天如果同学在操场上中暑昏倒应马上采取(B) A按人中穴让其苏醒 B转移到阴凉处 C用凉水降温 第一轮(4)

气象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A 不停地呼救 1、农业灾害大致可分为 、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生态环境灾害、土壤 B 不顾一切的行动 灾害五类。 C 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2、对我国危害最大的大风,按其形成原因,分为:寒潮大风、雷暴大风、 、 4、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1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 龙卷风4类。 的约有1000多次,一般情况下,几级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 3、风害对农业生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风蚀、生理危害。 A 2级 B 3级 C 4级 4、农业灾害善后处理的主要措施有: 、重建家园、灾害保险、专项 5、 在野外露营时怎样防泥石流?( ) 基金、政府救济、社会援助。 A 不要在山谷或河沟底部露营 5、 是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对水分 B 在山谷中较平坦处露营 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C 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6、根据引起降温的天气把霜冻分为三种:平流型、辐射型、 。 6、 什么样的山体易产生滑坡?( ) 7、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 、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A 破碎、松散、风化强烈的岩层 8、根据农作物生物灾害形成的原因,可分为 、农业虫害、农田杂 B 植物中没有松树的山坡 草和农田鼠害4大类。 C 坡脚平缓延伸较长距离的地方 9、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和 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才 7、 最不利于晨练的天气条件为:( ) 能发生的。 A 寒冷天 B 雾天 C 阴天 10、对初起的电气火灾,可用 、干粉或卤代烷等灭火剂扑救。 8、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A 干旱 B 洪涝 C 作物病虫害 1、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 9、 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 ) 严重。( ) A 台风眼 2、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 ) B 台风眼附近 3、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 ) C 台风云系外围 4、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 10、 沙尘暴可以诱发什么部位的疾病?( ) 中时,要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 ) A 心脏、肺、肝 5、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 B 关节、胆、脾、肺 损坏。( ) C 皮肤、眼、鼻、喉、肺 6、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 )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7、使用燃气时,人不得远离,以防溢水扑灭火焰而造成漏气,引发事故。( ) 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 ) 8、我国的洪涝灾害根据发生的季节可分为春涝、夏涝、秋涝和冬涝等几种类型。 A 灾害种类多 B 发生频率高 ( ) C 分布地域广 D 造成损失大 9、玉米需水量虽然很大,但却很不耐涝。( ) 2、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是:( ) 10、土壤与大气和水相比,其自由度极小,一旦遭受污染,若想彻底恢复是比 A 洪水 B 干旱 较困难的。( ) C 地震 D 沙尘暴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3、人埋在废墟中怎么才能躲避烟尘?( ) 1、下列自然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 ) A 用电风扇吹开烟尘 ①滑坡、泥石流 ②洪涝 ③火山喷发 ④台风 ⑤地震 ⑥寒潮 B 用衣服、毛巾等裹住头部 A ①④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C 奋力呼救 2、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玉米病害( ) D 用手帕等捂住口鼻、闭上眼睛 A 大斑病 4、 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怎么办?( ) B 粗缩病 A 如果是在楼房上,从低层向高层转移 C 棉铃虫 B 如果没到紧要关头,不要轻易入水逃生 3、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 C 注意水情的变化,寻找可以漂浮的物品,做逃离的准备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