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为任意一条分段光滑的闭曲线,证明:

L为任意一条分段光滑的闭曲线,证明:

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 收益。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 或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情况。 3、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外部性指市场交 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4、市场势力: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着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 过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6、边际效用:是指小给这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 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 量的各种组合。 8、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 品都是同质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4)信息是完

全的 9、需求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 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也就是说,任何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10、供给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就增加;当 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11、供求定理:指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定力。 换句话说,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说两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2、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13、比较优势:指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小的生产者所具有的优势。(比较优势比较每个生 产者的机会成本) 14、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价格上限一定是低 于均衡价格的。 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 15、税收归宿: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16、支付意愿:指买者愿意为某种商品知府的最高价格。支付意愿是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

spss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

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 1、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1)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自变量)为1100万元时的总资产(因变量)的可能值。 解:由表格易知:工业总产值是随着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的增长而增长的,而知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 用spss回归有: (2)、可知:若用y表示工业总产值(万元),用x表示生产性固定资产,二者可用如下的表达式近似表示: =x .0+ y . 567 395 896

(3)、用spss回归知标准误差为80.216(万元)。 (4)、当固定资产为1100时,总产值可能是(0.896*1100+395.567-80.216~0.896*1100+395.567+80.216)即(1301.0~146.4)这个范围内的某个值。 另外,用MATLAP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程序如下所示: function [b,bint,r,rint,stats] = regression1 x = [318 910 200 409 415 502 314 1210 1022 1225]; y = [524 1019 638 815 913 928 605 1516 1219 1624]; X = [ones(size(x))', x']; [b,bint,r,rint,stats] = regress(y',X,0.05); display(b); display(stats); x1 = [300:10:1250]; y1 = b(1) + b(2)*x1; figure;plot(x,y,'ro',x1,y1,'g-'); industry = ones(6,1); construction = ones(6,1); industry(1) =1022; construction(1) = 1219; for i = 1:5 industry(i+1) =industry(i) * 1.045; construction(i+1) = b(1) + b(2)* construction(i+1); end display(industry); display( construction); end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b = 395.5670 0.8958 stats = 1.0e+004 * 0.0001 0.0071 0.0000 1.6035 industry = 1.0e+003 * 1.0220 1.0680 1.1160 1.1663 1.2188 1.2736

拉弗曲线的解释

拉弗曲线 (Laffer Curve)在经济学界,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Arthur B Laffer)知名度颇高。拉弗先生以其“拉弗曲线”而着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政府推行减税政策出谋划策。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概述 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的原理并不复杂,它是专讲问题的,提出的命题是:“总是存在产生同样收益的两种税率。”主张政府必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与拉弗同时代也同为供给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的裘德?万尼斯基(Jude Wanniski)对此作出了扼要解释:“当税率为100%时,货币经济(与主要是为了逃税而存在的物物交换不同)中的全部

生产都停止了,如果人们的所有劳动成果都被政府所征收,他们就不愿意在货币经济中工作,因此由于生产中断,没有什么可供征收100%税额,的收益就等于零”。税率从0~100%,税收总额从零回归到零。“拉弗曲线”必然有一个转折点,在此点之下,即在一定的税率之下,政府的税收随税率的升高而增加,一旦税率的增加越过了这一转折点,政府税收将随税率的进一步提高而减少。“拉弗曲线”认为:税率高并不等于实际税收就高。税率太高,人们就被吓跑了,结果是什么经济活动都不发生,你反而收不上税来。只有在税率达到一个最优值时,实际税收才是最高的。 拉弗曲线说明,一个国家的整体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两种极端的情况是,税率为100%时,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分析,生产会因此停顿,政府再也无源可征,因此同税率为零时的结果相同,税收收入均为零。当税率由零提高,税收收入就会随之增加,但有一定限度。若超过限度,从一次性征收过程看,税率提高,税收收入会相应增多。但从持续的再生产动态过程看,由于提高税率削弱了生产的增长,从而会缩减税源。这时,税率提高不仅不会增加税收收入,反而会使税收收入下降。因此,图中E点是政府税收收入和生产增长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政府选择税率的最佳点。图中右边阴影部分,拉弗称之为税收禁区,意思是禁区内的税率过高,既妨碍生产,又减少税收收入,故均

SPSS线性回归描述

SPSS 10.0高级教程十二:多元线性回归与曲线拟合 2009年,国内生物医药的突破之年。不仅有干细胞发现的新突破,还有转基因作物政策的新举措。 回归分析是处理两个及两个以上变量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统计方法。在医学领域中,此类问题很普遍,如人头发中某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血液中该元素的含量有关系,人的体表面积与身高、体重有关系;等等。回归分析就是用于说明这种依存变化的数学关系。 §10.1Linear过程 10.1.1 简单操作入门 调用此过程可完成二元或多元的线性回归分析。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用户还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筛选自变量的方法(如:逐步法、向前法、向后法,等)。 例10.1:请分析在数据集Fat surfactant.sav中变量fat对变量spovl的大小有无影响? 显然,在这里spovl是连续性变量,而fat是分类变量,我们可用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此处我们要采用和方差分析等价的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来解决它。 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都可以被归入广义线性模型中,因此他们在模型的定义、计算方法等许多方面都非常近似,下面大家很快就会看到。 这里spovl是模型中的因变量,根据回归模型的要求,它必须是正态分布的变量才可以,我们可以用直方图来大致看一下,可以看到基本服从正态,因此不再检验其正态性,继续往下做。 10.1.1.1 界面详解 在菜单中选择Regression==>liner,系统弹出线性回归对话框如下:

除了大家熟悉的内容以外,里面还出现了一些特色菜,让我们来一一品尝。 【Dependent框】 用于选入回归分析的应变量。 【Block按钮组】 由Previous和Next两个按钮组成,用于将下面Independent框中选入的自变量分组。由于多元回归分析中自变量的选入方式有前进、后退、逐步等方法,如果对不同的自变量选入的方法不同,则用该按钮组将自变量分组选入即可。下面的例子会讲解其用法。 【Independent框】 用于选入回归分析的自变量。 【Method下拉列表】 用于选择对自变量的选入方法,有Enter(强行进入法)、Stepwise(逐步法)、Remove(强制剔除法)、Backward(向后法)、Forward(向前法)五种。该选项对当前Independent框中的所有变量均有效。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纳税义务人、负税人、课税对象、税目、计税依据、税源、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起征点、免征额、减免税、违章处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直接税、间接税、价内税、价外税 公共产品免费搭车边际效益林达尔均衡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税收税收本质 思考题 1.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怎样理解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3.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4.如何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 5.为什么说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6.林达尔均衡实现的条件? 关键术语 税收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中性原则 思考题 1.简述我国古代的主要税收原则思想。 2.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原则是哪三条?尤斯迪的税收原则有

哪些内容? 3.试述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4.瓦格纳的税收原则主要有哪些内容? 5.分别说明现代西方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关键术语 税收平衡作用机制,税收协调作用机制,税收稳定作用机制,税收调节作用机制,税收乘数作用机制,税收收入效应,税收 替代效应,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2.如何理解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3.如何理解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4.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可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5.如何理解税收对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6.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税收负担拉弗曲线税负转嫁税收归宿消转混转税收资本化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宏观税负衡量的三个指标体系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税负转嫁的形式 税负转嫁的条件(一般性规律) 税制结构复合税制结构税制结构分类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税制结构优化理论? 中央税与地方税结构优化应考虑什么? 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思考什么? 商品劳务课税增值税增值税类型消费税关税 商品劳务课税的特征 商品劳务税各税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商品劳务税的税率水平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商品劳务课税的发展趋势?

最新利用SPSS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

利用S P S S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

利用SPSS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 ——以S型曲线为例 1.原始数据 下表给出了某地区1971—2000年的人口数据(表1)。试用SPSS软件对该地区的人口变化进行曲线拟合,并对今后10年的人口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表1 某地区人口变化数据 年份时间变量t=年份-1970 人口y/人 1971133 815 1972233 981 1973334 004 1974434 165 1975534 212 1976634 327 1977734 344 1978834 458 1979934 498 19801034 476 19811134 483 19821234 488 19831334 513 19841434 497 19851534 511 19861634 520 19871734 507 19881834 509 19891934 521 19902034 513 19912134 515 19922234 517 19932334 519 19942434 519 19952534 521 19962634 521 19972734 523

1998 28 34 525 1999 29 34 525 2000 30 34 527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做出散点图,见图1。 , 33700 33800 3390034000341003420034300 344003450034600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年份 人口 图1 某地区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散点图 从图1可以看出,人口随时间的变化呈非线性过程,而且存在一个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渐近线,近似S 曲线。 下面,我们用SPSS 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计算。 2.用SPSS 进行回归分析拟合计算 在SPSS 中可以直接进行非线性拟合,步骤如下(假定已经进行了数据输入,关于数据输入方法见SPSS 相关基础 教程):

曲线回归估计的SPSS分析

上机操作8 曲线回归估计的SPSS分析 习题:落叶松林单位面积的蓄积量(V)和胸高断面积(D)的测定数据如下表, (1)定义变量:打开SPSS数据编辑器,点击“变量视图”,在名称列下输入“V”、“D”,改“类型”栏均为“数字”,“小数”栏分别保留0位和1位。 (2)输入数据:在“数据视图”模式 下,在各名称列输入相应的数据,如图所 示: 二、分析过程 分析→回归→曲线估计,将“V”添加 到“因变量”中,将“D”添加到“变量” 中,勾选模型中的“二次模型”、“复合”、 “对数”、“立方模型”、“指数”、“幂”、“”、 “Logistic”,→确定。 三、输出结果分析 曲线拟合 MODEL: MOD_1. Dependent variable.. V Method.. LOGARITH(对数曲线模型) Listwise Deletion of Missing Data Multiple R (负相关系数) .97210 R Square(决定系数) .94498 Adjusted R Square .93811 Standard Error 6.59944 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分析): DF(自由度) Sum of Squares Mean Square(均方) Regression(回归) 1 5984.4787 5984.4787 Residuals(残差) 8 348.4213 43.5527 F = 137.40787 Signif F = .0000 (小于0.05,具有极显著性) -------------------- 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 (方程中的变量)-------------------- Variable B(系数) SE B Beta T Sig T(T的显著性水平) D 78.152283 6.667083 .972102 11.722 .0000(小于0.05) (Constant) -77.682919 14.110257 -5.505 .0006(小于0.05)分析可知:蓄积量(V)与胸高段面积(D)的相关性为0.97210,它们的F 检验Sig.<0.01,说明蓄积量(V)与胸高段面积(D)达到极显著水平,即蓄积量(V)与胸高段面积(D)的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胸高段面积(D)的T检验Sig.<0.01,说明胸高段面积(D)前的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方程如下: V=78.152283*ln(D)-77.682919

财政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而使某人境况变好的,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那么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实际解释为: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所得多于失者所失”,或从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公共产品或劳务:指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私人产品或劳务: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以自身为主体,强制地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出调动人力、物力,以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职能的各项理财活动。 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与任务:1、提供公共物品或劳务。2、矫正外部效应。3、维持有效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财政的共性特征:1、公共需要性:指财政活动是为了满足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2、国家主体性。3强制无偿性:指国家财政收入大部分不再具有返还性。4、政治利益性:指财政活动室一种结合政治行为的特殊经济活动。 财政的职能:相互关系:维持保障职能是财政的基本职能。其他是派生职能。一、维持保障职能:指财政是维持国家政权机器生存与运转的必须的物质保障。二、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运用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分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措施:1、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即调整产业结构。3、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配置。4、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的配置。三、调节收入职能: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整国家与企业(集体)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目标。措施:1、征税。2、收入的间接再分配。3、运用现金和实物进行收入转移。4、立法。四、稳定经济职能: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财政手段,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来有意识地影响、调控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活动,以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增长。措施:调节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的开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财政支出的规模:指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总额。 财政支出的效益: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要素的贡献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的比例增长。 财政支出的效益: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要素的贡献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法:根据政府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与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确定优先采用次序。 政府采购:指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购买活动。主要形式是公开招标方式。 按经济性质分类:一、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的支出本身将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这类财政支出。二、转移性支出:指政府的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企业和个人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的这类财政支出。三: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对生产与就业发生间接的影响作用。2、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4、可见,如果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则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直接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也就较大;转移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 财政支出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费用选择法。3、“公共劳务”选择法。 政府采购制度:意义:通过法律手段和竞争机制以规范公共采购部门的采购行为,以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作用:1、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2、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3、是顺应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4、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 第五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价格。 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基础性制约作用:1、经济决定财政,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财政收入的可参与分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在财政收率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将相应的扩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社会共同事务的需求量越大,进而要求扩大财政收入规模。2、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越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技术进步还会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所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长财政收入的首要有效途径。 试分析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通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率和物价上升率比较,过多的货币量有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共同形成,如果财政赤字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那么财政在分配中可能所失大于所得,财政实际收入下下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累进税为主体的税制,以比列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只有名言增长,没有实际增长),定额税(即使有名义增长,实际下降)。 对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的认识:1、.绝对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2、相当规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U字型变化(原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3、各年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对比。(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和我国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以及财政、税收执法不严、管理不善导致财政收入大量流失是比重下降的制药原因) 第六章:税收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凭借其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的分配,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定义的理解:课税主体是国家,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利,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或社会剩余产品,课征是强制无偿的) 税收负担: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担的货币损失或经济福利牺牲。

LOGISTIC人口预测模型的SPSS拟合方法分析

【摘要】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在人口预测中有着广泛应用,应用spss软件能较为简便地进行logistic曲线的拟合。文章介绍了spss拟合logistic人口预测方程的两种方法及其步骤,并通过其结果分析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关键词】logistic;spss软件;拟合方法 logistic模型为荷兰数学家及生物学家verhulst.pearl在修正非密度方程时提出,其目的为研究受到生存资源制约的情况下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在logistic模型中,有限空间内种群不能无限增长,而是存在着数量上限。由于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种群的增长起着阻滞作用,并且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阻滞作用逐步增大,即实测增长率是一个减函数,且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而减小,当种群数量趋于上限时,种群增长亦趋于稳定。由于logistic 阻滞增长模型所需的数据少,计算简单,对中短期时间内的种群数量预测较为准确,亦常应用于人口预测方面。 一、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 如上文述,人口增长率为以人口数量x为自变量的函数r(x),这里r(x)为减函数。假设r(x)= r ?sx,s>0,这里r为初始值r(),即当人口无生存环境和资源限制时的固有增长率。当人口数量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将有r()=0,此时人口达到稳定状态。由线性关系r()=r-s,可得s=r/。假设x是时间t的函数x(t),从而有解变量可分离方程。 二、spss软件拟合logistic人口阻滞增长模型 通过模型方程(ⅰ)可知,logistic模型拟合的重点为参数和的确定。下采用两种spss 软件的回归拟合方法,利用1990-2010年人口调查数据(如表1)进行人口数量的预测。 (一)非线性回归(nonlinear regression)拟合 在spss(spss19.0)的变量视图中定义两变量人口数量x及年份t,在数据视图中由上而下录入人口数据(如图1所示)。 在菜单栏依次选择分析(analyze)―回归(regression)―非线性估计(nonlinear),打开非线性回归窗口。将年末总人口[x]送入因变量一栏,在模型表达式输入框中输入模型公式 a/(1 +(a / 114333 - 1)* exp(- r *(t - 1990)))(如图2)。此处以a代替人口最大容量,由于时间以1990年为初始年份,原方程中的t转为t-1990。选择“参数”项进行参数a和r初始值的设定(如图3),这里a初始值选择人数中的最大值134091(万人),r 的初始值选择1991年的人口增长率0.013,“使用上一分析的起始值”一栏选中,单击“继续”。单击“保存”项,打开对话框如图4,选中预测值和残差项,便于检验模型方程的拟合效果,选择“继续”返回非线性回归窗口,选择“确定”运行。在输出(output)窗口中,可以得到参数a的迭代计算过程、参数估计等内容。由参数估计得参数估计值,=0.0675。r2=1.000。 (二)曲线估计法 采用spss的曲线估计进行模型拟合,须先求参数。对估计的方法很多,这里采用三点法进行求取。 选择分析(analyze)―回归(regression)―曲线估计(curve estimation),打开曲线估计窗口,将年末总人口[x]和年份[t]分别送入因变量和自变量输入框,在“模型”区选中logistic,在上限一栏填入142515.5576,在“保存”对话框中选中预测值和残差,其他依照默认选择。选择“确定”。 三、对两种方法所得拟合方程的讨论 从可决系数r2来看,两种方法所得拟合方程的r2均得1,则两种方法对logistic人口预测模型的拟合性都很好。分别用两种方法所得方程对2011年和2012年的年末人口数进行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里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政府干预:虽然市场机制和一体化方式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外部性,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问题,还需要政府更多的积极干预。 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人以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为零。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自愿消费,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公共提供: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若同一班商品买卖一样,使用者购买使用权的提供方式。 公共生产: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财政支出的效益: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财政监督: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按财政功能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按支出用途分类: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 经济建设费:包括基本建设拨款支出,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学技术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简易建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增拨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国家物质储备支出,城镇青年就业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购买性支出: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他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献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公式:Eg=△G(﹪)/△GDP(﹪)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效益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1.国债:又称为公债,是政府根据信用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是政府以 债务人身份向个人、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以及他国政府借款。 2.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不幸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所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 3.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4.税收收入效应:由于征税使得纳税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的反应。 5.财政: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分配。 6.财政政策: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7.国家预算:是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8.财政补贴:是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 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9.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地、强制地向经济组织和居民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10.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11.税率:税率是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 12.转移性支出:政府把从市场体系中获得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再分配的活动。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13.公共产品:指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14.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函数关系。表明高税率不一定就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又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获取同样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

利用SPSS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

利用SPSS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 ——以S型曲线为例 1.原始数据 下表给出了某地区1971—2000年的人口数据(表1)。试用SPSS软件对该地区的人口变化进行曲线拟合,并对今后10年的人口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表1 某地区人口变化数据 年份时间变量t=年份-1970人口y/人 1971133 815 1972233 981 1973334 004 1974434 165 1975534 212 1976634 327 1977734 344 1978834 458 1979934 498 19801034 476 19811134 483 19821234 488 19831334 513 19841434 497 19851534 511 19861634 520 19871734 507 19881834 509 19891934 521 19902034 513 19912134 515 19922234 517 19932334 519 19942434 519 19952534 521 19962634 521

1997 27 34 523 1998 28 34 525 1999 29 34 525 2000 30 34 527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做出散点图,见图1。, 33700 338003390034000341003420034300344003450034600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年份 人口 图1 某地区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散点图 从图1可以看出,人口随时间的变化呈非线性过程,而且存在一个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渐近线,近似S 曲线。 下面,我们用SPSS 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计算。 2.用SPSS 进行回归分析拟合计算 在SPSS 中可以直接进行非线性拟合,步骤如下(假定已经进行了数据输入,关于数据输入方法见SPSS 相关基础 教程): Analysis->Regression->Cubic,在弹出的对话框(见图一)中选择拟合的变量和自变量,本例分别选择y (人口),t (时间变量)为变量(Dependent )和自变

拉弗曲线的解释

拉弗曲线 (Laffer Curve )在经济学界,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 (Arthur B Laffer )知名度颇高。拉弗先生以其“拉弗曲 线”而着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政 府推行减税政策出谋划策。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 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 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 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 曲线。 拉弗曲线-概述 “拉弗曲线”的原理并不复杂,它是专讲问题的,提出的命 题是:“总是存在产生同样收益的两种税率。”主张政府必 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与拉弗同时 代也同为供给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的裘德 ?万尼斯基(Jude Wanniski )对此作出了扼要解释: “当税率为100%寸,货币 经济(与主要是为了逃税而存在的物物交换不同)中的全部税 收收 入二 亿关 元)

生产都停止了,如果人们的所有劳动成果都被政府所征收,他们就不愿意在货币经济中工作,因此由于生产中断,没有什么可供征收100%税额,的收益就等于零” 。税率从0~100%,税收总额从零回归到零。“拉弗曲线”必然有一个转折点,在此点之下,即在一定的税率之下,政府的税收随税率的升高而增加,一旦税率的增加越过了这一转折点,政府税收将随税率的进一步提高而减少。“拉弗曲线”认为:税率高并不等于实际税收就高。税率太高,人们就被吓跑了,结果是什么经济活动都不发生,你反而收不上税来。只有在税率达到一个最优值时,实际税收才是最高的。 拉弗曲线说明,一个国家的整体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两种极端的情况是,税率为100%时, 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分析,生产会因此停顿,政府再也无源可征,因此同税率为零时的结果相同,税收收入均为零。当税率由零提高,税收收入就会随之增加,但有一定限度。若超过限度,从一次性征收过程看,税率提高,税收收入会相应增多。但从持续的再生产动态过程看,由于提高税率削弱了生产的增长,从而会缩减税源。这时,税率提高不仅不会增加税收收入,反而会使税收收入下降。因此,图中E 点是 政府税收收入和生产增长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政府选择税率的最佳点。图中右边阴影部分,拉弗称之为税收禁区,意思是禁区内的税率过高,既妨碍生产,又减少税收收入,故均不可取。拉弗曲线试图表明,税率是刺激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刺激经济增长必须减

spss之线性回归详解(张文彤)

第十章:多元线性回归与曲线拟合―― Regression菜单详解(上) (医学统计之星:张文彤) 上次更新日期: 10.1 Linear过程 10.1.1 简单操作入门 10.1.1.1 界面详解 10.1.1.2 输出结果解释 10.1.2 复杂实例操作 10.1.2.1 分析实例 10.1.2.2 结果解释 10.2 Curve Estimation过程 10.2.1 界面详解 10.2.2 实例操作 10.3 Binary Logistic过程 10.3.1 界面详解与实例 10.3.2 结果解释 10.3.3 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10.3.3.1 模型的进一步优化 10.3.3.2 模型的简单诊断

回归分析是处理两个及两个以上变量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统计方法。在医学领域中,此类问题很普遍,如人头发中某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血液中该元素的含量有关系,人的体表面积与身高、体重有关系;等等。回归分析就是用于说明这种依存变化的数学关系。 §10.1Linear过程 10.1.1 简单操作入门 调用此过程可完成二元或多元的线性回归分析。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用户还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筛选自变量的方法(如:逐步法、向前法、向后法,等)。 例10.1:请分析在数据集Fat surfactant.sav中变量fat对变量spovl的大小有无影响? 显然,在这里spovl是连续性变量,而fat是分类变量,我们可用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此处我们要采用和方差分析等价的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来解决它。 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都可以被归入广义线性模型中,因此他们在模型的定义、计算方法等许多方面都非常近似,下面大家很快就会看到。 这里spovl是模型中的因变量,根据回归模型的要求,它必须是正态分布的变量才可以,我们可以用直方图来大致看一下,可以看到基本服从正态,因此不再检验其正态性,继续往下做。 10.1.1.1 界面详解

经济学名词解释

1、 2、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 益。 3、 4、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 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情况。 5、 6、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外部性指市场交易 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7、 8、市场势力: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9、 10、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 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11、 12、边际效用:是指小给这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 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3、 14、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的各种组合。 15、 16、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 17、 18、需求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也就是说,任何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10、供给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就增加;当价 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11、供求定理:指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定力。换句 话说,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说两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2、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充分就业: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愿意工作而且能够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这就是充 分就业。 2、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对工资的要求过高,导致资本家不愿增雇工人或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或略低于现 行工资的工资水平的失业。 3、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自愿放弃现有工作而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或因季节性原因形成的工作转移,或因年 轻人首次找工作等情况而产生的暂时性失业。 4、结构性失业:是指因技术或国际竞争的变化所导致的对工作技能要求的变化或工作场所的变化而产生的失 业。 5、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 6、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所出现的周期性波动而产生的一种失业现象。 7、非情愿性失业(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 人。这个可能不考!因为这是失业的定义,才俩字儿。 8、总产出水平:是指该经济社会以货币价值表示的总生产能力。 9、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居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 值的总和。 10、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当年的价格水平计算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1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基于某一年的价格水平计算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其衡量标准就是一国产品与劳务等产出总量的增长状况,它可 以从对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中得到真实的反映。 13、经济周期:人们常常把有规律的经济波动成为经济周期。 14、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 15、国内生产净值(NDP):是一国在一年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 增长值。 16、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在一年内厂商与个人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所计算出 来的总和。 17、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在一年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 的净增长值。 18、国民收入(NI):是一国在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实际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净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要 素报酬之和。 19、个人收入(PI):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有家庭所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包括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 收入、股息收入、净利息收入,和政府所给予的各种救济金、各种福利费补助、养老金、公债利息等转移支付项目的收入,也包括企业对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 20、个人可支配收入(DI):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家庭的全部实际收入扣除个人应缴纳的各种税收所剩余的部分。 21、平均消费倾向(APC):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22、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23、边际消费倾向(MPC):指消费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消费将增 加多少。 24、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储蓄将增 加多少。 25、消费之谜(消费函数之谜):①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实际可 支配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平均消费倾向也有递减的趋势。②库茨涅兹实践检验的结论: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而不是下降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③后来的研究结论: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