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证报告

论证报告

论证报告
论证报告

淇县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设置

可行性论证报告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内容。我校对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正是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而提出的。下面就设置该专业的可行性做扼要阐述:

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必要性

1、专业分析

学前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其专业特点在于:较早地确定了从事学前(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方向,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安排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关注幼儿的学前教育,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除幼儿教育外,还可向艺术类方向迁移。“学前教育”(幼师)专业的优势在于:由于目前幼儿教育远未真正普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幼儿师范毕业生需求量将会很大。

2、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键盘、舞蹈、绘画、普通话、文选等基本技能娴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3、主干课程

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卫生学、乐理、键盘、美术、舞蹈、乐理、音乐教法等。

二、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可行性

1、我校有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良好基础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职业意识强、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有设置该专业的良好基础条件,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中间阶段教育的要求。设置学前教育专业,既适应目前教育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又能进一步推进我校特色中职教育的跨越发展。

2、我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基础

淇县地处豫北,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发展迅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愿把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就是在这种社会急需的情况下设置的。

3、我校有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经验积累

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假期期间学生可以到与学校合作的幼儿园去实习,从校园到社会这是个“良好的能力成长链”,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勤工俭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回到课堂后有学习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同时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学生毕业后可到幼儿园或各种少儿培训学校就业。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创业,自己办班、代课等。

4、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3人,“双师型”教师153人;研究生学历14人,本科学历219人;正式聘任的高级职称教师70人;专业课教师186人。其中音乐教师2人,舞蹈教师2人,体育教师5人,基本能满足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根本需要。

当然,在淇县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师资队伍建设也在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逐步的引进。同时为了保证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有关高等学校参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进修,保证日常教学和今后开办培训的质量;选派部分教师与合作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参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系统研发工作,开拓教师的学科视野,保持专业敏感度,提高专业水平,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办好本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相关技能,本校会每年定期特邀多名全国著名艺术家及专家、学者来我校举办讲座、给学生上课。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5、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领导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舞蹈房、形体室、多媒体室等多个教室,在大投入建设实验、实习条件的同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及培训学校签订协议,建立实训基地。如大山双语幼儿园、红黄蓝幼儿园、皂角巷幼儿园等。

在县城里,我们有很多职高生实习单位,如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大、中、小幼儿园。在实习单位,如果表现好的还可留下在此工作。

三、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论证的目标和任务

1、加强宣传工作,重视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对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并大力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将幼教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狠抓落实,同时要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幼教事业,形成合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初中毕业的女生或男生要到我们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习。

2、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提升知识技能

在以前强调大练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加大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仅会唱、会跳、会弹就行,还要具备各种能力素养。

3、扩大教学规模、满足社会需求

加强幼教人才基地建设。争取开设长短期幼师班,为本地幼教师资的培养和进修提供业务保障;要设法提高幼师专业培训的质量,满足当地一般幼儿园的师资需要;要注重在岗教师的培训进修。邀请外地专家来校培训辅导,或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引进新的理念和经验。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每一个年级我们都要针对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时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本职的工作。

四、论证结论

当前,人民群众对发展学前教育具有强烈的愿望,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千千万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学前教育,是体现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德政工程,是惠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我校自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以来,办学积淀深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通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办学思想更明确,模式更对路,管理更规范,在教师职业

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强示范性,形成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在一定区域内有较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历届毕业生的幼教行业拥有一定实力,为我校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因此,无论是国家政策、县域症状、学校办学实力,我们都有信心、有实力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得更好!

关于设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增专业评估资料 二OO八年6六月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设置论证报告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于设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操作技能,能在基层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日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身体健康与否是与生活质量高低密不可分的。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医院定期体检化验,证明防患于未然的观点正深入人心。另外医学发展需要一批批的医学实验技术人员来不懈努力。因此,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我们办学实际情况,提出设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一、设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1、设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医学检验方面的人才资源过分向城市大医院集中,基层医疗单位人才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卫生保健需要。基层医疗单位是国家卫生医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医学检验人才资源短缺,限制了基层医疗单位的发展,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之所在。设立医学检验专业为社会培养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2、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应加大培养力度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中部,是河北省的省会,所辖6区17县,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924.1万,其中市区人口234万。通过人才需求调查及预测,石家庄市乃至全省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较大。截止2005年6月,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230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564人。专科及以上8891人,占38.58%,中专占58.64%,没有经正规培训者占2.78%。其中专业构成比例失衡,现在每年分配到石家庄市各类毕业生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广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急需留得住、用得上,能防、能治的医学检验人才,以保证医疗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上升,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医学教育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特别是广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这为学校今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就业前景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呈现多元化,基本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各级医院检验科、防疫站、血站等部门从事工作;商品检验、环境保护、海关检疫等部门从事工作;也可从事管理,医检设备维修、试剂研制及营销工作,也就是说能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样化的需要。 二、设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可行性论证报告范本

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一章设备总论 第一节设备基本情况 一、设备名称 二、设备购买科室 三、设备服务方式、时间 服务方式:针对患者需求,提供服务; 服务时间:正常门诊:无假日服务; 四、设备所在的组织人员配备: 第二节设备投资内容 设备单价金额: 总需购买设备数量: 年接待病人数量: 单个病人医疗费用: 单次设备使用成本计算: 收回成本的预算周期: 第三节设备可行性论证结论 本设备是有效满足合作医疗市场的需要。可行性研究表明: 第一,在业务发展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项目实施后,能获得充分的市场开发基础。 第二,经营综合医院的经验、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配备了大批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整合有力的市场营销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在综合性医院的经营模式下得到共享运用、产生集约效应。 第三,各项财务指标均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第二章设备背景分析 第一节国家政策背景 鉴于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一直非常注重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1、《关于城镇医疗卫生改革指导意见》、《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十来个深化改革的政策,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配套实施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通过分类规范管理,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正式承认民营医疗机构的合法地位,提倡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引入竞争机制,以竞争来改进服务,提高

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以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 2、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强化政府责任,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框架,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深化改革,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打破医院隶属关系,实行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改革医院运行机制和以药补医机制,规范医院收支管理;改革人事制度、奖励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明确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等等社会事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对能够实行市场经营的服务,要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行业中的比重”。 以上国家政策表明:政府不但要加大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投入,而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民营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第二节医疗卫生发展总体概况 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它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的健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但我国医疗卫生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哪些问题?一、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医院体制存在弊端:医院“自己点菜,别人买单”的制度设计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具体包括,城乡分割的医疗卫生体制、城乡公共医疗体系和严重的等级制。现在城乡社保覆盖率的比率约在20:1左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虽然有所缓和,但依然比较严重。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还相当不健全。加之现在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是很多人开始怀念传统体制下的所谓“公平”局面。现在有两种不公平,一种是“权力型”的不公平,另一种是“财富型”的不公平。2、对当前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势力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所形成的腐败风气不满意。这个问题的根子是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 3、对改革中一些新的正当的举措不满意。医疗卫生费用也不可能由国家完全包下来,个人及家庭毕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机制。但是由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揽一切的思想惯性,现在由个人承担一部分费用,有些群众就不满意。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程度还很低。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严格说,这项改革还没有大规模实质性启动。因为市场化的特征是民营化、自愿合约、公平竞争加适度的监管,但在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却几乎找不到。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基本上都是行政控制的,没有出现真正的平等竞争,问题恰恰是行政垄断。三、我国医疗卫生的资源分布不合理:我国现有医师中,70%的医生集中在城市,而70%的病患者却生活在农村和二三线城市。卫生资源匮乏,人才短缺,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下,以致相当多的病患者不能及时就医。因此,若着力建设方便老百姓就医的综合医院,潜在的市场十分巨大。另外,在医疗卫生领域,还有一块很大的老年保健卫生组成的潜在市场。这部分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作者:————————————————————————————————日期: 2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作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发展的产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任务,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处中国的最西部,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截止2009年底,总人口达到2158.63万人,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座谈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将工作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为确保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加快为各民族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的建筑行业也必将迎来快速的大发展时期。 然而,据统计,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达百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约达万人,许多技术岗位是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仅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的人员占据着,这一现象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建筑质量低劣、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建筑业的产品多数是公共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影响极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建设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建设行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建设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本身看,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职因起步较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渐突出。目

选题论证报告(模板)

选题论证报告(模板)

选题论证报告(模板)

西南财经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论证报告 姓名: 指导老师:李朔枫 专业:金融学 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选题名称: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因素对企业债券定价的跨市场影响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5年 6 月 29 日 一、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自选课题,根据我国企业债券定价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本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I、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一)股票定价理论研究现状 (1)均值-方差理论 传统的证券组合管理依靠非数量化的研究方法,即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来选择证券,并由

此构建和调整证券组合。大多数西方组合投资管理者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随着科学的组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出现并日益兴盛,产生了数量化的组合管理方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Markowitz(1952)提出的均值-方差模型。Markowitz是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创始人,在其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中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为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理论主要解释了投资者如何衡量不同的投资风险,如何合理组合自己的资金以便获取最大的收益。他认为,组合证券资产的投资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特殊关系,投资风险分散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在均值-方差模型,采用组合的平均收益率衡量期望收益率,采用收益率的方差刻画风险。组合投资的目标就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使得投资收益最大化或者在给定的投资收益下使得投资风险最小化。(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夏普(William F. Sharpe)、林特纳(John Lintner)和特里纳(Jack Treynor)等的开创性论文为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奠定了基础。CAPM的假设

专业教学改革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

专业教学改革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课在业内阻碍大。 保险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一直特不重视的大事,不仅重视及时调整补充,而且重视培养和提高。按学院要求,凡新调入的专业课教师,都要安排半年时刻到公司实习;凡40岁以下年轻教师均要参加在职硕士进修,拿到硕士证的给予报销学费的85%。只要条件同意,学院尽量安排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或学术活动。近年来,先后有8名教师到国(境)外考察。保险专业现有的16名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

讲师5人,助教2人。年轻教师中有硕士学位的占80%。在国家保险总公司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本专业教师有2人是委员。 保险专业开办17年来,已培养本科毕业生307人,专科毕业生3265人,保险高等专业证书毕业生503人,其中157名毕业生获得英国皇家保险学会与学院联合颁发的CIP证书、12名毕业生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的研究生,为保险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其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业内享有专门高的声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保险专业历届毕业生统计表

在科研方面,本专业教师已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38部,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不完全统计),科研课题由省部级以上立项或获奖的16项,科研水平得到总公司、保监办和同行赞誉。 在培训方面,学院培训规模达到每年2000人次以上,内容涉及保险业务的方方面面,学员层次多为地市经理、县区经理和业务部门主管,对培训课期望值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强烈。保险专业教师承担了学院历年培训课时的70%以上。由于选题适应业务进展要求,理论分析具有专业化水平,因而有10名左右的老师经常被各家公司请去讲学,不仅为公司咨询、培训、策划提供了服务,也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二、进展前景看好,办学经费有保障 保险职业学院是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合办的全国唯一一所股份制保险职业学院,其中“国寿”占股份70%,“中再”占股份30%,两大公司资本实力雄厚,特不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已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因而学院办学经费的行政拨款一直稳定,办学收费和培训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作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发展的产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任务,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处中国的最西部,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截止2009年底,总人口达到2158.63万人,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座谈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将工作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为确保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加快为各民族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的建筑行业也必将迎来快速的大发展时期。 然而,据统计,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达百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约达万人,许多技术岗位是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仅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的人员占据着,这一现象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建筑质量低劣、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建筑业的产品多数是公共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影响极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建设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建设行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建设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本身看,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职因起步较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渐突出。目

10万元以上设备单项论证报告

转运呼吸机单项论证报告 1 设备名称 多功能转运呼吸机 2 购置必要性分析 1.我科室是病人以老年病人为主。特点是:病人岁数大、机体免疫力低下,多种病症集于一身,行动不便等,作为医院病人病种最复杂的科室之一,我科室经常会面临病人的突发性病情,因此,需要具有较完备的检查及抢救手段,而呼吸系统的衰竭是需要非常好的呼吸机提供支持,才能方便的给病患提供去各科室检查的必备条件。为病情的转归打好基础。 2.我科目前的转运呼吸机,是气动气控型。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病例的使用,给抢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工欲擅其事,必先利其器” 3.根据最新的《转运的专家共识》,提倡“移动ICU”理念。即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满足于转运中的维持病人的通气,而不考虑病人的治疗。在回到病房后在进行治疗,这个观念已经过时。现在的“移动ICU”理念,是保证转运呼吸机能够和床旁呼吸机的模式,监测参数,高端肺力学等无缝对接,以保证转运过程中实时对病人进行治疗,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舒适性及愈后。 4.区别于以往的老式气动转运呼吸机,电动电控转运呼吸机。不仅适合急诊科使用,而且适用于全员科室,比如心内病人急需紧急导管支架手术,电动电控型机器就可以很方便的从病房到手术室的全程支持,而不需 —1 —

要顾及氧气瓶的限制。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及抢救手段的多样性 5.在病人增多,呼吸治疗设备不够的情况下,该机器还能进行床旁治疗,凸显了机器的多功能性! 3 拟购置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 —2 —

—3 —

4 效益评价: 社会效益预测: 4.1.购置该设备(仪器)后在诊断、治疗工作中的疗效价值。 能够将很多以前不能够进行辅助检查的急危重症病人,可以在 转运呼吸机的治疗下,进行X光,CT,检查和导管手术等,大大提高了诊疗的手段和有效性。其他相关科室也获得了相应的效益。去年我们配合导管室成功作了2例介入手术,彰显了我院的综合实力。 2.目前该设备在我省乃至我国的装备情况。 —4 —

水资源论证报告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采用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四一三队委托我院编制地温中央空调取地下水的水资源论证报告。 1.2 编制依据 1.2.1 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条)

⑥国务院《取水许可实施办法》(1993年8月1日) 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第15号令) ⑧《湖南省水法实施办法》(2002年5月1日) ⑨水利部《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1994年6月) ⑩《湖南省取水登记规则》及《湖南省取水申请书及审批程疗》(1990年9月20日) 1.2.2 规范 ①《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2.3-93); 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④《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 1.2.3 资料 ①《芙蓉商住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湖南省湘北地矿工程勘察所2000年8月11日) ②《常德市武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③《二00四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常德市水利局) 1.3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采用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取水点位于常德市洞庭大道与芙蓉路交汇

单项论证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1 主要依据性文件 项目建议书批准机关、文号、日期和重要结论; 会议精神、规划方案、任务书; 国家法规、文件、委托合同、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等。 1.3.1 项目承担的任务 本项目改造支持的产品研制与生产任务。 1.3.2 近十年以来历次技改情况(改造项目) 近十年历次技改投资情况表。 1.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依据文件(会议精神、规划方案、任务书等)下达的生产任务,分析现有条件的不足和差距,找出短线及瓶颈环节,简要论述立项的必要性。 涉及土建工程的项目,根据承担的任务及新增工艺设备的安放要求,分析现有的试验室、生产厂房等的现况,得出现有条件不能满足任务要求的结论。改、扩建方案应说明现有厂房不能满足的原因(面积、高度、温湿度、洁净度等),并与新建方案做简要的对比,同时论述改、扩建的经济合理性。

1.3.4 本项目产品研制和生产任务情况 项目前期情况和已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情况;已投入的资金和开支的费用;对投资环境作综合评价。 2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军品简单论述即可) 2.1 (产品)市场调查 说明国防建设和其他需求情况;国内现有科研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分析;国际水平、质量标准和进出口动态等。 2.2 (产品)市场预测 国内目前供应量和需求预测;国外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评估;国家方针政策、经济形势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与同类产品的科研生产;销售单位的竞争能力估价;产品经济寿命期预测,产品替代或更新换代的前景分析。归纳市场预测结果和主要对策。 2.3 承担的任务和生产纲领 说明本项目支持的产品(任务)生产纲领。 2.4 产品方案 说明拟建项目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用途、质量标准和特殊用途。 论述拟建项目产品的性能、生产条件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2.5 建设目标

实训室机房建设项目方案论证报告

XXXX学院 实验(训)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论证报告项目名称XXX 实训室建设 项目建设资金预算XXX万元 项目负责人XXX 专业带头人XXXX 建设单位XXXX 系 2016 年7月1日

项目建设队伍基本情况(略) 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建设目标及所实现的功能(包括原有状况阐述)

1.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 XX两专业实训条件比较薄弱,至今没有自己独立专用的实训室,借用XXX 专业的实训室(计算机远程考试机房)进行相关项目训练,而计算机远程考试机房为WW两专业考试专用,且每周都有相关考试,因此XXX两专业的实训课 程经常遭遇没有实训室可用的困难,出现临时调换教室、调整教学时间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实训教学。通过建设XXX实训室,为XXX两专业的学生提供 校内实训平台,引进目前XXX企业普遍使用的最新操作软件和真实的单证案例,以真实或仿真模拟手段进行实训环节教学,让学生体验、掌握XXX操作方 法与技能,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需要,确保学生毕业后到企业能尽快适应企业 2.项目建设的目标 该实训室建成之后,可以满足每年XX名左右的XXX专业学生的集中性实践 教学的需要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课内实践教学的辅助教学。该实训室的集中性实训时间至少为12周,实训学时为196学时,实训人时数为29400人/时数。 主要幵展的实训项目包括:XX操作实训、XXX实训、XXX实训,以及两个专 业的一些专业课的课内实践项目(用于网络资源的搜索、查询与应用、作业成果的制作与展示等),未来也会根据课程的需求和条件幵发新的实训项目。项目建设能形成系统的、兼具拓展功能的XXX专业的综合实训平台,为“理论与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设置调研论证报告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设置调研论证报告医药行业是现代化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行业,我国加入WTO以来,医药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期,医药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省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河北省有成百上千家医药企业和医药零售网点,从业人员达几十万,并且不断有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的医药企业诞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国家对于医药企事业单位实行GMP 和GSP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随着药品生产和经营的发展,行业知识与能力层次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医药行业发展的瓶颈。这一客观事实要求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药学技能型(包括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专业)人才。 根据省教育厅专业设置与调整原则,高职教育应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药学技术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发展药学高职教育的背景调查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医疗卫生机构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客观上要求医药产业提供高质量的医药产品和服务。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高新技术成规模地推广应用,客观上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显然,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药学人才已难以适应医药产业的需求。

我们就唐山药厂数量及从业人员学历进行了初步统计, 唐山市药厂数量一览表 药厂从业人员学历构成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调查统计,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以中专为主,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不到30%,远远不及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取得高级职称者几乎没有中专毕业生。因此,技能型高等人才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医药产业的客观要求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而且调查还显示,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中,学术研究型本科人才所占比重较大,技术应用型大专人才所占比重偏小,而且即使是大专毕业生,也多数是中专生通过函授等成人教育取得学历的,还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对太阳石等大规模企业的调查发现,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应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会日益频繁,企业需要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留得住、用得上的面向生产、经营、管理、调试维护、使用操作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岗位;具备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基本素质较高;能够正确定位的实用型人才。从近几年的社会调研来看,企业对药学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因此,使药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尽快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势在必行。 二、发展药学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药学技术专业人才一直由中专单一层次培养。近年来,由于药学技术专业内容大量更新,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改造,其内容已超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申报论证报告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我校自开设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以来,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专业教学计划,结合当地企业用工的需求,不断更新理论与技能教学,服务于襄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具有打字、排版、系统维护、网络、编程等方面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在企事业单位,计算机销售维修单位从事计算机操作、销售、维护的中高级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取得计算机中、高级资格证和其它技术等级证书。几年来,本专业经过了不断的完善,现已发展为学校的重点专业。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成立了专业建设论证工作小组,通过走访企业,外出学习等方式,对本专业进行了认真的论证。 一、社会需求分析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中不可能配置众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在实践工作中一专多能。我们专业设置灵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及几乎所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都需要的技术,本专业在立足于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专业课程开设的灵活性。 其次,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本专业的灵活性同时表现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上。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一般不低于总学时的50%。编制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教学中的大型实训、课程设计等流水线式实践环节的训练,逐步形成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动手能力培养。同时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提高处理和解决各种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需要。 因此,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大、中、小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岗位为主,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计算机设备维修、网页制作、软件编程、销售等,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综上所述,我校开办《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它将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 二、设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1、专业设置的思路与方向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用人单位在考察一个人时,都非常重视其学历背后的综合素质。“我们需要的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要始终能跟得上知识更新的步伐,能够不断发展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我们在对用人单位调查时经常听到的话。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也同样都非常关注个人素质的培养。学生毕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培育合格的人才是我们的基本任务。经过这几年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各个学校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我们要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作为主线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不仅可以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而且提高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竞争力。 为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熟练从事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显然仅靠开设一门课是不能做到系统学习的。面向中职教育开办《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术训练为内容,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本专业决定建立稳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群,经过努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

目录 前言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3) 第一部分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 (7) 第二部分机电工程系专业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19) 第三部分信息工程系专业论证报告 (33) 现代学徒制分校区“产教园”电子商务专业论证报告 (33) 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调研分析报告 (49) 第四部分人文科学系专业论证报告 (57) 人文科学系简介 (57) 人文科学系2015年秋季开设专业 (57) 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可行性调研报告 (57) 第五部分汽车工程系“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论证报告 (65) 第六部分2015年专业开设情况汇报 (68) 第七部分2015年专业开设所需师资、设备预算清单 (70)

前言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最突出的体现是专业设置,因为职业学校正是通过设置专业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的,并因之与社会分工的职业岗位相对应,满足不同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专业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是职业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职业学校办学能否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关系到能否适应学生的择业需要,能否广泛吸引生源,从而影响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 在中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我校专业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有的专业老化,内涵狭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材陈旧,致使毕业生适应性差,逐渐失去了对生源的吸引力;二是新开设专业没有进行认真调研和科学论证,什么热就上什么,结果学生招来了,设备和师资条件不具备,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流失大;三是有的专业与其它职业学校雷同,而我校特色并不明显,因而缺乏生机和活力。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如何保证和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 面对这些问题,在新的一年,我们紧紧抓住咸阳市区域职教中心的有利契机,在专业设置上下功夫,在专业优化配置上做文章,与12月初抽调精兵强将,由学校领导带队,专业系负责人、骨干教师参与,分别对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护理、学前教育、社区服务及汽车制造、营销与维修等诸多行业领域进行了对口调研。利用半月时间奔赴省内外行业、企业共计100余家,其中煤炭、化工企业40余家;机械制造、电子类企业20余家;信息技术、平面广告类企业15家;护理、学前教育和社区服务类机构15家;汽车制造、营销与维修类企业10余家。通过走访,参观,座谈,研讨等形式,了解了与本专业相关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对本专业的发展要求及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信息,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报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我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的策略与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促进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模板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模板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行为习惯”是习惯的一个方面,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而其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特别是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尤其重要。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许多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纠正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所以我们选择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研究》为研究课题,旨在纠正学生初步形成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的教育一切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苏达理在他的《救救孩子》一书中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这要求我们不容许放弃对学困生的行为进行矫正。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班级是一个具有特色,复杂的小社会,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上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将班级经营得宜,就能正面导向学生的行为表现,促进有效的教学。因此能否纠正、矫治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与教学的成效有密切的联系。本课题以《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研究》为题,目的是要把矫治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的策略作系统化的实验,调查分析与综合整理,以期能彰显在班级经营中,矫治学生课堂上不良行为的策略的要义、内涵,集思广益,对同工有所启示。四、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_调研论证报告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建设论证报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规范,中国加入WTO、广西纳入泛北部湾经济圈建设以及2008年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社会对财会人员,特别中财务管理人才的质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熟练的实践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等。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已迫在眉睫。我们经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论证认为:设置财务管理专业是必要和可行的,在高等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加强专业建设,从前3届本专业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本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转型。 根据学校关于制订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要求,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先进性、适应性和特色性在系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区内相关企业、毕业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转型发展经验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专业建设改革的原则 1?根据社会需求增设专业方向。专业建设调整依据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建设情况和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情况,积极稳妥地设置、调整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2?专业建设以学校发展、面向市场为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树立现代化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内部各项改革、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 3.专业建设是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及有关行业制定的相关专

业建设标准、业务范围的基础上,依据该专业在本校已经具有的软硬件条件等确定的。 二、专业建设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在2012年暑假期间,以企业为主,其次为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我校毕业生为2012届、2011届和2010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30人)及所在的企业进行调查。为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转型从人才需求、人才要求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2013年5月,我们教研室全体成员到广西大学商学院和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进行调研,主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方面的经验,就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的内容与两所高校的财经管理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专家们对我们的方案进行了诊断,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在我们后来的制订的实施方案中得到体现。 1.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 势,即使是大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今天,财会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明显的比其他专业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对我系开办的财会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财会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很多单位有长期需求,由于各行各业、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财会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财会类 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同时财会类专业是各类院校中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 一。随着我国大专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多和企事业单位对 财会人员学历要求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大专以及以下学历的财会专业毕业生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论证报告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论证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大力发展工商业,而现代化的旅游管理是工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旅游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兴未艾,该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加入WTO,中国经济将更加融入国际市场体系,这必将为我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现在人们对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投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数十万的中、英文导游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正在酝酿着历史性的创新。为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旅游行业的基本管理知识、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组织、决策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和主要国家的风俗习惯、交往礼仪;熟练应用外语、计算机管理和运用相关软件能力的初级旅游应用型人才,为此,我校决定申请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一、社会需求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代。必须实施以现代化的旅游管理积累资金,促进工业、农业与商业,促进经济信息化战略。当前,旅游管理业务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古迹旅游、山水旅游、人文旅游与革命传统旅游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建设日益开发与发展,中外游客不断增加。旅游业正在酝酿着历史性的创新。宾馆、饭店、

旅游公司、旅游社、旅游

景区规划建设等与旅游有关的产业日趋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传统的管理方式正在受到挑战。如何更迅速地将管理方面的国际先进经验,以及有关的新技术、新成果变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和信息化的浪潮,直接引发了面向旅游管理方面的新需求。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又推动了旅游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学校让多批学生到有关的单位实习实训,使学生们迅速地培养为合格的灰领人才。做到知识够用、技术过硬、证书多样。 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充分证实了现代化的旅游管理,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进电子导游、旅游信息化、旅游经济规范化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管理业务同传统各行业的发展融合。另外,中国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一步步地向国际市场迈进,引来更多国际旅游专家的注目,目前我国从投融资、税收、现代旅游管理技术、国际性合作旅游、旅游装备、旅游环境、旅游法律法规建设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极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标志着我国旅游管理业务进入现代化整体腾飞的关键历史阶段。 在我国绝大部分大中专院校中,旅游管理类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培养的学生都是“通才”,脱离了企业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分层次、多形式培养大量实用的旅游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我校开办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它将成为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

关于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论证报告

关于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新增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论证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还较少,多数社区机构和居家的养老护理还是停留在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并没真正做到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要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这一社会问题,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设立老年护理专业的显著优势,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急需的老年护理人员,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我校无论从办学历史到办学环境,还是从师资软件到设备硬件都已经具备了建设中职三年制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条件,我们坚信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一定能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教育品牌。 一、社会需求分析 1、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作用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疗救治逐步转向包括保健、康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的全面照顾,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银行早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就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

的增长点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也日渐突出。发展老年卫生事业,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999年,我国确立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工作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传染病监控、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者广泛地工作在社区诊所、家庭、机关、学校、厂矿等场所,从事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护理和慢性病护理的需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社区护理将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约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办学条件分析 (一)师资力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