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3章_研究设计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3章_研究设计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3章_研究设计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3章_研究设计

第3章研究设计(4学时)

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它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研究目的

社会研究者在对各种特定现象进行研究时,其研究的具体目的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但是,所有这些研究的更为一般性的目的,都可以归结到以下三种之一,这就是:探索、描述和解释。

一、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现象的初步了解。同时,它还可以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探索性研究的直接成果包括:(1)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2)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为深入的研究中的方法;(3)探讨进行更为系统、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探索性研究常常成为一种先导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后继的研究开辟道路、指示方向和提供途径。

探索性研究在方法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不大严格。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从资料中所得出的各种结果,并不用来推论研究对象所取自的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而主要用来“探测”某类现象或问题的基本范围、内容或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一项探索性研究所得到的各种结果和结论都只是有关某种现象或问题的“初步印象”,它难以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提供比较系统、比较肯定相比较满意的答案。或者说,探索性研究的结果,往往只是新的、更为系统的、也更加专门的研究的一种背景或起点。

二、描述性研究

社会研究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目的。这种描述通常是要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与探索性研究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突出地表现在描述性研究所具有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上。

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描述的难确性;二是描述的概括性。淮确性的要求指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等等,都要作出定量的和精确的描述和说明;

概括性的要求则是指研究结果所描述的不应当是个别的或片面的,而应当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组成部分一般状况的普遍现象。或者说,根据样本研究的结果,应能够反映出总体的水平和趋势。

总之,描述性研究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认识上,比探索性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三.解释性研究

人们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不会只停留在全面了解其状况的层次上。社会研究者在认识到现象“是什么”(what)以及其状况“怎么样”(how)的基础上,他还需要进一步开明白事物和现象“为什么”(why)是这样。社会研究同样常常被用于回答社会生活中许多的为什么,常常州来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常常用来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对于这样一类社会研究,我们称之为解释性研究。简单地说,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由于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原因,是说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除了与描述性研究一样,具有系统件和周密性以外,它还比描述性研究显得更为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二者之间在有无假设上也有较大差别。描述性研究一般不需要假设.或者说,建立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对于描述性研究来说,既是无关的也是不可能的。而对于以解释为目的的研究,则需要有明确的假设。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对研究目的所作的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往往表现为更侧重于某一种目的,它同时还可能包含有其他两方面的目的在内。下表3—1是对三种不同目的研究类型特征的总结。

第二节研究性质

如同自然科学中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研究类型一样,社会研究也可以从性质上划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两大类,二者又分别称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达两类研究之间的差别实际上是如何运用社会研究的差别。简单地说,一类关注运用研究来发展知识;而另一类则关注于运用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论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或其中某一部分)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它们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理论倾向,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于增加对社会现象所具有的内在规律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这卑所介绍的理论性研究仍是一种经验研究。它与那种以纯粹的思辨和逻辑推理为基础、以对抽象概念和命题的理性分析为主要特征的纯理论研究是不一样的。它们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研究类型,而后者并不是我们所探讨的对象。此外,理论性研究大多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在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内进行,这种概念框架是同一领域内不同社会研究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基础,也是有关社会世界的知识相互评价、不断完善和积累的基础。

二、应用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则是指那些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其主要类型包括社会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这类研究通常是描述性的,它的关注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地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尽可能广泛地从总体上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和特征,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等方面。

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可以用来研究同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对于同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同一种研究题材,两类研究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从定义上看,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是可以分割开来的;但在实践中,二者有时却难以严格区分。

第三节研究方式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的研究方式主要有四种:(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文献研究;(4)实地研究。由于每一种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它所能问答的问题类型,以及我们应用它们来研究社会现象及人们的行为时所具有的优点和局限性各不相同,因而在具体应用上也应有所选择。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方式指的是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这是社会学者在实际研究中采用得最多的一种研究方式,它在整个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关调查研究的详细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进行介绍。

2. 实验研究

实验是一种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控制或操纵某个变量,同时观察另一个变量所发生的变化,以此来探讨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有关实验研究的详细内容,我们将在后面的课程中进

行详细的讲解。

3.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种与其他几种方式在策略、思路、材料等方面都风格迥异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特征是不接触研究对象。它主要利用第二手资料进行研究,因而具有很明显的间接性、无干扰性和无反应性.有关文献研究方式的详细内容,我们也在后面进行介绍。

4.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的社会研究方式。它通常以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的形式进行。其基本特征是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参与观察和询问,去感受、感悟研究对象的行为方式及其在这此行为方式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以逐步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社会生活的理解。有关实地研究详细内容,我们以后讲。

二、研究方式的选择

不同学科的社会研究者在进行经验研究时,往往习惯于、或者倾向于使用其中的某一种方式。例如,心理学者经常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社会学者经常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人类学者经常采用实地研究的方式;而传播学者则经常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等等。这四种方式也可以说是四种不同的研究策略,它们各有利弊,对于社会研究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这四种研究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用来研究特定的社会科学课题。社会研究者在研究设计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决定自己将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研究方式或研究策略。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同时,就是对同一个研究问题或同一个假设,研究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

第四节分析单位

一、分析单位的概念

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称之为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换句话说,分析单位就是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或事物)。

分析单位有五种主要的类型,这就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分析单位,都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

(2)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研究的样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或者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

对于分析单位的理解,需要将其与调查对象和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区分: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而调查对象则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则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有时可能会由同一种对象承担着,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发生在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中。当然,分析单位与

调查对象不一致的情形也许更多。我们应该仔细区分。

1. 个人

对于社会研究来说,也许没有哪一种分析单位的类型比个人这种分析单位类型用得更多。可以说,计会研究方法自身的性质和特征,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所用的分析单位最经常地是社会中的个人。这种个人在具体的研究中各不一样:它既可能是大学生、中学生,也可能是工人、农民、军人、个体经营者,或者是城市居民、老人、女职工、少年犯等等。正是通过对个人进行描述,并将这些描述进行聚合和处理,我们能够描述和解释由个人所组成的各种群体,以及由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现象。

以个人作为分析单位的描述性研究一般旨在描述由那些个人所组成的总体。而那些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解释性研究则是为了发现存在于该总体中的社会动力。

2.群体

由若干个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本身,也可以成为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比如,由若干个有着姻缘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个人所组成的家庭、由若干个居住在一起的个人所组成的邻里、由若干名学生所组成的班级、由若干个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所组成的朋友群体、由若干个长期共同从事盗窃犯罪的人所组成的团伙等,都可以成为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当以杜会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时,它们的特征有时与群体中个人的特征有关。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群体的特征则不同于个人的特征。应当记住的是,当我们以社会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时,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就不能下滑到群体层次之下,我们所研究的群体就是资料集合中的最小单位。

3.组织

各种正式的社会组织,比如工厂、公司、机关、学校、商店、医院等等,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我们也能在以组织为分析单位的社会研究中,通过对组织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来解释和说明某些社会现象。

由于组织与群体一样,都是由若干个个人组成的,因而作为分析单位的组织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往往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组成它的个人有关。有时,对同一现象的研究,会依据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分析单位。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分析单位的复杂性。

4.社区

社区作为一定地域中人们的生活共同体,也可以作为研究中的分析单位。无论是乡村、城市,还是街区、集镇,我们都可以用社区的人口规模、社区异质性程度、社区习俗特点、社区的空间范围等等特征对它们进行描述。也可以通过分析社区不同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和说明某些社会现象。

5.社会产品

我们用社会产品一词来概括那些无法包括到前述几种分析单位类型中去的其他一些分析单位形式。其范围可以说涉及到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以及由人类行为所导致的各种社会产

物。书籍、歌曲、图片、公告、建筑、服饰等等,这是此类分析单位中的一大类型;而婚礼、殡葬仪式、考试、课堂教学、实习、求职、约会等等,则是另一种类型的分析单位;此外还有诸如家庭制度、文化传统这样的更为抽象、也更为复杂的分析单位。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1.区群谬误

区群谬误又称为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收集资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

比如,当研究发现越穷的“村庄”(分析单位为社区)生育率越高时,我们不能立即推论为越穷的“农民”(分析单位为个体)生的孩子越多。因为可能是穷村中那些故富裕的农民生的孩子多,才使得整个村庄的生育率增高。又如,当研究发现黑人多的“城市”比黑人少的城市犯罪率高时,我们并不能因此作出“黑人”的犯罪率高的结论。因为也许是黑人多的城市中的白人犯罪多,而使得整个城市中的犯罪率增高。

2.简化论

简化论又称做简约论,它指的是研究者仅仅用十分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区群谬误相反。在研究者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而作出的是有关集群的分析单位是如何运行的结论时,或者说,在研究者所拥有的是有关个人如何行为的资料,但是,他所作出的却是有关宏观层次的单位如何运作的结论时,这种错误最容易发生。

导致简化论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研究很容易获得有关个人的具体资料,而宏观层次的单位的运行则往往比较抽象和模糊。要避免犯简化论以及层次谬误这两种错误,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你作出结论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就是你运用证据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这也提醒我们在做社会研究时,必须对所使用的分析单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第五节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是社会研究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划分为两类方式:即横向的和纵向的。

一、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横向研究是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各种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横向研究的形式进行的。横向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社会总体的横截面进行了解,它也可以用来分析和比较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总体小的不同部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当然,许多解释性研究也同样居于横向研究。只不过有些解释性的横向研究中的结论往

往难以成立。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趋势研究

趋势研究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报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比如,通过对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比较.来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就是趋势研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趋势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关于趋势研究,有一点需要注意,这就是在不同时间点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是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更具体地说,每次研究所问的问题都应该是一样的。如果问题不同,就无法进行比较。

2.同期群研究

同期群研究又称做人口特征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

比如,以1968午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这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

3.同组研究

同组研究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研究时,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即第一次研究了这些人,以后每次再研究时,依旧还是找这些人作样本,无论这些人分散在哪里,都要一一找到进行研究。

同组研究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或意向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的各种出素。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描述事物变化的过程,便于探寻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纵向研究的这种优越性是以比横向研究多得多的时间和金钱为代价的。这也是导致纵向研究较少被研究者采用的一个更要原因。

横向研究及三种形式的纵向研究的基本逻辑,还可以通过图3—1来表示。

横向调查趋势研究

1990 1990 2000

21-30 31-40 41-50 51-60 21-30 21-30 31-40 31-40 41-50 41-50 51-60 51-60

同期群研究同组研究

1990 2000 1990 2000

21-30 21-30 31-40 31-40 41-50 41-50 51-60 51-60 21-30* 21-30 31-40* 31-40* 41-50* 41-50* 51-60* 51-60*

表示比较*表示同一组个人

图3-1 横向调查及三种形式的纵向调查的基本逻辑示意图

第六节具体方案

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涉及从研究题目确定开始,直到资料收集、分析、报告撰写为止的整个过程。因而我们在设计具体方案时应将它与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统筹进行考虑,既使各个阶段相互衔接,又使各方面内容都紧紧围绕研究的总目标:从大的方面说,一项研究的具体方案中应当包括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1.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即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从事这项研究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有什么样的价值。当然,要说明这些的前提条件是,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个清楚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括对研究课题本身含义的了解,即该研究究竟要探讨和回答什么问题,也包括对研究课题在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中所具有的作用的了解。

2.说明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对研究目的的具体分解和细化。在研究设计中,详细说明研究的内容,是落实目标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如前所述,研究课题的确定只是指出了我们所研究现象的大致范围或基本方向,至于在这个题目下,究竟应该研究哪些具体现象,则是在研究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应完成的仟务。

3.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尽管不是每一类研究都必须有理论假设,但对于那些必须有理论假设的研究来说,则应该在研究方案中对理论假设进行一番陈述和说明。一般来说,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了解情况来发现问题,来建立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直至建立起解释这种联系的理论假设。因此,探索性研究显然是不需要事先建立起理论假设的;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描述某种社会现象的状况和特点,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因此,它一般也不需要建立明确的理论假设;只有在解释性研究中,才必须事先建立起明确的理论假设。所以,在解释性研究的具体方案中,不能缺少对理论假设的陈述和说明。

4.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指明研究课题的分析单位,可以使研究者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所需的资料,同时也可以使研究者避免犯层次谬误或简化论的错误。而抽样常常涉及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它也是社会研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总体中所抽出的那一小部分研究对象对总体是否具有代表件,有多大的代表性,与我们的抽样方法、抽样过程紧密相关。

5.说明研究资科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社会研究中的资料收集方法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每一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不足,它们分别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条件和场合。研究者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从中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研究效果。

6.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对于—项较大规模的研究课题来说,往往需要不止一个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同时还可能会涉及到挑选、培训调查员的问题。因此,在研究方案设计中,必须对研究课题的组成人员及其在研究中所承担的任务进行全盘考虑,明确分工,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办法。对调查员的挑选、培训工作也耍事先进行规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7.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一项社会研究课题从定下题目到完成报告,往往有时间上的限定或要求。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任务,顺利达到预定的研究目标,研究者应该在开始课题研究之前,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时间分配和进度进行安排。每一阶段所分配的时间要合适,还要留有一点余地。特别要注意给研究的设计和准备阶段多安排—些时间,不要匆匆忙忙地开始收集资料的工作。此外,对于课题经费的使用,也应有一个大致的考虑和合适的分配,以保证研究各个阶段的工作都能顺利址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进行研究设计时,研究者还应尽量注意和自己的研究题目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注意参考和借用这些研究在设计、工具选择、对象选取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在自己的研究中少出错误,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同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社会调查研究》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

《社会调查研究》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课程教材 作者: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水延凯等,《社会调查教程(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华夏出版社,2018 作者: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学情分析 本课程指导学生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学生学习基础良好,学习态度端正。并已经学习过的高等数学等内容,对本课程方式方法有所帮助。 3.教法分析 《社会调查方法》作为一门方法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采取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现知识的联结,发展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并完成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对整个调查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并能把通过完成“工作项目”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成一个整体。 2、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教学中,以完成具体的调查任务为核心来训练学生设计、实施社会调查及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期望学生在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有所提高,为日后从事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知识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具体知识目标为: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正确抽取调查样本,学会使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社会调查;掌握调查方案、访谈提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掌握基本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2.能力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强调行动与任务导向,希望学生在完成实际调查项目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增长实践技能。具体能力目标为:能够设计出符合调查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一;第二,系统性;第三;第 四,实证性;第五。 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人口 和;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等。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有和。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和_____。 6、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选择测量指标、。 7、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调查研究 2、因果关系 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4、概率抽样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概念间的相关关系? 3、抽样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26分) 1、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10分) 2、如何制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10分) 3、怎样检验测量的信度?(6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问卷调查方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问卷调查的关键工作是____________。 3、一般访谈是指访谈时要有一套完整的____________,访谈人只需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即可,无须探讨式的相互商洽。 4、深度访谈是希望通过访谈发现一些____________,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____________研究。 5、社会观察是指有目的地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 6、文献法的显著特点有:、、。 7、实验法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变量与;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前测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文献法 2、问卷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 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特征:首先,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是一种 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调查目的或作 用——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 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抽 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 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准确性高。 传统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o(╯□╰)o 2、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 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准备阶段) c) 资料的收集(实施阶段) 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分析阶段) 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总结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 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 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导学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电大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汉语文员、卫生管理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此课为省开课程,由省电大负责命题。 二.教学媒体、教学资源 1.本课程主要采用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为文字教材。 2.音像教材。配有8节IP课,它是对文字教材的内容的阐释与必要的补充,以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各专业指导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音像教材,辅导学员学习。本课程电视课为9节,既可集体组织收看,也可学生回家收看。 3.网络资源。电大网上发布的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实施方案、各章重难点辅导、复习要点,要求学员上网。 三.教学形式 1.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 2.网上教学:以开放教育网站、电大在线、四川电大教学平台为媒介,通过网上讨论,E—mail信箱等网络信息传输手段,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在线学习和个别化教育的环境,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可以交互反馈的网上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具体形式有: (1)网上辅导:在音像教材和文学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运用理论分析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2)网上答疑:主要通过E-mail信箱收集与解答问题。四川电大责任教师韦克难的信箱为: (3)网上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讨论组里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会不定期地提出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或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增强教学的交互性。 (4)电话答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电话与四川电大责任教师联系。 四川电大责任教师韦克难电话:028-。 (5)面授辅导。本课程应安排适当面授辅导。由辅导教师、针对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基本结构重难点问题及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重点辅导。面授辅导总教学时数以24课时为宜。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为加强形成性过程考核,如平时作业、半期考试,根据四川电大要求,本课程安排4次平时作业。学员必须完成,并根据完成情况,评定平时成绩,无平时成绩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题 1.概率抽样:是以概率论与数理设计为基础,首先按照随机的原则选取调查样本,使调查 母体中每一个子体均有被选中的可能性,既具有同等被选为样本的可能率,机遇均等。 2.总体:构成研究单位的所有单位的集合,该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3.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是用来测量人们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的问题表格。 4.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 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总体情况的过程。 5.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资料整理、综合计算和分析, 以揭示社会现象内在的数量规律,从而达到认识社会现象本质的方法。 6.样本:就是从总体中以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的一部分单位的集合,一个样本也就是总体 的一个子集。 7.非概率抽样:又称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法或主观判断 抽取样本的方法。 8.信度:即可靠性,是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9.设计研究:是指为了解答所提出问题,实现研究目的,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整 理、分析和检验所作的具体计划。 10.抽样框: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11.操作化:是指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样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 调查的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 12.简单抽样:是指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几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 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 13.多阶段抽样:是按总体的层次关系把抽样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 14.正态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是具有两个参数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一.简答题 1.简述抽样的基本程序 答:1.界定总体 2.编制抽样框 3.确定样本数和抽样办法 4.实际抽取样本 5.评定样本质量2.概述问卷的一般结构 答:1.封面信2.指导语3.问卷标题4.问卷说明5.问题与答案----问卷的主体6.编码7.调查执行记录 3.简述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答:1标题2.前言3.主体4.结尾5.附录 4.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 答:信度:即可靠性,是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效度:即测量的有效程度,是指测量工具或者测量手段能准确测出所需要的变量的程度。 两者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效度高,信度也未必高。 5.什么是概率抽样,其有何特点? 答:概率抽样是以概率论与数理设计为基础,首先按照随机的原则选取调查样本,使调查母体中每一个子体均有被选中的可能性,既具有同等被选为样本的可能率,机遇均等。 特点:1.调查结果可以用来推断总体2.调查者可获得被抽样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信息3.能估算出抽样误差 6.问卷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3章 研究设计

第3章研究设计(4学时) 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它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研究目的 社会研究者在对各种特定现象进行研究时,其研究的具体目的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但是,所有这些研究的更为一般性的目的,都可以归结到以下三种之一,这就是:探索、描述和解释。 一、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现象的初步了解。同时,它还可以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探索性研究的直接成果包括:(1)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2)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为深入的研究中的方法;(3)探讨进行更为系统、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探索性研究常常成为一种先导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后继的研究开辟道路、指示方向和提供途径。 探索性研究在方法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不大严格。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从资料中所得出的各种结果,并不用来推论研究对象所取自的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而主要用来“探测”某类现象或问题的基本范围、内容或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一项探索性研究所得到的各种结果和结论都只是有关某种现象或问题的“初步印象”,它难以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提供比较系统、比较肯定相比较满意的答案。或者说,探索性研究的结果,往往只是新的、更为系统的、也更加专门的研究的一种背景或起点。 二、描述性研究 社会研究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目的。这种描述通常是要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与探索性研究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突出地表现在描述性研究所具有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上。 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描述的难确性;二是描述的概括性。淮确性的要求指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等等,都要作出定量的和精确的描述和说明;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A、B、C、D(2013.10.18)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A(100) 一判断题 1. 解释性研究通常具有理论假设,这也是解释性区别于描述性研究的关键之处。() (5.0 分) a 正确 b 错误 2. 横向研究就等于静态研究,它不可以进行动态分析。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3. “科学发展阶段论”是指前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阶段→ 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4. 假设是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的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5. 非实体概念是指可直接观察到的物体、事物和现象。()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6.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7. 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具有实际的数学意义。() (5.0 分)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史蒂文斯的分类,下列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类型是()。 (5.0 分) a 定序测量 b 定距测量 c 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 2.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的是()。 (5.0 分)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个案调查 d 典型调查 3. ()是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5.0 分) a 社会研究 b 社会学研究 c 社会调查研究

4. ()是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 (5.0 分) a 概念 b 式概念 c 变量 5. 通过上下变化的线段来反映所研究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叫做()。 (5.0 分) a 折线图 b 圆形图 c 矩形图 d 曲线图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抽样形式中哪些属于概率抽样()。 (5.0 分) 定额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判断抽样 分层抽样 雪球抽样 2. 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包括()。 (5.0 分) 群体 社区 个人 组织

风笑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对于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 调…应用领域较广,操作程序严格规范,对事物的分析精确性高,对信息的收集迅速及时,兼顾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可以通过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其资料是被访者的自我报告,对行为的测量被动、简洁,难以了解社会现实中人们的真实行为过程,对思想难以深入探讨。 实地…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适合于研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效度高,灵活性和弹性大,但概括性差,信度低,耗时长,对研究对象会产生影响。 实验…基本目标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研究内容狭窄。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 社会调查学是关于人们自觉认识社会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具有方法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学科,对于提高人们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以及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社会调查学科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各种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并选取实际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本门课程计划学时为51学时。 本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共同编写,由叶金国老师审核定稿。 课时分配表 推荐教材: Ⅰ.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Ⅱ.李莉,实用社会调查方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Ⅲ徐经泽,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目录 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导论 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 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第五节社会调查简史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第一节调查课题的类型 第二节选题的重要性 第三节选题的标准 第四节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节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第六节文献查阅与选题 第三章调查设计 第一节调查目的 第二节分析单位 第三节调查内容 第四节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 第四章抽样

第一节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第三节概率抽样方法 第四节非概率抽样方法 第五节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第五章测量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测量层次 第三节操作化 第四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第六章问卷设计 第一节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第二节问卷设计的原则 第三节问卷设计的步骤 第四节提醒及答案的设计 第五节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第六节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第七节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第八节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第七章资料的收集 第一节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与特点第二节自填问卷法 第三节结构访问法 第四节资料收集要点提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题库_抽样调查考试参考(1)

开元捷问分享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考试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抽样方法中可用于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是()。 A、随意抽样 B、志愿者抽样 C、判断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2、随意抽样假定总体是()。 A、同质的 B、异质的 C、足够大的 D、很小的 3、由专家有目的地抽选他认为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是()。 A、判断抽样 B、志愿者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随意抽样 4、如果要对子总体进行推断,则应该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5、以下抽样方法中,抽取的每个单元都有相同的入样概率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多阶抽样 D、多相抽样 6、以下可以被用作评价其他抽样方案效率基准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7、等概率抽样方法有()。 A、圆形系统抽样 B、与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抽样

8、以下抽样方式中,抽样效率最高的是()。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9、非概率抽样()。 A、可假定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 B、是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元 C、是用主观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元 D、可避免调查结果出现偏差 10、对于概率抽样来说,假设入样概率是1/50,则设计权数是()。 A、1/50 B、1 C、50 D、100 11、自加权抽样设计要求从总体中抽取单元的入样概率()。 A、相同 B、不同 C、接近于最大 D、不能太大 12、抽样比f 是指()。 A、n/N B、N/n C、1-( n/N ) D、(n/N) –1 13、测量抽样误差最常用的指标是()。 A、标准差 B、抽样方差 C、变异系数 D、置信区间 14、抽样设计A 比抽样设计B 有效是因为()。 A、A的抽样方差较大 B、B的抽样方差较大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英文名称:Social Survey and Research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 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调查研究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人口学、文秘专业等社会科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计划统计、民政、计划生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中。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是: (1)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分认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和其他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事实,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通过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使学生树立起一种科学的理念--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的 探究活动,科学性是其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科学精神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立命之本。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6学时) 1、 社会调查的概念与特征 2、 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的关系 3、 社会调查的作用 4、 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社会调查类型 5、 社会调查的基本题材 6、 普遍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7、 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8、 传统调查与现代调查的差别 9、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难点: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早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选择调查课题 (6学时) 1、 调查课题的类型 2、 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 3、 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 4、 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 5、 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 6、 文献查阅与选题 本章重点:选题的标准 本章难点:如何在实际中选择恰当的调查题目;课题的明确化。 本章教学要求: 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本章的内容进行选题。 第三章调查设计 (4学时) 1、 不同调查目的的调查设计概念 2、 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3、 横向调查与纵向调查的概念、特点及比较 4、 调查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掌握几种分析单位和两种经常犯的错误:层次谬误和 简化论 本章难点:层次谬误和简化论的辨别 本章教学要求:学会在实践中防止两种错误。 第四章抽样 (6学时) 1、 抽样的概念及基本术语 3、各章 节主要 知识点 与教学 要求: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2.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 3.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三种。 4.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 5.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 6.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7.观察法多数是——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8.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其准确性。 9.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10.调查报告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署名、——、正文和结尾。 二、选择题(一五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 )。A.中国人 B.古印度人C古希腊人D.古罗马人 2.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 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比变量D.定距变量 3.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o A.调查资料的收集问题.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C.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问题D.从个别认识一般的问题 4.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 )。 A.文献法 B.访谈法C问卷法D.观察法5.从整个社会看,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 )。 A.SAS B.SPSS C.EXCEL D.AMOS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1.抽样的一般步骤有( )。 A.界定总体 B.设计抽样方案C制定抽样框D.决定抽样方法E.实际抽取样本F.评估样本、 2.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 )。A.个人文献 B.社会组织文献C.手工文献 D.印刷文献 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F.官方文献 3.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 )o A.控制性强B.代表性充分C.实验范围广泛D.可重复运用E.简便易行。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4.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 A.标题B.内容C.栏目D.数字E.来源F.表注 5.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 A.朴实B。客观C.准确D.简明E.庄重F.修辞 三、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 1.简述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 2.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完成它们的关键是什么? 四、问答题及应用题(45分) 1.联系社会实际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指出其适用的概率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要求三种类型以上。20分) 2.任选内容设计一份简单问卷。(要求:结构完整;问答要在一五个以上。25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 1.基本要素2.精神文化3.试调查4.外在效度 5.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6.告别7.非结构 8。无关变量9.真实性10.导语 ,二、选择题(共一五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C 2.A 3.B 4.C 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F 2.ABEF 3.ACDF 4.ACDF 5.ACDEF 三、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 说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与本答案文字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1.简述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 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3分) 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2分) 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2分)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2分) 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1分)2.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检索文献的方法。

智慧树知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社会研究的特征有哪些? A: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B: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C: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D:其余选项都错误 答案: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2、社会研究中的困难有哪些? A:人的特殊性 B:研究的干扰性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E: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答案: 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 A: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 B: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C: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类型 D:研究的哲学基础 答案: 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技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类型,研究的哲学基础

4、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 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相关分析 答案: 抽样,问卷 ,统计分析 ,相关分析 5、文献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A:内容分析 B:编码与解码 C:二次分析 D:现有统计资料的分析 答案: 内容分析,编码与解码 ,二次分析 ,现有统计资料的分析 6、社会研究的主体是指( ) A: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B: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 C:要探索的社会问题 D:要了解的社会现象 答案: 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7、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A:对 B:错 答案: 对 8、研究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A: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B: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C:资料的收集 D: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E: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答案: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9、实证主义的范式对应定量研究方式。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定量研究与演绎推理逻辑过程相似。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命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9章 实地研究

第9章实地研究(4学时) 在社会研究的四种研究方式中,实地研究是惟一一种具有定性特征的研究方式。无论是其所具有的方法论背景、研究目标,还是其研究的策略、资料收集方以及资料分析方法等等,都与前面介绍的几种定量研究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别。本章中,将对实地研究的类型、实施过程、实地研究中两种基本的资料收集方法——观察与访问等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节实地研究及其类型 一、实地研究的概念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它常常被区分为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也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实地”,即研究者一定安深人到所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且要在其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靠观察、询问、感受和领悟,去理解所研究的现象。其基本的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参与观察和收集各种定性资料,在对资料进行韧步的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行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二、个案研究及社区研究 如前所述,实地研究可以说是参与观察与个案研究的合称。从研究背景和对象范围上看,个案研究是其特征;而从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方法上看,参与观察则是其突出的特点。由于后面将对参与观察作更详细的介绍,这里只对个案研究的方式略作探讨。 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于深入实地研究一个特定的单位,或者是为着比较的目的而研究几个单位来说特别有用。 当研究的个案是一个社区时,通常又称为社区研究。社区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参与观察、访谈,以及收集当地现有文献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而且,研究者通常要在该社区中生活一段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参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个案研究以及社区研究所具有的深入、全面的特点是其明显的长处。而其最大的不足,或者说其最困难的一个方面,是如何发掘个案研究所具有的概括意义。 三、实地研究的例子 或许介绍实地研究方式的最好方法就是按实地研究者所习惯的方式对其进行描述。让我们先从1个实地研究的例子开始。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全答案

2017年《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作业一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 B)。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C)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他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1 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2 特点: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的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的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知识点

选择*;简答*;计算*;论述* 重点章节:、、、、(罗红叶老师所上地章节),其余章节可能出选择题. 、了解定量与定性地区别,详见第章 、选题地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测量地四要素:测量地客体、测量地内容、测量地法则、数字或符号. 、测量层次:明确四者地各自特点与区别 ()定类测量:又称类别测量、定名测量,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地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地名称和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是最低地层次测量,其分类是最基本地目标和最经常性地操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数学特征:等于或不等于(属于或不属于) 举例:性别(男女)、婚姻(未婚、已婚、离婚……)、职业(工人、农民、干部、技术人员、商人、其他) 特性:穷尽性与互斥性、对称性与传递性 ()定序测量:又称等级测量、顺序测量,其取值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又可以认为其实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地序列.可以反映不同地类别,还可以体现出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地差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数学特征:大于或小于 举例: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城市地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特性: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同在,传递性.通常将不同地序列转化为大小不等地数字,但此数字不能进行数字运算,只是单纯表示“大”“小”地符号.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定距测量:又称等距测量、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不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地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注意:定距测量中地值可以为,但是这个却不具备数学中地含义,如北京地气温为摄氏度,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特点:同时具有定类、定序地性质,还可以加减运算 举例: ①测量人地智商:甲地智商为,乙地智商为,那么可以说明甲地智商比乙地智商高,而且高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测量自然界中地温度:北京地气温度,武汉度. 定类测量地测量结果:北京和武汉地气温不同; 定序测量地测量结果:武汉地气温比北京地气温高; 定距测量地测量结果:武汉地气温比北京高出度. ③公元年代 ()定比测量:又称等比测量、比例测量,除了上述三种测量地全部性质外,还具有一个绝对地零点(有实际意义地零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举例: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离婚率、城市人口密度.如:甲地收入是元,乙地收入是元,那么,由此说明甲地收入是乙地两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是否有实际意义地零点(绝对零点)地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地唯一区别. 层次小结: 上述四种测量地层次由高到低,逐渐上升.高层次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地所有功能,即它既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地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地内容;同时,高层次地测量还可以作为低层次地测量处理.如:定序测量具有定类测量地分类功能,且可以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章 抽样

第5章抽样(8学时) 第一节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一、抽样的概念 1.总体 总体(population)通常与构成它的元素共同定义: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元素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2.样本 样本(sample)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部分元素的集合。或者说一个样本就是总体的一个子集。 3.抽样 明白了总体和样本的概念,再来理解抽样的概念就十分容易了。所谓抽样(sampling),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即抽取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成抽取样本的过程。 4.抽样单位 抽样单位(samplingunit)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是相同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5.抽样框 抽样框(samplingframe)又称做抽样范围,它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6.参数值 参数值(parameter)也称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总体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7.统计值 统计值(statistic)也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

二、抽样的作用 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本章一开始我们就说过,一项社会研究若能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都进行了解,那当然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广大研究人员在时间、经费、人力等方面遇到难题,甚至陷入困境,从而不得不在庞大的总体与有限的时间、人力、经费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以现代统计学和概率论为基础的现代抽样理论,以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各种抽样方法.正好适应了社会研究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成为社会研究知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可以说,抽样方法是架在研究者十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与庞杂、广阔、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了它的帮助,研究者可以方便地从较小的部分达到很大的整体。 三、抽样的类型 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我们把抽样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从大的方面看,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这是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抽样类型。本章的大部分内容将主要涉及概率抽样的方法,因为它是目前用得最多、也是最有用处的抽样类型。而对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介绍只占很小的篇幅。 在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中,还可细分出若干不同的形式,具体情况见图5—1。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概率抽样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抽样方法多段抽样 偶遇抽样 非概率抽样判断抽样 定额抽样 雪球抽样 图5—1 第二节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