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典型错题分析——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部分(约稿)

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典型错题分析——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部分(约稿)

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典型错题分析——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部分(约稿)
201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典型错题分析——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部分(约稿)

察图析理精淬细研

------------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部分典型错题分析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郑宇醒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1、2题。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典型答题错误】

错误率由高至低排序为A、C、D

【解题技巧】

首先在图上标出赤道线和北回归线,以便确定四地所在的空间位置,然后再一一分析四地可能发生的自然景象。阅读题干可知,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作为动力,且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由此可推理出贸易船只出海时间在北半球冬半年,因为只有在冬季刮偏北风的时候,船只才能借风扬帆南下和西行。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在正北贴近海平面处,由于高度太低,无法进行观察定向,所以A选择项错误;乙处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可借船右后方风(东北风)作动力,顺风顺水,所以B选项正确;丙处附近陆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河流流量较小且处于枯水期,很难见到河水的暴涨,所以C选项错误。丁处附近大陆为索马里半岛,受离岸风及洋流影响,沿岸多沙漠分布,看不到大片的草地,所以D选项错误。【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扎实的“双基”知识是解题的必要条件,涉及本题的北极星观察定位、区域气候类型及自然带分布和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运动规律应牢固掌握;同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和空间条件,对二者清晰明了后作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完成3、4题。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典型答题错误】

错误率由高至低排序为B、A、C

【解题技巧】

从题干条件中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北纬30°附近,说明两地地带性热量基础相似,故A选项太阳辐射因素可以排除。在影响一地自然景观的水热条件中,热量是基础起决定作用,因而判断依据首先是热量影响因素,后才是水分影响因素。读景观图,甲地有湖泊、沙漠和绿洲植物分布,说明该地是处于热带沙漠中的绿洲,热量充足,气候干旱,海拔较低;乙地有高山冰川景观,植株矮小,体现出热量不足的高原气候特征,应属高原地区;由此可判定,二地海拔高度差异悬殊,导致了二地热量不同和水热组合不同,使得两地自然景观迥异,所以D选项正确,其它项目都错。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解题时,首要厘清决定一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纬度是基础,主导了一地所处的热量带和大气环流形势,而大气环流则又直接影响降水的多少;距海远近、洋流性质和海拔高度则属下垫面因素,对局部地区的热量和水分会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其次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北纬30°沿线的气候类型分布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季风性气候和高山气候只是地域分异的局部表现,是以热量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5、6题。

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大理岩

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

【典型答题错误】

错误率由高至低排序为D、B、C

【解题技巧】

读题干条件,明确①-⑧编号岩层形成年代是由老到新;读图,发现丙处位于“背斜”的残余部位东翼,地势较高,地形突兀,而且岩龄较年轻;根据岩石的形成条件,丙处部位岩层接近地表,应由地表物质沉积固结成岩而来;图中丙处部位有断层移动示意,说明丙处⑤岩层也可能是位于“背斜”西翼同一岩层经岩浆侵入变质后,由西向东推移而来,所以丙处的岩层应是沉积岩或由沉积岩变质而来的变质岩,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此处不可能是岩浆岩,所以B、C、D选项均错误。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解题时遇到一个未所见过的陌生名词或新名称,切勿惊慌失措,也勿妄加猜测,应从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来解读和分析;学会观察,运用地质构造来推测地壳运动的过程,并进行合理的判断;熟记各种岩石类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8.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型答题错误】

错误率由高至低排序为D、C、A

【解题技巧】

题干条件明确叙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的土地后备资源大多已被利用,因而要再开发增加新的耕地面积,显然是不可行的,所以②错误明显,含②的A、C选项可排除;耕作制度又称农业经营制度,是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施肥灌溉、轮作倒茬、水土保持等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作体系,这跟农业大规模经营无直接关系,所以④选项是错误的;当前,农村开展农业大规模经营,二方面条件需要改善,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特别是农业机械)运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通过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土地流转,把原来分散的耕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作用,故B选项正确。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不可就题论题,应密切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联系国家的“三农”政策走向,在明了农业大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判断问题;当选项难以辨别确定时,可以选出明显正

确或错误的选项进行排除筛选,提高答题准确率。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

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

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

化平均结果。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典型答题错误】

错误率由高至低排序为B、C、D

【解题技巧】

首先要理解何谓逆温强度,读图例,有强逆温层上层(每上升10米气温升高1℃)标注,由此可类比气温垂直递减率,得出逆温强度应指在逆温层内的气温垂直递增率的大小;读图,根据逆温上界和强逆温上界曲线,可知强逆温层主要发生在近地面50米的高度范围内,所以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选项正确;一般认为,逆温强度最大时,逆温层高度达到最高值,读图可知逆温层高度最大值出现在4-6时,故B选项错误。读图,逆温现象在15时前出现,10时左右消失,根据10月下旬我国南方山区的日出日落大概时间,可以判断C选择项是错误的;再读图,强逆温曲线前半夜上升坡度大增速快,后半夜下降坡度小降速慢,所以D选项错误。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辨析概念,学会从类比迁移中理解概念含义;理解山谷逆温现象发生的机制过程;仔细读题,读清图例、注记和图中曲线变化和对应的数据,结合文字材料,综合分析、合理推断。

11.右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

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

B.43°

C.23.5°

D.21.5°

【典型答题错误】

错误率由高至低排序为C、A、B

【解题技巧】

读题干材料可知,图示中太阳位置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位置,甲乙二处分别为一年中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且二者之和为90°;由于乙大于0°,

所以甲小于90°,说明该地既无极夜现象,也无阳光直射现象,推测纬度在

23.5°~66.5°范围内。公式推导:

∵H甲+H乙=90°

H甲-H乙=[90°-(?-δ)]-[90°-(?+δ)]=2δ=2*23.5°=47°

∴H甲=68.5° H乙=21.5°故D选项正确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正确理解正午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的含义,学会用计算公式推导太阳高度。

整合关联溯因推理

-------------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典型错题分析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郑宇醒

非选择题部分(共56分)

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

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在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12分)

(2)简析乙地种植甜瓜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10分)

第36题: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12分)

【典型答题错误及分析】

▲特征:位于湿地附近,沿着国界线。成因:甲处降水量大,使得水位高,且降水量少时,温度低水蒸发少,所以水位不降低反而升高,导致河流水量过多,所以河流附近多湿地。---概念不清,理解出错,方向偏离。把水位特征理解成水系分布特点;把夏季降水量大但河流冬季水位高的成因,错误地理解为与一个流域的干湿度即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有关,而没有从河流水位特征紧密关联的影响因子--补给角度,即湿地对径流调节作用去分析和推理。

【解题技巧】

有关河流水位特征描述,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河流全年水位高度情况、最高与最低水位发生的月份或季节、水位的年内变化趋势。读图2,可知甲地河流全年水位在3m以上;该地在南半球,根据图中月份,高水位在冬季(6-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次年1月);对于河流水位高低和年内水位变化缓急的定性判断,则要结合河流的补给来源情况考虑。读图1,可知甲地河流上游地区补给是以降水补给为主;读图2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得知甲地降水量最大值为150mm左右,最小值为40mm左右,二者比率约为4:1,对比河流水位的变化情况,最高水位为4.5m,最低水位为3m,二者比率为1.5:1,由此可知,在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河流的水位也处于较高位,且年内水位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和缓。同时,对比二者的峰值发生时间,会发现有着明显的不对应现象,河流丰水期要滞后雨季2个月以上。

分析其原因,主要考虑河流补给情况和水系特征;观察图例,发现图例中只有湿地是专题图例,其它都是基础图例,说明湿地是一个重要因素;再看甲在水系中的位置,水系相对单一,其上游仅为一条干流,流域内气候为季节性降水,中间部位地势低洼,又有大面积湿地分布,说明河流的补给主要是降水和湿地补给;为何会发生河流丰水期滞后的现象?是不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造成的?显然不是,在湿润地区此作用不明显;综合以上各个信息,惟有上游广布的湿地对河流发生了调节作用,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并使水位年内变化和缓。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要注意水位、水文、水系三者的概念区别,不能相互混淆张冠李戴;明晰水位特征包含的表叙要点;注意题中各种图示信息之间的整合和关联,学会合理的分析推理,形成一条恰当的问题解决逻辑链;回答问题切忌同义反复,应从不同角度组织答案。

(2)简析乙地种植甜瓜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典型答题错误及分析】

▲中纬度位置,全年降水少,海拔较高,受的太阳辐射多,气压高,早晚温差大,有利于进行了光合作用,受到的水汽多,有河流经过,山脉阻挡,吹来海洋的风。---语言表达混乱,地理因果关系不清。“全年降水少……受到的水汽多……山脉阻挡,吹来自海洋的风”语义表达混乱,结论不明确;“海拔较高……气压高”为错误论述;“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压高,早晚温差大,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地理因果关系不清。

【解题技巧】

阅读材料二,可知乙地是新疆吐鲁番的甜瓜在海外的生产基地,其种植甜瓜的生产条件应与新疆的生产条件相仿;种植甜瓜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气候(温度、光照、降水)、地形、土壤、水源四个方面去分析;读图1,乙地地处32°S附近,东、西部皆有山脉分布,且西部有6960m的高峰,海拔达704m,结合图3气候统计图,说明地处内陆,阻挡了东西两侧

水汽的进入,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甜瓜的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甜瓜糖分的积累;附近有河流流径,也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了必要的生产灌溉用水;乙地位于河谷地带,地形相对开阔平坦,为生产甜瓜提供了必要的农业用地。内陆干旱,海拔高,夏季紫外线照射强烈,冬季多低温,农作物病虫害相对较少。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死套知识模板教条应答;能敏捷地感知题干中相关信息所隐含的逻辑指向,学会知识迁移,在新情境中作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表达问题应用词专业,词义准确,语句通顺,语义连贯,结论明确,前因后果,互不矛盾。

(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10分)

【典型答题错误及分析】

▲自然优势:①位于沿海,海运发达,交通便利;②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③市场需求广阔,造纸原料丰富;④受太平洋影响,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辐射松的种植;⑤位于国界,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协作;⑥传统栽种基础好,具有历史基础;⑦纸质质量好,价格低廉易出口。---概念辨识不清,设问要求简述自然优势,回答时却答非所问,把人文优势也写入其中;审题不清,把二问当作一问处理,不加区分合并作答,以致答案指向不明,一答不及二问,得分失利。

【解题技巧】

读题析题,区分本小题中有二个设问,即分别回答栽植辐射松的自然优势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明确限制性条件--自然优势,不涉人文因素。从题干文字信息获知,丙地广泛种植辐射松,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纸浆出口业,可推理出本地辐射松的栽植条件和生长条件较好。读图1,根据纬度,丙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辐射松生长;位于山脉西侧,山地多宜林地广。因广泛种植辐射松,所以制造纸浆原料丰富;制造纸浆需大量用水,由此可推导出,本地水资源丰富能满足生产用水;丙地临近海岸,附近建有港口,为出口带来便利的运输条件。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谨慎审题,明晰设问中的问题数量、限制性条件和方式要求;辨识基本概念,区分自然与人文概念;了解基本区域地理知识背景,掌握常规地理推理方法;注意解题思路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免凭直觉和回忆堆砌答案。

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8分)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8分)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

第37题: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8分)

【典型答题错误及分析】

▲①长江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建设众多引排工程有利于河流的疏通;②该地区城市众多,有利于水资源流通的畅通;③引排工程临运河而建,有利于保证运河通畅,不被泥沙阻挡。---语言表达不畅,反复同义;不明了背景知识,思维狭窄,拘囿一处而无多维发散。

▲①该地工业生产发达,需要众多引排②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表达笼统,解释不清,用上位概念来替代下位概念,分析不具针对性和具体化,反映不出真实原因。【解题技巧】

读图1,观察本地区的引排工程,主要分布在运河和河流之上;再分析区域背景: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洼,多旱涝灾害,且经济发达,城市数量众多,其生活、生产用水量大,河网密布,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由此可推断出,此处建设众多引排工程主要目的有二个方面:一为解决本地区的旱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二为解决工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分析原因可从自然和人文二个角度去解读,自然方面:本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变率大,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旱涝灾害易发。人文方面: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一方面需要众多引排工程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需要解决生活、生产用水和交通运输问题。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分析题意,理顺解题思路,即分析原因首要探明工程的实际功能,再作自然和人文二方面解读;不可用上位概念来替代下位概念解析具体问题,导致回答问题笼统模糊。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8分)

【典型答题错误及分析】

(2) ▲南岸、东岸、西岸、左岸、右岸/一级、二级、三级---审题不清,未关注到设问的限制性条件,且数据分析错误。

▲交通非常便宜利,充足的劳动力,地形宽阔,离市区较远,适合发展工业,也有大量的人涌入。---基本概念不清,不知道资金密集型工业区位需求,只从工业区位一般性要求分析和阐述。

【解题技巧】

阅读题干材料,厘清岸线资源的基本含义,根据图2中的统计数据,长江江苏段南北岸岸线资源中,北岸的总里程、一级和三级岸线里程都比南岸长,二级岸线里程两者相差不多,故江苏段北岸比南岸岸线资源条件好。在解答第二问的主要原因中,先要分清该类

工业包括哪些工业部门?生产上有何特点?资金密集型工业一般指钢铁、机械、石化等工业部门,具有基建和生产投资大,技术设备庞大,原材料和产品具有重、厚、长、大的特点;其次要分析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要求,根据生产特点,这类工业宜布局在大江大河沿海地区,理由是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价格低廉,装运方便;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沿江河分布,用水便利;生产有一定的污染,生产基地所在区域需有较大的环境容量。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仔细审题,把握题干中所蕴含的基本信息,特别是一些不起眼,却是答题的关键信息;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应从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自身区位需求出发,分析岸线资源对布局该类工业的优势条件。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

【典型答题错误及分析】

▲若迁移:①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水平;②增加高新产业的发展机会;③劳动力资源可能会相应减少,就是业率下降。若不迁移:①防止产业单一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②加大经济资金投入,加大开放力度;③优化组装企业;④形成品牌优势,更好地“走出去”。---析题能力弱,主体对象理解出错,把某组装企业的个体问题回答成企业所在地区的整体问题,答非所问。

▲不迁移。措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的能力;调正优化企业生产结构。---审题不清,习惯性思维强,把两问题变成了判断型的一问来处理;不了解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即企业面临的具体困境,因而提出的应对措施不具针对性。【解题技巧】

领会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是什么?是指企业生存面临着用工紧张,劳动力、地租等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的现状;对企业生产而言,搬与不搬面临着“二难”情境;如迁移到安徽,可以解决“用工荒”招工难的问题,同时,当地劳动力成本和地租较低,为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距市场远,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则应采取措施,“机器换人”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应考答题注意事项】

审题要谨慎,切忌沿用习惯性思维,把二个假设性设问当作一个判断问题回答;同时要分清问题的主体对象和问题的症结所在,回答问题要清晰、明确、有效。

2019年最新高考文综地理高考考点分析

2019 年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一、地理考试大纲的变化: 2017 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选修地理部分从"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 即: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过去式现在式 二、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值分析 第一部分:单选题 文综试卷第1 题——第11 题为地理单选题,共11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 第二部分:综合题 文综试卷第36 题——第37 题为地理综合题,共2 个大题,每道大题有3-4 的小题,共46 分。 注意:36题与37题分值不固定,一般为(24 +22 或22 +24)分。 第三部分:选考题(二选一) 文综试卷第43 题——第44 题为地理选考题,第43 题 44 题为环境保护试题(10 为旅游地理试题(10分),第 分)。从中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一道题作答。

三、文综地理高考试卷考点分析 一)近6 年高频考点分析 如上图所示, 第一大高频考点:考查区域地理问题。 第二大高频考点: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大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大气运动 注:高考试题贴近生活,考察与现实有关的地理热点问题。 (二)全国课标一卷地理考点分析 1、单选题考察的重点和难点文综地理高考试卷的单选题一般有4组题(每组2-3 个小题),主要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地球和地图部分: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

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及应用。 (2)地球运动部分: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地表形态部分: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形成地貌的条件、成因和过程。 (4)大气运动部分:气候(气温、降水)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活动(农业、交通等)的影响;天气系统示意图的判读及应用。 (5)水循环、洋流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部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7)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资源对生存与发展意义。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环境部分:人口迁移对城市、对城市化的影响。 (2)城市、城市化部分: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3)农业部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生产活动(农业)的影响及意义。 (4)工业部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生产活动(工业)的影响及意义。 (5)交通部分: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 (6)区域差异及联系:区域发展与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演示教学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全国卷1) 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攻略 一、选择题特征 选择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呈现方式,造成学生对问题的审题错位,而不能很好的选出正确的选项。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最佳答案类型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的选项都有道理,或者说都是正确的,主要是看那个选项最好,最合理,由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同,因此出错率很高。 2、组合类型的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增加了题型的难度,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必须要全面,才能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3、因果类型的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是考查地理现象成因的,学生必须掌握其基本的地理规律原理。 4、正误类型的选择题:这类题型,直接判断正确与不正确,特别是题干中要求选不正确或错误的是,很容易被学生忽视了题干的要求,因此这类选择题必须要让学生看清题干,且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类型的选择题:由于学生的时空概念模糊,所以很难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来选择。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是存储在头脑中的规律总结,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已有经验的质和量,都影响着问题的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实际教学中发现,优生头脑中存储的知识经验显著的多于差生,优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差生,如果个别优生的已有经验杂乱无章地存储在头脑中,没有很好的在头脑中合理的组织安排,在解答问题时,就不能快速提取正确的信息。学生在做这类选择题时,往往不去认真读取图文材料,或者对题干的要求没有认真分析,凭借经验,扫一眼就确定了选项,问题的出错率就会很高。 三、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影响学生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往往是通过知识迁移来实现的,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知识后,就很难看出相似或相同问题的后面隐含的信息,从而阻碍了对问题的判断,因此在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 (1)认真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 (2)统览给出的一组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2015高考试题——文综(地理部分)(浙江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 1、C 2、B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大气环流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版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00分。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2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图3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图4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8.该山地 图5

全国高考I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在第一时间对高考地理试卷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讲,2018年高考I卷地理试卷较2017年题目难度有所下降,尤其是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综合题37题也没有出现去年的图象分析,而是转向了区域探究。针对2018年全国高考I卷地理,笔者将从考点分布、能力考察以及命题方向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侧重课本知识,注重自然地理。 本次命题考点较为分散且所占比值相当。先看一下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吧。 8 7 6 5 4 3 2 1 从考点分布上可以看到,考点分散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各个单元,且每个考察点所占分值均在4~8分左右,相差不大。这样分散的考点考察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复习中不能存在遗漏的考点,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在知识模块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侧重自然地理,难点也都在自然地理(6~8题以及37题)。所以必修一的自然地理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二、侧重探究,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次考试虽然试题难度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今年的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及其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中“推测”出现3次,“分析”出现“2次”,可见本次考试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地理的侧重点(最为典型的是2017年全国I 卷37题)。 本次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试题不难但不好拿分”、“综合题不好答”、“大题写起来像是在写政治”。参阅过答案后笔者也在感慨答案的言简意赅和一语中的。答案精炼又准确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笔者一直给学生强调的锤炼答题术语的能力。高考答题一定要观点鲜明,针对“高考阅卷”有的放矢,一下子抓住题目的要害,把“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得分点写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不断训练,要抓住高考地理的“命脉”——“因地制宜”和“整体性思维”。高考综合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区域问题,因而要高屋建瓴地考虑问题,发散思维,整合要点,最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44% 34% 12% 10%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选修地理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 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内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 误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2)认真筛选。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浙江卷)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浙江卷) 一、选择题 1. 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发展地摊经济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 2.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3. 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 B.引进技术型人才 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 D.发展资源型产业 4. 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5.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XX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中国地理分区)

XX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中国地理分 区) 一、降水带分区 中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主要依据气候和地貌的地域差异,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以400mm等年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二、冷热带分区 在三大自然区基础上,依据我国东西降水、南北热量的差异,将三大自然区中的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北方地区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具体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2、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x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

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3、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x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4、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三、经济带分区 1.经济协作区 1954年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经济协作区。1961年华中区与华南区合并为中南区,全国划分为六大经济协作区。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以当前的情形而论,中国按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进行分区,每个区域各自包含的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如下: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

202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7月选考)(解析word版)

浙江省2020年7月选考试题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生产效率 B. 增加就业岗位 C. 优化城市布局 D. 改善城市交通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夜市地摊方便、实惠但规模小,主要消费者是城市普通居民,工薪阶层,从图中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和四地位置分析,可知甲位于郊外,乙为景区边缘,丙为居民区内,丁位于铁路沿线,甲、乙、丁远离居民区,不方便居民消费,顾客较少而导致经济效益差,ABD错误。丙地位于居民区内部,市场距离近,最适宜布局,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发展地摊经济主要是为了应对今年疫情造成停工、停产而提出来发展的一种商业活动模式。疫情过后,部分劳动力待业,收入下降,通过地摊经济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B正确。对提高生产效率、优

化城市布局影响不大,摆地摊占用交通道路还会对城市交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ACD错误。故选B。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面小题。 3.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 人口密度大 B. 经济规模小 C. 土地生产力低 D. 生产技术水平低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浙江省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科技发达,通过电商直播为海西农产品找到销路,利于海西农民提高收入,①正确。浙江人多地少,两地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差异大,搬迁成本高,不适合将海西农民迁居浙江,②错误。青海地处西部内陆,科技教育落后,缺乏人才,浙江科技教育发达,科技人才丰富,选派浙江人才到海西,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海西州实现整体脱贫,③正确。IT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海西科技落后,缺少科技人才,不适合IT产业发展,④错误。A正确。故选A。 【4题详解】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降水较少,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低下,农牧业产出少,造成环境承载力小,C正确。当地人口密度小,A错误。经济规模小和科技水平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是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体现,BD错误。故选C。 5.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拓展汽车租赁市场 B. 引进技术型人才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九大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 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 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高考地理试题天津卷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附答案) 文科综合·地理 第I 卷(选择题 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第1题。 图1 1.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1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气温 降水 A B C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2~3题。

2.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 、b 、c 、d 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4.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A .高速化 B .网络化 C .大型化 D .专业化 5.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A .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 .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 .商业流通环节的增加 D .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读图3,回答6~7题。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A D C B 1甲 400 d c 300 200 300 a 100 200 300 b 乙 400 400 500 23

6.据图3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A .岛屿周围的浅海 B .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 .温暖清澈的浅海 D .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7.图3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沉积作用 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8~9题。 8.据图4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 .低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北极附近 D .南极附近 9.图4中a 恒星视运动准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 .1个多小时 B .3个多小时 C .5个多小时 D .7个多小时 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5,回答10~11题。 图4 图3 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 图例 珊瑚礁(岛)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高考考点细目表及试卷分析(2016年整理版)

近四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及四川卷与全国卷的差异 1.下面是近四年五套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知识点在考纲中的分布比较表

2.近几年全国卷的试题分析 从知识点考查对比看,四年的常考点主要侧重于对大气、水、地壳地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几年来,难度较小、易得分的知识点集中在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方面,难度很大的地球运动部分五套题中只出现两组选择题,值得注意。四年的考试对自然地理的大气、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的农业、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占的分值很大,年年高考都有涉及,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考试要求。 试题的情境素材均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和生活。如2016年全国三卷考查上海市及周边的人口问题,给学生一种十分接近、现实的感觉。不仅为问题设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能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快递业也出现在高考试卷,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终身有用。 试题命题素材科学严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注重反映社会发展,凸显学科特色。如体现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2013年4-6题“地膜覆盖”材料;通过文字表述形式呈现,让考生极大丰富了想象,走出教材,增强了试卷的可读性、趣味性,充分、准确凸显了地理学科特色。 3.2015年四川卷地理和2016年全国卷地理的区别 试卷结构差异:2015年四川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选择题共12个,每个4分,总分达到48分。主观题2道,52分的分值。一个中

国区域,一个世界区域。评分细则每点两分,学生可以看分答点,比较好把握。选修内容没有单独命题,融合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2016年全国卷,选择题11个,每个4分,总分是44分。主观题必做题2道,考查必修1、2、3的知识。选做题3选1,考查选修的知识,每题10分。评分细则中,每点分值不一样,1分2分3分不等,学生做题时比较难把握。 知识侧重点考查差异: 2016年地理高考选择题侧重考查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不居于教材,命题灵活,材料多来源于生活,试题难度较大。2015年四川卷考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但侧重于地理原理的考查,试题难度较小。

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精编版)

绝密★启圭寸前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n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 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单乙 第1、2题图 1.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2.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答案】1.B 2.D 【解析】 1. 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范 围的变化,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 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则选B。 2.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分布 信息数据库,然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②①③。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名师点睛】从图表中读取云杉林分布区变化和冰盖面积变化信息,来综合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D. ②①③ 3S技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 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 (2020·贵阳高三月考)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影响乙地气候形成的因素有() ①寒流②地形③东南信风④暖流 A.①②④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下表数据是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完成2~3题。 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

2.上表中P、M、N、Q四地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P、M、N、Q B.Q、N、M、P C.M、N、P、Q D.N、M、Q、P 3.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A.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B.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D.位置偏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小,且影响时间短 (2019·合肥质检)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端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完成4~5题。 4.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5.R、Q两地() A.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2020·陕西省西安市月考)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读下表回答6~7题。

2018江苏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理 2018年高三试卷 地理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简答题总分 得分 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5~6题。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 B. 石炭系 C. 二叠系 D. 第四系 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 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9~10题。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 (一)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2.分析解题条件。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4.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 别注意。 二)运用科学方法?

1.直选法(再现法)。? 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 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 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2.排除法。 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1~3项),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 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100%的把握。运用 此法最后要复查。 3.优选法。 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 优法进行取舍。 4.转换法。 主要用于“借用条件”的选择题。将命题条件转换成与该条件意义相同的另一种说法(与选项的关系更明确、更直接)。 5.图解法。 利用示意图辅助解答选择题。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 等方面,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直观地表现解题条件 或将条件具体化。 今年高考(课程)地理科目无论是考纲还是试题结构,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试卷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义务教育 部分和高中必修的3个模块,选考内容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 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个模块,考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即可。梁振锋老师认为,进 入二轮复习后,考生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在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程 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地理综合技能。 一定要保持题量训练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8.00分)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8.0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2

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12.00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5.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3

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6.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7.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