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风险区划_于飞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风险区划_于飞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风险区划_于飞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风险区划_于飞

GIS技术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09T02:18:59.87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0期作者:王云亮[导读]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在环境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浮山县气象局山西临汾 042600摘要:一直以来,气象灾害都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同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国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巨大威胁因素,在国家的政策号召下,针对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借助和发挥GIS技术的优势,提高气象灾害的防范 和控制效率,提高划分气象灾害风险等级的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对GIS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根据气象灾害的形成条件和风险区划方法,提出了GIS技术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GIS技术;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财产安全;控制 前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在环境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受到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温室效应等全球气候变化因素,近年来我国的气象灾害现象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相关工作人员借助GIS技术,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应用到气象灾害风险划分工作中,提高防灾工作效率,是新时代背景下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GIS技术的优势 GIS技术是在地理空间的基础之上建立起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地理数据信息的综合性处理和显示,其中融合了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项实时提供地理信息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借助GIS技术,能够实现地理相关信息的获取,并且应用到社会行业的各个方面。目前的GIS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其中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标准不统一、地理数据质量较低、集成化程度不高等等,但是GIS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农业、林业、灾害预警、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中,并且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GIS技术尤其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应用,GIS技术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高了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所需数据的准确性[1]。 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一)气象灾害以及气象灾害风险的形成条件 气象灾害是所有的自然灾害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多数是由大气运动所引发,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旱灾、雷暴、山洪、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灾等等,气象灾害的发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作为必须要对其进行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之一,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人员要加强工作力度,重点预防自然灾害发生,降低气象灾害风险。气象灾害因素加上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造成了气象灾害风险,其中人类的防灾抗灾能力也关系到气象灾害的风险程度[2]。 (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区划气象灾害风险时,要对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包括致灾因子、潜在易损性等等,其中致灾因子指的是引发气象灾害相对应的气象事件,例如刮风、暴雪、降雨等,通过分析致灾因子中的几大要素,针对致灾因子的频率、强度和时间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得出致灾因子所带来的危险系数;除此之外,区划气象灾害风险时的潜在易损性,包括人类防范和抵抗灾害的能力,气象灾害损害自然环境、人类安全、社会经济的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潜在易损性,根据以上因素公式的计算,能够得出气象灾害风险指数,以此指数协助完成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3]。 三、GIS技术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的应用 (一)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在多种气象灾害中,冰雹灾害是其中相对频繁的灾害之一,发生冰雹灾害时,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因此针对冰雹灾害风险区划,要结合冰雹灾害风险形成的多种因素进行全方面的考虑。一般来说,计算冰雹的风险指数可利用公式“FDRI=VEweVHwhVSws(10-VR)wr”来完成,在这个公式当中,FDRI指的是冰雹灾害风险指数,而其中的VE、VH、VS、VR代表的是冰雹灾害风险形成的各种因素,分别是冰雹灾害环境敏感性、引致冰雹灾害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易损性、承灾体的防灾抗灾能力,we、wh、ws、wr则对应代表的是以上因素的权重。根据对相关气象数据的收集,计算得出冰雹的灾害风险指数后,将GIS技术充分应用其中,根据风险的大小划分出四个不同的等级,再继续通过GIS技术,绘制关于冰雹灾害的风险区划图,最终找出冰雹灾害高风险的区域集中地。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第21卷第2期灾 害 学Vol.21No.2 2006年6月JOURN AL OF CAT ASTROPHOLOGY Jun.2006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田国珍1,刘新立2,王平1,赵霞1,李向荣1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是洪水风险管理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受数据收集以及分辨率的影响,中国一直缺乏可以指导相关部门进行洪水风险控制及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区划。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基于高分辨率(90m)的全国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人均GD P、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等影响水灾发生的风险因子图,采用水灾成因分析法和经验系数法,得到洪水的潜在危险区和经济易损区,进而得到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逐步剔除各影响因子后,对引发洪灾的主要外在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成因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2006)02-0001-06 中国地域辽阔,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大约2/3的国土面积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洪涝灾害在各种灾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仅长江流域2004年汛期就有782个县市和7630万人受灾,洪涝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因此,进行系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将洪水灾害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对于社会的和谐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洪水保险作为国家管理洪泛区的一种重要手段的国家,其实行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是洪灾风险管理的成功典范。实践证明,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制度是可行的、有效的。 进行洪水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对此,许多学者在省级尺度上做了一些工作,如有黑龙江、湖北等省洪水灾害空间分析,也有一些工作以整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如长江,辽河等流域的危险程度区划。对于全国范围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虽然有一些相关工作,但分辨率及选用的影响因子较少,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都有待提高。此外,现有工作主要是灾害的空间分析以及危险程度区划,对风险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为了客观地反映中国洪水风险程度的总体分布情况,本文在对水灾风险因素以及水灾风险损失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灾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水灾风险的影响因素,利用经验系数法研究水灾的经济易损性。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中国可能产生洪灾损失的七大江河进行了风险的定性评估,初步揭示出目前中国水灾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得到中国水灾风险的主要驱动力,对防洪规划和洪水保险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1 研究数据和技术分析 1.1 研究数据 洪水风险是洪水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的综合结果。洪水危险性的产生有多种因素。例如,天气异常连降暴雨、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地势平坦、夏季降水等。通过对中国洪水灾害多发生区的实地考察和特征分析,综合国内外常采用的因子,兼顾考虑因子是否方便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本文初选了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三种因素作为中国洪水灾害的主要成灾因素来进行危险性分析,其中降雨是灾害的触发因子,降雨量和降水变率越大,越易成灾。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影响因素有农业、住宅和工商业、运输系统、航运、 收稿日期:2005-1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2J A79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03)资助作者简介:田国珍(1981-)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生,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杭州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及分析_刘垚

第5 0卷2014年第3期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Vol.50 2014 No.3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收稿日期:2014-01-06;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03-19 基金项目: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0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 项目;杭州市科委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风险评估项目(S20102748 )作者简介:刘垚(1987—) ,女,宁夏银川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E-mail:liuy ao314@163.com*通讯联系人,男,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E-mail:baoy unxuan@163.com杭州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及分析 刘 垚1, 2,包云轩1,2*,缪启龙1,2 ,刘 淼3,潘文卓4(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 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3.浙江省防雷中心,浙江杭州 310021;4.杭州市气象局,浙江杭州 310021 )摘要:根据浙江省2008—2010年ADTD闪电定位仪资料,首次将平均地闪强度引入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结合杭州 市的人口经济影响和自然地理要素,选取地闪密度、平均地闪强度、人口密度等16个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要素权重,从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和防灾能力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雷电灾害的综合风险.从雷电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可以看出,总体上雷电灾害综合风险在杭州市西南地区比较低,近海的东北地区则比较高;杭州市主城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市和近富春江地区是雷电灾害综合风险较高的区域,低风险的区域主要在杭州中西部地区.对杭州市雷电灾害进行了灾度评价,以验证风险区划的正确性,证实区划结果与实际雷电灾害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雷电风险;地闪密度;地闪强度;风险区划 中图分类号:S 4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4)03-0099-0 7Disaster division and analysis of lightning  hazard in Hangzhou CityLIU Yao1, 2,BAO Yun-xuan1, 2,MIAO Qi-long1, 2,L IU Miao3,PAN Wen-zhuo4 (1.Jiangsu Key Lab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Jiang su,China;2.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Jiang su,China;3.Zhejiang Lightening-Protection Center,Hangzhou 310021,Zhejiang ,China;4.Hangzhou Meteorological Service,Hangzhou 310051,Zhejiang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thunderstorm day data from Hangzhou City during  1966to 2010and the lightningdetection data from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2008to 2010,and combined with population and economicimpacts and natural geographical factors,this study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indexe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isk of lightning hazard in Hangzhou City,by the use of ArcGIS spatialanalysi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divided into five risk lightning hazard,and thendrew 1km×1km grid of lightning hazard zoning.The evaluat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 in Hangzhou Cityhad been mad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risk division,and the lightning hazard division was consistentwith the actual lightning  disasters.Key words:lightning hazard;lightning density;lightning intensity;regionalization 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能够造成人 畜伤亡、建筑物损坏和电子设备受损,还可能诱发 火灾和爆炸等次生灾害[1] .目前对雷电灾害的研 究以雷电防护技术为主,如雷电起电机理、雷电发 9 9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贵州省水功能区划报告2015

贵州省水功能区划 贵州省水利厅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

贵州省水功能区划- 2 -

- 3 -

贵州省水功能区划- 4 -

目 录 一、全省水资源概况 (1) ?(一)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状况 (1) 1、自然状况 (1) 2、河流水系基本情况 (1) 3、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 ?(二)水资源量与水质状况 (2) 1、供水量和用水量 (2) 2、河湖水质现状 (3) 二、水功能区划体系 (4) ?(一)区划依据与目的 (4) 1、区划依据 (4) 2、区划目的 (4) ?(二)区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5) 1、指导思想 (5) 2、区划原则 (5) ?(三)水功能区划分体系 (6) ?(四)一级区划的条件和指标 (7) 1、保护区 (7) 2、保留区 (8) 3、开发利用区 (8) 4、缓冲区 (8) ?(五)二级区划的条件和指标 (9) - 1 -

贵州省水功能区划 1、饮用水源区 (9) 2、工业用水区 (9) 3、农业用水区 (10) 4、渔业用水区 (10) 5、景观娱乐用水区 (11) 6、过渡区 (11) 7、排污控制区 (11) 三、水功能区划成果 (13) ?(一)一级水功能区 (13) 1、保护区 (14) 2、保留区 (14) 3、开发利用区 (14) 4、缓冲区 (15) ?(二)二级水功能区 (15) 四、水功能区保护与监督管理 (17) 附表1 :贵州省水功能一级区划登记表 (19) 附表2 :贵州省水功能二级区划登记表 (48) - 2 -

全国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标准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2009年2月

目录 总则 (1) 一、定义 (1) 二、数据资料 (2) 三、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流程 (2) 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4) 附录 1 规范化方法 (11) 附录2 加权综合评价法 (11) 附录3 百分位数法 (11) 附录4 自然断点分级法 (11) 附录5 区划等级命名 (12) 附录6 山洪灾害孕灾环境指标及防灾减灾能力指标说明 (12) 附录7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说明 (13) 附录8 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与评估 (15)

总则 气象灾害是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天气气候的特殊性、复杂性,属气象灾害多发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总损失的70%以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会增加,各种气象灾害出现频率也将会增加。因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是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通过对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借助GIS绘制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系,并加以评述,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本项工作是防灾减灾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减灾规划与预案制定、国土规划利用、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决策、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定义 气象灾害风险:指各种气象灾害发生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孕灾环境:指气象危险性因子、承灾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分布等。 致灾因子:指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直接因子,如暴雨、干旱、台风等。 承灾体:气象灾害作用的对象,是人类活动及其所在社会中各种资源的集合。孕灾环境敏感性:指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在地区外部环境对灾害或损害的敏感程度。在同等强度的灾害情况下,敏感程度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气象灾害异常程度,主要是由气象致灾因子活动规模(强度)和活动频次(概率)决定的。一般致灾因子强度越大,频次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 承灾体易损性:指可能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有人员和财产的伤害或损失程度,

国家行政区划编码规律

行政区划代码其实就是统计局统计码,也就是身份证上的前6位。 第一位华北区1,东北区2,华东区3,中南区4,西南区5,西北区6。 第二位是各大区的各省在区内的号码,比如西南区5,50重庆(当然重庆是后来成立的所以是50,北京是11,也就是华北区的1,上海市31,也就是华东区的1),51四川,52贵州,53云南,54西藏。 第三四位是各次一级行政区的代码,其中省、自治区第三四位是各城市的编码,01从省会/首府开始(因为行政区划的各种调整,所以有一些是空缺的,比如四川51没有5102,因为这个码原来是重庆的,后来重庆走了就空缺了),比如江苏32,01南京,02无锡,03徐州,04常州,05苏州等等,这两位的先后顺序在各省有所不同,有的是按照比如设地级市的时间先后,有的是根据一定的地理方位(比如省会开始,由北向南),有的是按照当时的经济地位(江苏就是这种情况)等等,当然这个可能有其他特定顺序,待考。 当然这里头也有一些特殊,比如海南、河南、湖北、新疆有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就给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编了一个90,然后各县级市就从9001,各县就从9021开始排。 而各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该行政区是市辖区还是县,如北京1101是市辖区,1102是县,各直辖市都是这样,以前重庆的5003是各县级市,后来四个县级市改区了也就没有了。 各省/自治区下辖市地州的第五六位就是表示县级区划了,一般01表市辖区(这在统计上有特定意义,所以需要设立),如石家庄市市辖区的六位码就是1(华北区)3(河北省)01(石家庄市)01(市辖区),然后各市辖区就从01往后排,比如石家庄市130102长安区、130103桥东区、130104桥西区、130105新华区、130107井陉矿区、130108裕华区等等(缺130106,必然又是撤消了的市辖区);而考虑到一些市可能有10个以上的区(目前还没有20个以上的),所以各县是从21开始,顺次后排;而县级市则是从81开始,顺次后排,这个排列顺序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但是后设的比如原来一个县后来改成县级市,哪怕原来这个县再牛而原来的县级市们本来不太好,这个新的县级市在编码上也只能往后排。 而地区、自治州是没有市辖区的,所以就把县级市从01开始排,各县还是从21开始排。 各直辖市的区、县也是同样的原则,只是市辖区有0100表示,所以就从0101开始,比如北京市东城区就是110101,11=北京,第一组01=北京市所有市辖区,第二组01=东城区,县有02占据第三四位,所以县就是0221(注意,还是21)开始,比如密云县110228,延庆县110229(缺的很多都是改成了区的县的代码)。 当然,这个也有例外,比如贵州省六盘水市原来只有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所以是用01、02、03排的,后来水城和盘县都改了县,于是就变成21、22了,而六枝特区作为实际上的县,还是使用03,而新成立的钟山区则使用了01,没有给市辖区单独设立一个编码(毕竟只有一个市辖区,还好办),而铜仁地区的万山特区则是按照县的编码顺序排的,所以但凡有这种混乱,必然是行政区划调整遗留的,我就无法穷举了。 事实上除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编码之外,一些非正式的行政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编码,这个看各市的操作。 可以参考这样的原则来看各个具体的编码,规律还是很明显的

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东南部,占地面积为31640平方米,建筑面积7618平方米,最大建筑物长为44米,宽为20米,高为16米;最高建筑物长为22米,宽为7.5米,高为23米,建筑物主要包括两栋教学楼、两栋教师宿舍楼、两栋学生宿舍楼、一个厕所和一个厨房,学校弱电为两间计算机室、一间中心机房、两间多媒体教室、三间学生实验室和18间教室班班通,学校在校学生640多人,教职工人数为78人(含校园保安和食堂工作人员),学校共有13个教学班。 二、气象灾害危险性分析 学校地处海拨高度较高的山区,易出现暴雪、霜冻、浓雾、道路结冰、大风等天气,给学生的上下学造成严重不便;学校地处两面环山,本镇主要河流流经学校前方,尤其是学校对面山势较为陡峭,学校后边部分山坡曾经发生过整体推移,田径场边的护坡几乎笔直,学校前方河流狭窄,在雷雨季节,容易暴发山洪,极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由于校园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人群比较集中,易发生雷电事故。 三、防御气象灾害的安全气象设施建设情况 学校已建立或具有的安全气象设备设施情况如下: 1、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教师住宅楼等避雷针完好。 2、建立了安全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接收终端(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等)

四、防御气象灾害保障措施 1、有具体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领导及专(兼)职安全气象保障工作人员。 2、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3、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掌握气象灾害影响或危及的主要部位、重要设施情况。 4、建立了安全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接收终端(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等) 5、建立了安全气象专兼职人员24小时手机行政值班制度。 6、制定了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定期举行演练,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 7、建立了防御气象灾害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建立了防御气象灾害工作档案(包括登记接收到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处理措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检查记录等)。 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昆明市(主城五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昆明市(主城五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02T11:56:40.3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作者:杨连宽1 张忱2 [导读] 用历史反推法评估有一定不足,同时,选取评估指标可能过少,不能全面、准确反映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需加强研究和探讨。1云南省富民县气象局云南富民 650400;2云南省马龙县气象局云南马龙 655100 摘要: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结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QX/T85-2007),收集整理昆明市气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选用雷击密度、雷击强度、经济损失模数3个指标来分析雷灾易损性,研究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及区划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易损性评估的定量关系,制作昆明市(主城五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风险区划图,完成了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 关键词: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 1概述 雷电是常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对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分析,能将灾害防御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程度,对于防灾、减灾、救灾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区域概况 昆明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为金沙江、南盘江、红河分水岭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低缓,海拔在1500~2800米,为山原地貌。为有效规避风险,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开展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非常必要,对昆明市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及防雷减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资料数据来源 通过对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运用,为认识和掌握全市雷电环境、雷电活动与分布规律、雷电预测预警和有效防御雷电灾害减少损失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本区划利用昆明市闪电定位监测系统2012-2014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和雷电灾害资料进行评估。 4 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指数模型 4.1指标指数确立 借鉴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量化方法,结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QX/T85-2007),选用雷击密度、雷击强度、经济损失模数3个指标分析雷灾易损性,其中前两项指标着重于雷电灾害发生频率和次数评价,反映致灾因子时空分布和承灾体受损程度,后一项指标侧重于灾害损失评估,反映承灾体受损强度。 ①雷击密度D。D=X/n;X为通过闪电定位仪记录的区域内历年雷击总数,n为年数。雷击密度越大,说明该区域雷电灾害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活跃,承灾体易损性大。 ②雷击强度F。F=(A*20%+B*80%)/(20%+80%);F指区域内平均历年发生的雷击强度的加权平均值,表示区域内雷击发生强度高低,客观反映区域易损性情况。A为区域内发生雷击强度的绝对值的极大值,权重20%,B为区域内发生雷击强度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权重80%。 ③经济损失模数E。E=DS/S;E指区域发生雷电灾害时单位面积经济损失,单位为万元/km2,DS为统计年限内区域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S为区域面积。该指标客观全面反映区域雷电灾害损失程度和损失分布情况,并间接反映区域防御雷灾、抵抗雷灾能力和可迅速恢复能力。 4.2 昆明市雷灾综合易损指数模型建立 根据各区域内指标指数与全区指标指数平均值差异百分率,划分不同评价指数。距平百分率在-20%~20%内为中,指数0.6;距平百分率在21%~40%内为高,指数0.8;距平>40%为极高,指数1.0;距平百分率在-21%~-40%内为低,指数0.4;距平<-40%为极低,指数0.2。 将各区域各项指数之和作为各区域雷灾综合易损指数R。 将综合指数R按5级划分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风险等级:R≤1.0为极低易损区,1.0<R≤1.4为低易损区,1.4<R≤1.8为中易损区,1.8<R≤2.2为高易损区,R>2.2为极高易损区。 5昆明市(主城五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以金碧路、拓东路、青年路、巡津街交汇处4区分界点为原点,5×5km的网格作为单位网格划分。 5.1致灾因子危险性 主要考虑雷电强度和雷电面密度,雷电强度越大,面密度越高,风险越大。昆明市(主城五区)2012-2014年共监测到地闪87269次;最多年份2014年,共38524次;最少年份2013年,共24821次;年平均雷击次数最多区域为237.7次;年平均雷击次数最少区域为31.7次。全市年平均雷击次数138.2次。单网格雷击次数较高区域分布在主城中心及环滇池附近,这与主城中心高层建筑密集及滇池水体对周边土壤电阻率影响有关。 从雷击强度来看,最大雷击强度为521.5kA,最小雷击强度为0.2kA;最大平均值为35.2kA,最小平均值为24.9kA;最小加权平均值为40.5,最大加权平均值为129.0kA。大部分网格单元加权平均雷击强度集中在40-45kA,约15%左右网格单元为60-80kA。雷击强度高的网格单元在位置分布上无明显规律。 5.2承灾体易损性分析 雷电损失与地方人口、地方经济及城镇化率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雷电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估重点考虑地方经济( 地均GDP) 、城镇化率及雷击事故历史3方面因素。经济密度较高地区主要位于城市,山区相对较低;城镇化率较高地区也位于城市,淮北大部地区及沿江西部相对较低。三指标归一化后,根据各指标对雷电灾情解释能力及相关性,最终得到各网格单元承灾体经济损失模数。高易损区主要位于城市

DB15_T 1925—2020-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ICS 07.060 A 47 DB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1925—2020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isk zoning of lightning disaster 2020-06-28 发布2020-07-28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 1925—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2) 5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评估 (9) 6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报告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归一化处理方法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层次分析法 (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加权综合评价法 (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百分位数法 (15) 参考文献 (16) I

DB15/T 192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DB15/T 1925—2020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及区划结果评估、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报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及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QX/T 103—2017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QX/T 103-2017、QX/T 405-2017、MZ/T 027-2011、GB/T 26376-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雷电灾害 lightning disaster 因雷电对生命体、建(构)筑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所造成的损害。 [QX/T 103—2017,定义3.2] 3.2 雷电灾害风险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 [QX/T 405—2017,定义3.1] 3.3 孕灾环境 disaster-formative environment 由自然与人文环境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一系列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与价值流动的过程——响应关系。 [MZ/T 027—2011,定义3.4] 1

贵州省行政区划代码一览表.doc

贵州省行政区划代码一览表 地区代码地区代码地区代码地区代码贵阳市520100 遵义市520300 安顺市520400 六盘水市520200 市辖区520101 市辖区520301 市辖区520401 钟山区520201 南明区520102 红花岗区520302 西秀区520402 六枝特区520203 云岩区520103 汇川区520303 平坝县520421 水城县520221 花溪区520111 遵义县520321 普定县520422 盘县520222 乌当区520112 桐梓县520322 镇宁县520423 钟山开发区 520291 白云区520113 绥阳县520323 关岭县520424 红果开发区 520292 小河区520114 正安县520324 紫云县520425 开阳县520121 道真县520325 安顺开发区520491 黔西南州522300 息烽县520122 务川县520326 黄果树风景区 520492 兴义市522301 修文县520123 凤冈县520327 兴仁县522322 清镇市520181 湄潭县520328 黔东南州522600 普安县522323 高新开发区 520191 余庆县520329 凯里市522601 晴隆县522324 白云开发区 520192 习水县520330 黄平县522622 贞丰县522325 赤水市520381 施秉县522623 望谟县522326 黔南州522700 仁怀市520382 三穗县522624 册亨县522327 都匀市522701 镇远县522625 安龙县522328 福泉市522702 铜仁地区522200 岑巩县522626 顶效开发区 522391 荔波县522722 铜仁市522201 天柱县522627 贵定县522723 江口县522222 锦屏县522628 毕节地区522400 瓮安县522725 玉屏县522223 剑河县522629 毕节市522401 独山县522726 石阡县522224 台江县522630 大方县522422 平塘县522727 思南县522225 黎平县522631 黔西县522423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东城区110101西城区110102朝阳区110105丰台区110106石景山区110107海淀区110108门头沟区110109房山区110111通州区110112顺义区110113昌平区110114大兴区110115怀柔区110116平谷区110117密云区110118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和平区120101河东区120102河西区120103南开区120104河北区120105红桥区120106东丽区120110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北辰区120113武清区120114宝坻区120115滨海新区120116宁河区120117静海区120118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石家庄市130100唐山市130200秦皇岛市130300邯郸市130400邢台市130500保定市130600张家口市130700承德市130800沧州市130900廊坊市131000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太原市140100大同市140200阳泉市140300长治市140400晋城市140500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运城市140800忻州市140900临汾市141000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呼和浩特市150100包头市150200乌海市150300赤峰市150400通辽市150500鄂尔多斯市150600呼伦贝尔市150700巴彦淖尔市150800乌兰察布市150900兴安盟152200锡林郭勒盟152500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沈阳市210100大连市210200鞍山市210300抚顺市210400本溪市210500丹东市210600锦州市210700营口市210800

最新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导则

可修改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Guideline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zoning of sea ice disaster

目次 前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工作原则 (3) 4.1 分尺度原则 (3) 4.2 可靠性原则 (3) 4.3 综合性原则 (3) 4.4 因地制宜原则 (3) 5 工作程序 (4) 5.1 资料收集 (4) 5.2 方法校验 (4) 5.3 风险评估 (4) 5.4 风险区划 (4) 5.5 成果制图 (4) 5.6 报告编制 (4) 6 国家尺度评估和区划 (4) 6.1 工作目的 (4) 6.2 资料收集与处理 (4) 6.3 危险性分析 (5) 6.4 风险评估 (6) 6.5 风险区划 (6) 6.6 评估和区划成果 (6) 7 省尺度评估和区划 (7) 7.1 工作目的 (7) 7.2 工作内容和方法 (7) 7.3 评估和区划成果 (7) 8 成果管理 (8) 8.1 审查与验收 (8) 8.2 成果汇总与管理 (8) 8.3 更新 (8) 附录A 海冰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9) 附录B 海上油气开采区评估单元划分 (10) 附录C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12) 附录D 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15) 附录E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格式 (16)

前言 本导则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导则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曹丛华、江崇波、黄娟、袁本坤、郭可彩、黎舸、商杰。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术语、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资料收集与处理、评估内容和方法以及成果制作与管理等。 本导则适用于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2-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3-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GB/T 12763.7-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处理 GB/T 14914-2006 海滨观测规范 GB/T 19721.3-2006 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3部分:海冰预报和警报发布 GB/T 26376-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MZ/T 027-2011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 HY/T 058-2010 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冰 sea ice 所有在海上出现的冰统称为海冰,除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冰外,它还包括来源于陆地的河冰等。 [根据GB/T 19721.3-2006术语和定义2.1改写] 3.2 严重冰期 severe ice period 是指严重冰日至融冰日之间的间隔天数。 3,3 海冰厚度 sea ice thickness 是指平整冰表面至冰底面的垂直距离。 [根据GB/T 14914-2006海冰的观测10.2.9改写]

《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规范》编制说明

气象行业标准《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雷电TC)提出并归口。 2019年9月,《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0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9〕58号)下达了本标准《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规范》(项目编号QX/T-2020-02)的编写任务。 2.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河北省气象行政技术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上海市气象行政服务技术中心,湖南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3.主要工作过程 (1)2019年11月,编制组明确了总体目标任务,并进行任务分工。 (2)2019年11月~2020年3月,编制组对调研、搜集、查阅到的各种材料进行汇总,并深入分析、研究,其成果在本标准起草过程中得到充分吸收利用。3月底,形成工作组讨论稿初稿。 (3)2020年4月9日,编制组河北成员召开讨论会,对工作组讨论稿初稿进行讨论。会后形成工作组讨论稿第二稿。 (4)2020年5月12日,编制组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讨论会,讨论工作组讨论稿第二稿。编制组中河北、北京、黑龙江、吉林、上海、湖南、青海等省成员参加讨论。 (5)2020年5月18日,编制组河北成员召开讨论会,对5月12日的讨论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工作组讨论稿第三稿,同时发函向有关专家咨询和征求意见。 (6)2020年5月下旬,编制组根据有关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 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张彦勇、李海青、梁钰、何军、郅京敏、葛春凤、袁湘玲、符琳、陈海量、陈渊博、苏瑶、郭东鑫、彭黎明、杨宗凯、贺敬安、马海玲、杨敏、李小龙、崔海华、孟震宝、王凤杰、付国振。其分工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