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课堂教学观察相关表格

历史课堂教学观察相关表格

历史课堂教学观察相关表格
历史课堂教学观察相关表格

沈毅、崔允漷主编: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104-107

学生是否听清师生的声音

量表设计:彭小妹

观察维度:课堂文化.关爱;教师教学.呈示;学生学习.倾听

研究问题:学生是否听清师生的声音?

同学:

你好!这份问卷旨在了解学生的课堂感受,将帮助老师们对课堂进行分析。请在下课时根据自己的第一感受填写。谢谢!

1.请在下面的座位表中勾出你的位置

()2.这节课老师的讲解,你听清楚了多少?

A.全部B大部分C约一半D小部分E基本没听清

()3.这节课老师的提问,你听清楚了多少?

A.全部B大部分C约一半D小部分E基本没听清

()4.这节课其他同学的回答,你听清楚了多少?

A.全部B大部分C约一半D小部分E基本没听清

教师的目光分配

量表设计:郑超

观察维度:课堂文化.关爱;教师教学.机智

研究问题:教师的目光分配怎样?

说明:采用时间抽样的办法,每隔约5-6秒钟观察者就观察感受教师目光停留的位置,并记在一个统计表中。(119-120 )

教师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

教师布置任务的有效性

教师的讲解行为

说明:以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片段为观察单位。

课件的设计与演示

量表设计:

观察维度:

研究问题:课件的使用是否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量表设计:

观察维度:

研究问题: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历史听课总结

赴翁安中学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思南八中谯忠政十一月十九、二十日两天经过学校和教育局的同意,我组十人在教科室王主任和彭组长的带领下赴瓮安高级中学进行了“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在双方老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我在本次活动中承担了一节交流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时我还观摩了瓮安中学和我校多位历史老师的交流课。他们的课让我领略了课堂教学的许多魅力,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现将我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各位教师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三位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在课标的指引下,善于挖掘教材,选取了很多和时政及国家主流意识相关的新颖材料来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创新意识。多位老师都用了材料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活动,在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各种能力和学科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分析理解、信息提取、知识迁移、语言概括组织等多种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方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各位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得心应手不是偶然,这与他们课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他们善于运用网络辅助备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精心地备校情、学情、教法、学法。还善于自己动手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教学直观,同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整堂课大开大合,充满了思想性和

艺术性,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还使他们的思维大大提升,使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地方相结合;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敢于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课堂教学新颖丰富,有趣味。尤其是几位年轻老师教学语言悦耳、亲切,教态轻松自然,他们才从大学毕业,在整个课堂中融入了很多新的、现代的元素,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整堂课。这种微笑教学的姿态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能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学生一种宽松的思考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敢于把教材用来作为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载体,以“自主互助”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视频、图片、材料及出示图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既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又在过程中重视了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提醒,真正体现依标施教。既能把握重点又能突破难点,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各位老师在各显神通的同时也有些不足之处,课堂上,老师常常忽视那些弱势群体,尽管老师提问注意了靠后的学生,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但老师照顾得还是并不周到。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一定要多加关注学困生,要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要通过正面的引导、施以积极的影响,缩小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上的差距,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困生”的产生率。教学的创新还有空间。要在落实目标的

中考历史知识点整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比较: 19世纪60、70年代国家体制的改革和革命

14—19C欧洲4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近代中国的屈辱 百日维新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 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不同点:百日维新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光绪),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三大改造: 内容: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途径:农业:建立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 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爆发的背景不同: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而导致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二战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再加上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而导致的。 2.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建立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建立的是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对侍) 4.战后建立的国际和平机构不同:一战后建立的是国际联盟;二战后建立的是联合国。 5.战后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不同: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在《九国公约》中,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处于列强的共同支配之下;在二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开罗会议上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6.影响不同: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 20C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及三位人物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吴永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吴永桂 发表时间:2018-12-03T12:00:16.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作者:吴永桂[导读] 吴永桂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中学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73-01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和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和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处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 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五、信息技术手段和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一、最早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3.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 5.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7.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13.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 1.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2.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

5.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 6.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7.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 3.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 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时期)。 5.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年,康熙)。 6.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1842年)。 7.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8.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9.第一次攻占北京的西方列强是英法联军(1860年)。 10.曾国藩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1年)。 11.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2年)。 12.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 13.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 14.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15.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 16.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 17.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三册

((1))【2008年闭卷】 古代区域文明的发源与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共12分)某校网站上登载了关于“古代区域文明”的知识竞赛题。 1.根据提示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文明名称古希腊文明最早产生时间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公元前2000年左右 文明象征或突出贡献 金字塔 2.下列图片中的文物分别属于三个不同古代文明的成果。 对照《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图,图一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的 二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的;图三代表的古代文明位于地图中 的。(用字母表示) ;图 3、认识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于------- ( ) A.史学家的研究论文和专著 B.考古发掘所得的实物材料 C.影视艺术反映的视频材料 C.实地探访所得的口述材料 ((2))【2008年开卷】 某些著名画作,既能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又能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更能揭 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共8分)

某班学生在探究西方绘画作品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时,找到了下列两幅油画。 1.图一为拉斐尔的名作《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表现出人类母亲的温柔与慈 爱,这反映了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对绘画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图二油画反映了哥伦布请求西班牙女王资助自己航行的场景,图中的哥伦布手托地球 仪,表示他相信学说,坚信向西航行也必定能到达印度。 2.请再举出一幅反映世界历史的绘画作品,并说出其所能反映的历史事件(风貌)。 作品:《》,可反映的历史事件(风貌)。 ((3))【2009年开卷】 历史,就是生活。小人物创造、经历、见证了大历史。( 共 20分) 某学生在网上找到了关于107岁的美国妇女安·尼克松·库伯的一段生平。 1902年,库伯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家庭。27岁时,她看到了无数企业倒闭,仿佛美国一夜之间陷入了绝望之中。好在这样的日子在4年之后有了转机。 1941年,她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珍珠港遭到轰炸!当暴政威胁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强大,见 证了民主得到捍卫。战争结束后,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开始了,, 1.1902年库伯出生时,尚未面市的作品是,,,,,,,,,,,,,,(A.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B.雨果 的《悲惨世界》 ) C.贝多芬的“命运”等九部交响曲D.毕加索的《和平鸽》 2.材料中提到美国“无数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日子 在 4年之后有了转机”? 3.材料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指A.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 ( ) C.美苏冷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4.从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至今,库伯还可能见证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 北约成立、信用卡发行、全美高速公路网建设、“电星”发射、古巴导弹危机、黑人民 权运 动、反越战运动、妇女运动、阿波罗登月、水门事件、海湾战争、亚特兰大奥运会,, 这些事件中,你认为哪三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最大?请说出你选择的标准及理由。 在

历史听课反思

历史听课反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绿色教学节听课反思 ——秦七中历史组郭力园通过绿色教学节活动,我听了组内教师的历史课,收益颇丰。我始终以一个学习者严格要求自己,从其他老师身上寻找闪光点,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方法,形成历史思维,创建高效课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指导学生“会读”,提高其阅读概括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教科书,主要是教给学生查找、阅读历史材料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懂得如何利用书,怎样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历史信息,把书本看“薄”,然后再由“薄”到“厚”。 二、指导学生“会听”,提高其听课效率教师应重视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争取在每节课上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听关键语、听重音、听提示语、听重复语;怎样做到当堂领会和巩固,尝试记忆等。 (2)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和听取他人的见解等。 (3)指导学生学会记好课堂笔记,如记教师讲课提纲对理解、掌握、记忆新课内容有较大帮助; 三、指导学生“会问”,提高其质疑能力 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四、指导学生“会总”,提高其综合归纳能力 历史注重时间、事件等横向、纵向线索的联系,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历史的规律和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帮助他们构筑起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学生被动地吸收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的知识传授为一种能动的能力训练。 作为新教师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关注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指导关怀。教师要接触新史观。多读书、读好书。落实三维目标。构筑逻辑严谨的体系。善于选择材料、积累材料、认识材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尽量在课堂上少讲,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老师角的轻松学生学的省心。 第二: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教参和课标做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有用的信息,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教学几年来,感觉自己的知识好像越来越少,能给学生的也不多,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所以教师要竖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在上课的某一个发问,不是你看了几本本学科的教科书里能给你的。我们的某些奇妙的教学设计的诞生,不是你看课本所得到的,我们也绝对不可能从某个所谓名师那里学到什么对你非常管用的“教学技巧”,所有这一切都是靠你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第三:要有一种洗课的意识。课前的洗课,如同洗菜、洗衣服,去掉不需要的东西,使课堂不臃肿,提高课堂的效率,思考的深度和力度等,都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和思考。 第四:要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和组合。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第五,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行为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聂幼犁教授认为:“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 教学就其效果判断,总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所以,“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主导着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有效性在实践上有一个起码的要求,就是学生是主体主动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怎样美好的教学设想在学生冷漠或厌烦的情绪中都将难以实现。兴趣需要培养。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历史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本次暑假研修收获颇丰,尤其是观课评课这一环节的设置非常好。听课对教师的专业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使自己不断成长。而观课评课的大力开展比听课的作用还要大,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因此,更易产生欣赏意识、交流意识和分享意识,对于新教师的快速成熟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在观看了杜鹃老师的《明清经济的发展》、李拥军老师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董艺老师和胡涛老师的《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王绪才老师的《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以及程艳华老师的《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六节课后,感受很多。接下来我就结合这六节课的具体实施过程,来浅谈一下自己对这六节课的认识。 首先,省级专家非常用心地分配了观课评课内容。每位教师所观看的课例虽不同,但都照顾到了内容不一,形式各样的授课方式。拿我所观看的课例为例,既有杜鹃老师和程艳华老师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探讨,又有董艺老师和胡涛老师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不同课例展示,同课异构,新教师和老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同,都鲜活的一一向我们呈现了出来,让我在观课过程中切实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对于历史教学也有了自己更进一步的思考。 其次,六位授课教师都对教材有深刻解读,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都较强。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在设计选材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都能根据具体学情和授课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董艺老师在讲授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时能做到重新整合教材内容,采用板块化教学方法,用人物贯穿本节课,用邓小平这一伟人的历程贯穿本课的教学。将诸多的历史事件很好地串联起来,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历史史实,又以情动人,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课件设计新颖别致,很好地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授课效果较好,完成了教师的预期目标。再比如王绪才老师在讲授重要历史人物拿破仑时,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探讨来思考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的合作获得学习的快乐,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由此可见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能俯下身去专研教学,这些都值得我去向他们好好学习。 再次,几位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平时常听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员说教无定法,也时刻督促我们教师要注意积累,尽快成熟,早日形成自己所独有的教学风格。自己从教时间较短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通过此次观课评课确实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了更为深刻的

盐城中考历史知识归纳

盐城中考历史知识归纳 盐城中考历史必备知识归纳 答: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女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首领都是男性。男子 开始支配社会。 2、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江大河流域? 答:大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水源充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便于灌溉,有利于农耕,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创造了有利的生 态环境。河谷地带物产丰富,鱼类资源丰富,便于渔猎事业的发展。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是继郑和下西洋之后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重要作用。 4、什么叫文艺复兴?它有何作用? 答:14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 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者借助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 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 阶级的新时代。

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 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7、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力地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 产生了深远影响。 8、《人权宣言》是哪国通过的,为什么说它有进步意义? 答:是法国通过的。它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它否定了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9、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产生有何重要作用? 答: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采用蒸汽动力和新技术,而工业的发展刺 激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相继产生。 10、《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于1848年 2月,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11、美国内战的起止时间及意义: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 革命,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 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性质、内容及意义? 13、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初中地理历史听课记录

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9月19日星期一八三班地理(上午第三节)主讲人: 主讲内容:世界的气温 一、教学要求: 1、气温的概念。 2、影响气候的四种要素。 3、了解气温分布的不同规律。 4、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 1、认真掌握理解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候的四种因素的概念。 3、理解气温由高向低的的形成规律。 4、四种影响气温因素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及年平均气温图了,了解世界气温的。分不情况。 (2)根据地图了解影响气温四种要素的分布情况。 (3)根据示意图理解高伟度,低伟度的概念。

(4)通过实物实验、进一步陆地和海洋爱热和放热的不同情况。 (5)根据示意图进一步理解寒暖流的概念。 (6)理解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低下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气温状况是说明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基本要素。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和将水状况相差悬殊,但是它们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五、课堂练习 1、掌握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概念。 3、课后实验、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加深了时气温的概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状况相差悬殊,但是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了解了陆地和海洋爱热示放热情况的不同的原因、课堂效果良好。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9月29日星期四上午第四节七年级历史 主讲内容;商鞭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一、教学目标 1、商鞭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鞭变法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商鞭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学习方式。

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5-07-14T14:23:05.99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月上供稿作者:卢国政 [导读] 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笔者深深地思索: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又能体现国家提倡的新课改理念。 卢国政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历史教学经验,从六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以期给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师;学生 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笔者深深地思索: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又能体现国家提倡的新课改理念。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学有效性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也就是说,在课堂这一有限时间内,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运用且吃透课标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可以说研究透《历史课程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我们可以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本体部分(即内容标准部分)的陈述,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做不同水平的划分,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可以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二、培养兴趣,认同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年轻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点燃。每当在历史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平常不听课的学生也认真地听课了,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你,甚至还能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也让笔者意识到应依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的特点,首先得让学生听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所以说,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当然,在讲到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时,也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例如讲到“靖康之耻”时,引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提问“为什么金庸把其中的主人公要取名为郭靖,杨康?”在学生激烈讨论后,得出结论“为了提醒后人不忘靖康之耻辱”。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可以引发我们对过去及现在的思考,真正能“以史为鉴”。也就是让学生重视历史科目,他们才会主动学习。 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对新课程,我们常常苦恼于资源的无处寻找。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接触课程资源,但是没有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没有明确地进行分类,使用时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化……难以产生宏观效应。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先从教材入手,反复推敲、体会,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整合、裁剪,突出重点、难点;之后以教材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那么,我们要充分灵活地运用人力、物力、信息、组织等有形资源和社区文化、社区认同感以及归属感等无形资源。 四、角色转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他们从不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接收,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地思维受到扼制。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教师不再局限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从“舞台剧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最终在教师角色的转换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笔者的想法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如我们可以通过演讲等形式来点评历史。可以通过教师播放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通过学生编讲的历史情景剧再现历史,加深认识。有条件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参观名胜古迹等实地参观走进历史。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演讲、表演,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在学生的活动中毫不吝啬地运用赞美之词来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发现课堂中稍瞬即逝的创新闪光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思维得到全面释放和提升,虽然缺少了教师滔滔不绝的精彩讲述,但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 五、有效组织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本课堂的学习情况。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当然,课后检测也是重要手段。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利用多媒体检测基础知识。针对学生较容易出错的地方,用幻灯片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一种是课后练习,另一种是课后测试。当然,及时地批改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形成反复记忆,并加强认知。 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人可以成为伟人。”反思将会使更多人获得成功。教学反思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它不是简单回顾,而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 总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形成新的理念,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历史。 当然,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个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这里笔者只是谈了一些很浅显的认识。笔者希望我们所有的历史教师都能群策群力,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共同提高我们的育人事业。

高中历史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一 授课内容: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一) ☆导入新课 利用文学作品李白的《古风》和杜牧的《阿房宫赋》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2、秦朝统一 (1)过程(加入荆轲刺秦的故事) (2)条件①②③④(发散思维)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点) 1、皇帝称号的由来(阅读材料,分析史料) 2、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帝独尊(结合【历史纵横】)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官制 (1)设置及职能 “三公”“九卿” (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3)评价(作用)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目的 2、内容:郡、县、乡里 3、作用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一分为二) 1、积极 2、消极 五、巩固统一的措施 参见教材P10“历史纵横”,指导学生阅读后再归纳 听课感想:XXX老师合理利用与本课相关的一些史料和图片,培养了学生史料解读和图片分析的能力,并且在讲述本课重难点时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这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听课记录二 授课内容: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一) (一)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二)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结合相关史料讲述) 三司、胡惟庸案 2、确立内阁制度 奠基——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确立——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参与机务) 发展——明宣宗内阁地位日益提高(票拟权)

全盛——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2、措施 3、特点 (四)小结 1、秦汉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2、君主制度的演变 听课感想:本课的重难点不好突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教师高屋建瓴,从整体上对秦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把握并加以梳理。 听课记录三 授课内容: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必修一) (一)告知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2分钟〉 2、呈现本课学习目标 (二)呈现新知识 探究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10分钟〉 【结合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和两段材料,说明古代希腊自然地理条件有何特点?请学生回答问题】 探究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15分钟〉 【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方面直接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填写表格】 探究三: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什么样的影响?〈15分钟〉 【讲解解决这类类似评价的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的方法】 【通过几组图片,呈现雅典在哲学、建筑、神话、雕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今世界民主政治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三)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新知识的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策略 巩固练习〈3分钟〉 【提供练习的情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行为。】 听课感想:本课教学以活动探究法为主,兼以史料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最后进行本课知识点巩固练习,效果较好。 听课记录四 授课题目: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必修一) 以图片罗马圆形剧场导入,提出问题,引出罗马法(图片导入法)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9-09-18T09:35:25.5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7期作者:韩少伟[导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河北省隆尧县滏阳中学055350 摘要: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地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得好。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地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得好。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一、引用历史故事增加趣味 历史学科对于初中生确是十分枯燥无趣的一门学科。恰当引用历史故事就是一个提升学习兴趣不错的办法。通过适当的故事的应用,不但使知识变得生动,也变得更加容易记忆。当然,在具体应用这一方法时也必须要注意几点问题,那就是一定要保证所引用故事的真实性。此外,也要保证所引入的故事具有针对性,能够与所讲课程相呼应。在保证故事的真实性与针对性的基础上采取这一方式将会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述红军长征这部分时,就可以引用在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各个故事,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出长征的大致过程以及长征精神。通过这种故事形式的传授,相较于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模式,不但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相反的,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加地了解红军长征这一历史阶段。故事的引用使得红军长征的过程生动的出现在学生眼前,与此同时,故事中包含的长征精神也通过故事的描述展示在学生眼前,由此作为基础,当学生面对课本上所描写的长征意义时也会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二、创设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例如: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三、采取指导性的学案模式 课堂上。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历史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历史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历史教材只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融入历史的海洋,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历史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历史,能够使用历史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中,评价的权威是教师,评价的内容是成绩,评价的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因此,我们要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人格完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条件。历史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点,更体现在他们是否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是否在历史的塑像前感悟到了历史认识,获得了主体化的历史;体现在学生面对感性的历史能否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如在讲世界历史《世界经济的发展》一课时,学生针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一目时,纷纷发表自己了的见解。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及时的肯定的评价,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及时地保护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高层次需求的学生,我一方面对他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另一方面我引导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全面地去看待问题,记得当时我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很有研究价值的教学艺术。历史教师要想法设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引用历史故事增加趣味、创设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采取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1]亓鹏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龚新举历史课堂教学浅析[N].学知报,2011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