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

医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

医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
医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

第一章医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

第一节定义

医学,与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关,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似乎人人对医学都很熟悉,然而给医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并非易事。

中世纪伟大的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Avicenna,980一1037),即伊本·西拿(lbnsina)在其名著《医典》中,曾经给医学定义如下:“医学是科学,我们从中学到(a)人体的种种状态,(i)在健康时;(ii)在不健康时;(b)通过什么方式:(i)健康易于丧失,(ii)丧失健康时使之恢复健康。换言之,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健康的技艺。”

阿维森纳作为杰出的医学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以惊人的洞察力和概括力,在将近一千年前,能给医学作出如此深刻而有预见性的解释,是值得重视的。这个定义,出现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远未形成之前,便包含了实际上属于基础医学(“人体在健康时的种种状态”的内容,概括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等,而“人体在不健康时的种种状态”便概括了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和预防医学(“健康易于丧失”)的内容;这个定义,既指出了医学的科学性,又指出了医学的实践性(“技艺”);这个定义立足于“健康”而不是立足于“疾病”来揭示医学,只用了“健康”、“不健康”、“恢复健康”、“维护健康”这些措辞,是卓有见识的,避免了把医学囿于治病的狭隘观点(当然,治病毫无疑义的也包括在阿维森纳的定义之中)。

现在流行的一些医学定义,或者失之于片面(只把医学看成一门科学,甚至只把医学看成一门自然科学,或者强把阶级性列为医学的本质属性;等等),远不及阿维森纳的定义正确,或者只不过是以现代语言,述说着阿维森纳的医学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而已。当然,这些下定义者也许并不都知道阿维森纳的医学定义,只是与阿维森纳的“所见略同”的暗合。这正好说明医学的内涵和外延古今中外有其共性的一面,因此医学的本质是不以时代、国别、下定义者意愿为转移的。

当然,我们并不以引用阿维森纳的定义为满足。下面给出一个更为简短明了的医学定义: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使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第二节学科性质

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或者认为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在图书分类学中,常把医学列为“应用科学”的一种,就医学是利用生命科学等学科来防治疾病的实践而言,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它却把基础医学(大部分学科属于生命科学)从概念上排斥于医学之外,因而也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

早在上一个世纪,杰出的病理学家魏尔啸(R.Virchow,1821--1902)在其《科学方法和治疗观点》(1849年)一文中。已经提出“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的著名论断。但是,人们往往还只是把医学看成纯粹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西方医学颇有影响的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特(H.E.Sigerist,1892--1957)曾经深刻地指出:“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只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而且它的目的还要使人能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仍然是社会的。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享利·西格里斯特论医学史》,1959年版),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在表达方式上由于突出强调了医学的社会科学性质,而没有恰当的论述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反而不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近年,我国著名理论家于光远在《关于科学分类的一点看法》中提出“很明显,医学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两大科学门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因为医学的对象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人,另一方面这个人又是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的,他的健康和疾病受到社会环境的严重影响,有些疾病甚至完全是由于社会的原因引起的。”这一论断兼顾了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是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当然,这是就整个医学来说的。就医学的每一具体分支学科来说,它们各有特点,有的自然科学性强,甚至完全属于自然科学,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外科手术学、放射诊断学,等等;有的不可忽视其社会科学的性质,例如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性医学,等等,有的几乎纯粹属于社会科学,如卫生事业管理学、医学经济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等,正确认识医学的学科性质,在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时代,是有其迫切而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忽视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或者忽视医学的社会科学性质,都会损害医学科学的发展,损害卫生事业的发展。重视医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两重属性,则将会推动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第三节医学模式

模式是指概念模式,医生利用概念模式来组织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生物医学模式(Bi o-Medical Mode1)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Socio--medical model)进行着广泛讨论。不少人认为生物一医学模式现在存在内在的严重缺陷,同时更不适应现代医学的进展,必须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也有少数医学家提出过整体医学模式(Holistic medical Model)。

这个讨论不仅是对另一个理论概念的兴趣,而是涉及到许多实际工作必须作出相应改变的重大实践课题。关于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先导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8年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开头便写道,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这就明确地把人类的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L.Engel)1977年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在理论上对此作了更正确的扼要的论述,他尖锐地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他说:“这种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illness)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生物医学模式不仅要求把疾病视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而且要求根据躯体(生化或神经生理的)过程的紊乱来解释行为障碍……任何不能如此解释的障碍都必须从疾病范畴中排除出去。”而且“这种模式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它的局限性易受忽视。简言之,它现在已获得教条的地位。在科学中,当一个模式不能解释所有的资料时,就要修改者摈弃这个模式。而教条则要求不一致的资料勉强适应模式或对这些资料干脆排斥不管。”

生物医学模式是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近百余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科学进展的辉煌成果。

人们把哈维建立血液循环学说作为近代医学的出发点。哈维把实验方法引入了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从而把立足于科学实验的近代医学和前此的原始的、巫术的、经验的等古代医学区别开来。此后,人类在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上,获得了一系列成果。以对疾病的认识来说,莫干尼作过许多尸体解剖。他把疾病定位在器官,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和它相应的一定器官的损害,魏尔啸作过许多显微镜观察,把生物学中的重大成就细胞学应用于医学,进而把疾病定位在细胞,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的、细胞的损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使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到生物膜,深入到蛋白质、酶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分子水平上。一系列“分子病”的发现,使“分子病理学”应运而生。从对疾病的认识来说,以巴斯德和科赫为代表的微生物学者们,在18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发现了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在本世纪上半叶,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等相继发现,从而确知了许多营养缺乏病和内分泌疾病的特定病因。近三十年来,人类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查明有三千多种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可在染色体上或基因上找到病因。从治疗手段来说,本世纪内抗毒素血清疗法、砷剂驱梅疗法、磺胺药、抗生素、驱虫药等种种特异疗法相继发展;即便从外科手段来说,某种病施用某种手术也具有一定的

特异性。新近的进展诸如器官移植、人工器官等就更有一定的特异性了。所有这些立足于生物科学的成就之上的医学进展,使人类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因此人们一再强调生物科学(“基础医学”的大部分学科都属于生物科学)对于医学的决定性意义,并且创用了“生物医学”(Biomedicine)这个术语以表达这种密切的关系。于是,“生物医学模式”便成为进展迅速的现代医学的标志和核心。毫无疑问,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来看,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在当前和未来的医学发展中,仍然起着主要作用。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包容关系,即生物医学研究乃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对于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来说,情况也是这样,对于精神状态及其疾病的防治研究,也需要从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神经病理学等生物医学领域进行工作。然而,从整体来说,必须把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或发展成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而不能仅从生物学的一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以及社会的医疗保健措施。

为什么直到最近这些年才突出地强调医学模式的这种转变呢?似乎可以从必要性与可能性两方面来分析。从医学本身的发展和医疗保健的客观社会需要来说,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已经不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它们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中所占的地位已显然不重要,相形之下,与心理性、社会性因素有关的疾病却显著增高,以目前前三位死因的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来说,都包含有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社会因素在内。至于公害病、交通事故、自杀、吸毒、酗酒、饮食过度、因犯罪率升高和“家庭瓦解”以及其他种种心理社会原因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广泛发生,更主要是来自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系统论作为它的概念框架,主张应该在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中来研究人体或人。各层次之间既有横向的相互作用,又有纵向的相互作用。纵向的相互作用就是下向因果性和上向因果性的结合。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医学教育以及整个社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以心血管病为例,近期召开的世界性心脏病理学会议上就曾广泛地讨论过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范围从分子水平到心理学、社会学。这些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研究社会一生物决定人的健康和发病机制,弄清社会的、生物的以及物理化学因素在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比重。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的内分泌、代谢、调节、遗传等因素,两者又是有密切关系的。至于影响心脏病人的求医和转归,社会、心理因素则更占有重要地位。由此从预防的观点、战略的观点解决高血压、冠心病,不能不对个人行为、个人性格、紧张状态等给予极大注意。单纯生物学的观点是不能对高血压、冠心病有深刻的了解的,对其防治对策与措施就更不全面,谈不到有更好的效果与效益了。苏联心脏病学家米亚斯尼柯夫甚至谈到预防高血压要注意培养一种抗高血压素质、善于保持坚强的毅力、精神,和在争论中的客观性和自我控

制,善于保持理智的最佳化的情感。

当前医学的任务要更多注意保持与促进健康,医学和其他学科的成就已经提示我们,在看到人们认识人体本身以及依靠社会改革与行政手段改造世界所显示出的潜力时,扩展我们的视野是多么重要。根据以上观点更好地研究健康和疾病防治与社会、文化、经济、心理的关系,加强社会医学、环境医学、疾病流行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的研究,从更高的层次,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组织我们的学科工作就成为迫切的问题了。

医学模式的讨论使我们更好地研究医学教育的改革。国内外医学界对于医学教育现状就有不少议论,认为人文科学、预防医学在医学生培养计划中不受重视。医学生的视野过于狭窄,他们的主要精力是利用生物医学成就去对付住院病人。这些工作是重要的,但这仅是推动医学前进、促进人类健康的整个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在当前生物医学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刻,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在缺陷就成为医学前进的束缚。

第四节现代医学

如果对现代医学做-个鸟瞰,便会发现医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即从未出生的胎儿到风烛残年的老人;从矫健有力的运动员到气息奄奄的垂危病人;从太空到海底,凡有人生命存在以及人到之处,就有医学研究的课题。现代医学已经形成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构成十分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吸引人们注意的是救治病人方面的成就。例如对许多传染病找到了特效药(用一些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脏器移植手术挽救了许多垂死的病人的生命。1984年9月,美国有一位四年前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妇女贝苗·斯柰恩(23岁,因左心室内有一0.9千克重的瘤子而进行这一手术,心脏供给者是一位因车祸而丧生的男青年)顺利地娩出一个3千克重的女婴。许多自身脏器无法恢复正常功能的病人,因人工脏器的出现,可以靠着人工脏器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例子当推一位美国老人克拉克,他在自己的心脏已完全丧失功能之后,靠一颗人工心脏生活了112个昼夜。还有,电子计算机处理的X线断层扫描,可以取得人体任何部位的横断面,连神经系统的灰质与白质都清晰可辨,只要把这横断面连续地叠加起来,便可毫无创伤地得到人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象,如同把人体剖开一般……所有这些在本世纪上半叶还属于科学幻想的事情,现在都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这些“奇迹”的光芒如此夺目,以致容易使人以为它们可以代表现代医学的成就与水平。其实这种看法如果不是错误的话,至少也是十分片面的。

上面我们所谈到的成就只属于应用医学——“临床医学”中的一部分。即使在“应用医学”中,也还存在着对人类贡献毫不逊于临床医学的“预防医学”。如果说临床医学是以消除患者的病痛为主要目的的话。那么,预防医学的目的却在于保护未患病的人群,减

少或不使患者出现。预防医学要保护的不是个别人,而是组成社会的人群,它所采用的措施常常不局限于医生的个人活动,而需依靠社会的力量。例如自来水的设施与卫生监督,控制了大部分水源性流行病的发生,食品卫生监测以及粪便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大大减少了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各种港口检疫制度的实施,防止了许多烈性传染病的蔓延等。食品卫生、充分的营养条件、减少空气和水源污染等措施,都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实现,所以,有时把预防医学称为:“公共卫生学”或“社会医学”。防患于未然与亡羊补牢相比,当然前者是上策。因此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例如,某地在某次疫情中,霍乱病人无一漏诊、误诊,治愈率达到90%,当然这说明临床医学的水平很高,但毕竟不如采取预防接种和隔离措施,根本不让霍乱疫情在该地发生或蔓延为好。又如自从1977

年在索马里发现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以后,两年内未再发现新的天花病例,由于天花病毒在常温下的存活期不会超过一年半,也不可能有隐性感染的带病毒者,因此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这是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显然,即使把天花的病死率降低到零(在大流行中是不可能的),也会留下麻脸的后遗症、远不如消灭天花对人类的贡献大。“千村薛苈人遗矢,万户萧蔬鬼唱歌”的悲惨局面,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已经—去不复返了,据估计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在近半个多世纪来延长了将近一倍,体质也不断增强,对此临床医学虽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还应归功于预防医学。尽管预防医学对人类的贡献这样巨大,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原因很简单,防患于未然的功绩是减少或消除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人们不大容易感觉到抽象的可能性的大小,但是临床医学救治病人的成绩却可以给人们以十分具体甚至切身的感受;故世上名医的事迹常被人们传诵,而预防医学中的名家却往往只为学术界人士所了解,并不为社会上更多的人所熟悉。预防医学的代表人物在许多民意机构中往往远少于临床医学工作者,重治轻防的思想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实际上临床医学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的作用相当于一支司防御的地方部队,只是在疾病已经侵犯人体时奋起保卫人的健康与生命,而真正御敌于“国门之外”以致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时野战部队,却是预防医学。预防为主的思想尽管古今中外都在宣传,但在许多国家直接用于预防医学的卫生经费,仍常常低于临床医学的经费。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访问我国时曾指出:发达国家中大部分卫生经费用在只有15%人口受益的项目上,如脏器移植、人工器官等,但对占85%大众的需要只投入了少量的资金。这一批评显然是中肯的。对于我国,由于卫生经费十分有限,尤其应当从全局来考虑社会效益问题,不应盲目地学习发达国家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

上面我们谈到了应用医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但这还不是应用医学的全部内容。近三十多年来,在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对精神及肉体有永久性残疾的病人进行训练及必要的治疗,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功能或部分功能,使他们能参加社会活动或能自理生活,做到“残而不废”。于是这部分工作从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中独立出来,并建立了“康复医学”。康复医学的发展可以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改善病残者的处境,把过去属于医学科学以外的社会福利或慈善事业逐渐变成医生的职责之一。例如美国1975年会计年度报告宣布,州联邦职业康复计划曾使325,000名病残者得到康复并受到雇用,其中115,746名为严

重病残者。例如一名因膀胱癌扩散侵及骨盆产生难忍的剧痛病人,于1964年实行腰椎4

一5以下半体切断术。这位只有上半身的病残人经过康复研究所的治疗与训练,安装了假体外套,学会使用轮椅车。接着,为他制造了能够帮助训练自己站起来并进行活动的全假体。最后对他进行驾驶训练,通过了驾车测验,获得了驾驶执照,并已存活12年之久(见世界康复基金会主席美国的H.A.腊斯克所著《康复医学》第四版;陈述主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康复医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应用医学的组成部分。不过还有些问题,如聋哑盲人的职业训练等是否应归入康复医学,尚未解决。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不少康复中心,并请医师、理疗师、作业疗法师、社会工作者、语听治疗师、护士、职业顾问、心理学者和假体专业人员组成的“康复综合小组”,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熟悉的专业技术,以满足病情日益加重的病人的需要。有人为了强调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提出康复医学应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之后,并列为应用医学的第三位。从预防——治疗——康复的连贯性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发达国家中医师过剩,可以抽出大量医师成为专门的康复医生;但是,如果照搬他们的经验,在缺医少药的国家也建立有大批医师参加的“康复中心”,并使之专业化,恐难实现。但是“普及康复医学的知识,应是每位医师的职责,而不应只是从事康复医学专家们的职责”,这种观点可能更为现实。

应用医学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在特殊情况下(如高山、太空、海底等)保护人体健康的“特种医学”,以及专门为刑事案件服务的“法医学”在内。“康复医学”本身也可以视为一种特种医学。

所有的应用医学都必须以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作为依据(当然不排除一些未被基础医学阐明,但行之有效的经验)。在现代医学中专门研究这方面问题的学科群统称为“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在性质上属于基础科学,它在很大程度上与生物学,特别是动物学、微生物学有很密切的联系。因为人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于动物界,人的存活与疾病同动物,特别是同哺乳纲与真兽亚纲的动物有许多类似之处。事实上,基础医学经常利用动物作模型来研究生命和疾病的物质基础,借以阐明人体的许多现象。甚至用动物试验来检验各种治疗措施,作为对人体实施前的准备,从而减少为了验证某些新疗法而让病人付出的不应有的代价。按理说,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但实际上基础医学的出现比应用医学(除特种医学外)晚得多。自从人出现之时就有伤病伴随,人类不得不在对生命和疾病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试探各种解除病痛的方法,医学最初就是在这种盲目的摸索中偶然取得的经验的总结。依靠这种盲目的摸索与偶然的发现,医学的进步当然是十分缓慢的,许多谬误的见解和不正确的治疗方法流传几千年得不到纠正,成功经验的积累也很缓慢。那时的医学主要是临床医学,直到十七世纪以后,随着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才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实验研究方法。之后,直到十九世纪后期,基础医学的主要学科才逐步成熟,并成为现代医学中相对独立的学科群。所以基础医学有时也称为“实验医学”。科学实验的方法一旦被引进医学研究中,医学就开始加速其发展的步伐。与十八世纪相比较,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医学发展速度真可谓是一天等于二十年。如果说十七世纪以前医学的进步速度是以世纪为单位计算,到了二+世纪中叶就需要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而目前则要求医

生每年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惊人速度。这一突飞猛进的局面的出现,与基础医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看出来。一般地说,这一奖金总是奖给对医学进步做出最大贡献的研究工作者。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四十年中,除了三次之外,获奖者都是在基础医学方面取得研究成果的人,这就强烈地提示出基础医学对整个医学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基础医学已经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主要动力。基础医学的内容过去曾是单一的生物科学,但是人不仅有生物属性,还有社会属性。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主要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城市中),不再直接暴露在大自然中,因此人的健康与疾病愈来愈多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大自然的影响也要通过社会环境才能作用于人,例如严寒可以把人冻死,但只有当人在室外衣着不足以御寒时,才会发生冻死人的情况。又如,结核病的为虐,常常是在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时才造成严重的后果。卡介苗推广后,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这些凶险的疾病就少见了。疾病谱与临床相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车祸、酗酒、自杀、营养过剩、工业污染等等危害人们健康的因素带来了许多不能用单纯的生物科学解释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弄清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单纯依靠生物科学已经难以继续维持下去了。因此,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人文科学也开始成为应用医学所需要的基础学科。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增加人文科学的比重。

现代医学,不论是基础理论部分,还是各个应用部分,都离不开相应的工程技术。例如,没有显微镜的发明与制造,就谈不到在细胞水平上对生命与疾病进行研究,也就无从建立组织胚胎学与细胞病理学这样重要的学科。化学工业的发展为医学提供了大量不可缺少的试剂与药物,特别是生物制品的出现,全面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如酶制剂对于基础医学,抗生素对于临床医学,各种疫菌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等等。伦琴(W. K. Rontgen,1845-1923)1895年发现了X射线后,才使放射诊断学有可能问世。居里夫人(M.S. Curle,1864一1934)同她的丈夫一起发现了镭、铍等能发生蜕变的元素。同时,她又是世界上第一位放射性元素的受害者。然而,更重要的是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创议用核蜕变产生的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人。现在的核医学实际上就是在居里夫人发现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应该说,各种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向医学源源不断提供新的研究手段的坚强后盾。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这方面的情况有了不容忽视的变化。在此以前,工程技术人员对医学做出的贡献是他们发展自己学科中的副产品,他们研究的直接目的并不是推动医学的发展。现在,除了制药工业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已为人们熟知以外,还出现了一大批以满足医学的需要为目的的工程技术人员,如许多人工器官的研制,放射性同位素在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核医学),光导纤维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许多生理功能的测定与生化分析仪器的出现等。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为医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大量崭新的手段。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对医学的贡献有时并不亚于医学家的研究成果、仪器设备有时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医学机构的水平。但过去在评论医学的成就时,工程技术人员的贡献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估价。1979年医学诺贝尔奖破天荒地授予

了既不是医学家,也不是生物学家的两个人,一位是美国的物理学家科马克(A.M.Cormack),另一位是英国的电气工程师亨斯菲尔德(G.N.Hounsfield)。他们发明了用电子计算机把X线穿透人体而造成的重叠在一起的影象展开技术,无创伤地取得了人体横断面的图象。虽然这次授奖决定的发布时间破例地比往年延长了一小时,但毕竟工程技术对医学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一次得到了诺贝尔奖金委员会这种权威机构的公开承认。我们可以预料,这种推动作用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愈来愈明显。只有把医药工程技术看成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才能对现代医学的运动和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国设有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如果这个机构应用得当,应当在我国医学的发展中,成为推动其前进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满足卫生事业对它提出的订货要求。

以上的概述还没有包括现代医学的全部内容,随着医学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不能纳入上述学科门类的学科,它们构成了医学所特有的软科学。最早出现的应推“医学史”,这是第一个从总体水平对医学进行考察研究的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医学发生发展的宏观规律。后来又出现了“医学伦理学”,专门研究医学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医学论”则是把医学做为一种特殊的科学技术现象而对其发展特点、方法论、结构体系、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关系等等进行考察和研究的科学。但由于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此具有与一般科学技术不同的特点。把医生的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称为“医学社会学”。西方许多国家的医学院校中设有医学社会学教研组室,医院中也有社会学者参加工作。我国也曾召开过医学社会学的学术会议。这种从不同角度对医学进行研究的学科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如专门研究卫生工作的经济效益的“卫生经济学”。而“医学法学”则研究医学活动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还有“医院管理学”,它研究如何把各类医务人员与有关的非医务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以医疗为主,并能开展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行之有效的集体。有人建议把这类学科统称为“医学学”,即以医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但也有人认为,“医学学”只应是把医学作为科学技术体系而进行研究的“医学概论”(或称“医学总论”,目前称为“医学论”),而不包括其他学科。尽管在这部分学科的名称上存在争议,但是对医学发展中的许多全局性的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这一点却是一致的。这些学科都以医学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医学的特点,可以预料,这种研究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揭示出医学的本质与规律,使医学得以顺利健康地发展。虽然它们并不直接研究疾病的防治问题,属于软科学的范畴,但是这些软科学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医学决策的科学性,也可以提高医学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对医学的进步当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新体系的提出

从上面对现代医学内容与结构的考察可以看出,把现代医学看成主要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部分组成的传统的观点已经不适合现代医学的现状了。这种观点在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就有所反映,该书在“医学”这一辞条下有这样的说明:“按照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部分,各包括专门的学科。此外,还有军事医学、法医学、航空医学、宇宙医学和航海医学等特种学科”。不言

而喻,这种对医学结构体系的看法难以概括现代医学的全部学科,也不能反映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层次。1980年,我国学者阮芳赋提出了一个新的三分法:基础医学、应用医学(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等一切应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人的有关健康实际问题的学科)与医学学(或称理论医学,包括一切以医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阮芳赋论证了医学学存在的必要性和内容。他的建议引起了医学教育界的兴趣,1981到1982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新疆石河子医学院等先后开设了医学学中的“医学概论”,河北医学院率先编出了《医学总论》一书(1984年)。《医学与哲学》杂志1982年第六期发表了杜治政的《要重视医学的总体研究》一文,同年第十二期刊登了艾钢阳的《从总体水平研究医学的学科——医学总论》一文,并开辟了关于医学概论课程的读者来信专栏。该杂志1983年第九期又发表了阮芳赋的文章《医学概论的内容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从总体水平研究医学的情况。他关于现代医学结构体系的新的三分法,比过去的三分法前进了一大步。不过在这个三分法的框架中,没有给为医学服务的广大的工程技术队伍留下位置,因此还不够完善。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医学结构体系的四分法,或可弥补其不足(附表)。

在上表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都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层次,每一层次都需以它上面(前面)的层次为基础。当然,下面的层次对上面也有反作用。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一方面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 1.描述 2.序量化 3.间接定量 4.直接定量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表情: 人的外显行为主要指面部可动部位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和手势,以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等,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3.自我调节系统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矩形定义及性质(教案)

矩形定义及性质 剑川县沙溪中学王仲磊 2号 课型:新授课课时:1节 教学目标 1、知道矩形的定义、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 2、能说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及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 3、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4、能运用以上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5、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矩形的定义、性质及推论。 难点:能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夹在两条平行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一幅动画。(屏显) 一个角是直角 (1)(2)当平行四边形变化到位置(2 )时得到什么图形? (生回答,教师作点拨。) 三、讲解新课 1、请举几个生活中关于矩形的例子。(对学生的回答作灵活处理)

2、观察动画中平行四边形是如何演变成矩形的,也就是说当平行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的时候便成了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外,还可能具有哪些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呢? (引导学生根据研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经验,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索矩形的特性,这种探索的基础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根据学生的回答: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如何说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B=90o 。求证:∠A=∠B=∠C=∠D=90o 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 ∥DC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C=∠B=90o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互补) 同理:∠D=90o 、∠A=90o 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知识拓展:让学生说出不同于老师的证法。(分组讨论) 5、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关上你们的教材,观察教材的封面,用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对角线。并回答屏幕上的问题。 教材的封面是什么图形? 派一名代表说出你们测量的数据?你能发现两条对角线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学生容易回答“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何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一命题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给出的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这个命题。 已知:如图,ABCD 是矩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证:AC=BD 证明:在矩形ABCD 中 ∠ABC=∠DCB=90o ,AB=DC ,BC=CB ∴?ABC ≌?DCB ∴AC=DB 性质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直角三 角形,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又相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什么重要性质。请同学们讨论,并大胆的猜想。(对学生的回答稍作点拨) 如图,已知ABCD 是矩形,对角线AC 、BD 相交 于点O 。求证:OB=21 AC 证明:在矩形ABCD 中, AC=BD (矩形对角线相等) 又∵OA=OC=21 AC

有理数基本概念

有理数的概念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1、正数与负数: 正数:像1,1.1,517,2009 等大于0 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像-1,-1.1,-517,-2009 等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即正数>0>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在实际生活中,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向东走100 米记作-100 米,则向西走五十米记作+50 米。 盈利100 元记作+100 元,则亏损100 元记作什么? 水位升高1.2 米,下降0.7 米,如何用有理数表示? 2、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1)任意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 (2)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π ; (3)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

注意: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是唯一的中性数 (4)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但不是最小的有理数。 3、数集:把一些具备同一特征的数放在一起,就组成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例如: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有理数集;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整数集。 4、有理数“0”的作用: 随堂练习 1、气温下降2度记?2°C,那么上升3度表示为°C . 2、用+20米表示前进20米,那么?15米表示. 3、如果向北走10 m记作+10 m,那么?6 m表示(). A 、向东走6 m B、向西走6 m C、向南走6 m D、向北走6 m 4、有理数包括(). A 、整数、分数和零 B 、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C 、正数和负数D、正数和分数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表示没有 B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从学科范畴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与心理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性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 学习的结构和分类 结构:1引起注意和告知教学目标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5、引出学生的反映,提供反馈与纠正 6、提供技能应用的情绪,促进迁移 分类:1、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是的感知、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熟练学习 3、智能的学习: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以思维为主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习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 苛勒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所谓格式塔是指任何一种吧情景看作被分离的整体 知觉:由感觉组成认知:由多个知觉组成意识:有多个意识流组成 顿悟: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顿悟学习的归因:格式塔的学习观(顿悟说)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他们强调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在布置实验情境时,强调整个问题情境能让动物直接感知到需要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假定脑本身有一种组织的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 学习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能够给予学习的关系。 特点:活动性:可以促进机体进入活动状态 选择性:可以促进有机体选择性的指向某一目标 作用:1、激发行为2、行为定向3、维持行为 动机与学习的区别和作用 区别:动机是激发、定向和维持,它调节学习行为;而学习关系到信息和行为的获得与矫正作用: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较强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要通过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各种中介因素而实现。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强度愈低,效率就愈差。 各种记忆及规律 按其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 以信息寻出的时间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一般有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为图像记忆,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做声像记忆。特点:形象性容量大保留时间短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依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 长时记忆:外界刺激作用与人的大脑后所形成的印象,记忆时限以提取时间为界限的记忆。特点: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全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180 生物学 180.11 生物数学(包括生物统计学等) 180.14 生物物理学 180.17 生物化学 180.1710 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180.1715 核酸生物化学 180.1720 多糖生物化学 180.1725 脂类生物化学 180.1730 酶学 180.1735 膜生物化学 180.1740 激素生物化学 180.1745 生殖生物化学 180.1750 免疫生物化学 180.1755 毒理生物化学 180.1760 比较生物化学 180.1765 应用生物化学 180.1799 生物化学其他学科 180.21 细胞生物学 180.2110 细胞生物物理学 180.2120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180.2130 细胞生理学 180.2140 细胞进化学 180.2150 细胞免疫学 180.2160 细胞病理学 180.2199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180.24 生理学 180.2411 形态生理学 180.2414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180.2417 心血管生理学 180.2421 呼吸生理学 180.2424 消化生理学 180.2427 血液生理学 180.2431 泌尿生理学 180.2434 内分泌生理学 180.2437 感官生理学 180.2441 生殖生理学 180.2444 骨骼生理学 180.2447 肌肉生理学 180.2451 皮肤生理学 180.2454 循环生理学 180.2457 比较生理学 180.2461 年龄生理学 180.2464 特殊环境生理学

180.2499 生理学其他学科 180.27 发育生物学 180.31 遗传学 180.3110 数量遗传学 180.3115 生化遗传学 180.3120 细胞遗传学 180.3125 体细胞遗传学 180.3130 发育遗传学(亦称发生遗传学) 180.3135 分子遗传学 180.3140 辐射遗传学 180.3145 进化遗传学 180.3150 生态遗传学 180.3155 免疫遗传学 180.3160 毒理遗传学 180.3165 行为遗传学 180.3170 群体遗传学 180.3199 遗传学其他学科 180.34 放射生物学 180.3410 放射生物物理学 180.3420 细胞放射生物学 180.3430 放射生理学 180.3440 分子放射生物学 180.3450 放射免疫学 180.3460 放射毒理学 180.3499 放射生物学其他学科 180.37 分子生物学 180.41 生物进化论 180.44 生态学 180.4410 数学生态学 180.4415 化学生态学 180.4420 生理生态学 180.4425 生态毒理学 180.4430 区域生态学 180.4435 种群生态学 180.4440 群落生态学 180.4445 生态系统生态学 180.4450 生态工程学 180.4499 生态学其他学科 180.47 神经生物学 180.4710 神经生物物理学 180.4715 神经生物化学 180.4720 神经形态学 180.4725 细胞神经生物学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学生姓名杨其明年级初一授课时间2012-9-8 教师姓名许晶课时 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探索,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了解分类讨论思想; 2.借助数轴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学会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3.理解互为相反数的意义、绝对值的意义,会进行与之有关的计算; 重点: 1、负数的概念,并会应用负数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有理数概念的理解,有理数的分类和识别,。 3、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识别 说明:本次课主要是正对课本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进行复习巩固。 第一部分:正负数、有理数定义,有理数分类 【知识回顾】 (1)正数:像3,2,+0.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 (2)负数:像-3,-2,-15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 (3)0既不是也不是,0是正数与负数的。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如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4)在同一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 (5)对于正数与负数,不能简单理解为带“+”就是正数,带“-”的就是负数,如-a,当a=0时,-a=,当a表示负数时-a是,只有当a是正数时-a才是。 2、有理数的定义 、、统称为整数。如:-2,101,0,-10.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 如:1.2,0.3, 2 5 -, 22 7 ,-3.1。如:-1,0.003,0, 6 7 -, 1 3 ,-7.9,32。整数和 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也可以分为正数、零、负数,正数又分为、。 3、有理数分类

医学心理学 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述 一、定义 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三、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四、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 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 第二节医学模式的转变 一、定义 医学模式(medicine model):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二、医学心理学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 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 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 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2、调查法:晤谈法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5、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6、相关研究法:考察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直接推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是医学心理学相关工作普遍开展的国际大环境。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 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5 研究医患关系 ? 6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Engel EL)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 ?1977年《科学》发表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有疾病都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成分. 每个个体都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构成. 4、健康与疾病的理论新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系统整体观 ②心身统一观 ③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④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神灵主义时期(10000BC-1100BC) 神灵主宰万物的一切 2、自然哲学时期(1100BC-1879AD) 心身统一治病先治人天人合一 3、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AD之后) 1879年冯特(Wundt W)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作为标志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 (1)1852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2) 1896年冯特的学生魏特曼(Witmer L)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 情绪与情感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掌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①原始的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②发展在先 ③短暂、冲动、不稳定 ④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 ①高级的心理活动、与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 ②体验在后 ③稳定、深刻、持久 ④内在体验、含蓄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用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人们解释和定义表情是类似的. 4、情绪状态的分类(强度时间) ①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受到意想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18.2.1 矩形(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 ?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 ?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矩形的性质. 2. 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 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1. 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 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 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有理数的概念教案 例题 习题

有理数的概念一、目标认知学习目标: 了解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掌握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求法和性质,学习使用数轴,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会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掌握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求法和性质,进一步学习使用数轴,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重点: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分类,相反数的概念及求法,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及应用;有理数比较大小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尤其是用字母表示的时候的意义。运用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掌握。 二、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负数的引入要点诠释: 正数和负数是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比如一些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零上6℃和零下6℃等等,它们不但意义相反,而且表示一定的数量,怎样表示它们呢?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的量规定为负的,这样就产生了正数和负数。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要点诠释: (1)像3、1.5、、584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小学学过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正数比0大。 (2)像-3、-1.5、、-584等在正数前面加“-”(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0小。 (3)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注意:(1)为了强调,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加上“+”(读作正)号, 例如:3、 1.5、也可以写作+3、+ 1.5、+。(2)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若a表示的是正数,则-a是负数;若a表示的是0,则-a仍是0; 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此时-a是正数)。知识点三: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要点诠释: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注:(1)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数,这时的分数包括整数。 但是本节中的分数不包括分母是1的分数。

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分类 知识要点 1、一个整数a 和一个非零整数b 的比是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例如:1 2 ,-5 3 ,15 5 ,实际上所有的整数都 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2、有理数分类,有理数可以按形式以及正负分类: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数轴上的点不都代表有理数 4.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判断互为相反数的两种方法:①从式子上看,若0a b +=,则a b 与互为相反数;②从直观上看a a -与是互为相反数。 一、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表示的数轴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0>a B .a >b >c >0 C .b >0>a >c D .a >c >b >0 3.如图,A 、B 、C 、D 、E 为某未标出原点的数轴上的五个点,且A B =B C =C D =D E ,则点D 所表示的数是( ) A .10 B .9 C .6 D .0 4.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②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③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④若有理数a ,b 互为相反数,则它们一定异号.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若a <-1,则a ,-a ,1a ,-1 a 的大小关系是( ) A . B . C . D . 6. 点A 在数轴上表示+2,将点A 沿数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 ,则点B 所示的有理数是( ) A .3 B .-1 C .5 D .-1或3 7. 若m +n =0,n +p =0,且m -q =0,则( ) A .p 与q 相等 B .m 与p 互为相反数 C .m 与n 相等 D .n 与q 相等 8. 已知两个有理数a ,b ,如果a b <0,且a +b <0,那么( ). A .a >0,b >0 B .a <0,b >0 C .a ,b 异号 D .a ,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9. 一个动点M 从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向右运动2s ,到达点A 后立即返回,运动7s 到达点B ,若动点M 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则此时点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是( ) A .-6 B .-14 C .-6或-14 D .0 10. 若0<m <1,m 、m 2 、1 m 的大小关系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2,-,0,23%,,2014,,,π,-1 (1)正有理数集合{________ …} (2)负有理数集合{________ …} (3)负分数集合{________ …} (4)非负整数集合{________ …} 2. -(-3)=________;-[-(-3)]=________;-{-[-(-3)]}=________. 由上述结果可总结出:________ . 利用上述探究结果,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化简结果: (1)-[-(a -b )]=________;(2)-{+[-(2x -1)]}=___ _____; (3)+{-[-(-x -y )]}=________. ???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0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性质》导学案 设计人: 阚家中学 岳素娟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感受定理的由来。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考方法,及表达书写能力.发展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矩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定理。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矩形的有关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导学:(预习课本P13-15回答下列问题) 1.矩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矩形(通常也叫_________). 2. 归纳矩形的性质: ⑴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⑵矩形性质定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矩形性质定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______的一半. 课中实施学案 一、自主学习:(脑筋越用越灵活!) 探究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口述证明过程 ) 探究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 求证: 证明: 探究3: 问题一 如图 ,矩形ABCD ,对角线相交于O ,观 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分成的三角形, 由性质2,你会发现有以下相等关系: AO=___=___=____= 21___=2 1 ___. C

问题二 将目光锁定在Rt △ABC 中,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 二、性质运用:(动手动脑,勤于思考) 1、合作交流:生自学课本第15页例1,探讨另一种解法。 (提示:用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来解) 解: 2、变式训练: 变式1:本题若将“∠BOC=120°”改为“∠BOC ∶∠BOA =2∶1”,你能求出BD 的长吗? 变式2:本题若将“∠BOC=120°”改为“AC=2AB ”,你能获得有关这个矩形的哪些结论? 三、知识巩固:(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 A 、2对 B 、4对 C 、6对 D 、8对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 ,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_________cm , cm , cm , cm .

有理数的概念知识点整理

。圆周率不是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3、数轴【重点】 (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③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4)、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4、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如:5和-5,-2和2,它们数字相同符号相反,所以互为相反数。 求任何一个数或式子的相反数,只需要在这个数或式子前面加上“负号”,然后适当化简即可。 如:a+b的相反数是-(a+b)=-a-b (2)、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他们分别在原点的两侧,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3)、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

医学心理学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 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8.A 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 5.实验法 6.相关研究法 感觉(sensation)的定义: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则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的关系。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也呈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最小刺激的强度,越小,感觉越强。绝对感受性:人们在最小强度刺激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对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值: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叫感觉后像。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就是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有理数的概念--教案+例题+习题

有理数的概念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了解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掌握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求法和性质,学习使用数轴,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会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掌握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求法和性质,进一步学习使用数轴,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重点: 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分类,相反数的概念及求法,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及应用;有理数比较大小 难点: 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尤其是用字母表示的时候的意义。运用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掌握。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负数的引入 要点诠释: 正数和负数是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比如一些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零上6℃和零下6℃等等,它们不但意义相反,而且表示一定的数量,怎样表示它们呢?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的量规定为负的,这样就产生了正数和负数。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要点诠释: (1)像3、1.5、、584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小学学过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正数比0大。 (2)像-3、-1.5、、-584等在正数前面加“-”(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0小。 (3)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注意: (1)为了强调,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加上“+”(读作正)号, 例如:3、1.5、也可以写作+3、+1.5、+。 (2)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若a表示的是正数,则-a是负数;若a表示的是0,则-a仍是0; 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此时-a是正数)。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医学模式: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认知过程: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 错觉:对客观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感觉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只有在感官层面,如不注意,转瞬即逝,直接以信息材料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形象性,信息存储时间极短,仅0.25~2秒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及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有时间长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 再认: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再现(回忆):人们过去经验过和事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 注意: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创造性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在头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解决一个问题时,沿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去积极思考,找出符合条件的各种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的一种思维 想象: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身心变化 心境: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变时,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人格: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倾向性:是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格心理结构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在后天社会认知过程中形成,包括需要、动机、兴奋、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人格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需要: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矩形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问题3:矩形有哪些性质? 问题4:矩形的判定有哪些?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B.矩形的对角相等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2.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邻角互补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相等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3.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分别延长BA,CA到D,E点,使DA=AB,EA=CA,则四边形BCDE是( ) A.任意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8,∠COD=60°,则AB的长为( ) A. B.2 C. D.4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5.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若BC=BE=2CD,则∠ECD的度数为( ) A.30° B.20° C.15° D.25°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6.如图,矩形ABCD中,E在AD上,且EF⊥EC,EF=EC,AF=2,矩形的周长为16,则AE的长是( ) A.3 B.4 C.5 D.7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7.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EB,EC,DB.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四边形DBCE成为矩形的是( ) A.AB=BE B.BE⊥DC C.∠ADB=90° D.CE⊥DE 答案:B 解题思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