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题库(有答案) 2

马克思主义题库(有答案) 2

马克思主义题库(有答案) 2
马克思主义题库(有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

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

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

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

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

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共产主义社会

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

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

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明

D.伟大发现

1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1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恭喜你,答对了

12、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

A.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B.最伟大最崇高的实践

C.最崇高的社会实践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理论联系工作

C.理论联系学习

D.理论联系思想

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A.它的革命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它的科学性

D.它的能动性

16、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

C.辩证法理论 D.唯物史观

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8、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19、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这说明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B.社会主义“终结论”是错误的

C.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D.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3、马克思主义

A.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B.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C.对于已经发展了160多年后的今天已难以适应了

D.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4、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

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C.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D.已难以适应发展了世界形势

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包括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古典经济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7、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并发现了

A.历史唯物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当选为“千年思想家”第一人,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

A.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B.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C.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东西

D.它发明了人类思想和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

9、下列对马克思主义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

B.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

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绝对真理

D.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革命性

10、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写的党纲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和党纲的名称是

A.正义者同盟 B.共产主义同盟

C.《共产主义原理》

D.《共产党宣言》

1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

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与时俱进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13、学习马克思主义,说到底,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是管总的,它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行为轨迹。因此

A.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B.不断提高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C.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D.失败可以成为成功之母

14、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B.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解放全人类的理论

15、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

A.辩证唯物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D.政治经济学

16、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A.革命性B.实践性

C.科学性D.完备性

1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A.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获得政权

C.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A.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B.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19、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巴黎公社

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科学”×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6、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7、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8、马克思主义应是与时俱进的,对于已经发展了160多年后的今天已难以适应了。×

9、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办事就能保证时时成功,事事成功,不犯任何错误。×

10、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客观性

B.辩证性

C.实践性

D.系统性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实物B.具有体积和重量

C.客观实在性 D.它的物质性

6、《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宿命论观点

8、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9、“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0、中共十七大报告既充分肯定了十六大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为前者是主流,后者是支流。这是用

A.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11、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12、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13、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1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C

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7、唐代诗人杜牧诗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B.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C.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8、“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段话表明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1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0、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和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B.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

2、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可能导致

A.庸俗进化论 B.庸俗唯物主义

C.激变论D.政治上的改良主义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

A.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B.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C.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

D.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哲学观点的依据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

A.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B.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

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6、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A.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B.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物质范畴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D.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相加

7、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A.总体和局部的统一B.包含和被包含的统一

C.无限和有限的统一D.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8、选出下列物质运动的正确的担当者

A.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担当者B.分子是热运动的担当者

C.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担当者D.人脑是思维运动的担当者

9、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人们可以在网络社会中生存

10、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要认识到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是由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面貌,需要几代人长期艰苦努力,决不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A.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寓于特殊性之中B.没有一定的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12、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九层之台,起于垒土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最后根源

14、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

A.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B.要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C.要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D.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5、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哪两类现象

A.物质现象

B.自然现象

C.生活现象

D.精神现象

1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17、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绝对主义的观点

18、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

A.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B.全盘否定

C.批判地继承

D.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19、某山村小镇自20 世纪70 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

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家的事,与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2、发展就是运动,运动就是发展。×

3、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

4、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5、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6、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不存在静止的状态。×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有机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8、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哲学。×

9、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10、同一事物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联系的。×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2、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 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3、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4、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5、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D.经验主义的错误

6、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10、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B.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C.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D.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3、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

C.表象D.分析

14、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16、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7 .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0、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应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D.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C.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B.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4、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

A.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C.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D.改造自己的思想

5、“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6、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0、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1、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A.生而知之(孔子)

B.不虑而知(孟子)

C.不行而知(老子)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2、“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ABD

13、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14、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15、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A. 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 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 实践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 在实践面前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16、“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主张真理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17、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19、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20、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B.真理和价值有不一致的一面

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

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

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2、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所以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时候还应该遵循规律的客观性。√

4、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5、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6、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7、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8、真理与谬误之间,如同冰炭之不可同炉。×

9、人对世界的认识就像镜子映照他物。×

10、真理有时是相对的,有时是绝对的;有的真理是相对的,有的真理是绝对的。×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的历史观

A.辩证唯物主义B.宿命论

C.唯意志论D.循环论

4、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8、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 .思想范畴

B .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9、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 .占人口大多数

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2、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完全必然的B.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

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D.偶然的机遇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14、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精神文明的发展

15、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说明

A.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

B.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C.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6、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指

A.人的社会地位和威信

B.人的社会职务和权力

C.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

D.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17、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是人们的行为

A.是否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B.是否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

C.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D.是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18、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9、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因为

A.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速度D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2、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下列各项

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农业社会B.渔猎社会

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

3、在我国现阶段要正确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须

A.大力发展生产力B.扩大公有制范围,提高公有化程度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科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其中有

A.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B.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功能

C.对社会进行科学管理的功能D.在一定程度上变革社会关系的功能

5、下列各项影响个人价值实现的有

A.个人的主观条件B.个人的社会实践

C.个人所碰到的机遇D.社会的需要

6、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7、人生价值表现在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社会对个人贡献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D.个人向社会索取等量的贡献

8、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9、18 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10、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11、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1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3、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D.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1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5、“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6、“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18、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阶级分析方法

19、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这说明了

A.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求真知的可能

B.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C.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D.创新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2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时势造英雄。√

2、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3、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4、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杠。√

5、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8、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0、社会意识一定依赖于社会存在。×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商品是

A.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B.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重性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交换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D.费用和效用

3、劳动二重性是指

A.死劳动和活劳动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C.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D.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物质资料

B. 私有制

C.生产剩余价值

D.劳动力买卖

6、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的是

A.资本集中

B.生产集中

C.企业集中

D.经济集中

7、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A. 私有制

B. 社会分工

C. 分工和交换

D. 其他

8、剩余价值来源于

A. 工人的剩余劳动

B. 资本的生产力

C. 大自然的恩赐

D. 资本家或工人的节俭

9、可变资本是

A. 劳动力

B. 工资

C. 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的货币

D. 可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10、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对全部资本之比B.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全部劳动D.三种说法都对

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 剥削率不变

B. 延长工作日长度

C.劳动生产率不变

D. 工资率可变

12、生产价格是价值的

A. 基础

B. 内容

C. 转化形式

D. 初级形式

13、剩余价值是由()创造的

A.全部资本

B. 部分资本

C.可变资本

D.不变资本

14、在工作日的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A.相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劳动剩余价值

1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A.平等互利的关系

B.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D 互利互惠的关系

16、资本流通的目的是

A.获取使用价值

B.发展社会经济

C.获取消费资料

D.实现价值增值

17、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18、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

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A.人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0、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3、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主要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4、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5、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7、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8、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

A.商品价值的变化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1、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12、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

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1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1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1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D.创造出剩余价值

1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18、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19、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

A.促进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B.使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

C.使生产力的诸因素更有效结合D.提高劳动生产率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金融寡头

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资本积累最终否定了资本主义本身。√

马克思主义概论考试题库(带答案)

第 1 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答案: A 第 2 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答案: A 第 3 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是()。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 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互相斗争的科学 答案: B 第 4 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世纪20年代 19世纪30年代 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50年代 答案: C 第 5 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资本论》的发表 《反杜林论》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答案: D 第 6 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政治经济学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斗争学说 答案: C 第 7 题(单选): 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辛亥革命 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成立 答案: B 第 8 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大同思想 三民主义

2018年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新题库

一、判断题(要求:只判断正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错误) 2. 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正确) 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正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错误) 5. 世界统一于物质。(正确) 6.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概念——判断——推理(错误) 二、简答题 1.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答:(1)物质决定意识,意思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2. 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真理是绝对的,是针对它的客观性而言.真理有客观的特性,它的追求完全符合事实,这就是真理绝对的一面。 (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难以确保自己的认识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由此会产生真理的相对性。 (3)对有限数量的人在有限的时空里,认识的真理是有一定相对性的,但是放到无限的时空有无限智慧的凝结,又可以使人类不断接近绝对的真理。 (4)认识到真理有绝对性,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因为我们需要真理,正是源自它的客观性造成的绝对性. 认识到真理的相对性,说明我们还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我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认识来加强它,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新时代的呼唤。 3. 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答:(1)科学技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中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社会有如此大的变革。 (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C A.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B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远大而崇高的革命理想 D.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B.可知论和唯物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 )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 ( ) C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共产主义社会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B A.辩证分析方法 B. 剩余价值学说 C.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D.社会主义学说 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及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题库及答案 一、基本知识填空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年代 2、20世纪初,()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概括。 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初,完成于()初期。 4、()年10月俄国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 6、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欧文)、(沙尔·傅立叶)、(昂利·圣西门) 7、(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8、(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并建立了巴黎公社。 9、马克思在(《歌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1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12、经济全球化趋势萌芽于()阶段,()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了。 1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初,完成于()初期。 14、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与()。 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与()。 二、解释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 2、唯心主义先验论 3、社会意识形态 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辩证否定观

6、哲学 7、真理 8、社会意识 9、英雄史观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区别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2、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 3、必然性与偶然性 4、内容与形式 5、唯物论与唯心论 6、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四、简答基本问题 1.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有那些? 6、简述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7、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8、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1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13、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A )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D.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 2、商品是:( D ) A.一切物品 B.一切有用的物品 C.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3、商品的二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交换价值 D.价值和价格 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 )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5、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D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6、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 D )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7、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是生产商品的:( C ) A.劳动 B.时间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8、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生产商品的:( D ) A.劳动 B.时间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9、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 D ) A.脑力劳动 B.各种形式不同的劳动 C.体力劳动 D.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10、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

11、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1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D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C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B )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6、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然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17、商品价值量取决于:( D ) A.货币量 B.使用价值的量 C.商品的有用程度 D.生产商品的劳动量 18、商品价值量是由:( D )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9、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 D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答案 单选:1—5 DACAB 6—10 ACDBB 11—15DDDCD 16—20ABDBD 21—25ADABC 26—30BDADA 多选:31、AC 32、ABCD 33、CD 34 CD、35、AB 36、ABCD 37、ABCD 38、BCD 39、ABCD 40、ABCD 41题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3.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1)对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矛 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 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 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 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可结合个人实际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实际,说明内因外因的关系。 44、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 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基础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从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要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这是一种( A )1-37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 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 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 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 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 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 A.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D.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 ) A.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c) A. 抛弃 B. 纯粹的否定 C. 既克服又保留 D.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b )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B.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C.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 ) A.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bc ) A.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7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A) A.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第1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等价交换 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 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 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 您的答案:D 2.第2题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您的答案:A 3.第3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朴素唯物主义 D.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 您的答案:A 4.第4题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您的答案:D 5.第5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您的答案:A 6.第6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您的答案:C 7.第7题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您的答案:C 8.第8题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您的答案:C 9.第9题 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您的答案:C 10.第10题 垄断利润的实质是( )。 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您的答案:B 11.第11题 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帮助他国发展的手段 B.金融资本掠夺和奴役他国的手段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助互利的形式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补充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试题及答案

绪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B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D ) A. 剩余价值论 B. 历史观 C. 辩证法 D. 劳动价值论 9.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 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D ) A.马克思 B. 恩格斯 C. 马克思、恩格斯 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 A.第一个星期 B.第二个星期 C.第三个星期D.第四个星期 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第一位哲学家 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哲学是( A )世界观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5、世界观就是( B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D )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 B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 D.无限和有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问答题

三辨析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这种说法不对,这种说法表面上强调继承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实际上是封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不对。马克思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但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之后又在中国实现。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 1、材料1、 2、3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崇敬 马克思? 共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恰恰相反,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结束恰恰因为他们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原则,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持续加剧,日益证明了马克思关于国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西方国家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能做到相对的重视。 2.我们应当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马克思主义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详细答案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 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 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 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列宁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 3)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 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 1)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 域。 3)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6.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其一,二者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 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其二,二者相互包含。所谓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3)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题库及答案 一、基本知识填空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年代 2、20世纪初,()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概括。 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初,完成于()初期。 4、()年10月俄国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 6、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欧文)、(沙尔·傅立叶)、(昂利·圣西门) 7、(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8、(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并建立了巴黎公社。 9、马克思在(《歌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1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12、经济全球化趋势萌芽于()阶段,()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了。 1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初,完成于()初期。 14、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与()。 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与()。 二、解释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 2、唯心主义先验论 3、社会意识形态 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辩证否定观 6、哲学

7、真理 8、社会意识 9、英雄史观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区别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2、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 3、必然性与偶然性 4、内容与形式 5、唯物论与唯心论 6、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四、简答基本问题 1.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有那些? 6、简述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7、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8、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1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13、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