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贸原理定义大纲

国贸原理定义大纲

国贸原理定义大纲
国贸原理定义大纲

第一章

国际贸易:独立关税区经济体之间的商品贸易。

国际贸易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促进经济资源配置通过世界范围的扩张,而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前者是微观层次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后者是宏观层次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而经济运行的目标就是追求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对外贸易值:指以货币表示的一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体一定期内的对外贸易的价值总额

对外贸易量:以不变价计算,真实的对外贸易量

国际贸易值:同种货币表示的世界所有独立关税区经济体的贸易总额,出口额或者进口额。FOB出口,CIF进口额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存程度,对外贸易值/GDP

贸易条件:出口商品/进口商品,TOT

贸易差额: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

间接贸易包括转口贸易(未加工的)

边际转换率MRT:PPF上的斜率=机会成本,多少个Y转换成1个X

边际替代率MRS:1个X能替代多少个Y

MRST边际技术替代率:1个横轴的要素能替代多少个纵轴的要素。

等收入曲线:企业为获得固定的收入水平而销售不同比例的两种产品的所有组合的一条曲线。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实际支付额之间的差额的总和

生产者剩余:实际获得额和它愿意接受的最低支付价格之差。

第二章

绝对优势:对于生产某种产品来说,一国比另一国生产效率更高的状况。

单位产出劳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耗费的劳动的数量。

比较优势:指在同时生产数种产品的时候,对于某种产品的生产来说,一国的相对生产效率比另一国更高的状况,又称相对优势。(相对成本越小,机会成本越小,相对劳动生产率越大,越具有比较优势)

相对劳动生产率:LP X A

相对成本,A国在X上的相对成本等于A国在X上的单位产出劳动投入除以B国在X上的单位产出劳动投入。

C AB X

机会成本:生产要素一旦使用于该产品的生产以后再也无法适用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导致的代价。A国在X 上的机会成本等于A国在X上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除以A国在Y上的单位产出劳动投入。C XY A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基础,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绝对优势参与国际贸易与分工,本国的社会福利便都能从中得到提高。

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假定:1两个国家,2劳动要素同质且在国内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但不能两国间流动,即说明国内各产业的工资水平一致;3完全竞争的市场,即没有经济利润,商品价格等于商品的平均成本,4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维持不变,5充分就业,6没有交易成本,7国际收支平衡。

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拥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国都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社会福利都能够得到提高。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的假定下,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其机会成本。

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两国在生产X、Y上的机会成本不相等。充分条件:贸易条件位于两国的机会成本之间。贸易后横轴商品的相对价格高于贸易前一国国内的相对价格,低于另一国国内的相对价格。

绝对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是具有绝对劣势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关键所在,相对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相对较低的工资来弥补,从而维持本国的某个产业上的比较优势。

第三章

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可以用于生产的要素总量。

要素充裕度:表示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就是特别要素的充裕程度。表示方法,两种要素的资源总量的

比值或者要素价格的比值,A国实物总量比值越大,要素价格比值越小,A国就为分子要素充裕国家(K/L)。要素密集度:指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使用的所有要素中,某种要素的相对使用量,通过一定产出中该要素的相对使用比例来表示。

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假定:1,2x2x2模型,要素替代问题2生产技术完全相同3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X 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B国也必须是;4规模报酬不变,5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递增,4和5可以推导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贸易分工也不能导致完全的专业化,6两国偏好相同,7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8要素同质,各国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将只存在唯一的相同的要素价格,9无交易成本,10充分就业,11国际收支平衡。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那些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社会福利都将得到提升。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当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将上升,非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将下降。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将导致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的同质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一致。(相对要素价格一致,绝对要素价格一致)

第四章

专用要素:指只能专用于某种特定产业生产上的生产要素

在两种产品的模型中,每种产品使用两类要素,一类是专用要素,一类是流动要素。

边际产出:多雇佣一个单位要素时带来的产品的增加量。

专用要素模型下,随着劳动使用数量的增加,总产出是增加的,劳动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劳动数量维持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出会随着资本使用数量的增加而提高。

贸易对流动要素的影响:贸易将导致流动要素收入的提高,而且同时会引起可流动要素由进口竞争产业向出口产业的资源配置变动。

贸易提高了出口产业专用要素的收入,压低了进口竞争产业专用要素的收入。,名义上和实质上都如此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具有生命周期,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同一种特定产品在生产技术上所要求的要素密度会发生改变,从而成为实质上不同的产品充裕拥有某个阶段产品生产上密集使用要素的国家拥有该阶段产品的比较优势。

导入期:研发出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

成长期:市场扩容,供给扩大的阶段,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

成熟/标准化阶段:生产规模经济效应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品。

对于传统的产品,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缺乏解析力。

代表性需求理论:一个国家的代表性需求能够培育相关产业的强竞争力,从而成为该国在这个产业上的比较优势。

代表性需求又称主流需求:指来自一个国家代表性收入阶层或者说主流收入阶层的需求。培育了潜在出口产业。

非代表性需求又称非主流需求:指来自一个国家中主流收入阶层以外阶层的需求。成了潜在进口产业。

第五章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在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一个国家的企业规模更大或者出于集聚状态的产业规模更大,将会导致该国在该产业上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成就该国在该产业上的比较优势。

内部规模经济:指由于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的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效果。对于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产业,一个国家的代表性企业规模越大,内部规模效应越明显,从而造就该国在这个产业上的比较优势。

外部规模经济:由于企业外部存在正的外部性,产业生产规模扩大导致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的效果。对于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一个国家出于集聚状态的产业规模越大,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就越大,从而造就该国在这个产业上的比较优势。马歇尔将外部规模经济归于专业化供应商、劳动池效应和技术溢出三个源泉。除以上三个主要的领域外,产业集聚还有相当多的包括其他公共设施、公共信息等领域的“共享”,正是这些共享产

生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结论: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产业,哪个国家的代表性企业生产规模越大,企业能够享受到的规模经济就越明显,成本就越低,进而具有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贸易后该国的这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成就该国在这个产业上的专业化分工地位。一个国内市场更大的国家,相关产业内的代表性企业的生产规模会更大,因此,贸易前由于规模经济而带来更低的产品平均成本和价格,从而具有比较优势。

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哪个国家的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产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效应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产品的平均成本就会越低,最终成就该国在对象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贸易后该国的这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确立该国在这个产业上的专业化分工地位。

先发优势:由于先行加入市场所获得的优势称为先发优势。

干中学效果:指随着经时累计生产量的增加,由于工作经验积累引发技术提高而导致的成本节约。

产业层面指数

第六章

罗勃津斯基定理:在产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种要素的禀赋量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却导致非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产出减少。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的技术进步非常迅速,导致劳动替代资本现象的出现。同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恶化型经济增长:指导致社会福利下降的经济增长。现实中,要出现恶化性经济增长,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对象是大国2,增长发生在出口部门3,出口国的出口主要依赖对象国的出口商品。只有增长发生在出口产业部门才有可能导致负的贸易条件效应,如果发生在进口竞争产业部门,发生的将是正的贸易条件效应。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指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国内市场的保护措施,支持国内的工业产业部门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来并生产,利用国产的工业产品替代进口的工业产品,以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发展战略。措施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外汇管制,本币的人为高估。

荷兰病产生原因:新生的能源产业强力夺取了原来的传统制造业部门所使用的资源。在原来已经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新生的能源产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只能从原来的制造业部门的减产中释放出来。由此导致了传统制造业部门的去工业化现象。

非贸易部门,会随着新生产业带来巨大财富时,产生比较明显的收入效应。

第七章

蒙代尔证明过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替代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出口比较优势产品背后出口了一国的充裕要素,进口比较劣势产品背后进口了一国的稀缺要素。

第八章

重商主义:分为传统重商主义和现代重商主义,前者是对基于金银财富理论的16-18世纪传统保护主义的称呼,后者则是对基于凯恩斯贸易成熟理论的现代保护主义的称呼。重商主义保护理论影响最广泛。

乘数:是指构成有效需求的各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由于先发优势的存在,后发国家在推动某一个特定产业的发展时将面临极强的后发劣势;通过放弃短期的静态贸易收益,可以推动幼稚产业的发展,从而获取更大的动态贸易收益。影响最深远而且理论基础最坚实。

幼稚产业的三个标准,1穆勒标准,具有潜在的较强的内部规模经济,体现为本国企业具有比国外既存企业更为陡峭的平均成本曲线。2巴斯塔布尔标准,被保护产业符合保护政策上的收益成本核算3坎普标准,具有外部规模经济,通过保护后,产业可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并由此获得现实的比较成本优势。

战略性产业保护理论:通过对重点战略性产业进行保护,利用泽这些产业机枪的带动效应,推进国家诶不相关产业的成长,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

最优关税理论:存在一个最优的关税率,在此关税率下,国家的福利达到比自由贸易状态下福利水平还要高的最优水平。

夕阳工业过渡论,公平市场竞争环境论,市场扭曲矫正论

第九章

贸易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后者包括配额和绿色贸易壁垒。

关税:指对进出海关关境的商品征收的税收。按照一般场合和特殊场合分为正常关税和进口附加税。

关税的经济效应:价格效应、贸易条件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净福利效应。

配额:指一国为了保护本国某个特定产业而做出的在特定时期内允许进口的产品数量或者金额的规定。配额无论是对进口数量还是国内市场的扭曲程度,都较关税更加严重。

绿色贸易壁垒:指以保护本国国民健康、卫生和本国环境为借口而采用的贸易保护措施。

技术贸易壁垒:指通过实施特定的技术规格和技术标准,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目的的政策措施。

社会责任壁垒:指以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借口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

第十章

出口补贴:只对出口产品的生产商或者出口商提供财政补贴或支持。又分为生产环节补贴和出口环节补贴。出口退税:只为了避免生产地与消费地的双重征税,出口国将商品出口前业已征收的税款退还给生产商或者出口商的政策。矫正“反出口”,中立性的贸易政策。

出口信贷:只对出口产品提供贷款、贷款利息补贴或者提供信贷担保的政策。

倾销:指以低于成本价或者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外国市场销售的行为。一般指商品市场的直接倾销。倾销包括掠夺性倾销、周期性倾销、季节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

第十一章

自由贸易区:签订协定的区内成员之间相互取笑商品关税的自由贸易组织。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关税并同意了对区外经济体所征收商品关税税率和相关贸易政策的自由贸易组织。

共同市场:指实现了区内成员国之间包括物品、服务等所有商品的免税自由贸易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并同意了对外贸易政策的自由贸易组织。

经济联盟:之区内所有成员之间废除了所有的贸易壁垒,实现商品、要素的自由贸易,并同意了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的自由贸易组织。

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

贸易创造:指由于两个国家之间关税减免等贸易壁垒的撤销导致原来各自生产的格局演变为深化贸易分工、扩大贸易规模的现象。

贸易转移:指一国与另一国的贸易被该国与第三国的贸易所取代的现象。贸易创造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提高,贸易转移则会降低效率和社会福利。

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

WTO的主要协议框架包括自由贸易规范协议和执行机制协议两大部分。主要的自由贸易规范协议包括《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贸易关联知识产权协定》(TRIPS)。执行机制协议则包括《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GATT与WTO的区别:1,产品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自由度更大;2,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上,GATT采取一致通过原则,WTO采用多数通过与绝对多数通过原则。

国际贸易原理概述

国际贸易原理概述 1. 国际贸易就是国家之间的贸易。 参考答案:× 2. 国际贸易指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货物贸易。 参考答案:×

1. 国际贸易的本质功能就在于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了资源配置行为由国内扩张到世界范围;从而提高了各国的经济效率。 参考答案:√ 2. 类似日本这样的国家,国际贸易是成就其世界经济他国地位的最重要的经济条件之一。 参考答案:√ 3. 商品就是用于交易的货物。 参考答案:× 4. 独立关税区经济体能够独立地决定关税制度并予以执行的经济体区域。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独立关税区。 参考答案:× 5. 国际贸易值又称国际贸易总额,等于世界上所有独立关税区经济体对外贸易值之和。 参考答案:× 6. 对外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值。不变价格指统计期内认定的基期年份当年的价格。 参考答案:√ 7. 贸易条件(TOT)指开展国际贸易的各种条件。 参考答案:× 8. 间接贸易一定包含着转口贸易。 参考答案:√ 9. 转口贸易就是间接贸易。

10. 转口贸易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商品输出到另一国时必须经过本国国境,所以一定是过境贸易。 参考答案:× 1. PPF曲线既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的多寡,也可以用来表示该国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 参考答案:√ 2. 对应于机会成本递增、递减和不变的三种生产技术,PPF曲线分别表现为凸向原点的曲线、凹向原点的曲线和直线。 参考答案:× 3. 两种产品X和Y都是属于规模报酬递减技术的产出品时,它们一定也都是机会成本递增的产品。 参考答案:√ 4. 生产可能区域内任何一点所表示生产组合意味着:在资源完全使用的情况下,生产上没有达到最高效率的生产组合。 参考答案:√ 1. 关于无差异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条线上任何两点所代表的消费组合能够带来的效用一样 B.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该点横轴表示商品的机会成本 C.越是远离原点的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D.不同的两条线有可能相交 参考答案:D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模拟试卷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 1. 总贸易体系是指以一国的 C 作为统计界限。 A. 货物进出口 B. 服务进出口 C. 国境 D. 关境 2. 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 D 。 A.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无形贸易 D.有形贸易 3. 根据《INCOTERMS2000》的规定,采用FOB或CIF术语成交,货物在海运途中损坏灭失的风险 B 。 A. 均由卖方承担 B. 均由买方承担 C. 前者由卖方承担,后者由买方承担 D. 前者由买方承担,后者由卖方承担 4. 一般来说,按CIF Landed条件成交,买卖双方的风险划分界限为 B 。 A. 货物交给承运人 B.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C. 货物在目的港卸货 D. 货物到达目的港 5. 国际贸易术语中“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的英文缩写字母是 B 。 A. CIP B. CIF C. CPT D. FAS 6. 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 A 。 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 7. 成都出口到莫斯科一批机床,中方办理出关手续,俄方办理进关手续,价格中包含成都至莫斯科的运费和保险费,适用的贸易术语为 D 。 A. CFR莫斯科 B. FOB成都 C. CPT莫斯科

D. CIP莫斯科 8. 7.在交货地点上,《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对C的解释与《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对FOB的解释基本相同。 A. FOB Under Tackle B. FOB C. FOB Vessel D. FOB Liner Terms 9. FOB术语的运费支付方式是B。 A. 预付运费 B. 到付运费 C. 第三地支付 D. 比例运费 10. 如果合同中规定包括平舱费、理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由支付运费一方负担,这是 B 。 A.CIF船底交货 B.FOB班轮条件 C.FOB包括平舱 D.CIF班轮条件 11. 代理人一般以 B 的名义从事业务活动。 A. 自己 B. 委托人 C. 第三者 D. 以上都不是 12. B 是指以物易物,即货物出口的一方在进口某一价值货物的同时,向对方提供等值的出口货物,通常不涉及到第三方。 A. 补偿贸易 B. 易货贸易 C. 抵消贸易 D. 互购贸易 13. 进料加工是指 D 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辅助材料(简称料件)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销往国外的一种贸易方式。 A. 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给有关经营单位 B. 可由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也可由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C. 我国加工单位用外汇购买 D. 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14. 拍卖的特点是 B 。 A. 卖主之间的竞争 B. 买主之间的竞争 C. 主与卖主之间的竞争 D. 拍卖行与拍卖行之间的竞争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 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P42(2009.1,2010.10) 4、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P46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 . 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1、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原因:出口用FOB价(货价,不含运费保险费),进口用CIF价(包含运费、保险费),因此从世界范围看,出口总额﹤进口总额。09.10,P42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此法),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欧洲除了英国都用专门贸易体系) 3、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P43 4、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P45(多选考点。07.01,0710,08.10,) 5、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P46(2012.1,2011.1,2011.10,单选) 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50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

作业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贸易差额: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作业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 对外贸易额: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月)内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总和。亦称对外贸易值。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一国的对外贸易额,一般采用本国货币或国际上通用的货币。目前,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编制的对外贸易额以美元计算。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普遍优惠制税:简称普惠制税,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称为普惠制税。普惠制税率低于最惠国税率。出口商品要取得关税优惠待遇必须符合给惠国普惠制给惠方案及其原产地规则,并需要提供统一格式的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Form A)。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它是直接限制进口的一种重要措施。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数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 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及标准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是各国国内贸易的延伸,是跨越国界的货物、服务和知识的交易活动。它反映了各类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经济、科技与服务相互依赖的关系。 2、国际分工:是指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 3、寄售:是指寄售人(委托人)先将寄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交给当地约定的代售人,由代售人根据寄售协议的条件和方法代为销售;货物售出后,所得货款由代售人扣除佣金和其他费用后,通过银行汇交寄售人的方式。 4、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付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它是仲裁机构或仲裁员受理争议案件的依据。 5、品质:是指商品内在的质量、性能和外观形态的综合指标,包括商品的化学成分、物理和机械性能、生物特征、造型、结构、色香味以及技术指标等。 6、海运提单:是指由海运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接管承运货物后,签发的证明收到指定货物,并承诺将其运至指定目的港交付收货人的书面凭证。 7、信用证:是指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向第三者开距的裁有一定金额,承诺杂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向第三者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8、代理: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习惯做法,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代理协议,授权代理人在特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代表委托人与第三者进行商品买卖或处理有关事物的一种贸易方式。 二、判断题 1、凡是出口商品都必须经过国家商检机构的检验才能出口。( ) 2、仲裁协议必须由合同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达成,否则不能提请仲裁。( ) 3、付款交单(D/P)与承对交单(D/A)都有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D/A方式风险较小, 更易为卖方所接受。( ) 4、对于信用证内容的修改,可以全部接受,也可以部分接受。( ) 5、班轮运输由贷方负责配载装卸,装卸费不包括在运输费中,货放需另行支付。( ) 6、与货物贸易一样,服务贸易总协定也将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作为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普遍 义务。() 7、对信用证条款的修改,只要进口商与出口商双方同意即可,无需通知开证行。( ) 8、在双方交易中,买方收货后发现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卖方索赔。

国贸理论与政策(经典的总结和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导论 第一节 人类产生初期:无剩余物资(→无贸易)→有剩余物资需交换(→贸易产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引发)生产国际化发展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现实的国际贸易问题往往牵涉或反映一个国(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 第二节 中国目前有四个关境:内地、港、澳、台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的贸易越过关境,故也称为对外贸易 第三节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国家的形成(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换) 国际贸易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三次社会分工(畜牧业、农业、商人分离)→对外贸易开始萌芽 主要形式:物物交换,以食物等生活资料为主 2)奴隶社会(水上交通便利) 商品结构: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 生产目的:为奴隶主阶级直接消费和官府采办、朝贡为主 3)封建社会(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 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出现了固定交易场所和有组织的贸易行为 贸易方式:现场看货 商品结构以奢侈品为主,目的主要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多用于消费 4)资本主义社会以来(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一二次世界大战) 对外贸易目的:生产和消费 商品结构复杂化,贸易方式多样化 WTO的建立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1)封建社会:帝王旨意在对外贸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规模小 2)三次辉煌 汉朝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安息→大秦:罗马) 海上丝绸之路:广东→马来半岛→马六甲→孟加拉湾 出口:丝织品、治铁技术、水利灌溉技术 进口:中亚、西亚的毛皮、马匹、珍奇异物——主要供统治阶层奢侈享受唐宋唐太宗实行自由开放贸易政策(以“丝绸之路”(陆)为主) 宋太宗“招诱奖进”政策(以海路为主) 元:重商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 第一章绪论 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 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 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 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额: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即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把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而得。 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出口的数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在计算对外贸易额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 对外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第01章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第01章答案

上海大学网络教育《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作业答案 第一章作业 单选题 1、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 A、CIF金额 B、CFR金额 C、FOB金额 D、CPT金额 你的答案: A 2、补偿贸易最基本的做法是() A、同类产品补偿 B、劳务补偿 C、直接产品补偿 D、现金补偿 你的答案: C

5、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数量规模的指标是() A、贸易差额 B、对外贸易量 C、对外贸易额 D、对外贸易依存度 你的答案: B 6、下列关于对外货物贸易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进口总额 B、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出口总额 C、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进出口总额 D、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货物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你的答案: D 7、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你的答案: A 8、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贸易差额 C、对外贸易量 D、国际贸易量 你的答案: B

9、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变化方向不确定 你的答案: A 10、贸易顺差是指()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你的答案: A 11、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 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进口

《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1)

《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C.进口贸易额)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 B.商品贸易额 C.进口贸易额 D.出口贸易额 2.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外汇流入小于外汇流出 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 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5.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 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6.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B.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A.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7.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的学说都是主张(B.自由贸易)。 A.公平贸易 B.自由贸易 C.保护贸易 D.管理贸易 8.俄林认为( B.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第1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贸易差额论的提出学派是() A.重工主义学派B.重农主义学派C.古典学派D.重商主义学派 2.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 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 3.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应追求() A.顺差 B.平衡C.逆差 D.收支相抵 4.提出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贸易差额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 5.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 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 6.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建立的基础是通过批判() 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7.欧洲资本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8.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9.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李斯特 D.大卫·李嘉图 10.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要素禀赋差异B.相互需求强度差异C.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D.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11.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 12.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则()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 13.依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某国在某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则该产品( ) A.机会成本高 B.劳动生产率低C.单位劳动投入少 D.边际成本递增 14.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15.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A.贸易差额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16.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 D.商品价格差异 17.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所依据的理论是() A.绝对优势理论B.相互需求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要素禀赋理论 18.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9.法国生产单位酒所需劳动力比英国少40人,生产单位毛呢比英国少10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法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1.如果甲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乙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重点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重点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一、五章): 1.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货物交换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 察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家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3.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又称为对外贸易值,它是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货物 与/或服务)与出口总额(货物与/或服务)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 一。 4.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 易量。 5.贸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国家进行对外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总贸易体 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专门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 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计入进口贸易,凡通过办理海关手 续出口的货物计入出口贸易。 6.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 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7.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称为直接贸易。 8.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过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 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9.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货物与/或服务)与进口总额(货物与/或服务)之 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 10.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与/或进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 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口(与/或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口(与/或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 表示。

国贸原理复习题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称为()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运贸易D.过境贸易 2.反映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额B.对外贸易量C.对外贸易值D.对外贸易依存度 3.国际贸易额是()的总和 A.各国出口贸易额B.各国进口贸易额C.各国进出口贸易额D.各国总贸易额 4.以货物通过管径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称为() A.总贸易B.专门贸易C.过境贸易D.转口贸易 5.贸易顺差是指() A.进口贸易额大于出口贸易额B.进口贸易额小于出口贸易额C.国际收入大于国际支出D.国际收入小于国际支出 6.某年世界出口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总额为()A.3.3万亿美元B.1.6万亿美元C.1.7万亿美元D.0.1万亿美元 7.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A.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8.依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提出的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俄林D.托马斯孟 9.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的学说都主张() A.公平贸易B.自由贸易C.保护贸易D.管理贸易 10.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是() A.各国间价格不同B.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C.各国生产各种商品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D.各国间要素价格不同 11.资本充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源于()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D.普雷维什的贸易理论 12.中国生产一只手表需要8个劳动日,生产一辆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泰国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13个赫11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中国应集中生产和出口手表B.中国应集中生产和出口自行车C.泰国应集中生产和和出口手表D.泰国不宜参加社会分工 13.俄林认为()是国际分工的直接原因 A.成本的国际绝对差B.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C.成本比例的国际绝对差D.价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 14.分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贸易获得利益,一个常用的指标是() A.贸易条件B.收入贸易条件C.单因素贸易条件D.双因素贸易条件 15.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C.国际商品协定价格D.政府贸易协定价格16.贸易条件是指() A.测试产品竞争力水平的指标B.企业从事进口贸易必须具备的条件C.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D.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 17.李斯特贸易保护主要特点为() A.保护幼稚工业B.保护成熟工业C.保护垄断工业D.保护衰退工业

国贸理论简答题

1、试分析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主要因素:①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②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③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④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加工贸易的层次;⑤汇率的变化等。 2、为什么说仅考察商品贸易条件还无法判断一国贸易得益的变动情况? ①因为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并不必然导致收入贸易条件发生同方向变化;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引起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这不妨碍贸易得益增加;③需求弹性高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可能引起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这将增加出口国的得益。 3、试分析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外贸相对有利,出口产品竞争力强,有充足的国际支付手段,币值稳定;而逆差则对国际收支构成压力,缺乏国际支付手段,威胁宏观经济稳定;②但长期、巨额顺差不一定有利,因大量资源闲置国外,增加本币升值压力,诱发贸易争端;③逆差也许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在高速增长时期对国外资源运用得好有利于经济发展,还可为今后的顺差奠定基础。 4、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从哪些方面反映一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①反映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②反映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③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 5、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为什么?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是在很多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例如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市场完全竞争,没有贸易障碍等。但事实上各国并非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各国间存在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这些因素阻碍了各国相同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因此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6、简述产品生命周期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以解释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个阶段的特点。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7、简述并评价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2)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3)要素禀赋理论通过对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贸易的最优格局和利益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和好处。 (4)但是要素禀赋理论是短期、静态分析方法,以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数量既定为分析基础,另外这个理论忽视了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8、简述并评价比较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 (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各国在编制贸易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采取的是()。 [A] 专门贸易体系[B] 总贸易体系 [C] 对外贸易体系[D] 国际贸易体系 2、在中国又把贸易顺差称为()。 [A] 出超[B] 正超[C] 入超[D] 反超 3、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自然条件[B] 资本流动[C] 上层建筑[D] 社会生产力 4、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赫克歇尔[D] 俄林 5、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是()。 [A] 国际生产价格[B] .国际价值 [C] 国别价值[D] 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 6、下列发盘有效的是()。 [A] 请改报装运期10日复到有效 [B] 你15日电接受,但以D/P替代L/C [C] 你15日电每公吨30英镑20日到付 [D] 你15日电可供100件参考价每件8美元 7、我国某出口公司于6月1日以电报形式对美商发盘,限10日复到有效。对方于9日以电报发出接受通知,由于电讯部门的延误,出口公司于11日才收到美商的接受通知,此时()。 [A] 除非我方及时提出异议,否则,该逾期接受有效,合同成立 [B] 不管我方是否及时提出异议,接受无效,合同不成立 [C] 只有我方及时表示接受,该通知才有效,否则,合同不成立 [D] 由电讯部门承担责任 8、开证行仅凭不附单据的汇票付款的信用证,称为()。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国和地区同他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这是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活动,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主体,他与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海岛国家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其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跨国界的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流动。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二、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1)贸易顺差(出超,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 额,以正数表示。 ?2)贸易逆差(入超,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 总额,以负数表示。 ?3)贸易平衡: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差额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的影响,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他概念:净进口、净出口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总和。该指标是反 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包括: –进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 值。 –出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 值。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 2.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对外贸易额,即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 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 四、国际贸易分类 一)按货物的移动方向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生产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叫做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复出口:输入再输出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叫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复进口:输出再输入 3)过境贸易:若甲国经过乙国国境向丙国运送商品,对于乙国来说,该贸易被称之为过境贸易。 二)按货物是否进出国境和关境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贸易实践的? 思路: ●第二章 2.证明李嘉图模型。 思路: 第一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有: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 2、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每国的劳动力资源在某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劳动力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4、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只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异,并且两国的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 5、规模报酬不变; 6、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没有经济利润; 7、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8、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 9、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因此,不用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 第二点,在比较优势模型中,生产和贸易的模式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为了清楚的说明这一模型,我们假设这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同样的劳动人数,可能的产出是不同的。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80吨。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以下证明的例证均为基于这一假设。 第三点,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来确定。(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达为:产品A的相对劳 动生产率(相对于B)=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 对劳动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2)用相对成本衡量。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产品B)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 )指标。 A贸易顺差B对外贸易额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对外贸易量 2、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D )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B外国贸易C商业贸易D海外贸易 3、一国在其境内设有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B ) A 大于国境 B 小于国境 C 等于国境 D 与国境无关 4、一国关境与其国境相比(D ) A关境可以小于国境B关境可以大于国境C关境可以等于国境D以上都对5、以货物通过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D ) 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总贸易D专门贸易 6、转口贸易又称(A ) A间接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对外贸易 7、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D.国际收支为负

8、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 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 元,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年该国贸易依存度为( C )。 A.出口贸易依存度力16.6% B.进口贸易依存度为20% C.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6.6% D.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6.6% 9.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 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B ) A、对外贸易方向 B、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结构 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0、当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B )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失衡D贸易平衡 11、在世界贸易中,(A )国家是世界贸易的主体,是各国主要市场。 A发达资本主义B发展中C不发达资本主义D转型 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 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D世界进口差额 13、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个进口商品,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是( B ) A贸易依存度B贸易条件C贸易结构D贸易比率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001 引力模型 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疆界和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形式中,假设只有规模和距离对于贸易来说是重要的,并以如下形式表示Tij = A x Yi x Yj /Dij where Tij is the valu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A is a constant Yi the GDP of country i Yj is the GDP of country j Dij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002 机会成本 嘉图模型运用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衡量这样一种成本:资源因被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 当一个国家用其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就面临机会成本。 003 比较优势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它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004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005 课后习题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橡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3=40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