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消化内科试题及答案资料.doc

消化内科试题及答案资料.doc

消化内科试题及答案资料.doc

.精品.

名词解释

1.功能性消化不良

2.肝性脑病

3.肝肾综合征

4.Charcot 三联症

5.溃疡型结肠炎

6.Crohn disease

简答题

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处理原则

2.根除Hp治疗方案

3.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程序?

4.如何临床判断出血是否继续或再出血?

5.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

6.慢性腹泻分类:

7.消化性溃疡的手术指征是什么?

8.门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

9.门脉高压时开放的主要的侧支循环有哪些?

10.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1.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2.肝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

13.常见的肝性脑病的诱因有哪些?

1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5.胃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有哪些?

16.坏死型急性胰腺炎可发生哪些并发症?

17.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18.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

问答题

1.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有哪些?

2.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3.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程序

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正面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P3 2.2三者关系: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教学实践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3.教育的形态: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社会的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 在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考试科目很多,建议考生提前拟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应该包含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各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具体学科复习过程中,首先是分析历年真题,其次是从头到尾梳理理论框架,再次是在历年真题和框架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复习,最后是习题训练。习题训练建议先按照每个模块进行专项练习,临考前一周再做模拟卷,体验真实的考试状态。

优质服务培训课程

优质服务培训课程 一、优质服务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提供优质服务? 产品——易模仿 专卖店——易模仿 服务——是关键 ●如何提供优质服务? 增加服务内容——东鹏全面执行TCS服务体系、东鹏阳光天使零距离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优秀营业员的培养 二、优秀营业员的标准 1、优秀营业员要素 ●表现要素:Appearance仪表、Attitude态度、Still技能、Knowledge知识●具备要素: 知识——产品知识、企业知识、行业知识、工作流程等 观察——随时留意发生的事情,顾客的需求,能专心的服务 礼貌——待人态度真诚,使用礼貌用语 卫生——注意个人卫生,仪容仪表,树立良好形象 可靠——诚实、忠诚,能自觉地完成工作,出勤准时,值得信赖 积极——除指定工作,积极完成额外的工作,再耐心点 合作——建立团队合作精神,上下级关系融洽,热情、愉快地推动工作 成熟——不乱发脾气,处事乐观,不把坏心情带到工作中来 记忆——切记上司和顾客的吩咐 2、优秀营业员的优质服务体现 ●服务的迅速:适时服务顾客,引导消费、推销产品,按照正确程序给予服务并具有效率性 ●服务的完整:明确顾客的需求,正确进行服务,有效的配合仓储储备货源等●留下好印象:很难去改变坏的第一印象;经过调查,人们对印象的反感程度,85%对肮脏和多皱纹服装的反感,64%对不光亮皮鞋的反感,58%对领带不良结法的反感,42%对衣服颜色不和谐的反感,31%对袜子有洞及袜裙间露腿的反感。 三、礼貌礼仪 1、礼貌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原则:是礼仪的情感基础,是礼仪的最基本要求 ●遵守原则:礼仪规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礼仪和要求,若有违背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适度原则:注意各种情况下的社会准则,把握好分寸 ●自律原则:在与人们交往时,自觉按礼仪规范去做,无需别人的提示与监督 2、礼仪礼貌的具体要求(动作) ●站的姿势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2016 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重点、 记忆难点汇总(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是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 律。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其显着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较好地适应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益低。 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 7、教育的历史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教育学萌芽阶段及人物思想: 8、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具体有: a “有教无类”;b、“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的来源);A 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f、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一一朱熹);g、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一求学要实事求是;h、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一一巩固性原则。

9、《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被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 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臧息 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d、“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e、教学相长新课程师生关系;f、 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0、荀子言:“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予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11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提出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问答法” 和“产婆术”,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教学法”可分为四步: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 12、柏拉图,《理想国》。 13、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每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14、古罗马昆良体,《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着。教育学创立或初步建立阶段及人物思想: 15、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 16、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1)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 第一节教育概述 (3)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4)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5)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7)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7) 第二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7)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8)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8)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8)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9) 第一节教师 (9) 第二节学生 (10) 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0) 第四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0) 第五章课程 (11) 第一节课程概述 (11) 第二节课程改革 (13) 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4) 第六章、课堂教学 (15) 第一节教学 (15)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17) 第三节教学策略 (18) 第七章、学校德育 (19) 第一节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9) 第三节德育过程 (19) 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20)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20)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1) 第一节班级概述 (21)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2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22)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2)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2) 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 (22) 第三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5) 第一节学习概述 (25) 第二节学习理论 (25) 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0) 第一节学习迁移 (30) 第二节记忆 (31) 第三节遗忘 (32) 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 第一节学习策略 (33) 第二节知识 (34) 第三节技能 (36) 第四节问题解决 (36) 第五节品德 (37) 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8) 第一节学习动机 (38) 第二节归因 (39) 第三节注意 (40) 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40) 第一节人格差异 (40) 第二节认知差异 (41) 第三节学困生 (41) 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42)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42)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4) 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4) 第一节法的概述 (44) 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4) 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5) 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类型 (45)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6) 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46) 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6) 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7) 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类型 (47) 第二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47) 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48) 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8) 第一节教育立法 (48) 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 (48) 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9) 第四节法律制裁 (49)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50)

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2016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宪法 1、概述: 宪法特征: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内容具有根本性、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合宪性、个人和组织行为准则); 制定修改和解释监督程序更复杂; 具有突出的政治特性。 宪法的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人大代表提议,三分之二人大代表通过 2、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临时宪法:1949年9月29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展:1954第一部,1975第二部,1978第三部,1982现行宪法 3、分类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大部分成文 刚性和柔性:是否具有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 钦定、协定和民定:制定机关;大部分为民定 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英国(不成文宪法);最早颁布成文宪法的国家:美国1787宪法;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法国1791宪法;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1918苏俄宪法 4、宪法的保障和监督 保障内容: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人们行为的合宪性 监督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5、国体和政体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6、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我国是单一制) (1)普通的地方制度:各级地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本机人大产生;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原则:在中央领带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 (2)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乡不属于自治地方) (3)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不享有外交和防务权,人大对其基本法有修改权) 7、基本经济制度和政党制度 经济制度:共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共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基本方针。不属于国家机构) 8、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权利的特征:法定性、目的性、相对性和可放弃性 义务的特征:法定性,强制性、利他性、不可放弃性 9、国家机构(阅读) 中央国家机关:(1)人大及(修宪、监宪、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国家大事、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其常委会(正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和适当少数民族代表;解释监督宪 法、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是行使立法权的机关); (2)主席(和副主席由人大选举、年满45岁); (3)国务院(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批准区域划分) (4)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

教学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汇总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精品资料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报告时限、方式(日常疫情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有关部门的疫情报告和通报)。 四、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 (一)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 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医疗机构的隔离治疗措施;疾控机构的疫情控制措施;政府的隔离措施;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疫区宣布及封锁。 (二)医疗救治

优质服务培训

优质服务培训正如我们所知一个物业的成功与否,不只是依靠物业的设备和地理位置,而是靠在那里的员工,靠员工提供给客户的优质服务。社会的发展和物业管理行业的不断增加,使客户会不断要求更高标准的服务,所以对员工进行优质服务的培训,是我们培训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优质服务就是服务的提供者,按照某种标准提供的服务活动并得到接受者承认而且感到满意的服务。服务提供者就是我们员工,服务接受者就是来我们大厦就诊的客户。服务当然想要令‘服务满意’,但客户满意或不满意却是因人在而有所差别的,这也是实现优质服务所面临的难度问题。优质服务是提供者的行为和接受者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由于提供者和接受者的不同,对服务的评价亦不同。要实现优质服务,是有许多难度。正因为如此,优质服务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些‘难度’的过程中实现和提高的。这也是实现和提出高优质服务的意义,如何提高优质服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如何看待客户 1.1 客户是‘上帝’ 来大厦的客户是不是‘上帝’?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说是的。因为我们主要是保障大厦管理服务正常、良好运作,在节支的基础上,使得大厦的设施设备保值、增值,从而让管理服务与大厦的先进设施相批配,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我们需将客户确认为是‘上帝’,显示了对客户的重视。但这还只是在认识方面,还必须在实践中去实现这种认识。这就要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优质的,令客户满意的,这提高服务意识的根本。 1.2 客户永远是对的客户是不是永远是对的?当然不是,客户也有错的时候,这只是公司在处理与客户关系的时候,将对留给客人,错自己承担起来,目的就是要不得罪客人。这类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因客人有自尊心,员工也有自尊心。在对与错的问题上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而争执得面红耳赤。但对于具有服务意识的员工来讲,与客人争谁是谁非,你错我对是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是将对让给客人,客人的投诉和意见都是有感而发的,哪怕是意见尖锐、言词激烈。客人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的意见、他们的投诉,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教会我们怎样做,怎样改进工作。正确地接受、理解和运用客户的投诉和所提意见也是服务意识的重要表现。2.如何认识服务 2.1 服务是人对人提供的一种方便服务有间接服务和直接服务。无论是间接服务还是直接服务,都是给人方便,若无人提供服务就不会有人的方便。2.2 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是相互转换的在此处是服务者,到另处就变成被服务者。没有永久的只提供服务而不被服务的服务者,也不可能有只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而自己永不为他人服务的享受者。因此,服务与被服务是相互转换,相互依存的。人们在这种服务与被服务中得到方便,得到生存与发展。 2.3 克服心理障碍,提供优质服务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认为服务是伺候人的工作,从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是低人一等的。因此有的人看不起服务人员,但这类看法和认识是守旧的、落后的。其实任何职业都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3.如何做好服务 3.1 工作权力和服务意识每个物业管理岗位都有自己的工作权力。这种工作权力可以用来为客人提供方便,也可以不给客人提供方便,甚至卡人。这是两种不同立场、不同观念、不同境界、不同修养的表现。我们提倡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来体会、享受所提供服务的意识而提供的服务。只有这种服务才是亲切的、富有人情味的。3.2 理解客户服务是给人提供方便,是在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服务不仅与提供者有关,而且与接受者也有关系。客户的地位、身份、修养和心情如何?怎样做好服务?关键是正确判断客户,要有一颗理解客户的心。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才是做好服务工作的起点。 3.3 注意服务细节,提供优质服务物业管理工作人员都做着重复的、甚至简单的服务工作。但要重视、要留神、要认真、要严谨、要注意细微之处。对提供服务的服务者来说,服务是经常的,甚至是繁杂而琐碎的。但这对客户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感受,甚至是唯一的一次感受。因此,物业管理工作人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服务工作,使客户感到这种服务是一种美好的经历和享受。总而言之,员工有什么样的服务意识,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1.A【解析】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2.D【解析】蔡元培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3.A【解析】中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4.D【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5.D【解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6.C【解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7.C 【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8.B【解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9.B【解析】参见教育的功能。 10.A【解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观念现代化。 11.B【解析】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2.A【解析】1981年开始中国的五四制试验。 13.B【解析】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14.c【解析】赞科夫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5.C【解析】武术是中国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 16.B【解析】现代教学的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17.A【解析】说服教育法是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 18.C【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B【解析】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 20.C【解析】文学艺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她们对美的鉴赏、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21.ABD【解析】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2.ABCD【解析】身心两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期阶段特征。23.AD【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 24.ACD【解析】政治的表现形式,了解即可。 25.ABCD【解析】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特征性。 26.BDE【解析】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要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还要依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27.ACD【解析】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瓦根舍因、赞科夫等。 28.ADE【解析】参考书和练习册都属于教科书的范畴。 29.ABCE【解析】提早自立原则不包括在内。 30.ABCD【解析】课外活动具有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 31.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32.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基本知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基本知识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曾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哲学部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 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 4、维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5、辩证法主张事物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全面的且承认矛盾。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且否认矛盾:根本区别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7、为马克思注意哲学的产生奠定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本质特征是他的实践性,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

系和相互转化的原理。命题的提出人时毛泽东。 11、马克思主的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3、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 14、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 15、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可重复性。 16、发扎你信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否定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17、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即数量,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18、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不同的事物发展具有不同的曲折性;事物的房展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1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20、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第一位,外因第二位。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位是有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22、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020年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注:此资料是根据最新版教材,大纲,整理而成(含参考答案),掌 握本资料重点,考试必过。 一、考试认识 竞争激烈的考试,离不开考试的指定围和考试大纲,其中主要的 容虽然各地区考试的形式不同,但是重点一般是相似或相近的!本次 汇总的试题库附有参考答案,请各位需要好好的参考! 二、复习方法: 针对这样的情况,经过我们已经考过人员的总结,相对有效而可行的复习方式为:对容简单了解后,对试题的攻克,进行多方面的试题训练,也就是说先多做试题,然后在试题中,碰到未知、不明确的通过资料进行补充、强化。原因在于:单一的看书,效率很低,也记不住。往往是看一遍忘一次。通过试题的强化训练,在试题中你会发现,主要的容,重要的,都会在试题中反复出现。这样对于提高效率是比较重要的! 题库套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 划分为( B )。 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2.( C )主“道法自然”。 A.孟子 B .苟子 C.老子 D .非子 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B )。 A.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 .抽象直观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冢的是(B)。A.中国的行知 B .美国的杜威 C.英国的培根 D .俄国的加里宁 6.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B )。 A.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同化说 D .动机说 7.( B )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主义与教育》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2016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重点、记忆难点汇总(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是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其显着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较好地适应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益低。 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 7、教育的历史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教育学萌芽阶段及人物思想: 8、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具体有:a、“有教无类”;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的来源);A 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f、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朱熹); g、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求学要实事求是; h、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 9、《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被

称为“教育学的雏形”。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d、“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循序渐进; e、教学相长新课程师生关系; f、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0、荀子言:“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予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11、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提出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问答法” 和“产婆术”,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教学法”可分为四步: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 12、柏拉图,《理想国》。 13、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每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14、古罗马昆良体,《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着。教育学创立或初步建立阶段及人物思想: 15、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 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一般认为该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着作,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狭义: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最根本的指导原则) 二、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一)个人本位论:洛克 (二)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诺杜尔普 (三)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利特、狄尔泰 (四)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杜威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融合性;适度超越性;类主体性; 五、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 (一)中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P42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 动力系统;工作系统(教育活动运行的主体部分);监控系统。 二、学校文化 (一)涵义:精神文化(内在核心部分)和制度文化(外在表层部分) (二)特点:1、以有形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 2、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 3、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 4、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三)功能:导向;约束;凝聚;激励。 三、现代学制的发展

双轨制(英国)、单轨制(美国)、分支制。 (一)我国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提出建立并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 (二)1985年6月,《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四、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实验 (一)五四制实验 1、始于1981年,小学五年制,初中实行四年制。 2、基本做法:调整课程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选用实验教材,加强乡土教材建设);加强劳技教育,切实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试行初四分流。 (二)六三制实验 1、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的学制改革。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 (一)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创立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1986年,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 (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1、传道者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1、最初提出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有两个目标:一是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二是提高教师的质量。 2、教师的专业结构构成: (1)教师专业精神。包括教育信念、专业态度和动机、自主发展需要和意识。(2)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个人实践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法律(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公 文写作、国情市情、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公共行政过程、行政机构 改革。 第四部分公文写作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 体等;第五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学基本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法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监督体系等。二、宪法基本概念;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基本制度、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法概述;行政主体、行为、救济等; 行政诉讼法概述;四、民法民法基本原则、物权、债权等。五、刑法刑法概述、犯罪、 刑法等。 第六部分附录 【附录一】201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附录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附件三】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附录四】时事政治(2010.1 —2010.12)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七) 发布时间:2010-11-27 (来源: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创$创? | ◎ 1、公务员考试面试的材料准备之简历无忌 2、必考题: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简历和家庭情况 21、行政违法及其分类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 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