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口抓包数据分析指导

网口抓包数据分析指导

网口抓包数据分析指导
网口抓包数据分析指导

前言:网口打印机问题因为涉及到网口环境,所以情况比较复杂。基本处理思路是首先判断网络环境好坏(使用Pingplus软件检查两个PC之间的环境),然后判断PC与打印机网络环境好坏。如果为网络环境问题,注意以下问题:

1、水晶头的好坏;

2、网线有无超过100m,如果超过则需添加路由器;

3、周围干扰情况,如机房等环境干扰强,水晶头使用防干扰的水晶头;

条件:

1、获取数据包

2、获取客户丢单信息:单据上时间、唯一标识内容

3、软件打印的日志

方法:

1、对比正常日志

把软件和API Log中丢单日志与正常日志进行比对,查看有无异常;

2、查看数据包

2.1、定位

直接查看数据包,挨条看,如果出现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就停下看看,一般是下发单据数据,其中抓包软件会把ASCII进行转换,此时看看上面时间是否为丢失单据上的打印时间。。。通过锁定其上或者下面来看看到底有无下发;

直接查询关键词锁定,如时间等,但注意,Wireshark上搜索,下图中1处选择Hex value,下图中2处注意Hex之间不要留空格。

2.2、查看具体内容

因获取均为Hex数据,可以在Wireshark上菜单Edit中选择copy-value,

然后复制到Word中,用空格替换Hex之间的“:”,

这样再全部复制到Printertest中通过勾选“Hex”选择项转换为文字来看。

互联网大数据案例 手中握有数据的公司站在金矿上,挖掘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更符合用户兴趣和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这就是大数据的价值。 有某互联网咨询公司,其手中有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希望建立用户行为分析系统,但面临数据量大,无法做到分析的实时性。也曾组建过Hadoop团队,但基于Hive 的分析系统不够实时,且项目预算有限。 这家咨询公司后来通过Yonghong Z-Suite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完成了大数据量下的用户行为实时分析,那么下面就介绍下这个互联网大数据案例: 首先需要分析的数据量是90 天细节数据约50 亿条数据,硬盘存储空间10TB左右。这些数据已经存储在Hadoop上,只是Hadoop无法做到实时分析,需要将其导入到Data Mart 中。考虑到数据压缩到Data Mart中后所需存储空间会变小,10TB的数据导入到Data Mart 中会经过压缩后大致需要900G的存储空间。假设900G的数据中有1/3是热数据需要分析的,则认为系统内存量需要300G,假设每台机器有64G内存,则大致需要5台机器。于是有如下配置: 90天的50亿详细数据已经导入到Data Mart中,经过系统调优,基于这些数据做的电商用户行为分析,互联网视频分析,互联网金融网站访问分析等等都可以在秒级响应。 之后进行每日数据增量更新,并删除超过90天的数据,保存用于分析的数据为90天。

如何达到高性能计算呢? 目前很多产品都是通过分布式并行计算来处理大数据计算,需要的技术有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通讯,计算任务拆解为可分布执行的分布式任务,需要库内计算等技术;另外列存储也是大数据高性能计算所需要的技术。 上述互联网大数据案例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架构 有了大数据,还要从大数据中提取价值,离不开分析工具,通过丰富的分析功能,在繁杂的数据中找到其中的价值。而大数据给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挑战,需要高性能计算做支撑,才能在大数据的金矿中挖到金子。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统计量 全国居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N 有效 22 22 22 缺失 均值 1116.82 747.86 2336.41 中值 727.50 530.50 1499.50 方差 1031026.918 399673.838 4536136.444 百分位数 25 304.25 239.75 596.25 50 727.50 530.50 1499.50 75 1893.50 1197.00 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 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5.00 0 . 56788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2 )W 检验 结果:在Shapiro-Wilk 检验结果972.00 w ,p=0.174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习题1.5 5 多维正态数据的统计量 数据:

一、第4题方差分析 1.1 建立数据文件 由题意可知,在同一浓度和温度下各做两次实验,将每一次的实验结果看作一个样本量,共342=24 ??个样本量。 (1) 在“变量视图”下,名称分别输入“factor1”、“factor1”、“result”,类型设为“数值”,小数均为“0”,标签分别为“浓度”、“温度”、“收率”,factor1的值“1=A1,2=A2,3=A3”,factor2的值“1=B1,2=B2,3=B3,4=B4”,对齐选择“居中”。 (2) 在“数据视图”下,根据表中数据输入对应的数据。 数据文件如图1所示,其中“factor1”表示浓度,“factor2”表示温度,“result”表示收率。三种不同浓度分别用1、2、3表示,四种不同温度分别用1、2、3、4表示。 图1.1 SPSS数据文件格式 1.2 基本思路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 (1) 设“浓度对收率的影响不显著”为零假设H 该假设进行判定。 ,则可 (2) 设“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没有显著影响”分别依次为假设H 是否成立。 以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工具,利用得出的结果即能证明假设H 1.3 操作步骤 (1) 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操作 ①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因变量列表:收率;因子:浓度; ②两两比较:选中“LSD”复选框,定义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显著性水平:0.05,单击“继续”; ③选项:选中“方差齐次性检验”,单击“继续”; ④单击“确定”。 (2) 有交互作用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操作

①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因变量:收率;固定因子:温度、浓度; ②绘制。水平轴:factor1,选择浓度作为均值曲线的横坐标,单图:factor2,选择温度作为曲线的分组变量;单击添加—继续。 ③选项。显示均值:factor1,定义估计因素1的均值;显著性水平:0.05;单击“继续”; ④单击“确定”。 1.4 结果分析 (1) “浓度对收率有无显著影响”结果分析 执行上述操作后,生成下表。 表1.1 方差齐性检验 表1中Levene统计量的取值为0.352,Sig.的值为0.708,大于0.05,所以认为各组的方差齐次。 表1.2 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观测变量收率的总离差平方和为119.58;如果仅考虑浓度单因素的影响,则收率总变差中,浓度可解释的变差为39.083,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80.875,它们的方差分别为19.542、3.851,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074,对应的概率P值为0.016,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同浓度对收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它对收率的影响效应不全为0。

数据分析方法及软件应用 (作业) 题目:4、8、13、16题 指导教师: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姓名: 学号:

4、在某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收率,选了三种不同浓度,四种不同温度做试验。在同一浓度与温度组合下各做两次试验,其收率数据如下面计算表所列。试在α=0.05显著性水平下分析 (1)给出SPSS数据集的格式(列举前3个样本即可); (2)分析浓度对收率有无显著影响; (3)分析浓度、温度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有无显著影响。 解答:(1)分别定义分组变量浓度、温度、收率,在变量视图与数据视图中输入表格数据,具体如下图。 (2)思路:本问是研究一个控制变量即浓度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收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因而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假设:浓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 步骤:【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收率选入到因变量列表中,将浓度选入到因子框中,确定。 输出: 變異數分析 收率 平方和df 平均值平方 F 顯著性 群組之間39.083 2 19.542 5.074 .016 在群組內80.875 21 3.851 總計119.958 23 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浓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

(3)思路:本问首先是研究两个控制变量浓度及温度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收率的独立影响,然后分析两个这控制变量的交互作用能否对收率产生显著影响,因而应该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假设,H01:浓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H02:温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H03:浓度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无显著影响。 步骤:【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把收率制定到因变量中,把浓度与温度制定到固定因子框中,确定。 输出: 主旨間效果檢定 因變數: 收率 來源第 III 類平方 和df 平均值平方 F 顯著性 修正的模型70.458a11 6.405 1.553 .230 截距2667.042 1 2667.042 646.556 .000 浓度39.083 2 19.542 4.737 .030 温度13.792 3 4.597 1.114 .382 浓度 * 温度17.583 6 2.931 .710 .648 錯誤49.500 12 4.125 總計2787.000 24 校正後總數119.958 23 a. R 平方 = .587(調整的 R 平方 = .209) 第一列是对观测变量总变差分解的说明;第二列是观测变量变差分解的结果;第三列是自由度;第四列是均方;第五列是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第六列是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可以看到观测变量收率的总变差为119.958,由浓度不同引起的变差是39.083,由温度不同引起的变差为13.792,由浓度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差为17.583,由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差为49.500。浓度,温度和浓度*温度的概率p值分别为0.030,0.382和0.648。 浓度:显著性<0.05说明拒绝原假设(浓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证明浓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温度:显著性>0.05说明不拒绝原假设(温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证明温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浓度与温度: 显著性>0.05说明不拒绝原假设(浓度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无显著影响),证明温浓度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无显著影响。 8、以高校科研研究数据为例:以课题总数X5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投入人年数X2、投入科研事业费X4、专著数X6、获奖数X8;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互联网营销与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营销 大数据营销是基于多平台的大量数据,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于互联网广告行业的营销方式。大数据营销衍生于互联网行业,又作用于互联网行业。依托多平台的大数据采集,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分析与预测能力,能够使广告更加精准有效,给品牌企业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大数据营销的核心在于让网络广告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载体,以合适的方式,投给合适的人。 大数据营销是指通过互联网采集大量的行为数据,首先帮助广告主找出目标受众,以此对广告投放的内容、时间、形式等进行预判与调配,并最终完成广告投放的营销过程。 大数据营销,随着数字生活空间的普及,全球的信息总量正呈现爆炸式增长。基于这个趋势之上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概念和新范式的广泛兴起,它们无疑正引领着新一轮的互联网风潮。 多平台化数据采集:大数据的数据来源通常是多样化的,多平台化的数据采集能使对网民行为的刻画更加全面而准确。多平台采集可包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电网、智能电视未来还有户外智能屏等数据[1]。 强调时效性[2]:在网络时代,网民的消费行为和购买方式极易在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在网民需求点最高时及时进行营销非常重要。全球领先的大数据营销企业AdTime对此提出了时间营销策略,它可

通过技术手段充分了解网民的需求,并及时响应每一个网民当前的需求,让他在决定购买的“黄金时间”内及时接收到商品广告。 个性化营销:在网络时代,广告主的营销理念已从“媒体导向”向“受众导向”转变。以往的营销活动须以媒体为导向,选择知名度高、浏览量大的媒体进行投放。如今,广告主完全以受众为导向进行广告营销,因为大数据技术可让他们知晓目标受众身处何方,关注着什么位置的什么屏幕。大数据技术可以做到当不同用户关注同一媒体的相同界面时,广告内容有所不同,大数据营销实现了对网民的个性化营销。 性价比高:和传统广告“一半的广告费被浪费掉”相比,大数据营销在最大程度上,让广告主的投放做到有的放矢,并可根据实时性的效果反馈,及时对投放策略进行调整。 关联性:大数据营销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网民关注的广告与广告之间的关联性,由于大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可快速得知目标受众关注的内容,以及可知晓网民身在何处,这些有价信息可让广告的投放过程产生前所未有的关联性。即网民所看到的上一条广告可与下一条广告进行深度互动。 大数据营销的实现过程: 大数据营销[3]并非是一个停留在概念上的名词,而是一个通过大量运算基础上的技术实现过程。虽然围绕着大数据进行的话题层出不穷,且在大多数人对大数据营销的过程不甚清晰。事实上,国内的很多以技术为驱动力的企业也在大数据领域深耕不辍。全球领先的大数

数据分析练习题 第 小组 姓名: 练习一: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 x 小关 = . x 小兵 = . 2、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 x = .小时 3、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1次,3出现了x 2次,4出现了x 3次,5出现了x 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4、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x 环,b 次打中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5、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答:(1)组中值为: . (2)解: 6、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7、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8、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练习二: 1.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一组数据23、27、20、18、X 、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 的值是 . 3. 数据92、96、98、100、X 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60 噪音/分贝 80 70 50 40 90

1、正常人的脉搏平均72次/分,现测得10例某病患者的脉搏(次/分):54,67,68,78,70,66,67,70,65,69,试问此病患者与正常人有无明显差异? 解答:(1)定义变量:脉搏跳动次数。然后在变量视图和数据视图中分别输入数据,具体如下图: (2)本题研究的是此病患者脉搏跳动次数与正常人有无差异,因而应用单因素t 检验。故假设72=μ,即此病患者脉搏跳动次数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3)步骤: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t 检验

得到输出结果: Sig=0.037<0.05,故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此病患者脉搏跳动次数与正常人由于. 有显著差异。 2、比较两种茶多糖提取工艺的试验,分别从两种工艺中各取1个随机样本来测定其粗提取物中茶多糖的含量,问两种工艺的粗提物中茶多糖含量(单位:%)有无显著差异? 醇沉淀法(x1)27.5227.7828.0328.8828.7527.94 超滤法(x2)29.3228.1528.0028.5829.0029.32 解答:(1)分别定义变量:工艺方法、茶多酚含量。然后在变量视图和数据视图中分别输入数据,具体如下图:

(2)本题研究的是醇沉淀法和超滤法这两种工艺的粗提物中茶多糖含量(单位:%)有无显著差异,因而应用独立样本t 检验。故假设21μμ=,即这两种工艺的粗提物中茶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3)步骤: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 检验。 得到输出结果:

由于F检验. Sig=0.766>0.05,故方差相等,即Equal variances assumed,选择第一行的数据。对于t检验. Sig=0.104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即这两种工艺的粗提物中茶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3、用四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对某种机器零件的七级光洁表面进行检查,每种仪器分别在同一表面上反复测四次,得数据如下,试从这些数据推断四种型号的仪器对测量结果有无显著差异? 仪器号数据 1 2 3 4-0.21-0.06-0.17-0.14 0.160.080.030.11 0.10-0.070.15-0.02 0.12-0.04-0.020.11 解答:(1)分别定义变量:仪器号、光滑度。然后在变量视图和数据视图中分别输入数据, 具体如下图:

数据分析与挖掘习题 第一章作业 1.1什么是数据挖掘?在你的回答中,强调以下问题: (a) 它是又一个骗局吗? 数据挖掘,在人工智能领域,习惯上又称为数据库中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也有人把数据挖掘视为数据库中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个基本步骤。数据挖掘可以与用户或知识库交互。并非所有的信息发现任务都被视为数据挖掘。例如,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查找个别的记录,或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引擎查找特定的Web页面,则是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领域的任务。虽然这些任务是重要的,可能涉及使用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但是它们主要依赖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数据的明显特征来创建索引结构,从而有效地组织和检索信息。尽管如此,数据挖掘技术也已用来增强信息检索系统的能力。 (b) 它是一种从数据库,统计学和机器学习发展的技术的简单转换吗? 硬要去区分Data Mining和Statistics的差异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般将之定义为Data Mining技术的CART、CHAID或模糊计算等等理论方法,也都是由统计学者根据统计理论所发展衍生,换另一个角度看,Data Mining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高等统计学中的多变量分析所支撑。但是为什么Data Mining的出现会引发各领域的广泛注意呢?主要原因在相较于传统统计分析而言,Data Mining有下列几项特性: 1.处理大量实际数据更强势,且无须太专业的统计背景去使用Data Mining的工具 2.数据分析趋势为从大型数据库抓取所需数据并使用专属计算机分析软件,Data Mining 的工具更符合企业需求; 3. 纯就理论的基础点来看,Data Mining和统计分析有应用上的差别,毕竟Data Mining 目的是方便企业终端用户使用而非给统计学家检测用的。 (c) 解释数据库技术发展如何导致数据挖掘 近年来,数据挖掘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存在大量数据,可以广泛使用,并且迫切需要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应用,包括商务管理,生产控制,市场分析,工程设计和科学探索等。数据挖掘利用了来自如下一些领域的思想:(1) 来自统计学的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2)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搜索算法、建模技术和学习理论。数据挖掘也迅速地接纳了来自其他领域的思想,这些领域包括最优化、进化计算、信息论、信号处理、可视化和信息检索。一些其他领域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地,需要数据库系统提供有效的存储、索引和查询处理支持。源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技术在处理海量数据集方面常常是重要的。分布式技术也能帮助处理海量数据,并且当数据不能集中到一起处理时更是至关重要。 (d) 当把数据挖掘看作知识发现过程时,描述数据挖掘所涉及的步骤。 知识发现过程以下三个阶段组成:(1)数据准备,(2)数据挖掘,(3)结果表达和解释。 1.2 给出一个例子,其中数据挖掘对于一种商务的成功至关重要的。这种商务需要什么数据挖掘功能?他们能够由数据查询处理或简单的统计分析来实现吗? 由于统计学基础的建立在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之前,所以常用的统计学工具包含很多可以手工实现的方法。因此,对于很多统计学家来说,1000个数据就已经是很大的了。但这个“大”对于英国大的信用卡公司每年350,000,000笔业务或A T&T每天200,000,000个长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数据分析及内容调整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也应对该时期做出全面的分析,提供更优秀的数据分析。在庞大的数据库面前,找到自己需要而且有用的数据极为困难,但是如果,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则会变得极为简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必须做到快速调整、信息精准、周全稳定三方面,一是为了在该阶段迅速的做出整合调整,二也是为了信息安全,保证数据的稳定。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如无穷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在这些数据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对于数据的运用,几乎没有止境,即使我们从数据挖掘中获得了一定收益,但其真实价值仿佛悬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绝大部分隐藏在表面之下。 对于大数据的挖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数据的价值也会被不断地从深层予以挖掘。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遵从以下三个准则: 1、快速调整。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民的行为是快速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借助数据分析,需要快速进行营销的动态调整,以快速顺应这种变化,及时作出营销策略的调整。其中,企业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行为,另一方面要借助口碑,提升品牌和企业的传播力度;

2、信息精准。大数据的价值在于能准确记录消费者的信息轨迹,从而取消费者真实的行为、态度以及对于信息的反应,能够准确定义消费群体、信息接触点,准确低知道营销动作。所以,利用数据的准确性,不仅要注重消费者信息接触点是否准确,更要向消费者推送准确的内容、诉求和信息给消费者。这便是我们多次提及的“营销要精准化”。平时,企业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实施的结果往往是引起气消费者的反感,这里面除了广告推送频率不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营销策略不精准; 3、周全稳定。大数据的海量一方面给营销者提供了获取消费者真实行为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消费者动态的行为变化也为企业造成困扰。这是因为信息周期太短,需要企业在利用数据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稳定,以免为了应付突发的信息不能考虑周全而犯更多的营销错误。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企业能够合理理清信息的真假,合理地利用口碑。 大数据营销时代是未来企业营销的大趋势。作为企业,应该如何管理和应用这些大数据,并努力控制隐私和公共空间的边际界限,制定更切合实际的营销策略,则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营销的大数据色彩越来越浓。传统互联网时代用过的多种营销,包括事件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社交化营销等,也都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方差1031026.918399673.8384536136.444百分位数25304.25239.75596.25 50727.50530.501499.50 751893.501197.00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9.00 0 . 122223344 5.00 0 . 56788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 检验 身高N60正态参数a,,b均值139.00

标准差7.064 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89 正.045 负-.089 Kolmogorov-Smirnov Z.686 渐近显着性(双侧).735 a. 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 b. 根据数据计算得到。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2)W检验

定性数据分析第五章课后答案 定性数据分析第五章课后作业 1、为了解男性和女性对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分别在年青人和老年人中作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试分析这批数据,关于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解:(1)数据压缩分析首先将上表中不同年龄段的数据合并在一起压缩成二维2X2列联表1.1,合起来看,分析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 表1.1 “性别X偏好饮料”列联表 二维2X2列联表独立检验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2ln A的值为0.7032, P值为p=P(x2⑴m0.7032)=0.4017>0.05,不应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偏好类型”与“性别”无关。(2)数据分层分析 其次,按年龄段分层,得到如下三维2X2X2列联表1.2,分开来看,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 表1.2三维2X2X2列联表 在上述数据中,分别对两个年龄段(即年青人和老年人)进行饮料偏好的调查,在“年青人”年龄段,男性中偏好饮料A占58. 73%,偏好饮料B占41.27%;女性中偏好饮料A占58. 73%,偏好饮料B占41.27%, 我们可以得出在这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一定的差异。同理,在“老年人”年龄段,也有一定的差异。 (3)条件独立性检验

为验证上述得出的结果是否可靠,我们可以做以下的条件独立性检验。即由题意,可令C表示年龄段,C1表示年青人,C2表示老年人;D表示性别,D1表示男性,D2表示女性;E表示偏好饮料的类型,E1表示偏好饮料A,E2表示偏好饮料B。欲检验的原假设为:C给定后D和E条件独立。 按年龄段分层后得到的两个四格表,以及它们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2ln A的值如下: C1层 C2层 -2ln A=6.248 -2ln A =11.822 条件独立性 检验问题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是这两个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和,其值为-2lnA=6.248+11.822=18.07 由于r=c=t=2,所以条件独立性检验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渐近x 2分布的自由度为r(c-l)(t-l)=2,也就是上面这2个四格表的渐近x 2分布的自由度的和。由于p值P(x 2(2)318.07)=0.000119165很小,所以认为条件独立性不成立,即在年龄段给定的条件下,男性和女性对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是有差异的。 (4)产生偏差的原因 a、在(1)中,将不同年龄段的数据压缩在一起合起来后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对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上是没有差异的。但将数据以不同的年龄段

2017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数据能力:互联网巨头发展金融最大优势 数据金融:金融的本质是数据,以及基于数据的建模和风险定价。互联网公司及科技公司拥有海量用户数据,有机会借由数据挖掘和建模,成为传统金融公司之外的数据金融新贵。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万亿美金,而金融市场规模则在300万亿量级。 中国传统银行的征信记录仅覆盖总人口的35%,远低于互联网52%的覆盖率。互联网巨头拥有了极大的数据先发优势。虽然中国的央行征信及传统金融业务数据不对互联网公司开放,但丰富的社交、线上消费及转账行为数据能够在风控和征信中发挥巨大作用。 据CNNIC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达到4.7亿。随着中国移动互联和移动支付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网民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据踪迹成指数级增长,这些数据不仅包括了基本的实名制用户信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用户的消费历史、社交行为、生活开支甚至是理财偏好。 蚂蚁金服和腾讯金融拥有自己的征信数据来源和技术,使其能够绕开传统金融,独立解决陌生人交易场景中的身份及违约风险评估问题。在数据金融的竞争格局下,互联网巨头将首先受益数据优势带来的用户价值增长。

随着移动支付成为大众习惯,互联网金融规模保持着高速上涨,截至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总交易规模超过12万亿,接近GDP总量的20%,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超过5亿,位列世界第一。 相对的是,银行卡和传统金融网点的重要性被不断削弱。银行卡是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触及客户的主要产品,然而随着电子支付的爆发,银行卡的吸引力不断减弱,手机号实名制和生物身份验证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与传统银行卡相同等级的安全保障,网络资管规模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全球27家估值不低于10亿美元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8家,融资额达94亿美元。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增速较高,有望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下一金矿,在数十亿市场空间里,数字金融巨头已经出现雏形。

学期期末论文 课题多流连铸中间包停留时间分布 曲线总体分析方法 摘要提出了一种研究多流中间包钢液流动特性的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多流中间包各流的实验数据得到多流中间包的总体停留时间分布(RT D ) 曲线;其次, 采用经典的分析模型研究多流中间包的总体RT D 曲 线; 最后, 以平均停留时间作为关键参数来评估多流中间包各流钢液 流动特性的一致性.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免了负死区体积的出现, 并 且死区体积分率大小符合物理事实. 关键词连铸, 多流中间包,总体停留时间分布(RTD ),流动特性,RTD曲线 1 经典R T D 曲线分析方法 对于盛装钢液体积为V,流量为Fv的单流中间包,RTD曲线为示踪剂浓度C与时间艺的关系函数.中间包平均停留时间万为 定义为理论停留时间,无量纲时间,无量纲浓度 则无纲量平均停留时间为.中间包死区体积分率vd ,活塞区体积分率vp和全混区体积分率vm 的计算式分别为

式中,为最小响应时间;为浓度峰值时间.需要指出的是,式(3a) 要求中间包钢液流动分为两步,首先经过活塞区,然后经过全混流和死区, 这样.但实际钢流在中间包中的流动为湍流,湍流扩散输运和对流输运这2种示踪剂输运方式导致了示踪剂浓度在中间包内分布不均匀.因此, 到达中间包出口处的示踪剂浓度不能立即达到峰值,而要经历一个如图1所示的较长时间的过渡段.图中,流经整个体系的体积流量Q可分为3部分:流经死区的体积流量Qd,流经活塞区的体积流量Qp和流经全混区的体积流量Qm.这样就存在如下关系式: 因此在分析RTD曲线计算活塞区体积分率时应采用式(3b).事实上,式(3a)是当时间的过渡段为时式(3b)的特殊情况.

互联网:需要关注哪些数据,什么数据得出什么结论,最后有什么改进,ip、pv、用户行为等 B2c数据分析指标: b2c站分析采用的指标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根据网站的目标和网站的客户的不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常用的网站分析指标有内容指标和商业指标,内容指标指的是衡量访问者的活动的指标,商业指标是指衡量访问者活动转化为商业利润的指标。 一、网站分析的内容指标 转换率Take Rates (Conversions Rates) 计算公式:转换率=进行了相应的动作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以及网站的宣传效果 指标用法:当你在不同的地方测试新闻订阅、下载链接或注册会员,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链接的名称、订阅的方式、广告的放置、付费搜索链接、付费广告(PPC)等等,看看那种方式是能够保持转换率在上升?如何增强来访者和网站内容的相关性?如果这个值上升,说明相关性增强了,反之,则是减弱。 回访者比率Repeat 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回访者比率=回访者数/独立访问者数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和网站的实用性,你的网站是否有令人感兴趣的内容使访问者再次回到你的网站。 指标用法:基于访问时长的设定和产生报告的时间段,这个指标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网站都希望访问者回访,因此都希望这个值在不断提高,如果这个值在下降,说明网站的内容或产品的质量没有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选定了一个时长和时间段,就要使用相同的参数来产生你的报告,否则就失去比较的意义。 积极访问者比率Heavy User Share 计算公式:积极用户比率=访问超过11页的用户/总的访问数 指标意义:衡量有多少访问者是对网站的内容高度的兴趣 指标用法:如果你的网站针对正确的目标受众并且网站使用方便,你可以看到这个指标应该是不断的上升。如果你的网站是内容型的,你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内容来区分不同的积极访问者,当然你也可以定义20页以上的才算是积极的访问者。 忠实访问者比率Committed 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访问时间在19分钟以上的用户数/总用户数 指标意义:和上一个指标的意义相同,只是使用停留的时间取代浏览页数,取决于网站的目标,你可以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或结合使用。 指标用法:访问者时长这个指标有很大的争议,这个指标应结合其它的指标一起使用,例如转换率,但总体来说,较长的访问时长意味着用户喜欢呆在你的网站,高的忠实访问率当然是较好的。同样的,访问时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自行设定。 忠实访问者指数Committed Visitor Index 计算公式:忠实访问者指数=大于19分钟的访问页数/大于19分钟的访问者数

《统计与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实验作业 数据来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 MG1655注释的4289个编码蛋白基因的长度l(单位:核苷酸,NT)及其GC含量r(%)。其中,第1列为基因序号,第2列为基因的长度l(单位:核苷酸,NT),第3列为基因的GC含量r(%)。试针对这一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工作: 一. 将全部4289个基因视为总体Y,请完成如下工作: 1. 严格按照要求(注意:软件自动生成的结果视为无效作业),分别画出基因长度l和基因GC含量r的频率直方图和箱线图,并对这两类数据的异常值进行分析; 2. 分别求出基因长度l和基因GC含量r的均值、标准差、极差、中位数、众数、变异系数,并在k≤10范围内依次、完整地检验Chebyshev定理; 3. 基于总体Y,考察l与GC含量r比值l/r,请设计抽样对l/r进行比值估计与单随机变量估计的抽样效率的比较分析,并以合适的图示表示比较结果; 4. 基于总体Y,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构造一个基于GC含量r值的模拟总体数据X,并以合适的图示表示,要求总体X为经过显著性水平α=0.01下的K-S检验的标准正态分布,且X的个体数目也为4289,取值可表示为R。(提示: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R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容量n自定。) 二. 基于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总体X,请完成如下工作: 1. 从中进行1次简单随机抽样(容量n=277),求出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并画出这一样本的频率直方图和箱线图;由此估计总体X的正态分布参数(方法不限,需写出具体求解过程),并分别采用自举法(Bootstrap)重复抽样1000次,分别确定该样本均值和该样本标准差是否处于90%的置信区间(以上下5%分位数来定义90%的置信区间),并以合适的图示表示自举法重复抽样1000次以及该置信区间的结果; 2. 进一步地,进行100次容量为n=61的简单随机抽样,分别画出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的频率直方图,考察同样参数估计方法所估计参数的90%置信区间的情况,并以合适的图示表示(提示:(1)相关分布的分位数表可参考本课程讲义;(2)请参考本课程讲义的表示方式。)。 三. 对于总体Y,将全部4289个基因视为从某一总体中进行1次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n=4289),给定显著性水平为10%,试考察基因长度l与GC含量r是否相互独立。要求写出具体的分析过程。(提示:相关分布的分位数表可参考本课程讲义。) 要求: (1)本次数据分析以实验报告形式打印、装订提交,请在第一页注明学号、姓名; (2)请保证独立完成本作业,鼓励自行编程完成上述数据分析,也可使用相关软件(不限);(3)本作业占课程总成绩15%。

“互联网+运动健康”市场分析 第一部分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益民服务,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 《意见》要求,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健康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提出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发展目标。 国务院承诺为发展互联网+营造宽松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完善信用支撑体系,推动数据开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多举措保障互联网+医疗等健康有序发展。继互联网成为商业时代主旋律后,大健康,也再度成为新商业创新的热点领域,互联网巨头,医药行业巨头都纷纷跨入该领域,“互联网+大健康”成为最热度的商业话题和领域。 国家政策大力加强国民身体素质和公共医疗卫生,在此前提下,政府对私立医院的限制和约束在减少,也在降低进入门槛,APP拥有好的政策机遇去开拓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同时也要接受更多的竞争对手的挑战。 二、社会环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亿,互联网普及率为%。另外,报告还显示,O2O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引领行业的商务模式。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提升至%。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为%。手机网络游戏从爆发式增长变为稳步增长,预计2015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个人互联网应用呈上升态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应用,使用率达到%。平板电脑凭借娱乐性和便捷性成为网民的重要娱乐设备,2014年底使用率达到%。 中国经济新闻网指出,中国手机用户达亿户,普及率部/百人。?调查还显示,智能手机正在快速改变着中国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在线商业模式已逐渐成熟,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运动健康方面存在着巨大发展潜力。根据美国着名调查机构IHS的调查报告显示,健身运动类的APP将会越来越受用户亲睐。2012年全球健身、运动类APP的下载量达到亿人次,而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亿人次,增长率高达63%。 图: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

目录 实验一描述性分析 实验二正态总体的均值检验 实验三非参数检验 实验四方差分析 实验五回归分析 实验六判别、聚类分析 实验七主成分分析 实验八因子分析 实验一描述性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特征的计算(A); 2. 掌握相关矩阵计算(A)。 【实验原理】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料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当然要分析数据中包含的主要信息,即要分析数据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要研究数据的数字特征。对于数据的数字特征,要分析数据的集中位置、分散程度。数据的分布是正态的还是偏态等。对于多元数据,还要分析多元数据的各个分量之间的相关性等。

【实验项目设计】 1.给定一组单变量数据,分组计算均值、方差、Q1、Q3、偏度、峰度。 2.给定一组多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矩阵。 【实验内容】 一、单样本的数字特征计算 (习题1.4) 从某商店的营业日中随机抽取12天,得日营业额数据为(单位:万元): 12.5, 17.2, 9.1, 25.4, 31.2, 20, 18.9, 22.8, 21.1, 17.8, 25.1, 27.7 试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变异系数、样本中位数、上样本四分位数、下样本四分位数、样本四分位数间距和极差。 1. 建数据集 Data d4; Input x @@; Cards; 12.5 17.2 9.1 25.4 31.2 20 18.9 22.8 21.1 17.8 25.1 27.7 ; Run; 2. 使用“SAS/ 分析家”菜单 (1)打开“分析家”界面。 选择SAS界面的级联菜单:“解决方案”?“分析”?“分析家”。 (2)调出数据文件Work.D4 。 在界面的空白处,右键弹出菜单,选择级联菜单:“文件”?“按SAS名称打开”。依次选择逻辑库和文件对象,分别为“Work”、“D4”,单击“确定”按钮。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2015年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加速发展,数据中心产业也进入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阶段。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加速发展,我国数据中心产业也进入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阶段。2011年到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规划建设数据中心255个,已投入使用173个,总用地约7132万平方米,总机房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IDC关于中国数据中心市场今日公布的数据表示,2010年中国数据中心总数量已经达到504,155 个,市场总规模达到92亿美元,IDC预测该市场在2010年至2015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1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7亿美元。 一、发展: 三个阶段 IDC认为数据中心在中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00年前后

数据中心的概念随互联网进入中国,第一次掀起了建设数据中心的热潮。但是由于互联网在中国尚未普及,在用户数、内容、应用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用户对数据中心尚未产生有效的需求。在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数据中心的发展很快进入了蛰伏期。 2、2004年至2008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无论是国民经济还是百姓生活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依赖都日益广泛和深入,从服务提供方和用户方两端都纷纷投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行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优胜劣汰的过程,作为重要的I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3、2008年至今 互联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数据中心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行业内越发重视运营的效率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