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讲 集合的表示和基本关系

第1讲 集合的表示和基本关系

第1讲 集合的表示和基本关系
第1讲 集合的表示和基本关系

第1课时 集合及其表示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1.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 ),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例】看看下面这几个例子,了解集合的概念: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

560x x -+=的所有实数根;

(8)不等式30x ->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2.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要记住一些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3.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基本形式为123{,,,,}n a a a a ???,适用于有限集或元素间存在规律的无限集. 描述法,即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基本形式为{|()x A P x ∈},既要关注代表元素x ,也要把握其属性()P x ,适用于无限集.

【例】(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18}A x N x =∈≤<

4.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belong to )与不属于(not belong to ),分别用符号∈、? 表示,例如3N ∈,2N -?. 第二部分 精讲点拨

例1 完成下面一组经典基础习题

【例1】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23)0x 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大于2且小于7的整数.

解:(1)用描述法表示为:2{|(23)0}x R x x x ∈--=;

用列举法表示为{0,1,3}-.

(2)用描述法表示为:{|27}x Z x ∈<<;

用列举法表示为{3,4,5,6}.

【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32,}A x x k k Z ==+∈,{|61,}B x x m m Z ==-∈,则有: 17 A ; -5 A ; 17 B .

解:由3217k +=,解得5k Z =∈,所以17A ∈;

由325k +=-,解得73

k Z =?,所以5A -?; 由6117m -=,解得3m Z =∈,所以17B ∈.

【例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P 6 练习题2, P 13 A 组题4)

(1)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2)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3)反比例函数2y x

=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 解:(1)3{(,)|}{(1,4)}26y x x y y x =+?=?=-+?

. (2)2{|4}{|4}y y x y y =-=≥-.

(3)2{|}{|0}x y x x x

==≠. 【例4】已知集合2{|1}2

x a A a x +==-有唯一实数解,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解:化方程212

x a x +=-为:2(2)0x x a --+=.应分以下三种情况: ⑴方程有等根且不是2±:由 △=0,得94a =-,此时的解为12

x =,合. ⑵方程有一解为2,而另一解不是2-:将2x =代入得2a =-,此时另一解12x =-,合. ⑶方程有一解为2-,而另一解不是2:将2x =-代入得2a =,此时另一解为21x =+,合. 综上可知,9{,2,2}4

A =--. 第三部分 基础过关

1.方程012=-x 的解集是( )

(A ){1} (B ){1-} (C )1,1- (D ){1,1-}

2.不等式2x -3<1的解集是( )

(A )(-∞,2] (B )(-∞,2) (C )(2,+∞) (D )[)2,∞-

(注:区间是一类特殊集合的一种表示方法,请参阅函数一节内容)

3.用列举法表示小于10的正奇数所组成的集合 .

4.用描述法表示被3除余1的集合 .

5.设集合A ={ x │x >2},a =3,则a A .

【组合掌握】

6.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 2-16=0的解集;

(2)不等式3x -1>5的解集.

7.若集合?==-}01{ax x ,求实数a 的值.

8.若集合}01{2=++ax x x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9.若集合?==+-}0{2a x x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已知集合}0{2=+-=a x x x A ,若2∈A ,求实数a 和集合A .

第2课时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B 的子集.

记作:()A B B A ??或

读作:A 含于B(或B 包含A).

【例】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1){1,2,3},{1,2,3,4,5}A B ==;

(2)设A 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

A B B

A A

B A B

A .

B .

C .

的集合;

(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 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得出结论: 若,,A B B A A B ??=且则

【例】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1){2,4,6},{6,4,2}E F ==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作空集(empty set ),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例】思考回答下例问题:

(1)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空集?

(2)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与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之间有什么区别?

(3)0,{0}与?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4. 知识要点总结: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说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其中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 ),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

2). 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 ?),即集合A 与集合B 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

3). 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 ),记作A ≠?B (或B ≠

?A ). 4.)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作空集(empty set ),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5.) 性质:A A ?;若A B ?,B C ?,则A C ?;

若A B A =,则A B ?;若A B A =,则B A ?.

第二部分 精讲点拨

【例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菱形} {平行四边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2)? 2{|20}x R x ∈+=; 0 {0}; ? {0}; N {0}. 解:(1

), ; (2)=, ∈, ,. 【例2】设集合1,,}22

{|,{|n n x n n A x x B x =∈=+∈==Z}Z ,则下列图形能表示A 与B 关系的是( ).

解:简单列举两个集合的一些元素,3113{,1,,0,,1,,}2222

A =???---???,3113{,,,,,}2222

B =???--???, 易知B ≠

?A ,故答案选A . 另解:由21,}2

{|n x n B x +=∈=Z ,易知B ≠?A ,故答案选A . 【例3】若集合{}{}2|60,|10M x x x N x ax =+-==-=,且N M ?,求实数a 的值. 解:由26023x x x +-=?=-或,因此,{}2,3M =-.

(i )若0a =时,得N =?,此时,N M ?;

(ii )若0a ≠时,得1{}N a =. 若N M ?,满足1123a a ==-或,解得1123

a a ==-或. 故所求实数a 的值为0或12或13

-. 【例4】已知集合A ={a ,a +b ,a +2b },B ={a ,ax ,ax 2

}. 若A =B ,求实数x 的值.

解:若22a b ax a b ax +=??+=?

?a +ax 2-2ax =0, 所以a (x -1)2=0,即a =0或x =1. 当a =0时,集合B 中的元素均为0,故舍去;

当x =1时,集合B 中的元素均相同,故舍去.

若2

2a b ax a b ax ?+=?+=??2ax 2-ax -a =0.

因为a ≠0,所以2x 2-x -1=0, 即(x -1)(2x +1)=0. 又x ≠1,所以只有12

x =-. 经检验,此时A =B 成立. 综上所述12

x =-. 第三部分 课堂练习

1.已知集合A ={a ,b ,c },下列可以作为集合A 的子集的是( )

(A ) a (B ) {a ,c } (C ) {a ,e } (D ){a ,b ,c ,d }

2.下列与集合A={1,2}相等的是( )

(A ){1,2,3} (B )}31{<<-x x (C )}023{2=+-x x x (D )N

3.已知集合}02{=-=x x M ,}1{>=x x N ,则( )

(A ) M =N (B )N M ? (C )N M ? (D )M 与N 无包含关系

4.下列图形中,表示N M ?的是(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M N (A ) M N (B ) N M (C ) M N

(D )

(A)}0{

?(D)}0{

?

?

=

?(C)}0{

?(B)}0{

?

6.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0

x;(2){1,2,3} N;

x

-

{2=

1

(3){1} }

x=.

{2x

{2x

x

x=;(4)0 }

x

2

7.设集合A={1,2,3,4},}0

N

x

B,若满足A

x

{2=

-

=a

B?,求实数a的值集合.8.设集合A={a,b,c,d,e},试写出包含a,c的集合A的子集.

9.已知集合}0

A,集合}0

x

=x

4

{2=

-

B?,求实数a的值的集合.

B,若A

x

=ax

{=

-

2

10.已知集合}1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a

-

x

B,若满足B

{≤

x

{≤

A,}0

-

1

=x

x

第五部分章节练习

A组

1.以下元素的全体不能够构成集合的是().

A.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B. 地球上的小河流

x-=的实数解 D. 周长为10cm的三角形

C. 方程210

2.方程组{23211x y x y -=+=的解集是( ).

A . {}51, B. {}15, C. (){}51, D. (){}15,

3.给出下列关系:①12

R ∈; ②2Q ∈;③ *3N ∈;④0Z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有下列说法:(1)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2)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

{3,2,1};(3)方程2(1)(2)0x x --=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4)集合{45}x x <<是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只有(1)和(4)

B. 只有(2)和(3)

C. 只有(2)

D. 以上四种说法都不对

5.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M 和N, 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M π=, {3.14159}N =

B. {2,3}M =, {(2,3)}N =

C. {|11,}M x x x N =-<≤∈, {1}N =

D. {1,3,}M π=, {,1,|3|}N π=-

6.已知实数2a =,集合{|13}B x x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7.已知x R ∈,则集合2{3,,2}x x x -中元素x 所应满足的条件为 . B 组

1.已知集合{}{}3,,6,A x x k k Z B x x k k Z ==∈==∈, 则A 与B 之间最适合的关系是( ).

A.A B ?

B.A B ?

C. A ≠?B

D. A ≠

?B 2.设集合{}|12M x x =-≤<,{}|0N x x k =-≤,若M N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k ≤

B .1k ≥-

C .1k >-

D .2k ≥

3.若2{,0,1}{,,0}a a b -=,则20072007a b +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2

4.已知集合M ={x |x =2k +14,k ∈Z }, N ={x |x =4k +12

, k ∈Z }. 若x 0∈M ,则x 0与N 的关系是( ).

A. x 0∈N

B. x 0?N

C. x 0∈N 或x 0?N

D.不能确定

5.已知集合P ={x |x 2

=1},集合Q ={x |ax =1},若Q ?P ,那么a 的值是( ).

A. 1

B. -1

C. 1或-1

D. 0,1或-1

6.已知集合{},,,A a b c =,则集合A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7.当2{1,,}{0,,}b a a a b a

=+时,a =_________,b =_________. 8.已知A ={2,3},M ={2,5,235a a -+},N ={1,3, 2610a a -+},A ?M ,且A ?N ,求实数a 的值.

9.已知集合{}25A x x =-≤≤,{}121B x m x m =+≤≤-.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1.2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讲义

第二讲 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知识点】 1.子集.对于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 说这两个集合是包含关系,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 ()A B B A ??或 读作A 含于B 2.维恩图. 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叫做韦恩图 3.集合相等. 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只是表示方法不同,我们就说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即A =B 4.真子集. 如果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并且集合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B ,那么把集合B 叫做集合A 的真子集. 表示记作B A (或A B), 读作“A 真包含 B ”(或“B 真包含于A ”). 5.空集. 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作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且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知识点透析】 1.集合的关系问题,有同学容易忽视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导致错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的运算要注意灵活运用韦恩图和数轴,这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具体运用。 【例题精讲】 1.用符号“?”、“?”、“∈”或“?”填空: (1) {},,,a b c d {},a b ;(2) ? {}1,2,3; (3) N Q ; (4) 0 R ; (5) d {},,a b c ; (6) {}|35x x << {}|06x x <…. 2. 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 3. 说出下列每对集合之间的关系. A B

(1)A ={1,2,3,4,},B ={3,4}. (2)P ={x |x 2=1},Q ={-1,1}. (3)N ,N*. 4.求下列集合之间的关系,并用Venn 图表示. A ={x |x 是平行四边形}, B ={x |x 是菱形}, C ={x |x 是矩形}, D ={x |x 是正方形}. 判断集合{}2A x x ==与集合{} 240B x x =-=的关系. 5.判断集合A 与B 是否相等? (1) A ={0},B = ?; (2) A ={…,-5,-3,-1,1,3,5,…},B ={x| x =2m+1 ,m ∈Z } ; (3) A ={x| x =2m-1 ,m ∈Z },B ={x| x =2m+1 ,m ∈Z }.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4|{32≤?x x B.}4|{32≤∈x x C.}32{?≠}3|{≤x x D.}4|{}32{≤∈x x 5.已知集合A={x|x2-1=0},B={-1,1},则A、B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三元集合A={y x xy x -,,},B={y x |,|,0 },且A=B,求y x 与的值. 7.选用适当的符号“”或“”填空: (1){1,3,5}_ _{1,2,3,4,5}; (2){2}_ _ {x | |x |=2}; (3){1} _?. 8.设集合{}0,1,2M =,试写出M 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 9.已知集合A={x|x2 -2x-3=0},B={x|a x-1=0},若B?≠A,求a 的值所组成 的集合M.

第一讲 集合及集合的表示

集合及集合的表示 【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会使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解集和一些基本图形的集合等. 【要点梳理】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要点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x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的次序无先后之分.如:由1,2,3组成的集合,也可以写成由1,3,2组成一个集合,它们都表示同一个集合.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 A 5.集合的分类 (1)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empty set),记作:?. (2)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6.常用数集及其表示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要点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的方法.如: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8的偶数构成的集合. 2.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如:{1,2,3,4,5},{x2,3x+2,5y3-x, x2+y2},…; 3.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 }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 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要点诠释: (1)用描述表示集合时应注意:①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有序实数对(点)还是其他形式?②元素具有怎样的属性?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 (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若需要多层次描述属性时,可选用逻辑联结词“且”与“或”等连接;若描述部分出现元素记号以外的字母时,要对新字母说明其含义或指出其取值范围. 4.图示法:图示法主要包括Venn图、数轴上的区间等.为了形象直观,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

示范教案(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模块纵览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理解集合、映射、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概念,认识和理解它们的有关性质和运算.具有一定的把函数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背景的给出,通过经历、体验和实践探索过程的展现,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并在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领会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通过对本模块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初中函数的学习基础上,对数学有更深刻的感受,提高说理、批判和质疑精神,形成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内容概述 本模块共三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本模块为了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先在第一章给出集合的有关概念、表示、关系和运算等;然后从函数实例出发深化函数概念及其表示,并研究映射概念;进而又给出了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最值、奇偶性,这也是对函数的深化;接下来再回到特殊的函数——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继续认识函数,本模块重点涉及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最后专门给出了函数在数学和实际中的一些应用实例,使函数的价值得到体现,也是进一步巩固函数的概念,更加强了数学应用. 概括地说,本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函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最重要、最常用的数学模型,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纽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准备,是未来公民的必需,因此,整个模块以函数作为中心,以函数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本模块无论是数还是形都用函数观点来研究,研究它们的变化及其规律.对方程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从函数出发,把它与两个函数相结合,把它的解看成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这里把函数作为整体来认识,方程则被看成是包含于函数的局部. 教学建议 教师,对数学应该有自己深入的想法,只有教师深入了才能有教学的浅出;教师,对于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唯其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出具有独到想法的学生. 1.抓住核心,重点突破 由于函数是本模块的重点和核心,因此教师要重视函数的教学,向学生贯彻函数的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掌握学会函数,更会用函数的思想去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函数概念的教学要从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常识,尝试列举具体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定义.要注意:①构成函数的要素和相同函数的含义,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联系、区别与适用性,③分段函数的意义,④映射的概念和判断.教学中应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时,要控制难度. 2.用课本教,而非教课本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编制高考大纲的依据,是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本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本内容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全部掌握.由于高中数学课本版本的多样化,高考数学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精品)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 (2)了解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 (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然后给出定义. (3)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理解包含关系及相关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用类比思想,在探究两个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辨证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子集的概念;难点:元素与子集,即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在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下,一方面注意利用生活实例,引入集合的包含关系. 从而形成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概念. 另一方面注意几何直观的应用,即Venn图形象直观地表示、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概念及有关性质. (四)教学过程

图表示为: =2}. }.

备选训练题 例1 能满足关系{a ,b }?{a ,b ,c ,d ,e }的集合的数目是( A ) A .8个 B .6个 C .4个 D .3个 【解析】由关系式知集合A 中必须含有元素a ,b ,且为{a ,b ,c ,d ,e }的子集,所以A 中元素就是在a ,b 元素基础上,把{c ,d ,e }的子集中元素加上即可,故A = {a ,b },A = {a , b , c },A = {a ,b , d },A = {a ,b , e },A = {a ,b ,c ,d },A = {a ,b ,c ,e },A = {a ,b ,d ,e },A = {a ,b ,c ,d ,e },共8个,故应选A. 例2 已知A = {0,1}且B = {x |x A ?},求B . 【解析】集合A 的子集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0},{1},{0,1}. 由题意可知B = {?,{0},{1},{0,1}}. 例3 设集合A = {x – y ,x + y ,xy },B = {x 2 + y 2,x 2 – y 2,0},且A = B ,求实数x 和y 的值及集合A 、B . 【解析】∵A = B ,0∈B ,∴0∈A . 若x + y = 0或x – y = 0,则x 2 – y 2 = 0,这样集合B = {x 2 + y 2,0,0},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x + y ≠0,x – y ≠0. ∴22 220 xy x y x y x y x y =?? -=-??+=+? (I ) 或22 220xy x y x y x y x y =?? -=+??+=-? (II ) 由(I )得:00x y =?? =?或01x y =??=?或1 0x y =??=? 由(II )得:00x y =?? =?或01x y =??=-?或1 0x y =??=? ∴当x = 0,y = 0时,x – y = 0,故舍去. 当x = 1,y = 0时,x – y = x + y = 1,故也舍去. ∴01x y =?? =?或0 1x y =??=-? , ∴A = B = {0,1,–1}. 例4 设A = {x | x 2 – 8x + 15 = 0},B = {x | ax – 1 = 0},若B A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并写出它的所有非空真子集. 【解析】A = {3,5},∵B A ?,所以

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讲集合答案部分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集合 答案部分 1. A 【解析】A={x||x|<2}=(—2,2) , B={—2,0,1,2} ,??? ^^{0,1},故选 A . 2 2 2. B 【解析】因为 A={xx —X —2;>0},所以 e R A={x|x —X —2 < 0} ={x| —1W x < 2},故选 B ? 由题意知, A={x|x —1 > 0},则 APIB ={1,2}.故选 C . 因为 B ={x X> 1},所以 e R B ={x | X <1},因为 A ={x O c X < 2}, 因为 U ={1,2,3,4,5} , A ={1,3},所以 ejA= {2 , 4, 5}.故选 C . 6. A 【解析】通解 由 X 2 +y 2 < 3知,-73 < X <73, - J 3 < y <73. 又 x € Z , y 忘 Z ,所以 x€{-1,O,1} , y€{-1,O,1}, 所以A 中元素的个数为C i c ; =9,故选A . 优解 根据集合A 的元素特征及圆的方程在坐标系中作出图形,如图, 易知在圆X 2 +y 2 =3中有9个整点,即为集合 A 的元素个数,故选 A . 7. A 【解析】??? B ={x| X CO} , ? A PI B = {x | X c 0},选 A . & C 【解析】??? 1壬 B ,??? 12 —4" + m =0 ,即卩 m = 3,??? B ={1,3}.选 C . 2 2 3. C 【解析】 4. B 【解析】 所以AI (命 B)={x|0

集合的基本关系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2.下面关于集合的表示正确的个数是 ( ) ①}2,3{}3,2{≠; ②}1|{}1|),{(=+==+y x y y x y x ; ③}1|{>x x =}1|{>y y ; ④}1|{}1|{=+==+y x y y x x ; A .0 B .1 C .2 D .3 3.设全集},|),{(R y x y x U ∈=,}12 3 | ),{(=--=x y y x M ,}1|),{(+≠=x y y x N ,那么)(M C U ∩)(N C U = ( ) A .φ B .{(2,3)} C .( 2 , 3 ) D . }1|),{(+≠x y y x 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32R x x y y ∈+=∈π B .)},{(b a =)},{(a b C .}1|),{(22=-y x y x }1)(|),{(222=-y x y x D .}02|{2=-∈x R x =φ 5.已知集合A 中有10个元素,B 中有6个元素,全集U 有18

个元素,≠?B A φ。设集合)(B A C U ?有x 个元素,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83≤≤x ,且N x ∈ B .82≤≤x ,且N x ∈ C .128≤≤x ,且N x ∈ D .1510≤≤x ,且N x ∈ 6.已知集合 },6 1|{Z m m x x M ∈+==,},3 12 |{Z n n x x N ∈-==, =P x x |{+= 2p },6 1 Z p ∈,则P N M ,,的关系 ( ) A .N M =P B .M P N = C .M N P D . N P M 7.设全集}7,6,5,4,3,2,1{=U ,集合}5,3,1{=A ,集合}5,3{=B ,则 ( ) A . B A U ?= B . B A C U U ?=)( C .)(B C A U U ?= D .)()(B C A C U U U ?= 8.已知}5,53,2{2+-=a a M ,}3,106,1{2+-=a a N ,且}3,2{=?N M ,则a 的值( ) A .1或2 B .2或4 C .2 D .1 9.满足},{b a N M =?的集合N M ,共有 ( ) A .7组 B .8组 C .9组 D .10组 10.下列命题之中,U 为全集时,不正确的是 ( ) A .若 B A ?= φ,则U B C A C U U =?)()( B .若B A ?= φ,则A = φ或B = φ C .若B A ?= U ,则=?)()(B C A C U U φ

第1讲 集合及其运算

第一讲集合及其运算 主讲老师:徐剑 教学目标 1. 掌握集合的交、并、补集三种运算及有关性质,能运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 2. 能使用数轴分析、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会求简单集合间的并集、交集;理解补集的含义并会求补集. 一、课前预习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或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 A∩A=;A∩?=; A∪A=;A∪?=; A∩(?U A)=;A∪(?U A)=;?U(?U A)=. 二、例题解析 1、集合的含义 例1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 A.1 B.3 C.6 D.9

(2)已知集合M ={1,m +2,m 2+4},且5∈M ,则m 的值为( ) A .1或-1 B .1或3 C .-1或3 D .1,-1或3 (3)已知集合A ={x |x ∈Z ,且32-x ∈Z },则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 2、集合的基本关系 例2 (1)设P ={y |y =-x 2+1,x ∈R },Q ={y |y =1-x 2},则 ( ) A .P ?Q B .Q ?P C .?R P ?Q D .Q ??R P (2)设A ={1,4,2x },B ={1,x 2},若B ?A ,则x =________.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例3 (1)设U =R ,{|55}A x x =-<<,{|07}B x x =≤<. 求A ∩B 、A ∪B 、?U A 、?U B 、(?U A )∩(?U B )、(?U A )∪(?U B )、?U (A ∪B )、?U (A ∩B ). (2)已知全集{1,2,3,4,5}U =,若A B U =,A B ≠?,A ∩(?U B )={1,2}, 求集合A 、B . (3)已知集合A ={x |-2≤x ≤5},B ={x |m +1≤x ≤2m -1},若A ∩B =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三、课后作业 1. 如果集合A ={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2. 集合A ={x |x =2n ,n ∈Z },B ={y |y =4k ,k ∈Z },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 .A ≠ ?B B .A ≠?B C .A =B D .A ∈B . 3. 满足条件{1,2,3}?≠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个. 4. 设集合2{|3}M y y x ==-,2{|21}N y y x ==-,则M N = . 5.设集合A ={x |240x x +=}, B ={x |222(1)10x a x a +++-=,a R ∈},若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xy >0等价于??? x <0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是( ) A .M P B .P M C .M =P D .M 、P 互不包含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两集合代表元素不同,因此M 与P 互不包含,故选D. 6.集合B ={a ,b ,c },C ={a ,b ,d };集合A 满足A ?B ,A ?C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 .8 B .2 C .4 D .1 [答案] C [解析] ∵A ?B ,A ?C ,∴集合A 中的元素只能由a 或b 构成.∴这样的集合共有22=4个. 即:A =?,或A ={a },或A ={b }或A ={a ,b }. 7.设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 ,k ∈Z },则(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关系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解法1:用列举法,令k =-2,-1,0,1,2…可得 M ={…-34,-14,14,34,54 …}, N ={…0,14,12,34 ,1…}, ∴M N ,故选B. 解法2:集合M 的元素为:x =k 2+14=2k +14(k ∈Z ),集合N 的元素为:x =k 4+12=k +24 (k ∈Z ),而2k +1为奇数,k +2为整数,∴M N ,故选B. [点评] 本题解法从分式的结构出发,运用整数的性质方便地获解.注意若k 是任意整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从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关系入手,联想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从中学会观察、类比、概括和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直观感知、类比联想和抽象概括,让学生体会数学上的规定要讲逻辑顺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积极探索创新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 难点:子集、空集、集合间的关系及应用。 互动探究: 一、课堂探究: 1、情境引入——类比引入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可否拓展到集合之间的关系?任给两个集合,你能否发现每组的前后两个集合的相同元素或不同元素吗?这两个集合有什么关系? 注意:这里可关系两个数学思想,分别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类比思想 探究一、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1){1,2,3},{1,2,3,4,5}A B ==; (2)设A 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可以发现,在(1)中,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这时,我们就说集合A 与集合B 有包含关系。(2)中集合A ,B 也有类似关系。 2、子集的概念: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记作B A ?或A B ?。图示如下符号语言:任意x A ∈,都有x B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 注意:强调子集的记法和读法; 3、关于Venn 图: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的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这样,上述集合A 与B 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 自然语言: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第1讲 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师版

教学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运用类比的方法,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等的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 (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探索直观图示(Venn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通过探讨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对照数或式的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探究集合之间的运算. 能力目标: (1)发展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 (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 难点:子集、真子集的判断、空集与非空集合的分类谈论 教学过程 课堂导学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 x∈A,则x∈B) A?B(或B ?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 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 B(或 B A)

【点评】含字母的两个集合相等,并不意味着按序对应相等,要分类讨论,同时也要考虑集合中的 元素的互异性和无序性。 ★★★变式2:集合{|2,}A x x k k Z ==∈,{|21,}B x x k k Z ==+∈,{|41,}C x x k k Z ==+∈,又,a A b B ∈∈,则有( ) A .a b A +∈ B .a b B +∈ C .a b C +∈ D .a b +不属于,,A B C 中的任一个 答案:B 解:设Z k k a ∈=11,2,2221,b k k Z =+∈, ∴12122212()1a b k k k k B +=++=++∈。 新知三: 子集、真子集、空集 ①如果集合A B ?,并且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②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例3:写出集合{1,0,1}-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子集为:?,{1}-,{0},{1},{1,0}-,{1,1}-,{0,1},{1,0,1}-。 真子集为:?,{1}-,{0},{1},{1,0}-,{1,1}-,{0,1}。 【点评】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 空真子集有22n -个。 ★★变式3:已知集合{}{}1,21,2,3,4,5P ??,那么满足条件的集合P 的个数是( ) A .5 B .6 C .7 D .8 答案:D 解:满足条件的集合P 可为:{}1,2,{}1,2,3,{}1,2,4,{}1,2,5,{}1,2,3,4,{}1,2,3,5, {}1,2,4,5,{}1,2,3,4,5,共8个。 ★★例4:已知集合{13}A x x =-≤≤,2{,}B y y x x A ==∈,{2,}C y y x a x A ==+∈,若满足C B ?,求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2{,}{09}B y y x x A y y ==∈=≤≤, {2,}{26}C y y x a x A y a y a ==+∈=-+≤≤, ∵C B ?,∴20 2369a a a -??? +? ≥≤≤≤。 ★变式4:集合{}1,2,3,4A =,2{0}B x N x a =∈-=,若满足B A ?,求实数a 的值组成的集合。 答案:{}1,4,9,16 ★★例5:已知集合A ={|25}x x -<≤,{|121}B x m x m =+-≤≤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B A ? (1)当B =?时,则121m m +>-,解得2m <。 (2)当B ≠?时,则12121512m m m m +-?? - ??+>-? ≤≤,解得23m ≤≤。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3。 【点评】当出现“A B ?”这一关系时,首先是讨论A 有没有可能为空集,因为A =? 时满足 A B ?。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xy >0等价于????? x <0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是( ) A .M P B .P M C .M =P D .M 、P 互不包含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两集合代表元素不同,因此M 与P 互不包含,故选D. 6.集合B ={a ,b ,c },C ={a ,b ,d };集合A 满足A ?B ,A ?C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 .8 B .2 C .4 D .1 [答案] C [解析] ∵A ?B ,A ?C ,∴集合A 中的元素只能由a 或b 构成.∴这样的集合共有22=4个. 即:A =?,或A ={a },或A ={b }或A ={a ,b }. 7.设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k ∈Z },则(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关系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解法1:用列举法,令k =-2,-1,0,1,2…可得 M ={…-34,-14,14,34,54…}, N ={…0,14,12,34,1…}, ∴M N ,故选B. 解法2:集合M 的元素为:x =k 2+14=2k +14(k ∈Z ),集合N 的元素为:x =k 4 +12=k +24(k ∈Z ),而2k +1为奇数,k +2为整数,∴M N ,故选B. [点评] 本题解法从分式的结构出发,运用整数的性质方便地获解.注意若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练习题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 xy >0等价于??? x <0 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

第01讲-集合(讲义版)

第01讲集合 一、考情分析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能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B 子集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B中的元素A?B 真子集 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B中的元素,且集 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B A?≠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符号表示A∪B A∩B 若全集为U,则集合A 的补集为?U A 图形表示 集合表示{x|x∈A,或x∈B}{x|x∈A,且x∈B}{x|x∈U,且x?A}

4.集合的运算性质 (1)A ∩A =A ,A ∩?=?,A ∩B =B ∩A . (2)A ∪A =A ,A ∪?=A ,A ∪B =B ∪A . (3)A ∩(?U A )=?,A ∪(?U A )=U ,?U (?U A )=A . [方法技巧] 1.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 2.子集的传递性:A ?B ,B ?C ?A ?C . 3.A ?B ?A ∩B =A ?A ∪B =B ??U A ??U B . 4.?U (A ∩B )=(?U A )∪(?U B ),?U (A ∪B )=(?U A )∩(?U B ). 三、 经典例题 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 (2020·全国高三一模(文))已知集合{}2 220A x x ax a =++≤,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的值为( ) A .0 B .0或2- C .0或2 D .2 【答案】C 【解析】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只有一个实数满足2220x ax a ++≤, 即抛物线2 22y x ax a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2480a a =-=△,∴0a =或2. 故选:C 【例1-2】(2020·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月考)若S 是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所有字组成的集合,则S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是( ) A .62 B .32 C .64 D .30 【答案】D 【解析】因为“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所有字组成的集合S 一共有5个元素, 所以S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是52230-=个. 故选:D 规律方法 1.研究集合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构成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弄清该集合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集合;然后再看集合的构成元素满足的限制条件是什么,从而准确把握集合的含义.

集合间基本关系及运算测试题(含答案)

集合间基本关系及运算 一、单选题(共11道,每道9分) 1.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补集及其运算 2.已知, ,则实数a的值是( ) A.1或2 B.2或4 C.1或2或4 D.2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3.设,,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 4.设,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M和P没有关系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 5.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 6.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7.集合,若,则实数a,m的值是( ) A.a=3;m=3 B.a=2或3;m=3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8.若集合中,仅有一个元素a,则a,b的值分别是( ) A.-1或1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9.集合,,,若,,则实数a的值为( ) A.-2或5 B.2或-5 C.-2 D.5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10.已知全集,集合,若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练习题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姓名:__ 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集合}{Z x x x A ∈<≤=且30的真子集 的个数为 ( ) A.5 B.6 C.7 D.8 2.已知集合}{{x B x x A =<<-=,21 }1 0< B. B A ? C. A B D. B A 3.已知}13,2,1{2--=a a M ,}3,1{=N ,若a M N M 则且,3?∈的取值为 ( ) A.1 B.4 C.-1或-3 D.-4或1 4.已知集合???∈???==Z k k x x A ,3, = B ? ? ?∈???=Z k k x x ,6,则 ( ) A. A B B. B A C.B A = D. A 与B 关系不确定 5.满足M a ?} {的集合},,,{d c b a M 共 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15个 6. 已 知 集 {}} {a x x B x x A <=<<=,21,满足 A B ,则 ( ) A.2≥a B. 1≤a C.1≥a D. 2≤a 二、 填空题 1.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若在A 中增加一个元素,则它的子集增加的个数为____ 2.设} 1,1{},,3,1{2+-==a a B a A 若 B A ,则a 的取值为__ __________. 3.已知集合{ }1 2==x x P ,集合{x Q = }1=ax ,若P Q ?,则a 的取值______ . 4 设 {}= ==∈B x y y x A R y x ,),(,,? ??=???1),(x y y x , 则B A 间的关系为____ 5.已知集合 }{ {x B x x x A =>-<=,51或}4 +<≤a x a ,若 B A ,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 设 集合}{{ ax x x B x x A -==-=2 ,01} 02=-,若B A ?,求a 的值. 2.若集合{ }==-+=N x x x M ,062 }{0))(2(=--a x x x ,且N M ?,求实数 a 的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