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_郭金成

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_郭金成

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_郭金成
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_郭金成

2015年2月第36卷第1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eb.2015Vol.36No.1

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11-7071-01)。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Capital Heal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2011-7071-01).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guojcmd@126.com

网络出版时间:2015-01-2920?45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11.3662.R.20150129.2045.025.html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5.01.015]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经桡动脉应用MAC 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郭金成

*

王国忠朱芙丽陈文明柳子静徐荣张利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北京101149)【摘要】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自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

150例发病12h 内,拟行经皮桡动脉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 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MAC 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MAC 组直接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照组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后选择指引导管行介入治疗。主要终点是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次要终点是穿刺部位合并症和30d 复合事件(包括所有原因的死亡、心肌梗死或非冠状动脉搭桥相关的出血)。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相似。MAC 组和对照组桡动脉交换到股动脉的比例

(4.0%vs 3.5%),首选指引导管更换比例(10.7%vs 9.3%),局部麻醉至冠状动脉造影完成时间[(7.2?2.6)min vs (7.1?2.3)min ]和门囊时间[(86.1?39.4)min vs (88.8?36.3)min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与对照组相比,MAC 组的急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操作时间、总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均明显缩短[(23.7?9.6)min vs (29.0?12.0)min ,P =0.003;(30.9?10.4)min vs (36.4?12.3)min ,P =0.004;(8.4?2.1)min vs (10.2?4.9)min ,P =0.007]。穿刺部位血肿两组各3例,保守治疗后好转。30d 复合事件发生率,MAC 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6%(5/75)和5.3%(4/75)(χ2=0.118,P =0.731)。结论

经桡动脉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STEMI 患者造影和介入治疗能缩短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

该方法能否对临床事件产生有益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桡动脉;导管【中图分类号】R542.2

Feasibility of single transradial MAC guiding catheter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Guo Jincheng *,Wang Guozhong ,Zhu Fuli ,Chen Wenming ,Liu Zijing ,Xu Rong ,Zhang Lib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Beijing Luhe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single guiding catheter (MAC 3.5)for left and right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Methods This was a single-center ,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conducted from August 2011to April 2012;Totally 150patients with STEMI indicated for transradial primary PCI performed by an experienced transradial operator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MAC group (75cases )consisted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primary PCI by using a single guiding catheter (MAC3.5).Control group (75cases )included patients who first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Tiger diagnostic catheter followed by guiding catheter selection at the operator's discretion for intervention.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procedural time and fluoroscopic time.The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complications of puncture site and composite of all-cause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non-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non-CABG )-related major bleeding at 30days.Analysis was done by intention to treat mode.Results Baselin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MA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rossover from radial access to femoral access (4.0%vs 3.5%),guiding catheter exchange rate (10.7%vs 9.3%),procedure tim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7.2?2.6)min vs (7.1?2.3)min ]and door to balloon time [(86.1?39.4)min vs (88.8?36.3)mi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CI procedure time ,total procedure time and the overall fluoroscop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MAC group

第1期郭金成等: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23.7?9.6)min vs(29.0?12.0)min,P=0.003;(30.9?10.4)min vs(36.4?12.3)min,P=0.004;(8.4?2.1)min vs(10.2?4.9)min,P=0.007,respectively].Local hematoma occurred in3cases in each of the two groups that improved after physiotherapy.The composite endpoints at30days was6.6%(5/75)in the MAC group compared with5.3%(4/75)in the control group(χ2=0.118,P=0.731),respectively.Conclusion A single transradial MAC3.5guiding catheter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seems to be a better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STEMI for whom primary PCI is planned.It can shorten PCI procedure time and fluoroscopy time.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is strategy can favorably affect clinical outcomes.

【Key words】myocardial infarction;angioplasty;radial artery;catheter

与股动脉路径相比,经皮桡动脉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急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1]。然而,经桡动脉路径具有较长的操作和透视时间[2],文献[3]报道经桡动脉路径使用单根多功能指引导管能同时完成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具有减少导管交换和降低桡动脉痉挛发生的潜在作用并能减少操作时间。目前尚无关于单根多功能指引导管降低操作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桡动脉应用6F MAC3.5指引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与多功能造影导管Tiger造影后再选择指引导管进行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对比,评价单根MAC3.5指引导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璐河医院心内科经急诊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导管室途径连续收治的STEMI患者150例,符合以下标准:①STEMI的诊断标准[4];②发病12 h内;③无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禁忌证;④签署急诊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⑤所有患者的造影和介入治疗均为同一术者。排除标准:①桡动脉细弱,走行迂曲;

②既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本研究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同意。

1.2介入治疗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氯吡咯雷600mg口服。用SAS10.0系统中的随机函数UNIFORM(n)按区组随机法、区组长度为4分别产生试验组(MAC组)和对照组的随机数,每组各75例。右桡动脉为首选介入路径。常规消毒铺巾后,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桡动脉成功后置入动脉鞘管。MAC组直接沿鞘管送入MAC3.5指引导管(Medtronic公司,美国),根据心电图识别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先行非梗死相关动脉造影,再行梗死相关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对照组先用5F左右共用Tiger造影导管(Terumo公司,日本)行冠状动脉造影,继而选择指引导管行IRA介入治疗。桡动脉介入成功术后即刻拔出桡动脉鞘管,应用瑞翁Xemex止血器(ZEON Medical INC公司,日本)压迫止血,6h内完全解除止血器。

MAC指引导管操作,右冠状动脉的操作类似于Sone 氏导管:先在右窦内形成头端指向左冠状动脉的小U形弯曲,顺时针旋转往往能够进入右冠状动脉开口。左冠状动脉操作:指引导管沿导丝进入升主动脉后,一般其头端指向左窦,上提指引导管、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向下推送导管在左冠状动脉的对侧形成U形弯曲,而后顺时针旋转进入左冠状动脉开口,完善造影和介入治疗。

1.3观察指标及定义

(1)记录局部麻醉开始时间、操作时间(造影和介入)、门囊时间(door-to-ballon,D2B)和透视时间。操作时间(造影)为局部麻醉至造影完成的时间。操作时间(介入)为造影结束至介入完成的时间。门囊时间定义为患者进入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或抽吸导管开始抽吸时间。(2)穿刺部位合并症:如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以及动脉闭塞等。复合事件包括所有原因的死亡、心肌梗死或非冠状动脉搭桥相关的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资料

150例患者中,男性10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62.8?1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冠心病危险

97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36卷

因素、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住院用药等资料详见表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

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均为100%,需更换股动脉路径例数、器械成功的比例、病变血管数、梗死相关动脉、靶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性质以及侧支循环两组相似(P>0.05),详见表2。

介入治疗时MAC组指引导管更换8例,其中2例MAC指引导管不能进入左冠状动脉,1例为更换股动脉路径的患者,另1例虽经桡动脉路径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但不能完成左冠状动脉造影。其余6例虽能完成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但因支撑力差而更换其他指引导管,详见表3。

2.3介入治疗结果及操作时间

两组介入成功率、术后TIMI血流、心肌灌注(blush)分级以及介入术后60min ST段的恢复程度相似(P均>0.05),详见表4。

操作时间(造影)、操作时间(介入)、总的操作时间、导管室门囊时间和透视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5。

2.4穿刺部位合并症及30d心脏事件

两组局部血肿发生各3例,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发生。院内和30d的复合事件发生率:MAC组和对照组心性死亡各4例,MAC组发生需要输血的上消化道出血1例。两组复合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5/75)和5.3%(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8,P=0.731)。

3讨论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意向性分析发现经右桡动脉途径应用单根MAC3.5指引导管能够明显降低总操作时间达5min以上,降低透视时间1.5min左右;无指引导管相关合并症发生;对心脏事件的发生不产生影响是可行和安全的。

表1MAC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Tab.1Demographics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Variables MAC group

(n=75)

Control group

(n=75)

χ2/t P

Age/a63.23?12.0762.47?12.250.3830.702

Male/female59/1650/252.7180.099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Diabetes mellitus/n(%)23(30.7)22(29.3)0.0320.859

Hypertension/n(%)42(56.0)44(58.7)0.1090.741

Hypercholesterolaemia/n(%)20(26.7)22(29.3)0.1320.716

Present smoking/n(%)46(61.3)38(50.7)1.7650.414

History of CAD/n(%)4(5.3)10(13.3)2.8360.092

History of stroke/n(%)4(5.3)4(5.3)0.0020.919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n(%)2(2.7)1(1.3)0.3270.568

Previous renal insufficiency/n(%)2(2.7)1(1.3)0.3400.560

Previous PCI/n(%)3(4.0)2(2.7)0.2070.649

Killip class on admission/n(%)2.8860.410

Ⅰ62(82.6)55(73.3)

Ⅱ7(9.3)12(16.0)

Ⅲ2(2.7)1(2.7)

Ⅳ4(5.3)7(9.3)

LVEF/%62.01?10.6261.01?8.930.4300.668

Prehospital delay/h3.69?2.743.61?2.770.1640.870

In-hospital medication/n(%)

Aspirin75(100.0)75(100.0)-

Clopidogrel75(100.0)75(100.0)-

Statin75(100.0)75(100.0)-

ACEI/ARB53(70.7)56(74.7)0.3020.583

Beta-blocker56(74.7)55(73.3)0.0350.852

CAD: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ACEI: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RB: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08

第1期郭金成等: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表2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Tab.2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n(%)

Variables MAC group

(n=75)

Control group

(n=75)

χ2P

Puncture access rate75(100.0)75(100.0)

Crossover to femoral3(4.0)4(5.3)0.1500.697 Device success(CA)

LCA72(96.0)73(97.3)0.2070.649RCA74(98.7)73(97.3)0.3400.559 Number of diseased vessels2.5590.278 128(37.3)36(48.0)

231(41.3)22(29.3)

316(21.3)17(22.7)

Infarct-related artery2.9510.229 LM0(0.0)0(0.0)

LAD35(46.7)45(60.0)

LCX13(17.3)8(10.7)

RCA27(36.0)22(29.3)

Target lesion site6.9380.139 Ostial0(0.0)2(2.7)

Proximal27(36.0)29(38.7)

Mid28(37.3)34(45.3)

Distal20(26.7)10(13.3)

Lesion type2.8460.416 A14(18.7)12(16.0)

B129(38.7)23(30.7)

B212(16.0)20(26.7)

C20(26.7)20(26.7)

Contralateral collateral grade(≥1)4(5.3)7(9.3)1.8790.391 CA:coronary angiography;LCA:left coronary artery;RCA:right coronary artery;LM:left main artery;LA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CX:left circumflex artery.

表3两组患者介入特点

Tab.3Proced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wo groups

Variables MAC group

(n=75)

Control group

(n=75)

χ2/t P

Exchange guide catheter

LAD6(8.0)7(9.3)0.0840.772

LCX2(2.7)0(0.0)2.0270.155

Initial device success(PCI)/n(%)67(89.3)68(90.7)0.0740.785

Type of primary PCI/n(%)1.7140.190

PTCA3(4.0)7(9.3)

Stent72(96.0)68(90.7)

Aspiration catheter use/n(%)71(94.7)69(92.0)1.4070.495

Number of balloons per patient1.93?0.681.77?0.921.2330.220

Predilatation1.07?0.501.03?0.680.4110.682

Postdilatation0.88?0.460.77?0.481.4130.160

Stent type/n(%)

Bare metal stent4(5.3)2(2.7)0.6940.405

Drug eluting stent68(90.7)66(88.0)0.2800.597

Stent size/mm3.13?0.483.15?0.41-0.2410.703

Stent length/mm24.50?0.4823.41?5.791.0120.195

Number of stents implanted per patient1.51?0.691.44?0.780.5580.578

GPⅡb/Ⅲa inhibitor/n(%)49(65.3)47(62.7)0.1160.734

IABP use/n(%)2(2.7)3(4.0)0.2070.649

Contrast volume/mL89?3491?36-0.2350.815 LA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CX:left circumflex artery;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GP:glycoprotein;IABP: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18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36卷表4两组造影评价操作成功率、术后血流、心肌灌注及ST段恢复对比

Tab.4Angiographic assessment of procedure success,TIMI flow,myocardial perfusion,ST-segment resolution n(%)

Variables MAC group

(n=75)

Control group

(n=75)

χ2P

Procedural success66(88.0)64(85.3)0.2310.631

TIMI flow after PCI2.9830.225

0/11(1.3)5(6.7)

28(10.7)6(8.0)

366(88.0)64(85.3)

TIMI blush grade after PCI1.3280.722

0/124(33.3)23(32.4)

218(25.0)12(16.9)

330(41.7)35(49.3)

STR(60min post-PCI)0.3040.951 complete29(40.3)30(42.3)

Partial23(31.9)21(29.6)

No resolution20(27.8)20(28.2)

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TR:ST segment resolution.表5两组造影、介入操作时间、门囊时间和透视时间时间对比

Tab.5Times of procedure,D2B and fluoroscopy in the two groups min

Time variables MAC group

(n=75)

Control group

(n=75)

t P

Procedure time,CA7.2?2.67.1?2.30.4330.666 Procedure time,PCI23.7?9.629.0?12.0-2.9760.003 Total procedure time30.9?10.436.4?12.3-2.9490.004 D2B86.1?39.488.8?36.30.1470.666 Fluoroscopy time8.4?2.710.2?4.9-2.7150.007 CA:coronary angiography;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D2B:door-to-balloon.

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经皮桡动脉路径能降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1,5-7]。以往经桡动脉路径行急诊PCI顺序:选择造影导管如Jud-kins left(JL)、Judkins right(JR)或左右共用的造影导管如Tiger行冠状动脉造影,而后选择指引导管进行介入治疗。但其缺点是反复更换导管可能导致患者疼痛不适、桡动脉痉挛而致导管交换困难以及桡动脉损伤等因素导致操作时间延长。2008年,Youssef 等[8]首次报道应用IL3.5指引导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操作成功率为98.2%,是可行和安全的。2013年,Malaiapan等[9]回顾性分析发现:应用专为桡动脉径路设计的Kimney指引导管行急诊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与股动脉路径相比,操作时间相似,且明显低于经桡动脉路径的多根导管技术。本研究中MAC组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明显低于经桡动脉路径的多根导管技术,与上述报道结果类似。徐泽升等[10]应用单根IL3.5指引导管行STEMI患者的造影和PCI治疗,导管交换率为9.7%(6/62)。本研究中MAC组导管交换率为10.7%(8/75),对照组为9.3%(7/75),二者一致。

MAC指引导管完成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关键是掌握MAC的操作特点,MAC指引导管是为右冠状动脉介入设计,操作方法与Sone氏导管一致。MAC组右冠状动脉为梗死相关动脉时成功率为100%也说明了这一点。左冠状动脉的操作有别于JL、AL和EBU类指引导管,先在左冠状动脉对侧形成U形弯曲后顺时针旋转至左冠状动脉附近,轻微推送或上提导管往往能进入左冠状动脉开口。

本研究的局限性:单中心、单个术者完成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其他左右共用的指引导管如Ikari、Q和Kimney没有进行对比;与EBU等指引导管相比,其操作方法可能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但如按文中所述方法,掌握该方法大约需要20例的操作;该方法虽能降低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但对患者预后没有产生影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该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28

第1期郭金成等: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在熟练掌握MAC指引导管使用技巧的基础上,经桡动脉路径应用单根MAC3.5指引导管在STEMI 患者中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Mamas M A,Ratib K,Routledge H,et al.Influence of access site selection on PCI-related adverse events in pa-

tients with STEMI: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Heart,2012,98(4):303-311.

[2]Baklanov D V,Kaltenbach L A,Marso S P,et al.The 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transradial percutaneous coro-

nary intervention for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ol in-

farction:analysis from the National Cardiovascular Data

Registry(2007to2011)[J].J Am Coll Cardiol,2013,

61(4):420-426.

[3]CaputoRP,Tremmel J A,Rao S,et al.Transradial arterial access for coronary and peripheral procedures:executive

summary by the Transradial Committee of the SCAI[J].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11,78(6):823-839.

[4]Thygesen K,Alpert J S,Jaffe A S,et al.Third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

2012,60(16):158-198.

[5]Jolly S S,Yusuf S,Cairns J,et al.Radial versus femoral

access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in pa-

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RIVAL):a random-

ised,parallel group,multicentre trial[J].Lancet,2011,

307(9775):1409-1420.

[6]杨遇春,吴明祥,张治平,等.因ST段抬高误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原因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6):

48-51.

[7]王京京,张晓春.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43(7):666-667.

[8]Youssef A A,Hsieh Y K,Cheng C I,et al.A single tran-sradial guiding catheter for right and left coronary angiog-

raphy and intervention[J].EuroIntervention,2008,3(4):

475-481.

[9]Malaiapan Y,Leung M,Ahmar W,et al.Guideline rec-ommended door-to-balloon time can be achieved in transra-

dial primary PCI-the usefulness of a dedicated radial guide

catheter[J].CardiovascRevasc Med,2013,14(1):

27-31.

[10]徐泽升,王炳勋,宋志远,等.经桡动脉应用一根指引导管完成急诊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17(3):171-172.

(收稿日期:2014-12-10)

编辑陈瑞芳

38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 冠心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死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90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据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 00万。其中半数死于发病后2小时内。 现代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急性心梗绝大部分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冠脉发生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脉急性闭塞,相应区域心肌发生缺血坏死,是心肌梗死的原因。从血管闭塞至心肌发生不可逆的坏死需要一定时间。如能抢在心肌坏死之前及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便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挽救生命。 血运重建---治疗AMI的关键 迅速有效的开通闭塞冠脉,使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再灌注,就可以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梗患者近期与远期预后,是治疗AMI的关键。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经静脉给予溶栓药物,另一种是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用顶端带有球囊的导管,扩开狭窄的病变,必要时放置金属支架,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挽救心肌与病人长期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三个而不是一个,即:再灌注的早晚;早期、迅速、持续、完全开通梗塞相关血管;微血管水平获得正常灌注。 时间就是生命 尽管急性心肌梗死是死亡风险极高的危重疾病,但如诊治及时,它是一个可救治的疾病。实现可救治性的关键是起病至救治的时间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每治疗1000例病人,如果可在起病后1 小时救治成功,可能避免心肌坏死,减少死亡50例;如距起病2 ~6 小时治疗,死亡的病人可减少30例;6 ~12小时只能减少20例死亡;12小时以后治疗的效果已与传统治疗无显著差别。的确是“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药物溶栓的局限性 溶栓治疗就是将溶栓药(如尿激酶)通过输液的方法输入血管内。其优点是方法简便,技术难度小,对于已确诊的病人只要没有禁忌症即可在救护车上或急诊室立即使用。缺点是:1.仅有1/3-1/2的患者适合溶栓治疗,不适宜溶栓者如作溶栓则死亡率更高;2.溶栓治疗梗塞冠脉开通率较PCI低,平均60-70%;3. 由于溶栓治疗不能解决残余狭窄,故其再闭塞率高,二周时为10%-15%,一年时增至30%;4.出血并发症较高,尤其是较为严重的颅内出血约为1%。 急诊PCI 治疗的优势 介入治疗较药物治疗疗效可靠、直接、迅速、理想,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梗的首选。介入治疗不通过外科开胸手术,不需要全身麻醉。在X线指引下,通过穿刺挠动脉或股动脉,将治疗器械送至冠状动脉闭塞部位。 ?再通率高、残余狭窄轻、EF值高,再梗死率、病死率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 ?对老年、再发MI、第一次梗死时SBP<100mmHg和HR>100次/分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更好 ?特别是那些存在溶栓禁忌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获益更大 ?可使病死率由7%降至5%以下

冠状动脉造影入门图解

冠状动脉造影 R AO——右前斜位LAO—左前斜位CRA——头位CAU——足位AP—后前位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选择以充分暴露病变为原则,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即便是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也宜多角度投射。常用冠脉造影投照体位(图8及表4)。 图8冠脉造影投照角度示意图 黑色箭头代表X线的方向;A .前位、侧位、左前斜、右前斜; B.头位和足位的区分主要以图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头端时,称为头位(cranial );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足端时称为足位(caudal )。C.右前斜30°(RAO 30 )和左前斜40°; D.头位30°和足位20°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2 ]

RCA LCX LAD (1)近段RCA (4)近段LCX (7)近段LAD 30° LAO^30° CAU 30° LAO^30° CAU 30° LAO^30° CRA 30° LAO^30° CAU 60° LAO^30° CAU 30° LAO^30° CAU 90° LAO^30° CAU 60° LAO^30° CAU 45° LAO (2)中段RCA (5)钝缘支(8)中段LAD 45° LAO 30° LAO^30° CAU 60° LAO^30° CRA 30° LAO 60° LAO^30° CAU 30° LAO^30° CRA 90° LAO 90° LAO 60° LAO^30° CAU (3)远段RCA (6)远段LCX (9)远端LAD 30° LAO^30° CRA 30° LAO^30° CAU 30° LAO^30° CAU 90° LAO 60° LAO^30° CRA 45° LAO 60° LAO^30° CRA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分析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3例患者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获得成功,2例穿刺失败,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操作成功率高,临床应用安全。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目前有股动脉路和桡动脉2种路径。相比较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经桡动脉路径具有不用严格卧床、创伤小、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因而易于被患者所接受。本文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住院患者123例,男78例,女45例,年龄34~83岁,平均(60.5±7.5)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8例,其他疾病35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除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前准备外,还需进行Allen试验,即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后,嘱患者做握拳和放松动作10次至手掌变苍白,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s 之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为试验阳性,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注意的是患者松拳时不要过度松开,以免影响血循环的观察。 1.2.2 桡动脉穿刺方法患者仰卧于导管床上,首选右桡动脉为穿刺部位,患者右手自然伸直,外展手背,腕部放置纱布卷使手背屈以利穿刺,消毒范围为手指至肘关节,穿刺点距腕关节2~4 cm,局部1%利多卡因麻醉后,选择20号穿刺针,穿刺时,取桡动脉搏动最强点为穿刺处,进针方向和桡动脉走行一致,角度为45°~60°,见有血喷出后送入导丝,沿导丝送入6F桡动脉鞘管,随后经鞘管注入肝素3000 U,硝酸甘油200 μg。 1.2.3 造影导管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应用5F JL、JR、AL造影导管,导引导丝常规应用0.035″超滑导丝,更换或退出导管时送入导丝导引。 1.2.4 术后处理造影结束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采用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首次充气14~18 ml,每隔2 h放气1~2 ml,常规于术后6~8 h解除压迫器,如有解除后渗血者,可适当延长至术后10~12 h,患者术后无须卧床,仅限制腕关节活动。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和凝血过程激活,引起冠脉血栓性阻塞所致。尽早、完全和持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冠脉闭塞超过20分钟即开始出现心肌坏死,超过6小时大部分心肌发生坏死,因此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关键,“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近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较静脉溶栓疗法更能有效达到治疗目的,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再梗死、颅内出血和梗死相关动脉再阻塞率。 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卫生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中规定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①就诊于具备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②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小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③有溶栓禁忌证者; ④高度疑诊为STEMI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当立即启动院内绿色通道,将患者尽早转运到导管室,要求Door-Balloon时间<90 分钟。 路径一:院外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可电话通知介入医生启动导管室,直接将患者送导管室; 路径二:院外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如不能直接送至导管室,应当在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患者吸氧,开放静脉通道,进行心电及血压监测;待导管室团队到达后,尽快开始冠脉造影检查。 路径三:未确诊的患者到达医院后,首诊医生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第一份心电图并取血进行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检查。确诊后立即开放静脉通道,进行吸氧监护,启动急诊PCI 治疗程序。导管室团队应在30 分钟之内到达医院。 它要求有一组技术力量完备、工作态度及协作精神良好的医护人员,以便能够在术中及术后及时熟练处理各种紧急事件,并要求介入医生24小时随时手术,导管室24小时全天候开放,随时应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规范路径。 2 转运PCI (1)患者就诊于无急诊PCI条件医院,如果预计首次医疗接触(FMC)至球囊扩张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的患者,应在抗栓治疗后转运至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如果预计时间延迟大于2个小时(年龄<75岁且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延迟时间>90分钟),患者应就地接受溶栓治疗,并转运至有PCI条件的医院,在3-24小时内行PCI治疗。 (2)高危STEMI患者就诊于无直接PCI条件的医院,尤其是有溶栓禁忌证或虽无溶栓禁忌证但已发病>3 h的患者,可在抗栓(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同时,尽快转运患者至可行P CI的医院。

冠脉造影操作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进行治疗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后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结果两组患者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利尿剂以及低分子肝素等药物使用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1),观察组治疗后的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后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心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effects on cardiac function. Methods to choose our heart medicine in January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as a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give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treatment and undergoing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treatment.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P Ⅱb/Ⅲa receptor blockers,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beta-blockers,nitrate,diuretics,and drug use situation such as low molecular heparin;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iddle of the back output,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0.01),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cardiac output,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of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is a safe and reliable treatmen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iddle of the back function,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ercutaneous rt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Heart function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國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3]。目前公认再灌注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可以有效地开通血管,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预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医师经验的不断积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选取本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冠状动脉CT图像解读和报告的指南:2014年SCCT的指南

1.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CT图像的解读 1.1 序 64排CT应用5年后,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于2009年发布了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解读和报告指南。那以后,CT扫描仪不断更新,CCTA也有了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也使生理学评估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及时更新指南以顺应CCTA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本次指南基于大量的研究结果和数据,致力于提高CCTA的实践标准,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工具文件。 2. 简介 2.1 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对比 CCTA和ICA有重要的相似也有不同。CCTA沿用ICA一直应用的冠状动脉分段及狭窄程度分类标准。但CCTA可提供ICA无法观察的斑块及斑块成分的信息,还可显示除冠状动脉外的心血管和心外结构,包括心肌、心包、瓣膜形态和功能、主动脉和肺动脉等。全面解读CCTA报告,需观察所有解剖结构。 2.2 本指南的局限性 心血管CT不仅用于冠状动脉的评价,还广泛应用于先心病、心肌病、心包和瓣膜性心脏病,胸部疾病及外周动静脉疾病,但一个指南很难涉及这么大围。因此,本指南主要阐述CCTA,也包括扫描围的心脏及心外结构,以便全面系统地解读CCTA。 2.3 报告医生的资质 可靠解读CCTA报告需具备以下知识:(1)正常冠状动脉及心脏解剖;(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其它异常的病理生理;(3)冠状动脉平扫、CCTA和心脏的特征性表现;(4)CT技术及其局限性;(5)心脏三维软件的应用;(6)识别和克服图像伪影的能力。具备上述技能需要临床经验和相应的培训指导。在美国,获得CCTA报告医师上岗资质必须通过SCCT组织的考试。 3. 解读CCTA的根本原则 3.1 三维数据和工作站 CCTA图像采集应是各向同性的亚毫秒三维门控数据,利于不同形式的三维重建。由于冠状动脉结构复杂,运动和钙化易形成伪影,病变形态微小,解读CCTA图像必须采用心脏特异性软件,经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全面观察,包括横轴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 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CCTA采集模式有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或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步进模式)。通过重建更合适期相可减少心率相关伪影。因此,正确解读CCTA须熟悉采集和重建过程,消除可校正的伪影。 3.2解读CCTA的图像形式 3.2.1轴位图像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指经皮穿刺外周动脉将冠状动脉造影管送至主动脉根或左、右冠状动脉口,推注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从而明确冠状动脉是否病变,如有狭窄,则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的程度、治疗的可行性与治疗的方法,是心血管科诊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冠心病确诊的手段之一,目前使用冠脉造影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另一个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 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穿刺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少,术后体位自由,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穿刺点便于加压包扎,伤口不易感染,更容易被老年人特别是在床上排尿困难而需导尿的患者所接受,也特别适用于股动脉狭窄者,所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经股动脉造影很好的替代途径。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指导①训练床上大小便;②病情允许时淋浴,更换病号服;③术前2h可进食,胃肠道症状严重者禁食4~6h;④保证良好的睡眠;⑤进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 1.2 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重点在于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通过询问、交谈及观察,对患者住院后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由责任护士及分管医生于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的部位、大概方法,指导病人密切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可能有局部的疼痛,导管经过上肢处有轻微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给药,减轻痛苦与不适,消除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桡动脉痉挛,并介绍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优点,同时鼓励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介绍治疗。 1.3 术前准备 1.3.1皮肤准备:右侧桡动脉穿刺区,腹股沟区术前常规备皮,这样做是为防止因桡动脉穿刺失败而改行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流程

东台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流程 为能更好地为患者和其他相关科室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加强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科室间工作脱节和可能发生的误解,特制订本工作流程。 一、介入科已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和应用范围 我院介入科可开展《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三级综合医院)》所要求手术项目(含一般科室和重点科室)。 二、介入治疗工作流程 1.择期介入手术流程 流程1 主管医生确认为介入治疗适应证的病例,可直接填写《介入治疗申请单》。由服务中心递交至介入中心,并取回《介入治疗预约单》。对不能确定是否为介入治疗适应证者,可先填写会诊单,由介入中心会诊医生提供专业意见。危重患者、疑难病例和重大手术(3、4级手术,如各种支架置入术、球囊成形术、动静脉血栓抽吸术和溶栓术等)须由相关科室进行术前讨论,并记录在案。对于一般患者,术者或助手应预先阅读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资料。必要时可与主管医生联系或到床边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 流程2 主管医生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主要内容为:患者病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签署知情同意书。按《介入治疗预约单》的要求完成术前准备和尽可能完善病历。携带介入手术预约单,如约送患者到介入中心。 流程3 介入科工作人员接到患者后应进行三查七对。术者本人与患者家属谈话。主要内容为:患者病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必要时应说明可能发生的费用并了解其经济承受能力和预交住院费余额。签署《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流程4 介入治疗过程中可有主管医生或其下级医生陪同。若不能陪同请留下联络方法随时保持联系。一般情况下,术毕应由术者向患者家属简要通报治疗经过、初步结果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由服务中心护送回原科室。情况危重者应由术者或

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与疗效观察

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与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33例与择期组32例。择期组给予择期介入治疗;急诊组行急诊介入治疗。就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超声心动指标和治疗成功率、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和出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急诊组治疗成功率跟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和出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超声心动指标与择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与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可加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减少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和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标签: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治疗疗效 冠心病为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若救治不及时可出现猝死。目前,随着急诊介入治疗的不断推广,冠心病患者及时抢救率也随之升高,可预防心肌梗死,保护心功能,对患者转归有促进作用[1-2]。本研究探讨了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与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33例与择期组32例。择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61±10.36)岁。急诊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0.24±11.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吸氧,了解生命体征,并给予冠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情况,择期组给予择期介入治疗[3];急诊组行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口服或经胃管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药物,并适当给予硝酸酯类、降脂类和钙离子拮抗剂,取平卧位,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并采取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常规置6F鞘管,引入导丝,并沿着导丝置入冠脉支架,冲洗血管阻塞部位,完成后进行造影复查,确定血流通畅后拔出鞘管并进行加压包扎,术后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口服,治疗半年,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次,2次/d,治疗1周[4]。 1.3 观察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入门图解

冠状动脉造影 R AO-—右前斜位LAO—左前斜位CRA——头位CAU——足位AP——后前位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选择以充分暴露病变为原则, 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即便是冠脉 造影正常的患者也宜多角度投射。常用冠脉造影投照体位 黑色箭头代表 X 线的方向;A .前位、侧位、左前斜、右前斜; B.头位和足位的区分主要 以图像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当图像增强器斜向患者的头端时, 称为头位(cranial );当图像 增强器斜向患者的足端时称为足位( caudal )。C.右前斜30°( RA0 30 )和左前斜40°; D.头位30°和足位20° (图8及表4)。 GXJ -QQ O 侧位 00-「畀枷诩 A J 右前编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2 ] RCA (1) 近段RCA 30° LA330° CAU 30° LAO^30° CAU 90° LAO^30° CAU 45° LAO (2) 中段RCA 45° LAO 30° LAO 90° LAO LCX (4)近段LCX 30° LAO+30° CAU 60° LAO^30° CAU (5)钝缘支 30° LAO^30° CAU 60° LAO^30° CAU (3)远段RCA (6)远段LCX 30° LAO^ 30° CRA 30° LAO^30° CAU 90° LAO 60° LAO^30° CRA LAD (7) 近段LAD 30° LAO^30° CRA 30° LAO^30° CAU 60° LAO^30° CAU (8) 中段LAD 60° LAO^30° CRA 30° LAO^30° CRA 90° LAO 60° LAO^30° CAU (9) 远端LAD 30° LAO^30° CAU 45° LAO 60° LAO^30° CRA

动脉出血急诊介入治疗20例分析

动脉出血急诊介入治疗2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出血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支气管大咯血5例,产后大出血5例,下消化道出血3例,腹部手术后不明原因出血2例,骨盆骨折大出血4例,股深动脉出血1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PVA、弹簧钢圈。结果:栓塞成功率86.7%,有2例支气管咯血患者在术后第5天、第20天再次出血,其中1例再次栓塞后止血。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15个月,没有再次出血。结论:动脉出血介入栓塞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 【关键词】动脉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 回顾2001年6月至2006年9月20例动脉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患者,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4岁~75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支气管大咯血5例,产后大出血5例,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3例,腹部手术后不明原因出血2例,骨盆骨折大出血4例,外伤性股深动脉大出血1例,所有患者都出现血压下降,经内科治疗,血压维持在60 mmHg~100 mmHg/40 mmHg~60 mmHg(1 mmHg=0.133 Kpa)。 1.2 方法 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寻找出血动脉。使用岛津IDR1000血管造影机,Cobra导管,RH导管,造影发现出血动脉后,进一步超选择插管,栓塞材料用明胶海绵、PVA、弹簧钢圈,造影复查出血动脉完全闭塞为止。

2 结果 本组20例中,经血管造影证实支气管动脉出血5例,髂内动脉分支出血9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2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出血1例,空肠动脉出血1例,直肠上动脉出血1例,股深动脉出血1例。支气管大咯血患者造影表现为支气管动脉末梢分支紊乱及造影剂外溢,肠道出血可以表现为片状、多发的斑点状造影剂外渗或者假性动脉瘤,产后大出血、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往往出血量很大,可见造影剂大量外溢。栓塞后出血停止,血压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内,有2例支气管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分别于第5天、第20天再次出血,其中1例再次造影,发现内乳动脉参与供血,栓塞后未再出血,另1例内科保守治疗,随访2个月~15个月,所有患者没有再次出血。 3 讨论 支气管大咯血、产后大出血、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等急性动脉出血情况临床上十分常见,病情凶险,患者往往很快进入休克状态,临床诊断及治疗十分棘手,内科保守治疗常常难于奏效,而手术风险极大,介入治疗损伤小,不仅能诊断出血部位,而且常常能栓塞出血动脉达到止血目的。理想的栓塞材料[1]应该无毒、无抗原性、能迅速闭塞血管,同时易得、易消毒、易经导管推送。常用的栓塞剂种类很多,本组患者使用的栓塞剂为明胶海绵、PVA、弹簧钢圈,PVA 和弹簧钢圈为永久性栓塞剂,PVA用于支气管大咯血,其出血动脉一般较细、分支多,PVA对这些异常血管床能永久性闭塞,不宜形成侧支循环。弹簧钢圈常用于大血管,如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动脉。明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论断方法,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死亡率约在0.11%-0.14%,心肌梗死率约在0%-0.06%;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的心肌梗死与死亡率均约在3.0%。 冠状动脉造影图 1.明确冠心病诊断: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及中、老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无创检查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2.用于指导治疗:对临床上确认的冠心病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不佳而考虑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必须先进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正确选择适应症,制定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造影- 适应症 冠状动脉造影图 1.拟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2.拟行瓣膜置换术前了解有无冠状动脉疾病。 3.经冠状动脉溶栓治疗或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4.冠状血管重建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通畅情况。

5.不典型心绞痛或原因不明的胸痛而需确诊者。 6.疑有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或其它病变者如冠状动静脉瘘和冠动脉瘤等。 术前胸片 1.对碘过敏。 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3.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4.电解质紊乱。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造影减影图 评估啊患者主要脏器功能,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血、尿、粪常规。 2.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 3.血胆固醇、甘油三脂、血K+、Na+、cl-、血尿素氮、血肌苷、血谷一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4.心电图及X光心脏摄影 5.二阶梯、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

指引导管操作经验

给初学冠脉介入者的经验教训之指引导管(大腔)头端的管理 《给初学冠脉介入者的经验教训》的帖子连载已经把一个最普通的PCI术说的非常详细了,大体上看起来一个经典的、标准的PCI术也没有什么,无非就是那几个步骤,诚然,如果顺利,什么都好到位,一个A型病变的PCI术真的也没有啥困难的。但是在做PCI 的时候,在病人没有上台前,你不会知道一个病人会碰到什么样的情况,你需要能独立处理90%以上的PCI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且能独立处理90%以上的PCI,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会做PCI了,不是单单独立处理了几个简单病变,就说自己已经是个PCI大夫了,这是不对的。这也和造影一样,造影其实相对比较简单的,而且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只要不是死活的作,一般不会作出事儿来的。但是,任何一个人,当然也包括牛人,都不敢说自己能把100%的患者做成功造影。 啰嗦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告诉大家PCI中的一些细节性的东西真的值得大家注意,有时候这些细节性的东西就会决定一个手术的成败,至少能看出一个PCI大夫的水准。PCI中的两大头端管理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1、指引导管(大腔)头端的管理。2、导丝头端的管理。这里先只谈大腔头端管理,以后根据心情再聊第二个问题,当然也看大家点赞积极不积极了 首先大腔头端的选择,先聊一下,大腔头端有正常、短头、侧孔之分,首先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大腔。这样比较有利于大腔头端到位,而且固定非常好。比如一般左右冠脉主干开口部位狭窄,需要选择带侧孔的大腔,以防嵌顿导致压力骤降,出现意外。这个是不可饶恕的,如果病变钙化严重,迂曲那就需要选型号大一些的,可以获得额外支撑,手术可以不做,但是不能出现意外,尤其这些严重的。黄老邪教授名言:手术可以做不好,但是不能做坏。意思就是,手术做不下去无所谓,就不做了呗,顶多就是瞎点儿耗材而已,更何况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 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 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资质要求:每年完成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200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100例,主要操作者具备介入治疗资质且每年独立完成PCI>50例,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病死率低于0.5%。 二、危险评分系统 风险-获益评估是对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决策的基础。运用危险评分可以预测心肌血运重建手术病死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发生率,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为选择适宜的血运重建措施提供参考。常用的危险评分系统特点如下。 1.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 Ⅱ)[7,10,11]: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的观察及 护理 【关键词】桡动脉;并发症;护理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称经桡动脉穿刺是冠状动脉造影的又一理想途径,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术后可立即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以及不影响抗凝和溶栓药物的应用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我科从2005年底逐渐开展由经股动脉改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2006年8月-2007年8月共开展150 例手术,我们针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采取了相应护理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92例,女58例,平均年龄(58±13)岁。原发病:高血压107例,糖尿病47例,稳定型心绞痛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 1.2 桡动脉穿刺要求经桡动脉途径者,要求患者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阳性(即用两手拇指压迫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让患者用力握拳然后放松,重复三次,患者手掌变白。放开尺侧压迫,手掌在10 s以内可恢复颜色者即为Allen试验阳性),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情况良好。 1.3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9例,心绞痛3例,低血压5例,桡动脉痉挛8例,出血与血肿7例。 2 护理措施

2.1 术中并发症护理 2.1.1 心律失常:本组有9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中3 例室早,1例室速,经医师调整导管位置后消失;4例患者于术中出现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心率35~55次/min,经给予加快输液和静脉注射阿托品等药物后心率恢复正常;1 例患者发生心室纤颤,立即除颤后心率恢复正常。故在术中应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2.1.2 心绞痛: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的患者术中易引起心绞痛,因此对高危患者应认真评估,结合临床数据和临床症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本组3例患者出现心绞痛,经吸氧、静脉注射(微泵)硝酸甘油等处理后症状缓解,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开导工作,予以解释,避免因紧张而加重心绞痛,故术中的心理开导也相当重要。 2.1.3 低血压:是危险的急性并发症。本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低血压。其中1例因测压管连接不紧密,经检查、重新调零后恢复。 4例因造影剂注射右冠状动脉时发生血压下降,嘱患者大声咳嗽、加快输液后血压恢复正常范围。因此对于术中行右冠状动脉造影时,应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1.4 桡动脉痉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手术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原因与患者紧张、穿刺时疼痛、反复穿刺以及送入导丝尤其鞘管、导管时动作粗暴等有关。据国内报道,如果使用肝素(3 000 U)、硝酸甘油(100μg) 预防,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是4%左右[1]。按常规流程应用肝素(3 000 U)、硝酸甘油(100μg)。本组患者中出现8例,6例经导管鞘注入合贝爽(100μg)后数分钟痉挛解除,造影成功;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上) 作者:盖鲁粤来源:解放军总医院 2004-12-6 14:18:08 点击: 4891 次2004—12-614:1 8:08 冠脉造影就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得唯一得方法、1958年Sones首先开展经肱动脉切开行冠脉造影[1]。经皮穿刺动脉得方法就是1953年Seldinger所介绍[2],1962年Rick ets与Abrams第一次应用[3],1967年Amplatz与Judkins加以改进[4,5]。目前,冠脉得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都基于其造影,冠脉造影还被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得评价与估计,基于冠脉造影得冠脉血流储备测定还可以提供功能指标。 第1节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随着技术与经验而扩大。对于冠脉得适应证,Sones有句名言,只要操作医生称职合格,设备完善,对患者得危险性在可以接受得范围,凡就是需要显示冠脉才能解决得临床问题都有冠脉造影得指征。但应用最多得适应证就是对已高度怀疑为冠心病得患者作进一步得检查,如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估计要做再血管化治疗得心绞痛患者;患者得心绞痛也许不重,但其她检查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新发生得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另外一组患者冠心病得诊断不明确,需要做冠脉造影予以澄清,如不典型得胸痛,无创检查得结果模棱两可;难以解释得心衰或室性心律失常;拟进行其她较大手术而又怀疑冠心病得患者,包括心电图异常(Q波,STT改变),不典型心绞痛,年龄〉65岁得患者;拟进行心脏手术得患者,如年龄>50岁应常规行冠脉造影、她们得适应证可能会有一些争论。?198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与美国心脏病学会冠脉造影委员会制定了冠脉造影适应证[5],见表61、表61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 A、无症状得患者1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得根据,如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左室功能受损2患者得职业对其她人得安全有影响,如飞行员、汽车司机、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等3可疑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B、有症状得患者1药物、PTCA、溶栓或搭桥手术治疗效果不好得患者2不稳定型心绞痛3变异型心绞痛4心绞痛合并下列情况者:a.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得根据b、同时有心肌梗死、高血压得历史与心电图ST T改变c、不能耐受药物治疗d、基于职业与生活习惯得考虑e、反复不明原因得肺水肿5有心绞痛或非侵入性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证据得患者在施行血管手术前6心肺复苏成功,但没有急性心肌梗死得患者?C.不典型胸痛1心电图与核素负荷试验提示高危冠脉病变2怀疑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冠脉造影﹙CAG﹚简介 1 1929年,Werner Forssmann完成首例心导管术 2 1959年美国儿科医师Sones为一个有主动脉病变得患者做心脏造影得时候,利用特制得头端呈弧形得造影导管,误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状动脉口,将约30ml得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内而使其清晰显影,令人惊讶得就是,患者并没有像预期得那样发生室颤,因为在这之前医疗界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就是非常危险得(会引起室颤),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3 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经肱动脉切开得冠状动脉造影术、 4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得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二什么就是冠脉造影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得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上肢挠动脉,沿降主动脉或上肢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得主干及其分支得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得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就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得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就是诊断冠心病得“金标准”、 IVUS、OCT、FFR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得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就是常规检查手段。 三曹妃甸区医院如何开展起得CAG 1 呼吁 2 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 四冠状动脉得正常解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