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音乐通史(简答与论述题答案)

中国音乐通史(简答与论述题答案)

中国音乐通史(简答与论述题答案)
中国音乐通史(简答与论述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燕乐 :燕乐,又称宴乐,专指统治者在宴请宾客时所用的音乐。唐代的燕乐由多部乐和二部伎组成,它是

在汉魏至隋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外各民族音乐交融的产物。

2.雅乐 :雅乐是周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等场合所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正”的

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西周雅乐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等级享用不同的乐队和舞队规模、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乐舞。

3.聂耳 :(1912~1935) 音乐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云南玉溪。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宣

传活动,后参与建立“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左翼音乐组织,坚定走革命音乐道路。

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著名的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

4.相和歌 :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

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相和歌主要用丝竹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5.徐上瀛 :明代琴家,号青山,江苏娄东(今太仓)人。自幼学琴,为陈爱桐再传弟子,不但擅长演奏,

而且在琴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著有琴学名著《溪山琴况》。在此书中,徐上瀛在总结前人琴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澹”等二十四况。《溪山琴况》集古琴音乐美学之大成,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琴乐审美准则,成为我国古代三部最重要的音乐美学专著之一。

6.新歌剧 :是我国近现代出现的一种融音乐、文学、舞蹈等不同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有别于传统

戏曲,又不同于西洋歌剧。《白毛女》是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贾湖骨笛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

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这批骨笛形式固定,制作规范。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它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8.歌舞大曲 :唐代大型歌舞曲,由器乐、声乐、舞蹈综合而成。典型的歌舞大曲结构一般有散序、中序、

破三部分。其中散序节奏较为自由,一般由器乐演奏,没有歌词;中序是主体,以歌唱为主,有器乐伴奏,节奏稳定,音乐缓慢抒情;破一般以舞蹈为主,速度较快,音乐热烈欢腾,与前段形成对比。

9.国乐改进社 :新型音乐社团。1927年8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为刘天华、张友鹤、吴伯超等。该社以

改进国乐、普及音乐为目标。

10.赵元任 :(1892~1982) 语言学家、音乐家。字宜仲,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创作有歌曲约40多首、

大型合唱曲1首及钢琴小品若干首,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的有《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等作品。

11.左翼音乐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

革命音乐运动,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培养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革命音乐队伍,团结了大量进步的音乐家,创作了众多优秀的革命歌曲,并在群众歌曲的创作以及演唱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对当时的现实斗争和其后的新音乐文化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12.鼓吹 :是以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主并兼有歌唱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鼓吹大概在秦末汉初传入内地,被我

国北方牧民所用。汉武帝时,鼓吹已由民间发展到宫廷,被广泛应用于仪仗、宴飨、军队等场合之中。依照用途和乐器配置的不同,鼓吹可分为黄门鼓吹、横吹、骑吹、短箫铙歌等数种。

13.清商乐:东晋以后,相和歌由北方流传至南方,吸收了当地的民间歌曲,形成了清商乐。北魏时清商

乐又自南方传至北方,成为在全国范围流传的民间音乐。清商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吴歌、西曲。吴歌是东晋以来流行在江南一带的民歌,西曲是齐、梁时期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的湖北民间歌曲,比吴歌略晚。由于地区不同,西曲和吴歌在语言、音乐形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

14.乐记:音乐美学论著,其作者存有争议,有两种观点:一说是战国时的公孙尼子;一说是西汉河间献王

刘德及毛生等人。《乐记》原有二十三篇、二十四篇两种传本,仅有十一篇的文字留存至今,其余的十余篇仅存篇目。保留的十一篇为《乐本篇》、《乐象篇》、《乐言篇》、《乐化篇》、《乐施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情篇》、《宾牟贾篇》、《师乙篇》、《魏文侯篇》等,分别论及音乐的本原、音乐的特征、音乐和政治的关系、音乐的社会功用、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方面,其思想直接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

15.瓦子勾栏:宋代市民音乐的主要活动场所。瓦子也称瓦舍、瓦肆,是商品贸易集中地,瓦子中用栏杆

和幕布围起来的固定演出场地叫勾栏或乐棚,用于各种民间艺术的演出。

16.《阳关三叠》:唐代歌曲,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歌词选自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

全诗只有四句,但离愁别绪、真挚情意尽在其中。该曲宋时已失传,目前所传唱的乐谱是根据清末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整理而成,歌曲共分三大部分,后有尾声。歌词形式有较大变化,只在每段的段首用王维的原词,后面加入三段不同的歌词。音乐缓慢优美,凄凉缠绵,运用了八度大跳、转调等手法,将乐曲推向高潮,听后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17.《春游》:三部合唱,李叔同创作。歌词雅致秀丽,旋律优美动听,描绘出了一幅春回大地之时,人

们在万花飞舞中游春的生动画面。

18.《韶》:传说中舜时的乐舞,又有《韶箾》、《箫韶》、《九辩》、《九招》、《九歌》、《九韶》等名。据史

籍记载,《韶》乐规模宏大,代表了原始乐舞的最高水平,它的演出可达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效果。《韶》乐一直被视为古代音乐的最高典范,在中国音乐史上影响极其深远,受到无数文人名士的赞叹。

季札称其“德至矣哉”,孔子赞其“尽善尽美”。

19.《国立音乐院》:我国第一所音乐专业高等院校,1927年11月27日成立于上海。蔡元培任院长,

萧友梅任教务主任。1929年9月,“国立音乐院”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上海国立音专”,由萧友梅任校长。音乐院的建院宗旨是“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其学制和课程主要仿照欧洲音乐学院的建制,培养出许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音乐家。

20.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

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与群众一起,指导改造了旧秧歌,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新内容,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

21.诸宫调:一种包含有多种宫调的大型说唱音乐,由北宋活动于汴梁勾栏的山西艺人孔三传创造。其演

出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多用来演唱长篇故事,伴奏乐器有鼓、拍板、笛、琵琶等。

三、简述题:

1.简述学堂乐歌的思想内容、曲调来源和历史意义

答:学堂乐歌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宣传富国强兵、歌颂祖国等爱国主义思想。这些作品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主要作品有《何日醒》、《中国男儿》、《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扬子江》等。其中《中国男儿》、《何日醒》最为突出。

其二,表现妇女解放内容。如《女子体操》、《天足歌》、《勉女权》、《缠足苦》等。

其三,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宣扬共和、推翻帝制。如《欧美二杰》、《演说》、《革命军》、《庆祝共和》、《光复纪念》。

其四,宣传新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如《地球》、《辟占验》、《跳舞》《文明婚》、《格致》、《运动会》等

其五,儿童歌曲。此类作品也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比例。如《春游》、《竹马》、《送别》、《铁匠》、《赛船》、《龟兔》、《勉学》、《春游》、《送别》、《忆儿时》等。

此外,学堂乐歌中也有少部分忠君尊孔及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内容的作品。如《尊孔》、《演孔歌》、《忠君》、《五伦》等。

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基本上是根据现成的曲调填词,较少独立创作。曲调大部分选自欧美和日本的学校歌曲或流行曲调,很少采用我国的民间曲调。整体看来,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有以下几种:

其一,选用欧美歌曲曲调。如流传广泛的《送别》就是根据美国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跳舞会》是据英国国歌的曲调填词;《勉学》是据美国歌曲《罗莎·李》的曲调填词。

其二,选用日本歌曲与流行曲调。如《中国男儿》即根据日本歌曲《寄宿舍里的旧吊桶》填词;《何日醒》也是根据日本曲调《木南公》填词;《革命军》据日本军歌《勇敢的水兵》填词。

其三,选用我国民间曲调。有《勉女权》、《采茶歌》、《缠足苦》等作品。

其四,创作曲调。有《美哉中华》、《黄河》、《春游》、《军人的枪弹》、《采莲曲》等数首。

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西方音乐文化全面传入中国,包括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演奏形式;各种歌曲及演唱形式;五线谱、简谱等记谱法;西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等。并出现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一批音乐家,出版了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李叔同的《国学唱歌集》、曾志忞的《教育唱歌集》等一批最初乐歌集。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培养了一批音乐教育人才,对我国新音乐的启蒙与新型音乐教育体系的确立有重要的意义

2.简述唐代多部乐的内容

答:多部乐体制由隋创立,初为七部,后增至九部。唐代多部乐基本承袭了隋代的体制,有九部乐、十部乐。诸乐部由风格迥异的各民族音乐组成,乐部名称以国名、地区名冠之,所用乐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多在唐代宫廷为庆祝各种传统节日或欢迎外交使臣等活动举行的一些重大宴会时演出。十部乐的具体内容如下:

燕乐,协律郎张文收所作。它是唐十部乐中唯一的创作音乐,其内容是歌颂天下太平并为帝王歌功颂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所以被列于诸乐之首。

清商伎,又称清乐,是汉族的民间音乐,包括汉代相和歌及南北朝的吴歌、西曲等。唐时有《白雪》、《公莫舞》、《明君》、《乌夜啼》、《团扇》等四十余曲,音乐风格哀婉雅致。

国伎,又称西凉乐,是汉族音乐和龟兹音乐结合而成。自汉代以来,龟兹乐就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后在凉州被汉族音乐所吸收,其音乐有《永世乐》、《于阗佛曲》数首,风格独特,不但流行于甘肃一带,也很受中原人们的欢迎。

龟兹乐,西域龟兹国的音乐,在今新疆库车一带。汉代吕光和龟兹交战,曾带回数种乐曲和乐器,龟兹乐从此传入中原。唐代龟兹乐水平很高,风行一时,有《善善摩尼》、《婆伽儿》等曲流传,被列位胡乐之首。

疏勒乐,古疏勒国位于今新疆喀什、疏勒一带,是维吾尔族人的居住区。疏勒乐在北魏时已经传入中原,至隋炀帝时被列位九部乐中,流传有《亢利死让》等曲。

康国乐,古康国位于今乌孜别克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一带,北周时康国乐由阿史那带入中原,隋炀帝将其收入九部乐中,有《戢殿农和正》诸曲。在唐代流传甚广的《胡旋舞》就来自康国。

安国乐,古安国的音乐,位于中亚乌孜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约在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传入中原,流行有《附萨单时》、《歌芝栖》等曲。

天竺伎,古印度的音乐,约在四世纪中叶传入中原,有《沙石疆》、《天曲》等曲流行。

高丽伎,古朝鲜的音乐,南北朝时已传入我国,为公元436年北魏征服北燕时所获。

高昌乐,高昌位于今新疆吐鲁番,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高昌乐大概在公元五世纪时传入中原,其音乐和龟兹乐相似,有中西交融的特色。

3.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

答: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这批由鹤骨制成的骨笛一般长二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它们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形式固定,制作规范,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大多为七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二是其中有些笛孔

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高观念;三是有些骨笛留有刻划的标记,显然是先刻好等分,然后再钻孔,说明制作者对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曾有精确的计算。专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支骨笛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它能发出较为完整的七声音阶,并可以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

贾湖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对贾湖骨笛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将对古老贾湖文明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四、论述题:

1.论述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科学价值及其历史意义。

答: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的大批乐器,包括了编钟、编磬、十弦琴、五弦琴、瑟、笙、笛(或篪)、排箫、建鼓、小鼓等,有些乐器尚属首次出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古发现。这次考古活动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它的出土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被誉为世界古代文明史奇迹之一。曾侯乙编钟共有六十四件,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最庞大的编钟。它分三层悬挂在曲尺形钟架上,上层纽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甬钟各有三组,共四十五件。全套编钟重量约2500公斤以上,其中最小的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最大的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4公斤。钟架位于墓室的西面和南面,中下层的立柱为六个英武的青铜佩剑武士。除纽钟和甬钟外,还有一件铜鎛,是楚惠王送给墓主的礼物。铜鎛的铭文显示该鎛制作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曾侯乙编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保存之完好均为现代音乐考古之最,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经专家测试,曾侯乙编钟的音域跨越了五个八度,其中中心音区的三个八度可以构成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并可以转调,这意味着它可演奏任何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的乐曲,也意味着春秋时中国不仅有五声音阶,也有七声音阶。每个甬钟可发出呈三度关系的两个音,即隧部音和鼓部音,充分说明了古代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高超,也显示春秋战国时我国音乐已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水平。曾侯乙编钟在音乐理论方面的价值在于它的铭文,整套编钟共有约2800字的铭文,标明了各钟发音属于何律的阶名及其与楚、晋、齐、周、申等周围各国或地区的对应关系,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律学和音乐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些铭文简直可称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乐律书,它的出现弥补了古代文献关于乐律方面记载的不足,纠正了先秦无“变宫”的说法,为我们认识春秋战国乐律学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曾侯乙墓乐器的制作是当时音乐艺术和青铜铸造工艺完美的结合,它表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位于世界的最前列,具有辉煌的成就,显示了我国古代灿烂的

音乐文化。

2.谈谈你学习中国音乐史课的体会。

3.试述乐府的产生及其在我国音乐史中的影响。

答:乐府是秦代创立的宫廷音乐机构,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充。乐府的重要职责就是采集、改编民间音乐,创作新作品并进行表演。

乐府的极盛时期是汉武帝执政期间,扩大后的乐府机构共有近千人之多,除行政管理人员外,还有演唱齐、蔡、巴、楚等地民歌的“讴员”;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乐器演奏的“鼓员”、“竽员”、“琴员”、“瑟员”等;有专管乐器修理的“柱工员”、“绳弦工员”等。但到了汉哀帝时,国力的衰退,经济的窘迫,使朝廷已无力维持乐府庞大的机构,而采集的民歌中反映出的强烈反抗情绪也使统治者坐立不安,所以绥和二年(公元前七年)汉哀帝下诏罢免乐府,对乐府实施大量裁员,乐府由800余人被裁减至300余人,留下的乐工主要掌管郊庙祭祀等场合所用的雅乐,而其余从事民间音乐的乐工则全被裁掉。此后,乐府逐渐趋于衰微。

从汉武帝的竭力扶持,到汉哀帝的坚决罢免,乐府仅有百余年的兴盛,但它对民间音乐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对以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乐府的概念也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被广泛用于音乐、文学领域。乐府的初义指音乐机构,但魏晋以后其含义逐渐扩大,也指乐府诗歌和后人拟作的民间诗歌,后来则进一步扩大为凡和音乐有关的音乐、文学作品,不管是否入乐都称乐府。《乐府诗集》共一百卷,郭茂倩在这部浩繁巨帙的著作中以音乐曲调为准,别具匠心地将所录乐府歌曲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书中收录了先秦至唐末的大量民歌及文人作品,是我们了解乐府歌曲的必读之作。

《文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教育 ————学年第 ———— 学期 《文学概论》试卷(A卷) 一、一、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的 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 20分) 1、文学创造中的艺术概括是从 () A、一般出发 B、个别出发 C、以对特殊事物即有特征的事物的描述为途径 D、概念出发 2、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 A、纯客观的反映 B、原生态的摹写 C、零度反映 D、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 E、反映外部世界,也反映作家的精神 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它是()A、功利性的 B、无功利的 C、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D、直接是无功利的 E、间接是有功利的 F、无功利性是功利的手段 4、徐悲鸿绘画中的马是() A、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的马 B、生物学中的马 C、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马 D、象征人类精神的马 E、具有深刻寓意的马 F、具有审美价值的马 5、对待文学遗产的错误态度是() A、全盘继承 B、全盘抛弃 C.、批判的继承 D、只能继承形式 E、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6、文学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A 、直接的 B、间接的 C、紧密的 D、有距离的 E 、无关的 7、文学作为话语是() A、社会性话语活动 B、单纯的个人话语活动 C、是社会的产物 D、审美意识形态 E、是对现实的反映 .

F、具有阶级性话语的性质 8、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是() A、世界文学排斥民族文学 B、形成了世界性就取消了民族性 C、既有区别又相联系 D、世界文学的形成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为基础 E、世界文学的形成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 9、文学创作是() A、私人化行为 B、社会活动 C、纯粹个人的事情 D、作家与社会的对话 10、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比,() A、生活真实更丰富、生动 B、艺术真实没有生活真实具体、典型和有感染力 C、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 D、艺术真实比现实更理想、更美、更有感染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 会生活()的反映。 ( )相生的形象系统。 3、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 )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4、灵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周恩来用长期积累,( )八个字对灵感产生过程作了科学的概括。 5、文学风格具有稳定性、独创性和( )特点。 6、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 )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7、根据“文学”的语义分析,文学至今仍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即广义的文学、狭义的文学、()。 8、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所谓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 9、王国维将意境分为两种,即有我之境和()。 10、人们形容美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或者说读完某部作品“余味无穷”等,讲的都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效果。 三、概念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共鸣: 2、文学风格: 3、文学的认识属性 4、典型: .

中外音乐史考研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考研真题

中外音乐史考研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考研真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编钟是中国的()。[青岛大学2012年研] A.曾侯乙墓编钟 B.陶钟 C.侯马编钟 D.梵钟 【答案】A @@@ 【解析】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设计精巧,造型壮观。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编钟的出土令世界震惊,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 2“乐府”机构成熟于()。[青岛大学2012年研] A.西汉 B.宋朝 C.唐朝 D.秦朝 【答案】A @@@ 【解析】乐府的兴旺发达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此时的乐府较多地担负了搜集民间歌谣的职司,汉武帝时的乐府曾“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之风加以发展,并由此而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西汉乐府规模达到1000余人。其中各类乐人分工精细,除演奏员外,还包括了乐器制造的工匠。 3诸宫调是汴京瓦子勾栏中,一位来自泽州的民间艺人()所创。[西南大学2012年研] A.孔三传 B.张五牛 C.董解元 D.赵德璘 【答案】A @@@ 【解析】诸宫调由北宋汴京勾栏艺人孔三传所创。因其运用多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孔三传创造的诸宫调,使我国说唱音乐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魏长生是乾隆年间杰出的()花旦演员。[青岛大学2010年研] A.昆山腔 B.梆子腔 C.海盐腔 D.弋阳腔 【答案】B @@@

中国音乐通史(简答与论述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燕乐: 燕乐,又称宴乐,专指统治者在宴请宾客时所用的音乐。唐代的燕乐由多部乐和二部伎组成,它是在汉魏至隋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外各民族音乐交融的产物。 2.xx: 雅乐是周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等场合所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正”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西周雅乐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等级享用不同的乐队和舞队规模、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乐舞。 3.xx: (1912~1935)音乐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云南玉溪。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后参与建立“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左翼音乐组织,坚定走革命音乐道路。 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著名的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 4.相和歌: 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相和歌主要用丝竹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5.xx: 明代琴家,号青山,江苏娄东(今太仓)人。自幼学琴,为陈爱桐再传弟子,不但擅长演奏,而且在琴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著有琴学名著《溪山琴况》。在此书中,徐上瀛在总结前人琴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演奏实

践,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澹”等二十四况。《溪山琴况》集古琴音乐美学之大成,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琴乐审美准则,成为我国古代三部最重要的音乐美学专著之一。 6.新歌剧: 是我国近现代出现的一种融音乐、文学、舞蹈等不同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有别于传统戏曲,又不同于西洋歌剧。《白毛女》是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贾湖骨笛: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这批骨笛形式固定,制作规范。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它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8.歌舞大曲: 唐代大型歌舞曲,由器乐、声乐、舞蹈综合而成。典型的歌舞大曲结构一般有散序、中序、破三部分。其中散序节奏较为自由,一般由器乐演奏,没有歌词;中序是主体,以歌唱为主,有器乐伴奏,节奏稳定,音乐缓慢抒情;破一般以舞蹈为主,速度较快,音乐热烈欢腾,与前段形成对比。 9.国乐改进社: 新型音乐社团。 1927年8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为刘天华、张友鹤、吴伯超等。该社以改进国乐、普及音乐为目标。 10.xx: (1892~1982)语言学家、音乐家。字宜仲,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创作有歌曲约40多首、大型合唱曲1首及钢琴小品若干首,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的有《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等作品。

(2020年编辑)音乐鉴赏尔雅周海宏课后练习答案

音乐鉴赏的误区 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A、视觉性B、语义性C、表达性D、标准性正确答案: B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A、语义性B、视觉性C、非视觉性D、美学性正确答案: C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A、音乐解说B、音乐感知C、音乐内化D、音乐创作正确答案: A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正确答案:×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正确答案:√ 音乐的艺术本质 1 《音乐通论》是下列哪一位音乐大家的著作:()A、廖辅叔B、莫扎特C、廖尚果D、萨利埃里正确答案: C 2 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 A、《乐话》 B、《大江东去》 C、《我住长江头》 D、《清歌集》正确答案:A 3 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A、视觉B、语言C、听觉D、情绪正确答案: D 4 音乐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正确答案:× 5 音乐可以细腻、微妙、直接、及时地表达人类情感。()正确答案:√ 音乐审美的基本观念 1 体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是:()A、认真聆听音乐B、参照解说体会音乐C、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D、学好理论知识正确答案: C 2 哪一种方式可以描摹人类情绪的变化:()A、文学B、语言C、音乐D、美术正确答案:C 3 《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A、拉威尔B、亨德尔C、巴赫D、莫扎特正确答案: A 4音乐可以表现出人类多种多样的情绪。()正确答案:√ 5 真正听懂音乐欣赏音乐就要首先放弃理解的负担。()正确答案:√ 声音的联觉属性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D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全盘西化论胡适根本西化论 2、容闳《西学东渐记》 3、科学哲学 4、哥伦比亚杜威《先秦名学史》 5、中国哲学的史在中国的哲学史 6、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 7、张君劢人生观 8、性体中国哲学牟宗三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①②④ 2、①③④ 3、① 4、④ 5、①②③ 6、① 7、②③ 8、③ 9、②③10、①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广义上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2分)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3分) 2、充分西化 “充分西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化思潮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主张,其代表人物是胡适。(1分)胡适曾主张全盘西化,但这只是他的出发点,或手段。其目的其实是通过中西文化的碰撞来打磨改造确立“中国本位文化”。所以其所主张的“全盘西化”并非百分百的西化,而是“充分西化”。(3分)其立论的基础是“文化惰性论”。(1分) 3、觉解 觉解,是冯友兰人生哲学核心概念之一(1分)。解是指了解,觉是指自觉,觉比解更进一步。(2分)了解是一种活动,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1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了解,有赖于我们觉解程度的深浅。(1分) 4、两层存有论 是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1分)在存有论的领域,牟氏从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别出发,提出了两层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与执的存有论。(2分)牟宗三将佛家消极意义的“执”转为积极意义的“执”,认为在无执的存有境界,执是不存在的,而在执的存有论中,执是绝对需要的。两层存有并非隔绝的,而是可以通过“坎陷”来沟通。(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何在? (1)政治意义:五四运动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2分)(2)思想意义:新文学、新哲学等新文化的产生。革命需要启蒙。思想需要创造。(4分) 2、简述张君劢对人生观之特点的看法。 张君劢将科学与人生观加以比较,指出了两者的五点区别,即人生观之特点所在,曰主观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复习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 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 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音乐文化,兴之唐朝

音乐文化,兴之唐朝 —浅析唐朝音乐文化的兴盛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陶冶人的情操,改善人的性情。在中国音乐史上,唐朝的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唐朝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音乐在唐朝的兴盛不仅反映了这个朝代文化的空前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音乐形式多样,宫廷音乐兴盛,民俗音乐也流行,最主要的特色是音乐与唐诗相结合,形成了这个朝代独特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音乐唐朝兴盛 引言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的这首《赠花卿》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足以说明唐代音乐的普及与繁荣。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相应的,唐朝的文化发展也是空前繁荣。音乐作为唐朝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兴起繁荣与唐朝的历史背景不可分割,其特点也同唐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恢弘气概息息相关。同时,在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唐朝的音乐文化还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优秀的外来音乐文化,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唐朝音乐文化兴起的原因,并简单论述音乐文化在唐朝与唐诗融合的独特魅力。 一、唐朝音乐兴起的原因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朝音乐的兴起,与诸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促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和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与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也就是社会制度。由此可见,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上层建筑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唐朝自建立之后,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①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全国户口大幅增长,垦田面积大量增加,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经济基础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唐朝相对稳定的社会形势也给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滋润的土壤,二者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了唐代繁荣的音乐文化现象的出现。 其次,开放的文化政策和广泛的艺术交流,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在思想文化上,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对当时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朝在丝绸之路的基础上,还展开了广泛的国际交往。唐代不仅与天竺、日本、高丽等邻国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与中亚、波斯湾、阿拉伯国家也展开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②由于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加之交通的便利,使唐朝与亚欧非国家之间的往来空前密切,为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朝之所以有如此兴盛的音乐文化,与统治者 ①《贞观政要》 ②《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古代部分: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故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从《韶》。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箫韶》之名,是由于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夏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六十四人,分为八行八列。主要伴奏乐器为籥,籥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 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陶鼓、陶镛、陶埙; 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 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佾有两种解释:一,每佾固定为八人;二,人数与八佾相同,如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等。 音乐教育: 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

乐语:“兴、道、讽、诵、言、语”; 乐舞:六代乐舞为主,如《云门》、《大咸》、《大夏》、《大濩》、《大武》; 学习目的: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六代乐舞:《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前五部参照远古夏商时期音乐。《大武》内容描写周武王伐纣的全过程。 采风:是一种为了解民意、完善施政而采取的一种较为积极的举措。采风制度的建立为宫廷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民间音乐和歌词,而且为保存先秦时期的民歌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颂乐: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时等重大典礼时的乐舞。《诗经》里保存了《商颂》、《周颂》、《鲁颂》等三颂。内容大都是史诗性的,带有神话色彩。颂有乐章形式、有乐歌形式、也有纯器乐形式,一般速度较慢。 郑卫之音:代表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风格上与“雅乐”迥然异同。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荀子曾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成相》篇。“成相”就是手持“相”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成相》篇的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 乐器:八音分类法:按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诸类乐器中以打击乐器较多。 乐律:三分损益法律是一种用数学计算的生律方法。把一个振动体(即弦长)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它的1/3,得2/3,称“三分损一”。如加上他的1/3,得4/3,称为“三分益一”。这种取律的方法称为“三分损益法”。 三,两汉三国时期的音乐: 汉代的官方音乐机构有“太乐”和“乐府”两署,分别隶属于“奉常”和“少府”。 相和歌作为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包含了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民谣。汉魏时期的相和歌作品数量相当丰富,大致分为“相和引”、“相和曲”、“吟叹曲”、“四弦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以及“但曲”。如“相和引”的作品就有《箜篌引》、《商引》、《徵引》、《羽引》、《宫引》、《角引》等六曲。 汉代的歌舞以粗狂豪放的民间色彩,取代了周秦以来的宫廷歌舞的巫术风格。民间歌舞

尔雅音乐鉴赏2019年度全部整合答案解析(含填空题)

音乐能表现出以下哪一项:()(1.0分) 1.0 分 A、 长相 B、 法律 C、 悲伤 D、 颜色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保持性期待和连贯感要求是因惯性心理引起的()所产生的。(1.0分)1.0 分 A、 期待感 B、 归属感 C、 安全感

新鲜感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是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思潮:()(1.0分)1.0 分 A、 演奏家至上 B、 作曲家至上 C、 原样主义 D、 演奏和作曲两个同等重要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 音乐原作指的是( )。(1.0分) 1.0 分 A、 作曲家的曲谱

作曲家本人的演奏 C、 演奏家的演奏 D、 作曲家头脑中的音响效果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人们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对音乐的感知不会发生困难:()(1.0分)1.0 分 A、 距音域敏感区太高、太低 B、 音符差距过于微妙 C、 刺激过强 D、 在音域敏感区内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下列哪一种感性形式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感性的思维:()(1.0分) 1.0 分 A、 思维训练 B、 思维引导 C、 思维培养 D、 思维习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实现描写复杂思想的意图的过程中的环节?( )(1.0分)1.0 分 A、 将相关因素拆分为单个感性特征 B、 用复杂的音符表现 C、 听众寻找线索串起感性特征 D、

听众感知单个感性特征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乐欣赏中直接影响人的欣赏感受的习惯:()(1.0分)1.0 分 A、 期待习惯 B、 反应习惯 C、 注意习惯 D、 联觉习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音乐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1.0分) 1.0 分 A、 视觉 B、

文学概论形考任务论述题答案4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写作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能力。写作者只有首先过了语言关,才能形象、生动地叙事,才能优美、动人地抒情,才能深刻、精辟地说理。这样,你的文章读者才会喜欢、爱看,编辑眼睛会为之一亮,阅卷老师也会因有“亮点”而打高分。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黄庭坚说“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所以,本期独眼龙要特别地提醒同学们,作文除了要注意材料、立意和构思外,还须尽量做到语言有文采。 我们先来看看湖南地质中学刘有志同学《壶瓶之秀》中的一段文字: 一座连绵不断的山头,一眼望去,灰绿、墨绿、深绿、油绿、浅绿、嫩绿,无所不绿,绿中有绿,层层叠叠,整齐的林木有秩序地排列在山头,像一支穿着绿色军服的威武之师。 这就是有文采的语言。作者像一个高明的小画师,精心调配他的色板,由远及近,生动、细腻地描绘出了壶瓶山绿海中的不同层次。让人称道的是,在短短的百来字的文中,竟连续用了10个绿字,观察既细致,词汇亦丰富,美景美文,赏心悦目。 隐忍是司马迁为完成《史记》一书,含垢忍辱,隐忍而行,终成一家之言,为后人敬仰;隐忍是刘邦鸿门宴上谦卑而行,随机应变,蛰伏关中,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隐忍是刘备降低身份,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铸造“天下三分”的精彩。 这段文字选自山东莱芜市第二中学李新同学《刚强如水隐忍如山》一文。语言干净利落,言简而意丰。例举了三个人三件事,全部文字却不到100个,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一系列成语及四音节词组的成功使用,它不但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度,而且音节匀称,节奏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觉得口腔是舒服的”(老舍)。我们很多同学作文,要么无语可说,要么写出来干巴巴的了无韵

中国音乐史总结分析

2014年最新中国音乐史总结分析 作者:anne 古代部分: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故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从《韶》。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箫韶》之名,是由于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夏龠》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六十四人,分为八行八列。主要伴奏乐器为龠,龠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 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陶鼓、陶镛、陶埙; 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 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关于佾有两种解释:一,每佾固定为八人;二,人数与八佾相同,如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等。 音乐教育: 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阅读会员限时特惠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乐语:“兴、道、讽、诵、言、语”; 乐舞:六代乐舞为主,如《云门》、《大咸》、《大夏》、《大濩》、《大武》; 学习目的: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六代乐舞:《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前五部参照远古夏商时期音乐。《大武》内容描写周武王伐纣的全过程。 采风:是一种为了解民意、完善施政而采取的一种较为积极的举措。采风制度的建立为宫廷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民间音乐和歌词,而且为保存先秦时期的民歌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颂乐: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时等重大典礼时的乐舞。《诗经》里保存了《商颂》、《周颂》、《鲁颂》等三颂。内容大都是史诗性的,带有神话色彩。颂有乐章形式、有乐歌形式、也有纯器乐形式,一般速度较慢。 郑卫之音:代表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风格上与“雅乐”迥然异同。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荀子曾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成相》篇。“成相”就是手持“相”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

音乐鉴赏课后练习及答案.doc

1.1音乐鉴赏的误区 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 ?A、视觉性 ?B、语义性 ?C、表达性 ?D、标准性 我的答案:B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 ?A、语义性 ?B、视觉性 ?C、非视觉性 ?D、美学性 我的答案:C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A、音乐解说 ?B、音乐感知 ?C、音乐内化 ?D、音乐创作 我的答案:A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我的答案:×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我的答案:√

1.2音乐的艺术本质 1 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 ?A、《乐话》 ?B、《大江东去》 ?C、《我住长江头》 ?D、《清歌集》 我的答案:A 2 《音乐通论》是下列哪一位音乐大家的著作:()?A、廖辅叔 ?B、莫扎特 ?C、廖尚果 ?D、萨利埃里 我的答案:C 3 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A、视觉 ?B、语言 ?C、听觉 ?D、情绪 我的答案:D 4 音乐仅仅是听觉的艺术。() 我的答案:× 5 音乐可以细腻、微妙、直接、及时地表达人类情感。()我的答案:√

1.3音乐审美的基本观念 1 体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是:() ?A、认真聆听音乐 ?B、参照解说体会音乐 ?C、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 ?D、学好理论知识 我的答案:C 2 哪一种方式可以描摹人类情绪的变化:() ?A、文学 ?B、语言 ?C、音乐 ?D、美术 我的答案:C 3 《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 ?A、拉威尔 ?B、亨德尔 ?C、巴赫 ?D、莫扎特 我的答案:A 4 音乐可以表现出人类多种多样的情绪。() 我的答案:√ 5 真正听懂音乐欣赏音乐就要首先放弃理解的负担。()我的答案:√

(完整)文学概论复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文学理论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①名词解释②辨析题③简答题④论述题⑤作品分析题 一、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要素:作品、作者、作品、读者 关系: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个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 统。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 话语伙伴关系。 二、文学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1、巫术发生说2、宗教发生说3、游戏发生说4、劳动说 发展:(1)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条件(2)人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根据(3)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原因:经济的制约;上层 建筑间的相互作用;本民族文学的纵向继承;各民族文学的横向交流】 三、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标准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并不简单地在于审美属性及语言形式,而在于,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 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四、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概念及其表现 概念: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表现:(1)无功利与功利(2)形象与理性(3)情感与认识【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双重属性】 五、文学的含义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六、话语蕴藉 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七、文学创造与其它精神生产的区别 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宗教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的情绪。 八、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文学创造的客体: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 的自然;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 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 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九、艺术构思的概念、心理机制以及构思方式 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 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 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心理机制:1、回忆与沉思 2、想象与联想 3、灵感与直觉 4、理智与感情 5、意识与无意识 构思方式:1、综合 2、突出和简化 3、变形与陌生化 十、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十一、情感与“诗意的裁判” (1)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高尚品格与功利取 向就是善的价值追求。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 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只有有了 高尚品格与正确的功利取向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2)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所谓诚挚的情态,是指文

1中国音乐通史简编-远古、夏、商时期

北京的盛暑咄咄逼人,友人送来两大包《中国音乐通史简编》的文稿。打开阅读,好象晋人顾恺之吃甘蔗所说,从蔗尾吃到蔗身,渐入佳境。看过之后,颇有回味;约略言之,觉有如下几点: 这本书材料相当丰富,但又不是贪多务得的一份大账单,而是慎于取舍的。书中除了参考历代有关著作之外,还有选择地吸收了新的音乐考古成果,如河南舞阳县贾湖的骨笛,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舞蹈纹彩陶盆,河南三门峡庙底沟出土的陶钟,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夏磬,湖北随县曾侯乙编钟,秦始皇陵刻乐府“二字的错金银钮钟……,这些最新材料使得我国音乐的可靠历史提早了将近4000年。有人说,读史可以增强人民的爱国心,读音乐史也同样使我们为祖国能有这样悠久灿烂的乐文化而感到无比自豪。 毋庸讳言,过去的音乐史著作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对某些音乐家的评价曾不免有偏激之处,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也往往片面强调了思想性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经过十多年来的拨乱反正,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已经采取了比较严谨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历史上的音乐家能够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到这里,想起近年来有一种议论,认为应该重写音乐史,不错,过去评价偏颇的倾向应该予以纠正,但决不意味着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的,放弃不得的。 中国音乐的发展史由于时代跨度长,地域非常大,以往的音乐史著作,一般写古代以鸦片战争为下限,写近代总不会上溯到鸦片战争以前,或者只从19世纪末叶写起。眼前这本音乐史却是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是目前所见的第一部中国音乐通史的著作。读者一卷在手,好比一口气就看完了中国音乐的历史长河图。这也可以说是集体编写的优点。当然,集体编写也有风格不够统一,叙述难免错杂的地方,不过绝对的尽善尽美是没有的,不可以因此贬抑集体编写的好处。七卷本“牛津音乐史”的编写工作也是由多数人分担的。我的意思并不是拿这两本书相提并论,只是企图说明分章编写比较能保证质量,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集体编写是可以有较多的机会发挥所长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给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提供了相当的篇幅。这是过去很少涉及的领域,对展示音乐发展的全貌也是不应忽略的。 信笔写来,卑之无甚高论。据我所知,全国各个艺术、高师院校音乐系一直迫切需要有一部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音乐史教材,这本书的出版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同时,它还将作为普及音乐史知识的大众读物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也许可以算是今年出版界的一件喜事吧! 编写说明; 本书由全国十一所高等师范、艺术院校从事中国音乐史教学的部分教师合作编写,目的在于编成一部自古贯今的中国音乐通史教科书。同时,作为一部具有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特色的音乐史读物,也适宜于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阅读,从中可以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 全书由文字,图片、谱例组成。第一至第七章为古代音乐部分,第八章为近代音乐部分,第九章为现代音乐大事记,三者有机地组成中国音乐历史长河的概貌。名之“简编”,是由于这本书尚不足以成为一部包罗万象、巨细无遗的通史著作,但现有容量中仍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最新的学术信息以及汇集编著者多年积累的教学心得。本书力图用唯物史观去探索我国几千年来音乐发展的规律,对于各个时代的重要音乐文化现象、音乐人物和音乐作品,也力求在资料准确的基础上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解释与评价。一部优秀的音乐史著作,应该能够具有弘扬民族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社会效益。很难说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但我们是为此而努力的。 本书执笔者按章节顺序如下: 周柱铨(第一、二章),郭树群(第三章,第七章第八节),刘再生(第四章),赵为民(第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名词解释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着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有《学校唱歌集》等。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创刊《音乐杂志》。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告结束。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着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流派。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救亡派:其产生标志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时期的来临。“救亡派”的实质概念是指以创作救亡歌曲作为其使命和生命的音乐家群体。代表音乐家:聂耳,任光,吕骥,张曙,麦新,孟波,张寒晖。代表作品:《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 任光: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歌曲《渔光曲》、《打回老家去》,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任光是20世纪30年代着名的电影音乐作家,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乐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吕骥: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吕骥创作有歌曲多首,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表音乐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并对整理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黄河大合唱》:我国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史诗性的里程碑式的大型声乐合唱作品。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创作于1939年。全曲分8乐章,兼具交响性和群众性、鲜明的民族特征,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 明月歌舞团:中华歌舞团解散后,黎锦晖为了继续他的歌舞艺术活动,于1930年初组建了明月歌舞团。作为专业演出团体,明月歌舞团伴随黎锦晖此后长时间的音乐活动,对于

李莉交响音乐鉴赏作业答案

1.让节奏运动富有律动感的要素是(节拍) 2.让单一旋律变成多声部的要素是(和声) 3.柔板、行板、快板是哪种要素的术语(速度) 4.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主要取决于哪种要素(调式) 5.巴洛克时期出现的新的音乐公共场所是(歌剧院) 6.清唱剧通常演出的场所是(教堂) 7.《弥赛亚》属于音乐体裁中的(清唱剧) 8.被称为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的作曲家是(巴赫) 9.当一个旋律在不同的声部轮流出现,通常将这种音乐称为(主调音乐) 10.在音乐中能体现独奏者与乐队“竞争”、“协奏”特点的体裁是(协奏曲) 11.大管属于交响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 12.竖琴属于交响乐队中的(弦乐器组) 13.三角铁属于交响乐队中的(打击乐器组) 14.1600~1750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 15.巴洛克音乐的发祥地是在(意大利) 16.巴洛克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声乐艺术是(歌剧) 17.弦乐四重奏其音乐性质属于(室内乐) 18.公共音乐会是在音乐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出现且流行起来(古典) 19.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的结构形式称为(奏鸣曲式) 20.由一件乐器演奏的三个乐章的乐曲,通常称为(协奏曲) 21.哪些属于体裁范畴(交响曲变奏曲式组曲奏鸣曲小步舞曲小夜曲 弦乐四重奏协奏曲) 22.哪些属于结构形式,即曲式范畴(三段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 式) 23.小提琴独奏曲《G弦上的咏叹调》改编于巴赫的那部作品(第三乐队组曲) 24.“哈利路亚”是《弥赛亚》中的一首(合唱) 25.巴赫的哪部作品集被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平均律键盘曲集) 26.最先将诙谐曲取代交响曲中的小步舞曲的作曲家是(贝多芬) 27.“好男应该去当兵”是《费加罗的婚礼》中一首著名的(咏叹调) 28.被称为交响曲之父的作曲家是(海顿) 29.海顿在音乐历史是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交响曲规则) 30.写了一百多部交响曲的作曲家是(海顿) 31.古典主义时期最擅长歌剧创作的作曲家是(莫扎特) 32.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人,浪漫主义音乐第一人的作曲家是(贝多芬) 33.贝多芬的哪部作品集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32首钢琴奏鸣曲) 34.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标志着他个人风格的成熟(第三) 35.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本打算献给拿破仑的(第三) 36.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是五个乐章的(第六) 37.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加入了人声(第九) 38.歌剧中的开场曲称为(序曲) 39.一部音乐作品其情绪比较热烈、欢快,通常情况下它采用的调式是(小调式) 40.一部音乐作品其情绪比较忧郁、伤感,通常情况下它采用的调式是(大调式) 41.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的作曲家是(巴赫) 42.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都是(意大利语歌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