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专)科

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题目: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学生姓名王婷学号 1322001250850

所在单位枫林社区联系电话 150********

所在分校吉林分校年级专业 13年秋社工本

指导教师付杰职称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制

二O一五年 4 月 15 日

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内容摘要: (1)

引言 (1)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

(一)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受性别歧视 (1)

1、相貌歧视 (2)

2、性别歧视 (2)

3、心理歧视 (3)

4、语言歧视 (3)

5、性骚扰 (4)

6、怀孕歧视 (5)

(二)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低 (5)

(三)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低于男大学生 (5)

(四)女大学生的求职成本高于男大学生 (6)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7)

(一)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及性别角色期待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就业 (7)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劳动成本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7)

(三)智能结构上的性别差异限制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 (8)

(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就业 (8)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9)

(一)社会方面 (9)

1、加强“男女平等”国策教育 (10)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10)

3、加强女性维权意识教育 (10)

(二)政府方面 (11)

1、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建立《反就业歧视法》 (11)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1)

(三)高校方面 (11)

1、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2、根据当代女大学生特点实行差别教育 (12)

3、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创业教育为目标 (12)

(四)自身方面 (13)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3)

2、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全新的择业观 (13)

3、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内容摘要:从女性在中国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来看,她们当之无愧“半边天”这三个字,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在我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今天,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实现的问题之一,并逐渐进入政府的公共政策视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和政府的重视而消除,因此仍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从而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参考和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策略研究

引言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两会”期间,许多委员提出:“大学生就业牵扯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不能不引起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想着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同样对于女大生毕业问题也是一种艰巨考验,众所周知,女大生就业一直都是一项艰难课题,性别歧视,求职成本高等诸多问题一一困扰着女大生的就业问题。种种现象都表明,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是出于一个很微妙的心里时期。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认知,就业期望等的研究,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心里问题,探索其成因,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呈现出许多特点,目前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具体表现有: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受性别歧视;女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工资待遇等都低于男生;女大学生的求职成本也远远高于男生;女大学生要想实现就业,就必须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一)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受性别歧视

在我社区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67.4%的女生遇到过歧视现象;

而仅有14%的男本科生遇到过歧视的现象,其余86%的男生没有遇到过此情况。研究生中有66.6%的女研究生遇到过歧视现象;16.7%的男研究生遇到过歧视的现象,其余83.3%的男生没有遇到过。并且在岗位分配上也存在性别差异,一般领导候选人都会首选男生[1]。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性别歧视的比例要高于男大学生,因此,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不容忽视。1、相貌歧视

每个人都喜欢美,几乎很多企业都是喜欢招聘长相好的员工,虽然看能力,但某个程度上还会关注到长相上来。特别对于女生求职,很多企业就注重外表,说是招聘相貌差的员工会影响企业形象,如果在西方,这种歧视就是违反人权的,是不遵守劳动法的,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这种歧视几乎到处存在,甚至连政府举行的公务员招聘都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如湖南某地的招聘公务员就要求女性的胸部要对称,身高必须达到1.6米,这样完全是限制很多女性的工作选择权,完全是一种明显的歧视,如果政府部门就这样的歧视,那肯定在企业的招聘中,歧视是完全存在的。虽然有劳动法,但这个法没有较大的约束力。

2、性别歧视

在就业中,部分单位在招聘中限制女性的就业比例,觉得女生以后会结婚生子,容易耽误工作时间,所以一般对女生的招聘热情不高,

特别在制造业,女生就业的职位实在少,在文职和营销方面,女性相对多些。大学女生作为知识分子,做简单的工作不愿意做,做复杂的工作又没有经验,确实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女毕业生小岩是读工科的,去年10月份就开始找工作,全国大中城市跑了十多个,参加大大小小十几个招聘会,竞争非常激烈,同样班上的男同学小李就是参加几场招聘会,工作就找着了,为何小岩找不到工作呢?主要是他们专业对口职位就是不招女生,所以他准备改行了,她完全有能力胜任的职位就是不给她,宁愿给比自己能力差的男生。

3、心理歧视

很多已经就业的女大学生,刚工作不久,为了安全通过试用期,经常受到男上司的批评和任意辱骂,虽然很多女生离开这样的工作岗位,但由于生存压力和就业困难,很多女生没有办法,只有忍声吞气。甚至在工作中,很多男同事开起黄色段子,让女生们难以支架。就连在机关里,对年轻的女下属开起黄色笑话,那也普遍存在的。

4、语言歧视

南京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去应聘一名会计职位,面试开始后,该女生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几位负责招聘的主管开始向她问问题。“开始还是一些很正常的问题,比如英语水平如何、会不会操作专业软件、如果碰到财务纠纷怎么处理之类的,但是后来,一个戴眼镜的主考人员突然问她:‘请问你今天穿的内衣是什么颜色?’”该女生

当时惊得目瞪口呆,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回答了一句:“对不起……我没有听明白。”谁知,对方立刻清清楚楚地重复问题:“请问你今天穿的什么颜色的内衣?”该女生当时感觉非常羞辱,就像当街被人掀了裙子。由于情绪激动,她立刻站了起来,对那位主考人员说:“对不起,我觉得我没有义务回答这个问题,而且我认为你需要向我道歉。”

而当时那位招聘者只是看了她一眼,说:“你不愿意回答的话就可以走了。”然而招聘方后来回答更让人大跌眼镜,其中一位姓林的负责人甚至用了“跟国际接轨”这5个字来解释问这个另类问题的原因。

这样的故事非常多,上海女大学生小刘应聘礼仪小姐遭拒,“上围尺寸不达标”,雇主要求胸围超88cm。女大学生应聘收银被要求脱衣培训?“有没有男友”、“是否同居过”、“结婚期限”、“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还有,女生应聘被嘲笑像“京巴”,丑人当后勤也得往后排,硕士学位不如个子高,服务员姓裴生意就“赔”。

5、性骚扰

很多女生就直接被上司骚扰,这种情况在现今的男权社会里,经常遇到,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勇敢说不,但很多女大学生为了就业,干脆适应了,这种情况在西方也存在,所以需要女生敢于反对和检举。

6、怀孕歧视

生育是女性天经地义的社会责任,但有些单位就是不想承担女性生育的社会成本。许多公司的老板直截了当地掐着指头算成本:“女大学生进公司没几个月,就怀孕生子,起码要耽误两年时间,企业明摆着不合算。”因此,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有的用人单位在最后签约时,还额外要求女毕业生工作后三到五年内不得生育。

(二)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低

吉林市某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女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63.4%,男生为 72.1%,女生比男生要低 8.7%。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要比女生多出 14%[2]。并且在工作中同等职位同性质的行业工资待遇低于男生,被赋予的期望值较女生也较高。

(三)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低于男大学生

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对2010届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21%,与同届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相比要比其低约8.5%。这说明在就业率方面,我国当代女大学生明显要落后于同届男大学生。

另外,该研究院的调查还发现女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截至2011年2月底,2010届女本科毕业生和女专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要低于同届男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女大学生的平均工

资少于2000元,男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却远高于2000元。此项调查还显示出女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比例也要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分别是73%和61%[3]。这表明,女大学生如果想实现就业或者是与男大学生获得同样的工作机会,只有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降低就业标准;二是降低薪资要求。由此可知,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要低于女大学生。

此外,女大学生往往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出于现实考虑,为了把握住工作机会,她们往往必须降低个人的就业期望值,也就是说随着社会整个学历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也提高了对女性求职者教育水平的要求,甚至出现了“女硕士=男本科,女本科=男专科”的等式,形成了女性高学历者从事着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所谓的“炫耀性教育消费”现象,这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过度教育。

(四)女大学生的求职成本高于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致使女大学生们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求职成本要比男生多得多。

2012 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王小波等人,通过对南开大学685 名女大学生调查显示,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要高于男生。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但获得面试的机会却少于男生。另外,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要长于男生,从男女生签约意向个数上看,也是男生多于女生。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4]。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及性别角色期待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让女人回家”的呼声,认为女大学生应该回家相夫教子。有调查表明,60%的男性不希望配偶在工作上超过自己;62%的男性认为女性事业是否成功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做好一个贤妻良母;71%的男性不希望自已的配偶因为工作而无法照顾家庭。正是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和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影响了当代女大学生的顺

利就业[5]。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劳动成本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要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的高劳动成本是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的主要

原因,第一从劳动时间的连续性来说,女性有一个男性所没有的断裂带,即生育哺乳期。而这一阶段,企业不仅要负担工资、福利,同时,企业的工作也因休假而受到影响;第二从退休金的负担来看,女性要比男性早5-10年,而且由于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女性一般要比男性

领取更长更多的退休金; 第三从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来观察,由于女性工作时间比男性短,因而女工的年均培训费要高于男性,其利用率相应的也比较低。

(三)智能结构上的性别差异限制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

两性在生理、心理和智能结构上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在职业分工和职业选择上的差异性。如女性在总体上体力弱于男性,不适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高空作业、野外作业等一些特殊岗位;女性在生理上有“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安全和健康受到特殊保护,限制了女性从事某些职业岗位;女性在抽象思维、宏观驾御等能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弱于男性,使得她们总体上在一些职业领域内的成就不如男性等。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部分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于男大学生,但实践动手的能力则低于男生,用人单位往往很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致使部分女大学生失去了就业机会。在对几个大学的调研中也反映出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实践课、实验课等锻炼机会,导致男女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出现了差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条件方面的劣势,客观上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就业要消除不平等,引导人们树立平等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制度是前提。一直以来,我国十分关注就业问题,近年来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关于女性就业,国家出台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法律政策,以保障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我国近几年也一直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在不断形成。但是在女大学生就业方面,我国至今仍然没有专门的法律,即使有相关法条,也因其操作性不强、执行力低下而效果不佳。因此,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也是造成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一)社会方面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解决我国社会中存在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就必须阻断和性别刻板印象相关联的社会问题和根源。如果不能从根源上改变我国传统的性别观念,那么无论法律法规和其他保障措施如何完善,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首先,利用媒体的优势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其次,要深刻认识女性的生育价值。女性承担着繁衍后代的重大责任,可以说,没有女性就没有人类的传承。再次,用人单位要认识到当代女大学生的优势,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沟通交往能力都强于男生。用人单位还应意识到男女合作的作用,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

累”,经研究女男配合工作效率可提高20%。

政府和用人单位,应该正视和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反对用工、用人方面的性别歧视,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1、加强“男女平等”国策教育

让用工单位达成如下共识:女大学生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劳动权利,男女同工同酬。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让女大学生懂得,求职先从完善自身开始。女性在择业过程中也存在着误区,大多喜欢比较稳定、风险小的工作。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结合社会观念和背景,结合男女性别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客观地分析,减少一些极端的或是带有偏见的认识。

3、加强女性维权意识教育

如果的确在择业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有性别歧视的问题,女大学生不要妥协,可向劳动、人事部门以及妇联系统投诉,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虽然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重重,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尊、自信、自强,既要正确对待社会现实,又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政府方面

1、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建立《反就业歧视法》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我们必须进行相关制度建设。首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在企业和社会大众之间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就业歧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第二,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教授建议反歧视、促进就业平等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和完善中国反歧视法律制度完善有关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对就业歧视做出清晰的界定,对用人单位违反这一法律规定应承担的后果做出明确规定。第三,建立专门的机构,保障反就业歧视法的顺利实施。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新型生育保险制度。要想解决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我们也要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所以,就需要改革现有的生育保险制度,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将女职工的生育保险纳入社会统筹之中,不再由企业单独承担这项费用,而由国家、用人年位、社会以及员工个人共同承担,逐步将生育成本社会化。

(三)高校方面

1、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无论是什么样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的

人才培养主要以计划招生和定向培养为中心。

2、根据当代女大学生特点实行差别教育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提出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也就是说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实行差别教育。高校应该针对女大学生特有的优势制定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要符合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创业教育为目标

近年来,女大学生正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挑战,因此高校在应对就业挑战时应当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要尽可能的培养女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即实行创业教育。东施创业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向女大学生灌输知识,还要构建能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课堂+社会观察型”教学模式。即创业教育不但要在课堂里向女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在学校外让女大学生进行各类社会观察。二是“课堂+社会实践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女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要与自身的创业目标相结合,边学边干,这种模式更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3+1”教学模式。显而易见,这一模式是指让女大学生前三年在学校里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第四年进入到社会实践,以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到工作环境,参与企业的创造过程[6]。

(四)自身方面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当代女大学生要自信、自立、自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丰富自己,用工作能力和实力去取胜。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女生个人要学会应对可能遭受的歧视。第二,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改变知识结构,强化多方面的能力。第三,求职要执着,不轻言放弃。要树立竞争、平等自立观念,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树立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使自己成为适应改革幵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女性。[7]

2、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全新的择业观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甚至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认为是社会对个人物质需求的满足,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在专业选择和职业选取上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非常浓厚。许多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受到过高等教育,因此在择业时只考虑自身的需要,很少考虑社会和国家的需要。[8]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择业,致使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许多不适现象,造成了她们的失业在当前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可以先选择中小企业或者基层的工作岗位,适当降低工作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先到企业就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断的

积累经验,使自己在面对更好的工作岗位时有更强的竞争力。

3、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素质的较量,当代女大学生要把握住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塑造自己。[9]女大学生要抓住时机,在学校学习期间,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当代女大学生应自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要培养自己的信心,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其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高校、企事业单位、法律界和社会其它多方面的理解、协调、支持和努力,并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全社会更新对女性的传统观念,坚持“因才用人”的原则女大学生就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做好该项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做好的一件事情。[10]为此,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都要作出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目标。

结论

1、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受性别歧视,包括相貌歧视、性别歧视、心理歧视、语言歧视等等,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于男大学生,求职成本高于男大学生等。

2、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和性别角色期待,让人养成“男主内女主外”观念;智能结构差异以及生理差异限制了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机制不健全导致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缺少就业保障。

3、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其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法律界以及个人等其它多方面的理解、协调、支持和努力,并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全社会更新对女性的传统观念,坚持“因才用人”的原则,同时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本人通过亲自实践,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资料,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外,作为一名女学生生,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问题,亲历了就业的种种艰辛,尤其对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遭遇的性别歧视有着比较深刻的感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