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和特点。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一、地震灾害

1.我国是世界①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范围广、频度②高、强度③大、危害大。地震规模西部地区④大于东部地区,但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2.我国地震⑤西多⑥东少,主要有⑦青藏、新疆、华北和⑧台湾四个多发区。

3.地震灾情⑨东重⑩西轻。原因是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东部严重,特别是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严重。4.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

5.在因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故灾害经济损失有?上升趋势。

思维活动

1.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从时间变化看,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

3.从空间分布看,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重灾区。在地域上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思维活动

2.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

答案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四周的山区、云贵高原。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1.?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是最为严重的省区。

2.多发原因

(1)自然原因:构造活跃,○21地形复杂、地表不稳,水源充足、多暴雨。

(2)人为原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建设者的○22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

探究点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社乌鲁木齐2012年1月6日电:位于地震带上的新疆2011年发生近4 500次地震,其中5.0级以上的地震8次,最大的一次地震是2011年11月初伊宁巩留6.0级地震。材料二教材P30图2.7“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与教材P31图2.8“中国地震灾害死亡人口(1949~2000年)”。

(1)结合材料及图,分析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2)我国地震多发区有哪些?

(3)为什么新疆多地震?

(4)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答案(1)我国地震的分布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震少,西部地震多。

(2)我国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

(3)新疆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断裂发育,构造运动强烈,所以多地震。

(4)虽然我国地震灾害西多东少,但是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而西部人口稀少,所以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反思归纳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上。

迁移应用

12011年1月1日,3天内云南盈江县共发生小地震92次。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受灾3.72万户,受灾人口14.8万人,紧急避险群众8.59万人,其中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4万人;房屋受损间数7 836户,受损23 645间,其中房屋倒塌37间;严重受损1 700户、5 378间;轻度受损6 136户、18 267间。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

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

C.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而形成构造地震

D.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

(2)地震对当地农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

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

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

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

答案(1)C(2)B

解析云南盈江县正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即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形成地震。地震造成农村人员的伤亡较大,与当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低及当地人们的抗震、防震意识较差及密集的人口有关,地震与洪水没有直接关系,1月份也不是洪水暴发的季节。

探究点二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灾害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在线2013年7月16日:四川都江堰五里坡今日发生泥石流,记者获悉,前往开展搜救行动的成都消防官兵第一批作战力量已到达现场。据了解,大约30至40人因山洪泥石流被埋压。

材料二教材P34图2.12“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1)我国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国家,为什么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2)我国的哪些地区是泥石流多发区?

(3)我国滑坡的分布有何特点?

(4)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是泥石流和滑坡多发区?

答案(1)我国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土地面积的66%,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到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

(2)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

(3)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两线之间为滑坡分布密集区。

(4)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原因是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物质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反思归纳

我国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分布区域、分布特点

[知识拓展]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同时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地壳活动强烈,导致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若逢降雨集中的时候,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壳活动强烈,也可能导致地震频发,造成地裂、火灾、海啸等次生灾害,上述各种灾害又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疫病蔓延等。其关联性可以用下图表示:

迁移应用

2下面是“三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面三种地质灾害中属于泥石流的是________。

(2)这三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3)分析三种地质灾害的共同成因。

答案(1)B(2)暴雨或地震。(3)山坡较陡;缺乏植被保护。

解析第(1)题,利用图所展示的地质灾害的特点,即可判断出A为滑坡,B为泥石流,C 为崩塌。第(2)题,这三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都与暴雨或地震有关。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与地形较陡、植被较少等因素有关。

1.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答案 D

解析台风属于气象灾害,洪涝属于水文灾害。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用震级来表示。地震和火山喷发一般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或地壳薄弱的地带。

2.我国地震和地震灾情分布的特点分别是()

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

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

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

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

答案 B

解析我国地震虽东少西多,但由于东部人口、城市密集,因此灾情东重西轻。

2010年9月1日22时,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发生山体滑坡。截至2日9时统计,灾害造成20户71人被埋,其中23人获救、4人死亡、44人失踪。川滇山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据此完成3~5题。

3.材料中的滑坡、泥石流发生在我国的川滇山地,其成因类型最有可能是()

A.冰川泥石

B.降雨泥石流

C.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D.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4.下列关于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与地震相对一致的同步性

B.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

C.青藏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重灾区

D.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和相对分散的分布特点

5.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坏③季风区夏季降雨集中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3.B 4.B 5.C

解析第3题,我国川滇山地的泥石流类型主要是降雨泥石流。第4题,滑坡、泥石流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的重灾区。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第5题,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甚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①②③④都可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加重。

6.2013年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492起,其中滑坡316起,崩塌134起,泥石流20起,地面塌陷15起,地裂缝4起,造成13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0.7亿元。结合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是________地区,该地区多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区灾害点数约为

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地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最少。

(4)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答案(1)西南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也较严重,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暴雨或冰雪融水的影响,就会产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2)四川102西部地区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东部地区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3)华东(4)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解析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其成因。促使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一般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地形,地形上坡度陡险、山谷深的地方易发生泥石流;二是植被覆盖情况,植被覆盖好的地方一般不易发生泥石流,而植被覆盖差的地方因缺少植被的保护,易形成泥石流;三是岩石状况,岩石比较破碎、松散的地方易发生泥石流;四是多暴雨、降水强度大的地方易引发泥石流。

[基础过关]

下面为2011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

C.火山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

2.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图中地质灾害等级最高主要分布在武夷山

处和台湾山脉处,因此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第2题,甲、乙、丙分别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为山区,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3.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D.滑坡

答案 D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4~5题。

4.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

5.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塌方

答案 4.D 5.B

解析第4题,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第5题,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2010年3月10日凌晨1时30分左右,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子洲县双湖峪镇双湖峪村石沟发生山体滑塌,滑塌土方约9万立方米,崩塌山体将依山而建的15户住户房屋掩埋,共有44人被埋。截至12日凌晨3时,营救人员已挖出41名被埋人员,其中有25人死亡,根据当地民政部门走访得出的数据,还有3人被掩埋。据此完成第6题。

6.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该滑坡的形成是因为岩体或土地结构松软、破碎、地势起伏较大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答案 C

解析A项表述的是泥石流的概念;B项中说滑坡没有先兆信息不正确,因为典型滑坡的形成要经过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D项中提到滑坡的形成,自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7.下列有关我国泥石流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降水量大且多暴雨②地势平坦,有利于洪水流动③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④植被破坏严重⑤多山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我国多山地,重力作用明显;地壳活动频繁(板块交界处),岩体破碎,提供了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人为破坏植被严重。

8.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解析(1)泥石流发生条件主要从地形坡度、植被状况、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等方面思考;图形显示,甲处河谷等高线密集,位于太行山东侧,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2)泥石流的危害主要有:掩埋农田村镇,摧毁桥梁道路,阻塞河道等,结合图示信息作答即可。

[能力提升]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9~11题。

9.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甲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10.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B.②C.③D.④

11.若救护直升机位于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A.A点B.B点C.C点D.D点

答案9.B10.B11.B

解析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是在山谷中流动的。由甲图中等高线可知,B地地形起伏大,最易发生泥石流。乙图中路线①④恰好位于泥石流运动的路径上;路线③位于谷中较低缓的位置,也在泥石流影响范围内;路线②与泥石流方向大致垂直,可迅速爬上高坡,脱离危险。可通过地形剖面图上H处与其他各点有没有障碍(遮挡)来确定。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

D.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

答案 C

解析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抵御能力无关,而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13.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暴雨和泥石流B.火山和地震

C.洪涝和台风D.滑坡和沙尘暴

答案 A

解析暴雨可以冲刷山体和地面,很可能引起泥石流。火山会引起地震,但是很少。14.读“我国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经典】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试题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试题 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合计50分)读下图,回答1~4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滩羊 5、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 )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下表中人口数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6-7题: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人口(万人)4192371036182543510年均降水量(mm)1000~15001100~1400500~100030~86020~700面积(万km2)381719397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word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之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图最可能是( ) A.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B.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C.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D.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2.若图中ABC三地数值逐渐降低,则影 响三地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农业规划 C. 活动积温 D. 地貌地势 下图是我国某岛屿略图,据图回答下列各 题。 3.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 件是() A. 气温高 B. 附近海域盐度高 C. 降水少 D. 地势低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该岛屿河流成放射状分布 C. 该岛屿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D. 该岛屿不会受台风影响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省(区)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①34.3532.5 1 865.815.8 ②53.5 1 539.1727.915.0 ③51.9542.4404.40.4 ④31.1361.0184.6 2.0 5.上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6.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 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 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中国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要点总结 一、概况(认真参考地图册146---178页,按顺序随时翻阅) 1、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和省区? 45°N-------准噶尔盆地-(蒙古)-东北平原 40°N-------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北京 35°N-------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秦岭-淮河 30°N-------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记住几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落实到地图上) 季风非季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 8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部 400㎜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市—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 200㎜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内外流区域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 等降水量线 中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级: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秦岭-淮河一线意义? 1)、黄土高原南界; 2)、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800MM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4)、河流有无冰期 5)、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6)、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 二、中国的国土和疆域 1、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及意义?

2、读地图册142页图“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范围? 3、说出我国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34′N)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 4、熟读我国14个陆上邻国?说出新疆和云南的邻国?(新疆8个、云南3个) 三、中国的近海 1、比较我国四个海区? 1)、位置最北、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盐度最低-渤海 位置最南、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盐度最高-南海 2)、全部大陆架--渤海和黄海 3)、黄海-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岸。 4)、东海-我国大陆与我国我国台湾岛、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大陆架最宽。 南海-台湾海峡是南海与东海间的交通要道 2、我国潮滩的分布及开发利用? 分布:40%分布在杭州湾以南沿海省区、60%以上分布于杭州湾以北沿海各省市; 开发利用:浙闽沿海---养殖贝类;苏北沿海---盐业、种植棉花、成为商品棉基地;上海金山石化—填海造陆; 3、我国海岸类型及分布? 杭州湾以北——沙岸或泥岸为主-----海积地貌 杭州湾以南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岩岸为主,水深,多良港-----海蚀地貌 4、我国近海油气田分布?(主要在大陆架) 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浅滩、南海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等油气盆地。 5、长芦盐场的形成条件?台湾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 长芦盐场:北方为沙岸、泥岸,雨期短,春季至初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利晒盐; 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山脉的西侧、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低、蒸发旺; 6、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前两个条件必写) 1)台湾暖流和黄、渤海冷水团在此交汇,海水易搅动,促使营养物质上浮,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且水温适宜,冷暖水性鱼类在此交汇洄游,数量众多; 2)长江、钱塘江、甬江等大河入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为多种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饵、洄游场所; 3)海区位于大陆架,海水浅、阳光足,可直射海底,有利海洋生物繁殖; 4)纬度适中,多优良避风港,有利捕捞; 7、潮汐能的分布? 潮汐能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等沿海。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人教版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20200804225834).pdf

人教,版,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中国地理地理复习知识要点 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 的内海。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5.夏季我国白昼最长的地方是漠河镇。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镇 6.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7.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云南,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最少的省是西藏自治区。 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0.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 雪顿节(藏族); 1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2.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3.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14.我国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的主要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②气候复杂多样 15.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③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7.秦岭、淮河分界线(1月0℃度等温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800mm等降水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南北方分界,黄河与长江流域分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 18.我国的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四川盆地,准葛尔盆地,塔里

高二地理基础训练中国地理

延吉二中2019—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 理基础训练中国地理 命题范围:中国地理出题人:审题人: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74分)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省区按降水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丙乙丁甲 B. 甲乙丙丁 C. 甲丁乙丙 D. 丁丙乙甲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甲省区发展农业的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黑上广布,上壤肥沃 C. 河流湖泊众多,水源充足 D. 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4.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 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 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 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致远舰在甲午海战中悲壮沉没,2019年11月国家××局用磁力物探仪发现了该沉船(位置见图),随后确定该船沉于水下20多米处,绝大部分被泥沙掩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关于致远舰沉没处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渤海海域 B. 位于大陆坡上 C. 属吉林省所辖海域 D. 距大鹿岛约20千米 6.结合图文资料,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辽河流域的泥沙深埋了该船 B. 发现沉船当月,当地日出东北 C. 发现该沉船的技术属于RS D. 沉船所在海域飓风灾害较频发 读沿我国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7.中国是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图中C,D,E,F四个地区,水能资源最丰富是:()A. E B. C C. F D. D 8.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景观与其叙述相一致的是:() A. B地形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冰川广布,地势崎岖不平 B. D地形区由于严重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C. A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地带 D. F海洋是中国的内海之一,在该海洋旁有中国的两大工业基地 读华北地区冬小麦开花日期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自1 980年至2019年华北地区冬小麦开花日期的变化特点是 A. 普遍推迟5天左右 B. 普遍提前5天左右 C. 普遍推迟10天左右 D. 普遍提前10天左右 10.甲地地形可能是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

蓬溪中学高2014级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黎小红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答卷中,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回答1~4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 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 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 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海拔高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D.山地畜牧业——滩羊 5、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我国黑龙江省的呼玛县成为世界种植水稻最北的地区是由于:( ) A、季风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纬度位置的影响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7—10题。 7、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B.南坡海拔2200米处C.南坡海拔2500米处D.北坡海拔2100米处 8、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B.20℃C.30℃D.40℃ 9、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10、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课程是贯串于基础教育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承担着地理国情教育的重任。你都知道中国地理的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1.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530N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0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0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0E附近)。 2.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参照地图册)。 3.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4.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民工潮。

④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5.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锋面雨带的移动:当锋面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当地为梅雨季节;推到华北、东北地区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伏旱季节,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从锋面雨带覆盖的地区看,各地的雨季是分别是:华南:5---9月,长江流域:6月中旬-----7月上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二) 7、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冬季1月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0C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组 一、选择题 迹多,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 胜古 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 笑 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 : 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 。 题 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 3.从1953 年到2010 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 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 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补充知识点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补充知识点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不足 ●与俄罗斯和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气候温暖 ②南北跨度近50个纬度,气候南北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不足:最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容易造成低温冻害 ●与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之处? ?优势: 东部濒临太平洋: ①季风气候广布,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 ②海岸线长,海域面广,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旅游等)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③有利于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发展对外贸易(亚欧大陆桥,一带一路陆上通道、西气东输、边境贸易等) 不足: ①、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②、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域,易受台风影响 ③、板块交界处,多地质灾害 ④、内地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对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气候、河流、植被,发展历史、经济发达程度、交通) 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对气候的影响:(1)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上湿润 气流的深入,使季风气候区分布广;暖湿空气的迎 风坡也易形成地形雨;(2)东西走向的山脉,冬 季阻挡南下的冷气流,夏季阻挡北上的暖湿气流, 使山脉两侧气候产生差异。(3)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 ?对河流的影响:(1)影响河流流向:西高东低使大河东流入海;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影响河流的流域范围; (2)影响河流的流速和落差:在阶梯交界处,巨大落差,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形成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山脉的阳坡与阴坡植被产生明显差异。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平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聚落、城镇出现早,交通便利,生产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2)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历史短,经济基础薄弱; (3)丘陵、盆地地区经济较发达; (4)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秦岭和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秦岭: ①1月0°C等温线;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 ③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 ④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⑤ 800mm等降水量线; ⑥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⑦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⑧水田和旱地 大兴安岭: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2.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高二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1 1、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背部、亚洲西南部),分布范 围最广;黄色人种(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和美洲部分地区)人数最多,黑色人 种(非洲南部、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种族无优劣 2、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面积俄罗斯1707,第二加拿大997,三位中国960,四位美国937;人口最多中国,印度第二,美国第三;按经济发展态势将世界分为 发达国家(20个,主要有美加英法德意日新澳)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地理知识点。 3、语言联合国日常用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使 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4、中国外交政策:对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维护世界的和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2 经度与纬度 ①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 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_半球。 ②纬度:某地的地球半径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赤道为0°,北极点为90°N, 南极点90°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地球仪上某点的纬度就是该点 上北极星的仰角大小) 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经线;印度洋─东 经80度经线;北冰洋─跨360度经度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3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大陆:亚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 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 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 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 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海。沿海分布有岛、岛、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腾冲——漠河)。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仅占8%,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