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第二篇我们传承的的文明

一、知识梳理

㈠冲破思想的牢笼

1.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冲击什么宗教(或思想)?提倡什么精神?

2.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是哪国人?代表作是什么?

3.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至少写出两部)

4.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如何?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

5.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是谁?提出的什么学说(主张)?

6.列举近代科学诞生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7.启蒙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

8.启蒙运动的旗手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什么文件与他的观点相一致?

9.启蒙运动批判什么,宣扬什么?它对什么战争和什么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0.德国宗教改革的时间、代表人物及主张?

㈡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作用

1.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受谁派遣?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3.中非航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

4.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5.在海上探险方面欧洲哪两个国家走在了最前面?

6.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后,西方殖民者犯下了哪些罪行?

7.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㈢概述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过程、性质和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是什么?导火线又是什么?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

5.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著名文件分别是什么?

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谁?

7.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后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8.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9.法国的国歌是什么?

10.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创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今天,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仍有很多,请再举二例。

㈣说明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1.清朝在哪一年建立?由谁建立?

2.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取什么政策?有何影响?(意义)

3.接见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的清朝皇帝是谁?

4.清朝时加强对西藏管理有关的史实有哪些?

5.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清军粉碎了哪些部族的叛乱?

㈤知道工业革命有代表性的成就

1.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2.改良的蒸汽机和蒸汽机车分别是谁发明的?

3.工业革命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最早分别是由谁发明的?

5.19世纪80年代,巴黎出现什么铁路?

㈥了解日本明冶维新的内容、性质及影响

1.明治维新发生在什么时候?性质是什么?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明治维新有什么影响?

4.简述明治维新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关系?

答: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强大起来的日本,也加入到侵略中国的行列中,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

㈥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前,中国与欧美列强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答: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欧美列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清朝中期开始,在对外关系上采取怎样的政策?

3.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哪个?

7.中国近代史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8.中国近代史上台湾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割给日本?何时收回?

9.近代前期清朝政府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分三步)

1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的签订对当时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或影响)?

㈦悲壮的抗争

1.领导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阶级和政治派别分别是什么?

2.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有关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3.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4.中国近代第一家航运企业是什么?

5.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什么?

6.近代中国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是什么?

7.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8.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巩固和强化封建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9.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由谁领导?该事件与什么史实有关?

10.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3.中国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其性质如何?纲领是什么?

14.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脚上带着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请回答:⑴材料一提到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⑵阅读材料二,请列举当时在文学方面的一位“巨人”及其一部代表作(2分)

⑶材料三的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思想?(1分)该思想是在什么时期由谁提出的(2分)这种思想对我们当今尊重人权有什么启示?(1分)

⑷请说出14-18世纪欧洲冲破思想牢笼束缚的两个事件。(材料里涉及的事件除外)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独立宣言》)

材料二: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人类文明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1分)讲的是哪个国家的事情?(1分)

(2)材料一说明了17、18世纪欧洲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请说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1分)且材料一中划线部分是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中谁的观点?

(1分)

(3)请分别写出英、美两国所创立的新体制及相应的法律文件。(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及郑和航海图

材料二:“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明史〃郑和传》

材料三:“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

材料四:“就郑和船队之规模、装备、技术等航海能力而论,当时的中国人完全能完成地理大发现,这已是为史学界所公认的了。由于郑和航海缺乏强大的持续的经济动因,当封建皇帝的主观意志有了改变,不再支持郑和航海时,郑和使团部分成员的海上探索就进行不下去了。郑和下西洋暂时的性质,软弱的动因,是当时中国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

——郑一军《论郑和下西洋》(1)结合材料一回答:

A线路的航行者是▲,他到达了今天的▲。(2分)

B线路的航行者是▲,他率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航行。(2分)

(2)郑和远航最远

达:(2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发生在中国哪个朝代?(1分)

中国四大发明中哪项发明给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1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分别是出于什么目的?(2分)

(4)试从科技角度分析15世纪末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原因。(4分)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考点归纳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 ①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二)题目理解,把握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①把握象征意义; ②语带双关; 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⑤文章线索; 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 ⑦吸引读者、新颖; ⑧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 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 答题技巧: 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 ①把握象征意义;②语意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 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三)阅读语段,体会作用。 题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题型2: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题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 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②过渡段:承上启下。③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④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 B、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 ②表现(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 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⑤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句子的作用,也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①中心句或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画龙点睛;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②情感句:直抒胸臆,抒发强烈的内在情感。 ③引用句或文学性强的语句:营造文化氛围,行文章法思路开阔,再结合文章语境作具体分析。 (四)词句赏析,理解含意。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内容、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鉴赏句子: 从修辞的角度,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从炼词的角度,简洁生动、富有概括力。 从句式特点,是否使用了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 从蕴含的深层含义,是否运用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小说阅读(一)之情节类型题 目标: (1)掌握小说情节的概括技巧 (2)掌握5种记叙顺序 (3)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节 小说中的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故事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小说情节的概括 (1)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三)小说的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四)小说情节作用 开头 1.一般开头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开门见山,点明主题。(3)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2.开头设疑 (1)造成悬念,引出下文(2)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开头写景 (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3)烘托人物心情

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汇总

20XX 年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弄清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的概念机相互间的关系。 ①认识有理数的相关概念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0是正整数 B 、0是正数 C 、0是整数 D 、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 ②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常用方法:作差法、作商法) 例:比较432与3 42的大小。 648122> ③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合理的运用学过的运算法则) 例:与算式222333++的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A ) A 、33 B 、32 C 、63 D 、83 ④利用运算律求式子的值 例:计算:41375.1217-5.0++??? ??+- ⑤探索有理数中的一些规律 第二章:数的开方 ①平方根(平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是正数,负数没有平方根) 例:25的平方根是5±,16= 4, 16的平方根是2±,算术平方根是2.

②立方根 (任何数都有一个立方根) 例:512的立方根是8;-0.729的立方根是-0.9;0的立方根是0. ③实数(弄清楚实数的分类) 例:-8的立方根与4的平方根的和是( D ) A 、0 B 、4 C 、-4 D 、0或-4 第三章:整式的运算 ①认识整式的相关概念(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单项式及多项式的概念) 例:下列多项式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C ) A 、b a + B 、b ab a 5432++ C 、122++a a D 、33b a + ②列代数式的方法 (审题,找出相关量,组建等量关系) 例:“x 的2 1与y 的和”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 D ) A 、()y x +21 B 、y x ++21 C 、y x 21+ D 、y x +2 1 ③整式的加减(一般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注意符号的改变) 例:()()b c c b a a 5237534+-+--- ④整式的乘除(系数相乘,指数相加) 例: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D ) A 、632x x x =? B 、4222x x x =+ C 、()22 42x x -=- D 、()()532632x x x =-- ⑤因式分解(先提取公因式,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化简) 例:(1)()()y x y x y y y x 33327332-+=- (2)()()61672--=+-x x x x 第四章:分式 ①认识分式 例:当x 取什么值时,分式1 32-+x x ;(1)值是零?(2)值有意义?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 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 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 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 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 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 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六种常 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 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 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八部分 一、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说阅读(一)之情节类型题 目标: (1)掌握小说情节的概括技巧 (2)掌握5种记叙顺序 (3)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节 小说中的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故事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小说情节的概括 (1)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三)小说的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四)小说情节作用 开头 1. 一般开头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开门见山,点明主题。(3)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2. 开头设疑 (1)造成悬念,引出下文(2)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 开头写景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 (一)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知识点归纳: 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4、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5、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 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二)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识点归纳: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全诗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答: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答: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

初中语文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 基础方法 一、解答阅读题的一般环节和步骤: 1、看标题。(大致了解文章文体) 2、看题目; 3、看文章。①边看边归纳各段或各部分的大意,理解文章的思路、情感;②划出有助于回答题目的词、短语或句子; 4、简单归纳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5、再看题,明确有几点要求; 6、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在文中的范围; 7、在确定的范围内细细筛选提取或概括符合题目要求的要点; 8、将要点连缀成答案。(用数字序号明确标出要点) 二、整体感知的内容 1.理清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2.明确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3.判断文体、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 三、审题、确定答案范围的方法 1、切分题干,明确题目有几点要求。 2、在文中找出与题干相照应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寻求答案。 3、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既不在前面也不在后面,就在句子本身。 四、题干中,一些短语的暗示作用 1.“结合全文”,指答案分布不在一处,常常有2处以上,经常是一段或几段一个要点,需一段一段地阅读,归纳要点; 2.“在第x段中”,指答案需在相应的段落中一句一句地阅读,提取要点; 3.“结合上下文”,指答案在上下文中。 4.“结合材料作答”,指形成的答案里,要有链接材料里筛选的要点,提取的词语。 5.“举具体事例证明xx观点(道理)”,指举的事例要有具体的人名、取得的成就,用词要和观点(道理)相照应。 五、解答阅读题的2个注意点 1、阅读理解是指弄明白作者的思想、态度、情感等,除有特殊要求的外,一般要先抛开自己的观点解读,不可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作者的思想。 2、回答问题应用平实性的语言明确表达意思,不可用修辞、象征等方法含蓄表达。(题目有要求的除外) 文学类作品题型及解法: 一、品味词语的方法 1、明确手法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④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叠音词等 2、根据词语的基本义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通过增、删、换、移等方法思考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表意) 4、体味作者蕴含在词里的情感(人物描写要通过动作、神态等领会人物的心理)。(表情) 二、理解句子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说阅读(一)之情节类型题 目标: (1)掌握小说情节的概括技巧 (2)掌握5种记叙顺序 (3)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节 小说中的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故事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小说情节的概括 (1)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 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 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事件涉及 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三)小说的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 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 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

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 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 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 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 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 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 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 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四)小说情节作用 开头 1. 一般开头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开门见山,点明主题。(3)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2. 开头设疑 (1)造成悬念,引出下文(2)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 开头写景 (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烘托人物心情 结尾

中考政治考点整理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答题格式归类(一)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中考语文专题知识点梳理

2012中考语文专题知识点梳理3 1、字音、字形 袅袅(niǎo)祝祷(zhù dǎo)温馨(xīn)休憩(qì)摇曳(yè)吮吸(shǔn) 采撷(xié)废墟(xū)轮廓(kuò)干皱(zhòu)甲胄(zhòu)远瀛观(yíng) 雕镂(lòu)怅然(chàng)嗫嚅(niè rú)迤逦(yǐ lǐ)绮辉(qǐ)窸窣(xīsū) 污垢(gòu )安谧(mì)潸然泪下(shān)凄凄切切(qī) míng(冥)想困厄(è) è(扼)制 xī(犀)利贫jí(瘠)宗pú(璞) dài(黛)青浩hàn(瀚) piē(撇)开 qián(虔)诚芳草qī(萋)萋 2、词义 沉思冥想:深沉地思索。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比喻生来带来,死不带去,世上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赤条条,光着身子, 一丝不挂。 举目无亲:一个亲人也没有。 倦鸟思巢:疲倦的鸟儿愿回巢,常比喻游子思乡。 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物复杂,不易解决。 潸然泪下:形容因有所触动而流泪。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地凝神观望。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然而充满正气。 遮人耳目:遮挡别人的视线,阻隔别人的听力。 顶礼膜拜:表示极度崇拜。顶礼,佛教徒拜佛最尊敬的礼节。膜拜,合掌加额,伏地跪拜。3、文学常识 (1)《家》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作者周国平,当代作家,著有学术专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安静》等。 (2)《石缝间的生间》作者林希。其诗集《无名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本文是 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它融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表达出作者对石缝间的倔强生命的敬 畏之情。 (3)《废墟的召唤》作者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作品有小说《红豆》《三生石》。(4)《更浩瀚的海洋》这篇寓言式的散文选自《纪伯伦全集》,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 小说家。 第二单元 1、字音、字形 稍逊风骚(xùn)喇叭声咽(yè)成吉思汗(hán)红装素裹(guǒ)分外(fèn) 今朝(zhāo)长篙(gāo)青荇(xìng)榆阴(yú)河畔(pàn)笙箫(shēng) 沉淀(diàn)骤然(zhòu)窗棂(líng)绷紧(bēng)岔道(chà)伫立(zhù) 绿草茸茸(róng) qìn(沁)园春妖ráo(娆)雄关màn(漫)道原chí(驰)蜡象 笙xiāo(箫) 斑lán(斓)漫sù(溯)点zhuì(缀) chě(扯)断 shùn(瞬) 息遗hàn(憾) jiàn(践)踏 2、词义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骄纵宠爱的人。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斑斓:灿烂多彩。

人教版(超详)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语音课标要求; 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 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识记3500 个常用汉字。 知识回顾: 音节拼音规则: (一)书写字母要规范: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2.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 字母的规定写字母。3.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我看了不少鲁迅的作品。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o 拼,不能和uo 拼。如:bō(波),不能拼成buō (三)注意拼音规则: 韵母"儿"写成"er" ,用作韵尾时写成"r" 。如:儿童(é r tóng),花儿(huār) y 、w 的使用: 韵母表中i 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 开头。(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 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 开头。加y 后,ü的两点要省去。 使用y、w,主要是为了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y、w 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如:把"大衣"二字连 写成dai,就会以为是一个音节。用了y,写成 dayi,音节的分界就分明了。 省写:(1)韵母iou ,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如:牛、归、论(2)ü和n、l 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2.如果有两个元 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3.i,u 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 ú(球)4.调号恰巧标在i 的上面,那么i 上的小点要省去。5.轻声音节不标调。如:萝卜、桌子标调歌:见了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 上标调把点抹。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号: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爱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 í'ǎo(皮袄) 正确拼读字可使用下列方法: 1、语境定音法:分析语境,了解语意,从而推断读音; 2、词性定音法:有些词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 3、记忆积累法:对特殊的,少量的要强行记忆; 4、声旁类推法:据声旁推断读音。 附: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按音序排列) A 1.挨紧āi 2. 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 6.熬菜āo 7.煎熬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 拗口令ào B 1.纵横捭阖bǎi hé 2.稗官野史bài 3.扳平bān 4.同胞bāo 5. 炮羊肉bāo 6.剥皮bāo 7.薄纸báo 8.并行不悖 bèi 9.蓓蕾bèi lěi 10.奔波bō11.投奔bèn 12.迸发bèng 13.包庇bì 14.麻痹bì 15.奴颜婢膝bìxī16.刚愎自用bì17.复辟bì18.濒临bīn 19.针砭biān 20.屏气bǐng 21.摒弃bǐng22.剥削bōxu ē23.波涛bō24.菠菜bō25.停泊bó26.淡薄bó27.哺育bǔ C 1.粗糙cāo 2.嘈杂cáo 3.参差cēn cī 4.差错ch ā 5.偏差ch ā 6.差距chā 7.搽粉chá 8.猹chá 9.刹那chà 10.差遣chāi 11.诌媚chǎn 12.忏悔chàn 13.羼水chàn 14.场院cháng 15.一场雨cháng 16.赔偿 cháng 17. 偿佯cháng 18.绰起chāo 19.风驰电掣chè20.瞠目结舌chēng 21.乘机chéng 22.惩前毖后chéng 23.惩创chéng chāng 24.驰骋chěng 25.鞭笞chī 26. 痴呆chī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答题格式归类(一)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

初中语文记叙文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记叙文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归纳

对于每个初中生来说,都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小编整理了数学重要的知识点。 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 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1和-1。零没有倒数。 整式的有关概念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 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4、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圆 1、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3)圆是旋转对称图形。 2、垂径定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2)推论: 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 (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为直角,它所对的弦是直径。 4、在同圆或等圆中,两条弦、两条弧、两个圆周角、两个圆心角、两条弦心 距五对量中只要有一对量相等,其余四对量也分别相等。 5、夹在平行线间的两条弧相等。 (1)过两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两点间连线段的中垂线上。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到三 个点的距离相等。 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 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没有交点,直线与圆相离。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知识点归纳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1)核心人物(2)核心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8.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的来历(背景、遭遇、境况等),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为下文写……作铺垫。 9.语言特色? 写作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 什么表现手法+怎样写+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象征、烘托、对比、讽刺、渲染、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 修辞方法及作用 什么修辞+怎样写+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题型梳理

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 题型梳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考现代文阅读整理——文体知识梳理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一、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1.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描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具体形式有小说、散文、寓言童话、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蕴含在材料之中,通过人、事、景、物表现出来。(*所以阅读理解就是在对各文体知识充分掌握的条件下,阅读文本并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对应的作者感情和中心思想;切忌主观臆想,胡乱猜答。)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题型链接:主要作用是概括故事情节和文章主要内容。 3.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顺叙、插叙、倒叙。 顺叙(时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使文章层次清楚、 脉络分明。例《紫藤萝瀑布》《藤野先生》 插叙(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一件事情)作用:交代了......的内容(解 释了......的原因)对主要人物和情节起衬托、补充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 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紧凑且富于 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例《背影》中插入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 倒叙(开头部分将故事的结局或高潮交代)作用: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制造悬念激发 读者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文章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增强可读性。 4.记叙文常见线索(贯穿全文,串起文章内容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物品、事件、人物或情感;其作用是为了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文章大意并把握文章主旨) 题型链接:题目的作用(标题作为文章线索);填空链接和填写表格题。 ①时间推移线,如《最后一课》②地点转换线,如《藤野先生》“我”的活动地点③人物线《我的叔叔于勒》④事件发展变化(明线)⑤情感发展变化(暗线)如《雪一化就有了路》⑥实物线索《羚羊木雕》 5.记叙文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建议阅读《谁是最可爱的①感己②例③形第*法针(感记描境抒(议睛的说行补(生的①②③揭④和⑤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