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MIS)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决策——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3、决策过程(理解)——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4、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够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5、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RP管理思想借助于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6、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MR PⅡ把企业做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因而,MR PⅡ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7、企业资源计划(ERP)——在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面向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它把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集成到信息系统中,把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和企业外部的所有资源整合到了一起。是一种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所有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

8、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9、数据文件——在信息系统中,数据组织一般采用文件组织和数据库组织。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就构成数据文件。

10、WEB数据库——Web数据库系统是指以HTML为代表的Web页面(即网页)与位于底层的数据库的集成。Internet用户可以通过Web页面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11、企业流程重组——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改善。其本质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上的一些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所做的文字性的详细说明。数据字典是用文字来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

13、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的设备的安装高度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14、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二、简答

1、信息系统的类型:(理解)

(1)作业信息系统

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三部分组成。

(2)管理信息系统

是对一个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2、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分为两个阶段:单项数据处理阶段和综合数据处理阶段,几乎涵盖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2)管理信息系统(MIS):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管理方法的推广而成熟起来。

(3)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是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4)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3、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理解)

(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

(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4、西蒙决策过程模型的四阶段理论:

(1)情报活动阶段:是进行情报的收集、处理的工作。

(2)设计活动阶段:是根据情报收集分析的结果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

(3)选择活动阶段:是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种备选方案的过程。

(4)实施活动阶段:是把备选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5、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理解)

(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6、决策问题的类型:

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可划分为:

(1)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

(2)非结构化决策: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需要更多地融入人的智慧,要根据此情此景和此时的知识来做出合适的决策,受决策者个人主观影响很大。(3)半结构化决策:介于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二者之间。

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及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管理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8、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

图2.2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形结构

图2.3 安东尼的金字塔模型

(2)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3)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

图2.4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结构模型

9、MR PⅡ系统的工作原理:

(1)MR PⅡ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

①经营计划:计划的最高层次,是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②生产计划大纲:根据经营计划,确定未来1~3年内,每年、每月的生产计划;

③主生产计划:以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把最终产品数量和交货期分布于每一时间段上,并在生产计划和可用能力之间做出平衡;

④物料需求计划:确定生产过程中什么时间需要哪种原材料,确保这种原材料能够在生产所需时间内到货,保证既不堆积库存,又不缺货;

⑤车间作业计划:根据MR P生成的零部件生产计划编制工序排序计划。

(2)五个层次都是从不同角度解决生产管理中三个共同的问题:

①确定生产的目标;

②确定生产所需要的资源;

③缩小能力需要与可用能力的差距。

10、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理解)

(1)数据收集

(2)数据转换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4)数据的组织

(5)数据的运算

(6)数据存储

(7)数据检索

(8)数据输出

11、数据文件的类型(组织方式):

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是指文件内部构造数据的方式。

(1)顺序文件:即文件中的记录是按照某些关键字排序的文件。

(2)索引文件:有时为了便于检索,除文件本身外,另外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索引表,这类包括文件数据区和索引表两大部分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

12、数据模型:(要求掌握实体关系图绘制方法、反映内容)

(1)数据模型的类别:①概念模型②逻辑模型③物理模型

(2)概念模型的常用表示方法是:实体关系图(E-R图)

图3.9是工厂物资管理的E-R模型,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用无向边把菱形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在边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实体的属性可用椭圆表示,并用无向边把实体与属性联系起来。为了简明起见,图中未画属性,但在文中有相关说明。在这里,物资入库管理涉及的实体包括:

①供应单位:属性有单位号、单位名、地址、联系人、邮政编码。

②物资:属性有物资代码、名称、规格、备注。

③库存:属性有入库号、日期、货位、数量。

④合同:属性有合同号、数量、金额、备注。

⑤结算:属性有结算编号、用途、金额、经手人。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

①入库:一种物资可以分多次入库,所以是1:N联系。

②验收:一份合同订购的物资可以分多次验收,所以是1:N联系。

③购进:一次购进的物资可以经多次结算,而一次结算可以承办多次购进的物资,所以是多对多的联系。其属性为:入库号、结算编号、数量、金额。

④付款:也是多对多的联系,其属性值为:结算编号、合同号、数量、金额。

⑤订货:这是一个数量超过两个的不同类型实体之间的联系。在订货业务中,一种物资可由多家供应,产生多笔合同。反之,一个供应单位可供应多种物资,产生多笔合同,所以,在图中用M:N:L的结构来表示。订货联系的属性为:物资代码、单位号、合同号、数量、单价。

(3)实体关系图的作用(实体关系图在数据库设计时的功能)

实体关系图又被称作实体-联系方法,它是从实体的角度出发来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和实体之间存在的多种联系。这种联系分为:①一对一联系(1:1);②一对多联系(1:N);③多对多联系(M:N)。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设计,主要借助实体关系图来实现。

(4)用实体关系图设计数据库的步骤

①用实体关系图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

②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型;

③在转换为数据库模型之后进行关系的规范化;

④在关系的规范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13、诺兰模型的6个阶段及其特点:

(1)第一阶段:初装

初装阶段指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该阶段,计算机的作用被初步认识到,个别人具有了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第二阶段:蔓延

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这便是所谓的“蔓延”阶段。显然,在该阶段中,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得最为迅速,但同时出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可见,此阶段只有一部分计算机的应用收到了实际的效益。(3)第三阶段:控制

管理部门了解到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计算机预算高比例增长但投资的回收却不理想。同时随着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应用项目不断积累,客观上也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于是就出现了由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企业的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这时,严格的控制阶段便代替了蔓延阶段。

(4)第四阶段:集成

所谓集成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由于重新装备大量设备,此阶段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

(5)第五阶段:数据管理

Nolan认为,“集成”阶段之后是“数据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对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为企业服务。

(6)第六阶段:成熟

一般认为,“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14、诺兰模型指出的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六种增长要素:

(1)计算机硬件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

(2)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

(3)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

(4)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组织中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

(5)领导模式:一开始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人员越来越了解MIS,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MIS部门一起决定发展战略;

(6)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

15、诺兰模型的作用:

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牌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牲来指导MIS建设。

16、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策略:

(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因为任何一个MIS的基本功能是数据处理,所以“自下而上”的策略首先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

(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这种策略是信息系统走向集成和成熟的要求。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性,虽然一个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往往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先自上而下地做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这是建设MIS 的正确策略。

17、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1)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BSP)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能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

①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②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BSP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2)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简称CSF)

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18、U/C矩阵的作用:

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U代表某一功能所使用的数据,而C则代表某一功能所产生的数据。U/C矩阵常用来在信息系统中划分子系统。

19、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方法及其优缺点: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①系统分析:以开发规划出提出的目标为出发点,进行详细的系统调查,建立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成果是“系统分析报告”。

②系统设计:在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基础上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③系统实施: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及调试、系统转移及系统运行与评估等环节。成果除了最终实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外,还包括有关的技术文档。

优点: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虽然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但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2)原型法:

原型法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优点:原型法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它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缺点: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此外,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将面向对象技术用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包括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及集成等。开发人员从面向对象观点出发,以应用领域的问题对象为着眼点,用直观的方式描述客观世界的内部结构,将现实世界的空间模型平滑而自然地过渡到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使系统开发过程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

优点:利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得到的信息系统软件质量高,系统适应性强,系统可靠性高,系统可重用性和维护性好,在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系统易于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

(4)CASE方法

CASE方法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够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严格地讲,CASE只是一种开发环境而不是一种开发方法。采用CASE工具进行系统开发,必须结合一种具体的开发方法。CASE方法具有下列特点:

①解决了从客观对象对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②提高了软件质量和软件重用性。

③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

④简化了软件开发的管理和维护。

⑤自动生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软件文档。

20、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和结果:

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终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逻辑方案不同于物理方案,它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任务。而物理方案解决的是“怎样做”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任务。

21、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和结论:

(1)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①管理上的可行性:指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

②技术上的可行性:应分析当前的软、硬件技术能否满足对系统提出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开发人员的水平。

③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是预估费用支出和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2)可行性分析结论应明确指出以下内容之一:

①可以立即开发;

②改进原系统;

③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

22、详细调查的内容:

(1)管理业务调查

(2)数据流程调查

(3)系统化分析

(4)管理模型的确定

23、管理业务调查的内容:

(1)组织结构调查:(组织结构图)

(2)管理功能调查:(功能层次图)

(3)管理业务流程调查:(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

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的流向。

表格分配图可帮助分析员表示出系统中各种单据和报告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关系。

24、数据流程调查:

(1)数据流程调查的结果是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的情况。

(要求:会画数据流程图。绘制要先做图例示例,即标明数据流程图的符号。)(2)数据流程图由以下四种符号表示:

外部实体处理(功能) 数据流数据存储

①外部实体:指本系统以外的人或单位,它们和本系统有信息传递关系。

②数据流:数据流表示流动着的数据,它可以是一项数据,也可以是一组数据,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数据文件的存储操作。通常在数据流符号的上方标明数据流的名称。

③处理(功能):处理又称功能。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示处理逻辑,图形下部填写处理的名字(如开发票、出库处理等),上部填写与该处理有惟一对应关系的标志(如1, 1.1, 1.1.1, 2.1, 2.2, 2.3等)。

④数据存储:指通过数据文件、文件夹或账本等存储数据。图形右部填写存储的数据和数据集的名字(如合同台账、库存台账等),左边填写该数据存储的标志。

(3)示例:图 6.6 某企业成品销售管理的数据流程图:销售科负责成品销售及成品库管理。该科计划员将合同登记入合同台账,并定期根据合同台账查询库存台账,决定是否可以发货。如果可以发货,则填写出库单交成品库保管员。保管员按出库单和由车间送来的入库单填写库存台账。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送计划员和财务科。计划员将合同执行情况登入合同台账。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定期进行销售统计并上报厂办。

图6.6 成品销售管理的数据流程图25、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1)判断树:

处理方案

IF 欠款时间≤30天

IF 需求量≤库存量

THEN 立即发货

ELSE

先按库存量发货,进化后再补货

ELSE

IF 欠款时间≤100天

IF 需求量≤库存量

THEN 先付款,再发货

ELSE

不发货

ELSE

要求先付欠款

26、系统化分析的内容:

(1)分析系统目标

(2)分析业务流程

(3)分析数据流程

(4)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

(5)数据属性分析:

数据用属性的名和属性的值来描述事物某方面的特征。数据属性分包括静态特性分析和动态特性分析两部分。

①数据的静态特性分析:指分析数据的类型(字符型、数据型、日期型等)、数据的长度(位数、小数位数)、取值范围(最大值、最小值)和发生的业务量(如每天发生几笔)。

②数据的动态特性分析:

数据的属性按动态特性可分为以下三类:

A:固定值属性。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其值基本上固定不变,叫做固定值属性数据,也叫固定半固定数据。

B:固定个体变动属性。这类数据项,对总体来说具有相对固定的个体集,但其值是变动的属性。

C:随机变动属性。这种数据项,其个体是随机出现的,值也是变动的。

(6)数据存储分析:

数据存储分析是数据库设计在系统分析阶段要做的工作,其内容首先是分析用户的要求,也就是调查清楚用户希望从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哪些有用信息,然后通过综合抽象,用适当的工具(如E-R图)进行描述。因为这是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所以称之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7)数据查询要求分析

(8)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

(9)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10)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

27、新系统逻辑方案(逻辑模型)的内容:

(1)新系统的业务流程:这是业务流程分析和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后的结果,内容包括:原系统的业务流程的不足及其优化过程、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新系统业务流程中的人机界面划分。

(2)新系统的数据流程:这是数据流程分析的结果,包括以下内容:原数据流程的不合理之处及优化过程、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的数据流程中的人机界面划分。

(3)新系统的逻辑结构:即新系统中的子系统的划分。

(4)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即确定数据资源如何分布在服务器或主机中。

(5)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确定某一具体管理业务中采用的管理模型和处理方法。

28、代码的功能、种类以及代码校验位的计算:

(1)代码的功能:

①代码缩短了事物的名称,无论是记录、记忆还是存储,都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

②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③代码提高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④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

(2)代码的种类:

①顺序码:又称系列码,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码,例如:用1代表厂长,2代表科长,3代表科员,4代表生产工人等。

②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典型的例子是邮政编码。区间码又分为多面码、上下关联区间码、十进位码。

③助忆码:用文字、数字来描述,也可用文字与数字的结合来供述,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联想帮助记忆。例如,用TV-B-12代表12英寸黑白电视机,用TV-C-20代表20英寸彩色电视机。

(3)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

为了保证代码的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位,使它事实上变成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校验位通过事先规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代码一旦输入,计算机会用同样的数学去处方法按输入的代码数字计算出校验位,并将它与输入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以证实输入是否有错。

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很多:

①算术级数法:

原代码 1 2 3 4 5

各乘以权 6 5 4 3 2

乘积之和 6+10+12+12+10=50

以11为模去除乘积之和,把得出的余数作为校验码:

50/11=4 (6)

因此代码为 123456。

②几何级数法:

原理同上,但要把所乘权数改为:32 16 8 4 2 等。

③质数法:

原理同上,但要把所乘权数改为质数系列:如17 13 7 5 3 等。

注意,以11为模时,若余数是10,则按0处理。

29、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指标):

(1)系统的吞吐量:即系统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

(2)系统的响应时间: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应时间。

(3)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表示。

(4)系统的处理方式:集中式、分布式。

(5)地域范围:广域网、局域网。

(6)数据管理方式。

30、文件的分类:

(1)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分类: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直接存取文件;

(2)按文件的用途分类:

①主文件:主文件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共享文件,主要存放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

②处理文件:又称事务文件,是用来存放事务数据的临时文件,包含了对主文件进行更新的全部数据。

③工作文件:是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

④周转文件:用来存放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

⑤其他文件:在信息系统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文件。例如,后备文件是主文件、处理文件、周转文件的副本,用以在事件遭到破坏时进行恢复;档案文件是对长期数据进行离线保存的文件,被用做历史资料,防止非法访问。

31、文件设计的内容:

(1)文件设计就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量、数据的活动性以及硬件设备的条件等,合理地确定文件类别,选择文件介质,决定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

(2)设计文件之前,首先要确定数据处理的方式、文件的存储介质、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组织方式、存取方式和对存取时间、处理时间的要求等。

文件设计通常从设计共享文件开始,这是因为共享文件与其他文件的关系密切,先设计共享文件,用它作基准,其他文件中与它相同的数据项目尽量与共享文件中的数据项目保持一致。

文件由记录组成,所以设计文件主要是设计文件记录的格式。记录设计中还应注明记录由哪个程序形成,又输出到哪个程序。文件设计还应考虑文件的管理问题,要确定文件的管理制度,有效地进行管理。

32、数据库设计的内容:

数据库设计是在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除用户要求分析外,还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三个阶段。(1)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应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任务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可以用E-R模型表示。

(2)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概念模型转换成能被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3)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以获得数据库的最佳存取效率。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库文件的组织形式;②存储介质的分配;③存取路径的选择等。

33、程序设计的要求(目标):

在小程序的设计中,主要强调程序的正确和效率,但对于大型程序,人们则倾向于首先强调程序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然后才是效率。

(1)可维护性:由于信息系统需求的不确定性,系统需求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就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调整,为此,就要对程序进行补充或修改。此外,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也需要对程序进行相应的升级。

(2)可靠性:程序应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不仅正常情况下能正确工作,而且在意外情况下应便于处理,不致产生意外的操作,从而造成严重损失。

(3)可理解性:程序不仅要求逻辑正确,计算机能够执行,而且应当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一个不易理解的程序将会给程序维护工作带来困难。

(4)效率:程序的效率是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3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TOP-DOWN Programming)

自顶向下的方法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都要使用。每个系统都是由功能模块构成的层次结构。底层的模块一般规模较小,功能较简单,完成系统某一方面的处理功能。在设计中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的目的在于一开始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整个系统,而后对于组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逐步求精,从而使整个程序保持良好的结构,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①模块的独立性;

②模块的大小划分要适当;③模块的功能要简单;④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Structured Programming)

在具体编程中,应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

①顺序结构:是一种线性有序的结构,由一系列依次执行的语句或模块构成。

②循环结构: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反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

③选择结构:根据条件成立与否选择程序执行路径的结构。

35、系统切换的方法:

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

(1)直接切换法:就是在某一固定的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投入运行,新系统一般要经过较详细的测试和模拟运行。

(2)并行切换法:在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老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检验。

(3)试点过渡法:先选用新系统的某一部分代替老系统,以此作为试点,逐步地代替整个老系统。

36、系统运行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理解)

(1)①日常运行的管理;②系统文档规范管理;③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2)①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②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③系统的适应性维护。

38、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理解)

(1)系统的总体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①信息系统的规模与先进性;

②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

③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深度;

④系统的质量;

⑤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

⑥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2)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

①系统性能指标:

②直接经济效益指标:

③间接经济效益指标:

39、信息管理部门的设置:

40、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功能:

(1)管理并及时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组织内部信息。

(2)收集、管理并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组织外部信息。

(3)收集、管理并提供各项决策方案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

(4)能以一定的方式存储和管理与决策问题有关的各种求解模型。

(5)能够存储并提供常用的数学方法及算法。

(6)上述数据、模型与方法能容易地修改和添加。

(7)能灵活地运用模型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分析、预测,得出所需的综合信息与预测信息。

(8)具有方便的人机对话和图形输出功能,能满足随机的数据查询要求。

(9)提供良好的数据通信功能,以保证及时收集所需数据并将加工结果传送给使用者。

(10)具有使用者能忍受的加工速度与响应时间,不影响使用者的情绪。

41、决策支持系统(DSS)的两库、三库和四库结构:

(1)两库结构:由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对话子系统形成三角形分布的结构:

(2)基于知识的DSS结构:

(3)在两库结构基础上加上方法库就构成了三库结构的决策支持系统,再与基于知识的DSS结构相结合就构成了四库结构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大作业

《管理信息系统》大作业 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报告 学期: 2011- 2012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1.概述 新系统名称: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寄宿生大量增加,由此导致宿舍管理工作日益加重,而现有工作人员不足,又是采用些基本的手工操作完成,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宿舍管理工作增长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宿舍管理工作,为广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开发出一套能够实时管理的系统迫在眉睫。 新系统的开发目标:适应快速增长的学生数的要求,立足于现有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加强住宿个阶段的管理,并对管理决策提供良好支持。 具体来说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有如下功能: (1)新生的入住情况,用电用水缴费等情况能快速准确的录入,才能为后继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2)宿舍定期为生的检查也可以使用该系统,对宿舍卫生进行评分等。 (3)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 (4)退房功能。对于要搬走的老生或因事因情变故搬离的学生,打印清单,有必要时可删除用户。 (5)安全性功能。来访者只能查询不能更改,管理员有最高权限。 本人工作:来访者管理 2.现行系统概况 (1)现系统物理模型图 ①组织结构图

②功能体系图 来访者管理 来访者信息登记来访者查询 日期姓名关系姓名宿舍号电话 ③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概述:来访者管理 来访者登记来访信息,楼管处根据外来访客所登记的信息表,从宿舍、工作人员信息、学生信息这三张表单中,查询外来访客所要访问的人员的基本信息,最后经过核实,确定其是否可以访问。

(2)现系统逻辑模型 ①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是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根据以上的业务流程的分析,以及学生宿舍的特点,我们给出了以下学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由于学生宿舍主要涉及学生的入住和退缩问题,以及住宿的管理,我们将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顶层设计如下: 将顶层进行细分,主要是工作人员管理宿舍,接收和处理各种事务,包括学生,宿舍,以及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住宿管理,宿舍的服务管理,来访者管理,得到以下的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 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 报表文件统一 B. 数据代码化 C. 建立组织机构 D.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 1:1 B. 1:n C. n:1 D. 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 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 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 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 由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集中 D. 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 原型法 B. 生命周期法 C. 面向对象的方法 D. 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 集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控制阶段 D. 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 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 为()。 A. EDP、DSS、MIS、EIS B. DSS、EDP、MIS、EIS C. MIS、EDP、DSS、EIS D. EDP、MIS、DSS、EIS 12.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 A. 人机对话方式 B. 键盘操作方式 C. 交互会话方式 D. 非交互会话方式 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 A. 数据库 B. 推理机 C. 方法库 D. 决策模型 14.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 结构化语言 B. 数据字典 C. 数据功能格栅图 D. E-R图 15.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A. 1:1 B. 1:n C. n:1 D. m:n 16.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A. 实体,用户 B. 用户,实体 C. 逻辑,物理 D. 物理,逻辑

2020秋西南大学[9127]管理信息系统作业答案

1、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由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其中不包括( )。 1.顺序结构 2.随机结构 3.循环结构 4.选择结构 2、以下各点中( )不是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1.结构英语描述 2.数据字典 3.判断树 4.决策表 3、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规模随应用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其中不包括( )。 1.分段处理操作系统 2.批处理操作系统 3.分时操作系统 4.实时操作系统 4、以下各点中( )不是战略信息系统所具有的特点。 1.能辅助经理决策 2.能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 3.能给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所在的行业等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4.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5、程序调试主要是对程序进行() 1.性能调试

2.语法和逻辑的调试 3.语句调试 4.功能调试 6、在项目管理中,主要需协调()之间的矛盾,并要采取措施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1.系统设计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 2.领导和计算机技术人员 3.领导和计算机技术人员 4.系统设计人员和编程人员 7、系统实施后的评价是指() 1.新系统运行性能与预定目标的比较 2.确定系统失败原因,进行适当调整 3.在系统切换前进行的评价 4. A、B和C 8、程序的总调指的是() 1.主控制调度程序调试 2.调试功能模块 3.将主控制调度程序和各功能模块联结 4.测试模块的运转效率 9、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中有() 1.文件和数据库设计 2.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 3.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4.制定设计规范 10、 系统开发中强调编好文档的主要目的是() 1.便于开发人员与维护人员交流信息 2.提高效益 3.便于绘制流程图 4.增加收入 11、系统调试中的分调是调试() 1.主控程序 2.单个程序,使它能运行起来 3.功能模块内的各个程序,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4.调度程序 12、程序员设计程序和编写程序时主要依据下列资料进行() 1.系统流程图 2.程序流程图 3.系统流程图,程序编写说明书及输入/输出说明 4.处理流程图 13、系统设计阶段中进行新系统边界分析的目的是() 1.为了确定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人员之间的分工 2.为了划分子系统 3.为了确定系统的人机接口 4.为了确定新系统的业务流程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数学模型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就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 2 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就是( 知识)与(信息)。 4信息的三要素就是 (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 (信息循环)。 6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 (半双向通信方式)。 7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就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 (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 (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8 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就是(DDS)。 9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 10 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就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12 系统分析阶段就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 14 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与测试。 15 (电子商务)就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16 (误码率)就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17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 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就是(香农)。 20 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就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21 (模块)就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三大资源是指( ) A.信息、能源和物质 B.信息、生物和能源 C.信息、宇宙和生物 D.信息、宇宙和能源 2.数据资料含有信息量大小的标志是( ) A.数据记录的条数多少 B.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大小 C.输出信息表格的复杂程度 D.引起人们注意力的程度 3.描述业务逻辑所使用的流程图叫做( ) A.管理功能图 B.数据流程图 C.业务流程图 D.表格分配图 4.目前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大多数为( ) A.层次结构 B.关系结构 C.网状结构 D.链表结构 5.下述对数据文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数据文件包括建立文件结构和输入数据两步 B.数据文件是数据项的有序集合 C.数据文件中记录个数是固定不变的 D.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项数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允许改变 6.关于管理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用计算机后才能产生管理信息 B.管理信息都是为高层领导提供决策支持的 C.管理信息是管理数据加工的结果 D.管理信息没有时间性 7.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层次的,最下层的处理是( ) A.从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B.进行业务处理 C.从业务处理系统提取数据 D.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8.详细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系统化分析是( ) A.原系统逻辑模型设计的前提 B.原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前提 C.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的前提 D.新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前提 9.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 A.将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B.将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 为物理模型 C.将系统分析阶段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D.将系统逻辑模型转换为功 能模型 10.下列对数据字典叙述正确的是( ) A.编制和维护数据字典简单方便 B.编制数据字典的工作量较少

JAVA学生管理系统期末大作业

JA V A学生管理系统大作业 课程名称:JA V A编程基础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软件 班级:计算机软件121班 学号:8000612030 学生姓名:李俊楠 完成人数:1人 起讫日期:第十六周至第十八周 任课教师:龚根华职称:副教授 部分管主任: 完成时间:2015-1-2

目录 ------------------------------2 课题设计内容------------------------------3 程序功能简介 需求分析--------------------------------------------------3 总体设计---------------------------------------------------3 模块详细设计---------------------------------------------------4 数据库设计 ------------------------------5 主体内容 ------------------------------6 心得体会 -----------------------------11 参考书籍 -----------------------------12

一:课题设计内容 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二:程序功能简介 2.1 需求分析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 (1)、管理员对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对选课信息进行管理,对成绩信息和用户信息进行修改、查找等操作。 (2)、学生对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进行查看,对个人的密码信息进行修改等。 2.2 总体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员和学生两大模块。管理员模块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选课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等。用户模块包括:学生信息查看、成绩信息查看、个人信息管理等。系统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总体结构图 2.3 模块详细设计 1、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显示全部等。具体的结构图如图所

#《企业信息管理》学生大作业

《企业信息管理》大作业(自开课)2013.05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 2、信息是已经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 3、企业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更大的; 4、信息内容方面的价值属性包括正确性、相关性和; 5、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和支持数据库运行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构成; 6、是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发现并提取隐藏在其中的模式信息的一种技术; 7、一个完整的客户生命周期包括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 8、客户关系管理(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次才是一种技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CRM是企业的一项; 9、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技术工程。首席信息官是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信息系统项目的关键; 10、首席信息官的职责有四个层面,它们是、执行层面、变革层面和沟通层面。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不包括在因特网的基本服务里。 A、WWW服务和电子公告板; B、远程登录服务和文件传输服务; C、电子邮件服务和短信服务; D、IP电话服务和域名系统服务。 2、内联网由四大部分组成,其中不包括()。 A、客户机; B、IP地址; C、防火墙; D、服务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系统的附属性是指信息系统不是孤立的、自足的系统,总是依附于一个更大的系统; B、信息系统的间接性是指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是间接的,其效益是通过支持管理决策和提高管理水平间接地表现出来; C、信息系统的整体性是指信息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备、规程的系统; D、信息系统只是一个技术系统,仅涉及到技术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 重点 必背

幻灯片1 1.2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分类: ●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 ●战略信息 ●战术信息 ●作业信息 ●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 ●管理信息 ●社会信息 ●科技信息等 ●按照反映形式可分为 ●数字信息 ●图像信息 ●声音信息等 幻灯片2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 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按其组成可分为 ●自然系统 ●人造系统 ●复合系统 幻灯片3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幻灯片4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人机结合的系统 -需与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幻灯片5

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纵向概括了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横向概括了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第二章 幻灯片1 1.1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处理一般不涉及复杂的数学计算,但要求处理的数据量很大。 幻灯片2 。 数据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形式 ,通常可以用数组、文件及数据库来组织数据。 幻灯片3 ● 链式存储特点: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中,只需改变前后结点的指针,而不需要进行 大量的数据移动。 幻灯片4 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 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有: ● 网络介质 人事 财务和 会计 信息 处理 高层 管理 物资 供应 生 产 销售 市场 业务处理 运行控制 管理控制 战略管理 图2.1 功能子系统和管理活动矩阵 与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

1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话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程序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3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 的目录,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4关键成功因素发(CSF法):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5.信息资源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货币 6数据结构:描述了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数据字典中对数据结构的定义:1.数据结构的名称和编号2.简述3.数据结构的组成 7数据流: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出数据流的名称,组成等,还要指明它的来源、去向和数据流向等。 8外部实体:外部实体的定义包括:外部实体编号、名称、简述及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 9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保存的场所。它在数据字典中只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而不涉及它的物理组织10程序效率:程序效率是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11管理信息是什么系统: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运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组织作业运行、管理控制、战略计划效率,整体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人机系统。 12管理上的可行性:指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主管领导不支持的项目肯定不行。如果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很大,就有必要等一等,积极的做工作,创造条件。管理方面的条件主要指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相应管理制度改良的时机是否成熟,规章制度是否齐全以及原始数据是否正确等 13数据处理的目的:数据处理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申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3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14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表现在:1.数据调用方便,只要按少量键,便可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2大量使用图表形式来显示 整个企业或直到基层的运营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15模块化设计思想:模块化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一些规模较小、功能较简单的,易于建立和修改的部分。 16系统实施: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等。系统实施是指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式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 17信息主管CIO:是信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承担有关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领导工作 18信息: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19数据: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20:原型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不同,原型法不注重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系统的调查与分析,而是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的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的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21封装:为实现各式各样的数据传送,将被传送的数据结构映射进另一种数据结构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应用科学方法论中的分类思想,将近似或相似的一组对象聚合成类,采用各种手段将相似的类组织起来,实现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 封装性: 22数据流程:数据流程是数据的采集、输入、处理、加工和输出的全过程。信息原始数据经采集后,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模式或统计运算,或按用户的特殊要求编制某种专门程序来加工处理数据,然后输出结果数据。输出结果一般都应说明或反映某一领域内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特性和规律性。 23代码: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也就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24功能过程分解:功能分解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25模块化程序设计应注意:1.模块的独立性2.模块划分的大小要适当3.模块的功能要简单4.共享的 功能模块要集中 26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指那些以文字、数据、图表、音像等形式描述的,能够反映组织各种业务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并能给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情报资料。管理信息都是专门为某种管理目的和管理活动服务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学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 2 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是( 知识)与(信息)。 4信息的三要素是(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信息循环)。 6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半双向通信方式)。 7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8 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是(DDS)。 9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 10 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2 系统分析阶段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 14 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和测试。 15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16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17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 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是(香农)。 20 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21 (模块)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22模块的(聚合)指模块内各个组成之间的凝聚程度。 23 (物流)是指企业中由原材料等资源投入企业,经过形态、性质的变化,转换为产品而输出的运动过程。 24信息模型的主要要素是(实体)。25(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 B )。 A.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2.系统设计应包括( D )。 A.系统性、可靠性 B.经济性、灵活性 C.安全性、系统性 D.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3.数据流程图的建立是在( C )。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4.对某些特定对象而形成的文件的集合构成( A )。 A.数据库 B.文件 C.文件系统 D.数据结构 5.( C )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6.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任何文件的存取都要先查(B ) A、索引表 B、主文件目录表 C、关键字 D、文件名 7. 系统设计的原则之一是(C) A 严格遵循可行性分析报告 B 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 C 体现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变性 D先详细设计后总体设计 8 下列那一个是输出设备(C) A 鼠标 B键盘 C 数/模转换器 D 模/数转换器 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 系统软件是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 B 系统软件应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 C 系统软件与硬件密切相关 D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10 通常可用传输速率描述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指的是( C ) A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中文字符个数 B每秒钟可以传输的字符数 C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比特数 D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文件数 11 软件的结构化开发过程各阶段都应产生规范的文档,以下那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

1.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A)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2.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以( B ) A.计算机硬件为主导的系统 B.人员为主导的系统 C.机构为主导的系统 D.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系统3.下列选项中属于关键成功因素法内容的是( C ) A.了解组织结构B.识别职能部门的功能和关系C.分析信息需求D.制定组织目标 4.信息系统规划的准备工作包括进行人员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 C )A.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C.分析员、程序员和操作员 D.高层、中层和低层管理人员 5.下列选项中,对初步调查叙述正确的是( B ) A.调查目的是从总体上了解系统的结构 B.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组织的整体信息、有关人员的信息及有关工作的信息C.调查分析内容主要为人员状况、组织人员对系统开发的态度 D.初步调查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6.改进风险对策的关键是(D )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规划 D.风险监控 7.原型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 A ) A.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B.开发过程管理规范 C.适于开发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系统 D.开发文档齐全 8.在数据流程图中,系统输出结果的抵达对象是( A ) A.外部实体 B.数据处理 C.数据存储 D.输出设备 9.系统详细调查需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和( B ) A.组织机构 B.外部环境 C.信息流程 D.基础设施 lO.关系到信息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新系统的( A ) A.外部环境 B.管理模式 C.业务流程 D.数据流程图 11. U/C矩阵中,C代表(D) A、使用 B、完成 C、功能 D、创建 12.如果数据流程图呈束状结构,则称它为( B ) A.变换型数据流程图 B.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C.顶层数据流程图 D.分层数据流程图 13.某学生的代码(学号)为2009001,这个代码属于( D) A、数字码 B、字符码 C、混合码 D、助记码 14.数据库设计的起点是( A ) A.用户需求分析 B.概念结构设计 C.存储结构设计 D.物理结构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大作业

品阁奶茶店 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篇调查计划 1.1调查目的及任务 (02) 1.2调查计划 (02) 1.3主要调查记录及获得的资料清单 (02) 第二篇组织及现有系统介绍

2.1组织发展历史与目标 (05) 2.2组织结构图与组织功能图 (05) 2.3业务流程图及分析 (06) 2.4组织与业务关系 (08) 2.5现有系统弊端及改进方法 (08) 第三篇新销售系统分析 3.1新销售系统支持的业务及系统范围界定 (11) 3.2优化前后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与比较 (13) 3.3业务系统的数据及数据处理逻辑分析 (16) 3.4新销售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初步方案 (18) 第四篇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4.1小组成员心得分工 (19) 第五篇附件 5.1数据资料 (21)

第一篇调查计划 1.1调查目的及任务 (1)深入了解品阁奶茶店的业务流程及运作模式 (2)对组织现存系统进行组织结构、功能、数据等方面的分析 (3)找出现有系统的弊端并提出改进方案 1.2调查计划 (1)9月23日:进行初步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品阁奶茶店(2)9月26日:采访店面经理,初步了解品阁奶茶店基本运行状况、部门组成和销售流程(3)9月28日:采访采购经理,咨询采购-储备系统如何运作,订货周期,查货-进货的流程以及供货商的基本信息。得到2015年9月进货单和查货单 (4)10月4日:采访人事部经理,获取有关排班-工资系统的信息,了解与工时、分红、福利有关的工资计算公式。得到工资表。 (5)10月10日:采访财务经理,获取现金流量表与日记账,了解品阁奶茶店的资金链,财务状况。 (6)10月12日:采访奶茶店店长,询问关于品阁奶茶店的组织背景、发展进程、组织目标。各部门的主要职能。现存系统中的弊端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业务流程图的初步绘制。(7)10月17日-10月20日:深入了解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能,进行组织结构图的绘制。(9)11月1日-11月3日:归纳整理所有系统功能,分析当前系统所在的信息化阶段,分析现有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10)11月4日-11月6日:对类似行业进行调研,确定其他类似信息系统的定位和职能,对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试题答案

湖南大学课程模拟考试

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A、网络系统 B、计算机系统 C、操作系统 D、人机系统 8.在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微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的是()。 A、激光打印机 B、鼠标 C、键盘 D、硬盘 9.MIS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工作的标准。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开发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不包含()。 A、设备设计过程 B、学习过程 C、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 D、通过改革管理制度来适应信息系统的需要 11.用质数法确定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时,校验位的取值是质数法中的()。 A、权 B、模 C、除得的商 D、除得的余数 12.绘制新系统的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组织机构图 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 D、数据流程图 13.程序员设计程序和编写程序时主要依据下列资料进行()。 A、系统流程图 B、程序流程图 C、系统流程图、程序编写说明书及输入/输出说明 D、处理流程图 14.企业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大都无法按时完成,其主要原因是()。 A、合作方未按要求完成进度 B、有较多的细节要求在开发过程才能得到明确,增加了系统方案的修改与开发工作量 C、我国还缺乏得力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 D、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往往超出预算而难以满足经费需要 15.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有系统性能、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系统性能又由许多指标表示。以下不属于性能指标的是()。 A、可操作性和处理速度 B.可靠性和稳定性 C、可复制和可推广性 D.可扩展和可维护性 16.以下与DSS产生和发展最无关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管理决策理论的发展 C、企业环境的变化 D、白领工人的增加

《管理信息系统》A卷参考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A卷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2、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 件 4、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于()的系统开发方法。 A、接受式开发策略 B、直线式开发策略 C、迭代式开发策略 D、实 验式开发策略 5、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6、数据详细分析的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7、对整个程序系统以与人工过程与环境的调试,目的是对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程序系统进行综合性测试,发现并纠正错误,这样的调试称为()

A、分调 B、联调 C、总调 D、统调 8、系统设计的阶段性技术文档是()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说明书 C、系统功能结构图 D、系统实 施方案 9、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10、在系统维护中,由于上级部分的要求或用户为了操作方便而提出对程序中某些输入、输入格式与操作方法的修改是属于() A、纠正性维护 B、改进性维护 C、扩充性维护 D、可靠性维护 二、填空题(每一空1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的三种表现形态是()、()和()。 2、所谓横向综合结构是一种按照()来组织系统结构的构成原则。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和()四个阶段。 5、系统评价一般从()、()和()三个方面进行。 6、从服务器的分布形式来看,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和()结构。 7、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他们是()、()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大作业

附件1 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大作业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2013年11月12日

案例1 用户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根据提供的背景资料,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对下面的问题的进行分析。 1、用户参与对信息系统来说,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用户参对信息系统来说,主要作用有:①协助进行需求分析。用户对自己平时工作的业务流程比较熟悉,他们可以帮助系统分析人员更好地连接系统开发的环境和各业务环节的真正需求,缩短系统需求调研的时间,同时可以提高需求分析的质量。 ②对需求的分析更符合实际情况。用户具有在职工作经验、技能,用户的参与能使系统分析员更好的理解用户希望计算机技术以什么方式解决哪些问题,再借助相应的软件工具,用流程表规划管理思路,提高需求分析的准确性。 ③降低用户对系统的抵触情绪,提高系统的接受程度。由于用户参与能提高其对系统的自主权、控制感,使用户能最大程度的理解如何使用该系统来完成工作和协调活动,因而更容易接受系统。 ④拓展系统功能的深度和广度。用户参与能使用户需求分析更加精准,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隐性需求,拓展系统功能,使之更加完善。 2、缺少用户参与的信息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FedEx公司投入运行的系统得到了飞行员的强烈反对,没有考虑到飞行员的需求或让系统满足FedEx的特定需要,此外公司和工会也产生问题需要协商。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FedEx公司只是因为其他航空公司的认可就选择了此套飞行员调度系统,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自己的可行性研究;再者FedEx公司购买该系统后三个月就投入运行,并没有让飞行员试用系统,也没有征求用户即飞行员对系统的改进意见和新要求,使系统无法满足公司的实际需要。 Meijer公司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结果却将其巨型机的Email系统换成了用户讨厌的多个台式机的Email系统,而且新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如从前,只能用更高的成本更换更快的设备。产生问题的原因是Meijer公司在更换新系统之前没有对进行详细的系统调查,新系统不能反映用户的主要需求,最后只能花费更高的成本对新系统进行修改完善。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模板

第一篇概念篇 单项选择题 1、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型学科,它是属于( D )。 A、经济学科 B、计算机学科 C、工程学科 D、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2、战略规划的目的是编制实现( C )的战略。 A、短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长期目标 D、市场目标 3、MIS的三个层次中,( C )属于中层计划范围,它包括资源的获取与组织、人员的招聘与训练等。 A、战略管理 B、作业管理 C、管理控制 D、作业控制 4、下面不属于管理的组织职能的是( C ) A、确定管理层次 B、建立各级组织机构 C、对未来作出安排和布署 D、配备相应人员 5、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 B )。 A、前提 B、资源 C、基础 D、工具 6、制定战略决策要大量依靠来自( B )的信息。 A、管理层 B、外部 C、作业层 D、内部 7、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按照重要性可以分为( D )。 A、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B、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 C、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 D、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8、作业级信息的特点是( A )。 A、大部分来自内部,信息的精度高,使用寿命短 B、大部分来自外部,信息的精度高,使用寿命短 C、大部分来自内部,信息的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D、大部分来自外部,信息的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9、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作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 C )。 A、大小 B、多少 C、质量 D、来源 11、制定计划的首要任务是( C )。 A、确定领导 B、确定资金 C、确定目标 D、提出方案 12、战略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实现企业( D )。 A、战术目标 B、财务目标 C、利润目标 D、战略目标 13、信息含量的大小是由消除( A )程度来决定的。 A、不确定 B、不可靠 C、不真实 D、不精确 14、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IS是一个计算机化的系统,不包括人工处理的部分 B、企业实现IS,应有自己的计算机应用队伍 C、IS正在向自适应、自学习的方向发展 D、随着IS的发展,企业对高新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 15、金字塔型信息系统结构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它们是( B )。 A、战略级、战术级、控制级 B、战略计划、管理控制、业务处理 C、计算机网络、中央处理机、用户终端 D、主控程序、子程序、模块 18、把信息技术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竞争武器的信息系统是( C )。 A、管理信息系统 B、执行信息系统 C、战略信息系统 D、作业信息系统 19、全国联机的航空订票服务系统属于(C )。 A、批处理系统 B、顺序处理系统 C、联机实时系统 D、直接存取系统

9127《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西南大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一、 1、信息是关于的的知识。 2、信息按重要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和。 3、信息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信息和信息等。 4、作业级决策大多具有性和性。 5、作业级的信息大部来自内部,信息的精度,使用频率,使用寿命短。 问答题: 1、信息系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目前信息系统可分为哪两大类?每类包括哪些部分? 1、客观事实,可通讯 2、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3、二次,三次 4、经常,重复 5、高,高 问答题: 1、信息系统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信息报告系统阶段(早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2、目前信息系统可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其中作业系统包括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则包括了信息报告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执行信息系统等。 单选题: 1、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是 A:投资小且复杂程度高 B:投资大且质量要求高 C:产品无形且复杂程度低 D:产品有形且复杂程度高 2、在决策表中判断条件为:C1、C2、C 3、C4,假定每个条件可取两个值,则不同条件的组合共有 A:16种 B:8种 C:6种 D:4种 3、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存储”,主要用于 A:保存数据内容 B:确定保存数据的部门 C:保存数据结构 D:确定保存数据的载体 4、在U/C矩阵的检验中,无冗余性检验要求 A:每列必须有“U”和“C” B:每行或每列必须有“U”或“C” C:每列必须有“U”或“C” D:每行或每列必须有“U”和“C” 5、数据字典中"数据项”的内容包括:名称、编号、取值范围、长度和 A:处理频率 B:.最大记录数 C:数据类型 D:数据流量 6、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有 A: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数据模型 B: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C: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测试设计、数据库设计 7、在控制结构图中,各级模块间直接调用的基本原则是 A:允许自下而上调用 B:允许同级之间调用 C:允许各级之间调用 D:允许自上而下调用 8、数据库设计要依次完成的三个阶段是 A: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 C: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D:物理设计、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9、有两个实体A和B:A(Al,A2,A3,……),B(B1,B2,B3,……)。两个实体之间存在m:n的联系AB,转换为关系模型时,该联系AB的码是 A:B1 B:A1 C:A1和B1 D:A1或B1 10、某企业采用五位设备代码,要求前两位用字符表示设备类型,第三位为部门代码, A:组合码 B:成组码 C:表意码 D:顺序码 11、在数据库中为学生表的"姓名”字段设置了有效性规则:!EMPTY(姓名),但是在添加新记录时总是出现"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