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地理 考点详解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3.海洋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考点详解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3.海洋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考点详解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3.海洋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考点详解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3.海洋 新人教版

3.海洋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Ⅰ.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①海水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NaCl,占70%;氯化镁MgCl2,占14%。(味道既咸又苦)

②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即:呈不对称的“马鞍型”

③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a.降水量与蒸发量:从低纬到高纬度,盐度取决于降水量(稀释)和蒸发量(浓缩)之差。

实例:赤道海区盐度低于副热带。

b.河流径流量:淡化海水,盐度较低。实例:亚马孙河口160千米海水是淡水。

c.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偏高、寒流偏低。实例:中低纬海区大洋东岸盐度高于西岸。

d.结冰:盐度升高;融冰:盐度降低。

④实例:盐度最高海区—红海(4.1%):∵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

很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盐度最低海区—波罗的海(<1%=:∵有陆

上大量河流淡水汇入、蒸发又小。

【技能训练】等盐度线的判读:

①根据盐度曲线弯曲方向确定洋流性质:

暖流经过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偏低。

②根据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来确定海区的位置:

右图根据水温可判断它位于北半球,再根据盐度分布

规律可以确定该海区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

③河口处盐度高低的判断:河口处等盐度线较密集,且从河口向外侧海洋增高;汛期更密

集,密集区向外海移动。

Ⅱ.海水温度:

①海水热量收支:收人——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

海水的蒸发。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

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收>支出;中高

纬:支>收。

②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a.太阳辐射:水温低纬高于高纬;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晚。

b.洋流: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c.水温随深度而递减:热量集中表层;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常处于低温状态。

③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热容>岩石>空气∴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能力训练】寒暖流的判断:暖流—低纬流向高纬,寒流——高纬流向低纬。

洋流。

·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

越向深处流速越小(至-180米)。

·洋流的形成:

⑴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实例:①西风吹送下形成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等。

②信风吹送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等。22℃23℃24℃

3.7%

3.65%

3.6%

50

51

⑵密度流: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实例: ①大西洋表层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底层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②表层海水红海←—亚丁湾;

③表层海水波罗的海——→北海。

⑶补偿流:一地流出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实例:水平方向: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等。

垂直方向: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秘鲁附近海区是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

【知识扩展】海水运动的另外两种形式

⑴波浪:①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②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极大。

⑵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潮水能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

实例: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农历8月18)。 洋流的分布规律。

⑴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反时针

流动。

⑵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反时针方向流动极地环流。

⑶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属寒流,环绕地球,跨三大洋。 ⑷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三大洋的洋流分布: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⑴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使高低纬度间,热能得到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⑵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实例: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实例:加那利、本格拉、西澳大利亚、加利福尼亚、秘鲁等寒流对沿岸荒漠形成。

⑶洋流对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及上升流处,给鱼类带来丰富饵料,往往形成世界有名的渔场。

实例:①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②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

多寒流交汇;③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 ④秘鲁渔场:补偿流中的上升流。

⑷洋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污染范围。 ⑸洋流对航海事业:顺流----速度较快(省时省油);逆流----速度较慢(费时费油)。

⑹洋流对海水温度、盐度的影响:暖流区:温度较高,盐度较高;寒流区:温度较低,盐度较低。 (2)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2)大西洋的主要洋流: ①北赤道暖流 ②墨西哥湾暖流 ③北大西洋暖流 ④加那利寒流 ⑤拉布拉多寒流 ⑥南赤道暖流 ⑦巴西暖

流 ⑧西风漂流 ⑨本格拉寒流

(3)印度洋的主要洋流: 南印度洋:①南赤道暖流 ②马达加斯加暖流 ③莫桑比克暖流 ④西风漂流 ⑤西澳大利亚寒流 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1)太平洋的主要洋流: ①北赤道暖流 ②日本暖流 ③北太平洋暖流 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⑤千岛寒流 ⑥南赤道暖流 ⑦东澳大利亚暖流 ⑧西风漂流 ⑨秘鲁寒流

52 53 54

Ⅰ.海洋资源类型:海水可直接作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

⑴海洋化学资源:80多种化学元素,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⑵海洋生物资源:20多万种生物。有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除了直接捕捞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⑶海底矿产资源: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⑷海洋能源: 巨大、可再生、无污染;但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商

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沙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Ⅱ.海洋渔业生产:

⑴渔业资源分布:

①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200米),∵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

营养盐类,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的产卵发育。大陆架占世界渔获量90%。

②温带海区比较多:∵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丰富。

③寒暖流交汇区或冷海水上泛区是渔场:∵饵料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⑵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远洋捕捞也发展,东海素有"天然鱼仓",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Ⅲ.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

⑴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油气,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⑵开发: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⑶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油气经过装油站通过船舶或海底输油管道输送至海岸。

实例:北海石油开发。

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⑵特点:海洋环境有其不同于陆地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

深海的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⑶利用方式:凡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产业活动,都有可能在海洋中进行。

①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②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③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④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⑤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

2.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⑴海洋运输的发展:是由近海向远洋拓展的历史过程。

①以前:海洋是屏障,人类利用人力、风力和洋流作动力,行木船。

②20世纪初开辟通往南北极的航线,巴拿马、苏伊士运河相继开通,人类能够驶入任何海域。

③海洋运输工具的改进:20世纪60年代大型油轮发展、集装箱船兴起带来海洋运输革命。有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能选择最佳航线,以省能省时减少危险。

⑵港口建设:

①港口的作用和地位:是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是开发与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

②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使该区域的商品和货物通过这个港口向外扩散。港口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可能变化。

③某些国的港口的特殊政策: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等,以吸引船舶来港中转。

⑶实例-鹿特丹港的建设:很早是世界贸易中心,之后抓住历史机遇:开通北海运河、改善水运条件而持续发展,利用中转货物机能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动了腹地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

3.围海造陆: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方式之一。

⑴荷兰的围海造田:沿海人地矛盾激化所致。13世纪开始,1/5国土围海而来,需要科学论

证,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

⑵人工岛和海上城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都建了人工岛,可用于建设石油平台、深水

港、飞机场、核电站、钢铁厂等。其中以海上城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其工程和费用巨大,需强大国力作基础。向海上移民已成为缓解沿海大都市拥挤状况的有效手段。 ⑶实例-① 日本神户海上城市建设:世界第一座海上城市,中部住宅区、南侧防波堤、其他

三面是集装箱装卸码头。

② 澳门填海造陆:沿岸浅滩是良好的后备土地资源,已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

.中国濒临的海洋: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①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包括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台湾东海岸直临)。

两个内海:渤海(山东、辽东半岛环抱)和琼州海峡(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还临北部湾。

②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500多个。9/10在东海、南海。

钓鱼台属中国领土。

【资料补充】中国四大海域的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尔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角。

Ⅱ.中国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

①多样的生物资源:有鱼、虾、蟹、贝、藻类等两万余种海洋生物,其中鱼类3000多种。 我国著名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成因:∵海域广阔,自北而南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而浅,阳光直射海底,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

的生长繁殖。

②我国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其中,东海是“天然鱼仓”舟山渔场最大。成因:处于大陆海岸的中间位置,位置适中,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铒料;有寒暖流交汇,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必经之路。

③海洋养殖业:在浅海滩涂上,“种植”海带,“放牧”虾群,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

1/3。

Ⅲ.中国主要盐场:

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盐田,总产量中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北方以渤海西岸的天津、河北境内长芦盐场最著名,是中国最大盐场(成因: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南方有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等(因为处于背风地带,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

【知识扩展】海洋丰富的矿产资源:

①海底石油:渤海、黄海南部、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

②滨海矿砂:储量十分丰富,几乎世界上所有海滨矿砂在我国沿海都能找到。具有工业开

采价值的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等。

③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开发利用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3)海洋环境保护

⑴海洋污染:

①概念: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

②污染物来源:大部分来自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

▲工业生产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核电站和工厂的冷却水——水温较高,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

▲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积,最终进入海洋;

▲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

③危害较大的污染物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

水的热能。

④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⑤海洋污染的危害:反过来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工业用水质量和人类自身健康。

⑥案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

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我国海洋污染以石油污染危害最大。▲赤潮: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有自然因素作用,

现在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⑵海洋生态破坏: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海洋生态环境遭破坏。

①破坏原因:由人类生产活动(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的围垦、滥捕)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引起。

②导致结果:过渡捕捞导致海洋生物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物种濒临灭绝;工程建设和围海

造田破坏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

2.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是海洋污染物入海量较大一种。

⑴主要来源: 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石

油泄漏是治污重点,清污方法有: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等)。

⑵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配备除污船。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为立足点,以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为基本途径,以陆源污染防治和海岸带生态保护为重点,以碧海行动为载体,河海统筹,陆海兼顾,努力遏制近岸海域污染加重的趋势,实施重点海域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基本改善沿岸水体和海域水质状况;加强法制,依靠科技,强化海洋环境监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严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止海上倾废和海上石油污染。

海洋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建设海洋生态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对典型性的海岸、滩涂、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等各种生态系统进行很好的保护。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实行禁渔线管理、人工渔礁建设、增殖放流、伏季休渔制度及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负增长”计划。建设沿海防护林。

【课本上有而考纲中没有的知识点】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

制订: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权限: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2.6万平方海里),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管辖海域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3。

不足: 在封闭、半封闭海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等,可能成为邻国争端的因素。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第2讲《地图》 第3讲《地球上的大气》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球的圈层结构: 包括由地核、地慢、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②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③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 (3)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②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③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3)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3.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1)大气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气,而且还是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等,对人类有重大作用。 (2)

(3)总的说来,自然界干洁空气中各部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各种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微量气体,如2CO 、臭氧的含量的变化)。当前,特别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减少的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4.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 (1)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一般认为有2000~3000千米),但其质量的3/4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的低层。依据各大气层温度(如图5-1)、密度和运动状况,我们可以将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5.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2)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3)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4)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

2019高考地理核心考点突破:旅游地理

2019高考地理核心考点突破:旅游地理 1、“母爱圣地——乳山,人间仙境——蓬莱,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好客山东欢迎您!”李老师暑假在家被央视播出的旅游广告所感动。于是他决定对山东进行自驾车考察旅游,其考察线路如下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李老师设计的旅游线路上,旅游资源的空间特点是______________。从东营经济南回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世界文化遗产________和________。 (2)山东省旅游业发达,简述其原因。 (3)东营是李老师山东沿海考察的最后一个城市。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国际机场”,但目前开发才刚刚起步。你对东营开发沿海旅游资源有哪些建议? 答案:(1)地域性(沿海分布)泰山“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2)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客源丰富;旅游市场距离近;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加强环保宣传等。 2、2017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假设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读海南岛图,完成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国务院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地理意义。 (2)阅读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 (3)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 (4)“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2017年春节海南旅游首次突 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海南岛地区带来哪些问题?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比较海南岛与俄罗斯的差别会正 确回答第(3)题。 答案:(1)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 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2)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 上升,并占主导地位。 (3)该国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与俄罗斯景观反差大;旅游价格相对低。 (4)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上升等。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1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主干知识梳理 1.太阳辐射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主要太阳活动 ①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熄灭,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发生的现象判断该“喷嚏”应当是一次强烈太阳活动,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第2题,太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磁场,产生磁暴,使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无关。 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可能位于( )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 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1日、晴天B.7月1日、阴天 C.3月1日、多云D.12月1日、多云 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时刻,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海拔 答案:3.B 4.C 5.C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理论数值在北京时间14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

2019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它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5、地球自转 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2)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 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3)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

高考自然地理核心考点汇总

高考自然地理核心考点汇总 一、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

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区时的计算 特别提示: (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 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 (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三、明确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 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四、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及计算 1.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 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复习笔记、提纲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复习指导] 本章知识可概括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部分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复习时应紧紧把握住这两个方面。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 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 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 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每个地区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都不一样,那么北京高考地理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主要铁矿分布 (1)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1)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1)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

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2)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 基地.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 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4)华东地区铁矿华 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doc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商业贸易与金融 ⑴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①周围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②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 ⑵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大城市)-----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人口稀少地区--------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形式 ⑶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和区位: 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⑷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的原因:①上海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腹地;②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⑸世界主要金融中心 ①世界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 ②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五个基本气候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

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早在1879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20℃和最热月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1953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A热带,B干带,C温暖带,D冷温带和E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人类活动的地域的联系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①铁路(量大)②公路(灵活)③水路(廉价)④航空(快)⑤管道(连续) 亚欧大陆桥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 世界主要航海线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平洋 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易受地形影响。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①收购②储存、调运③销售 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决定性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方案及备考要点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案及备考要点 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以下是高考地理复习方案,请考生认真学习。 那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张星梅老师表示,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藉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更应侧重主干知识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

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19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抓住图表事半功倍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

2021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2021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知识点一: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知识点二: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复习:交通(学生版)

交通 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中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a运输方式表示( ) A.铁路B.公路C.航空D.河运 2.具有“从门到门”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 A.a B.b C.c D.d 3.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小麦:从中国到加拿大选用 e B.轻工业品:从中国到俄罗斯选用 b C.石油:从沙特阿拉伯到日本选用 d 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 e 读“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图,回答4~5题。 4.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可能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组合正确的是( )

①陆上运输②水上运输③航空运输④邮电通信⑤商业贸易⑥互联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5.下列关于降低马铃薯价格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大仓储量,平衡供求关系 B.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提高单产 C.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技术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6题。 6.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 是( )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 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7-8题。 7. 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 A. 汽车站 B. 码头 C. 火车站 D. 飞机场 8. 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③M 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等高线地形图

2021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等高线地形图 主干知识梳理 一地面高度的表示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相对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3.地形部位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4.地形类型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等。 (2)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依据:工程选址、道路选线、生产布局等。 三等深线与等潜水位线 1.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一般数值越大,表示深度越大。 2.等潜水位线:将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潜水位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就是潜水埋藏深度。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为( ) A.100株 B.1 000株 C.3 500株 D.9 600株 2.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 ) 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 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 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 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B.由东向南流 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D.由南向东流 4.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 A.0.9℃ B.1.7℃ C.2℃ D.3℃ 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测得A、B、C三个地点的气温分别为14.3℃、14.8℃、14.8℃。据此完成5~6题。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世界地理(学生版)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复习世界地理(学生版) 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3.下图是沿37° N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沿图中剖面,从①地到②地(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C.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荒漠 D.山体高度增加,对西风阻挡效果增强 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5.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洪涝灾害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6.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7.图中左图是四幅世界区域轮廓图,右图为三类工业的区位因素三角结构图。发展b类工业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具优势是( ) 、 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8~9题。

8.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完成10~11题。 甲岛乙岛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 低 山地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分布规律砖红性红壤,具有地带性规 律 火山灰,具有非地带性规律 主要经济作物茶叶甘蔗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_自然地理_地球地图和地形图

专题01 地球、地图、地形图 【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 一、地球 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

3.经纬网 (1)定义:在 或地图上由 和 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 ,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 、B 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 ( ),B ( )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 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 。 2.比例尺 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例】“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

四、等高线地形图 1、高度的表示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图中A 为 ,B 为 ,C 为 。 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的特点:呈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地形图 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 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 。 ②主要地形种类 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山谷:等高线向 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 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 的地方 图 3 图 4

最新《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13、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②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③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②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14、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15、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①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②生物资源:品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但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③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④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⑤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水、热充足,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2)整治: ①走立体农业之路: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②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工业》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2020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世界地理(教师版) 精品

世界地理 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3.下图是沿37° N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沿图中剖面,从①地到②地(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C.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荒漠 D.山体高度增加,对西风阻挡效果增强 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5.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洪涝灾害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6.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7.图中左图是四幅世界区域轮廓图,右图为三类工业的区位因素三角结构图。发展b类工业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具优势是( ) 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8~9题。

8.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完成10~11题。 甲岛乙岛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 低 山地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分布规律砖红性红壤,具有地带性规 律 火山灰,具有非地带性规律 主要经济作物茶叶甘蔗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单选题 某科研小组对我国某海岛(见图甲)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舟山群岛 B.台湾岛中部 C.钓鱼岛 D.南沙群岛 2.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乙可知,该地一年中约有1/4的时间正午太阳位于北面的天空,故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且离北回归线有一定距离,D项符合。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一年中约有1/4的时间(3个月)正午太阳位于北面的天空,A项正确。 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3.D 4.C [解析]第3题,根据0°经线和120°E经线的分布确定地球自转方向,知该半球为南半球;根据AC为昏线确定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最后确定日期。第4题,结合上题解析,知此日为冬至,可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根据图中120°E的地方时(0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据此回答5~6题。 5.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6月22日前后地球上( ) A.极昼和极夜最低纬度的距离会缩小4' B.温带范围会扩大4' C.热带范围保持不变 D.极昼、极夜的范围会向高纬缩小 6.若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0°,则下列地理现象不会消失的是( ) A.四季更替 B.回归年 C.极昼极夜 D.太阳日 5.A 6.D [解析]第5题,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由66°34'变为66°32',则南北极圈度数也由南北纬66°34'变为南北纬66°32',极昼、极夜的范围向低纬扩展,南北极圈的距离缩小4'。寒带的范围扩大,热带的范围也扩大。南、北温带的范围各缩小4',合计缩小8'。第6题,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全球终年昼夜平分,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无四季更替和回归年。太阳日的存在与黄赤交角无关。

自然地理和地图综合检测题目

自然地理和地图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 .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 .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 .太湖石的形成主要与变质作用有关 D .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2.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 A .太湖石→昆石 B .雨花石→砾岩 C .雨花石→昆石 D .砾岩→昆石 (2009·福建宁德5月)读以下“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3~4题。 3.②地典型植被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4.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地地域分异的是( ) A .从①地到③地 B .从②地到③地 C .从①地到②地 D .从②地到④地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5~7题: 5.关于图中山脉D 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6.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7.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图中A处气候资料的是 (2009·泰安5月)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 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图完成8~10题。 8.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 A.3月21日—4月20日B.12月7日—1月7日 C. 6月7日—7月7日 D. 8月23日—9 月22日 9.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 A.经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太阳直射点D.地形海拔 10.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 A.△H甲>△H乙B.△H乙>△H甲 C.△H甲=△H乙D.无法判断 读下面“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斜线部分为陆地),完成11~12题。 11.影响M、P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