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西汉盐铁会议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浅析西汉盐铁会议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浅析西汉盐铁会议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浅析西汉盐铁会议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浅析西汉盐铁会议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摘要:西汉中期,为了进行重大的政策变动和调整,朝廷所做的全体思想动员和舆论准备会议就是盐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一些知识分子代表的贤良文学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官工商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具体有经济效益、发展动力体系、经济成本收益、供求平衡等方面的阐述,并对当时封建国家需要遵循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出了讨论,认为需要将官工商业经济废除,进一步发展私营商业经济,实现个体自由经营,不主张国家对经济发展有太多的干预。盐铁会议是对西汉封建国家长时间形成的反主流意识形态的一次最主要表现。关键词:盐铁会议;贤良文学;经济思想

【Abstract】:The mid western Han Dynasty,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major policy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the court all ideological mobiliz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ready to meeting is salt iron meeting.In the meeting, some intellectuals represented the virtuous literary from many different aspects and angles,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the advantages of private industry and commerce are described, specifically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economic income and cost,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and the then feudal countries need to follow the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discussed. That need general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conomy abolished, further development private business economy, realize the free operation of the individual, not in favor of the country has too much interven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conference is the long time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eudal country formed anti mainstream ideology of one of the most main performance.

【Key words】: Cabinet meetings; Elite literature; Economic thought 西汉时期,朝廷中央政府组织展开了一次盐铁会议,大量政府官员和在野知

识分子为代表的贤良文学组织经过了一次激烈的辩论,主要关于西汉中期执行的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运用的经济手段,包括盐铁官工商业、统一铸币权、以及酒类专卖等,这次会议的辩论重点是盐铁官工商业经营,因而将其称作盐铁会议。

一、盐铁会议概述

(一)盐铁会议的兴起。在西汉昭帝年间,为了讨论汉武帝时期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朝廷组织展开了一次辩论会议,这次辩论会议主要是关于盐铁官工商业经营的辩论,所以,叫做盐铁会议[1]。会议讨论到后期,辩论的内容逐渐变成对封建王朝治国思想、方式和政策的讨论。会议辩论的两方分别是由在野的儒家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贤良文学,以及丞相下属的御史大夫等。

因为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多项不切实际的内外经济政策,导致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其死后,政府中央开始考虑调整和改变这种好大喜功的经济政策,将重点放在官工商业经济的废除上面,允许和鼓励发展私营工商业经济,推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措施,便于尽快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可是,这种做法,收到了朝廷一些官员的反对和抵制。因此,就召开了盐铁会议,以便为这次经济改革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

(二)盐铁会议的特点。盐铁会议有特别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全方位检讨和评估当时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内外发展政策和手段,二是这次会议的讨论过程,充分体现和发扬了民主精神[2]。尽管双方在进行辩论时,会给对方施以压力,可是大多数情况,都能够保持以理服人,做到畅所欲言,对一些贤良文学在野的民间知识分子不但没有打击披露,甚至一些还被破格重用,这次会议是封建专制王朝历史上唯一一次发表民主辩论的讨论会。

二、评价盐铁会议以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盐铁会议辩论中,贤良文学知识分子认为要将官工商业经济彻底废除,主张进一步发展私营工商业经济,不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有过多的干预行为,认为要进行自由经营和自主发展。其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分析了私营工商业经济存在

的优势和管工商业经济具有的劣势,对西汉封建王朝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整体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辩论中所蕴含的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的发展也有科学有效的因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

(一)分析贤良文学对官营工商业经济的批判。西汉时期,官营工商业经济具体包括官营盐铁经济,酒类专卖、均输、统一铸币权等,贤良文学知识分子认为这种官营工商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不注重经济效益的实现,投入生产高,产出低,不具备成本和收益意识,导致大量浪费。

2、没有一定的生产激励机制和利益机制。官工商业经济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是由一些委派的官员进行管理,大多使用非法手段中饱私囊,缺乏对工人的监督和考核机制[3]。

3、生产的产品种类单一,质量无法保证。由于官工商业在经济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得资金运行、设备管理和生产技术等都无法保证,进而导致产品种类单一、质量低劣的现象发生。

4、官员随意抬高物价,导致产品价格不合理。由于官工商业经济没有强烈的市场竞争力,就会使得官员不按照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而是随意太高物价。

5、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农民购买存在难度。因为官工商业经济发展体制比较呆滞、死板,对农业生产形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进而增加了农民生产的交易成本。贤良文学指出的官工商业经济的这些弊端,是封建社会制度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无法一下子得到救治。

(二)分析官工商业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1、官工商业经济的生产和发展,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贤良文学知识分子认为,朝廷大多时候征集人民加入到铁器等的生产和运输中,经常采用农民徭役的方式来完成,甚至征发老弱农民,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2、农田器具价格昂贵,生产产品质量低劣,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3、一些特权阶级官员通过官工商业经济,中饱私囊,使得经济财富只是向少数人集中,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进程。封建社会官员通过利用行政权利进行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会导致产生对权利经济的垄断,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危害。

(三)分析私营工商业经济发展的优势。贤良文学认为私营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比官工商业经济有更大的优势和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为私营经济会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使得产品价格不会通过官员任意抬高,而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第二,生产的产品更加切合实际,便于使用,具备更好的适应性。第三,私营生产和运营中,生产者更容易集中在一起,能够激发其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由于私营生产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就会在生产过程中精益求精,进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第五,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生产需求。私营经济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最大优越性就是有更加清晰明确的产权和利益关系[4],会极大提高生产者的热情,这种优越性是官工商业经济不能够比拟的。

(四)进一步呼吁封建王朝统治者和官员关注民生,推行强国富民的经济政策。盐铁会议中,贤良文学知识分子主张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生活水平,比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更加重要,同时提出了富民的几点建议:第一,为了保证农民能够正常顺利生产,要保证给农民供应足够的生产器具。第二,要着实降低皇宫园林的修建力度,控制官员奢侈消费。第三,面对官员泛滥征集农民徭役的现象,贤良文学认为要轻傜薄赋,保证农民要有充足的生产时间,才可以实现富民,进而达到强国的目的。以上这些经济思想都是对儒家传统富民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可是因为能够切中时弊,对西汉中期的统治者而言,是最有效的经济发展对策。

(五)贤良文学认为要推行无为放任的经济发展政策,使人们进行自由生产和经营。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官员不和人民争夺利益,并不代表统治者和官员不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效益,而是不应该直接控制和管理人民的生产和运营,不直接从事赢利性质的经济活动。第二,要保证经济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不扰民[5]。为了确保人民正常和顺利地进行生产,国家和统治者不应该使

用行政手段扰乱和干预人民的生产活动。第三,为了进一步推进商品实现交换,要保证农民、工人、陶瓷和商业很好的分工。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进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贤良文学知识分子主张国家和统治者对这种生产分工不应该过多地干扰和破坏,而是将其投放到市场经济中,遵循价值规律实现自身的发展[6]。第四,保证自然资源的开放,可供人们自由开发运用。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西汉时期,最重要的一个生产力要素就是自然资源,盐铁会议中,贤良文学认为要大力开放自然资源,保证人们充分地开采运用,就可以实现人民的富裕,进而极大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第五,和匈奴实现和亲政策。盐铁会议上,匈奴问题也是讨论的关键,贤良文学知识分子认为要停止对匈奴的军事政策,实行和亲政策,指出导致当时经济陷入困境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长时间对匈奴实行军事攻击。后期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匈奴问题的讨论上,贤良文学知识分子的思想过于偏离实际,可是结合当时的历史现状,这种观点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也是顺应民心的科学思想。

三、分析和评价西汉时期的两种治国思路和经济发展政策

西汉时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治国思路和经济发展政策[7]。西汉初期到武帝初年时期,推行的是放任无为的治国思路和经济发展政策,这种思想在经济政策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轻徭薄役,休养生息,关注民生,统治者和官员也注重消费的节俭和提倡适度消费。在农业、工业、商业关系方面体现为重视和鼓励农业发展,可是不排斥发展私营工商业经济,只是在政治权利方面有一定限制,允许私营经济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出现了私营工商业经济繁荣发展的景象,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增加。另外一种治国思路和经济发展政策就是对外大规模实行军事攻击,对内大力修建皇宫园林,大肆兴起赋税徭役,大力推行封建迷信等活动[8]。贤良文学认为这种治国思路和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造成的最大不利影响就是排斥和挤兑私营工商业经济的自由发展,国家集中对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干预和控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破坏。

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知识分子对这一治国思路和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批

判,表明人们对这种治国思路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批判和不认可是长期积累的,不是一时兴起,是从民间流传到统治者眼中的一种社会批判思潮。贤良文学知识分子在盐铁会议上,对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进行了一次集中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们反主流意识的社会批判思潮,对后期人们研究西汉使封建王朝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同时对当代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盐铁会议中,贤良文学知识分子和官员辩论的重点主要是废除官工商业经济和支持私营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贤良文学认为官工商业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应该废除官工商业经济,认为私营工商业经济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有更加清晰明确的产权和利益关系,会极大提高生产者的热情,这种优越性是官工商业经济不能够比拟的,因而要支持私营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呼吁封建王朝统治者和官员关注民生,推行强国富民的经济政策,推行无为放任的经济发展政策,使人们进行自由生产和经营。

参考文献:

[1]王弋.由《盐铁论》浅析西汉中期经济思想[J].鸡西大学学报,2010,10(2):1 01-102,113.

[2]罗伟明.浅析西汉的盐铁官营政策——读《盐铁论·本议》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6):156.

[3]魏悦.西汉儒家与重农学派经济思想之比较[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4):8 7-88.

[4]林勇.《盐铁论》中的经济思想微探[J].黑龙江史志,2014,11(21):160-160.

[5]曹端波,梁宏志.西汉经济政策的大辩论--从《盐铁论》看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J].学术探索,2005,(2):116-120.

[6]陈啟喆.盐铁会议与西汉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演变[D].云南大学,2010,(12): 116-120.

[7]高婷婷.汉代儒生义利观新探--以盐铁会议贤良文学的义利观为代表[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3,5(4):55-58,64.

[8]晋文.西汉盐铁会议若干问题再评议[J].江海学刊,2010,(2):153-160.

第二节西汉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西汉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西汉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王国问题的解决,“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 思想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巩固下来。这是上层建筑反作用的体现,而“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能力培养: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巩固。培养学生对比,综合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农业的发达,水利工程建设,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难点:农业和手工业同步化相比的进步及不同。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通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经济发展起来。 一、西汉经济的发展(注意用比较法,同前代相比得出结论) 1、 西汉初至汉武帝经济恢复发展并出现繁荣局面。 2、 农业比前代更加发达。 ① 关于牛耕和使用农具。 西汉P49 长城(北) 普遍使牛耕和铁农具,此外 河西走廊 渤海(东) 长江 ② 使用耧车,播种,一天能播一顷地 ③ 兴修许多水利工程 有了马耕普遍使二牛三人的耦犁还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 法

A、六辅渠 B、白渠 C、淮河流域穿渠引水,灌溉田亩 D、武 帝治黄。 比较:秦时都江堰、郑国渠 3、手工业的发展 ①冶铁业规模大,用煤作燃料(西汉) 春秋后期用木炭作燃料,用皮囊鼓风治铁提高炉温冶出生铁 战国规模大的冶炼场有几百人,冶铁中心,宛、邯郸 ②纺织业 已经使用提花机。丝织品有锦、锈、绢、纱 最早的纺织业,半坡人的麻制品 最早的丝织品出现在商朝,桑是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战国丝织品更精致。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初曾面临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问题、王国问题、匈奴问题。 通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起来但王国问题成为越来越影响西汉统治的大问题。 1、王国问题的解决(第一步) 王国问题起源于楚汉战争时时,刘邦时任汉王为联合韩信等人打 败项羽,先后封七个异姓王,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七个异姓王 对汉统治威胁很大,开始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刘邦认为“惩 亡秦孤立之败”秦只实行郡县制没有亲子辅佐而陷于孤立)且刑 百万而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刘邦死后,子刘盈继位,是为惠帝,其母吕后擅权,吕力量加大, 吕后死后,朝中大将削夺吕氏权力。立刘邦庶子刘恒继大统,是 为文帝,此时同姓王势力大增,“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掌地方 财政,军事大权,且轻蔑文帝,文帝开始削弱同姓王权力,此时 期主张加强皇权的政论家贾谊、晁错。贾谊以其很好的文化修养 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对于经济、内政、外交均提出深刻的建议。 它给文帝的《陈政事疏》中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 题。 (第二步,文、景时削弱王国力量)他认为:“天下之势,方病大 瘇(肿),一胫之大几如要(腰),一指之大几如股。”这是一种本 末倒置、尾大不掉的情形。他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 候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最后达到“辐辏 并进归命天子。” 晁错,文帝天子舍人。景帝继位后任御史大夫。认为“今削亦反, 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大学生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60本

中外经典名著60本 (1)哲学与伦理学 1、[英]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卷)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3 《论语》 4、《老子》 5、《庄子》 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 8、[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英]休谟的《道德原理研究》、亚里斯多德《尼格马科伦理学》、[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9、[法]萨特《存在与虚无》 10、[美]罗尔斯《正义论》 (2)历史学 11、世界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12、中国史:[美]麦克法奈尔、费正清(Fairbank)主编《剑桥中国史》计划16卷,已出12卷,从中国秦汉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到1982年)当然范文澜、白寿彝,吕思勉三个版本的中国史也不错。 13、[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或[古罗马]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西方第一推荐历史著作) 14、史马迁《史记》 15、司马光《资治通鉴》 (3)文学 16、[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17、[法]雨果《悲惨世界》 18、[英]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9、[美]马格丽特·米切尔《飘》(南北战争)

除了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外: 20、[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21、[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22、[明]施耐庵《水浒传》 23、[明]吴承恩《西游记》 24、还有萧枫等选编的《唐诗宋词全集》(16卷,西安出版社) (4)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国际关系学 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27、[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28、[美]摩根索《国家间政治》 29、[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 30、[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 31、[美] 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32、[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册) (5)法学 33、[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34、[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 35、[英]詹宁斯、瓦茨等修订《奥本海国际法》 36、[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 37、[英]戴雪《英宪精义》 38、[英]韦德《行政法》 39、[意]加罗法洛《犯罪学》 40、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 (6)经济学 4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42、[德]马克思《资本论》 4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44、[美]凯斯、费尔《经济学原理》(上下)

五、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五、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二)、农业发展特点: 1、江南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2、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农田水利灌溉的发展 4、农具的改进:筒车、曲辕犁、钢刃铁农具 5、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手工业发展特点: 1、手工业类型: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农民家庭手工业 2、手工业发展特点:产地广、规模大、分工细、产量和品种多、技艺高 (四)、商业发展繁荣:交通发达、货币统一、市场发达、商人队伍庞大 (五)、城市的兴旺:1、长安、洛阳 2、扬州、成都 3、汴州、广州 二、能力培养目标: (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与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对比学习,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及成就,培养其归纳、对比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通过指导学生对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以及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商业繁荣和城市兴旺关系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认识,培养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一)、通过对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前提条件。

(二)、通过对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成就以及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并处于当时的世界领先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起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为什么说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 说明:每一节教材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它所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它与知识要点之间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每一个知识要点都是为了说明重点而设计的。本节教材所阐述的中心问题正是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空前繁荣发展,教材中每一个知识要点都是在说明这一中心问题。 二、难点: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的关系 有关的生产技术问题 说明:本课的重点是经济的繁荣,经济繁荣的原因分析就构成本课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将要涉及到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正是学生的弱点,因此运用这一原理来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学生缺乏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对古代社会的生产技术问题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困难,而对生产技术的学习和了解,对于理解本课重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有关的生产技术问题就成为了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教学模式] 导读和研讨式 说明: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最能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心问题。导读和研讨这两种方式能比较好的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能够按照科学的计划进行,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的成为主人,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导读和研讨相结合的课堂模式,能较好地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妨一试。 [教学过程设计]

文化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文化经济学:是研究文化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丰富人们关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系统与政策系统,实行新的社会主义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2.实证分析:旨在判明文化经济及其结构、组织、资源、投资等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运行、如何重组的,通常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对象的运动趋势做出判断和描述,阐明客观对象“是怎样”的命题。3.原创性文化生产:这是文化生产者(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等)以个体性精神劳动形式,独立地按照个人的意愿,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人生、宇宙等的看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即所谓的创作或写作,是整个文化生产过程的前形态——原创形态。这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形态,决定了文化经济的存在与发展。4.第三种形态:以原创作品形态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但绝不是机械化、社会化的生产,而是以个体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原创态生产。这一类文化产品,唯有它的原创性才使它具有艺术的和商业的价值。文稿拍卖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手稿拍卖,都属于这一类形态。 5.文化消费:文化商品运动的价值实现方式,是社会文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标志人类文明存在的一种尺度,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形态。它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6.精神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以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民俗等精神产品中所蕴含、可用于文化生产和活动的诸多重要内容和形式。 7.文化市场调查:是文化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经营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去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文化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资料。从而掌握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对文化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提出方案或建议,供企业决策人员进行科学的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一种活动。 8.公共文化产品:即所谓文化的公共物品,因无法实现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市场机制在公共文化产品运行中基本失灵,非赢利性,即公益性是它的主要品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文化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以商品形态出现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同时存在,这样公共文化产品就出现两大类型:一类即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是非商品性的;另一类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即失去著作权保护进入公共领域的文化产品。 9.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的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10.文化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在这种经济活动中金融投资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文化投资也指一种特种资金文化金融投资。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实力,文化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11.文化环境分析:文化环境是关于文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对于不同的战略主体而言,由于所处的文化地位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构成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对文化环境分析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应当基于对周边环境——各种文化环境的综合分析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对于黄河的治理,西汉、东汉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A汉高祖、光武帝 B汉帝、汉质帝 汉武帝、光武帝 D汉武帝、汉明帝 2、东汉时期,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为此,一位水利专家主持进行治理,此后黄河八百年没有改道。这位水利专家是() A张衡 B王景杜诗 D郦道元 3、早在哪一个时期,我国就已经使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花纹() A商朝 B西周秦朝 D汉代 4、发明水排的是()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5、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器是在() A商朝 B西周秦朝 D汉代 6、见右图,此发明的用途是()

A冶铁 B灌溉播种 D犁地 7、为了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大规模治理黄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颁布“推恩令” 二、填空题 1.自古以,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哺育中华儿女的同时,也给人民带了灾难。为此,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分别是、。另外,还有东汉著名的水利专家。同时,两汉时期的农业也有很大发展,具体表现有:的进步;的出现;和桑麻的普遍种植。 2.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而且技术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 知识空间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了不起的盖茨比 经济学家中经典论文

THE GREAT GATSBY: YALE, PRINCETON, COLUMBIA, HARVARD, OXFORD Ray C. Fair Yale University November 2000 Yale ICF Working Paper No. 00-38 This paper can be downloaded from Social Science Recearch Network at: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856339.html,/paper.taf?abstract_id=273248

The Great Gatsby:Yale,Princeton, Columbia,Harvard,Oxford Ray C.Fair? November2000 Abstract Where did Fitzgerald get the idea of having Clay’s Economics reside in Nick Carraway’s library? F.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is one of the classics of American lit-erature.I,like many,?rst read it in high school.A recent re-read,however,with the mature eyes of an economist,led me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which I had somehow overlooked in my earlier days.While Jay Gatsby nervously awaited the arrival of Daisy in Nick Carraway’s house,he looked with vacant eyes through a copy of Clay’s Economics (Fitzgerald(1925,p.89)).Clay’s Economics is an introductory economics text, written by the British economist Henry Clay,and this bit of free advertising piqued ?Cowles Found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Finance,Yale University,New Haven,CT 06520-8281.V oice:203-432-3715;Fax:203-432-6167;e-mail:ray.fair@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856339.html,;websit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856339.html,.I would like to thank Sharon Oster for many helpful comments, Jennifer Nou and Emily Oster for superb research assistance,Billy Hitchcock for permission to examine his father’s record at Harvard,and many helpful librarians at the colleges listed in the paper’s title.It was Jennifer Nou’s idea to pursue the Tommy Hitchcock link,which alas led to no smoking gun.

西汉城市商业发展

西汉城市商业发展 城市的商业区称“市”。汉代长安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这里的商业市场相当繁荣,市场类型也多种多样。从文献记载看,除普通的市肆外,还有所谓直市、狱市、肉市、槐市、草市、宫市、关市等。从经营时间上分,有夕市、朝市、夜市等。由于海内为一,汉初“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汉代商业空前繁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就列举了许多天下名都,这些名都一般都不只一市,就是一般县也至少有一市。汉代“市”区的建立,基本按照王制的规定,区划在城内的固定地点,大小城市基本上照此规划来确立。这个原则就是“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一般建立在城内的北部地区,位于宫庙之后。长安各市“二百六十步”,“凡四里一市”。各市虽不一定如此齐整,但划有特定的区域,与一般的住宅(闾、里)分开是肯定的。 汉代城市区划已突破了《周礼》的有关规定,不仅城内立市,城外也立市。长安九市中,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究竟是哪九市,学者们争论不休,本人认为刘运勇先生说的“长安四市应在城内,其余五市大多设在城外”,是有道理的。汉代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为了控制城市的秩序,方便城外的贸易需求,设一些市在城外是有可能的。东汉洛阳的马市、南市也都建在城外,只有金市在城内。汉代南越国城和其它一些城市也不乏有城外立市的例子。 据《三辅黄图》载,长安各市平面皆成方形,四面设肆,供商贾列肆货卖之用,四面各设一门,供交易出入。《西京赋》说长安九市“通阛带阓”,崔豹《古今注》曰:“阛,市垣也;阓,市门也”。市门定时启闭。市内除于四周设肆,供交易之用外,还在市的适中地点建立市楼,作为市政官吏的治所。史载:“市楼皆重屋”,又“臣为郎时,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注曰:旗亭,市楼也,立旗于上,故取名焉)。可知市政官舍都是楼房,并立旗于上,以为标志。《西京赋》云:“旗亭五重,俯察百隧”,则市楼系高五重,可眺望全市。 从四川新繁出土的市井图砖看,市区三方设门,门面三开,市门东西相对,市内有隧,中央相交如十字形,即市内的通道。隧两旁夹以陈列商品的列肆(亦称“市列”)建筑,商肆皆分列成行,井然有序。靠市墙有堆放货物的店,即“邸舍”或“廛”。 城市发展史课程作业林铭祥201420104105

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第15卷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5No6 2009年12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Dec 2009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朱义明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0) 摘要:黄老思想盛于西汉之初,但很快又在汉武帝时期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归于消沉,并在此后近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基本上没有再现西汉初年之辉煌。黄老思想淡出西汉社会政治舞台的深层次原因,是与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封闭的农业经济社会的特性密切相关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存在着许多源自于黄老思想本源的难以调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所寻求的政治与经济解决途径有着很大的分歧与距离,正是因为这些根本性的原因注定了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的暂时性和阶段性。 关键词: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大一统;中央集权;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0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9)06?0790?05 黄老思想盛于西汉之初,但很快又在汉武帝时期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归于消沉,并在此后的近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基本上没有再现西汉初年之辉煌。黄老思想何以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思想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造成黄老思想阶段性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汉武帝个人的思想偏好而导致没落吗?在此,我们拟从政治经济的视角来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剖析,试图来解答这些句题。 一、西汉初期黄老思想成为 统治思想的原因 秦王朝严刑峻法以及之后的迅速覆灭,引起了汉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以何种学说作为西汉政权的统治思想?对于这一问题应该说刘邦在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于是同样缺乏对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经验的汉王朝则采取开放的政策,“求亡书于天下”,礼聘秦博士和邹鲁儒生等学者,以探讨一种适合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思想理论,这反映了汉初统治集团在选择、确定新的统治思想方面,进行积极摸索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情况,对于统治阶级也好,对于各政治思想流派也好,都还缺乏充分的准备与深刻地认知。不过,现实政治最终要选择一种政治思想或者意识形态作为其治国的理论依据,西汉初年之所以选择了黄老道家作为国家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休养生息”成为社会头等政治问题 在先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秦王朝苛政以及西汉代秦的连年战争之后,整个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劳动阶层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489),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经济确实已经到了极端凋敝的状况。如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使社会尽快从战乱的影响中走出来,是刚刚诞生的西汉政权必须要解决的头等政治问题,而黄老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政治理论很好地契合了西汉初年的社会政治现实。同时,汉初政治无力和民不聊生的惨淡局面,使社会又退回到了那种不同领域未加分化的原生性形态之中,这便为主张“清静无为”思想的黄老之学提供了最大的生存空间。这种功能混溶、领域不分的原生性社会形态,既是黄老之学存在的根基,亦是黄老之学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社会,即《老子》中所描述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2]。从效果上来看,从汉高祖到窦太后参政的汉武帝初年,一直把“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采取了“约法有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力禄,度官用,以赋于民”[1](489)等一系列与民休息、强本节用的政策,为生产劳动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文 收稿日期:2009?08?11 作者简介:朱义明(1975-),男,湖南邵阳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史,经济哲学.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备课人:王建辉 知识回顾: 1.公元前202年, 建立汉朝,定都 。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 、 ”,就是把 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 举办全国最高学府 。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课重点与难点知识: 重点知识: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3.东西二京 难点知识: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一.治理黄河与农业的进步 (请同学仔细阅读教材P72——P73页前三段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期,哪位皇帝曾经下令治理黄河? 2.东汉时期,哪位皇帝曾经下令治理黄河?主持修河的水利专家是谁?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汉代,已经使用什么机器生产丝织品? 2.根据《东汉冶铁水排模型》,回答框中的问题: 探究与交流一(动脑筋): 阅读左边这段文字,说一说,田蚡为什么不让武帝治河?武帝为什么会听他的话? 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因为他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可使他的田地免除水患。武帝有迷信思想,所以才会听田蚡的话。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页最后三段文字,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1.汉武帝中央集权的经济是什么?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这项措施在当时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东汉冶铁水排模型

中国经济思想史期末重点

简答 一⒈孔子的义利思想 1)义以生利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致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唯独礼器与名爵,不能够借给别人,这是您的职责啊。 (您通过封授)名爵而获得(臣子的)信忠,因臣子的信忠才能帮您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得好才会使人遵守礼法,人人遵守礼法才会做仁义之事,对人仁义则利人利己,获得好处。使普通的百姓都能享受利益,获得好处,这才是为政(治理国家)的大事啊。 (2)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而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患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3)取之有义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如果你这个国家有治国之道,但是结果还是贫穷,那么是耻辱的 如果你这个国家没有治国之道,就算你是富贵的,那么还是可耻的 ⒉孔子的财政思想 ①国家财政开支方面——节用论 在礼仪上的消费,孔子主张“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讲究铺张扬厉和形式排场. 外事礼仪中,孔子也认为要张扬。“子贡欲废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②以“周礼”为统摄的财政思想 ③维护“籍田以力”反对“初税亩”和“相地而催征”的财政观 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讳言财利的财政观 ⑤重本轻末的财政思想 ⑥“敛从其薄”、“节用”的财政支出思想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收入思想 ⑦藏富于民的财政分配思想 ⑧注重公平,统筹兼顾的财政分配思想)可作参考适当补充 二⒈孟子的恒产论及其影响 恒产论: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善良习惯”的必要条件。 ①“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

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郭兆凯 12级经济二班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郭兆凯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试图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和演化,通过探究,去发现制度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活动,新制度经济学摒弃了传统的假设,即制度是外生,进而强调制度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四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发源于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的两篇巨著,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在哈耶克、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完整理论体系。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定义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此并无统一的说法。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德姆塞斯把交易费用定义为“交换所有权的成本”。阿罗则把交易费用说成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威廉姆斯把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诺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而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 深入分析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问题,对此,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和诺斯都做过分析。 威廉姆斯认为发生在市场间和企业内的资源转移意义上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种,即合约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费用和签订合同的之后的“事后”交易费用。关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是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诺斯是从广义上理解交易费用的。即是说,在他看来,交易费用主要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以及政治型交易费用。而针对市场型的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诺斯是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来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认识不尽相同,可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一致,他们的分析实际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助于人们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因素。 2.企业理论 一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理论基石,主要是这篇论文解释了关于企业的起源以及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他的企业理论着重点是把企业当做是一种资源配置。对于企业组织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科斯给出的解释是:“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生产的最明显的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科斯在此所说的“价格机制的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其原因是由于企业在协调生产时所花费的成本相比

高考汉朝历史知识点: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汉)

高考汉朝历史知识点: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汉 ) 西汉自初建到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由恢复而迅速发展,为此后两千余年间的封建地主经济奠定了基础。 1. 农业 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西汉自文帝时起,土地兼并发展迅速,自耕农纷纷破产,佃农日益增多。土地所有者向国家缴纳的土地税,起初为“十五税一”,后减为“三十税一”。可是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为“见税什五”,即为产量的二分之一。西汉前的佃农主要承受经济剥削。后来的地主多与官僚、商人“三位一体”,交结官府,奴役贫苦农民。佃农承受经济剥削之外,又要承受“超经济剥削”。佃农在开始向农奴化的道路上演变。 铁器与牛耕:西汉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尤其是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情况更是如此。在人们的观念中,农业生产是和铁农具联在一起的。《盐铁论·水旱》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就说明了这问题。 在考古工作中,发现有西汉铁农具的地区,黄河流域,有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有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在珠江流域,有广西、广东、贵州;此外,还有辽宁、福建等边远地区。主要铁农具因地区而有差异。总的说来,主要有犁铧、?、铲、锸、镈、锹、镐、锄、镰、耙、刀等。黄河流域以旱地为主,出土犁铧也集中在这一区域,?、铲、锸类掘土工具亦发现很多。长江流域以水田为主,出土?、铲、锸类工具亦较多,但不见犁铧出土,可见铁犁牛耕技术尚未在长江流域推广。在黄河流域已发现的犁,有大、中、小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土质和耕作要求。在不少地方还发现了铁犁壁(鐴土),这是在耕地时的一种帮助翻土、碎土的装置。西汉铁犁壁的发现,证明了我国使用此种农具的时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年左右。

经典文献弗里德曼文

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 M·弗里得曼 第11篇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 在凯恩斯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约翰. 梅纳德·凯恩斯对实证科学及规范科学作了区分。他认为:“一门实证科学……是关于什么是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为管理科学)……是关于什么应该是这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是一门艺术……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设立的原则体系”;他指出:“这二者之间的混淆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并成为很多殆害大分之谬误的根源”;他还强调了“创立一门准确无误的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的重要性。” 本文将主要对某些方法论问题加以阐述,这些问题产生于人们为创立凯恩斯所倡导的“准确无误的实证科学”所作的努力,其中特别涉及的是,如何确定某一被提出的假说或理论,是否应被暂时地接受为“关于什么是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凯恩斯所悲叹的这种混淆仍然如此之普遍,并极大地妨害了人们对经济学可以是——而且部分地确实是——一门实证科学的认可。所以,我们最好在本文的开头先论述一下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混淆是不可避免的。在几乎每一个人看来,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与其自身是极为攸关的,而且是困于他们自己的经历与能力的范围之内;这一现象便是不断的广泛的分歧的根源,并成了频繁立法的契机。那些自许为“专家”的人们意见迟异,而且我们很难保证他们都是毫无偏见的。无论如何,在那些事关重大的问题上,即使这些“专家”们几乎一口同声而且毫无偏见,我们也很难完全不加考虑地接受他们的观点。实证经济学的结论似乎是,而且确实是与重要的规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与应该做什么及如何取得某一既定目标等问题密切相关的。门外汉与专家一样,都在无一避免地试图改造实证结论以适应为他们所极力坚持的规范性的先入之见,并当这些实证结论的规范性含义——或所谓的这些实证结论的规范性含义——不合他们的口味时就否定这些实证结论。 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正如凯恩斯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是”,而不是“什么应该是”一类的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套一般化体系,这个一般化体系可以被用来对环境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作以正确的预测。这一体系的运行状况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比的精确度、覆盖率及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简而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这里“客观”一词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学上的定义。当然,经济学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调查研究者本身就是被调查研究的事物的一部分。与自然科学相比,调查研究者与被调查研究的事物之间更具有本质上的联系。上述事实在使社会科学家得到了一系列自然科学家无法得到的数据的同时,也使社会科学家在实现客观性的目标上遇到了特有的困难,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这两类科学之间的根本差异之所在。 另一方面,规范经济学及经济学的技术也不可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任何政策结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基于对采取某一种而不是另外一种行动将产生的影响所作的预测,而预测则必须明确或不明确地基于实证经济学。当然。在政策结论与实证经济结论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有的话,那么则不必另外再创立一门规范经济学了。两个不同的个体可能在对某一个别立法的结果问题上意见一致。但其中的一个可能认为这些结果有利于平衡,进而拥护这项立法;

【经典的经济学书籍推荐】10本经典的经济学书籍

【经典的经济学书籍推荐】10本经典的经济学书籍 人的一生,不仅需要在工作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更需要在业余时间自我补充,多看看书。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经典的经济学书籍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典的经济学书籍推荐一:《摩根财团》 作者:[美]罗恩彻诺(RonChernow)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有人说这是一本恢弘而壮美的华尔街史诗。以摩根财团的视角,看整个华尔街、现代金融业的兴衰更替过程。可以说,摩根财团150年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的活教材,可以帮助金融从业者提升金融分析能力,企业家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把握政治格局和市场变化,规避风险,监管部门可以从中研究如何加强金融界和实业的管理,并且让他们保持持久的活力。 经典的经济学书籍推荐二:《穷查理宝典》 作者:[美]彼得考夫曼(编)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这本书收集了查理在过去的20年里的公开演讲,查理芒格虽然没有巴菲特那么有名,但同样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本书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查理芒格同巴菲特一样,能引领你做出最好的投资和决策,。 经典的经济学书籍推荐三:《聪明的投资者》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 巴菲特说,这本书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如果你的一生,只读一本关于投资的书,那么毫无疑问是这本书。这本书是格雷厄姆专门为业余投资者所著的书籍,为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投资决策的正确思维方式,就像书中的核心观点一样,想要获得投资的成功,

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者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投资决策的急促,并且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对这个体系造成侵蚀。 经典的经济学书籍推荐四:《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作者:埃德温勒菲弗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人物传记,讲述了一位金融市场交易与投资天才杰西利弗莫尔的传奇故事,作者将众多经典做空表演娓娓道来,非常精妙。在梦想、事业、财富的故事中,一个好的投机家改如何做?一个好的投资者该如何战胜人性的弱点?文中主人问以交易为事情追求成功,情结跌宕起伏,非常好看。不管在投资交易的哪个阶段看这本书,都会发现新的共鸣。 感谢您的阅读!

第13课 西汉经济的发展

第13课西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思考和概括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讨论探究等形式,掌握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取得的新成就,认识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认识重大发明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解读】 教学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与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重点解读:农业发展依靠生产技术、农具和水利工程等方面,农业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表现,农业的繁荣又有利于手工业的进步,两汉时期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 1、问题导学法。教师质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疑,培养学生通过两汉经济的发展,认识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的统一、文化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2、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图片和文字,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用时5分钟) 设疑导入:同学们,你们炒过菜、炒过饭吗?你们炒过钢铁吗?钢铁能炒吗? 设计思路:初一起始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运用生活实际的经验作为切入点,抓住学生对炒钢技术的好奇,在课堂导入时激发学生学习两汉经济发展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2、讲授新课(用时30-35分钟) 环节一: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经济发展的水平,主要看它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的表现。 (多媒体展示自学问题) 农业: 1、兴修了哪些水利? 2、改进了哪些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3、农作物的种植有何发展? 手工业: 1、兴盛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上? 2、又有哪些世界领先成就? 商业: 1、商业和城市有怎样的新面貌? 2、汉武帝为了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把重要的知识点标出来。 一、农业的进步 学生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1、西汉时期,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并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经过治理,有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2、东汉时期,明帝时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二、手工业的发展 学生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问题1、手工业兴盛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冶铁业两大方面。 问题2、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主要有丝织业已经使用提花机,而且染色技术也很高,丝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