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5—9章)

第五章课堂教学

一、判断题

1、教学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它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和谐统一的。(√)P146

2、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个基本要素。( )P147

3、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与学生学科素养成正相关。( )P149

4、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 )P149

5、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P151

6、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P158

7、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着选择、改造、控制的功能。(√)P158

8、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既是教师活动的任务和内容,也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P158

9、教学策略是指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的综合。(√)P167

10、概念形成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家塔巴提出的。(√)P169

11、探究训练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组织作用的概念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整合关系和适当程度。( )P173

12、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主要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P178

二、单选题

1、班级规模要适宜,据我国有关规定,在容量上每班学生为(C)。P154

(A)30-35人(B)45-50人(C)50-54人(D)55-60人

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A)。P158

(A)主导作用(B)中心作用(C)决定作用(D)重要作用

3、教学相长的意思是(D)。P161

(A)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B)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提高的过程

(C)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提高的过程(D)《学记》中提出,意思是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

4、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中,第二层级的主成分以(B)为主要标志。P162

(A)记忆因素(B)理解因素(C)判断因素(D)应用因素

5、有目的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介入,这样的教学是(C)。P164

(A)解释性理解水平教学(B)记忆水平教学(C)探究性理解水平教学(D)开放性转换教学6、(C)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P165

(A)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C)教学模式(D)教学评价

7、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B)。P165

(A)理论体系(B)策略体系(C)中介体系(D)实践体系

8、角色扮演模式是基于谁的实验以及主张提出来的(B)。P175

(A)塔巴(B)F.谢夫特和G.谢夫特(C)萨奇曼(D)马夏拉斯和考克斯

9、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模式。其中程序教学模式最为典型,如(A)提出的直线式经典教学程序,其流程为“解释——问题——解答——确认”。P180

(A)斯金纳(B)克劳福德(C)凯(D)萨其曼

10、凯程序属于哪一种教学模式(D)。P181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三、多选题

1、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C)。P146-147

(A)对象不同(B)范畴不同、方法不同(C)侧重点不同、来源不同(D)内容不同、形式不同2、构成教学的动态要素包括(ABD)。P147

(A)教师(B)学生(C)教学环境(D)心理环境

3、在下列教师必备的各项素养中,对教学成效有显著影响的是(ABCD)。P148-149

(A)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与水平(B)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

(C)教师的一般能力(D)教师的特殊能力

4、学生是发展性主体,是指(ABD)。P159-160

(A)学生是教学的对象(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学生是教师控制的对象(D)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5、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AB)。P164

(A)说明性理解(B)封闭性转换(C)探究性理解(D)开放性转换

6、教学模式的功能有(ABC)。P168

(A)构造功能(B)启发功能(C)推断功能(D)综合功能

第六章课堂交往

一、判断题

1、课堂交往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的过程。(√)P183

2、课堂当中师生、生生之间多维度的交往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P185

3、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是一个基于教师批评学生的频率分析的模型。(√)P189

4、人种志研究不太强调一系列的具体程序,它是各种研究方法整合的过程。(√)P193

5、教师对学生寄予高的期望,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P206

6、要想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就应对其寄予高期望。( )P209

7、积极的教师期望就是对所有学生都抱有同样的高期望。( )P209

8、一般说来,在同等智力的学生中,内控型学生的成绩会优于外控型学生。(√)P212

9、一般说来,教师的即时反馈与学生的学业成就高度相关。(√)P217

10、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但它一般不适用于记忆性问题的提问。(√)P217

11、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必须一味采取同情的态度,这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提高学生的“预期”水平。( )

12、在教学中,只要是表扬就是有效的。( )P219

二、单选题

1、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B)。P183

(A)班级管理(B)师生互动(C)课堂教学(D)师生情感沟通

2、清晰、成功的教学,还必须以特定的概念或术语来实现师生对具体内容的共同理解,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认知交往地理解。这种交往是(C)的过程。P184

(A)认知、情感沟通(B)信息交流(C)符号交流(D)多维度

3、基于教师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课堂交往研究模型是(C)。P191

(A)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B)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

(C)罗的提问策略分析模型(D)人种志交往模型分析

4、(C)依赖于对所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来对自然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的描述。P192

(A)互动分析模型(B)互动观察系统(C)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D)提问策略分析模型5、(B)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P200

(A)兴趣(B)注意(C)动机(D)意志

6、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诸多,以下影响因素中是课堂交往的先导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起点是(D)。P201 (A)学习内驱力(B)学习热情(C)学习动机(D)学习兴趣

7、如果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运气不好,这种控制观称为(B)。P212

(A)内控(B)外控(C)物控(D)自控

8、(C)是课堂交往中最主要的媒体,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纽带。P220

(A)多媒体计算机(B)文字(C)语言(D)眼神

三、多选题

1、在课堂交往中,存在着(CD)信息交流和互动。P183

(A)言语信息(B)体态信息(C)知识信息 D、心理信息

2、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AC)。P184

(A)交往是信息交流的过程(B)交往是单维度的

(C)交往是符号交流的过程(D)交往是策略形成的过程

3、以下关于人种志研究,正确的说法是(ABD)。P192-193

(A)强调研究者亲自经历教育现象(B)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研究

(C)所得的结论一般具有普遍性(D)不太强调一系列具体程序

4、影响师生课堂交往的主要因素有(ABCD)。P199-205

(A)学生的年龄特征(B)学生的兴趣与动机(C)教学节奏(D)教室环境

5、对课堂交往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有(ABCD)。P200-203

(A)认知障碍(B)注意的分配(C)兴趣与动机(D)交往技能障碍

6、下列属于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有(AC)。P204

(A)教室的物理环境(B)教学节奏问题(C)时间因素(D)认知障碍

7、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在情感领域里的策略主要有(ABCD)。P206-212

(A)建立合适、积极的教师期望(B)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惩罚

(C)加强非言语交流(D)鼓励学生自治、自立、自尊、自信

8、内控型学生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于自己的疏忽,以下属于内控型学生的话语是(BD)。P212

(A)“考卷太难了,所以我没有考好。”(B)“是我自己粗心,所以会做错。”

(C)“我说过我不行。”(D)“这一个月来,我的努力没有自费!”

9、课堂提问的作用是(ABCD)。P215

(A)调整教学计划、步骤和策略(B)诊断学生的学习(C)提供教学反馈(D)改进教学目标第七章课程

一、判断题

1、课程定义因研究者或实践者在其课程思考和工作中对概念的使用而有所不同,因此,没有超出特定的研究、论文、看法或值得讨论的政策文件等背景之外的特殊地给课程下定义的方式。(√)P226

2、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 )P226

3、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放在学生实际的体验上。(√)P227

4、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一定义容易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P227

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课程观极大地体现了对隐性课程的关注。( )P227

6、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在实践中很难实行。此外,即便从理论上讲,这种课程定义也过于宽泛,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都包容进来,以致对课程的研究无从入手。(√)P228

7、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课程即活动”的课程本质的体现。( )P232

8、课程的功能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培养人。(√)P233

9、“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了目的、目标、学习活动对课程组织的作用。( )P235

10、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经常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的产物。因为强调个别发展,课程的组织形式自然就强调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P237

1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典型的例证就是“活动—经验”设计。(√)P237

12、“活动—经验”课程设计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在目标确立、活动实施等方面的合作计划。(√)P238

13、分科课程,通常又称为科目课程,有不少人把它称为学科课程。(√)P240

14、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P240

15、科学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量的分析,而人文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性的分析。(√)P254

16、形成性评价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P255

二、单选题

1、(B)是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手段等而存在的,它反映学校教育的有目的的计划及其展开过程。P224 (A)教学(B)课程(C)评价(D)学校规划

2、我国周代以什么为课程(A)。P224

(A)《六艺》(B)《春秋》(C)《中庸》(D)《论语》

3、有观点认为,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种观点将课程视为(A)。P226

(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C)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D)课程即学习经验

4、一些学者认为,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这种定义的本质是认为(C)。P227

(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C)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D)课程即社会改造

5、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这种思想导致了(C)观点的产生。P233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文化

6、“活动—经验”设计属于哪种课程设计模式(A)。P237

(A)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B)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D)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7、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课程论的繁荣,课程设计模式也日益发展起来。生活领域设计始于20年代末期,它是一种(A),围绕生活领域重新组织传统的题材。P239

(A)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B)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C)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D)大范围设计

8、从课程发展历史的角度看,以下那种课程的历史最为久远(A)。P240

(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核心课程(D)综合课程

9、杜威常被认为是(C)的发展历史中的代表人物之一。P240

(A)学科课程(B)科目课程(C)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

10、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学习的课程是(A)。P241

(A)核心课程(B)外围课程(C)校本课程(D)显性课程

11、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属于(B)。P242

(A)学科课程(B)隐性课程(C)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

12、评价者只关注课程计划设计本身的优劣,这种评价叫作(D)。P254

(A)结果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内部评价

13、泰勒的评价原理是以(D)为中心而展开的。P256

(A)内容(B)过程(C)实施(D)目标

14、(A)是由斯塔克提出的,他认为评价应从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A)外观评价模式(B)差距评价模式(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目标评价模式P258

三、多选题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概念的新趋势主要包括(ABCD)。P229

(A)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B)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C)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D)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2、关于“外围课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P242

(A)是指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B)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

(C)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有相应的变化(D)与核心课程是相辅相成的

3、隐性课程也称(ABCD)。P242

(A)潜在课程(B)隐蔽课程(C)无形课程(D)自发课程

4、课程改编的基本假设是(AB)。P246

(A)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风格在课程中发挥作用(B)允许教师把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的人

(C)课程内容的不可变更性(D)学生接受程度的划一性

5、课程改编的原因有(ABC)。P246

(A)生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B)历史背景和政治观点的差异

(C)课堂情境的差异(D)教学方法的差异

第八章评价

一、判断题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所以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有评价。(√)P261

2、教育评价在西方首先起源于在英国20世纪初叶兴起的教育测验运动。( )P261

3、在效用评价中,它注重一定教育行为方式下教育对象或群体发生的变化程度,效用本身与受教育对象的感受,与社会价值没有必然联系。(√)P277

4、教育不同于实验性的精密科学,没有必要用数量化的方法来测量。( )P278

5、定量评价因为排除了评价工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运用了数学方法就是实现了评价的客观化。( )

6、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目标到达程度的评价,它无法进行纵向比较;动态评价是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对评价对象的历史情况、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它无法进行横向比较。(√)P278-279

7、动态评价要求教育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对评价对象的历史情况、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对一定社会需要的敏感程度和响应能力。(√)P279

8、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P280

9、理想型档案袋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学生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学生的系列作品以及教师对作品的评价。( )P290

二、单选题

1、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现代教育评价比早期的教育评价有进一步发展,不包括(B)。P262

(A)评价目的转变,更注重“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B)评价对象集中在教学领域,尤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上

(C)不仅仅重视数量形式表示的评价结果

(D)评价对象由原先的被动体变成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2、最早提出教育评价概念的的人是(A)。P264

(A)泰勒(B)艾钦(C)杜威(D)古巴

3、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C)。P267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

4、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是(A)P271

(A)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B)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

(C)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D)知识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

5、不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而是采用定性描述、解释的方法作出的价值判断属于(D)。P278

(A)动态评价(B)静态评价(C)效用评价(D)定性评价

6、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具有客观性强、真实性强、要求严格特点的评价是(A)。P279

(A)他人评价(B)自我评价(C)静态评价(D)动态评价

7、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属于(B)。P280

(A)总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相对评价

8、对刚进学校的职初教师进行评价,了解他们在师范院校中原有的教师基础和实践经验,这种评价是(B)。(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9、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属于(C)。P280

(A)总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相对评价

10、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什么评价(B)。P281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整体评价(D)形成性评价

11、常模参照评价主要依据是(B)。P282

(A)教育目标(B)正态分布理论(C)教育过程(D)教育结果

12、心理测验一般属于(D)。P282

(A)目标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达成度评价(D)常摸参照评价

13、主要用来作鉴定的评价是(A)。P282

(A)目标参照评价(B)他人评价(C)定量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

14、另类评价又称(C)。P283

(A)个体内差异评价(B)常模参照标准评价(C)真实性评价(D)单项评价

三、多选题

1、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ABC)。P266-268

(A)教育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研究功能

2、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故教育评价强调(ABC)等功能。P269

(A)改进(B)激励(C)导向(D)选拔(E)鉴定

3、综观历史,有如下几种教育价值观,它们分别是(ABC)P270

(A)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B)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

(C)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价值观(D)形而上学的教育价值观

4、传统评价的弊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BC)。P274-276

(A)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B)教育评价的价值标准单一化、片面化

(C)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极端狭隘化(D)教育评价没有能够反映学生的行为结果

5、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主要表现在(ABE)。P274-276

(A)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B)片面强调知识的价值,忽视学生的主体价值

(C)过分强调诊断性评价(D)过分强调形成性评价(E)主要用于鉴定、选拔学生

6、另类评价包括(AB)。

(A)实作评价(B)卷宗评价(C)个体评价(D)自我评价

7、根据档案袋的不同功能,档案袋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BCDE)。P289

(A)理想型(B)展示型(C)文件型(D)评价型(E)课堂型

第九章信息素养

一、判断题

1、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8个比特。( )P293

2、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P294

3、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通讯电缆将多台地理位置分散且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达到通讯和信息共享的系统。(√)P300

4、简单而言,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多媒体技术加计算机网络。(√)P302

5、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P308

6、由于个人的学习需要与接受教育的时间地点以及发展的目标差别很大,只有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个别化教学对学习内容的要求。(√)P311

7、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来加以培养,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鉴赏与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进行问题解决与创新等方面的修养与能力。(√)P313

8、信息处理设备除了CPU外,还有声霸卡和视霸卡等压缩图形和声音信息的设备。(√)P315

二、单选题

1、在计算机中,那些呈现在人眼前和送至耳边的文字,被称(A)。P293

(A)文本(B)字节(C)比特(D)网点

2、多媒体是多种媒体——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等集成的一个交互系统,下列不属于多媒体的特征的是(D)。P296

(A)多样化(B)交互性(C)集成性(D)开放性

3、超文本是多媒体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它组织信息的单位是(C)。P297

(A)文本(B)字节(C)结点(D)网点

4、校园网是一种(B)。P300

(A)广域网(B)局域网(C)宽带网(D)窄带网

5、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正式于哪日开通(B)。P302

(A)1995年10月(B)1994年10月(C)1996年9月(D)1995年9月

6、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对教学信息实现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基于(C)。P307

(A)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功能性(B)多媒体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C)多媒体计算机超文本的管理技术(D)媒体的特性

7、教学形态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制,教学形式更能体现(B)。P308

(A)自主学习(B)因材施教(C)应试教育(D)兴趣教学

8、计算机操作系统属于计算机构成要素中的(C)。P315

(A)硬件(B)信息输入设备(C)软件(D)信息处理设备

9、下列工具软件中属于文字处理软件的是(B)。P315

(A)DreamRiver (B)WPS (C)Visual (D)dBASE

10、信息技术系统中用于检验和指示硬件如何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与信息产生等工作内容,这个指的是(B)。P315

(A)信息输入和输出设备(B)软件(C)信息处理设备(D)操作系统

11、教育部已决定,从2001年起,用几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A)。P318

(A)5到10年(B)3到5年(C)5到8年(D)4到8年

三、多选题

1、多媒体本身是计算机技术与视频、音频和通信等技术的集成产物,多媒体通常包括(ABCD)。P296 (A)文本(B)图形(C)图像(D)声音

2、多媒体的含义包括(ABC)。P296

(A)计算机交互综合技术(B)数字通信技术(C)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D)局域网

3、多媒体的交互性表现在(ABCD)。P296

(A)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

(B)可以将数据转换为可理解的知识

(C)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不同媒体的内容进行处理

(D)用户操作媒体的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信息转换的媒体

4、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ACD)。P304

(A)虚拟性(B)情感性(C)开放性(D)创造性

5、信息系统中的人包括(ABC)。P316

(A)信息系统开发者(B)信息系统管理者(C)信息系统使用者(D)信息系统得益者

6、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称为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通常包括(ABC)。P324

(A)网络环境资源(B)网络信息资源(C)网络人力资源(D)网络物力资源

第二章习题(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 营销管理的实质是() A.需求管理; B.生产管理; C.销售管理; D.时间管理 2 对产品毫无兴趣或漠不关心的的需求状况是() A无需求.;B.负需求;C.潜伏需求;D.有害需求 3. 对过量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设法保持现有的需求水平; B.提高价格,减少服务和促销; C.劝说消费者放弃需求; D.提高产品质量 4. 对哪类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实行反营销?() A.充分需求; B.有害需求; C.过量需求; D.负需求 5.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 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6. 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是() A.货币成本; B.时间成本; C.精力成本; D.体力成本 7.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是() A.企业利益; B.消费者利益; C.社会利益;D兼顾企业、消费者与社会三方面的利益 8. “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 ,这句口号反映的营销观念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9.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皮尔斯堡面粉公司的口号是“本公司旨在制造面粉”,这句口号反映的营销观念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10. 企业把营销活动的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这种营销观念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11. 强调将消费者需求与企业优势相结合的营销观念是() A.产品观念; B.市场营销观念; C.生态营销观念; 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12.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口号反映的营销观念是()

马原,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 (1)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

马原 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物质观 B.联系观 C.发展观 D.实践观 2.列宁同志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实践活动的目的是(B) A.改造主观世界 B.改造客观世界 C.改造内心世界 D.改造精神世界 4.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出了(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D)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8.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的基础是(A) A.实践 B.理论 C.本质 D.人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指(B)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物质到精神 10.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D)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1.宋代诗人陆游在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B.资本家的联合 ( ) C.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 ( ) D.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 ( ) 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实现了自我否定 ( ) B.发生了根本变化 ( ) C.仍无任何变化 ( )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 A.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 ( ) B.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 ( ) C.垄断(√) D.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 ( ) 4.金融资本是:() A.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 B.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 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 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 5.垄断利润是通过:() A.操纵市场获得的(√) B.改进技术获得的 ( ) C.扩大投资获得的 ( ) D.增加贷款获得的 ( )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 )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 )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 )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 8.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 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 ) C.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 ) D.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获得高额利润(√) B 帮助落后国家() C 替代商品输出() D 达到政治目的() 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 利益共同体() B 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 C 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 D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联合国机构() C 多边贸易机构() D 商业流通联合体() 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区局部战争() B 自然资源不均衡() C 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国际经济新秩序() 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 B 作用() C 后果() D 表现形式(√) 二.多选题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 )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吃喝穿住 ( ) 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 ) C.物质生产活动(√) D.社会关系的形成 ( ) 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 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说明:() 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 ( ) 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 ) 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 ( ) 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生产方式(√) B.传统意识 ( ) C.政治制度 ( ) D.阶级关系 ( ) 5.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 )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 ) 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 ) 6.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阶级斗争的反映 ( )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 ) 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 )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习题答案

1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A 7.B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B 15.D 16.C 17.A 18.C 19.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CE 2.ACE 3.ABCE 4.BCDE 5.ABCE 6.BDE 7.ACDE 8.ABCDE 9.BCE 10.ABCDE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个体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 误的打“×”。)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13.√14.√15.× 16.√17.√ 四、填空题(请在各小题的画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 【参考答案】 1.预期的需求水平 2.负需求 3.低营销 4.顾客关系管理 5.市场营销观念 6.营销近视症 7.社会利益8.企业为中心9.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 10.产品观念11.绩效12.消费者主权论 13.组织知识14.市场调研15.领先 16.顾客满意17.全面质量管理18.企业价值链2 19.战略环节 五、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1.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之间的 互利交换关系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2.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 念、一种态度,或是一种企业思维方式。 3.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实现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 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和责任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它强调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眼前需求与愿望;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营销效益。 4.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

马原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来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马原,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 (1)备课讲稿

马原,第五章习题及答案(1)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市场营销学第二章题目

第二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冷门产品的是()观念。 A、产品 B、生产 C、推销 D、营销 2、下列的( )观念要求企业在制订营销战略和策略时,要权衡企业利益、消费者需要和 社会利益。 A、产品 B、社会营销 C、推销 D、市场营销 3、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应该是以()为中心。 A、消费者需求 B、推销产品 C、企业需要 D、生产成品 4、顾客让渡价值越大,顾客感到购买产品或服务所获利益()。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5、绿色营销观念根源于()。 A、市场规模全球化 B、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C、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D、人与自然的冲突 6、“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7、“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8、“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典型的()。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9、关系营销的核心是()。 A 、做好顾客服务工作 B、建立和发展与公众的良好关系 C、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 D、建立一支良好的营销人员队伍 10、形象营销起源于CI,最早产生于()。 A 、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1、生产观念是()条件下的产物。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12、推销观念是()条件下的产物。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13、“满足消费者需求”是()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14、“大市场营销”观念就是()的体现。 A、市场观念 B、权变观念 C、竞争观念 D、战略观念 15、企业营销活动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归宿,这种观念的核心原则是()才基本定型的。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50年代初期 C、20世纪50年代末 D、20世纪60年代中期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营销观念强调()利益的协调一致。 A、社会 B、银行 C、公众 D、消费者 E、企业 2、大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6PS组合包括() A、4Ps B、Power C、Public Relations D、Package E、Probing 3、企业开展“绿色营销”必须在()环节贯彻“绿色原则”。 A、产品 B、价格 C、分销 D、促销 E、营销 4、关于市场营销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B、企业应不断致力于产品的改进,设法使包装、价格更具吸引力,改善分销渠道。 C、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和推销什么 D、生产和经营顾客需要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实现利润 E、“酒香不怕巷子深” 5、下列()内容是构成“顾客价值”。 A、产品价值 B、服务价值 C、消费价值 D、人员价值 E、形象价值 6、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更多忠实顾客,企业可以采用()。 A、顾客满意调查 B、建立顾客建议系统 C、“幽灵”购物法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哲学是:() A.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 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 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 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 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C.语言的产生( ) D.劳动(√)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3.实践是( )既区分又统一的基础 A.运动和静止( ) B.时间和空间( ) C.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最新马原第五章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C)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9.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市场营销学复习题第二章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战略业务单位( D ) A、就是指企业的某个部门 B、就是指企业的某一种产品 C、就是指企业的某类产品 D、A、B都可以 2、波士顿咨询集团对企业战略业务单位分析时使用的工具是( A ) A、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 B、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矩阵 C、相对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矩阵 D、多因素投资组合矩阵 3、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低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D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4、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低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B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5、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高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C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6、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高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称为( A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7、现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适用的战略是( B ) A、发展增大 B、保持 C、收割 D、放弃 8、需要采取措施增加投资和发展增大的战略业务单位应处于( C ) A、黄色地带 B、红色地带 C、绿色地带 D、A、B、C都可以 9、在现有市场上扩大产品的销售,这种战略称为(C )

A、产品开发 B、市场开发 C、市场渗透 D、多角化经营 10、在新市场上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这种战略称为(B ) A、产品开发 B、市场开发 C、市场渗透 D、多角化经营 11、某一汽车制造厂过去向橡胶和轮胎公司采购轮胎,现决定自己生产轮胎,这种做法称为(A ) A、后向一体化 B、前向一体化 C、水平一体化 D、同心多角化 12、某企业在生产冰箱的同时,还生产空调,这种战略称为( B ) A、水平多角化 B、同心多角化 C、集团多角化 D、前向一体化 13、某牙膏公司原来一直生产牙膏,现决定生产牙刷,这种战略称为(A ) A、水平多角化 B、同心多角化 C、集团多角化 D、前向一体化 14、某制药企业在生产要的同时,增加了宾馆服务和房地产开发,该企业运用的战略是 ( C ) A、水平多角化 B、同心多角化 C、集团多角化 D、前向一体化 15、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当市场增长率下降到10%以下时,就转为(B ) A、明星类 B、现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16、对弱小的现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适用的战略是( C ) A、发展增大 B、保持 C、收割 D、放弃 17、市场营销组合的4Ps是指( D ) A、价格、权力、地点、促销 B、价格、广告、地点、产品 C、价格、公关、地点、产品 D、价格、产品、地点、促销 二、多项选择题 1多角化增长的方式有(CDE )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同心多角化 D、水平多角化 E、集团多角化 2、一体化增长战略包括(ABE )

马原,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五章试题清单( 含答案) 一. 单选题 1. 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 B. 资本家的联合( ) C.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 ) D. 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 ) 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 C. 仍无任何变化( )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 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 A. 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 ) B. 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 ) C. 垄断( √) D. 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 ) 4. 金融资本是:() A. 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B.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C.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D.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 √) 5. 垄断利润是通过:() A. 操纵市场获得的( √) B. 改进技术获得的( ) C. 扩大投资获得的( ) D. 增加贷款获得的( )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 B. 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 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

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 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B. 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 C. 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 D.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 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获得高额利润(√) B 帮助落后国家() C 替代商品输出() D 达到政治目的() 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 利益共同体() B 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 C 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 D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联合国机构() C 多边贸易机构() D 商业流通联合体() 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区局部战争() B 自然资源不均衡() C 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国际经济新秩序() 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 B 作用() C 后果() D 表现形式(√) 二. 多选题 1.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 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 B. 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docx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 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 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 产关系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 猛发展,这说 明(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 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 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 A .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 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生产力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上层建筑 是指( .社会的经济制度 .社会生产关 系 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 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盾运动规 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B .科学技术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市场营销学》第02章在线测试

市场营销学》第02章在线测试 A B C D 、某业务单位市场增长率为,该业务单位属于 A B C D 、某油漆公司不仅生产油漆,并拥有和控制家以上的油漆商店,这就叫 A B C D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从本世纪初的光射线诊断机一种发展到现在的抗磁共振机组、心脏起博器等 A B C D 适应企业界解决问题的需要 A B C D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市场营销组合体现了系统管理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A、整体性 B、多变性 C、协调性

D、超前性 E、客观性 2、对问题类业务单位,适用的投资战略有()。 A、拓展策略 B、维持策略 C、收缩策略 D、放弃策略 E、渗透策略 3、企业一体化成长战略包括________。 A、后向一体化 B、向上一体化 C、水平一体化 D、向下一体化 E、前向一体化 4、以下哪种价格形式属于差别定价? A、公园门票对某些社会成员给予优惠 B、在节假日或换季时机举行的"大甩卖"、"酬宾大减价"等活动 C、对不同花色、不同款式的同种商品所定的不同价格 D、对大量购买的顾客所给予的优惠 E、剧院里不同位置的座位的票价不同 5、公司为销售代表划分销售区域时,选择采用同等销售潜量法还是同等工作量法需要考虑的元素有() A、销售区域的划分能否为每个销售代表提供相同的收入机会 B、不同区域中的顾客密度是否分属不同的省市 C、相邻地区之间的方言是否相似

D、相邻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运动的环节越多,销售渠道越长 正确错误 2、职能型组织的主要优点是行政管理简单。 正确错误 3、生产观念重点考虑生产多少产品 正确错误 4、恩格尔系数表明食品开支占总消费数量的比重越大,生活水平越高。 正确错误 5、企业使命反映企业的目的、特征和性质 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