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PPT(兰州商学院)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PPT(兰州商学院)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自由贸易政策演变

保护贸易政策演变

二战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政策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政策

重点和难点: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和内容;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目的;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贸易政策的含义

贸易政策(Trade Policy)指一个经济体(国家、地区、区域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其特定的政策目标(经济、政治),运用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贸易政策的类型

(1)从考察角度分

对外贸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

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2)从政府干预程度分

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

保护贸易政策(Protective Trade Policy)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1)国际贸易总政策

是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的一个指导对外贸易发展的总原则,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2)国际贸易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本国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需求和供应情况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针对各种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分别制定的具体政策。

(3)国际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

四、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目的

(1)保护国内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优化本国产业结构

(4)积累本国经济发展资金

(5)维护国家安全

(6)为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服务

五、影响一国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力量对比(2)国内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

(3)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4)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5)国际经济环境

六、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贸易保护政策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

(3)二战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

(4)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二节自由贸易政策演变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

并且在同一时期,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也不存在绝对的保护贸易政策。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

为了从国外获取廉价原材料和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在国内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下,一些资本主义强国,如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和航海业发达的荷兰开始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全球贸易自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美国的国家实力空前提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不断膨胀的经济,使其既有需要又有能力冲破当时发达国家流行的高关税政策。日本和西欧为了战后经济的尽快恢复和发展,也愿意彼此减少贸易壁垒,扩大国内出口。

此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推动生产国家化、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迅速兴起,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来推动商品和资本流动。

于是,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

(一)战后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关税大幅减让

通过关贸总协定(GATT)、欧共体实行关税同盟、1975年《洛美协定》的签订和普遍优惠制的实施,战后各国大幅削减关税,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二战时,世界平均关税率为40%,到2000年关税水平降至4%以下。

(2)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进口数量限制,扩大进口,增加自由进口的商品,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等,推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

(1)美国成为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行者。

(2)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基础上展开的,与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有关,与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有关。

(3)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关贸总协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此外,区域性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也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4)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第三节保护贸易政策演变

一、传统贸易保护政策阶段

(1)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2)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保护贸易政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陷入“滞胀”之中,特别是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相对衰落。

于是7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再次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到80年代后半期,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席卷全球。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限制进口的措施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2.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3.保护的措施日益多样化且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4.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

5.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6.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的原因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

2.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出口中与发达国家竞争加剧

3.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

4.发达国家内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5.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在传统的贸易保护中,贸易保护的对象或者是国内幼稚产业、衰退产业,或者是国内战略性产业,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关税措施。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此不同,新贸易保护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劳工标准、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实施贸易限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能进口,而要使产品符合上述标准出口,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导致新贸易保护不仅影响到经济领域,而且会渗透到国内社会经济制度。

事实表明,贸易保护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获得经济利益,相反却付出了沉痛代价。贸易保护的结果不仅使消费者受到损失,使生产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政府在限制别国进口的同时也抑制了本国出口,使本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影响。

第四节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战后发达国家率先推行了贸易自由化,但当本国或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时,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非关税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

一、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世界大战的推动,军事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军事科学技术被运用于民用生产,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不断开发出巨大的新市场,给国民经济的发展以非常有力的推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战争与危机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缓和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从而使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能够较为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新保护贸易政策

自196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经济发展严重停滞,对国际市场的争夺空前激烈,终于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爆发。

这次保护主义浪潮不同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以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的设置为特征,故通常称之为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区别于以关税壁垒为主要保护措施的传统贸易保护主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