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INS-1

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INS-1

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INS-1
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INS-1

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INS-1

Catalogue No.:

Product Format::one storage tube

Culture Properties:贴壁

Complete Growth Medium:89%1640+10%FBS+1%双抗

Application:Cells and cancer research

NOTE:FOR RESEARCH USE ONLY.

Components

Item Specifications

T25cm21x10^6clles

Manual1copy

PS:若客户收到2ml小管细胞

收到细胞以后,用75%酒精喷洒整个管子消毒后放到超菌台内,严格无菌操作;然后将小管细胞转移至T25培养瓶或6cm培养皿(不需要离心),加入5ml左右含FBS的培养基均匀,放入培养箱过夜培养后查看细胞汇合度:若未超过80%汇合度,换液继续培养,根据情况传代或者冻存。若超过80%汇合度,可直接进行传代(细胞贴壁处理方法)。

Operation steps for:one storage tube

免责和注意事项:

客户收到细胞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致电我们,细胞收到后1周内没有任何电话,或邮电回访,默认为细胞质量没问题,之后出了任何问题不给予免费的售后。建议及时保种!

邮寄时间:

质量检测员: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104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 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功能性;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 1458-01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s, ICT)较为罕见,在所有胰腺肿瘤中的发生率为0.1%~0.2%,分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FIT)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NIT)[1]。 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胰岛细胞瘤7例,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3-69岁,平均55岁。均 以Wipple三联征入院,常于凌晨、空腹或劳动后发作,平均空腹血糖水平 1.106mmol/L,临床表现为饥饿、大汗,多有抽搐甚至晕厥等症状,进食或注射 葡萄糖可缓解。 1.2 辅助检查:7例空腹血糖0.8~2.9mmol/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或多肿瘤 标志物测定均正常。术前彩超、MRI等检查提示胰腺组织内占位性病变,2例位 于胰头、胰颈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 1.3 治疗方法:7例均行外科切除术,其中位于胰头胰颈部2例及胰体、尾 部3例行肿瘤局部切除,另2例因瘤体多发,行胰体尾切除(1例加行脾切除)。切除后测瘤体长径1-2.5cm,术中冰冻病理均提示良性。术中置腹腔引流管,术 后7-14日拔除。 2结果 7例手术后均由常规病理明确诊断,监测血糖4.0-9.1mmol/L,无低血糖症状 复发,1例出现短时期轻度黄疸,退黄治疗后缓解,复查彩超提示肝外胆管无明 显扩张。失访1例,6例随访时间3-24个月,无低血糖症状复发。空腹血糖维持 接近正常水平。 3讨论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IT)属少见病,以胰岛素瘤为主,发病率4/10万[2]。该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尚无完整的调查资料[3]。典型症状为意识障碍,交感 神经兴奋表现,精神异常及颞叶癫痫[4]。胰岛细胞瘤常因误诊癫痫出现病情 延误,本组中4例分别以癫痫持续治疗1-12年,病史较长者已出现长期嗜睡、记忆力减退、脑萎缩等表现。饥饿试验、甲苯磺丁脲试验有助于诊断。影像学检查 常可确诊,但由于80%的肿瘤直径常小于2cm,应用较广泛的彩超和CT敏感度 较低;DSA、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PTPC)确诊率较高,PTPC不仅可定性,还可对肿瘤定位,但由于均为侵入性操作,应用明显受限。另一种能为确诊 提供依据的侵入性操作是细针穿刺活检,由于胰腺穿刺并发症多,此方法常用于 外科切除手术当中定位定性所用。FIT病理诊断大多为良性腺瘤[5]。切除手术 为治疗首选方法[6]。根据瘤体性质、大小和部位,可选择的术式有肿瘤局部 切除、胰体尾切除(必要时加行脾切除)、胰头部分切除后胰头断端-空肠Roux- en-Y吻合术甚至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

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

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无菌取出胰腺,置于4℃Hanks液中,用眼科小剪刀将胰腺剪成1mm3大小的组织块,加入0.5g·L-1胶原酶,37℃恒温水浴振荡消化15min,将已消化至细颗粒状组织吸出,并用大量4℃Hanks液终止消化,余下未消化完全的组织加入少量37℃Hanks液,用粗口径吸管轻轻吹打,直至大部分组织被消化成细颗粒状,用大量4℃Hanks液终止消化。混合前后两部分的消化产物,用Hanks液低速离心洗涤3次后,将组织置于含100U·ml-1青霉素,100mg·L-1链霉素,11.1mmol·L-1葡萄糖,10mmol·L-1Hepes和7%的胎牛血清的完全RPMI1640培养液中,用150目(108μm)尼龙筛网过滤,以除去未被消化的组织和结缔组织。将已分离好的胰岛细胞和细胞团,置于含上述培养液内的培养瓶内培养。24h后,吸出未贴壁的细胞悬液,低速离心以收集细胞,显微镜下计数后,以每孔一定数量胰岛细胞团接种于24孔细胞培养板内,继续培养48h后用于实验。 我分离胰岛细胞后,用DTZ染色,发现溶液中含有许多小颗粒,放入温箱中也未发生变化,镜下观察没有看到文献中所说的红染细胞。我是将100mg双硫腙粉末溶于10mlDMSO中,用滤纸过滤,用时用KRBB缓冲液稀释100倍。胰岛细胞分离是将成年大鼠胰腺用胶原Ⅴ酶消化后,过150目网取滤过液,再过400目网取网上细胞,加入L-DMEM培养。方法是我根据文献稍作改动后实施的。胰岛细胞分离和染色对于我都是第一次做,请高手指点一下。 溶液中如果有紫黑色小颗粒,那就是DTZ,过滤除的不净。没有红染的细胞就是没有胰岛啊。还有,我总觉得150目太密了,很多胰岛都滤不过去吧 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 一周龄Wistar大鼠,断颈处死,于75%乙醇浸泡15分钟,无菌取出胰脏,于冰冷无菌D-Hanks液中漂洗,用眼科剪仔细清除脂肪、包膜、血管等胰外组织,转入青霉素小瓶中,加入少量无菌D-Hanks液,用眼科剪剪成0.1-1.0mm3大小的碎片,用滴管轻轻吸出上层细小脂肪碎块和油滴,再用无菌D-Hanks液反复清洗8~10次,加入10倍体积无菌消化酶液[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液:0.05g胰蛋白酶(Sigma),0.025g Ⅴ型胶原酶(Sigma,663U/mg),0.05g葡萄糖,溶于100 mL无Ca2+、Mg2+的0.01mol/LPBS(pH值为7.4)溶液,用0.22μm微孔滤膜滤菌],38℃±1℃消化,消化过程中不断震荡,10分钟后吸出上面酶液弃去,用无菌D-Hanks液将组织块清洗2~3次,加入新鲜酶液继续消化,重复上述步骤。此时组织块边缘模糊,再将组织块浸入消化酶液中,38℃±1℃消化10分钟,将消化酶液与组织块分开,组织块重新加入新鲜消化酶液进行消化;而原消化酶液1500rpm离心10分钟,取沉淀即为消化下的细胞,重新用无菌D-Hanks 悬浮,离心,重复1~2次,再用培养基洗2~3次,用培养基悬浮即得细胞悬液;将消化过的组织块重复消化5~6次至组织块消化完全,重复以上操作,合并几次所得细胞悬液,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个细胞/mL,将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塑料培养板中,每孔1mL,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由于成纤维细胞贴壁要比胰岛细胞迅速,接种15小时后,轻轻振荡培养板,将上面未贴壁的细胞接入新的培养板中,可除去部分成纤维细胞。将新培养板中细胞培养48小时后,换新鲜配置的含有2.5ng/mL 的碘乙酸的培养基培养5小时,可除去绝大部分成纤维细胞,而胰岛细胞不受伤害,换不含碘乙酸的培养基洗2次,并换不含碘乙酸的培养基在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每隔3天换培养液,获得单层胰岛细胞, 胰岛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人类至今已有100多年用移植方法治疗糖尿病的历史,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存在两个障碍:组织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反应。 一.胰岛细胞的来源

胰岛功能

胰岛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抗体和血糖测定 试验。 二、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方法: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进食75g葡萄糖或100g面粉的馒头前后分别于空腹,餐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抽静脉血测定五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值。 2)注意事项:应禁食一夜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长短等;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服3天后再进行试验。三、胰岛素释放试验 1概述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其前体胰岛素原,经生化过程形成的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的转化和糖原,抑制糖原异生,从而维持血糖的恒定。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可超过肾糖阈,发生胰岛素依赖型。血清或血浆胰岛素定量的测定,主要用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和糖尿病的研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的诊断,探讨机理,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内分泌紊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2临床意义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0.5小时、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3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 升迟缓,咼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咼峰,其峰值明显咼于正常值,

档案网站论文信息资源论文:试论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

档案网站论文信息资源论文:试论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 与利用 [摘要] 现阶段对我国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的程度还不太充分,无论是意识上还是物质上,都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现代档案网站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概念已不能只是单纯的资料 提供,而应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在开发利用上做文章,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高质量服务。 [关键词] 档案网站信息资源建设开发 目前,我国档案信息网站在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着信息内容匮乏、信息类型与级别单一、特色性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以档案馆网站为中心、多方联合协作、档案目录、原文与编研成果并重的档案信息资源组织模式,该模式以网站为窗口,以档案信息为根本,以多种信息类型为表现方式。 1.加强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与利用的必要性 开发利用档案网站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档案工作自我完善的主要内容。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创造出最佳的效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

34号文件)指出: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管理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综合来讲,进行档案网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缩小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差距;二是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符合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能够推动档案服务功能的拓展。 2.现阶段我国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工作人员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 现阶段,档案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淡漠,观念陈旧,抱残守缺,缺乏开拓与创新精神,以至于出现硬件设备的现代化与人员观念落后相互并存的不协调局面。 2.2档案网站建设投入不足 搞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先进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和不断的更新、维护,档案网站建设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整个档案部门的现状为:一,整体投资不够,出现了结构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属于无特征性内分泌表现的肿瘤,该病临床少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本文旨在加强对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认识,现将收集的2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患者,23岁。该患者于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中腹胀痛,持续性,无恶心、呕吐等。于县级医院行超声检查示“右腹腔肿物”未经治疗,腹痛自然缓解。近3 d来呕吐胃内容物多次,量少。查体:于右中腹扪及一15 cm×12 cm类圆形肿物,质韧,活动尚可,无压痛。CT表现:胰头部见一巨大肿块影,边缘清,密度不均,内见片状低密度影。肿物大小为12 cm×10 cm,十二指肠、胆囊及腔静脉受压。CT诊断:胰头占位,术中所见:胰头部肿物,表面光滑,有被膜与肠系膜上静脉粘连紧密,分离肠系膜上静脉,切除胰头及肿物并移出。病理诊断:胰岛细胞瘤。 病例2:女性患者,28岁。主诉右腹不适2年余,进食不畅3个月,加重1个月,现腹部胀满,疼痛,无胆管梗阻表现。查体发现右上腹部饱满,触及一质硬肿块,有轻度压痛,按压后不适。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胰头区巨大肿块影,呈混杂密度,内见实性、囊性密度及点状钙化。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晰,占位明显。增强: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性未见强化。术中发现:胰头部巨大肿块,大部分为实性,部分有囊性感。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门静脉轻度粘连,局部包绕,十二指肠升部受压严重,致使十二指肠不全梗阻,胆总管上缘受压致不全梗阻。术中病理:胰岛细胞瘤(恶性)。行血管分离,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2 讨论 胰岛细胞瘤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前者多见,后者少见,仅占15%[1]。年轻女性居多。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不产生内分泌症状,临床发现一般较晚,故肿瘤体积通常较大,与本文2例均相符。增大的肿瘤可产生占位效应,压迫十二指肠、胆总管或主胰管时,可出现腹部隐痛不适、胀满,甚至梗阻性黄疸。压迫门脉系统可引起门脉高压的表现。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在,边界常不清楚,活动度小,触之常有不适感,而压痛常不明显,本文2例报告均压迫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及进食不畅等症状,均伴有腹部不适感,无或轻度压痛表现。例2在术中发现胆总管上端不全梗阻之胆道压迫症状。腹部肿块也是本病的最主要的表现,2例中均在查体时触及肿块。以上这些重要的临床表现,为肿瘤的发现及定性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但CT检查是肿瘤定位、定性最可靠而简单易行的手段,可以准确地观察原发灶的部位及浸润、转移等[2]。对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的诊断,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3]认为:瘤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相多和瘤细胞侵犯局部和周围组织器官时,即使未发生转移,也应诊断为恶性,如例2中局部血管受侵犯,符合恶性的表现。腹部超声和CT是诊断该瘤的首选方法。手术切除是本病惟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大鼠二型糖尿病造模方法

大鼠二型糖尿病造模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方法讨论 专业:药理班级:六班姓名:刘畅学号:150517 摘要: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估计,现在全球约%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到2035年,该病患者人数预计会上升至亿。在2013年,全球约有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调查统计人数为亿。糖尿病导致约510万人死亡,平均大约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2012年1月9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因此,为治疗糖尿病建立简单、稳定、经济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因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90%以上,本文主要综合讨论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注意事项。得出结果为:使用体重在190g~240g之间的雄性SD大鼠,通过连续两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辅以去抗氧化剂处理,合理饲养并通过尾静脉采血方法建立的2型糖尿病模型较理想。 关键词: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STZ,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基本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等,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长期的高血糖最终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1]。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和2型糖尿病 (Type2diabetes)两种,1型患者因自身免疫β细胞破坏所致,每日胰岛素分泌量非常少,空腹基值及糖刺激后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值,表现为绝对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细分为两类:体重正常患者胰岛素分泌量低于正常人,糖刺激后峰值低并且延迟出现;肥胖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量大于正常人,空腹基值和糖刺激后高峰明显高于正常人,但延迟出现,因此,表现为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且释放反应迟钝。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为:遗传因素、自身免疫、胰岛素拮抗。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0%~95%属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根据体重可分为肥胖和不出现肥胖两

2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外科诊治

2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外科诊治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本组27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Whipple三联征,主要为单发肿瘤22例,多发肿瘤5例。肿瘤多集中在胰体尾,有23例,胰头部仅4例。术前CT检查诊断率高,结合术中触诊及术中B超肿物定位成功率达100%。根据肿物大小、位置、数量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好,除恶性肿瘤外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对良性胰岛细胞瘤,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疗效肯定。胰岛素瘤仍有较高误诊率,多排螺旋CT可作为术前定位首选,建议常规行术中超声联合触诊。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islet cell tumors. Method: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in 27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islet cell tumor 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is,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Result:ALL of the 27 cases had varying degrees of Whipple triad,mainly for single tumor in 22 cases,5 cases of multiple tumors.The tumors we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body or tail of pancreas in 23 cases,in the head of pancreas only in 4 cases.The Mutislice CT was High sensitivity which combined intra-operation ultrasound and palpation could 100% locate the tumors.Surgical methods depend on the tumor size,location and the numbers.The effect of surgery was good. Conclusion:Local excision or partial pancreas resection for pancreatic islet cell tumor is enough for benign ones. Misdiagnosis rate of insulinoma is still high,Mutislice CT can be adopt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localizing tumors before operation,combined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and palpation is recommended to be a routine method during opera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 insulinoma;Diagnosis;Preoperative imaging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罕见,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本文主要研究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国外报道其年发病率约0.8~0.9/100万[1],而国内尚无确切的发病率报导。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分泌胰岛素导致低血糖,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及机体其他功能而引起一些列复杂的临床症状。由于此病罕见,肿瘤发生隐蔽,临床症状复杂,病情缓慢,因此临床上误诊率较高。为提高对胰岛细胞瘤的认知及诊疗,对200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27~62岁,平均(42.4±12.5)岁,病程8个月~21年。所有患

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沈阳110001) 吴志香* 王玉霞△ 刘国良 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胰岛细胞培养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高质量胰岛,并寻找进行体外实验研究的最佳时间和条件。方法:运用胶原酶 原位灌注法分离胰腺, F ico ll400纯化胰岛细胞,双硫腙(D T Z)染色鉴定胰岛,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活状态, 放免法检测胰岛素分泌考察胰岛功能。结果:每只大鼠可分离438±27个胰岛 胰腺,细胞存活率为92.3±2.3%,GS IS实验中胰岛素释放指数S I为3.25±0.26。结论:本分离纯化方法可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胰岛细胞,为原代胰岛细胞的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条件。 主题词 细胞培养 胰岛 生理学 胰岛 分离和提纯 大鼠 An i m provem en t m ethod of pr i m ary culture of w istar ra t pancrea tic islets D ep artm en t of Endocrino logy,the F irst A ffiliated Ho sp ital,Ch ina M edical U n iversity (Shenyang 110001)W u Zh ix iang W ang Yux ia L iu Guo liang ABSTRACT O b 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so lating and cu ltu ring the rat pancreatic islets in vitro.M ethods:A fter in traductal infu si on of8210m l co ld H ank’s balanced so lu ti on con tain ing1m g m l of type co llagenase,pancreas w ere su rgically p rocu red and digested at37℃fo r15220m in,and stopped digesti on by co ld H ank’s so lu ti on w hen the em u lsi on appeared.T he islets w ere pu rified by discon tinou s F ico ll den sity gradien t(25%,23%,20.5%and11%)cen trifugati on,and the degree of pu rity w as defined as dith izone stain ing.A n i m ati on of islets w as ob served and in su lin secreti on w as detected. R esu lts:438±27islets w ere p rocu red from one rat,and su rvival rate w as92.3±2.3%,Gluco se sti m u lated in su lin secreti on in vitro show ed the m ean value of in su lin in the low2gluco se m edium w as39.74±2.73mM ,w h ile that of h igh2gluco se m edium w as128.94±8.72mM,the S I w as3.25±0.26.Conclu si on:T h is m ethod cou ld ob tain large quan tities and h igh quality islets,w h ich offered better experi m en tal conditi on s fo r cell study. KEY WORD S Cell cu ltu re Istets of langerham s physi o logy Istets of langerham s iso lati on pu rificati on R ats 近年来许多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均利用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然而源自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株毕竟在基因表达功能上与正常细胞有差别,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培养的大鼠原代胰岛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更接近在体研究的结果,同时又可避免在体研究很难避免的混杂因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选择两月龄的健康W istar大鼠,体重250±23g,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要试剂有 型胶原酶(co llagenase typ e ,Sigm a);R PM I1640及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DM E M培养基(G I BCO)、胎牛血清(FB S, H yclone)、青霉素、链霉素(华北制药厂)、F ico ll 400(Pharm acia)、H ank’s液,40目不锈钢网, H EPES(Sigm a)、D T Z(Sigm a)、(OA,北京华美)。胰岛素放免药盒(北京原子高科技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灵敏度:1.5m I U L;精密度:批内Cvv5%,批间Cvb10%) 2 实验方法 2.1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胰腺的原位灌注:W istar大鼠禁食16h后,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常规消毒后经腹中线开腹。暴露胆管,寻找胆管穿过胰腺进入十二指肠处,320丝线穿过(暂不结扎),充分暴露胰尾,在肝门胆管分叉处逆行胆管插管,少量推入含冷却的胶原酶(1m g m l)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29T11:24:51.8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2期供稿作者:马波王理栋孙高斌[导读] 该组资料证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应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马波王理栋孙高斌 (解放军第一五O中心医院外一科河南洛阳471031)【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功能性;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58-01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s, ICT)较为罕见,在所有胰腺肿瘤中的发生率为0.1%~0.2%,分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FIT)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NIT)[1]。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胰岛细胞瘤7例,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3-69岁,平均55岁。均以Wipple三联征入院,常于凌晨、空腹或劳动后发作,平均空腹血糖水平1.106mmol/L,临床表现为饥饿、大汗,多有抽搐甚至晕厥等症状,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可缓解。 1.2 辅助检查:7例空腹血糖0.8~2.9mmol/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或多肿瘤标志物测定均正常。术前彩超、MRI等检查提示胰腺组织内占位性病变,2例位于胰头、胰颈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 1.3 治疗方法:7例均行外科切除术,其中位于胰头胰颈部2例及胰体、尾部3例行肿瘤局部切除,另2例因瘤体多发,行胰体尾切除(1例加行脾切除)。切除后测瘤体长径1-2.5cm,术中冰冻病理均提示良性。术中置腹腔引流管,术后7-14日拔除。 2结果 7例手术后均由常规病理明确诊断,监测血糖4.0-9.1mmol/L,无低血糖症状复发,1例出现短时期轻度黄疸,退黄治疗后缓解,复查彩超提示肝外胆管无明显扩张。失访1例,6例随访时间3-24个月,无低血糖症状复发。空腹血糖维持接近正常水平。 3讨论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IT)属少见病,以胰岛素瘤为主,发病率4/10万[2]。该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尚无完整的调查资料[3]。典型症状为意识障碍,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精神异常及颞叶癫痫[4]。胰岛细胞瘤常因误诊癫痫出现病情延误,本组中4例分别以癫痫持续治疗1-12年,病史较长者已出现长期嗜睡、记忆力减退、脑萎缩等表现。饥饿试验、甲苯磺丁脲试验有助于诊断。影像学检查常可确诊,但由于80%的肿瘤直径常小于2cm,应用较广泛的彩超和CT敏感度较低;DSA、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PTPC)确诊率较高,PTPC 不仅可定性,还可对肿瘤定位,但由于均为侵入性操作,应用明显受限。另一种能为确诊提供依据的侵入性操作是细针穿刺活检,由于胰腺穿刺并发症多,此方法常用于外科切除手术当中定位定性所用。FIT病理诊断大多为良性腺瘤[5]。切除手术为治疗首选方法[6]。根据瘤体性质、大小和部位,可选择的术式有肿瘤局部切除、胰体尾切除(必要时加行脾切除)、胰头部分切除后胰头断端-空肠Roux-en-Y 吻合术甚至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 本组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均表现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如典型的Wipple三联征及血清测定胰岛素、C-肽反应升高,监测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正常,2例患者因反复低血糖表现而自发限制活动量,加大食量且长期输注、口服葡萄糖注射液,继发高代谢综合征,出现肥胖、体重明显增加等。经手术治疗,血糖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1例术后3个月内平均血糖7.8mmol/L,最高达9.1mmol/L,均无低血糖症状出现,体重及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复查彩超均未见明显肿瘤残余或复发表现。该组资料证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应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 Speel EJ, Scheidweiler AF, Zhao J, et al. Genetic evidence for early divergence of small functioning and nonfunctioning endocrine pancreatic tumors: gain of 9Q34 is an early event in insulinomas [J]. Cancer Res, 2001, 61(13):5186-5192. [2] Jensen RT.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 recent advances[J]. Ann Oncol, 1999,10(4):170-175. [3]杨志英, 刘展, 赵平等. 国内近20年胰岛素瘤的回顾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12):757-758. [4]陈学中, 孔刚, 梁永全.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分析[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2):84-86. [5]陈绍勤, 邹声泉, 李宏, 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11):835-839. [6]刘金英, 马立业, 张斌,等. 胰岛细胞瘤54例外科诊治体会[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8):3115-3116.

罗梅:糖尿病大鼠胰岛α细胞胰岛素受体分布及含量的研究

罗梅:糖尿病大鼠胰岛α细胞胰岛素受体分布及含量的研究 背景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发现代谢综合征包括糖耐量异常以及 2型糖尿病时胰岛素升高,但是对胰高血糖素的抑制效应减弱或消失。同时,有证据表明胰高血糖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对胰岛素越不敏感的个体其胰高血糖素水平越高,这提示除了骨骼肌、脂肪和肝脏等胰岛素经典靶组织的外周胰岛素抵抗以外,还可能存在胰岛α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S TZ糖尿病大鼠胰岛α细胞分泌的N P Y含量增加,予以胰岛素治疗不能令其下降,也提示胰岛α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迄今对胰岛素的外周抵抗已有大量研究,但对胰岛α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国内外未见报道。 目的明确糖尿病时是否存在α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并探讨α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是否与α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改变有关。 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双重荧光标记法对正常Wis tar大鼠和大剂量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以及高脂饮食加小剂量STZ诱导的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的胰高血糖素、N P Y和胰岛素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α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初步观察。

结果1.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内胰高血糖素、N P Y及胰岛素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胰岛α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1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内胰高血糖素和 NP Y蛋白含量也显著升高,但胰岛素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2.在正常Wistar大鼠和1型糖尿病大鼠、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α细胞均有胰岛素受体蛋白表达。 3.大剂量STZ诱发的1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α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含量比正常Wister大鼠明显减少(下图),受体减少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4 .与正常Wister大鼠比较,高脂饮食和小剂量 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α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含量也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布无明显变化。 解释1.本研究结果显示 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内胰岛素蛋白表达增高的同时,伴有胰高血糖素及 N P Y蛋白和N P Y m R N A表达增高,即高胰岛素不能抑制α细胞胰高血糖素及N P Y的表达,提示胰岛α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 2.2型糖尿病大鼠α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呈减少趋势。 3.α细胞胰岛素抵抗似与α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变化无明显关系,是否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能力降低、酪氨酸激酶活性降低或受体后其它环节抵抗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正常大鼠胰岛α细胞胰岛素受体×400 1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α细胞胰岛素受体×400

大鼠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大鼠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张春燕1, 2,刘丽均2,徐平2,芮荣1* 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 2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1615 摘要:目前,体外受精技术在多种哺乳动物已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应用。大鼠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体外受精及随后的胚胎培养一直比较困难,国内关于大鼠体外受精方面的研究更是少有报道。文章主要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精子获能、受精、受精卵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方面着手,对国外大鼠体外受精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大鼠;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IVF)是指在体外环境完成精卵结合的过程。体外受精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受精机制的认识,也为动物繁育、治疗人类不孕症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在小鼠、兔、山羊、猪和牛等动物及人类已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少有大鼠体外受精的报道。现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1. 大鼠体外受精研究简史 事实上,大鼠是较早用于体外受精研究的实验动物之一。早在1968年,Toyoda 和Chang 就开始了大鼠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但只能使去除透明带的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1]。1973年,Miyamoto和Chang利用从交配雌鼠子宫内收集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时发现,子宫内收集的精子可以使透明带完整的卵子受精[2]。从而用实验证明,以前的体外受精之所以不成功,关键是精子在体外培养时没有获能,不具备穿过透明带使卵子受精的能力。1974年,Toyoda 等研制出适合于大鼠精子体外获能的培养液,由此逐步建立起大鼠体外受精技术[3]。 近年来,研究者在精子获能液、胚胎培养液及提高体外受精胚胎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目的是尽量模拟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环境,探索大鼠体外受精的最适条件,以提高其胚胎体外生产效率。 2. 研究方法及进展 完整的体外受精技术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精子获能;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移植。而胚胎移植结果仍是鉴定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最有效证据。 2.1 卵母细胞的来源与体外成熟 2.1.1收集卵巢未成熟卵母细胞 哺乳动物的卵巢上有大量未成熟、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这部分卵母细胞需经IVM培养后,方可用于体外受精。获得卵巢卵母细胞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机械分离法-利用穿刺针将卵巢表面的卵泡刺破,释放出卵母细胞;或是采用切割法,将整个卵巢切碎后收集卵母细胞。穿刺法采卵数量少,切割法获卵数较多,但切割法会产生更多裸卵或造成卵丘细胞损伤。(2)胶原酶消化法-该方法主要用于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的分离。 大鼠大卵泡(直径>350um)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通常使用含15%灭活血清的MEM (Eagle’s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作为培养液,培养12 h后检查成熟发育情况,以生发泡破裂或第一极体排出作为成熟的判断标准。 *通讯作者,Email:rrui@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8519702.html,。

孜亚比提片(HZT)对大鼠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孜亚比提片(HZT)对大鼠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8-29T11:11:44.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张晓春周燕萍 [导读] 降糖孜亚比提片能显著促进胰岛细胞生长和胰岛素分泌,并具有一定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 张晓春周燕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031-03 【摘要】目的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对大鼠胰腺组织经过短时消化,以获得大量纯度高和功能良好的大鼠胰岛单层细胞,以此为材料研究了孜亚比提片对大鼠胰岛细胞生长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胰岛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HZT组(20μg/ml、40μg/ml、80μg/ml)、高糖组、高糖+不同浓度HZT组(20g/ml,40g/ml,80g/ml)、棕榈酸组、棕榈酸+HZT组(80g/ml)、油酸组、油酸+HZT组(80g/ml)。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33.3mmol/L),高糖+HZT组(80g/ml);棕榈酸组(0.25mmol/L),棕榈酸+HZT组(80g/ml),油酸组 (0.25mmol/L),油酸+HZT组(80g/ml)分别在37℃,5%CO2分别培养72h和36h,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水平。结果高糖+HZT组(80g/ml),棕榈酸+HZT组(80g/ml)和油酸+HZT组(80g/ml)胰岛素分泌量分别显著高于高糖组,棕榈酸组和油酸组(P<0.01),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降糖孜亚比提片能显著促进胰岛细胞生长和胰岛素分泌,并具有一定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胰岛胰岛素细胞培养脂肪酸葡萄糖 本实验对新疆地方中药孜亚比提片模拟在高浓度葡萄糖和高浓度游离脂肪酸环境下对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研究孜亚比提片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从而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研发进行初步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试剂及仪器 1.1.1材料一周龄健康Wistar大鼠,购于新疆医科大学动物试验中心。合格证:SCXK(新2010-0001)。 1.1.2主要试剂孜亚比提片(HZT,由新疆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提供)、胶原酶Ⅱ型(Collagenase Ⅱ,Gibco公司)、DMEM完全培养基(Gibco公司)、胰岛素放射免疫试剂盒(北京科美东雅)。 1.1.3主要仪器 CO2培养箱、酶标仪、放射免疫γ-计数器等。 1.2方法 1.2.1大鼠胰岛细胞的制备及培养[1] 将一周龄Wistar大鼠, 于75%乙醇浸泡5min,无菌剖腹取出胰脏,于冰冷D-Hank’s液中漂洗,转入青霉素小瓶中,剪成0.1~0.5mm3大小的碎片,用无菌D-Hank’s液反复清洗8~10遍,加入5~10倍体积的无菌Ⅱ型胶原酶消化酶液,37℃水浴振荡消化30min后,将消化液取出移入预先准备好的离心管中,1500转10min离心,取沉淀即为消化下的细胞,加入2mlDMEM培养基,混匀即得细胞悬液,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个细胞/ml。 将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塑料培养板中,接种18h后,轻轻振荡培养板,利用细胞生长差速法,将上面未贴壁的细胞接入新的培养板中,将新培养板中的细胞继续培养48h后,用不含碘乙酸的培养基洗2次,加入培养液继续培养,每隔3d换培养液,获得单层胰岛细胞,备用。 1.2.2孜亚比提片在高浓度葡萄糖环境下对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量的影响[2] 将原代分离细胞在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液中含 5.6mmol/L葡萄糖)中培养7d-11d后形成良好单层胰岛细胞,加入胰蛋白酶短时消化,收集细胞,计数,胎盼蓝染色鉴定胰岛细胞活率,将胰岛细胞调整为2-5×105个/ml细胞悬液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液中含5.6mmol/L葡萄糖),高糖组(培养液中含33.3mmol/L葡萄糖),高糖+孜亚比提片组(20μg/ml、40μg/ml、80μg/ml),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72h后做胰岛素释放实验。 1.2.3孜亚比提片在高浓度游离脂肪酸环境下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量的影响将原代分离细胞在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液中含 5.6mmol/L葡萄糖)中培养7d-11d后形成良好单层胰岛细胞,将胰岛细胞调整为2-5×105个/ml细胞悬液,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液中含5.6mmol/L葡萄糖),棕榈酸组(培养液中含0.25mmol/L棕榈酸),棕榈酸+孜亚比提片组(80μg/ml),油酸组(培养液中含0.25mmol/L油酸),油酸+孜亚比提片组(培养液中含80μg/ml孜亚比提片),37℃,5%CO2 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36h后做胰岛素释放实验。 1.3统计学处理各项数据以x-±s表示,采用ANOVA中LSD-t检验行多组间均数比较,显著性水平为0.05,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 2 实验结果 2.1孜亚比提片在高浓度葡萄糖(3 3.3mmol/L)环境下对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量的影响在胰岛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以及高糖+三种浓度浓度的HZT组培养基中进行72h培养后,葡萄糖负荷实验测定胰岛素释放量,数据经方差齐性levene检验,低糖刺激时,levene统计量为1.104,sig.=0.384, P>0.05,可认为方差齐。F=395.642,sig.=0.000,P<0.01,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胰岛素水平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高糖+HZT(80μg/ml)组与高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高糖刺激时,levene统计量为1.913,sig.=0.129, P>0.05,可认为方差齐。F=1056.999,sig.=0.000,P<0.01,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胰岛素水平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这表明,在高浓度葡萄糖环境中,HZT具有保护胰岛细胞免受高糖损伤作用,对胰岛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2.2孜亚比提片在高浓度游离脂肪酸(FFAs)环境下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量的影响在胰岛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棕榈酸组,油酸组以及棕榈酸+HZT组(80μg/ml)和油酸+HZT组(80μg/ml)培养基中进行36h培养后,葡萄糖负荷实验测定胰岛素释放量,低糖刺激时,levene统计量为1.370,sig.=0.261, P>0.05,可认为方差齐。F=72.182,sig.=0.000,P<0.01,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胰岛素水平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高糖刺激时,levene统计量为1.067,sig.=0.406,P>0.05,可认为方差齐。F=128.782,sig.=0.000,P<0.01,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胰岛素水平的差别,在高糖刺激下棕榈酸+HZT组(80μg/ml)和油酸+HZT组(80μg/ml),胰岛素释放量都分别高于棕榈酸组和油酸组,差异显著(P<0.01),但各试验组胰岛素释放量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这表明,在高浓度游离脂肪酸环境下,HZT仍然具有一定保护胰岛细胞免受游离脂肪酸损伤的作用,对胰岛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3 讨论 本实验从新疆地方传统治疗糖尿病药有效成分中选取了孜亚比提片作为试验药物,研究了孜亚比提片对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胰岛细胞胰

相关文档